負利率時代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6.html事到如今,全球央行就貨幣政策正常化問題上,不斷拉布,已經是不能否定的事實。
由避免信貸崩潰、到救金融體系、繼續要刺激經濟、再指要創造就業,到現在又大打通縮牌。
總之,每次寬鬆,總有藉口,總是振振有辭!
德拉吉為全球主要央行立下破天荒, 大行其負利率政策,震憾性其實僅屬於報導標題,觀乎市場反應,歐元表現,近乎宣佈德拉吉無料到也!!
歐洲行從放鬆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及鼓勵借貸三方面著手,既負利率、亦增設特定長期融資規模,並堅稱買了的債不會沖銷。
無疑,負利率說來驚人,但零息環境下,銀行借貸活動低迷,現在比零息僅僅低多零點一釐,難道足以改寫局面?
資產市場上升,人人高呼央行好波,惟若干年後,恐怕亦有人會極力數偉大央行的不是。
央行不斷強調想解決問題,但其實連問題本身,他們亦未能好好解釋。例如,為什麼市民層面感受物價高企,通脹數字卻未有反映?
為何資產升,財富效應未能傳導?又幹什麼批發層面融資成本僅僅一釐左右,但到零售層面要五釐?
德拉吉高盛出身,從其所謂強而有力方案可看,央行又再次放水予銀行大炒大賣。
以最新四千億歐元定向長期融資計劃 LTRO為例,成本只需再融資利率再加廿五點子,毋須半釐,銀行只要左手攞錢,右手買豬債,現水平計,利差利潤只少輕輕鬆鬆袋三釐,即使銀行最終被發現未有將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大不了咪二零一六還錢!!
央行一方面要銀行放貸,一方面資本要求限制銀行放貸,本身已極度精神分裂。
央行如果堅持印錢解決問題,越寬鬆,越有轉機,倒不如直接了當向市民派息,向企業直接批出貸款,而非假手銀行。
到底目前是既有問題,不能刺激需求,抑或需求根本有問題?似乎頗值得思考。
西方成熟市場資產價格,跟新興市場升幅,其實大致等於,但新興市場有通脹,成熟市場無,撇除經濟增長因素,根本問題在於西方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加劇,人老左,當然洗費少。
央行要成功解決通脹,恐怕不止要印錢,印錢,而是要用3D影印機,複印更多人類,去製造新一批需求!
攪局者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5.html馬、許聯婚,中間夾著一個「波」,因為足隊,馬雲豪擲十二億,亦因為許家印將馬雲灌醉,交易火速拍板。
撇除交易背後,馬、許二人記者會談笑風生,單單UPSOUND已經值回票價。
正因如此,絕對要感激本港某某公關公司,某某員工,無佢尋晚十幾點來電,講的唔講的,詳情欠奉,地點不詳,仲要隨即CUP線,仲敢假設「你地都係唔去架拉」,反而令我們去意堅定,公關姐姐!! SORRY,CABLE今日有COVER囉,仲係我們最出色的中國組記者林建誠誠哥出馬!! THANK YOU曬!
說回足球,中環分析員直指,馬雲犯兩個錯誤:一,投資一項自己毫無認識的現目。而馬雲本人亦都直認,不懂足球,有史以來僅僅打個一場波,輸七球,馬雲擺烏龍,為對方進帳一球。
二,恆大足球幾乎完全蝕本生意,雖然坊間有不同估計,有個2013年中超商業價值報告,就指恆大是16間中超少有盈利的、但大行都相信恆大足球未能收支平衡。
十二億可以買個名,但持股五成作為主要股東,恆大足球繼續輸錢,主要股東一定要不斷注資。除非好似瑞銀咁估,亞冠盃盟主之名真係可以為恆大虧轉盈!!
十二億的一倍、即是廿四億, 等如全個恆大足球項目估值,以恆大逾百億已發行股本計,攤佔相當於每股一毫六子!
都仲未計資本投入,及累計虧損。故此,馬,許成親即時帶旺中國足球概念股之際,恆大股價表現,在在反映市場始終在價值釐定上,相當準繩!!
面對恆大足球前景不明,如果一如馬雲所說,為屢敗屢戰精神而染指足球,擺明當市場個個係小朋友!!
交易背後理由太多:
一,足球既屬於品牌推廣,亦能擔當銷售平台,係咁的話,平保豈會早前天價贊助中超?
二,足球體育事業背後涉及土地,體操王子年前的非凡中國已經是例子之一。
三,有博彩,有足球隊,加埋互聯網支付,三者關係互動,其餘任君自加想像。
內地有套連載電視節目,名為足球夢,足球夢2014版亦將播放。足球夢講述一班年青人真人真事,為足球而奮鬥,為獲參加歐洲訓練營而努力,如是者,電視中的足球夢,跟習主席的中國夢,其實同出一徹!
中國足球表現,為何數十年來跟中國球迷同床異夢,難道搞足球跟睇足球、是兩批人跟本發緊不同的夢?
恆大足球城位於廣州,英國金融時報年初罕有做過大特寫報導,形容校內仿如哈利波特及迪士尼的混合版,學員努力,教練嚴謹,而每人掛上口中一個目標一致,打做中國小美斯!!!
但願馬SIR是為足球而搞足球,成全十三億人小美斯的願望吧!
評級機構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4.html歷史不斷重複,現在亦建基於歷史,單單今年短短幾個月,好幾件事,製造而成的元素,及其影響,往後歷史隨時會有記載。
環球而言、美、中、日、俄,又加零星而又不斷的地緣局勢、甚至被稱為新冷靜秩序,往後怎樣走,不得而知,惟因應頭幾個月,幾件事情,醞釀發生的,至少在市場層面,已經逐步成型。
中、美對峙,中央堅定不移表明,網絡安全是寸步不讓,國產替代概念抬頭,而因應反圍堵,G7隨時譴遣責中國,全球經濟一體化亦可以隨時空有其名。
而適逄俄羅斯挑起烏克蘭問題,中、俄走在一起,先有天然氣,繼而中、俄正加快推動金磚大聯盟,會否一如分析預期,在IMF之下,另起一個小IMF?值得留意。
俄羅斯被美國製裁,而奧巴馬錶明增加歐洲駐軍,於是據報促成兩件事:
一,金磚銀行盡快成立。
二,中、俄首次透露,即將籌組一間初期屬於兩國,將來屬於歐美陣營以外的評級機構。
俄羅斯財長對中、俄評級機構成立之回應簡單而直接,很快、很快。
觸發點固然在於烏克蘭事件後,俄羅斯因政治理由,被評級機構大降評級,至僅僅較垃圾高一級,堂堂資源大國,顏面何存!
有關評級機構具體情況,中、俄守口如瓶,但據報雙方評劃是用一加一等於超級一模式,由一間俄羅斯,再加中間現有中資做基礎,而代表中方出戰評級機構戰團,正正是大名鼎鼎的大公國際。
評級機構籌建,有跟財經新聞朋友每每時有所聞,但一直空中樓閣,事關搞一間公司易,做一間評級機構問題亦不大,但成立並且被廣泛採用其評級,老老實實是說易行難,否則的話,由亞洲金融風暴至今十七年左右,區內評級機構始終是零成交。
無疑,市場是一個大市場,但真正有市場話事權的,實際有如俱樂部,事關全球股、債市場,定價能力不在中國,不在俄羅斯、印度,而是美國、歐洲。
以發債為例,即使發債體是中、俄,但買家,落單,一定是西方。
西方投資者豈會願意只參考中、俄評級去做衡量標準?
而全球放水,放水,不斷放水,債券市場已經價格錯配,歐美大部份債價是否超乎基本價格,不言而喻。
從呢個方向想,歐美繼續非正常之政策一日,全球根本毋須有要評級機構存在!
拍枱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html
中央政府網站,有一則要聞甚為罕見。
文章繪形繪聲、引述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國務院會議時,批評有地方官「為官不為」,抱著「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態度、敷衍了事。
更反問官員、這樣做「不就是尸位素餐嗎?」
文章形容,說到激動時,李克強揮動拳頭。
有內地傳媒更引述、國務院高層人士指,李克強嬲到拍枱。
李克強連續兩次,在國務院會議上質疑,政策有否落實到位,事有湊巧,內容都以經濟為主。
就在5月的最後一次會議,他表明加大「定向降準」力度。
當然,大行策略師繼續流於全面降準機會率,貨幣政策是否有變,意義似乎已經不大。
而更老實在於,人行雖然強調貨幣政策不變,但從市場利率、資金淨投放等看來,寬鬆已成,而今回「定向降準」,或多或少,屬於有體面情況下,加大貨幣寬鬆力度。
分析師未有觸及問題在於,流動性充裕,根本並未有引申到信貸充裕;內地有內地長期利息依然高企、歐美有歐美不斷出現,有錢無人借局面。
基於貨幣政策成癮,全球央行由中、歐牽頭,開始醞釀一個新階段,就是定向寬鬆:內地而言,有單有據,有真正用途,可獲放水,歐洲而言,醞釀新一輛定向LTRO,不作貸款,銀行要被罰息。
如果央行資產負債表膨漲,等於QE的話,人行根本未有停止QE;以往幾年用干預匯市,購入外匯,但人民幣波動了,新增佔款減少了,人行現時QE,其實在於直接「谷水」,向銀行再融資。
如果當局停發央票,貨幣基礎及人行資產負債表會同步上升,若發的話,央行資產負債表升幅會落後,但貨幣基礎依然膨漲。
瑞穗沈建光說得好,國務院及人行,只談差別及定向,不提全面,是基於兩點:
一,央行對商業銀行已投不信任一票,正因如此,才會引來總理拍檯大罵,而且全面就等於影子銀行升溫。
二,差別降準亦跟全面降準幾乎等同,皆因基於條件符合大前題下獲降準,有貸款等於有生意的話,你估銀行仲食古不化嗎?當然點做都做到條件符合啦!!
人行是否開倒車? 當中值得深思是打從四月起,推進改革及保增長,兩者次序已經對調。
留意的話,由農村定向降準、棚戶、基建投資搵國開行、以及盛傳曾定向注資國開行,另加今次定向降準,人行職能不能否認,已經臨時身兼商業銀行角色。
中金「貼」未來一批潛在政策可圈可點,包括中小企貸款利息補貼、指定按揭利率等等,但別無他選之下,年年大量放水,但水年年被蒸發於無形,環球零八年起量寬又量寬,數百萬億計,事到如今,大可總結一句,伯南克當日假手於金融機構的QE、 QE、再QE宣告失效。
若人行半商業銀行職能稱職,定向降準事成,或者我們會見到更多環球央行用各種各樣方式,兼任商業銀行。
五不窮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30.html五月回報近幾個月來最好,或者之前太信SELL IN MAY,市場用真正力量,扭轉所謂市場共識,從而製造更被動性買盤升市,那管缺乏成交,或成交乾升!!
今年五月市之所以有趣,並且淡友輸,好友贏,而是在於利淡越浮現,指數越不跌,而單日市況上上落落,股份炒作輪流,有如玩水槍,直到今日為止,市場只能解釋,升市原因在於憧憬政策!!
刺激政策的話,政策王受惠海螺,又豈會敬排末席,但同樣是憧憬政策,港房三寶又可以榮登榜首,到底又是代早有意味,市場信香港,多過內地?
要解讀,而家數番轉頭,過去一個月最令市場意外消息、均是與「撤辣」有關。
本港就包括政府修訂DSD換樓辣招、變相減辣,結果令地產股急升,有樓賣既長實升至08年以來新高。
另一個意想唔到同樓係內地「減辣」,面對樓市勢危,內地果斷撤銷限購令,一眾內房股全數爆上。似乎呢啲因素,喺六月分都會繼續發酵,是否未必會出現「六絕」?
當中又長實情況最為有趣,海外越收購、中港越套現,股價越有,最新向南澳天然氣公司提供,每股1.32澳元,其實同另一收購對手一模一樣,問題在於長實全現金,令對方收貨。
誠哥教你一課CASH IN KING。但買天然氣可以破百四,似難解說,更難解釋為,長實攤佔資產值八成的和黃,股價卻動彈不能!!
概念仍可貴,市場繼續區泥於何時降準之際,內地自家概念已經玩幾轉,繼國產替化板後,新疆概念來勢更勁,一項小統計,內地券商每日平均有三、至五間新彊推介推介材料發佈,平份平均十隻!!!
即大大話話,新疆股不下廿五隻左右,反之香港,五隻手指寮寮可數!!
新疆股大炒,無疑短線受惠於紓緩概念,但更宏觀一點,在於習主席提倡一路一絲構想,涉及規劃盛傳已上報中央。
口號而言,一路一帶在於「舊邊緣,變為新前沿」,東西互濟全方位,但更核心,更令概念可持久性強,在於三中提出絲路經濟構思。
絲路經濟是一個命題,具體而言是陸路打通中巴、繼而中亞,再到歐洲、水路而言,則中國至東盟。於是,陸上及海上絲路,成為近一段時間,內地政經最大課題之一。
從海、陸絲路命題,再配合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巴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洪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另加上海合作組織,亞信峰會等等,好明顯,下至援疆、上至海、陸路,其實正正慣切主席有關亞洲問題,亞洲人負責呢句說話。
今期經濟學人,就以亞洲企業領軍一統全球為封面專題,當中打頭陣就是巴巴企鵝,再加992華為,說穿就是中國大軍壓境。
所以其實是中國牽頭的地區經濟共同體,中亞提供資源後盾,東南亞提供勞動及市場,而更重是,固然是反圍堵,你TPP,我SILK ROAD ZONE!!!
愈墜落,愈快上?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3.html經濟數據差,就慣性憧憬政策出台的日子好應該過去;事關認為改革的話,其實認同REFORM,目的在於令到經濟及金融市場TRANSFORM!!
市場慣性憧憬經濟刺激政策,或多或少是市場仍然停留於舊式內地增長模式年代:既認同中國改革好,但卻要求有政策,每月數據一次,而每月四個大數據,就同於每月四次,每季十二次估政策。
市場未有進步之餘,中央年年有增長預測,亦應負責。
皆因,有目標就會令市場施加達標壓力。從四月份數字看,投資、工業生產平平無奇、零售銷售似有放緩,難道第二季會連續兩季七點五不保,難道那就是大市上市催化??
經濟改革需時不是日、與月計,成效在在最少兩、三年,從這角度,由REFORM到TRANSFORM真空期,中央其實同時製造不少憧憬或炒作題材,以滿足市場慣性需求:國九條、市場化、央改等等,都隨時有BINGO IMPACT!!
老實,央改、央改,央改確實做得較預期快,頻密程度不能忽視:中石化、中信泰富之後,又來一個不大不小的中石油。
如果再查資料的話,過去五個月,地方層面央企改革,涉及數目更達最少五十!!
誰說中國沒有誠意??
央改以往試過,十多年前集中減數目,降虧為目標:於是內地央企由一九九五年的八萬七千間,降至二萬七左右。
但數目減,負債企央佔比,由十幾年前四成,降至兩成後,近年再抽升上近兩成六水平。
比十幾年前不同,是次央企來得複雜,及涉及問題立體。一方面,要強效率、另一方面,要降規模、第三方面,要減負債,正因如此,環顧當前,亦令內地各行各業都隨時成為下一家央改股。
瑞信四月份已經估,電信行業會賣發射站、八五七有機會從管道著手,中曬!!! 如果跟瑞信的「金手指」,中移動可以再賣物業、神華原來可以拆風電業務、北控會拆啤酒、拆環保、內銀會賣信用卡。譁,誰說中資股無買入誘因??
無疑,凡事可從好方面看,但審慎而言,央改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處於套現、埋單階段。有左錢,點呢?賣左野,跟著又點呢?
以中石油為例,一百億左右特殊收益,錢點用才是關鍵!!!
浪潮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3998.html內地雖則經濟一般,市況呆滯,但勝在死水中多活魚,活魚繁值,而生命力亦強。
市等如死水的話,活魚卻是個接個,批接批的概念!!
由科網、大數據、3D、到央改、棚戶、三網融合,繼而先有絲路,後有新彊概念。
但論活力最強,肥大活潑可能是近日才興起熱話,及熱炒的國產替代概念。
沿於國家網絡安全關注程度拾級提升,內地股民已經組成國產替代板版,目標聚焦要被替代對象,即2I、1C、 1M;國際商業機器、英特爾、微軟、及思科,呢上述四家,僅僅作為起步點的替代對象。
因應出現替代對象、浪潮、長城、同有、雷柏、國民、大唐、同方、華天、畏維、東軟、漢得,通庫,等等等等,被內地券商圈名,認定為替代板成份股。
正因如此,買了金山跌得「金」的同時,內地呢份成份股,部份仍然可以升停板。
晶片、軟件、伺服器China is the best。
天時、地利、要有人和,於是馬雲抽水,而同一時間忽然彈出的浪潮,就啟動i to i計劃。第一個i代表IBM,另一Inspur,浪潮是也!
彭博報導,浪潮要明搶美資公司在華市佔率,搶市佔之餘,更從大i拉走八十名硬件團隊員工,實行用大i的人,攻大 i市佔率,力谷細 i !!
浪潮實查並非浪得虛名:以亞太區伺服器市佔率計,有一成四,排行第三,比大i更要高兩級。而浪潮早年更曾獲「標哥」蓋茨入股。
五、六十年代的愛祖國,用國貨,勢估不到,事至今日,口號仍能大派用場。但無論企業界以至金融界都知,Server買唔難,換最難、更重要是可替代性問題。
正如內媒引述內地銀行業界指,中國九成銀行系統都由IBM負責,原因在於缺乏可替代性。
再者,硬件之外,科技公司提供是一套解決方案,在在令國產替代概念仍然流於空想,但不緊要,以內地股民性格,只要有空想一日,即繼續可以有大炒特炒的一天!
落閘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7.html自由行既等於零售市場暢旺,及社會、中港矛盾加劇。
同意的話,特首構思限制自由行數目,絕對百分之一百,屬於一個政治上決定。
零三年起啟動,由當日期盼,到現在捧打,矛盾加劇、接待能力飽和、以至其他事情,其實屬於經濟學上界外效應的一種。
經濟學家會主張從成本落手,例如徵收過境稅,但行政手段是否有解決問題,以往例子其實不多!
OK,由領導人開口,交由港澳辦研究,特首限自由行計劃,實屬預期之內。
內地興用微調,香港較多用理順,任何辦法能夠減低社會,設施等等壓力,絕對可以傾。
但中環人認為,政府今次再行錯一步,並非在於想理順、或設加某種形式限制,而係一開波就爆粒數出來,隨即形成各有好、壞,而且分別明顯,讚成及支持兩派難有商談餘地。
以減百分之二十,及用去年二千多萬自由行計,市場即時演釋為政府每年減收近六百萬內地旅客。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計,相當於每日內地到港人數平均下跌15068人。
未成形政策,先爆數字,點解屬於大忌?好簡單,有數字,而市場情緒稍為擺動的話,就會即時無限放大,尤其內地旅客消費佔本港零售總額比例,已由十年前一成四,升至百分之三十四。
正因如此,五百多萬,每日平均少萬五,放大效應之下,受苦是一眾股份。
以特首一句話,九倉單日市值就唔見60億,似乎經濟學家話經濟損失100億,有點保守。
無論美林指,最壞情況海港城租金收入要下跌,或摩通認為,不明朗太多,九倉四十五蚊才可買入,都有背後數字上理據。
百分之二十減幅,劃一將消費額減同樣幅度的話,有一個結論。但用人數五百多萬,每日減少萬多計,並且假設每人平均消費額二千的話,消費額單日減少,其實是億億聲,問你死未!!
分析員指,經此一役,奉籲政府,野可以亂食,數字千其咪亂爆!!!
而除數字之外,業界亦批評政府有太多未經深思熟慮放料:例如,只簡單放出減百分之二十,但到底是針對一簽多行,抑式單程簽證旅客??美林認為,如果屬於劃一性的話,負面影響更大。
加入發炮還有瑞信,該行指,全面減兩成對市道影響太大,特別目前零售市道已經正在回落。
較少可取的話,瑞信跟其他券商均相信,調整一簽多行政策,每年減至最多四次作為起步,會屬於社會及商界雙方可接受。
值得深思係,一旦香港落閘、始終好難有好「精準」既計量工具,如果影響大過預期,到時會唔會減少內地旅客、可能唔止兩成,而是三成、四成?
有留意內地微博反應,內地同胞的確有好大反彈,有人話唔好減兩成、減足九成啦! 亦有人批評,香港近年無咩新景點落成,「不去也罷」,寧願去澳門好過。
點都好,正如學者指,香港市民或者再上了一課。皆因無論幾年前樓市問題,或近期的自由行負面影響浮現,一次又一次活生生表現出,政府功能之一,是將錯誤政策及盤算,進行轉嫁。!!
國產貨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6.html安全,及機密觸動我國神經,美國圍堵加劇之際,中國無論在戰略佈局,以至經濟及商業層面,都似乎從來者不拒,變為視乎情況,視乎類別,安全至上大前題下,最好保持一定距離。
最新消息指,中央當局下達一個禁止,及一個建議,全部關乎國家資料,機密及安全相關。
據報導,央企已接獲通知,要與西方相關顧問公司,例如麥肯錫、波士頓諮詢斷絕來往,簡單講,即咪再俾生意佢地做。
而建議是,在中國盡快成立一間屬於十三億人,真真正正代表中國的諮詢顧問公司!!
自從內地搞開放以來,美資顧問公司一直承接大量顧問服務合約,而平保更最愛邀請有麥肯錫來頭加盟。
國際顧問公司變相被禁,無人可盤算影響,但一旦將問題放大的話,美資投行,諸如高盛、大摩,每年同樣承接大量中資融資活動、新股上市、以至其他併購財務顧問等等,論資料敏感程度,在在不下於顧問公司所涉觸。
如是的話,中美對峙越演越列之際,外國投行大難當前,似乎真係要諗諗券商股??
習主席一句,亞洲的事,由亞洲人處理,盡顯中國對美國只有戒心,沒有安心。
而導致成場佈局加劇化,是早前美國司法部公開點名,指名道姓五個軍方背景中國人偷取網上資料。
美國呢一著,最少帶出兩點:
一,我擺明唔妥你中國。
二,咪以為你有暗,我在明,美國無本事查清竊取網上資料人士來源。
正正呢方面,中國因而既驚亦怕,譁,莫非有在華出售美國品牌科技產品,都具備偵察功能??
多謝美國司法部,打從當日起,中資股即時冒起一個新概念,不是環保、並非科網,而是國產概念,Made in China。
由上至下,包括晶片、軟件、防毒、甚至手機,莫非繼內地部門禁用Window 8之後,通通都國產。
如果屬實,呢鋪未有商機之前,已經隨時可以炒多三、四個開!!! 多謝美國!!
老實,金融時報一針見血,認為內地多年內一直致力培植國產科技及相關電腦程式及軟件,但只曉說,沒有做。
以內地稍具實力,中科院旗下紅旗為例,營運及收入持續一般。但從另一角度,以內地二次創作能力,莫講Window 8,Window 8888,完全No probelm!!
睇睇北韓,當地電腦OS全部國產,名為Red Star,二月份已經推出升級版,外國傳媒形容,無論版面及處理,形同蘋果北韓版!!
國家機密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3.html兩年前,證監會入稟要求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交出資料、交出文件,盡快合作,成為全球媒體一大新聞:彭博、FT之外,就連少有報導本港財經新聞的BBC,亦大篇幅報導。
事關,整個法律程序絕非證監會要搞安永,而是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密,是否可作為公司拒絕披露資料的理由?
上訴庭今日裁定,安永要將涉及當日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交出的有關標準水務資料、底稿及有份參與呢宗臨門取消上市的交易一概人等交出。
簡單講,證監會贏曬!! 而無獨有偶,IMF發出有關本港金融穩定報告中多項建議,三個短期逼切性工作,全部跟本港證券市場有關,其中一項正正是,中港融合之下,有關資訊披露,及核數師監察問題!!
可以說,IMF報告提供了理論及國際認授基礎,而上訴庭裁決,卻最直接在司法定義上,首次明確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密,屬於拒絕公開資料的擋箭牌,而呢個案例,亦極可能是全球普通法司法體系內首個案例。
簡單交待事件,涉及證記對安永,在於零九年底標準水務申請上市。該公司承接零八北京奧運工程,並從事污水及廢料處理,當日有幸上市的話,今天隨時是一隻超級環保股。
但一零年三月,負責核數的安永忽然以公司資料先後矛盾為理由請辭,而保薦人摩通亦臨時縮沙,最後上市泡湯。
而事隔近兩年,證監會突然翻舊帳,併入稟要求裁決!!
何解一零年的事,要一二年,證記才搞大?不外乎兩個可能性:
一,期時資料及構圖未齊整;
二,中間正正再爆多間同時震驚股壇的中國高精密,該公司同樣以國家機密為由,拒交資料,於是逼使證監會借案件,做案例!!
令事件更有趣是,標準水務去年竟然一口氣,將三十六個項目,以近十七億,售予北控旗下的北控水務。於是,兩個可能性之後,又出現兩個疑問:
一,由上市,到大幅賣資產,標準水務到底發生咩事?
二,資產現在屬於北控水務,而標準水務申請上市時資料及細節需要撤底交出,兩者又會否構成衝突??
美國之前幾宗民企帳目事件中,均由美國證監下令交出資料,但未到司法層面,而美方至今仍未獲得資料。
正如本港證監會代表律師在庭上指,證監無意挑戰內地機密法,但安永作為本地註冊核數師,卻要遵守本法法規。
從判決看,法庭似乎的確認定兩者並不牴觸!!
好了,上訴庭裁決,安永可以再上訴到終審法院,又或者決定就範。但最終資料能否成功曝光,既涉及國家法,是否凌架本港法律的老問題,亦是關乎本港市場披露規則的大問題。
法律面對人人平等、規則應該人人遵守,中環人認為,如果呢單宗件能夠成功獲得法理基礎並得而執行,今次掂!! 施衛民再勝一仗。
否則的話,後果難言,而且更令所有中介專業機構再進退維谷,以後無人敢膽做IPO、及為民企核數!!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