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導航:三大指標顯示港股未陷瘋牛

1 : GS(14)@2017-08-06 18:40:19

■港股連升7個月媲美2007年。 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股連升7個月媲美2007年,走勢劍指2015年大時代,惟市場對升市半信半疑,有人勇字掛心口高追,有人卻擔心市場過熱或迎來大跌市。今期「投資導航」綜合三大指標比較三大升市,均顯示大市或未陷瘋牛。

【超買日數少 市場未亢奮】

從2007年及2015年兩大升市中,市場的明顯亢奮可從技術指標中顯示,以反映市場超買超賣情況的恒指9日相對強弱指數(RSI)觀察,2007年港股直通車的大牛市,恒指由第二季起步至當年10月均處長時間狂牛,全年多達57個交易日的9日RSI超過70的超買水平,佔全年交易日23.1%。相較今年雖然一樣已有7個月升市,但恒指只有不足一成日子超買。


港股恐慌指數低水平

至於2015年港股大時代,真正大升市時間僅約一個月,恒指9日RSI超買日子只佔8%,但錄逾90的極嚴重超買水平日子卻多達三日,當年4月13日錄得逼近95的30年最超買水平。而大市今年9日RSI從未錄得超過90。另一指標有港股恐慌指數之稱的恒指波幅指數(VHSI),2007年及2015年市場普遍預測後市會有大波動,VHSI日均分別錄27及22的高水平,前者多達一成的交易日VHSI更錄逾40。相反,今年VHSI最高亦不足15,日均只有13.2,意味即使面對連升7個月的10年來最長升市,市場情緒卻明顯平淡得多。


【資金捧藍籌 創業板反跌】

三次大市升最明顯分野,是投資者對細價股的熱情有天淵之別。市場對細價股最瘋狂的升市是在2015年,當年4月起港股進入大時代,全年日均成交額逾千億元,巔峯時曾單日成交2,915億元,但全年藍籌成交佔整體比例不足三成,熱錢蜂擁進入細價股,在恒指一個月升15%之際,創業板卻兩個月飆近七成,細價股炒賣情緒明顯較高漲。


千億元成交日數少

至於2007年的日均成交額874億元,藍籌成交比例雖然稍高,有35.4%,但當年大價股細價股幾本上係齊齊炒,恒指3月起步至10月累升約七成,同時創業板指數亦有近五成升幅,是盲買亂掃都幾乎可以賺大錢的時代。相反今年大市無論成交抑或對細價股的情緒均與上兩次大升市相距甚遠。今年首七個月大市日均成交額只有768億元,逾千億元成交只佔8個交易日或5.6%,而多達36.1%的高比例資金選擇買入藍籌,6月初更曾試過有多近五成的成交集中在藍籌股。更重要是,在恒指今年捷捷上升累飆25%的同時,創業板反而累跌25%,走勢完全背道而馳,炒賣風氣明顯處弱勢。


【兩次大升市 多民間股神】

市場對大市狂升後見頂急瀉的另類指標,是檢視傳媒對「民間股神」出沒的報道,過去兩次大升市完結的經驗,「股神」出沒的確需要注意。而大市今年雖已連升7個月,但因升勢集中大價股,爆升細價股幾近絕迹,仍未造就機會誕生平民股神。加上是次升市更連正名也沒有,市場對升市未有統一原因,或意味狂牛仍未蘇醒。



少女股神Michelle成熱話

2007年升市因市場憧憬港股直通車,大市3月起開始緩升,散戶股神及元朗股神等的報道在6月起出現,10月爆出學界股神如盧其釗、周文泰及現已變身分析員的王雅媛等。無獨有偶,大市當年在10月底11月初見頂回落,及後爆發金融海嘯。2015年4月起被指為港股大時代的升市,市場憧憬的是北水南下,但真正升市只維持一個月,在及後牛皮之際,深圳股神、赤柱股神及元朗股神相繼再「蒲頭」,excel股神郭基富曝光率大增,以及7月大台時事節目訪問少女股神Michelle亦成熱話。恒指在同年6至8月發生多場股災,大時代極速玩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6/20112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44

投資導航:港股上季報捷 兩名家推介升抵目標價中秋前部署 嚴選6潛力股

1 : GS(14)@2017-10-09 03:20:19

港股上季再報捷,6隻推介股份中,有5隻均有進賬,當中魏力推介的高偉(1415)及晉佳推介的中鋁(2600)更成功升抵目標價,成績理想。今季「投資導航」勢再下一城,6名專家無懼大時代高峯的強大阻力,中秋前夕再推介6隻潛力股,助大家逆風中求勝!


【晉佳】新濠估值大落後

今年最後一季,暫預計港股大部份時間呈反覆下跌格局,於短線一浪低於一浪之下,選股最緊要夠精,候低吸一浪高於一浪之股份,屬穩守突擊之可行方法。濠賭股近期非市場焦點,惟銀娛(027)、金沙(1928)、永利(1128)及新濠國際(200)股價一直維持高位。澳門賭收於1至8月按年增長19%,行業早已回穩,基本因素改善。綜合《彭博》預測,龍頭銀娛、金沙、永利的2017年EV/EBITDA(企業價值倍數)達到17倍,但新濠僅9倍水平,估值大落後。新濠另一賣點,是主席何猷龍對於日本賭牌志在必得,成為系內進軍日本的代表,股價跑贏機會大。博港股步入調整,買入價設於較低的20.5元,目標價25元,跌破18元止蝕。


【魏力】網龍添股價引擎

高價批股往往被視為散水,如在低價配股,情況會否不一樣?魏力今季推介網龍(777),爆升催化劑是這樣:本業遊戲營收高速增長,新拓展的網上教育亦開始賺錢,股價引擎單變雙,配股是燃料,令引擎馬力全開。深入分析一下,第二季遊戲收入按年增長36%,經營溢利1.65億元人民幣,勁增66%。新遊戲《魔域》、《英魂之刃》正加快變現,貢獻強勁現金流。網上教育方面,第二季收入5.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0%,國際教育子公司「普米」扭虧為盈。網龍近日以每股25.4元,配股集資9.7億元。此股9月初曾炒高至34元之上,要批股散水,為何不選當時?再翻查紀錄,網龍年初在22至23元水平仍在不斷回購,25.4元是高是低?之後是向上定向下炒?不言而喻。


【錢雋】信義有國策護航

信義光能(968)食住國策,加埋本身極強優勢,嚟緊日子應該掂過碌蔗!信義光能主打太陽能玻璃生產,兼營發電瓣數,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長近13%到12.5億元,唔係曳。集團喺上年尾到今年第一季,新增三條超白光伏原片玻璃生產線,keep住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玻璃製造商地位,連同高度自動化同規模效益,加埋環保鐵膽國策,信義光能掂。場內專業預測,信義光能今、明兩年EPS0.33元同0.36元,預測PE8.6倍同7.8倍。內地行家隆基兩年預測PE25.5倍同20倍、東方日升預測PE20.8倍同17.4倍,信義光能平咗大截。以場內最牛摩通報告,睇信義光能3.8元計,代表現價2.78元升37%,即集團明年預測PE都係得10.6倍,未有耐追到上邊任何行家。


【高明】中州分拆爆潛力

上季「投資導航」高明推介建行(939),由7月初見低位後越升越有,最高見7.1元,遺憾在此推介買入價為5.9元,季內最低位於7月10日低見5.91元,只差0.01元才觸及買入價。至於第四季推介則選中州證券(1375)。9月26日該股發通告通過就旗下「中原期貨」在新三板掛牌事宜授權公司向聯交所申請建議分拆的議案,內地傳媒引述中原證券(中州證券A股:601375)董事長菅明軍指,未來三年中原證券內部按相關監管機構批准,計劃有5個左右的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或香港主板上市。料中州證券將逐步透過分拆子公司釋放價值。現時中州證券H股相對A股折讓66%,很大程度與A股中原證券年初至今升88.54%有關,相對H股今年跌15%。


【Samantha】玖紙受惠雙十一

耶媽最新議息聲明偏鷹,加息機會大增,美元走強按理是對商品不利,但Samantha獨看好紙業股,因紙漿供不應求、大陸將環保不合規的紙廠關停,其實香港通街紙皮都關事,因國內限制入口廢紙,這些推動紙價創出逾10年新高。
Samantha首選包裝紙龍頭玖龍紙業(2689),因全年業績優於市場預期,核心淨利潤為47.65億元,按年升68.1%,在產品售價的推動下,毛利率提升2.1個百分點至20.4%。集團致力優化債務,料明年貸款淨額對總權益比率可下減至約70%。第四季利好紙價憧憬仍在,政府繼續嚴控環保,削減生產,供應減少,再者年尾正值銷售旺季,有阿里重頭戲雙十一等購物推廣活動,均利好紙價。現價相當於2018年市盈率約11倍,估值吸引。


【唐牛】飛思達業績標青


8月底推介科技股飛思達(8342),單日曾爆升四成,股價輾轉重回起步點,順理成章成為第四季推介。簡單再說飛思達的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應用性能管理解決方案設計、開發、執行及支援業務,例如睇實用家登入網頁所需時間,監測瀏覽速度,如遇問題即向企業提出解決方案,客戶包括內地三大電訊商,質素有保證。飛思達最新中期盈利767萬人仔,增長53.2%,兼派息0.6仙,創業板中絕無僅有,只要業績保持,未來已夠數轉主板;新例下創板將變殭屍板,集團做好業績動力有增無減。披露權益數據顯示,由金管局前掌櫃葉約德創辦嘅Rays Capital,9月中以平均價1.387元增持飛思達至5.01%,升至配售價近2倍水平依然搶貨,市值僅6億元的飛思達,實在值得憧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1/201694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51

投資導航:8日長假 料內地7億人次外遊超級黃金周殺到 3板塊叫糊

1 : GS(14)@2017-10-09 03:49:46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遇上中秋佳節,令內地人可享有近年少見的連續8天長假,造就「超級黃金周」,官方估計出遊人數多逾7.1億人次,按年增一成,亦即接近全球總人口的十分一,數字十分驚人,同時意味黃金周概念亦較往年更具炒作話題。今期「投資導航」綜合最受惠的濠賭、消費及旅遊板塊,嚴選當中的最具潛力股。


【濠賭股】銀娛受追捧秤先

澳門作為內地旅客旅遊熱點,濠賭股料在黃金周可直接受帶動。市場原先憂慮澳門賭收受上月風災影響而走低,惟據官方資料,澳門八月賭收達226.76億澳門元,按年增20.4%,按月則僅跌約1.3%,優於市場預期,更有大行發表報告指仍看好相關板塊。綜合大行報告、營運表現以及股價技術走勢,以藍籌股銀娛(027)秤先。


淨贏率屬行內高水平

按彭博數據顯示,主要濠賭股中,銀娛獲最多大行予以買入評級,而第三季至今,更有接近74%大行報告給予買入或看好評級,較其他主要濠賭股高。當中瑞信最樂觀,給予目標價62元,以周四收市價54.15元計,有約14.5%潛在升幅。參考相關濠賭股中期業績,銀娛其經調整EBITDA為65億元,按年增37%,優於大部份同業。而細看直接影響賭場盈利表現的淨贏率,銀娛亦處行內高水平,貴賓廳、中場及角子機淨贏率分別為3.5%、40.6%及3.4%,跑贏大部份同業。銀娛今年累升61%,僅跑輸新濠(200)及永利(1128),屬強勢股。從技術分析看銀娛現時走勢亦佳,上月底10天線重新升穿20天線現短線黃金交叉後,兩條線差距並一直拉闊,且五條移動平均線更一同向上揚,處強勢。



【零售股】莎莎有起色 周大福值博

政府統計處7月數據顯示,零售業7月總銷售已連升5個月,升幅4%遠超預期並為2015年2月後最大升幅,反映零售行業有回暖迹象,事實上多間大行在黃金周殺到前已相繼推介消費股,當中尤以周大福(1929)及莎莎(178)最受捧,兩股近日股價從低位稍見起色,值得留意黃金周能否乘勝追擊。


積極擴充店舖

德銀有報告指,預期更多內地客於十.一黃金周訪港,建議買入莎莎、利福(1212)及新秀麗(1910)。本港7月藥物及化妝品銷售額38億元,按年錄得3%升幅,而莎莎近日亦罕有積極擴充店舖,承租尖沙嘴加連威老道一線大舖,反映集團對業務有一定信心,股價近日由2.7元水平一度逼向3元,值得在黃金周前夕跟進。另外,人幣兌美元半年升值逾6%,德銀指若升勢持續,將利好新秀麗及周大福,因兩公司分別有8%及50%銷售來自內地,尤其周大福同時受惠金價造好。花旗亦指周大福優化產品組合有助增加珠寶首飾業務的毛利率,目標價可上望10元,較上周四的潛在升幅有12%,同樣值得留意。



【旅遊股】錦江可突圍 中旅炒概念

內地估計今次超級黃金周出遊人次將多逾7億人,當中帶來的旅行開支估計達天文數字,最直接受惠的產業離不開旅行社及酒店。云云在港上市公司中,錦江酒店(2006)及中旅(308)無論業務、概念、業績及走勢都最值得關注,尤其前者本月已俏俏炒高三成,首站可劍指3.2元水平,截至上周四止的潛在升幅13%。


全國排名第一

錦江擁有或管理的酒店幾乎遍佈全球,中國有逾五千間,佔近八成。集團股價自9月4日起飛天,估計是受上海希爾頓將於明年撤出的消息帶動,市場憧憬外資酒店業在內地優勢減弱之際,本土高檔酒店會因而突圍,而全球酒店集團排名第5、全國排第1的錦江最有優勢。本周倘再借黃金周氣氛助燃,不排除錦江可挑戰去年3.2元的高水平。至於業務範圍涉及旅行社、旅遊景區、酒店、客運、高爾夫球會所等的香港中旅,截至上周四止本月亦升11%,集團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純利3.75億元,按年升39%;核心旅遊業務純利亦升38%,表現亮麗。更重要是集團正計劃分拆景區業務至A股上市,並正計劃出售旺角市值11億元的物業,黃金周再加上價值釋放概念,絕對值得留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4/201625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99

投資導航:施政報告無提農地轉換 市場急降溫四大地產股 新世界長實秤先

1 : GS(14)@2017-10-15 18:28:15

林鄭首份施政報告上周三出爐,但萬眾期待的首置盤計劃細節欠奉兼未提農地轉換,早已偷步興奮的本地地產股旋即急降溫。今期投資導航綜合大行近日報告比併四大地產股,普遍認為在樓市短期供應續緊張下,投資者仍不宜太淡,雖然率先炒高的恒地(012)要較審慎,但新世界(017)及長實(1113)仍值得看高一線。



綜合大行德銀、高盛、瑞信及花旗在施政報告公佈後發表的地產股報告,新世界及長實分別有兩份及三份報告點名看好,相反大行齊齊唱淡擁多幅農地及已率先因農地轉換憧憬而炒上的股份,矛頭直指恒地。


大行唱淡恒地

四大地產商中以恒地擁有4,480萬平方呎農地儲備最多,在9月6日傳出林鄭有意在施政報告中推出首置盤計劃後,恒地及至周三報告出爐前已累升12.5%。雖然首置盤計劃或要待2018年中才有細節,但德銀相信計劃會減低私樓需求,尤其是小型單位最受影響,而以銷售細單位為主的恒地自然最受累。事實上,整體大行予以恒地「買入」評級的比例只有50%,而其每股資產淨值(NAV)較股價只有25%折讓,均是四大地產商中最低。至於大行看好新世界的理由離不開基本因素,瑞信認為農地轉換仍然是政府主要增加土地儲備的渠道,新世界農地儲備不少之餘,小型單位及非香港業務亦較少,是看好的理由;花旗亦指投資者要從農地概念中分散持股,擁強勁銷售渠道的新世界及新地(016)都是選擇。撇除業務,新世界NAV折讓幅度高達42%、農地轉換對NAV影響幅度達4%,以及今年預測股息率仍有3.9厘,均為四大地產股中最標青,難怪大行籲「買入」的比例高達九成,可謂大行集體愛股。近月大幅跑輸的長實,仍有高盛、瑞信及德銀做捧場客,普遍就是看中其股價未有炒起的「優勢」。雖然長實亦有1,340萬平方呎農地儲備,但瑞信指其未有因農地轉換概念而炒起,具防守性;德銀亦指長實擁有同業中最高的售樓量,政策穩健而予以看好。長實今年累升37%,但首置盤消息傳出後反而逆向跌1.1%,近一個月更逆市跌3.6%大落後,但獲大行唱好比例仍多達75%,平均目標價75元,較上周四潛在升幅15%,最牛估92.35元,潛在升幅42%,均為四大發展商中最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5/201836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29

投資導航:亂市下 三中資板塊料吸金季績期殺到 內銀醫藥建材叫糊

1 : GS(14)@2017-10-22 17:21:21

十九大正召開,中港股維穩未見明顯之餘,恒指上周三更突遭遇滑鐵盧,在亂市下資金或回歸基本因素,本月底前的季績高峯結果,或會成為資金泊岸指路燈。《投資導航》今期綜合三大季績有機會報捷的板塊,分析當中潛力盈利報喜的股份,供大家參考。

內銀復蘇 農行質優追落後

四大內銀股中,建行(939)率先在本周四公佈季績,工中農則齊齊在下周一放榜,打頭陣的中信銀行(998)會在周二公佈。高盛日前發表報告,指四大內銀股上季公佈的半年度業績,早已顯示出淨利息收益率(NIM)擴闊之初步迹象,故相信內銀股盈利普遍已在第二及第三季見底,意味股價大落後的內銀有機會見到走勢轉捩點。在內銀股資產重新定價下,高盛指行內淨利息收益率已見復蘇,預測淨利息收益率在下半年按年平均可錄10點子升幅,連同貸款需求增長穩定,以及信貸成本正常化,內銀股的盈利復蘇趨勢正在展開。高盛料內銀股的淨利息收益率明年或以後仍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即使其趨勢未來料因低基數效應褪去而轉趨平緩。


內地上游產業強勁

另外,在內地企業盈利改善下,高盛相信內銀股的資產質素可望維持良性。上游產業在傳統上是左右內銀股前景之重要因素,近期內地宏觀經濟數據不俗,高盛認為這進一步確認了內地上游產業的強勁程度。揀股方面,高盛重申對農行(1288)的「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並同時給予工行(1398)「買入」評級,目標價6.7元。事實上,截至上周四止農行今年只升13.5%,大落後於同業,上周四大跌市亦只跟跌1.6%,四大行中企得最穩,是行業中的穩陣選擇。


受惠新國策 復星醫藥穩陣

國務院本月初下發意見,鼓勵醫藥創新及審評改革,雖會增加內地藥企競爭,但同時推動新藥審批及審評加快,市場普遍估計對行業利多於弊,加上下周一放榜的山東新華製藥(719)本月中已預告今年首三季盈利錄得70%至1.2倍增長,令醫藥股成為今輪季績高峯期不能忽略的板塊之一,抗跌能力特強的復星醫藥(2196)可看高一線。


國藥業績或有驚喜

上周四港股午後大冧市之際,復星醫藥仍逆市有4.3%進賬,成跌市奇葩。以基本因素看,復星醫藥的新藥管線多,受惠新國策之餘,早前更被大行摩根士丹利評為行業首選,因集團積極在美國收購多個仿製藥品種,同時入股中外多間同業,前景看好,預計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有25.9%及15.1%。按計算,復星醫藥第二季盈利按季增長已近29%,倘上季盈利持平,單季按年增長已有四成,首三季則增21%,盈利有穩步增長勢頭。至於其他藥股則可留意大落後、零售業務比例高的國藥(1099),集團上月底遭自稱非沽空機構的GMT研究狙擊,指其嚴重誇大營運及現金流,但股價先受壓後回穩,但走勢持續橫行未見突破。按集團第二季表現推算,第三季盈利倘持平,首三季盈利可增逾18%,單季盈利增逾四成,若業績有更大驚喜從而令走勢突破橫行區間,即可憧憬上望40元大關。


建材股反彈 馬鋼金隅值博

鋼價持續大升,近日就季績發佈盈喜的股份中不乏明顯進入業績反彈期的建材股蹤迹,江銅(358)預告盈利大增,鞍鋼(347)估單是第三季增長料有2.9倍、累計首三季更增3.9倍,估計行業喜訊會陸續有來。除鞍鋼外,大行最看好馬鋼(323),業績隨時報喜要吼實;另水泥業回暖下,水泥股金隅(2009)亦不能走漏眼。


大行上調目標價

德銀指,基於庫存水平及行業估值,一眾原材料股中最看好鋼鐵股,行業首選為馬鋼,評級「買入」,目標價5.6元。另一大行匯證亦對內地鋼鐵行業前景正面,基於鋼鐵價格有望走高,該行將馬鋼的盈利預測與目標價雙雙上調,最新目標價看4.05元,評級「持有」。事實上,馬鋼第二季盈利錄7.4億元人民幣,倘第三季表現持平,季度盈利已按年大增1.4倍,累計三季增幅更超過2.1倍,盈利力不容忽視。另外建材亦不可缺少水泥,同時有房地產開發概念的金隅就最值得關注,在內地限產及停產等傾斜大企業的政策下,半年盈利大飆五倍的金隅,第三季單季度或有機會再下一城報捷,倘持平第二季盈利,季度按年增長亦有兩倍,升幅可觀。金隅過去年大跑輸,截至上周四止半年仍跌7%,上周四大跌市表現相對企穩只跌1.8%,在業績加持下,為可攻可守之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2/20190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65

投資導航:北水掃貨 恒指衝上二萬九千點跟大媽搵食 吼醫藥環保股

1 : GS(14)@2017-11-13 03:40:37

北水在過去一個月明顯強攻港股,大市能夠衝上二萬九,除了大功臣股王騰訊(700)之外,大媽狂掃的中資金融股亦都功不可沒,令到本月港股通日均吸資額更勝「港股大時代」。市場勢再掀起尋找北水愛股的熱潮,今期「投資導航」綜合10月至今港股通持倉變化,再為大家找出除大型內險內銀股外,北水水流在次線股間的去向。


滬深兩地港股通合共的吸資額接連攀高,截至上周四止,本月日均有多近36億元人民幣南下,較2015年4月港股大時代初段更高,並為去年9月後最高日均吸資額的月份。除中資金融外,近月熱炒的醫藥及環保板塊明顯是目標。10月至今港股通持倉大增的醫藥股極多,市值較低的有持倉大增74%的環球醫療(2666),股價截至上周四止一個月飆近25%最佳,另外有北水持倉大增1.2倍至2.27%的鳳凰醫療(1515)。論最值博者,仍為走勢長升長有兼業績對辦的復星醫藥(2196)及三生製藥(1530),北水持倉分別增加6%及15%,前者預料明年下半年陸續有新藥上市兼獲高盛唱好有併購概念,後者進軍糖尿病產品領域,添增長動力。至於北水覬覦的環保股,有深圳港股通持倉大幅增加66%的保利協鑫(3800),但是計及上海市場的整體持倉稍減;另外有大幅落後的北控潔能(1250),北水持倉一個多月大為增加1.7倍;以及股價衝上歷史新高的中國水務(855)及海螺創業(586)。當中又以中國水務的北水持倉高達10.4%,持倉10月後大增43%,北水定價權最大,最值得留意。除兩大板塊外,其餘近日北水持倉大增的個別股份還有持倉大增五成的丘鈦科技(1478)、持倉大增1.7倍的宇華教育(6169),以及持倉大增近三成的金蝶(268),三股近日均見整固,可留意北水能否帶起新一浪升勢。

中芯周二放榜有憧憬

另外,有北水又有基本因素支持的,還有周二放榜、市場憧憬業務改善的中芯(981),市場正憧憬生產率及利潤率可見改善,股價過去一個月大升18%之際,北水同時大手掃貨,持倉大增48%至15.26%的大比例,大媽取態已足以左右股價走勢,值得跟坐一轉順風車。而較少受關注的海爾電器(1169)獲10月至北水持倉大增1.7倍,集團首9個月業績理想,近年又力拓物流業務,加上「雙11」效應,估計仍有動力再上。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2/202120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02

投資導航:累計1,400億人幣流入港股深港通一周年 大媽最愛醫藥內房

1 : GS(14)@2017-12-05 00:54:08

深港通本周二滿一歲,過去一年深圳港股通累計多近1,400億元人民幣流入港股,尤其上月吸資額更暴增八成至273億元人民幣,佔全年約兩成。綜合過去一年深圳港股通持股,深圳大媽已合共持有近1,300億元港股,騰訊(700)佔一成,多達35隻港股的持倉已逾半成,當中又以內房、醫藥、環保及教育股較受捧。



深圳大媽買股目標顯然是以不在上海港股通名單的港股,35隻深圳港股通至少持倉半成的港股中,醫藥股佔7隻,最重倉的是山東新華製藥(719),深圳大媽用一年時間已掃入28.19%持倉,市值約3.4億元,其餘上榜醫藥股有持倉約一成的環球醫療(2666)及同仁堂科技(1666),同樣不在上海港股通名單,但兩股過去一年仍報跌跑輸大市。


環保及教育股亦受捧

內房股亦是深圳大媽目標,尤其上海港股通不可買賣的股份追買情況最明顯,中國奧園(3883)、萬科(2202)及新城發展(1030)的持倉介乎6%至8%,前者過去一年勁升1.5倍;而物業管理企業彩生活(1778)及綠城服務(2869)過去一年,深圳大媽已分別累積8.8%及7.7%持倉,後者一年飆1.2倍。至於受捧的環保及教育股中,過去一年股價表現各異,金風科技(2208)深圳持股27.2%,但過去一年大跑輸只升12.7%,持倉兩成的東方環保(895)、京能清潔(579)及齊合環保(976)等更大跌16%至30%;相反,深圳持倉介乎7%至8%的楓業教育(1317)及宇華教育(6169),過去一年齊齊有七成進賬。倘一併計入上海港股通因素,滬港通自2014年11月開車以來,合共已有8,565億元人民幣資金流入港股市場,合共持倉市值已達8,800億元,佔整體港股市值3.5%,滬深港股通總持倉逾半成的港股多達151隻,當中43%的持倉更至少有一成。多隻熱炒港股的北水持倉更多達兩成,意味升勢大有可能由內地資金主導,掌完全定價權,包括總持倉34%的新華保險(1336)、持倉28%的長城汽車(2333)及持25%的融創(1918)等。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3/202332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70

投資導航:匯控衝80關 新地追落後金融地產股發力 財息兼收

1 : GS(14)@2017-12-18 04:49:40

■匯控今年累計升幅只有26.2%,較港股今年大升31%仍明顯跑輸。資料圖片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雖然金融市場未見大波動,但傳統板塊有借勢追落後迹象,尤其金融及地產板塊更見蠢蠢欲動。在利率趨升兼高增長股回氣的大氣氛下,越高息的傳統股份越有優勢,今期「投資導航」秤一秤兩個板塊高息股,捕捉「有升有息」潛力股。


上周除藥業股一枝獨秀外,多個傳統板塊如基建、資源、消費、內房及航空股均現小升浪,但以息率計,仍不及金融及本地地產吸引,當中焦點是上周再試衝80關未果的匯控(005),全周升2.3%,但今年累計升幅只有26.2%,較港股今年大升31%仍明顯跑輸。匯控2013年及2014年曾長時間在80至90元水平上落,故市場普遍相信80元起是大型「蟹貨區」並在今年三次受阻。要留意的是,大行目前對匯控平均目標價只有78.65元,倘今次成功破位或會掀起一輪重估潮,由於匯控只要升穿80元水平,息率便會跌穿5厘,故目前或是食息一族最後上車機會。


中銀股價跑贏同業

其他高息又優質港銀有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兩者息率仍逾3厘,派息比率分別達73%及83%的高比例,尤以後者股價今年累升四成跑贏同業,上周仍有1.3%進賬跑贏大市,值得愛收息的投資者繼續跟進。另外,美國加息前按揭一哥匯豐曾指明年上半年加息機會不大,部份本地地產股上周反借加息消息炒上。地產股今年的表現參差,長實(1113)、新世界(017)、九倉(004)、恒地(012)等一線發展商,今年全線有逾三成進賬,嘉里(683)更大漲近六成。不過同為一線發展商的新地(016)今年升幅只有28.3%稍落後,上周反跑贏同業大升3.5%,加上3.3厘息的後盾,或仍有潛力續追上。至於沉寂多時、上周再見大升的內房股亦不乏收息之選,當中以富力(2777)高達7厘息最吸引,上周股價亦彈3.4%看齊同業。另外,合景泰富(1813)及禹洲地產(1628)息率亦逾5厘,尤其前者上周反彈4.8%,派息比率亦逾四成,或會在行業反彈浪中跑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7/20247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93

投資導航:六名家嚴選潛力股過肥年

1 : GS(14)@2018-01-07 16:13:10

港股2017年連升四季,為11年來首次,今年大豐收。恒指上季再升逾8%,本報專欄作家在「投資導航」第三季季選的揀股中,以晉佳選擇的新濠國際(200)上季升近13%成贏家。2018年開局那些股份能再上一層樓?六大專家再為大家指點推介。

【晉佳】安踏龍頭效應持續

安踏2018年第一季,估計資金炒作內地經濟復蘇概念,消費、資源商品、重工業、清潔能源暫時看作重心板塊,買龍頭總唔會輸蝕。簡簡單單買消費概念股龍頭,不如揀安踏(2020)。集團年增長穩定,加上網購比例日增,同時規模效應提升,擴闊毛利率已屬安踏指定動作。安踏早已從過往競爭劇烈環境突圍而出,中檔次運動用品龍頭品牌效應持續,2017年安踏市盈率25倍是合理水平,明年估值roll over後,配合消費概念股抬頭,股價穩步上揚機會大,保守估計明年高位較現價可升三成,港股強勢下上半年有望實現大部份升幅,建議現價買入,上望42元,跌破12月低位31.5元止蝕。

【魏力】路勁勝在三低一高

新年先祝各位今年贏到開巷!今季揀「三低一高」的路勁基建(1098):低市盈率(不足8倍)、低市賬率(0.74倍)、低負債率(30%),高股息率(超過5厘),業績處高增長期並具分拆概念,未來如獲北水加持,潛在升幅相當不俗。路勁中期業績負債比率由一年前66%大降至30%,手頭現金135.5億元,財務穩健。首9個月已簽合同銷售188.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42%。10月以來,大股東惠記(610)累計增持500萬股,最高價12.8元,與現價接近。6月份公佈的分拆公路業務勁投國際上市雖然因定價問題告吹,但未來仍有再提出機會,成為股價另一催化劑。

【唐牛】富士高食正耳機熱

富士高(927)截至6月底中期業績突飛猛進,收入按年升15%至6.3億元,毛利率由13.3%大升至22.3%帶動下,成功扭虧賺2,475萬元,差不多等於過去3年盈利總和,主要受惠市場對無線音響耳機及戴咪耳機需求顯著上升,由於集團擁有多元化藍牙產品組合,完全食正條水,業績強勢回歸第一步也。展望將來,公司竭力研發人工智能語音產品,預計有望於下個財年登場,勢必成為另一隻生金蛋的鵝。集團最新市值不足6億元,手頭淨現金卻有3.3億,典型現金牛;派息亦慷慨,中期息大增3倍至4仙,股息率超過8厘。現價買入,目標價先睇每股NAV1.61元,都有兩成水位。

【高彰坡】財險盈利料有驚喜

今年首季中財險(2328)股價落後同業與大市,主要是反映3月24日公佈的2015年盈利倒退17%。一個酸梅兩個核,明年首季表現,肯定是兩回事,可鎖定目標價20.4元,博升36%!今年上半年財險盈利無驚喜,但第三季突多賺79%至55.4億元人民幣,首三季盈利佔去年全年98%,只要第四季所賺看齊上季,全年盈利料達232億元,增29%,相對上年的倒退屬大躍進。財險現價預測PE僅8.1倍,比平保(2318)的17.3倍大幅折讓53%,但財險今年只累升24%,比平保的110%升幅落後甚遠。現價買入,不設止賺價,跌穿13.30元止蝕。

【錢雋】大新PB低水博併購

大新金融(440)PB喺非內銀股當中至平,加上本地薑銀行賣少見少,大新金融好值租。場內專業預估,大新金融今、明兩年PB0.72倍同0.68倍,集團過去10年平均PB0.83倍,2007年最高見1.84倍,大新金融明年預估PB比平均值平18%。大新上年出售旗下保險業務作價過百億元,最近幾年包括中資在內,對併購港銀好有興趣,包括之前越秀集團以兩倍PB收購創興(1111),華僑銀行又以近1.8倍PB收購前身永亨銀行。以大新金融明年PB,上返本身10年平均PB,講緊要升22%到61.2元,都仲未追到任何一隻本地薑。建議現價買入,止賺位61.2元,不設止蝕。

【高明】保利置業重組在即

恒指見三萬點,上市公司、投行、財務顧問都不會看不見,趁市旺進行資本動作,可以用更好價及更多資金釋放價值。當中,保利置業(119)系內重組隨時一觸即發。保利置業11月30日發公告,保利地產(A股上市)擬採現金方式,向保利集團購入保利香港50%股權,成交價23.82億元;而保利香港則持有保置40.39%股權,換言之,保地購入約7.32億股保置,代價不低於6月底的每股資產淨值高達7.04元。另外,系內保利南方亦持有保置6.93%股價,系內持股明顯有整合需求。憧憬首季公佈更多重組相關消息,保利置業目標先睇7.04元,博重組價不低於資產淨值,3.8元止蝕。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31/20260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86

投資導航:10隻跌市奇葩 無懼股災企硬醫藥股急升逾兩成

1 : GS(14)@2018-02-13 03:37:28

港股上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重傷一周,但在35%藍籌股至少瀉一成、市場一片枕藉之際,極少量個股卻仍然可以獨善其身,跌幅輕微甚至逆市有得升,當中包括藍籌。今期《投資導航》細數10隻股災市下的奇葩。


今年初仍被看低一線的手機設備股是大跌市中生還者之一,尤其兩隻藍籌瑞聲(2018)及舜宇(2382),累計上周分別升2.2%及跌2.9%,較恒指同期9.5%的暴挫可謂「執身彩」。手機設備板塊今年初受iPhone X大削產量的消息拖累下挫,股價得以企穩料受估值及大行唱好有關,大行認為兩股除iPhone外均有新的業務催化劑,大摩仍籲買瑞聲,高盛亦看好舜宇。

■港股上周重創,藍籌股一片枕藉,但仍有個別股份未受大市影響。資料圖片

電訊股表現硬淨

醫藥股本來是近半年強勢板塊,今次調整市不少股份大回吐,但部份小型或落後股份卻逆向大衝高,有盈喜護航的東陽光藥(1558),早前有富瑞發報告預計下半年銷售強勁,集團上周大強勢急升21.6%,累計今年進賬55.4%,完全不受股災影響;神威藥業(2877)上周亦升3.4%。大跌市下高息股往往成為避險目標,惟今次公用及房託股等亦有明顯回吐,相反部份電訊股卻企硬,當中包括下周一(26日)放榜的和記電訊(215),早前以145億元出售固網電訊業務,有派特別息憧憬,是支撐股價重要因素,集團上周只微跌1.5%,累計今年仍升2.2%。另一隻企硬的有上周派成績表的電盈(008),績後多間大行調升目標價,全周股價微升0.7%,累計今年則微跌1.7%。其他硬淨股份還有全周有半成進賬的周黑鴨(1458)、升0.8%的維達(3331),以及分別微跌1.8%及3.7%的國泰(293)及利郎(1234)。周黑鴨近月持續有北水捧場,港股通持倉已逾半成;維達業績受累木漿成本大升而遜色,但今年次季亦將加價;國泰去年底被剔出藍籌後,股價短線反覆後即見底,高盛本月初更發表報告唱好,指在香港運力供應增長有限下,國泰前景值得看好;至於利郎近月獲基金惠理增持,上周微跌後,累計今年仍有13.8%進賬,相對仍強勢。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1/20301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