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再勇尋夢涼都: “三變”如何盤活六盤水

“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泥丸之間,坐落著貴州省的六盤水市。在其所轄4個縣區中,有三個縣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包括68個貧困鄉鎮,615個貧困村,截止2015年末,尚有貧困人口41.65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5.67%。六盤水素有“中國涼都”之稱,夏季這里只有19度。

2013年11月出任六盤水市委書記的李再勇,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地盤:一邊是大自然賦予的深厚的愛,一邊地理環境賜予的赤裸裸的貧。在李再勇寫下《尋夢涼都》歌詞後,啟動了六盤水“三變”,期望完成生態美和百姓富的夢。

“面對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農村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在動因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如何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只有變才能脫貧,才能盤活六盤水的人和資源。”李再勇表示。

2014年,李再勇的“三變”啟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對於六盤水來說,在規劃任何產業的同時,都無法規避一個現實:如何讓貧困人群脫貧。

“資源變資產,就是村集體將集體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資源要素,通過入股等方式盤活,變‘死資源’為‘活資產’,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資金變股金,就是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及用途的前提下,將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發展類、扶持類資金等,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各類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農民變股東,就是農民自願將個人的資源、資產、資金、技術等,入股到經營主體,參與分紅成為股東。”李再勇啟動了他的脫貧與發展之路。

資源裂變

“最浪漫的事就是去水城看海”,這是行駛在六盤水地盤上可以看到的路邊廣告。“海坪”----就是所謂的海,是在六盤水市玉舍火把廣場原址上擴建的一座以彜族風情為主題的旅遊文化園。

“海坪彜族風情區是用351畝荒山打造出來的。海坪村委會用351畝荒山入股,其中村委會及村民占30%,景區管委會占70%。2015年進行了紅利分成,村委會所占30%分了150萬,村委會把150萬其中50%分配給群眾。共有180戶780名村民,人均達到961余元。”風景區管委會的人向記者介紹。

原本顆粒無收的荒山,只向大自然吐著氧氣,吸著二氧化碳的荒山,變成了一片風景優美的度假村,除了美之外,還有著經濟的收入。

這就是李再勇想達到的效果,也是李再勇脫貧、發展的一個模式。

“我們必須緊盯貧困人口,實行優先產業覆蓋、優先企業帶動。對於深山區、石山區、缺乏脫貧條件的‘兩無’人員,幫助他們將土地經營權入股,或者將扶貧開發類資金等量化為他們持有的股金入股。”李再勇表示。

海坪彜族風景區,就是六盤水打造的野玉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就是脫貧和發展一起上路的模式。目前投資100億,規劃面積509.7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8平方公里,通過整合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和野玉海旅遊發展資金,以搬遷脫貧致富為宗旨,啟動建設了易地扶貧搬遷和民族文化旅遊開發兼具的“千戶彜寨”工程。

對於這種模式,李再勇介紹稱,讓有資金、有技術的“兩有”的人員,鼓勵和引導他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多種方式入股,從中獲取租金、薪金、股金。對因病、因學致貧的“兩因戶”,提高新農合的報銷比例,統籌實施大病救助和大病保險;制定殘障家庭子女入學優惠政策,並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1戶1人1技能”培訓全覆蓋。如創辦旅遊扶貧職業學校,針對貧困戶進行分批次的輪流免費培訓,為農村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導遊提供人才支撐。對返鄉大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等,積極支持其回鄉創業就業,推動城市資源向農村流動和集聚。

據六盤水扶貧局局長王成剛介紹,海坪風景區建成後,產權歸農戶所有,農戶用於居住和經營,管委會負責統一管理,經營收益按照投資比例分成,在管委會收回投資成本後,經營收益按照管委會占30%,農戶占70%重新確定分紅比例。同時,為讓移民“搬得進來、住得下來、富得起來”,管委會采取組織安置、自主安置、委托代管等模式解決移民生產生活問題,其中:對特困戶移民,將安排在景區從事環衛、綠化養護等工作;對具備和願意自主經營的移民,支持其自主創業;對不具備經營能力的移民,由企業幫助經營安置房、賺取租金收入。項目建成後,可解決3000人就業,帶動5000人脫貧,年創造旅遊綜合收入5000萬元。

而在月照養生谷的雙洞村,李再勇按照同樣的模式打造了月照養生谷景區,讓每個本地農民都轉身變為老板,而自主旅遊者來這里欣賞的不僅僅是風景還有美食。

“政府出錢讓他們搬出老房子,為他們建築了三層樓,一邊自住,一邊可以打造成體系的農家樂,這樣便於政府的管理,也減少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六盤水當地的一位官員表示。

在鐘山區月照社區雙洞村,嶄新的一排排三層小樓里居住著異地搬遷扶貧的農戶。從貧困戶華麗轉身為農家樂,這是李再勇的一筆。每到周末,周邊城市的居民總會來到這里,在享受涼爽天氣的同時體驗鄉村美食的魅力。為了保障這個原生態的農家樂,負責食品安全的協管員許興宗總是十分忙碌,他和同事、信息源範文英總是一有時間就去各個食品經營戶那里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同時給他們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教工作,讓他們明白衛生條件搞好了,餐飲衛生達標了才能帶來穩定的客源和收入。

“這里的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我們要手把手教他們怎樣裝修廚房,如何建立臺賬,如何擺放食品原材料。”許興宗告訴記者,這里的農家樂營業初期,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看著大家的餐館走上正軌,他不知有多開心,“村子的旅遊市場搞起來了,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的辛苦就都值得了。”許興宗說。

在許興宗努力的同時,在月照養生谷還盤著一座學校,這座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訓“一戶一技能”,在政府帶動脫貧的同時,個人也在努力中。

“我家就派出我一個,家里五口人,除了荒山和一點土地的收入之外,沒有任何收入。在這里學習烹飪技術後,準備自己開一個飯館。過去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學習不交錢,管吃管住,而且每天還發20元。在培訓中,我們需要學習加工食品過程中的各個註意事項,例如不得使用的違法添加物,還有各種有毒野山菌的辨別。”一位31歲,已經完成生育的婦女正在拿著炒瓢學習翻炒技術。

她只是在六盤水市鐘山區開展的機能培訓學校中的一員,從汽車維修、物流配送、家政服務、保安保潔、茶藝刺繡、景點解說、持家女等。

在漂亮的三層樓中,第三層居住著異地搬遷扶貧的農戶,一層和二層用來做農家樂經營,同時園區配套極為齊全,你可以看到去球場、籃球場,就在他們門口。“現在不羨慕大城市,不覺得我們這里只有貧窮了,能有的都有了。”一位當地居民表示。

鐘山區旅遊職業學校是鐘山區深入貫徹大扶貧戰略行動,按照“三變+旅遊+扶貧”思路,立足激活農村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本,加快推動旅遊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實現精準脫貧,依托月照養生谷景區規劃建設的一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學校占地面積24.19畝,總建築面積8179平方米,可同時培訓學員400人。

據李再勇介紹,這個學校培訓資源本土化、教學實習一體化、新型農民職業化、培訓保障惠民化、民風民俗文明化,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脫貧為目標,科學設置培訓專業、課程、內容,為鐘山區旅遊業發展培養“有文化、懂旅遊、會經營、善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農民、景區導遊、旅行社經理、旅店經營人員等實用人才。從2016年起,計劃兩年內投入培訓經費3360萬元,對轄區城市貧困人口中有就業能力的貧困人口、農村貧困人口中911戶2570人“兩有戶”進行旅遊職業技能培訓,引導貧困人口變導遊、變職業農民、變駕駛員、變村幹部、變創業者、變產業工人、變農業經理人等,實現精準脫貧。

產業集群帶動脫貧

當你來到六盤水的大山里,你看到的不是過去的唯一的綠色,而是一排排白色桿子穿插的綠色,這就是六盤水的紅心獼猴桃基地。這又是李再勇啟動的精準脫貧綠色發展的一個模式。

“我們把精準選擇產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做實做優‘三變’平臺,助推‘一產升級、二產轉型、三產優化’。首先選準農業特色產業。依托農業產業“3155”工程,選擇具有市場優勢的紅心獼猴桃、刺梨、軟籽石榴等特色產業,先試點、再推開,以穩妥選準產業來保障農戶有收益。二是選準旅遊休閑產業。結合打造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把推進農旅融合作為“三變”平臺的重要選項。如盤縣妥樂村把古銀杏樹入股到旅遊公司,‘林權變股權,銀杏變資產’,農民既能從公司門票收入中獲利,又能通過出售自家的銀杏果增收,最大限度地盤活了1451棵古銀杏樹獨特資源,真正把銀杏樹變成‘搖錢樹’。”李再勇表示。

獼猴桃目前已經形成了“水城縣百里獼猴桃產業長廊”,從猴場鄉阿誌河大橋起點,沿水(水城)黃(黃果樹)公路、玉(玉舍)馬(馬場橋)公路至勺米鎮坡腳村”,在這條長廊上,系著的不僅僅是一個一個獼猴桃,還系著猴場、蟠龍、阿戛、米籮、勺米等5個鄉鎮,涉及26個行政村11428戶39319人,其中貧困戶2916戶9481人。

“具體由縣屬國有企業水城縣宏興綠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每畝投資3000元和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並按保護價回收鮮果,占股9%;村集體負責土地流轉、糾紛調處等協調服務,占股1%;農戶用土地入股並參與基地建設管理,占股90%。農戶在參與分紅的同時,還可以到基地參與季節性務工,獲得務工收入。”王成剛表示。

據米籮鎮黨委書記張鵬程介紹,這樣的模式,不僅僅讓農民有了固定的分紅,而且還創造了就業機會。作為雌雄異株的獼猴桃,在花期授粉時需要人工,除草只能人工,不能用除草劑,同時在獼猴桃長到一定大小時還得給每個獼猴桃套上紙袋,避免風吹時互相摩擦,這都想要人力,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當地的農民的收入有三部分,土地租金、分紅、務工費等。”張鵬程表示。

這條百里紅心獼猴桃長廊,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獼猴桃的收獲,更是融景觀與經濟一體發展。

據了解,此項目於2015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5.52億元,計劃建設工期3年。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圍繞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四個價值最大化”目標,規劃建設和提升改造紅心獼猴桃7萬畝,並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及休閑觀光設施,把百里獼猴桃產業長廊打造成為生態長廊、旅遊長廊、觀光長廊、轉型長廊、致富長廊。項目啟動以來,新增獼猴桃基地2.3萬畝,新建觀景臺15個,建設產業帶主幹道17公里,完成投資1.82億元。

“這個項目是實施的‘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建立企業、村集體、農戶三者之間的利益鏈接機制,通過平臺公司引領‘三變’、全民參與‘三變’、合作社控股助推‘三變’,探索了一條種得好、管得好、效益好農業產業發展‘三好’新路子。”李再勇表示。

據了解,此項目建成後,盛果期每畝產獼猴桃2000斤,總產量將達7萬噸以上,實現產值21億元,產業帶覆蓋農戶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而2013年以來已經推進的鐘山區大河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同樣是按照“三變+特色產業+旅遊+扶貧”模式規劃建設的省級農業示範園區,園區總規劃面積4.72萬畝,核心區面積3.3萬畝,覆蓋農戶5800戶19000人,其中貧困戶880戶2871人。

“現在這個園區以脫貧為主線,統籌抓好產業發展、農旅一體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園區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以‘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農業特色產業‘3155工程’為抓手,形成1萬畝精品蔬菜基地、1萬畝特色經果、1萬畝特色花卉、1萬畝中藥材的生態產業觀光帶、富民產業帶,引導村民以土地、資金等入股分紅。目前,共有5628戶14352名農民12466畝土地入股合作社、龍頭企業,其中貧困戶461戶1495名,帶動農戶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329戶1003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看著成效,李再勇自豪的說。

農民變股東

智能停車場,在很多的大城市,一般都是由某些公司控制,而在鐘山區,它的背後股東卻是那些貧困的農民。

在鐘山區富康路,有一排已經落成的智能停車場,它是由貧困戶與區物管公司共同出資建設而成。

“這個項目是為解決農村貧困群眾缺資源、就業難、增收難問題,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城市支持農村’的思路和‘三變+金融+扶貧’模式,以政府‘穩賺不賠’的公共資源和好的旅遊景區、好的專業合作社特色產業作為平臺,激發貧困群眾與區物管公司共同經營的主動性,打消金融機構貸款顧慮,變特惠貸‘戶戶貸’為“人人貸‘,讓貧困戶每人貸款5萬元與區物管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經營管理的精準扶貧示範項目。”李再勇表示。

目前全區規劃建設智能停車場35個,計劃2016年建設19個、2017年建設16個;項目總投資22.63億元,其中物管公司投資13.58億、貧困戶投資9.05億元。停車場建成後,將實現全區14409名農村貧困人口和3703名城市貧困居民全覆蓋,帶動貧困群眾就業700人以上。其中,首期建設的位於鐘山區富康路的停車場,建築面積3052.8平方米,為4層立體式結構,停車位219個,總投資2000萬元,預計年收益380萬元,參與投資經營的貧困戶160人,可解決貧困戶就業20人。

“在融資模式上,優先保障貧困戶收益,以物管公司為主體,公司與貧困戶按6:4的比例投入資金,貧困戶按第一年8%、第二年10%、第三年12%享受收益,第四年按8%享受收益,第五年按出資額1:1.5退出,償還個人貸款。”李再勇表示。

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李再勇的“三變”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農業生產增效,農業總產值由2013年的93.81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184億元,增加值從58.26億元提高到114.51億元;農民生活增收,通過入股分紅、務工收入、創業就業等方式,農民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5934元增長到2015年的7522元;貧困村從615個減少到476個,貧困人口從60.37萬減少到41.65萬,貧困發生率從23.3%下降到15.67%。截至2015年,全市新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8億元,累計達到2.7億元,全面消除了“空殼村”,村集體收入最高的達1031萬元,最低的為5萬元,促進了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村集體經濟積累中4881萬元直接用於幫扶貧困群眾。農村生態增值,建成了427.45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森林覆蓋率從2013年的43.3%提高到48.5%,林業產值達到100億元,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可持續的資產收益基礎更加紮實。

這就是李再勇的三變的數字。對於六盤水的未來,李再勇表示,將圍繞貧困人口增收,通過產業發展、園區建設、金融扶貧、易地置業等方式,努力把41.65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三變”改革平臺上來,讓每個貧困戶真正參與“三變”、受益“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