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弼:快意短期見頂可食糊

1 : GS(14)@2017-08-29 01:26:27

【明報專訊】最近和銀行客戶經理會面,她跟王弼匯報名下一個戶口年初至今回報約12%,當然跑輸恒指,原因很簡單,因為投資組合中有近半是高評級債券和現金。這反映管理資產最大難題是如何讓資產每一分錢都發揮錢搵錢的作用。但我們亦須明白,為了有錢應急,或在大市大調整時有子彈入市,有些資產必須忍受較低回報。

老實說,碰着今年恒指大旺,要組合總回報跟得上恒指的25%回報,我覺得是一種奢望,能有12%回報,也挺滿足。我反倒問自己,如何到年底還保持這12%的勝利果實?

上周《明報》財經沙龍聚會,有讀者於會後上前幫王弼計數,說我在2015年大時代前後推介過快餐股大家樂(0341),我心想:「死啦,這股完全不升,是否找我晦氣?乜讀者咁好記性,咸豐年的推介都記得?」原來,她想問我為何大家樂在大跌市跌幅也不多。更高興的是,她沒有完全聽我的,而是經過研究之後,選擇了大快活(0052)。讀者聽了推介,沒有盲目跟風,而是自己研究再作選擇,我當然高興。不過她也跟我說,自己買了許多無名腫毒股票,累她輸了很多錢。和許多港人一樣,她大部分的財富,都是買樓賺回來,但股票卻是輸多贏少。

港人財富 買樓賺來買股蝕去

由於她知道我曾叫人分散風險,不要把100%的財富都放在房地產,總要有些股票在手,她問我這樣說,怕不怕令人輸錢。我再次強調,從沒叫人不要買樓,我只是說,若然投資者已經有樓,比方說4個物業,又沒有其他資產,是否可以沽出一個投資其他東西。有人沉醉於數字上的勝利,縱然租金平均回報不斷下降,堅持不熟不做,當然沒問題。但這個世界,也有富豪像李嘉誠,敢踏出一步,衝出香港地產,到世界每個角落收購其他產業。

真正有錢人 看重長期現金流

有人想做過江龍,有人滿足於做地頭蟲,不能說過江龍一定勝過地頭蟲。不過,以我認識的有錢朋友為例,他們不太在意短期身家的波動,而是長遠資產能穩定產生多少現金流。所以,他們看準一隻有潛力的股票,就會大大注買下去,更加能抵得住股價的短期波動,不會因為股價跌一兩成就止蝕沽出,最後獲得巨大升幅。他們的成功,關乎他們懂得分辨什麼是良好資產及資產的本質,他們不會隨便買入垃圾股,買入好股又懂長揸,自然贏多輸少。

有一位從事資產管理的朋友,最近留意一隻美國正在私有化的股份,他說,私有化可能過不了。如果真的被拉倒,意味股價下挫,他便會考慮購入。我問他的理由,他說,看好公司最終還是會成功私有化,這只是時間問題,他預計只需等一年時間,就有兩成回報,去哪裏找?我說,散戶要求的,是一天有兩成回報!他用我的說話回應:「你也說過,過大海買大細,一秒回報達100%。」朋友不明白,處身「財經演藝界」,自然要考慮觀眾口味,須定時提供有娛樂性的建議,娛樂性就是回報夠快。

快意賣盤料未成事 持低價Call博突破

王弼好彩,十天前聽到大陸車廠有意收購快意(Fiat)車廠的資產,在上周《明報》財經沙龍推介該股,個人以每股價12.8美元購入,上周四曾高見15.2美元,我於周五14.8美元左右食糊,只留下一些很低價買回來的Call博短期有突破。但我預期,快意賣盤或拆骨,短期內機會不大,正股先行食糊較划算。這類推介,算是迎合大眾化口味,王弼會努力多加發掘,希望觀眾收貨。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74&issue=20170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85

大棋局:人民幣短期見頂

1 : GS(14)@2017-09-17 16:35:58

人民銀行公佈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滙風險準備金率下降至0%。由2015年811滙改開始,全世界睇人民幣跌。所以該年8月31日,人民銀行將外滙風險準備金率由0%一下提高至20%。所謂外滙風險準備金率,即係當有客同銀行買遠期外滙時(主要係美元),銀行要留20%外滙做準備金。呢20%可以係銀行現價買定,可以喺市場上借入,但無論用咩方法都代表銀行有利息成本。好自然地,銀行就會將成本轉嫁畀客,也就係遠期兌換價唔靚仔。人民幣貶值預期出現時,大陸主要做三樣嘢:其一係挾拆息,離岸市場久唔久挾到過百釐殺晒淡友,反覆三幾次後等你唔敢沽。但呢種做法只能偶爾為之,反作用力好大。其二喺遠期美元落手,利用遠期美元令當下嘅外滙佔款表面睇落冇跌,等人以為大陸走資已經告一段落。其三即上述外滙風險準備金率,人民幣貶值時個個想換外滙,透過提高銀行成本令遠期外滙價唔靚,削弱人買外滙意欲。今浪人民幣兌美元由6.9升到6.45,升近7%,唔係人民幣轉升,而係美元轉弱。美滙指數由103跌到91已經11%,從比例可見人民幣並無跟足升11%。美元轉弱主要來自聯儲局出現史無前例嘅大變動,聯儲局理事目前會有三個空缺,副主席費希爾剛剛又話劈炮唔撈,令7名理事出現4個空缺,加埋主席耶倫明年任期屆滿。輿論認為有利特朗普推自己人上,如果係咁都還好,起碼明確。可是特朗普自己白宮幕僚都保唔住,聯儲局容得下佢插手?存疑。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令美元轉弱,但從技術走勢而言美滙指數91係觸底位,開始反彈機會很大。另聽朋友講,人民幣貶值期間,USD/CNY Capped Forward好賣得,唔少價位簽定在6.35以上,值得留意。



Mr. Tregunter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50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27

老樓周記:明年樓價真見頂

1 : GS(14)@2017-11-05 17:36:57

拆息高企逼近9年新高,資金緊張冇可能長期給着數予按揭客戶,由於港美息差逐步拉濶,港銀行冇可能做蝕本生意,假若年底美國息口加多一次,如拆息再高踞不下的話,港息自然會再向上調整,初期可能對樓市沒有太大影響,但心理預期港息進入加息周期,樓市將會受壓。講了三年多,香港資本市場一直充裕,隨着美國聯儲局和歐洲央行今年第四季先後收水縮表,減少買債預期加息將是下一步行動,雖然中國十九大後未有對資金有任何收緊迹象,還會在明年初有限度降準,總書記習近平亦要加快新經濟發展速度,來頂住來年預期的經濟增長,換句話說,舊經濟已發揮到極點,要靠其他經濟動力轉化為實質增長倚靠,看來再沒有太大的魔術棒威力。按揭專家預期,轉用優惠利率樓按轉多,因為現時實際利率可以維持兩厘左右,但沒有預計當優惠利率同樣上升,銀行亦會把實際利率同步上升,扣除今年底美國會加息一次,明年8次議息預計其中4次合共加息一厘,保守估計,那時供款利率會到達三厘至四厘之間危險期。因此今年要做發展商提供的一按或二按的買家要小心啲,因不會僅是每月供多一千幾百的差距,一如專家預期真供應真的到位,兩者夾攻樓市的話,樓價好快在明年中之前見頂回落。因此高按買家要做好突然增加每月供款的準備,包括買了居屋的買家在內,連番加息誓將加重供樓負擔。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3/202032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37

憂晶片周期見頂 大摩降三星評級

1 : GS(14)@2017-12-03 18:10:55

【明報專訊】摩根士丹利憂慮記憶體晶片的「超級周期」可能很快觸頂,下調三星電子的評級,拖累三星電子股價昨跌5%至263.2萬韓圜(約1.889萬港元),跌至1個月低位,也是逾1年最大單日跌幅。英特爾、高通股價早段下滑。

股價跌半成 1年最勁

由於伺服器和智能手機所需的處理能力提高,帶動記憶體晶片價格上漲,三星電子第三季經營盈利達14.5萬億韓圜(約1040億港元),按年增長約1.8倍創新高,惟市場關注這「超級周期」可持續多久。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預期,三星電子的記憶體業務明年將不會顯著增長,將三星評級由「表現超越同業」調降至「表現與同業一致」,並將其目標股價下調3.4%至280萬韓圜(約2萬港元)。報告稱,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今年第四季已開始逆轉,相關業務可能有下行風險。

(路透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99&issue=20171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21

盧駿匡:價量急升 爆升股見頂之兆

1 : GS(14)@2018-01-07 12:35:03

【明報專訊】在過去一年筆者應邀參加不少的炒股比賽,除了奪得優異成績外,亦汲取不少寶貴經驗。如近日的一個100萬元模擬倉中,筆者在一個月內贏得逾四成盈利。關鍵不單是選對股份,即是買入即升之外,還有在適當的時機沽出,否則只會浪費了努力經營的利潤。

然而,在接近見頂時獲利,其實是非常考工夫。如果是創新高股份,在日線圖上沒有技術阻力,就難上加難。不過亦不是完全沒辦法,筆者今期會同大家分享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這個方法用於爆升股之中,效果會更加理想。

股價逆轉當日 多先破頂再陰燭收市

一般而言,在股價創高位期間同時出現顯著急升,即單日波幅擴大,成交量亦見上升。相對強弱指標普遍會呈現超買。在這個情况下,多會於一、兩日內見頂。因此應作好沽貨的準備。據過往經驗,股價在趨勢逆轉當日會先破頂,然後再以陰燭收市。當以上各個條件確認時,宜盡快減持獲利。

以遊萊互動(2022)為例(見圖),於12月20日現技術突破,在模擬比賽中,筆者以0.79元買入。隨後在12月28日出現急升,而成交量亦較上一交易日為多。此外,股價創了新高,單日波幅同時是上市以來最大。簡單言之,有短期見頂之象。最終股價在兩日後形成逆轉訊號,於1月3日更急挫近兩成。而筆者則把握了見頂當日沽清獲利,用了不足兩星期的時間贏了52%盈利。(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上述股份)

ASC分析系統創辦人

[盧駿匡 圖金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36&issue=2018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07

林一鳴認估錯加息 樓市見頂

1 : GS(14)@2018-01-07 16:32:00

【本報訊】資深分析員林一鳴曾於2015年與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打賭,以「樓市再升」贏了湯文亮的「樓市半年爆煲」。不過,林一鳴昨在專欄文章表示「我估錯今年香港加息和樓市見頂」。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他一年前作出了兩大預測,第一是預測美國會加息3次,第二是相信美國累計加息5次,「香港點都會開始跟加息嘅」。不過他承認預測錯誤,香港今年沒有加息,也因而令很多市民認為即使美國再加息,香港也不會跟隨,「有少少溫水煮蛙效應,樓價就冇預期咁跌咗落嚟」。他又認為拆息(Hibor)已開始上升,以昨天差不多升至1.1至1.2厘,但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都唔係好郁」。他又指可能H按未升至邊緣頂位,未令銀行加息,加上香港按揭差不多九成是H按,只有一成是P按,令銀行不太積極改變P按,從而令市場有錯誤訊息。

料明年香港加息周期開始

他預測明年美國如市場估計有3次加息,若香港再不加息,「我自己就真係唔信啦!美國再加三次,香港都一次唔加,美國加咗八次,咁應該唔係太可能啦啩」,他認為明年香港的加息周期應會開始。樓市方面,他表示最後一次參與樓市投資是約兩年前,現時樓市太貴和投資回報不高,「我寧願買股票收息好過」。他又說除非2018年樓市有比較大的跌幅,否則不打算作任何樓市投資。另Bricks& Mortar創辦人兼總裁王震宇指,明年香港樓價跌的機會大於升,因為「你經濟已經見頂啦,息口開始上升,啲好消息已經出盡。」王震宇建議若明年打算上車的人士要比較小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3/20253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62

VIX指數大上大落 預警牛市見頂

1 : GS(14)@2018-02-12 07:12:45

【明報專訊】港股近日明顯受美股拖累,延續超過6年的美股牛市會否在一片加息陰霾中見頂,或者可以從俗稱美股「恐慌指數」的VIX指數得出答案。回顧2007年的牛市,恐慌指數急升,情况猶如今次,其後美股雖再度做好,但在不足兩個月後便見頂。

類同金融海嘯前夕

VIX指數是用以衡量標普500指數未來30日的預期波動率,主要基於該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編製而成,由於隱含波動率代表市場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因此VIX指數上升,意味大市的恐慌情緒提高,所以又稱為「恐慌指數」。

近日VIX指數大幅抽升,從上月初的低位9.52,倍升至周一的37.32,接近2015年中的低位,昨午更一度升至50(見圖)。但截至昨晚11時,VIX指數又大幅回落至24.18。

從2007年牛市的經歷可見,VIX指數突然抽升,似乎預示牛市或將到達尾聲。當年8月,道指經歷大幅調整,一個月間下跌逾8%,VIX指數亦在其間抽升。不過市况其後回穩並繼續做好,而VIX指數亦在當年10月9日回落至近兩個月低位,但道指亦在同一日見頂,之後一直下跌,直到08年爆發金融海嘯。

陳柏鉅:助投資者認清風險

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指出,近年VIX指數持續在低位徘徊,以致衍生產品的買入成本偏低,導致這些產品大量囤積,一旦斬倉便會令跌市速度倍增。他相信,VIX指數回升,有助投資者認清股市風險,亦能減少衍生產品對市場的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50&issue=2018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16

王弼:觀察荷李活 預測股市見頂

1 : GS(14)@2018-03-19 05:04:22

【明報專訊】上周初貿易戰籠罩全球,港股上周一大跌700點,周三再爆出利淡消息,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充滿建制味的Globalist科恩(Gary Cohn)因為特朗普開徵鋼鐵和鋁材關稅而辭職,正當淡友滿以為重新主導股市之際,全球股市卻因特朗普對關稅豁免開綠燈、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和「特金峰會」的好消息下絕地反擊,恒指上周五收近31000點,比周一低位上升超過1100點,道指亦由周一低位24387點反彈近1000點於25336點高收。

王弼的粉絲應該留意到,自2月起股市雖然非常波動,我對股市卻審慎樂觀。樂觀的原因除了因為是財演,自2017年1月20日起我又多了一重身分,成為華府觀察家,正確地說,是香港罕有的「特朗普觀察家」,因為香港傳媒佔大比數的政經評論員,他們都支持西方左翼意識形態(所謂大愛包容,俗稱「左膠」),只有「隱性」和「顯性」之分,他們心底痛恨和妒忌特朗普,雖然這名美國總統對全球極具影響力,但在妒火中燒下,這批評論員喪失了分析能力,所有評論變為針對特朗普的人身攻擊。我本來對特朗普不太感興趣,他以前做真人騷的節目,也鮮有觀看,但自從他在共和黨初選嶄露頭角,把黨內建制派如傑布布殊(Jeb Bush)打得落花流水,叫人刮目相看,我立刻啟動全球的右派人脈網絡,深入研究這個人,發現他有特別才能,真正能跟美國中下階層溝通,不像其他美國的建制派離地。所以,在香港傳媒,像我這樣高調撐特朗普的人非常罕見,甚至找不到多於5名傳媒人,敢公開撐特朗普。

特朗普貿易戰鼓 暫時必然高開低收

對特朗普有深入認識,做得比99%的人好,自然有回報。我深深明白到,特朗普的貿易戰鼓,在這一階段必然高開低收。我在新城電台的節目便預言,鋼鋁關稅劍指中國,所謂全球開徵,最後必有豁免。一些評論說,中國鋼材只佔美國進口的2%,關稅不是對付中國,但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鋼材出口國(2016年較第二位的日本多一倍),鋼材會否在別國拐個彎再進口美國?所以,策略先搞全球徵稅,然後叫各國證明自己沒有轉口中國鋼鋁。現在,各國排隊申請豁免,後花園加墨兩國優先,再慢慢審視遠一點的歐洲盟友,從中國大量進口鋼材的韓國,要獲得豁免可能要做大量工夫。

至於我說對股市審慎樂觀,絕不是帶頭盔的廢話。審慎,是因為美國對華的大型貿易戰甚至政治衝突必會發生,只是時機未到,原因是美國人還未為維持Pax Americana世界秩序作好犧牲的心理準備。除了小量精英,絕大多數美國人還是懵然不知,中國已有挑戰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的可能。別說中國,他們認知的香港還是停留在帆船和蘇絲黃的年代。美國許多內陸人對世界的無知,是香港人難以想像的。1994年美國只有10%的人擁有護照,意味90%的人一生不曾出國!24年後,也只有40%的人擁有護照,60%的人還是對外國沒有興趣。這些人當中,有被稱之為Joe Sixpack,不是說他們有六塊腹肌,而是形容手攜六罐裝啤酒,整天看電視吃薯片的肥佬藍領階層。如果美國在今天發動大型貿易戰,國內物價必然飈升,這些藍領首當其衝,一定離棄特朗普。可是,這些人有一個特點,他們頭腦簡單,卻非常愛國,如果他們明白,中國已有挑戰美國一哥地位的可能,他們是願意為國受苦的。我認為,特朗普一日未為這些藍領做夠心理準備工作,和中國的大型衝突也不會展開。有一個指標是,若荷李活不再戮力拍攝同性戀變性人電影,多拍鐵金剛但以操普通話的演員做奸角,這必然是為大型中美衝突鋪路,亦是股市經濟見頂之時。

沽出現貨改揸Call Option

當然,這樣的鋪排,總有擦槍走火,貿易戰提早展開的可能。我說過多次,目前全球經濟穩健增長,沒有金融系統風險,股市沒有像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歐債危機或2015年人民幣危機而暴挫的理由,唯有上述政治風險才可推停這頭股市蠻牛。所謂審慎樂觀,是仍然多持貨,但須付控制風險的成本。我的做法是沽出現貨,情願付高息改持認購期權,正因為看好,才肯付高息,如果看淡,就連期權金也不想輸,難道期權金便宜?些少分享,我把手上的Nike和京東正股沽掉,改揸Call Option,食中大型反彈,回報挺不錯呢!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7&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48

貿戰下商界審慎 寫字樓屢見頂租

1 : GS(14)@2019-01-31 07:51:1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224&issue=20190131
【明報專訊】啟德跑道區首幅商業/酒店官地流標收場,部分原因源自中美貿易戰持續,令貿易公司對本港寫字樓需求轉趨審慎,而近月市場更接連出現頂租個案,反映部分公司正縮減規模,減少租用相關樓面。

東九甲廈供應超中環 租金受壓

另一邊廂,是次流標地皮位於東九啟德,而東九甲廈的樓面日漸增加,令區內商廈租金受壓。

世邦魏理仕香港、華南及台灣研究部主管陳錦平稱,東九甲級寫字樓存量由2017年約1450萬方呎,增至現時約1530萬方呎,超越金融核心區中環寫字樓供應,供應量為全港之冠。

資料顯示,過去12個月已有4幢甲廈於東九落成,包括九龍灣金利豐國際中心和富通中心、牛頭角豐樹中心及觀塘Two Harbour Square,涉及170萬方呎樓面。

今年全港有7個甲廈項目落成,當中逾七成樓面來自東九,分別為領展及南豐合作發展的牛頭角海濱道海濱匯(約62.77萬方呎)、綠景中國於2017年10月向會德豐購入的海濱道NEO(約42.46萬方呎)、以及億京牽頭的偉業街38號(約39.54萬方呎)等,涉約145萬方呎。

啟德續推3商地 總樓面250萬呎

值得留意,除了上述供應,東九尚有數幅商業地皮待售,主要來自啟德新發展區,分別為昨日流標的第4C區5號地、毗鄰第4C區4號地;另第1M區1號地及第1M區2號地亦已納入賣地計劃內,3幅地皮涉及可建樓面逾250萬方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0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