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嫻﹕意公投否決 小心潛在風險
1 :
GS(14)@2016-12-07 07:24:40【明報專訊】昨日好淡消息交統,意大利公投最終被否決,遇上深港通首日通車,港股走勢異常平靜,恒指收市跌59點,全日高低波幅只有253點。雖然市場冷對意大利公投結果,但其引發的潛在風險實不容忽視。
意大利公投結果於昨日早上出爐,由由總理倫齊推出的憲法改革被民眾否決,倫齊決定於今日(6日)請辭。總理倫齊(Matteo Renzi)於公投被否決後請辭,意大利於明年上半年提早大選,市場憂慮主張脫歐的五星運動黨有機會勝出,尤其五星運動黨支持度與倫齊所屬的前執政黨中左翼民主黨的支持度不相伯仲,屆時可能或發起脫離歐元區的公投,引發歐元區解體的憂慮。
當然,由意大利公投引發歐元區解體之憂慮屬言之尚早,因是假設五星運動在大選中勝出,又假設五星運動上台後會提出脫歐公投,並假設民眾投票支持脫歐,因此投資市場冷靜應對,未見過分恐慌。惟伴隨着的是歐洲的金融風險升溫。隨着意大利的政局變得不明朗,或影響投資者對該國的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令數家陷入財困的意大利銀行將面對倒閉的風險,因此投資者需謹慎應對。
恒指下試橫行區機會增
昨日深港通首日開通,北上的深股通淨買入27.1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之20.9%,南下的港股通淨買入8.5億元人民幣,佔總額度之8.1%,整體運作順暢但交投未算活躍,這符合筆者的預期。昨日AH差價股個別發展,麗珠醫藥(1513)、晨鳴紙業(1812)等續升,萬科企業(2202)則急挫近8%,概念板塊如券商、科網、醫藥股亦未見受追捧。深港通的開通未有影響港股走勢,恒指上周五失守20天線(~22,570點)後續跌,受累內地資金偏緊、拆息抽升及外圍動盪,加上聯儲局加息在即,恒指下試橫行區(22,000點至23,000點)底部的機會增加。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
[李惠嫻 嫻話股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04&issue=20161206
孟加拉成港商潛在生產基地
1 :
GS(14)@2016-12-23 08:14:34【明報專訊】問:我公司從事製衣廠,鑑於內地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有意在區內尋找其他生產基地,可否了解一下孟加拉市場近期發展?
答:孟加拉是南亞的製造業基地。該國國土面積不大,只有147,000平方公里,與尼泊爾相若,比柬埔寨略小,但卻是世界第八人口大國,約有1.6億人居住。過去10年,孟加拉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前景樂觀,預測未來數年GDP增長可達7%左右。
孟加拉的人均收入約1300美元,工資水平極具競爭力,被視為亞洲最後有待開拓的生產基地之一。自2000年代初以來,孟加拉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僅次於中國,佔全球服裝出口約6%。
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 僅次中國
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孟加拉是香港製造商較少探索的生產基地。鑒於中國內地勞工成本快速上漲,東南亞的勞工成本亦逐漸上升,貿發局研究部人員最近到孟加拉考察,以了解這個生產基地的最新發展和吸引力,供有意遷廠的港商參考。
問:當地勞動力充足嗎?
答:勞工成本相對較低,是孟加拉製造業最大的優勢。在中國珠三角地區,許多製造商面對工資上漲的壓力,招聘工人亦不容易,正在探討遷廠或分散生產基地的機會。在南亞及東南亞熱門的遷廠選址中,孟加拉是勞工成本最低的地點之一。該國勞動力供應充裕,有近8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一半,大有條件吸收從亞洲區內其他地方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問:在當地設廠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答:孟加拉基礎建設欠佳,常有周期性洪水氾濫。香港貿發局研究部人員在達卡考察時發現,當地除了交通擠塞及路旁擠滿行人外,多層式工廠林立也是一大特色。大部分工廠及重要建築物都有加高地台,許多建築物的二樓刻意騰空,以便泛濫期間可以把貨物和財產從地面或一樓搬上二樓。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提供了技術及財政援助,讓孟加拉開展一系列的水處理、氾濫和災害管理項目。
電力供應不足,亦一直令工業活動備受掣肘。目前,仍有部分孟加拉人民未獲公共電網供電,而電力供應的穩定性亦須進一步改善。據貿發局研究部人員考察所見,停電在當地十分常見,一天會發生多次。據在孟加拉營運的製造商稱,幾乎所有工廠都自行安裝後備發電機,以減少停電造成的影響。
當地政府改善基建吸外資設廠
孟加拉政府明白,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落後,大大妨礙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孟加拉政府的電力部門已訂下目標,致力在2021年之前實現全國供電。該國亦正在建設或計劃興建一系列的基建項目,包括發展及改善國道、鐵路、電廠、達卡地鐵和海港等。然而,各項目的進展不一。
此外孟加拉的營商環境亦有待改善。在世界銀行的「營商便利調查」(Ease of Doing Business Survey)中,孟加拉的總體得分在190個經濟體中排第176,某些類別的得分更是接近最低,例如獲得電力、登記財產和執行合同等。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
www.hktdc.com/Research
李紫欣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亞洲及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經濟師
[李紫欣 貿發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89&issue=20161223
潛在總統候選人倡廢慰安婦協議
1 :
GS(14)@2017-01-07 07:08:06日韓政府前年宣佈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最終並不可逆轉」的協議,南韓社會猛烈批評,而在過去一年間反對聲音不減反增,各潛在總統候選人均提倡廢除協議和重新談判。根據兩國外長2015年12月28日達成的協議,日方會撥出10億日圓(6,670萬港元)資助慰安婦,並由首相安倍晉三向慰安婦表達「由衷歉意」,換取南韓此後克制處理慰安婦問題,而首爾少女像問題則暫時擱置。至今仍在世的46名南韓慰安婦中,已有至少23名接受「治療金」。不過,南韓國內普遍猛烈批評政府「賤賣」受害者的尊嚴,視之為「奇恥大辱」。而在總統朴槿惠因閨蜜干政醜聞面臨彈劾、即將提前舉行大選之際,除了被視為總統大熱人選的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其餘呼聲較高的潛在候選人,均主張重新談判,以爭取選民支持。韓聯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7/19889261
盈德內部爭議阻潛在交易 股價勢反覆 戴兆
1 :
GS(14)@2017-02-11 23:31:452017-01-16 HJ
盈德氣體(02168)11月配售予碧水源,筆者曾為文討論,其後個多月出現相當變化,現為文跟進。
盈德當時擬配售3.78億股予碧水源,每股作價3.2元,集資12.09億元,擬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同日, 董事局及高級管理層變更,其中包括調任原執行董事Zhongguu Sun及Trevor Raymond Strutt為非執行董事(下稱少數董事Sun及Strutt)。
盈德聲稱少數董事阻撓,無法如期配售,包括申請禁令等,盈德於1月初新增一筆境外貸款8.2億元,以境內存款擔保。此外,並按少數董事要求召開董事局會議,但少數董事質疑董事局會議的效力。然而,董事局會議對議案作出決議,包括追認董事局構成及管理層改組、向碧水源配售更新、進一步融資及討論潛在收購意向。
董事局構成及管理層改組,除上述Sun及Strutt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外,原獨立非執行董事調任執行董事。委任執行董事趙項題接替Sun任董事局主席,委任張雲峰為執行董事、所耀堂為非執行董事、馮科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免除Sun首席執行官職務、委任何願平為首席執行官,張雲峰接替Strutt為首席營運官,亦對各委員會成員作出調動。
董事局多數基於少數董事未能令人滿意表現及其不端行為作出決定,亦知悉少數股東對董事局構成的效力質疑。盈德將適時就少數董事關於董事局組成效力質疑發起的進一步法院程序作適當公告。
配售予碧水源一事,多數董事堅持股權融資有利,少數董事認為股權融資僅為融資方案之一,但無提供任何具體替代性融資方案,配售予碧水源的決議已於會議上追認,由於消除質疑,多數董事認為終止配售符合公司最佳利益,少數董事亦同意,因而配售已終止並即時生效。
與此同時,董事趙項題提議聘請獨立配售代理, 以不低於每股3.2元配售1.89億股,將於3月9日前完成集資,儘管少數董事反對,議案已獲批准。多數董事已適當知悉,僅在收購守則及相關法規允許範圍內進行認購,大概是若干多數董事有意認購。
獲空氣產品公司洽購
盈德於12月18日接獲「星瑞」信函,並於12月22日接獲「星瑞」第二函件,涉及要約,因星瑞於12月21日成立,12月18日的信函不構成真誠要約。星瑞實收股本為100萬港元,其註冊辦公地點由一家提供秘書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佔用,故第二函件亦不構成真誠要約,少數董事同意。於12月29日接獲空氣產品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於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意向書,有意以現金對價透過協議安排收購盈德,但明確表示意向不具法律約束力。盈德已接觸並提出保密協議,因少數董事的效力質疑,將尋求法律建議以授權簽署保密協議及進行討論。上述兩項潛在的要約,如有需要,將按月公布相關情況。
盈德事件,市場視作內訌,因配售及管理層變動問題,Sun及Strutt對此不滿,公開正式建議招攬盈德全部股本要約。應注意的,盈德配售原為3.78億股,其後減為1.89億股,當中可能是涉及控制權轉移,視乎趙項題與碧水源是否一致行動人士而定。Sun佔盈德19.73%,Strutt佔9.75%,兩者共佔29.48%,趙項題佔12.38%,職工佔5.15%,配售前碧水源佔4.21%,如視作一致行動,三者共佔21.74%。現擬配售(並非針對碧水源)1.89億股,對各股東均有攤薄,Sun及Strutt的強烈反應可以理解, 尤其是於董事局及管理層的地位顯著下降,更被免除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營運官的職務。
盈德受空氣產品公司可能要約,據報該公司歷史達75年,市值300億美元(盈德少於10億美元),股價搶升44%,至4.15元,其後稍為反覆,股價升是對要約的期望,可供參考的是,盈德去年6月止每股資產值約4港元,買方可能的出價不易估計,再說,多數董事表示無意招攬收購要約,而少數董事已正式建議招攬要約,既有買家出現,先看條件如何,董事局(多數董事)可以不接受,但適當時候應公布詳情,而Sun及Strutt可以接受。此項潛在的要約顯得較為複雜,主要是董事局兩派的爭議,但說不定隨時有所變化(少數董事已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以罷免若干董事),股價將受此影響,潛在反覆甚至波動。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盈德內部爭議阻潛在交易 股價勢反覆
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續命 中國海信土耳其Vestel成潛在買家
1 :
GS(14)@2017-04-12 07:31:18【明報專訊】因美國核電業務嚴重虧損而陷入困境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繼準備出售最賺錢的快閃記憶體業務後,現又打算出售著名的電視業務。《日經新聞》稱,土耳其大型家電廠商Vestel和中國企業海信,均有意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子公司「東芝映像solution」的過半股權。東芝去年把白色家電業務售予中國美的後,正研究重組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東芝昨股價升逾6%。
為彌補美國核電業務的虧損,東芝需加快出售非核心業務。知情人士稱,有意競標東芝電視業務的廠商,可能會在近期報價,收購價格最多可達數百億日圓,盼在2017財年(2018年3月底前)完成交易。東芝將對有意收購該業務的企業進行資產評估,將要求收購方維持僱員、基地廠房、東芝品牌不變。
只在日本國內生產銷售
東芝在1960年推出首款彩色電視機,其舊式的顯像管電視,曾是當時最頂尖的產品。但現時東芝已停止在海外生產及出售電視機,僅在日本國內維持生產和銷售。倘今次落實交易,東芝將完全退出電視市場。東芝在2016財年在日本國內的電視機銷量預計約為60萬部,並持續萎縮。去年4月至9月,東芝電視業務虧損105億日圓(約7.3億港元),銷售額按年減少42%。東芝之前已把歐洲的電視品牌,授權予土耳其廠商Vestel。東芝旗下白色家電業務的80%股權,也在去年6月售予中國美的集團。美的另獲40年期的東芝品牌全球授權。
快閃記憶體業務 傾向不售中資
為彌補美國核電業務帶來的虧損,東芝已剝離最具價值的快閃記憶體業務。據稱潛在的收購方博通、鴻海都開出2萬億日圓(約1396億港元)的報價。
不過日本政府對相關技術外泄非常敏感。日本媒體早前報道,稱東芝的記憶體業務不可能賣給中資企業,或鴻海這種與中方關係密切的公司。消息稱,目前沒有中國或日本企業參與競標,當局寄望美國企業最終中標。東芝迄今已兩度延後公布第3季(去年10到12月)財報,並可能無法趕在今天(11日)限期前發表。
Tesla否認廣東建廠
目前日本老牌電子公司中,除了索尼、尼康、佳能外,多個「日本品牌」的家電業務都由中國企業營運。中國長虹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海爾也收購了三洋的白色家電業務,聯想則收購了IBM旗下的Thinkpad及日本NEC的PC業務。值得一提的是,海信還收購了日本夏普(Sharp)在美洲地區的電視業務及品牌授權。
此外,《南方都市報》昨報道,剛獲騰訊(0700)入股的Tesla計劃在廣東獨資建廠,目前已選好廠址,待相關政府部門審批。不過Tesla發言人隨後否認這則報道,稱很重視中國市場,但在廣東建廠的謠言並非事實。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89&issue=20170411
張宗永:螞蟻金服潛在問題未解決
1 :
GS(14)@2017-06-09 07:44:49【明報專訊】Terry是台灣最大電子書商博客來(books.com.tw)的創始人,公司發展中期因為資金短缺,引入台灣龍頭食品公司統一集團作為大股東。統一集團在台灣擁有5000多家7-11店,這客觀條件造就了客戶上午上班下單,黃昏下班到7-11提貨這體驗,令博客來銷情大增。博客來現在已經是全方位的電子商務,網上出售很多生活用品和服裝,不再單單只是賣書。Terry那陣子希望可以將部分的股份套現,曾經找過我公司幫忙。因為這案子,我更加明白配貨(fulfillment)的重要。
電商背後海量數據 利之所在
做電子商務,大家看到的是電子店的店面,其實物流亦是成敗關鍵之一。你有更好的貨品或是更明麗的櫥窗,但是如果客戶買了貨品之後,取貨出現問題,便不再光顧了。
最近中國第一大電商阿里巴巴和中國第一大物流公司順豐決裂,互相斥責對方侵佔顧客數據,利之所在,雙方劍拔弩張。今天,全球的互聯網生意已經發展到生意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海量的客戶數據據為己有,至於拿到這些數據之後怎用,可以再慢慢部署。
我平常很少買商管的書,早前因為飛機誤點,所以在機場書店買了一本《螞蟻金服》消閒,作者是《財經》雜誌前記者由曦。這些有官方支持的「內幕報道」,免不了有很多溢美之語。「螞蟻金服」,全名是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成立於2014年10月,旗下擁有支付寶、餘額寶、螞蟻小貸及網商銀行等業務,市場傳聞估值達5000億元人民幣,公司最值錢的資產自然是經營有年的支付寶。
餘額寶具流動性風險
2013年螞蟻金服利用支付寶客戶貯積的資金,開發了餘額寶這產品。湊巧碰上銀行錢根短缺,餘額寶高息吸客,一炮而紅。自此之後,東施效顰的「寶寶」產品充斥市場。阿里決定將金融資產整合,建立螞蟻金服的概念,亦在這時候成形。螞蟻金服集團後來收購了開發餘額寶的天弘資產管理公司。
《螞蟻金服》這本書描述了很多阿里集團內的人事變動和管理文化,但有兩個坊間很關注的問題都沒有直接解答。一是阿里把支付寶從阿里分拆出來,藉口是阿里股東包括美國的Yahoo和日本的軟銀(Softbank)是外資,第三方支付如果有外國人參與,中國監管方面會有意見。外資股東眼白白看着肥肉被拿走,當然起哄,經過多番洽商後,Yahoo和Softbank終於肯退出,但事後有很多案例證明第三方支付仍然可通過VIE的架構,容許外國股東持股。
第二個問題是餘額寶發行那麼高息的貨幣市場產品,它的流動性卻遠勝一般貨幣基金,可以當日提存,流動性比美元還好。但這運作的流動性風險,餘額寶又是如何控制的呢?假如有一天所有餘額寶的客戶都要提錢,阿里方面又有沒有那麼多資金去支持呢?阿里和監管機構似乎對這一點都沒有很明確的解釋。
在商界,成功就是英雄,當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後,很多問題再也不是問題。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61&issue=20170609
基金料借縮表先獲利 分析:恒指潛在跌幅2000點
1 :
GS(14)@2017-10-01 19:15:43【明報專訊】下月開始,環球金融市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美國聯儲局將縮減資產負債表。面對這從未發生的過程,港股在上周尾段遭遇沽壓。投資界相信,縮表可能是基金沽貨獲利、鎖定利潤的最佳藉口,潛在跌幅可能超過2000點。當縮表進行一段時間後,若果對整體流動性的影響輕微,新興市場尤其是中港股市,仍將是資金追逐的焦點。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邱曉欣
「我不認為縮表會對股市有實質影響,美國加息次數亦可能較儲局所預料的少。」但匯豐金融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仍然預期,股市會經歷大幅調整,因為縮表是從來未發生過的事,由現在起到縮表開始後一至兩個月,投資者都會觀望其影響,「難以預計港股受影響的程度,但上一個紮實的底部,大約在25,000點」。
瑞信:看好金融股 看淡公用股消費股
上周五恒指收報27,880點,若跌至25,000點,意味潛在跌幅達一成。瑞信亞太區投資策略師邵志銘亦認為,港股會有相當程度的回調,他重申今年底恒指25,500點的目標不變,因為今年至今已累積不少升幅,目前還存在不明朗因素,除縮表影響外,包括內地「十九大」會議、朝鮮局勢及美國稅改政策。
邵志銘較看好金融股,因為縮表消息令美國國債孳息率率先反彈,金融股可以受惠其中。他預期3個月內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為2.3厘,明年經濟數據若再改善,會加快債息上升,有利銀行、保險股的收入增長。不過,防守性股票如公用股和消費股較看淡,因為現時股價偏貴,亦沒有新的好消息制激其增長。
匯豐:基金料科技股換馬金融股
美聯儲議息會議後,本港地產股連跌兩日,但匯豐劉紹文相信,一旦港股確認調整,下跌的可能不是息口敏感股,「既然縮表只是藉口,首當其衝的板塊,未必與縮表有直接關係」。他認為下跌的會是升得較多的中資股,包括內銀、內險及內房股。另外,他提醒投資者留意科技股與債息關係,一旦加息預期持續發酵,債息上揚,據以往經驗,基金都會從科技股換馬至金融股。
但單論縮表,對股市的影響相信不大。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縱使美國縮表,歐洲及日本兩大央行仍持續買債,亞洲股市的流動性依然相當充裕。
摩根:縮表已消化 港股有上升空間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周奐彤認為,上周港股下跌主要受中港主權評級下調影響,縮表的影響已被市場消化。相反,外資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仍愈來愈大,港股仍有上升空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71&issue=20170925
Pure Group傳放盤估值最高39億 潛在買家包括中資
1 :
GS(14)@2017-10-22 16:52:02■Pure Group在2002年成立,主要業務為健身中心。李潤芳攝
【本報訊】最多中環財金界人士幫襯的健身中心Pure Fitness,其母企Pure Group傳出放盤消息!彭博引述消息指,Pure Group正尋求買家收購控股權,料整間公司估值叫價最高可達5億美元(約39億港元);股東包括利標(787)行政總裁兼歌手李玟的丈夫樂裕民(Bruce Rockowitz)等皆有意賣股,潛在買家則有中資私募基金。記者:卓茗 溫婉婷
報道指,Pure Group正安排投行處理放售事宜,現階段有內地私募股權公司表示有興趣。
樂裕民等股東擬賣股
據指,樂裕民持有Pure Group約50%股權,預計將出售大部份權益;馮國經旗下的馮氏集團亦有意出售其10%股權,基金股東Leonard Green& Partners亦會減持。如交易落實,公司管理層料只保留少數權益。
Pure Group在2002年成立,主要業務為健身中心,在香港、上海、新加坡、台北及紐約以Pure Yoga及 Pure Fitness品牌經營。本港共有18間,集中於商業區如中環、金鐘。此外,公司亦持有一間位於IFC的餐廳「RED Bar+ Restaurant」、有機食品品牌nood food、服裝品牌Pure Apparel及瑜伽視頻平台MyPureYoga。公司現擁有7萬名客戶、1,400名員工。至於Pure Fitness,向來走高檔路線,多銀行家、OL幫襯,單在中環已設有6間健身及瑜伽中心,在IFC商場亦有分店。
會員多中環上班族
有「小飛俠」之稱的林燕玲表示,她為Pure Fitness用家,3至4個月前加入會員,主要在中環一帶上瑜伽班,她稱中心環境頗乾淨,午膳或放工時段的瑜伽班都「幾爆」,會員多上班族,中午上完堂就「滾水淥腳咁」離開。林指目前簽約一年,月費約1,000至1,100元,期內可無限上瑜伽班及健身,對比中環其他健身中心價格相若。對於Pure Group可能易手,她稱健身中心地點要「就腳」,故暫時未打算轉會。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賣盤傳聞反映健身中心有價有市,但健身中心如雨後春筍,早前California Fitness突然停業,可見並非每間都經營得宜。他表示,健身中心依靠個人教練服務為主要收入,若要突圍而出,店舖網絡、用戶忠誠度,以及能夠提供獨特的服務均十分重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8/20186432
一手潛在供應4年首回落 上季施工量僅800伙 近十年新低
1 :
GS(14)@2017-10-29 22:26:07【明報專訊】政府近年雖積極推地增加供應,不過運輸及房屋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潛在私宅供應達9.7萬伙,較6月底9.8萬伙歷史高位輕微回落,為近4年首見,但仍為次高紀錄(圖1);其中第3季一手施工量僅800伙,除按季大跌87%外,更為近10年新低(圖2)。業界指,新盤銷情理想,加上靚地買少見少,發展商不急於興建新樓,令上季動工量大減。
明報記者 林尚民
該9.7萬伙中,已落成但未售出的單位有9000伙,按季增1000伙,但建築中的單位有7.4萬伙,按季減少3000伙,惟需扣除1.7萬個已預售的樓花單位,亦較6月份需扣除的1.6萬伙增加1000伙,而已批地可隨時動工的單位則有3.1萬伙,按季增2000伙。
首3季施工量9300伙 按年挫51%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第3季一手私樓施工量只有800個,較6月份數字6000伙急跌近87%,較去年同期的2900伙減少72%,累計今年首3季,一手施工量合共9300個,較去年同期1.91萬伙減少51%。落成量方面,上季共有4100個單位落成,較第2季的4400個少300個,較去年同期的3300個則多800個,增幅24%。今年首3季落成量合共1.29萬伙,按年增近21%。
運房局:因個別項目發展期較長
運房局發言人回應稱,未來一手供應量出現跌幅,主要是因為個別項目的發展期較預期長,因此被暫時剔除於未來3至4年的供應量,由於每季新增發展項目的狀况、規模、發展期等均有差別,加上一手住宅成交量亦會隨市况升跌,因此預計供應量在季度之間有變化是正常現象,並相信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該發言人又稱,該9.7萬伙中,估計有7.27萬伙為實用面積小於約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較次季多800伙,佔整體供應量75%,較上一季多1個百分點。
業界料難吸優質地 不急於施工
對於施工量見近10年新低,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認為,雖然未來一手供應多,但新盤銷情亦理想,加上難於吸納優質土儲,發展商可以不用急於興建新樓,故上季一手動工量大減。他又表示,買家傾向一手樓的形勢將持續,並估計各發展商仍會積極推盤。他又表示,供應微跌料對樓市影響不大,料今年餘下數月的樓價相對平穩,全年升幅約11%至13%。長實(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政府盡最大努力增加土地供應,大方向是解決市民置業需求,不應該只看短期數字上上落落,料不會影響樓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11&issue=2017102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