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行上半年累計引導179億元社會資金進入租房市場

從去年起就將重點轉向住房租賃市場的房貸大行——建設銀行,今年上半年動作頻頻。據其近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建行運用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累計引導社會資金179.37億元投入住房租賃市場。

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已與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簽訂了住房租賃合作協議,243個城市實現平臺上線;與近1500家企業開展了租賃市場合作;平臺已累計上線房源35萬余套,出租近9萬套。

而另一方面,作為傳統的房貸大行,建行在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力度則有所放緩,上半年該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約4.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881.49億元,增幅6.84%。這一增幅不及農行——截至2018年年中,農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675.19億元,增幅8.5%。

針對近期資本進入住房租賃市場,房租價格上漲的社會關切問題,8月29日,建行行長王祖繼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也註意到,近期有一些社會輿論報道了一些城市租金在短時間內上漲比較快的現象。我們是這樣看的,租金的上漲有市場需求增加的因素,也有中介的一些運作。但是我們應該承認,在當前的情況下,租金超常規的上漲跟國家的調控政策是不一致的。”他強調,“建行沒有為中介提供融資,建行的融資主要是通過自身平臺直接提供給租客,並未提供給中介機構。”

王祖繼指出,目前建行的住房租賃戰略大體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方面從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證方面提供信貸的支持,保證租賃住房市場供給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例如,今年1月,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在國內首創研究推出“不動產財富管理”業務,俗稱“存房”業務,並在廣州試點運營。建行該業務負責高管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存房”的操作模式是由房東向建設銀行下轄的住房金融服務中心申請辦理,建設銀行為房東提供房產長租收益評估服務,並撮合房主與專業租賃機構達成3-10年的住房長期租賃交易,由租賃機構向房東一次性或分期支付未來長租收益,之後將長期房源向租客出租並負責租後管理。

另一方面,建行目前正在著手搭建租房市場的大數據信息平臺。括五大系統,分別為企業租賃服務管理系統、住房租賃服務共享系統、政府公共住房服務系統、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系統、住房租賃監測分析系統。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98

友邦新高帶動 恒指跌轉升 4日累計漲656點 夜期微跌

1 : GS(14)@2017-04-29 22:50:16

【明報專訊】港股在期指結算日走勢反覆,一度倒跌過百點,午後又隨內地A股上揚,最終收市創2015年7月以來的高位。然而,恒指大部分升幅由友邦(1299)貢獻,其他成分股上升動力不足,國指更逆市下挫。加上港匯走勢持續偏弱,而內地金融監管風暴的憂慮仍在,下月初法國大選形勢亦未完全明朗,港股恐在重重隱憂下迎接傳統上的「五窮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法國首輪大選後,環球資金風險胃納明顯增強,但隔晚美股輕微低收,內地上證綜指早段亦一度跌穿3100點,拖累恒指昨日早段最多跌123點。惟午後A股拗腰回升,收市由低位反彈近2%,帶動恒指倒升,收報24,698點,升120點,成交略減至763億元,4日累升656點。恒指夜期昨晚收報24,518點,跌38點。

內銀油股普遍跌

然而,恒指大部分升幅由友邦所貢獻,該股受惠業績理想,升逾6%,單是友邦已貢獻恒指118點升幅。騰訊(0700)亦繼續破頂,升1.2%至244.6元。渣打(2888)績佳,股價升4.8%,刺激匯控(0005)上升0.5%。但除了友邦、騰訊及匯控外,其餘恒指成分股表現乏力,內銀股及石油股普遍下跌,因此國指逆市而行,昨日跌57點至10,261點。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恒指突破3月的高位,早前回補上升裂口的憂慮暫時消除,未來能否上試高位,視乎三大指標,包括內地A股能否持續回穩,甚至回升至3180點以上。港股成交亦要重上800億元或以上,才能進一步推動升市。另外,他亦關注除了友邦及騰訊,以及其他權重股可否輪流撐住大市。

分析:法大選黑天鵝風險仍在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稱,近期恒指主要依靠騰訊及友邦等個別股份向上破位,在進入5月前,指數已達到超過年半的高位,反而短期內正面消息已經盡出,例如法國大選及美國稅改方案等,她對5月份的港股走勢不敢樂觀,再向上挑戰25000點有難度。澳利亞財富管理投資總監陳俊文亦表示,法國大選首輪結果雖然利好市場,但下月初仍有次輪投票,去年黑天鵝的陰影仍然存在,資金未敢大舉投入風險資產。

匯控8日累計流入30億「北水」

另一方面,內地近期加強金融去槓桿,銀行紛紛整理表外資產,市場憂慮流動性收緊並影響港股。但周雯玲認為,「北水」未見減弱,反而近數天淨流入持續增加,反映內地即使流動性緊張,亦不影響流入港股的資金。昨日上海及深圳港股通淨買盤合共26.64億元,是超過一個月以來最多。其中復活節假期後,北水持續買入匯控,8個交易日以來累計淨買入約30.4億元(見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03&issue=20170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64

港零售今年累計首增長 8月升2.7% 珠寶鐘表表現最佳

1 : GS(14)@2017-10-08 21:57:59

【明報專訊】受天氣不穩影響,8月本港零售銷售按年升2.7%至348.43億元,遜於市場預期的3.5%。本港零售商普遍認為,雖然風暴來襲短暫影響生意,但8月整體消費氣氛不俗,今年前8個月累計首錄升幅,加上9月下旬中秋消費氣氛不俗,預料9月本港零售銷售數據會比8月理想。

明報記者 邱曉欣

美國運動鞋品牌Skechers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業務總裁梁成永表示,由於8月正值暑假檔期,港澳銷售額均遠超公司預期,不過,礙於8月下旬受風暴影響,位於澳門的5間分店銷售額錄50%至70%的損失,個別街舖受水浸困擾無法做生意,抵消了8月部分收入增長。本港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8月銷貨額按年下跌5.2%,梁成永表示,9月本港旺區分店人流較8月減半,預期9月鞋業生意較8月淡靜。

SOGO:9月下旬消費氣氛再高漲

不過,百貨業龍頭崇光百貨SOGO卻看好9月銷情。SOGO母企利福國際(1212)財務總監潘福全稱:「9月下旬消費氣氛再次高漲,不單只內地客,港人消費意欲亦有改善,加上銅鑼灣SOGO超市部分自4月尾重新開業,帶動SOGO人流,當然與中秋相關的貨品銷情會較為受惠」,今年首8個月本港零售銷貨值自2014年來首次錄得正增長,市道已逐漸平穩,今年至今SOGO平均單價亦有輕微上升。

低基數效應 鐘表連升兩月

貢獻本港零售銷貨值最多的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類別銷貨值連續兩個月錄得可觀升幅,8月按年上升7.3%,7月則升13.3%。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8月整體訪港旅客下跌1.2%至3729.5萬人次,當中內地旅客減少2%,該類別銷售上升僅源於去年同期月份基數過低。事實上,2016年7月及8月,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貨值按年急跌26.2%及26.5%。

雖然下半年為零售業旺季,但部分經濟師對港零售前景較為保守。李若凡認為,港人外遊及於海外網購平台消費的趨勢會持續,港零售業較難受惠,預期隨着基數效應逐漸消散,今年全年本港零售銷售值未會有太大上升動力。

分析:港人愛外遊 零售僅為見底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亦認為,由於過去3年本港零售蕭條,即使今年全年銷貨值錄正增長亦源於低基數效應,「但目前沒有什麼利好因素支持數據上升,港股帶來的財富效應,已反映在港人到日本外遊購物上」,因全年本港零售錄正增長亦只反映零售見底,而非全面好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66&issue=20171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26

投資導航:累計1,400億人幣流入港股深港通一周年 大媽最愛醫藥內房

1 : GS(14)@2017-12-05 00:54:08

深港通本周二滿一歲,過去一年深圳港股通累計多近1,400億元人民幣流入港股,尤其上月吸資額更暴增八成至273億元人民幣,佔全年約兩成。綜合過去一年深圳港股通持股,深圳大媽已合共持有近1,300億元港股,騰訊(700)佔一成,多達35隻港股的持倉已逾半成,當中又以內房、醫藥、環保及教育股較受捧。



深圳大媽買股目標顯然是以不在上海港股通名單的港股,35隻深圳港股通至少持倉半成的港股中,醫藥股佔7隻,最重倉的是山東新華製藥(719),深圳大媽用一年時間已掃入28.19%持倉,市值約3.4億元,其餘上榜醫藥股有持倉約一成的環球醫療(2666)及同仁堂科技(1666),同樣不在上海港股通名單,但兩股過去一年仍報跌跑輸大市。


環保及教育股亦受捧

內房股亦是深圳大媽目標,尤其上海港股通不可買賣的股份追買情況最明顯,中國奧園(3883)、萬科(2202)及新城發展(1030)的持倉介乎6%至8%,前者過去一年勁升1.5倍;而物業管理企業彩生活(1778)及綠城服務(2869)過去一年,深圳大媽已分別累積8.8%及7.7%持倉,後者一年飆1.2倍。至於受捧的環保及教育股中,過去一年股價表現各異,金風科技(2208)深圳持股27.2%,但過去一年大跑輸只升12.7%,持倉兩成的東方環保(895)、京能清潔(579)及齊合環保(976)等更大跌16%至30%;相反,深圳持倉介乎7%至8%的楓業教育(1317)及宇華教育(6169),過去一年齊齊有七成進賬。倘一併計入上海港股通因素,滬港通自2014年11月開車以來,合共已有8,565億元人民幣資金流入港股市場,合共持倉市值已達8,800億元,佔整體港股市值3.5%,滬深港股通總持倉逾半成的港股多達151隻,當中43%的持倉更至少有一成。多隻熱炒港股的北水持倉更多達兩成,意味升勢大有可能由內地資金主導,掌完全定價權,包括總持倉34%的新華保險(1336)、持倉28%的長城汽車(2333)及持25%的融創(1918)等。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3/202332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70

恒指破紀錄12連升 北水22億掃匯控 累計升幅6.3% 遠低以往3次11連升

1 : GS(14)@2018-01-15 02:25:32

【明報專訊】踏入2018年,港股氣勢如虹,不但連破30,000及31,000點兩大關口,更創出連升12個交易日的歷史紀錄。雖然技術指標顯示,恒指已屆超買水平,有可能在短期內回落,但市場仍然看好後市,相信最快本月可衝破2007年的收市高位31,638點,主要因為以市盈率計算,恒指較過去多個升市的頂部仍有很大距離,若相較環球主要股市,亦較為落後。

市盈率12.5倍 低於近12年平均

昨日「股王」騰訊(0700)雖然下跌,但內房股、中資金融股力撐大市,加上「大笨象」匯控(0005)獲內地投資者大手掃貨,股價升1.4%至82.1元,創逾3年新高,帶動恒指上升62點,收報31,073點,全日總成交達1406億元。自去年12月21日起,已連續12個交易日上升,是恒指自1964年創立以來的最長升浪。現時恒指未來一年預測市盈率僅12.5倍,仍低於過去12年的平均數12.7倍(見圖)。

內房股領跑 碧桂園累升45%

北水在這段期間每日均見淨流入,累計淨買盤達304.8億元,是港股的主要動力。匯控在昨日破位,四成的成交額來自港股通,並有22億元淨買入。內房股則在這段升浪期間領跑,藍籌新貴碧桂園(2007)近12個交易日累升44.8%,華潤置地(1109)及中海外(0688)亦累升逾兩成。不過貢獻恒指點數最多的仍是重磅股騰訊,期內累升10.8%,貢獻恒指升幅16.5%。

美股下挫 恒指夜期回軟

不過,此次升浪的累計升幅僅6.3%,遠少於以往3次11連升,該3次升市均累升逾一成。而且昨日恒指在午後大幅回落,收市自盤中高位跌近200點,恒指51隻成分股當中,上升的只有21隻,下跌的數目較多。恒指夜期昨晚亦在美股下挫之下回軟,至今早凌晨零時報31,058點,較日間期指微跌12點。峰澐基金集團主席兼投資總監李灝澐指出,多項技術指標已顯示港股可能會在短期內調整,包括相對強弱指數呈嚴重超買的狀態。昨日,恒指的9天相對強弱指數(RSI)升至85,遠高於70的超買水平,為2015年「大時代」以來「最超買」。

現時恒指離2007年的收市高位僅565點,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認為,本月有機會衝破32,000點。即使恒指出現回吐,支持位亦已上移至30,000點。他認為今年投資策略仍是「升市莫估頂」,接下來的關鍵是美股及港股陸續進入業績期,要留意盈利增長是否「對辦」,能否支持更高的估值。

分析﹕美日早創新高 港追落後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盧楚仁指出,港股雖然屢破高位,實際上美股已連續數年創歷史高位,日股在早前亦創下20年新高,港股過去幾年一直跑輸環球股市,現在只是追落後。况且,以市盈率計算,恒指較過往的高位仍有距離,故後市仍然樂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45&issue=2018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30

資策再插旗銅鑼灣 收信德街舊樓 累計5757萬購近三成業權 或打造新版yoo Residence

1 : GS(14)@2018-08-13 11:54:3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749&issue=20180813
【明報專訊】銅鑼灣是港島繁盛商業和購物地段,區內部分舊樓極具重建價值,成為財團覬覦目標。資本策略(0497)及德祥地產(0199)合作發展的精品式豪宅yoo Residence賣個滿堂紅後,發展商食髓知味,再度合作併購與yoo Residence僅一街之隔的信德街17及17A號,有關財團已斥資約5757萬元收購4伙住宅和1個舖位,佔該物業近三成業權;市場估計,發展商將來完成收購後,有機會打造為精品式住宅,但亦不排除建造商住項目。

明報記者

近年地價急升,中小型發展商較難補充土儲,因而改變策略,透過收購舊樓增加土儲。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銅鑼灣信德街17至17A號地下A舖於7月初易手,商舖面積約1000方呎,由崇萬有限公司斥資3700萬元購入,折合呎價約3.7萬元,該公司董事包括資本策略執行董事及財務總監周厚文、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官簡士民、德祥地產主席張漢傑及其執行董事張志傑。

地舖收購呎價高見3.7萬

翻查資料,資策及德祥地產早於2011年9月開始併購樓齡估計逾50年的信德街17及17A號(現有住宅單位約16個及2個地舖),當時透過Export Chance Limited收購1樓A室、6樓B室,收購價分別419萬及438萬元,呎價約1.1萬元,當時yoo Residence尚未開售。及後於2013年,再透過CREATIVE CRESCENT LIMITED收購3樓A、B室,收購價分別666萬及534萬元,收購呎價1.24萬元,收購呎價已較前2年的1.1萬元高約13%。至上月,資策及德祥再度購入該物業的商舖,目前累積收購近三成業權。

7年前開始收購 現為「其他指定用途」

據政府資料顯示,上述信德街17及17A號現劃為「其他指定用途」,意味財團如欲作住宅發展,須向城規會申請,可能在有附帶條件或無附帶條件下獲准有關用途。據悉,發展商尚未收購至八成業權,因而暫未能透過強拍統一業權,故項目具體發展方向仍有待落實。

另銅鑼灣地主之一的金朝陽(0878),亦積極於區內進行併購。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金朝陽自2015年2月起收購銅鑼灣禮頓道128至138號希雲大廈,3年多來積極收購,惟至今累購該廈業權不足八成,但金朝陽收購步伐未見放緩,於上月成功收購1伙住宅,為4樓M室,實用面積約475方呎,收購價530萬元,實呎1.11萬元。事實上,金朝陽2012年開售的銅鑼灣曦巒,銷情理想,料屬金朝陽再度插旗銅鑼灣的誘因。

業界:市區物業收購年期長 或遇阻力

普縉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表示,市區物業收購年期長,相信是在收購時遇阻力,而收購時雖然要面對潛在風險,但風險與利潤掛鈎,風險越大、利潤或較高。張續稱,發展商在併購舊樓時需支付買家印花稅(BSD),發展商須於6年內完成項目才可申請退稅;換言之,收購年期多於6年,其稅款將轉嫁為成本,間接增加財團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997

CCL連升3個月 累計升逾8%

1 : GS(14)@2019-05-05 15:44:3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267&issue=20190504
【明報專訊】繼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3月私宅售價指數按月升幅擴大至近3%並連升3個月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83.92點,按周升0.4%,距去年8月錄得的188.64點歷史高位,僅相差2.5%。此外,CCL連升3個月,累升逾8%。

九龍連升11周 累升逾11%

另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的CCL Mass報186.91點,按周升0.78%;CCL(中小型單位)報184.58點,按周升0.78%;上述三大整體指數齊升12周,為103周即約兩年來首見,惟CCL(大型單位)最新報180.52點,按周跌1.58%。分區方面,其中九龍CCL Mass最新報184.34點,按周升0.8%,連升11周共11.28%,創該區歷史最長連升紀錄。

成交方面,代理消息指沙田居屋愉翠苑C座高層6室,實用650方呎3房戶,新近以748萬元(未補價)易手,實呎11,508元,成交價貴絕區內未補價居屋。

中原資深營業經理劉月華表示,新屯門中心10座高層A室易手,實用501方呎2房戶,原業主叫價620萬元,原先減價至595萬元,但有兩組客戶洽購,反價至600萬元沽出,實呎11,976元;原業主2007年以93萬元買入,帳面賺507萬元或5.5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