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潤中報分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先生留下的遺產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031702
$雨潤食品(01068)$有人說我應該給雨潤的分析一個結論。好吧,我給祝先生一個結論吧---「唯利是圖」。 用朋友的話說,當雨潤沒有什麼油水時,祝先生就跑了。他說的很好,因為看到本質,出現的現象也就能懂了。
剛才看完了雨潤中報。營業收入下降,主營利潤下降,毛利率上升。毛利率上升可能是雨潤中報唯一的「好消息」吧。新的管理層可以說什麼事都沒有做,維穩是第一大事。各位看一下,投資現金流淨額,幾乎已經不對外投資了,說明企業把全部精力放在內部調整上,為什麼?祝老闆留下的問題太多太嚴重。既然沒有什麼投資行為,主要在抓在理順企業內部的事情,各項經營費用降下來也是正常的。都說它的毛利率上升了。的確是「上升」了,因為經營成本都儲存在存貨裡呢(經營成本儲存點1),2013年的存貨仍較年初上升些,達16.75億。
第二個中報重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毫無改善,幾乎可以說是維持原狀。再次說明新的領導團隊,根本無心,也無力讓經營改善,全部精力投放在處理祝老闆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上。理順公司用了半年,卻無任何進展和效果。下半年,我就比較擔心業績能出來多少了。看來後祝老闆時期,雨潤公司要走向正常經營非一日之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老闆留下的遺產。
第三個重中之重,過往分析雨潤問題時常說的,在建工程轉固是雨潤最頭痛的問題,中報看來,沒有一點改善。固定資產仍然認列高達150億多,與年初比較可見在建工程估計沒有多少轉固的。企業經營的成本,又被在建工程費用資本化儲存起來了(經營成本儲存點2)。
當然,雨潤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新的管理層在經營上根本無作為,當然是「壞」不到哪裡去了。這個中報,毫無投資亮點,看起來讓人昏睡,我相信雨潤的股價也要提前進入冬眠了。雨潤的嚴冬遠沒有過去,2013年仍是公司經營的一道大坎。
因為戰略調整的需要,噹噹叫停服裝自有品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125.html
品牌戰略的改變是噹噹網叫停自有品牌的原因
噹噹李國慶認為,從零售行業的規律來講,服裝品類只有銷售額達到100億元時,才適合做自有品牌,因為這時候有足夠大的用戶量支撐,才能讓自有品牌的高毛利產生價值。「我們現在推自有品牌服裝太早了。」李國慶說。 與此同時,「當當優品」最初發佈時,曾定位為中低端品牌,不過目前噹噹服裝品類已經定位為「中高端品牌」,並且控制商家數量在3000家以內。目前調整後的「當當優品」僅保留家居產品及化妝品產品。
通過小而美的定位,進一步挖掘高轉化率用戶的價值,而圖書用戶是發掘重點。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噹噹就將目光瞄準服裝品類,而上一季度噹噹在服裝百貨品類的增速也達到85%,高於電商行業約50%的平均水平。同時圍繞服裝品類,噹噹網還推出尾貨甩賣頻道「尾品會」,這些讓噹噹股價在半年內從3美元左右漲至10美元。李國慶透露,今年服裝品類的銷售目標是30億元,5年內計劃達到60億元,然後將開始引入獨立設計師品牌,做些「小而美」的嘗試。在與天貓對比方面,李國慶坦言噹噹流量不及天貓,但他透露噹噹轉化率、客單價都比天貓高30%。另一方面,一些品牌在檔次定位方面有所考慮,所以會選擇噹噹。
而噹噹原本圖書業務的白領忠實用戶,也是噹噹服裝業務想要爭取轉化的對象。根據李國慶統計,目前只有20%買過書的活躍用戶買過服裝,在服裝品類的用戶中,有50%來自原有用戶轉化,還有50%是用高費用爭取而來的新用戶。
遊戲架構師:通宵加班很正常 創作需要正能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431.html熱衷於遊戲的你是否想過一款遊戲是如何誕生的?遊戲世界的設定、角色的設定都是如何一步一步架構起來?作為一名遊戲架構師需要具備如何強大的條件,才能從無到有構建起一個紛繁複雜的遊戲世界?讓我們一起聽聽兩位「前輩」的經驗之談吧!
能實現創意很快樂
曾供職於某大型網絡公司的李可,從事遊戲創作工作已經有些年頭了。2009年他曾經參與過著名網遊《征途》(綠色版)的研發,2010年到2012年又參與了MMORPG《御龍在天》的研發。說到步入這個行業的初衷,李可覺得遊戲架構師可以把自己的創意付諸實現,形成產品,服務廣大玩家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義的事情。
而從2010年開始就一直從事遊戲策劃的80後阿毅,則經歷了從最初由俄羅斯方塊到電腦遊戲普及化的時代。「因為從小到大我都喜歡玩遊戲,所以我深深地知道,遊戲可以帶給人情感,使人成長。我希望我所設計遊戲能帶給人們歡樂和啟迪。」阿毅設計網遊《帝恩學校》的時候,目標就是將其打造成全國甚至世界第一的網上學校。
「因為教育類的產品在國內成功的例子很少,當初我也有困惑過、憂慮過,所以我利用了很長時間,不斷去接觸不同的家長對自己兒女玩遊戲的看法,以及兒童和青少年對遊戲的接受程度,做了各種不同的分析和總結,最後深思熟慮才開始研發《帝恩學校》這款教育類網絡社區遊戲。希望它能成功。」阿毅說。
架構師必備:
在遊戲世界裡全知全能
阿毅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遊戲架構師,首先應該熱愛遊戲,「失去了對遊戲的喜愛,也就喪失了設計遊戲的衝動。玩遊戲是遊戲架構師的基本功。要想做好某個類型的遊戲,就要先成為這類遊戲的高手。」
其次是豐富的想像力,架構一個複雜有趣的遊戲意境並非易事。架構師的設計架構、觀念、想法直接關係到遊戲產品的成敗,所以遊戲公司招聘中,對於遊戲策劃師的招聘要求頗高,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史哲知識或者是對某類型動漫、武俠、魔幻、穿越、機甲作品有較深入的研究。
比如你要做一款武俠題材的遊戲,你至少要知道武俠史上的諸多門派、招數、功法、兵器、衝突等等。而當你要做一款機甲類的遊戲,你又要涉獵機械、能源、材料、武器、空間、科技等方面的知識。
可以說,要想創造一個精彩的遊戲世界,你必須成為這個世界「全知全能」的「神」。
再次是設計的實操能力,包括縝密的邏輯思維、較為專業的數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一定的寫作、審美能力。
除此之外,阿毅認為語言表達能力和煽動性和執行力也是遊戲架構師不可或缺的能力。因為在創作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少的阻礙,你必須跟團隊其他成員做溝通,不斷鼓勵和刺激新的創意。如果執行力不夠,哪怕點子有多宏大,文檔有多周密,一定會喪失組織能力。「執行力在於,瞭解完整想法以後,在細節方面考慮周全寫出文檔,在交流中能夠讓美工人員理解我所需要的全部資源,清晰地讓程序員理解這個想法的構成,最後定下具體的完成時間。」
通宵加班很正常 創作需要正能量
目前在中國,遊戲行業屬於朝陽行業,從事這一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李可覺得這是個造富的行業,一將功成,回報還是很豐厚的,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殘酷的行業,「最初期做客戶端遊戲,研發週期在2到4年,做成功了還好,做失敗了就啥也沒了,人生能有幾個20多歲呢?」而且這一行業加班是常事,通常每週工作時間都在60小時以上,遇到關鍵時期,通宵加班也很正常。
阿毅說:「在設計遊戲中,往往會頻繁地接觸到各種負能量,比如生活或工作中經常聽到的各種抱怨、指責、冷漠等等,這些負能量會將我們僅有的正能量消耗殆盡,並且不斷傳播給周圍的人,就像病毒的傳播一樣。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有能力疏導自己的負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在人際關係中更是能夠將接觸到的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從而淨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幫助更多的人接納正能量。」
「第一要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遊戲,這個很重要。第二是不是能吃苦,加班熬夜壓力大什麼的要有心理準備。第三,能不能夠經受起挫折,每年能出幾千款遊戲,成功的遊戲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如果這三條都OK,那麼就來吧,遊戲行業歡迎你!」李可說。
遊戲策劃知識小普及
在設計遊戲整體框架時,遊戲要如何劃分模塊,用什麼方式開發,以及模塊之間的關係都要確定下來。對於一款遊戲,如果不進行模塊劃分和良好的整體設計,在實際的開發過程中會陷入無限的混亂中,人員也會很難控制。按照體系進行劃分是一個比較有效的劃分方法,任何遊戲都是可以根據自身要求進行模塊劃分,下面給出一個大體的劃分模式:
生存體系
遊戲世界的基礎,只要是遊戲需要建立一個世界,那麼生存體系是最基礎的。生存體系也由很多要素組成,表現在玩家面前就是各種屬性,視遊戲類型而定。包括HP、MP、金錢等基本屬性,複雜點的遊戲還要設計飲食、體力、精神等其他屬性,看具體的遊戲設計了。
升級體系
升級體系是另外一種常見的消耗用戶時間並增強耐玩度的主要方法,大部分的RPG遊戲和即時戰略遊戲都有升級體系的介入。設計升級體系主要是設計升級的算法以及相關屬性的平衡發展。
操作系統
遊戲如何操作,以及主要界面安排等都要做簡要描述。這裡還要提到遊戲的一些配置情況,是否支持操縱桿和其他外設也要在這個部分來描述。遊戲過程是使用鍵盤還是鼠標就要在這個階段確定。
界面系統
該系統和操作體系有很大的關聯。遊戲中的很多操作是由界面所決定的,一個良好的遊戲界面能夠幫助玩家快速上手。界面包括遊戲主界面、二級界面、彈出界面等很多種類,在建議書中也應該把整個界面系統的框架規劃出來,還有整個界面的風格等問題也要確定。
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思想境界低了,目標也是很難實現的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285484$金山軟件(03888)$ 用了4個小時,把雷軍《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很認真地看完了。雷軍要為金山帶來什麼?金山要給世界帶來什麼?不知道,但好像從哪裡突破是找到了。不過,看完這本書,覺得書名起大了,還配不上。 應該叫雷軍《我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更好。為何這樣說呢, 世界需要我的突圍,好大的口氣,什麼叫突圍?我認為在IT界這就是創新的意思。但到目前為止,雷憨子也沒有做出一個真正創新出來的產品。他說他的產品是微創新,其實就是改良了,改良不是創新。
但也有人說他在經營上非常成功,這個值得學習,尤其在小米手機製造模式上------定製式。就是真正以消費者為根本需求,向外找答案,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是定製式生產,是這種模式了。雷憨子改變了傳統的製造業以」我「為中心的製造模式, 這個「我」就是企業本身,企業家們相信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可以引領未來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是「我」給你消費者什麼,你們就用什麼,好不好不是消費者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這個市場也是製造商們「引導」出來的市場,群眾容易盲從。 這個算是雷憨子的創新了。還有就是他以」米粉「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改變了過去以用戶為核心的營銷方式。
但是我仍然要說,雷憨子的金山到目前為止在產品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金山仍是以遊戲為盈利手段的。
現在股票市場給了金山遠遠高於其自身內在價值的估值,其實質就是預期雷憨子可以為金山帶來」突圍」。金山的「寶」 全押在雷憨子一個身上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縱觀雷憨子的職業生涯,其本人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在創新方面的天份,他從一個技術工程師成長為一個老道的商人,他的精神世界和個人境界裡,都沒有創新的基因。他的不多的人文思想裡「順人欲,結善緣」,前半句來自儒家尤其是朱王理學思想;後半句 來自佛家。他的這個境界,是把「順人欲」作為前提的,是他的見地,是「知」,然後才是「行」,結善緣。 前提就已經不究竟了。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要追求的目標是要和他的境界保持高度一致的。目標高了,思想境界不到,目標也是實現不了的。
我們把雷軍叫成雷布斯,說他是中國的喬布斯。 我說哈,他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一個是「順人欲,結善緣」 ;另一個卻是「 特立獨行,與人交惡」 。如果說喬布斯是一個英雄,他的個性就是開創新天地的種子。那麼雷軍的性格里面顯然沒有英雄的基因,他要「順人欲,結善緣」,這注定了他不可能創造性地做出顛覆性產品。但他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生意人,生意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和氣生財而已。還不是金山的小米模式有點意思,這個平台上,給了金山未來能做很多事的可能性,又有一個營銷大王和人事玩家雷憨子,就更有意思了。小米本身不是核心,小米打造的這個平台才是核心。
我梳理了一下該書中關於小米業務的幾點核心:
1、
小米不只是做一家成功的手機公司,而是做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是雷軍移動互聯網夢想的載體,接下來他要做的是在小米手機上衍生出各種互聯網增值服務。
2、
小米=蘋果+Facebook。小米是硬件、操作系統、互聯網應用於一體的最優化產品。
3、
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 小米製造上應該是「定製式」的;營銷上是「米粉文化式」的。
4、
用小米征服世界。我的理解:雷軍在互聯網應用公司上的投資,其實是一個計劃好的佈局。不管雷軍是有意無意,他都為小米的未來鋪好了康莊大道。
書評就到此吧。我想了想,還是想借這個機緣,談談互聯網:
1、什麼是偉大的企業?一流的企業? 它是建立在什麼根本的基礎上的?有思考過嗎。好像你成功了,企業做的好大,但細細想想,是你的偉大?還是時使物然呢。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出來BAT三家了,真的是他們的創造人有多偉大? 我還真是沒有看出來。都是運氣很好,趕上了這個時代,是時代的幸運兒。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的企業家,因為我們的文化根基斷了。
2、在互聯網的產業裡,這個連豬都能飛起來的地方,一切都來的太快,太突然,一下子就成功了,也一下子就敗了。企業家們對很多本質的東西的理解,對什麼是產業?什麼是企業?什麼是企業家?都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更別說消化了。
這是一個自我成功意識超強的地方,什麼都是「我」要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世界需要我什麼什麼的。卻忘記了你能為世界做點什麼。JOBS這麼偉大,老天要收他,他不也無可奈何。這還是一個荒蠻的世界,狼和狼性的世界。但它遲早會成為一個璀璨的人類世界,要融合,要有大心量,大格局。誰把握住了這個,誰才能笑到最後。
看完了這本書,要換換腦筋了。 馬上看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的《雍正---勤政的皇帝,傳奇的一生》。雍正皇帝和太老師的淵緣很深。雍正在世時修習佛法就差那麼一點就成了,於是再來人間,補上這成佛的最後一課。
查立:創業需要什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570.html創業需要點勇氣
我不相信創業需要積累很多資源、錢,積累到很成熟再創業,這樣算創業最好的時候是退休的時候。大部分創業者需要的是原動力,在過程中去學習和積累。大公司工作經驗和創業關聯性沒那麼高。
我覺得我第一次創業最牛X,我第一次創業是和兩個朋友,我們三個人在一個大公司打工,我們三個人是這個大公司裡面最優秀的三個員工,後來我們三個決定自己創業。開始沒有固定場所,今天是在我家的客廳,明天是在另外一個合夥人的陽台上,後天是在第三個人的車庫。我們一同討論商業模式,討論潛在客戶。六個月以後我們找到了第一個大客戶,這時候開始去招聘員工,租場地和辦公室,公司就運作起來了。
那時候比較年輕,我那時候有一個大客戶,公司裡面大概90%的收入全部是從這個大客戶來的。這個大客戶相當於運營商級別,這個客戶的人事是分管我們公司的市場,然後我覺得他們副總剛到什麼都不懂,我們產生了分歧。
我年輕的時候很執拗,我覺得要把客戶的利益最大化。那時候我覺得客戶意見是錯的,經常跟他們吵架。最後有一天跟他發生了根本性的衝撞,我對客戶方那位副總說「如果按照我的方案做,不成功,所有的損失我來彌補,從此以後中止跟我們的一年合約。」
一年合約幾千萬收入,上百個員工都是靠這個大客戶。然後回到公司我那兩個合夥人全部傻眼,因為如果說這個週末這個推廣活動不成功,就面臨著下個禮拜全部大部分的員工都得走,因為這是我們公司最重要的唯一大客戶,90%的收入都是靠這個客戶,所以那個週末過得非常艱難。
等事情結束的早晨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進辦公室,發現我桌上有一張傳真,對方的副總發來傳真說這次的推廣非常成功,我向你們道歉。
所以這件事情對我的創業影響很大,我後來把這個傳真框起來放在我的辦公室。一個公司有一個非常漂亮的PPT也沒有一個大公司的副總裁給你的道歉信來的重要。
所以我那時候很年輕,也很有勇氣。
創業需要些耐力
創業是一個很漫長的路,就從我開始投資的經驗來看,從一個公司起步達到上市標準最快四年,通常七八年很正常,因為創業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賽。
創業的過程當中要解決什麼問題?是要解決一個公司小的問題,大公司好管,小公司難管。小公司最關鍵的是創始人是不是能夠積累出足夠的經驗、足夠的智慧。一個公司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所以小公司什麼時候能起來,早期階段很重要。創業的過程當中也會碰到各種的自糾結和各種的波折,如何能夠避免這些錯誤而走到成功的終點,需要不懈的努力。
我們現在中國是一個熱潮,每一個地方都在大力的推動創新、創業,但是這件事情跟任何一件事情不一樣,這個事情需要時間,而且在時間過程當中會有一大批人會失敗,一大批人是會「死亡」。沒事,失敗了還會再來,一次失敗、兩次三次,總有一次會成功。
雖然講創業是一個漫長的道路,是一個馬拉松,但我覺得創業裡面不一定要做的快。
創業需要一點時間:人是最關鍵的
我最近知道一家公司是很典型的,它們在創業過程當中不斷地換模式,找目標。他們原來在美國星巴克總部做星巴克的網絡推廣,然後想在美國創業。他們想做拼車有關的創業項目,減少交通堵塞,減少消耗。後來覺得美國已經有人做了,中國沒人做,就回到中國。
你們看這個業務肯定不靠譜,中國怎麼推的了呢,中國已經有這麼多車了,我也覺得不靠譜,但還是投資了,花了兩個月時間去試,發現果然不行,就讓他們改變主意。做什麼?後來來了一個更有想像力的一個好主意,什麼好主意?我們看到在機場上shopmall有很多車,他們有更好的方法把這些車放在小區上面,然後在車上貼很多的廣告,小區裡面的人用這個車可以有臨時兩小時和三小時,同時還可以有試駕。
在北京、上海的車廠放這些樣車都是很少的,也不可能把那麼多車放在這些小區裡,所以後來又不行。後來錢花光了,他們還是要堅持。就出了一個很好的主意。中國目前有300架私人飛機,雖然買一架飛機,這個飛機還是委託在一家管理公司,這家公司幫你負責飛行的路線,飛行員培訓、維修等等事情。所以300多架飛機在機場裡面,大部分時間是停在那裡浪費。所以他們迅速做了一個模式說你的飛機沒人坐的時候空著的時候我們來幫你經營,現在他們已經有8架飛機在手裡了。
這個公司從進我們創業營到現在為止才4個多月,三個多月發生了三次大變化,最後一次突然找到了一個小小的藍海,所以它迅速地長驅直入,一下變成了這個行業裡面唯一的一家做這種業務的公司。
所以我覺得創業裡面我們要考慮這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的道路,但是我們無論在行動上面指引上面怎麼的快,馬拉松是要跑到那個目標,還要比賽誰跑得更快。
美國政府關門怎樣運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608美國政府關門已經板上釘釘,接下來我們應該全方位瞭解下關門期間聯邦政府機構會怎樣運轉,因為這也涉及到政府公佈經濟數據、發債、貸款等操作。
華爾街見聞特別選取華盛頓郵報提供的主要內容,以問答方式展示相關信息:
1、為什麼美國政府會關門?
聯邦政府每年都需要得到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如果國會沒有對怎樣向政府提供資金達成一致,政府就得不到這筆錢,會被迫關門。
今年的主要問題來自奧巴馬的醫改法案。
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提出不給這類醫改措施注資,或是推遲實施該法案,但參議院通過的預算案同意融資。
國會兩院都堅持自己的預算開支措施,就這樣拖到了截止期。
2、關門是否意味著聯邦政府的所有員工都回家休息?
不是。相關法規規定,聯邦政府員工分為「重要」與「非重要」兩類。
管理及預算辦公室主管Sylvia Mathews Burwell在9月18日就發佈備忘錄,命令所有聯邦機構評估其僱員屬於哪類員工。
政府關門後,重要員工仍留守工作,但這期間不發薪水,非重要員工不得不無薪回家暫時休息。
3、哪些政府機構還會開門?
在聯邦政府關門期間,履行政府重要職能的機構會全部開門,包括與國防、公共安全相關的一切機構,社保等永久性立法規定必須維持的項目也會運行。
——凡「提供國家安全」的員工和辦公室,包括「開展對本國安全或生命與財產安全很重要的外交關係」。
這意味著美國軍隊、國外使館都會繼續運轉。
——凡進行「保護對生命與財產很重要的活動」的員工。
這意味著空中交通管制、緊急醫護、食品安檢、邊境巡邏、聯邦監獄、大多數執法機構、應急與災難救助、銀行系統監管、電網運行、保衛聯邦財產的工作都會繼續。
——凡永久性法律規定必須發放的福利及操作項目或多年融資項目。
這意味著聯邦政府還會發出社保金,向特定類型的退伍軍人提供福利。
——凡有獨立資金來源的機構,包括美國郵政局和美聯儲。
——根據永久性立法規定,國會議員也可以繼續工作,但如果沒有特定的撥款,許多國會的工作人員可能沒有薪水。
白宮的很多員工也可能被迫這期間無薪工作。
4、在政府關門期間堅持工作的重要員工會得到薪水嗎?
這期間公務員可能不會拿到薪水,但如果國會再次決定為政府提供資金,他們就會拿到這期間應發的薪資。
140萬現役軍方人員會在這期間得到薪水,因為本週一晚奧巴馬簽署了參眾兩院通過的一項法案,它能保證這類人員的薪資不會在關門期間延遲發放。
5、哪些聯邦政府機構真正關門?
這說來就話長了,在此我們選一些主要的:
· 醫療衛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不再接受新的臨床研究病患,不再回答醫療相關熱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對爆發疫情的反應能力將極大地下降」。
· 住房建設: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無法為地方住建機構提供住房補貼所需的額外資金。
美國3300家公屋建設機構將不會得到這類款項,不過其中大多數機構整個10月都還能負擔租房補貼。
· 移民: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不再進行電子認證E-Verify。
這意味著企業無法在政府關門期間查看僱員是否屬於合法移民。
· 執法:雖然像聯邦調查局(FBI)和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gency)這樣的機構會繼續運轉,但司法部會暫緩處理多起民事案件。
· 公園及博物館: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會關閉約350座國家公園和博物館,包括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舊金山的惡魔島(Alcatraz)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上次關門1995-1996年期間,約700萬遊客被拒之門外。
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南面是個例外,那裡之所以還開放是因為亞利桑那州同意負擔成本。
· 監管機構:除了超級基金(Superfund)項目運轉的地方,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幾乎全部關閉。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也會關門。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少數金融監管機構還會開門。
· 社保: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會繼續保證足夠人手發放社保,但不會有足夠員工幫助替換福利卡和為殘疾人士安排新的聽證申請福利。
· 簽證與護照:美國國務院稱,大部分使館和領事館這期間會繼續開門,但一些處理護照和簽證的流程可能受干擾。
比如某家辦理護照的機構坐落在政府大廈裡,而該建築物又因為失去撥款無法正常開放,這家機構就可能受影響。
1995-96年政府關門期間,每天約有2-3萬份外國公民的美國簽證申請無法處理。目前不清楚這次的影響面多大。
· 退伍軍人:一些重要的福利會繼續發放,退伍軍人醫院也會繼續開放。但許多服務會受干擾。
美國退伍軍人福利局(Veterans Benefits Administration)將無法處理教育與康復補貼。退伍軍人申訴委員會(Board of Veterans' Appeals)將無法舉行聽證。
6、多少聯邦機構員工會因美國政府關門受影響?
不計美國郵政總局的僱員在內,約有210萬聯邦員工,其中約有80萬人會在關門期間回家休息。
如果計入關門期間全部正常工作的郵政總局僱員,聯邦機構員工合計約330萬人,也就是說約24%的聯邦員工會受影響。
7、按不同機構分,聯邦機構分別受到哪些影響?
· 美聯儲:所有員工照常工作,因為美國的央行是融資獨立於政府的機構。
· 郵政總局:所有員工照常工作,因為郵政局是融資獨立於政府的機構。
· 財政部:員工合計11.2461萬人,80%的員工回家休息。
發放社保的工作照常,國稅局監督審計的人員回家休息。
· 勞工部:員工合計1.6304萬人,82%的員工會回家休息。
礦業安全調查員依然工作,發佈經濟數據的勞工部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員工暫時休息。這將影響非農就業報告等關鍵數據公佈。
(參見就業報告等經濟數據會因美國政府關門推遲公佈)
· 商務部:員工合計4.642萬人,87%的員工會回家暫時休息。氣象部門仍開門,商務部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員工回家休息。
商務部此前表示,每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數據會如期公佈。
· 國防部:員工合計80萬人,約50%的員工回家休息,140萬現役軍方人員會繼續工作。
· 司法部:員工合計11.4486人,15%的員工休息。
FBI特工、緝毒人員、聯邦監獄工作人員工作,一些檢察官會回家休息。
· 能源局:員工合計1.3814萬人,69%的員工休息。負責核材料和電網的人還會工作,能源研究人員休息。
· 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員工合計1.8134萬人,97%的員工休息。
國際空間站的員工繼續工作,大部分工程師回家。
· 國家環境保護局:員工合計1.6205萬人,94%的員工回家休息。保護毒性超級基金場所的人員繼續工作,大多數監管員回家。
· 衛生和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員工合計7.8198萬人,52%都休息。
許多食品監管員都會工作。監督心理健康的項目人員休息。
· 國土安全部:員工合計23.1117萬人,14%的員工休息。邊境巡邏人員繼續工作。E-Verify操作中止。
· 交通部:員工合5.5468萬人,33%的員工回家休息。
航空交通管制員繼續工作,機場治安工作停止。
· 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員工合計8709人,95%的員工都休息。
只有負責無家可歸者項目的員工和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innie Mae)負責擔保抵押的員工繼續工作。
· 內務部:員工合計7.2562萬人,81%的員工都休息。
保護野生動物的執法人員會繼續工作,但公園會關閉。
· 退伍軍人事務部:員工合計33.2025萬人,4%的員工休息,醫院工作人員工作,負責處理福利的部分人員回家休息。
8、回家休息的非重要員工是否能得到工資?
目前還不清楚。關門第一天,這類員工必須來到辦公室,為停止手頭的項目準備各類文件及做其他準備工作。
上次政府關門期間,國會後來批准,在政府重啟後補發這些員工的工資。
但這都取決於國會。
9、經濟在哪方面最受政府關門影響?
—— 政府每關門一天,預計首都華盛頓附近的經濟活動將面臨損失約2億美元。
—— 穆迪分析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預計,政府短期關門可能導致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下降0.3%。不過後一季度可能增長反彈。
關門持續得越久,破壞可能越大。
—— 根據1995-96年政府關門的經歷,金融服務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高級政策分析師Chris Krueger預計政府關門可能對以下領域有如下影響:
旅遊業:1995-96年,美國旅遊業和航空公司損失數百萬美元,部分源於這期間無法辦理美國簽證,還有部分原因是很多公園關門,700萬遊客被拒之門外。
聯邦承包商:1995-96年,在華盛頓地區,有37億美元的承包合約在政府關門期間暫停執行。約佔這類合約180億美元總金額的五分之一。由此受影響的承包商員工無薪休息。
但現在影響面應該會大得多,因為過去20年私人承包數量大增。僅弗吉尼亞州Fairfax市目前就有4100家承包商,每年交易額約260億美元。
眼下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承包合約會受影響。
能源業:內務部暫停發放在岸開採油氣的許可,公共地塊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申請也暫停辦理許可。
能源部會停止處理液化天然氣出口的申請。
醫藥與生物科技:這方面更難估計。在1995-96年政府關門期間,因為此前得到了資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不必關門。
但這次FDA未能倖免。新藥的審查過程可能被迫停止。關門也可能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授予許可的程序停頓。
如果持續時間更久,可能對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和生產診斷產品的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10、美國政府關門會不會阻止奧巴馬醫改法案實行?
奧巴馬醫改法案的關鍵項目依賴法定強制支出,這類支出不會受政府關門影響。
11、怎樣結束政府關門?
美國國會需要通過一項法案為政府融資,白宮也必須簽字同意。這都取決於白宮和國會面對怎樣的政治壓力。
12、從前美國政府多久關門一次?
1976年以來發生了17次政府關門,這次是第18次。此前最長的一次是1995年12月15日到1996年1月6日,當時持續了21天,是源於時任總統克林頓與國會的共和黨人因預算問題爭執不下。
20世紀70年代還有6次政府關門,它們持續的時間都超過8天,1982年甚至有一次只關了一天。
13、政府關門與突破債務上限是一回事嗎?

不是,它們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危機。
政府關門時,聯邦政府不得產生任何新的政府支出項目,以上提到的支出除外。
如果觸及債務上限,財政部就無法借款,不能為國會已經批准的款項提供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國會必須上調債務上限,否則聯邦政府的部分款項就會被迫違約,可能包括政府債券持債人的還款。
這可能會使金融市場受到很大的干擾,或者借款成本長期增加。
智庫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預計,10月18日到11月5日之間的某個時候會突破債務上限。
如果政府關門還不夠讓人害怕,那麼下一次財政危機近在眼前應該能解釋為什麼昨天美股集體下挫、美元一度逼近7個月來最低點。
下圖紅色部分為1995年美國政府關門時期的標普500百分比增長變動。

賺錢不需要太多陰謀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8.html#more今天有報章跟「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結算一下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的投資回報,止凡看到報導亦有感而發。
當年股神以「危機入市」的投資哲學,投資逾 250億美金予多家藍籌企業,包括生產M&M's巧克力的糖果大廠MARS、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高盛(Goldman Sachs)、瑞士再保(Swiss Re)、陶氏化學(Dow Chemical)與奇異(General Electric,GE)。截至上週,五年來這六筆投資的稅前淨利賺近 100億美金,回報率將近40%,而且金額還在不斷增加。
這是巴菲特向來強調的投資心法,即「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樣難嗎?聽來很容易,但實行起來卻很難,我早前有不少文章都討論過。要做到股神的投資心法,必先有足夠財務知識,能瞭解自己的投資行為,還要有很好的心理質素,更要平日控制好現金流,使你在別人都「缺水」的情況下還「水頭充足」。
不能否認要做到是很難,但不一定有太多大眾不知道的陰謀在其中。部份人很「陰謀」,可能「入世」太深,他們總覺得有錢人都會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陰謀,賺錢的模式都是大家不會想到的(但又會被這些陰謀論者想得到)。跟他們討論致富之道,建議他們仿傚什麼富豪時,他們總會認為凡事總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定有些陰謀大家不會知道的,止凡未免太「單純」了吧。
例如 2007年巴菲特在$12沽售中石油,之後中石油再升上$18,當時大家都認為巴菲特老糊塗了,而巴菲特當時亦有說過自己賣得太早,當然金融海潚之後普遍人都會讚他當時有眼光。然而,今天有些人會很陰謀地評論,認為巴菲特當年應該一早知道中石油會升上$18的,只是他持股量太高,要作出披露,所以在$12先沽出部份令持股在「不用披露」的水平,再慢慢在最高位沽貨,所以股神他老人家整個部署是預先計劃好的。這個未免太「倒後鏡」演說了,拿結果加上陰謀論分析來重編整個故事,好像知道很多股神自己才知道的想法。
總有人會認為市場運作都是帶有陰謀的,一定有局內人在操縱市場,操控結果。當然這情況是有的,大鱷把價位舞高弄低時有聽聞,富豪的一舉一動,表面宣佈是純商業決定,內裡有其他考慮,的確不足為其。但要在股市賺錢就是否一定要用陰謀論去看待市場嗎?一定要分析每個市場消息的「背後原因」嗎?總要想一個沒有人想過的陰謀解釋才算看透每件事嗎?
巴菲特在金融海潚時的投資,當他出手時,有財務知識的 blog友可能都會大概知道今天的結果,不用多少陰謀,只是價值主導的投資,優質企業大平賣的時候,有閒錢跟隨的都近乎穩賺,當時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沒有資金。這個賺錢動作,有陰謀嗎?需要很多不為人知的交易嗎?
話分兩頭,陰謀論從來都是引人入勝的,在這個 blog加入陰謀論觀點亦顯得沒那麼「悶」,所以陰謀有陰謀的好,只是投資、理財、賺錢可以很直接,不用想得太複雜吧。可能不少人還是覺得止凡太單純,但我就是能單純地賺錢就夠了。
哈佛商業評論:在中國創業不需要道德…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997.html「對於一個進口商來說,頭等大事就是讓海關裡的人高興,因為他們能隨意決定貨物是否過關。標籤上的一個小毛病就能扣你十五天,讓你破產。但如果他們高興,你有問題,他們會很快幫你解決。要請他們吃飯,給他們上海世博貴賓卡或贈送產品。這裡就是這樣,要麼從胯下過,要麼就回去。」何塞(化名)說道,他通過一家中國進口商供應西班牙高檔食品。「讓他們高興」是在中國做生意的海外企業家常用的一句話。
「讓警察高興能令你內心感到平安,這就好像是可以預防問題的遮雨傘。真正要付錢的是從事非法生意的人。如果你開妓院,那肯定要付,而且要付很多。在其它情況下,都是人情可以解決的。每次都會冒出一個不要臉的普通小官,打電話通知你他要到你餐廳來吃飯了,暗示要你請他。」另一位在中國的西班牙企業家胡安(化名)說道。
「這裡賣的好的都是便宜貨,所以要跑量。想要跑量也得有人幫忙,如果想在餐廳裡賣紅酒,就得給服務員每軟木塞5元。你幫我,我幫你。」
今年七月,中國政府拘留了跨國製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公司(GSK)的四名高管,理由是他們賄賂了醫生和醫院,使其選擇他們的產品。據警方調查,此案始自2007年,數額高達30億人民幣。於是,GSK稱,其嚴謹的道德行為制度忽略了某些籮筐裡「爛蘋果」,但如今調查卻指向公司策略。
全球媒體用這起事件描述了一個惡劣情況:醫生工資低下,公共醫療投資不足,法律存在缺陷甚至被忽略,導致腐敗必不可免。還有其它多家跨國企業被調查,如今形式非常像2010年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的四位高管被監禁時那樣。腐敗再次成為最高行為原則。
不是嚴謹人的國家
據說,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跳入泥潭,沾上淤泥,才能和本地企業家在同樣條件下競爭。另外一個辦法是放棄這一個擁有14億顧客的市場。中國不是正人君子或嚴謹人的天堂。GSK事件的起因主要源於外界的壓力而不是內部因素導致的。被捕高管之一透露,他們的薪水是根據盈利發的,他們被要求完成每年銷售額增長25%的任務(這比之製藥業的增長高了7%),不利用「曖昧企業行為」是無法達到這一目標的。
無可否認的是,中國腐敗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國際透明組織將中國排在176個國家中的第80位,透明度指數為100分之39(0為絕對腐敗,100為完全無腐敗),在全球最大28個經濟體收受賄賂頻率排行榜中,中國位於第27位。
這一問題源於對腐敗的基本定義,如果做一個各國法律的比較,矛盾顯而易見。西方法律將許多中國視作普通合法的行為列為利益衝突*。
*利益衝突是指個人或組織涉及不同方面相同的利益時,向自己或與自己相關人士作出偏袒或優待的不當行為。
中國式「關係」穿插縱橫在整個社會中,將其變成了一個人情交換的雜亂場所。無論是在家庭企業,跨國企業還是銀行,想要出人頭地的人明白大部分還是得靠關係。為了結交關係,從基本的禮貌到最無恥的腐敗手段都能用上。
「我沒有降低我的道德水準,我把它拋了」
紐約時報八月發表,摩根集團因僱用中國重要官員子女,與其父母交涉而被美國司法部調差。鐵道部的前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就在這場暴風雨的核心,他現因受賄接受調查。蹊蹺的是,在摩根集團僱用其女兒張西西之前,鐵道部從未與摩根集團有過交易。
在日常小買賣中這些還是比較含蓄的。小禮物,請客吃飯,卡拉ok都屬於商業慣例。「平時會有本地收購代表問我要一部分,裝進他們自己口袋裡,他們威脅說我不同意就要找別家。在西班牙我也遇到過一次,我拒絕了。這裡我總是接受,因為這裡就這樣。我沒有降低我的道德水準,我把它拋了」電子供應商彼得(化名)說道。
GSK高管被捕並不令路易斯(化名)感到稀奇,他是從事過藥業和石油業的企業家,如今受一家西班牙上市公司聘用。他說:「十年前,就可以看到他們乘坐豪華轎車,提包裡滿是錢。他們在上海醫院裡進行臨床試驗。他們會給預付款,再按銷售數量算酬金。這些行業是受外國經濟主體主導的一個大腐敗坑,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然而,他不認為逃避貪腐的觸角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對,這裡可以正當做生意。」他說道,「腐敗是捷徑。中國人付諸腐敗因為他們沒有受過教育,不懂企業文化,不知道什麼是行政、管理和國際化。45歲以上的人,也就是和我做生意的人,他們是農民出生,書讀得很少。當他們學習後,他們就不會再付諸貪腐了。」
跨國企業的卑鄙行為
六個乳業跨國企業因私定價格而在八月受到了記錄性罰款:6.68億人民幣,其中包括美國美贊臣,新西蘭恆天然,和法國達能集團。中國監察機關發改委,以違反反壟斷法而對其制裁。這些企業承認其違法行為。然而,其餘的三家企業避免了罰款,據政府說,原因是「他們迅速地改正了,並提供了寶貴信息」。
從商業角度看,他們的行為是非法的。從道德角度看,是卑鄙的。這些國外企業利用了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發後中國人對於國產品牌的恐慌,當時,該事件導致了6名嬰兒死亡,幾千嬰兒中毒。
近日,中國強大的發改委中的一位官員向30家國外企業施加壓力(通用電氣,微軟,IBM,英特爾等),在一次會議中要求它們公開承認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並為此向它們展示了幾份其它企業簽署的認罪書,威脅說如果它們要請律師辯護,罰款會增至原先的三倍。這些強制性道歉令人回憶起文化大革命和毛澤東時代的仇外心理。
根據這一些事件,有理論認為,中國已經向企業腐敗行為宣戰,但目的只是為了攻擊跨國企業,保護國內產業。這種說法並不荒唐,卻也有許多人持不同意見。重要的是,一個實質性問題被忽略了:有許多國外企業正在反覆地違反法律,違反道德準則。
「許多外國企業參與腐敗行為,這已得到充分證實。…這些犯罪行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受到懲罰。」偶爾發表靠譜文章的中國日報寫道。該文也提及GSK在商業環境更健康的新西蘭和美國受到過的巨額罰款。
中國承受著發展中國家常見的猖獗腐敗。腐敗方面的法規一直都很寬鬆,只是在近幾月出現了新的勢頭。然而,腐敗已經深入人心,將其剷除需要很大的代價。
通往健康環境的路是漫長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令人疑惑的是,西方企業家在其中又將擔任什麼角色,那些出生並非農民,而是收集了諸多大學、碩士文憑的學者又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面對一個污穢環境中看似不可勝的惰性或企業的無理要求,我們始終可以做出個人的私密抉擇——支持腐敗還是打擊腐敗。
你需要數據做什麼?大數據應用的關鍵節點為什麼是用戶註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215.html作者:寧哲網絡創始人 周寧
大數據的目的在於數據營銷:你需要數據做什麼?營銷,轉化。如何提升數據的轉化率?提升信任感,忠誠度。如何提升信任感?專業,互動。其實早在大數據概念問世之前,這樣的商業邏輯早已存在,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註冊用戶的關係維護和數據挖掘。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註冊用戶服務環節是360和騰訊的差距,三星和蘋果的差距,是優秀和卓越的差距。
如果用心體驗,我們可以發現:從用戶註冊的服務環節,我們可以看到360無法替代騰訊,三星可以替代諾基亞但是無法成為蘋果。那些卓越的公司,譬如蘋果、谷歌,在吸引用戶註冊和註冊用戶服務環節都是做到了極致。
我們先從手機使用的角度來看註冊用戶服務問題。
兩年前,一位母親這樣描述過她女兒丟失一部iphone的事情:丟手機之後,她十分悲傷,母親為了安慰她,就又買了一部iphone送給她。當她看到icloud幫她找回了通信錄和應用之後,頓時愉快多了——蘋果不能送給你一部手機,但是蘋果可以讓你再擁有一部一模一樣的iphone。這是用註冊用戶系統,用icloud云服務解決的。
蘋果的iphone的註冊用戶系統是這樣的:
√ 用戶必須註冊以激活系統。
√ 用戶的通信錄、郵件、照片、文件可以用icloud備份。
√ 這一切是簡單、可靠的。
谷歌的安卓系統也同樣實現了類似功能,通過gmail你可以管理通信錄、APP。然而遺憾的是無論三星、索尼,還是國內的華為、聯想、小米,幾乎都閹割了谷歌原版的云同步功能,而用自己的蹩腳的系統去替代——這背後是商業利益,尤其是應用市場。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可以擁有兩台一樣的iphone,但是絕不可能擁有兩台一樣的安卓手機。
以華為為例,華為的華為云服務云平台從架構上說是具備了蘋果的icloud功能的,但是從華為云服務可用性來看,基本不具備可使用性。這本身體現了手機廠商們的一個邏輯:硬件做得好就行了,註冊用戶的服務是免費的,既然免費也不用負責。於是,我們發現幾乎全線安卓手機的數據同步,都是騰訊在悄悄地「學雷鋒」。
在手機廠商們投入巨大的研發經費、推廣經費,比拚硬件配置,比拚價格的背後,我們來反思蘋果和騰訊的邏輯:如果你的數據都由這個廠商提供永久服務,你下一次選誰?
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瀏覽器。
在瀏覽器的使用上,最為個人化的功能就是收藏夾。新裝電腦和跨平台使用瀏覽器,最最麻煩的就是收藏夾的同步。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好的就是谷歌的chrome瀏覽器,蘋果的Safari瀏覽器。它們的邏輯是:你註冊使用,我們幫你同步收藏夾。
而國產的瀏覽器目前是這樣的:註冊沒有任何好處,沒誰幫你同步。手機瀏覽器完全是hao123邏輯——你的收藏夾我做主。就像UC瀏覽器,別說保存收藏夾,每次升級都幫你清零!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廠商忽視了用戶的信任感,而用戶給予的回報是極低的忠誠度,隨時可以換一個瀏覽器。最令我困惑的就是:你們大家天天說用戶體驗,為何將精力都花在了非關鍵功能上,而完全忽略了核心功能的體驗呢?
我們來看360和騰訊的註冊用戶體系的差異。
首先,我們理一下註冊用戶管理的邏輯。註冊用戶體系要有以下3個主要環節:
√ 如何驅動用戶註冊?
√ 為註冊用戶提供什麼服務?
√ 挖掘註冊用戶價值。
我們來對比一下騰訊和360在這幾個方面是怎麼做的:
看完表單大家應該發現,360驅動註冊的是很弱的很邊際的需求,而騰訊驅動註冊用的是核心需求。註冊後騰訊的服務足夠充分,而360可以說沒什麼服務。挖掘上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360是一家很強大的公司,但是360始終很難以與BAT匹敵。在註冊用戶這個環節,體現的是優秀和卓越的差距!
註冊用戶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以客戶為中心。每一家公司都很重視推廣,推廣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用戶。獲得了註冊用戶怎麼辦?讓他流失還是留下他並且挖掘價值?這一切取決於你是否用心,是否尊重用戶對你的信任。
數據營銷的經驗告訴我,熟客的轉化率是生客的100倍甚至1000倍!如果你不重視註冊用戶的感受,你的一切推廣就會貶值1000倍!
你需要知道的全球外匯市場操縱案始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118 見聞實時新聞隔夜報導,巴克萊將6名涉嫌外匯操縱的交易員停職。美國、亞洲和英國的監管者對多家牽涉外匯操縱的銀行進行調查。即便被罰錢罰不停的摩根大通也表示,各方監管者正調查銀行外匯交易操作。那麼,黑喂狗!下面就是那些你需要知道的答案。
外匯操縱案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從基礎說起,儘管不如股市和債市那麼主流,外匯市場卻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交易員在外匯市場上買進賣出。匯市專家說:
「外匯市場就像荒蠻的大西北,買家需小心。」
專家這麼說的部分原因在於外匯市場受到的監管相對較少,且大量貨幣交易發生在交易所之外的陰暗領域。
外匯操縱案近段時間屢見不鮮,彭博社在6月早些時候就曾報導過一些交易商通過私下勾結分享市場信息,利用客戶的訂單來推動匯價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移動從而獲取超額利潤。英國FCA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在審查這些指控。
他們操縱的是什麼匯率?
被操縱的匯率指數叫WM/ Reuters:
WM/ Reuters匯率指數在倫敦時間下午4點設定,該利率被許多企業和投資者看做基準利率,因為超過40%的每日全球外匯交易在倫敦完成。這就像是24小時後的收盤價,也是個自我監管的市場。
我們以交易最頻繁的歐元/美元為例,歐/美基準指數每半小時發佈一次。該指數的定價是根據每半小時開始前60秒窗口期內所有交易的中值計算而來。如果這60秒內沒有足夠的交易量,利率就基於交易員訂單的中值來定,因此數個規模較小的交易指令可能比一個大規模的交易單帶來的影響要大。而不常用貨幣兌的窗口期是每小時前兩分鐘。
為什麼該利率如此重要?
像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一樣,WM/ Reuters基準利率是金融界外部的人使用的,許多金融界人士可能不會對此過多關注。
但該利率對全社會造成影響,投資調查公司Morningstar預計,當WM/ Reuters基準利率波動時,像社保基金和儲蓄賬戶等3.6萬億美元資金量會隨之波動。
那麼交易員如何操縱利率?
這些大行的交易員是做市商,他們為客戶或者自己銀行買進賣出。
概括的說:交易員快到收盤時大量建倉,然後在臨收盤前抵銷倉位。或者,交易員下達買賣指令,但在執行前取消。
這就是所謂的「操縱收盤價」(banging the close)。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看操作的細節:
一名有超過10年經驗的交易員稱,如果他在下午3:30收到一筆在4點定盤時賣出10億歐元的歐/瑞指令,那麼他有兩個目標:以最高價賣出自己手中持有的歐元,並壓低歐元/瑞郎匯率,因此他可以在下午4點時以更低的價格從他客戶手中買入。
這樣他就能從參考匯率和他拋售歐元時的更高價格間獲得價差。基準利率波動2個基點將給他帶來20萬瑞郎價值的收益。
交易員說,如果他們不這麼做,將冒著使銀行虧錢的風險。
這些交易員是聰明人,還是混蛋?是聰明的混蛋,還是犯法的聰明混蛋?
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交易/金融監管。
如果你認為監管的基本準則是:1.監管者嘗試寫下法則 2.銀行想辦法繞開這些法則 3. 銀行更勝一籌。那麼你可以把這些案件稱作「風險策略」,而不是「外匯操縱」。
如此說來,這並非意外之財,交易員只不過是用一個策略降低交易風險,但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一名交易員透露,這種「操縱收盤價」並不是每次都能奏效的,首先,高頻率交易的貨幣市場太大。其次,這60秒窗口中可能有別人進來搗亂。
這是不是像libor操縱案?
Libor是由銀行預估得出的,所以Libor醜聞被市場看做銀行操縱。而外匯市場利率是基於實際報價,並非銀行預估。
不過交易員干擾利率市場,可能對我們的養老金構成影響:
美元兌加元在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僅用了20分鐘就暴漲0.57個百分點,完成了當月間幅度最大的一次上漲,但是隨後在一小時內又回吐了三分之二的漲幅。
同樣的波動發生在當日倫敦時間下午4點前,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時14個貨幣對的波動幅度超過了31%,一些主要貨幣兌如歐/美,其波動幅度超過了50%。
所以未來會發生什麼?
很難確切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巴克萊對該6名交易員做停職處理。少數幾個銀行可能會掏出點罰款,開除或處罰交易員。但還是有些許機會能讓犯罪活動繼續開展。
那監管者會改變WM/Reuters基準利率規則,對吧?
當然咯!然後華爾街總會想出如何賺錢的辦法!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