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光現曙光 未必曲終人散

1 : GS(14)@2012-02-18 11:33:29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acad7f6dd45d-826777
新光戲院原定明晚上演最後一場粵劇後謝幕,結束40年「粵劇殿堂」歷史;然而,這「北角地標」未必就此曲終人散,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暗示,特首參選人梁振英擬協助有意承租的劇團聯絡業主磋商,今將交代新光去留。
2 : Sunny^_^(11601)@2012-02-18 11:47:37

i hate that ugly disgusting grand grand grand mother
3 : GS(14)@2012-02-18 11:52:50

2樓提及
i hate that ugly disgusting grand grand grand mother


點解呢
4 : Sunny^_^(11601)@2012-02-18 12:02:44

3樓提及
2樓提及
i hate that ugly disgusting grand grand grand mother


點解呢


之前同某間藝術學院搶地書左,係咁罵人,chi sin既.

仲有,佢咁老仲要扮sexy都冇腦既.

我同我D FD都係超反佢既.

鬼唔望新光快D 執.

整個shopping mall仲好
5 : 亞力士(1473)@2012-02-19 01:37:49

成人求人續租 根本粵劇係香港 養活唔到咁多人
6 : 龍生(798)@2012-02-19 02:00:35

佢個case , 係正宗又想續租又唔想俾錢

一味就搵政府較飛....
7 : GS(14)@2012-02-19 13:36:12

6樓提及
佢個case , 係正宗又想續租又唔想俾錢

一味就搵政府較飛....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3589
又成功找到著數
8 : 亞力士(1473)@2012-02-19 23:39:29

不過托球那裏說得好 狼咁樣隨時多十票八票
9 : 龍生(798)@2012-02-20 00:47:17

隻狼真係幾有本事....不得不承認
10 : Sunny^_^(11601)@2012-02-20 17:53:52

9樓提及
隻狼真係幾有本事....不得不承認


specially揾黑才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98

貸評山下:股神棄黃金散戶未必跟

1 : GS(14)@2012-03-13 23:47: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51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98

股價表現未必與生意掛勾

1 : GS(14)@2012-05-12 11:56: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03/News/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04

富事通:老闆都未必識嘅技能

1 : GS(14)@2012-08-09 14:18:1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809/120830/%E5%AF%8C%E4%BA%8B%E9%80%9A-%E8%80%81%E9%97%86%E9%83%BD%E6%9C%AA%E5%BF%85%E8%AD%98%E5%98%85%E6%8A%80%E8%83%BD/
早兩日,講學校冇教嘅技能,有讀者話:「Problem Solving(解難)先係下一代最弱的一項。」
絕對正確!傳統教育,操練細路仔不斷重覆同一個方法,去答內容差唔多但本質一樣嘅問題。現實世界,問題並唔會次次一樣,需要嘅結果都唔一樣。
愛恩斯坦講過:「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不斷重覆同樣方法,希望得出唔同嘅結果,係傻嘅)」偏偏,大多數人都以為,呢個世界有「標準答案」。
不懂解難 無法創新
黎老闆智英講過,做生意係不斷解難。創業家解咗一個大難題,好多時係一個生意概念。過程中又有好多小問題要解決。下一代如果唔識解難,結果會影響佢哋嘅創新能力。
究竟點樣解難?難題,其實係好主觀嘅概念。好多人甚至連問題出咗喺邊度都唔清唔楚。多數人習慣搵答案,但係唔熟悉諗問題。搵到問題,大多數人又習慣從記憶中搵最熟悉嘅答案,而唔係最有效嘅答案。換句話講,之前有條橋行得通,以後無論乜嘢問題,都用同一條橋,唔理結果。
商界,充斥好多讀得書嘅叻仔叻女,食老本嘅文化,亦成行成市。
李兆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14

以理服人:做球迷 未必想做股東

1 : GS(14)@2012-08-23 13:24: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3/16627461
英超開鑼,豪門曼聯羅致不少明星球員,開季首場賽事卻輸給愛華頓。不過它的 IPO計劃,終於在美國付諸實行,惜招股反應未見熱烈,很快守不住招股價。即使名氣、球迷爆燈,亦不代表 IPO sell得,麥肯錫香港區總經理倪以理解釋,消費者及股東身份的矛盾越來越大,做紅魔迷易,做股東則難矣。
問:金融中心答:倪以理( Joe)
問: Joe,上週曼聯吸引了很多資本市場的目光。
答:對,曼聯之前考慮過在亞洲上市,最終成功落戶美國。公司在上市過程中都幾困難,最後要減價。但客觀來講,可以在今天的 IPO冰河時期上市已經不簡單。另一方面,曼聯企業管治亦被抨擊,最大的爭議是以 A、 B股方式上市。大股東格拉沙家族持有的 B股,比 A股有10倍的投票權。因此,上市後,格拉沙家族仍有99%的投票權。小股東買入曼聯股票之後,基本上沒有影響力。此舉亦被批評影響企業管治,減低了投資者入股的意欲。
難有大增長 好睇唔好食
問:你覺得曼聯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估值,還是與 AB股的結構有關?
答:其實一切都反映在估值。過去18個月,所有 IPO都困難,大部份跌穿招股價。 facebook是最明顯的 IPO跌穿招股價案例。曼聯太過 aggressive去定價。市旺的時候,曼聯這些大品牌上市自然有叫座力。但當大市不好的時候,睇派息、盈利、業務穩定性,這些才是專業機構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曼聯上市的時候,好多人把曼聯和其他球會的市值對比,包括美國很受歡迎的棒球隊、皇家馬德里等,曼聯的市值亦相對較高。格拉沙家族以這個價錢把曼聯上市,其實高過當時的購入價不少,獲利甚豐。
問:其實足球的業務模式是怎麼樣的,是否很賺錢的?
答:其實在體育事業,球員薪酬非常高,比賽結果對業績的影響大,球會並非賺很多錢,而且不太穩定。球會盈利與表現掛鈎,盈利頗為波動。以往球會靠門票收入,業績難有太大的突破,但因為全球化,令到球會知名度急升,贊助等商機多了很多,轉播收益也不斷上升,曼聯才有機會上市。
曼聯2011年收入大概是5億美元,其實相當於 Google五日賺的錢,可知大品牌如曼聯,收入不是太高。事實上,公司前年還是虧損的,去年才錄得盈利,鋪路上市。曼聯收入分三類,分別是商業贊助、 Match Day的收入及電視轉播費用,大約各佔三分之一。當然 Match Day的潛力有限,畢竟門票收費是不可能有爆發性增長的。但是在上市的過程裡,入股的投資者就對於商業贊助的增長充滿期待。儘管如此,曼聯本身有債務壓力。品牌好大,只是好睇唔好食。
粉絲與股東 身份有矛盾
問:曼聯是很大品牌,按理應該吸引到很多支持者。
答:投資銀行 sell IPO,經常提到零售投資者的支持。曾經有講法是,有名的零售品牌,就會吸引到零售市場的散戶投資,因此上市叫價可以高一些。但近來越來越多例子說明,事實不是如此。使用 fb,不等於買 fb股票。曼聯在英國的球迷會,也杯葛買曼聯股份。現時的資本市場,零售投資者影響力已經很低,基本上是機構投資者主導。
其實有些品牌有很長久的歷史、有龐大粉絲。上市對公司而言,反而可能造成衝擊,因為很多財務資訊變得透明。曼聯在招股書中提到,由2005至2011年,門票平均的加幅是6%,比通脹還要高,現時要差不多100英鎊看一場球賽,例如一件曼聯的波衫,要賣到80多美元。對於球迷來說,原本聯賽、球會也不是為賺錢發財,聯賽、球會上市後,自然令球迷覺得商業味道好重。球會只會交數,賺更多的錢。
但站在公司、股東的立場,又會想門票、波衫加價。所以,若果既是球迷,又是股東的話,心理會好不平衡。
問:這種股東跟零售消費者的衝突,其他行業也有嗎?
答:其實這種矛盾在香港也經常發生,例如港鐵(066)小股東是香港市民,但港鐵加價令很多香港市民不滿。領匯(823)也是同樣情況,股東固然想領匯加租,但消費者就有不同想法。由於這個年代,有這麼多網上媒體、 fb群組,群體的聲音相對容易凸顯出來,形成消費者同股東都有頗大矛盾。
問:上市公司有甚麼方法應付?
答:我想這是現代 CEO的挑戰之一。一方面要對股東交代,另一方面仍然要面對廣大市民和媒體。某一個程度上,其實零售投資者成了上市公司一個「負累」。公司的最核心投資者其實早已機構化。最重要的投資者,就是 Long Term Buy and Hold的大型機構投資者。要應付零售投資者,非至關重要之事。是否需要花太多精力在零售股東身上,這是管理層近年關注的問題。取得平衡,就是 CEO和 Top Management需要發揮的本事。
最後大家不要忘記,2009年的球季,曼聯獲得6000多萬英鎊的特殊轉會費收益,因為那一年他們賣掉 C朗拿度。入賬6000萬,失掉世上第二優秀的球星。我想在體育事業裡,球迷、小股東、大股東的利益,就是這種微妙的關係了。
倪以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02

爭拗大事是美國特色 未必無彎轉 施慧雅

1 : GS(14)@2012-11-12 23:51: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港股在前周升至22,111點後,於上週初段出現鞏固,不過上週四在美股急跌的衝擊下,港股急挫532點,最後以21,384點告收,比上週跌了727點。
十八大召開 或有好消息
上週港股的下跌主要是受外圍拖累,因為本地並沒有什麼新消息,樓市明顯轉靜,但樓價未出現顯著下跌,個別樓盤更有內地買家肯付足15%買家印花稅,而將軍澳和馬鞍山地皮,亦賣得不俗地價。另一方面,中國十八大已揭開序幕,國內政局上的人事變動,亦快將揭盅。中港兩地在過去幾個月,奢侈品的銷售是明顯轉弱,有說這是與中國的人事變動情未明朗有關,且看這個市場在未來幾個月會否出現改善。無論如何,十八大是中國的大事件,它現時已揭開序幕,按照慣例,新班子應會嘗試建一番新氣象。從這角度看,在未來幾星期,我們會看到一些值得憧憬的消息和發展亦說不定。
當然,現時困擾美國和環球股市的,是美國的財政狀。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這主要是一美國內部的問題。按照慣例,美國國會在大事情上,通常都有一番爭拗,雙方都會扎馬,但到最後關頭,很多時都會向現實屈服。即使最後「傾唔掂數」,事情亦未必是100%沒有轉彎餘地。美國政治制度的特色,是有覑很多的爭拗,很多的制衡,若社會要向某一方發展,必須過很多不同關口。這樣的制度特色是效率不會怎樣高,改變會頗緩慢,而且是要有一定的支持者,方有機會成事。總的而言,慧雅認為我們不用對美國的情過於惶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26

內地重啟IPO 殼價未必跌 周顯

1 : GS(14)@2014-06-24 10:01: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我說過,在過去一年多的細價股熱潮,主要的原因是fundamental改變了﹕殼價上升了,從3億元上升到4億元,換言之,即是相等於資產淨值上升了33%,這自然令到細價股大升特升。


然而,殼價為什麼會突然上升呢?大趨勢是,在這十年來,殼價升了七、八倍,所以,這一年多來的殼價上升,只是隨趨勢而走,一點也不奇怪。不過,已經升上了高位,又突然急升,當然也有另外的原因。

其中之一個原因就是,內地為了挽救股市,暫停了IPO,於是,內地的民企要在市場集資,只有在香港買殼了。不過,近日內地重開了IPO,這會不會對香港的殼價也有影響呢?

三大殼王密密出貨

乍看上來,影響當然是有的。可是,這一年多來,香港的殼的主要賣家,是擁有超過十隻殼的三位大殼王,正在密密出貨。如果殼價跌了下去,他們會不會停止出貨呢?只要他們叫停了賣殼,殼價不跌,只是成交量減少了,這個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的。

那天和朋友聊天,我說羅馬最好吃的餐廳不是什麼米芝連三星級餐廳,而是一間專賣高級食材的雜貨,叫「Volpetti」,朋友說我懶有型,我說,更有型的還有呢,馬上再說了一間。

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度假勝地San Sebastian,是歐洲的美食之都,有很多間著名的餐廳, 小小十多萬人的城市,居然有3間米芝連三星級餐廳,其中包括了港人富豪們熟悉的名店ArzakZ。但是,在這個小城市之中,最好吃的,不是三星級餐廳,而是一間酒店Maria Cristina的早餐,所以到那裏度假時,我天天去吃早餐(我是從來不吃早餐的,因為懶起),這才是懶有型!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10

信用卡年費點豁免?教授話Cut卡未必最著數

1 : GS(14)@2015-03-19 08:46:51









恒生銀行將於5月實施新政策,除了增加信用卡年費外,還取消了自動豁免信用卡年費服務,令不少用戶考慮停用恒生信用卡。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提到市民留住信用卡或更有利。蘇教授指出,即使銀行取消自動豁免信用卡年費,客戶仍能致電銀行申請豁免年費。如果客戶平時會使用信用卡而準時交欠款,不會產生壞賬,銀行樂意留住客戶。即使是還每月最低還款額的客戶,銀行亦樂意留住,因為這類客戶為銀行提供較大的利潤。銀行想要「踢走」的,是一些拿了迎新禮物之後卻不使用信用卡的客戶,因為留住這些客戶沒有利潤,銀行卻要付管理成本。蘇教授又建議,市民可選擇為你提供樓宇按揭服務的銀行申請信用卡,因為已有的借貸紀錄良好,年費一定能夠豁免,加上如果你要向銀行申請其他服務,如投資、理財等,你能夠獲得更多優惠,更為方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9/19082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77

摩根:基金互認 港股未必即受惠

1 : GS(14)@2015-07-02 17:59: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2/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雖然基金互認細則尚未落實,但市場難免憧憬再度北水南下,但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卻表示,若本地基金公司將環球基金等產品放上架,可能將南下資金分散到環球市場,反映基金互認並非將全部北水引入港股,同時亦擔心內地投資者因不熟悉香港投資產品,有機會令本地基金出現炒賣情,呼籲業界積極教育內地投資者。

南下資金分散海外 未必全引入港

市場一般預期互聯互通的措施,都能帶動北水湧入港股,但許長泰則保持中立。他認為,基金互認令北水南下還是南水北上,取決於當時哪邊市較好,目前難有定論。雖然未必為港股迎來洪水,但他卻不擔心措施會將香港資金都抽乾到內地,因為現時香港投資者現金比重仍然偏高,相信他們不必將香港資產變現,才能投資內地基金。

他又指出,香港業界到時放入內地銷售的基金,可能包括環球股票基金等產品,令資金分散到海外,因此不能斷定實施基金互認後,南下資金就會全部湧入港股,加上基金互認南北額度各佔3000億元人民幣(約3750億港元),以現時港股每日成交額卻動輒達1000億元計,預料短期內未必對港股有明顯影響。他提到,雖然現時內地投資者有各種門路可投資港股,但基金始終有經理打理,對散戶有利,相信基金互認仍然有市場。

籲業界積極教育內地投資者

參考滬港通的經驗,許長泰估計,內地一如過往希望慢慢消化資本開放,認為基金互認3000億元是恰當的額度,而且額度不會一下子用盡,歸屬慢熱一類;但他亦憂慮,內地投資者因不熟悉香港投資產品,隨時出現炒賣基金情,唯有寄望業界積極教育內地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37

流汗未必小兒科身體可能唔多妥

1 : GS(14)@2015-11-03 08:09:39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冒汗,而且容易感到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1.鼻子出汗——肺氣不足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作用。2.額頭出汗——肝陽上亢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頸部汗腺分佈較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最好到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5.手心、腳心出汗——血虛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7、8分飽為好。39健康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103/19358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