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東榮:金融監管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過程中進步

“監管也是在金融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的,是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過程中進步的。”近日,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

他表示,金融監管要適合國情,應該與時俱進,跟改革開放和創新之間的吻合度要緊密。對於金融創新,既要容忍,也要給它一定的觀察空間,同時防止過渡創新和偽創新。

牌照管理很重要

4月初,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29號文),明確了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本質是開展資管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屬於特許經營行業,須納入金融監管。

根據29號文,依托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須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資產管理業務牌照或資產管理產品代銷牌照。未經許可,不得依托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業內人士表示,29號文反映了監管層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態度,互聯網平臺從事金融業務必須持牌上崗。

在此次論壇上,李東榮表示,牌照管理很重要,基本的前提是要遵循金融的基本管理要求。他認為,金融監管要有效適應Fintech的特點,行為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特別是要註意穿透式的監管、一致性的監管。要在科技發展的情況下,針對新特點不斷改進金融監管方式。

金融就是一種給大家提供融通資金的服務。金融業一個很基本的課題或者是永恒的主題就是防控風險。“隨著科技的進步,金融服務的方式也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它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我們的服務方式、產品和服務都發生了變化,它確實對我們的金融監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李東榮稱。

此前,央行前任行長周小川表示,金融牌照作為中國金融監管里極其重要的一塊,應該是決定一家公司能否合法經營業務的關鍵。但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和基金等金融機構抱怨,互聯網公司可以相對自由地跨界從事各類金融業務,而持牌金融機構自身卻要承受層層“緊箍咒”,是不公平競爭。

給容錯空間,但要“把控得住”

隨著中國銀保監會的成立,金融監管框架從“一行三會”正式進入了“一行兩會”時代。

李東榮表示,“此次金融監管體制進一步優化,就是為了適應在變化的形勢,讓金融監管更加有效,更加及時。”

“一般金融風險最基本的無非是合規性,它有沒有違規經營的風險,有沒有違約風險,包括期限錯配等。這種共性風險無論是在傳統金融環境下,還是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都是沒有變化的。”

他認為,在當今環境下,風險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但在互聯網上的應用風險傳遞方式更廣、涉眾性強、相關性強,金融監管應把這些特點結合起來。

李東榮表示,網上辦理業務可能是跨地區、跨行業、跨系統的,涉眾性很強。過去發生兌付風險可能是某一個點上(如某一個辦事處、縣支行),而通過互聯網可能傳導到整個系統,體現出相關性強。

他指出,監管與時俱進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不論是哪個國家的金融監管,首先要跟時代的步伐吻合。同時要適合國情,與對風險的識別能力、承受情況以及監管者的水平息息相關。對一些金融創新,既要容忍它,但也要給它一定的觀察空間,同時也要防止過度創新或不當創新,甚至還有一些偽創新,要特別註意。

“針對一些暫時看得不太清楚的東西,監管要給它一定的空間去試,給容錯空間,但是要把控得住。”李東榮表示,監管是在金融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的,是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過程中進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