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埔滘地將截標 估值4.7億

1 : GS(14)@2017-09-17 12:15:28

【本報訊】樓市熾熱,發展商投地出價進取。大埔滘逸遙路住宅官地將於本周五截標,因地皮佔地不大,故業界估計地皮估值由3億至4.7億元,每呎地價高逾8,000元,較去年同區地皮地價高逾75%。


規模細 旁有墳場

大埔滘逸遙路項目規模較小,地皮面積82,452方呎,可建總樓面為58,663方呎,地積比約0.71倍。發展層數受限,不得超過四層的低密度分層住宅,料可提供77伙,項目發展期限為55個月。該地皮鄰近逍遙雋岸及翡翠花園,政府去年中曾推出附近一幅同屬低密度發展的大埔公路大埔滘段住宅地招標,由田北俊旗下萬泰以11.82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約4,551元,市場估計地皮約值3億至4.7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5,114至逾8,000元。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指,近年發展商經常高價搶地,屯門管翠路低密度住宅地在今年6月售出時,地價已達6,700元。他指大埔滘地段較屯門優勝,雖然地皮位處斜坡,但料每呎樓面地價可達8,000元以上,涉資逾4.7億元。理想城市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則認為,地盤形狀不規則,發展佈局有挑戰性,加上旁有墳場,發展商需自費建設、維修及保養來往墳場的公眾行人通道,預料對地皮造價有不利影響。他對項目估值約為3.2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為5,500元,預期落成後每呎售價約為1.5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4/201420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52

大埔滘豪宅地 12財團入標

1 : GS(14)@2017-09-17 14:48:31

【本報訊】大埔滘逸遙路豪宅地皮昨截標,共收12份標書,反應不俗,而且大部份為港資。同區地主萬泰及信置(083)等都有入標,市場估計地皮最高值4.7億元,每呎樓面地價可逾8,000元。項目累收12份標書,除上述財團外,建灝地產、英皇(163)、宏安地產(1243)、遠展(035)、恒地(012)、香港興業(480)都是獨資。另有傳創業集團(2221)相關人士都有入標。英皇高級物業主任莊瑞梅昨表示,項目位於傳統豪宅地段,環境清幽,規模合公司發展,出價會反映地形不規則等發展因素,亦會參考區內樓盤及大市走勢。萬泰高級經理劉楚興指,地皮有翠綠山景,而且自身同區有項目,看好豪宅市場,所以入標。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表示,地皮規模不大,投資金額及風險較低,原先預計可獲約15份標書或以上,最終共錄約12份標書,略低於預期,有可能與地皮剪裁較不規則,增加發展及設計難度有關。


太古坊優化方案獲批准

另外,太古地產(1972)早前就鰂魚涌太古坊總綱發展藍圖優化方案,向城規會遞交申請,昨天獲批准,即是可增設餐飲零售等設施。太古地產發新聞稿回應指,對於優化方案的申請獲城規會批准表示欣喜,重建計劃總投資額達150億元,兩座甲級辦公樓太古坊一座及太古坊二座預計於2018年及2021年落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9/20147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033

【專題籽】大埔林村花農50年風雨不改 每晚採摘最美最香白蘭花

1 : GS(14)@2017-09-17 16:29:44

蕭仲成戴上頭燈,每晚一棵棵樹去摘花,辛苦但收入穩定。



【專題籽:胚芽故事】最廉價的香,白蘭花。炎夏,暑天,太陽猛得誇張,曬得人悶了、累了、煩了。風一吹,卻有香氣戛地揚來,滲出一抹幽香,飄過無痕,把心頭的煩躁一併帶走。這香氣,來自最卑下的花朵:白蘭花。白蘭花不在花店爭妍鬥麗,身價不如各種嬌花,大多是由公公婆婆蹲在地鐵站口、街頭小巷,一小包一小包,五元十塊地販賣。廉宜,卻清幽,讓雅俗男女皆欣賞。



男士買來白蘭花放座駕的冷氣出風處,比香精清新得多;女士買來裹在手帕內放身邊,一身都沾得香噴噴,比那款香水都更清雅大方。有時走過公園或山邊,忽爾一棵野白蘭樹傳來暗香,又總叫低着看手機的頭抬起來看看花,看看樹,看看藍天。白蘭花,是城市中各人共同擁有的一縷香氣。見慣只道是尋常,倒從沒考究過白蘭花的身世來源。一天忽爾奇想,好想知道它從何而來,往那兒去,才發現,白蘭花背後的背後,是大埔林村。大埔林村特別的香。越往田邊走,越益有香濃的白蘭花香。林村,是香港白蘭花最主要的種植地,本地近九成的白蘭花,都是源自這兒。林村人用白蘭花有古方的。有些人會把白蘭花浸白酒,據說喝了對消胃氣好;也有些老村民會用它來浸跌打酒,也說是會更快復原。林村人習慣與白蘭花相處,但說是生產重鎮,也未免言重了,因為在林村種植白蘭花的花農大大小小加起來也不過12戶左右而已,蕭仲成(成哥)是其中一位。成哥的白蘭花田是父親留給他的。他從七、八歲起就幫忙父親種白蘭,至今已超過50年。父親留下來的樹,加上他自己新接種的,3萬呎的花田種植了100株白蘭花樹,各棵樹樹齡由15年至60年不等。走入樹與樹之間,有如走進了迷香陣,一步一香氣,幽幽馨馨,叫人久久不願走出林子。


生命力強 不怕風吹雨打

成哥的白蘭花樹跟平常在街見到的不一樣。平常的白蘭花樹可以有幾層樓高,他的,卻才七、八呎。「這些都是調校過的,因為太高不易摘花,所以當樹長高了,我就把高出來的部份砍掉或者壓住,它就會往旁邊生,從而長成橫向闊大的樣子。」成哥說。白蘭花是很能吃苦的花,不怕雨打不怕風吹,連刮颱風都捱得過,而且不必經常施肥,也沒有蟲害。成哥甚至會刻意令白蘭花受傷。「每年一次,我會在白蘭花各主要樹幹上割一圈皮,六分深,讓白蘭花以為自己要枯了,這樣它頑強的生命力才會被激發出來。」受傷後的白蘭花葉子會黃掉,但才幾天,卻會重新長出綠葉,冒出新芽,又結出脹鼓鼓的花蕾,於是一年之中,九個月都是花期,可以每天送香。成哥喜歡白蘭花這樣的生命力,一來易於打理,二來對於花農來說,白蘭花是很穩定的收入。「其他的花,例如劍蘭、百合,遇上一次打風,十幾萬的貨隨時血本無歸。白蘭花卻很耐得苦,我從沒種死過一棵白蘭樹。故雖然它只值五毫子一朵,很廉價,卻天天給我穩定的收入。」成哥說。


脆弱的花 生命不過24小時

只是白蘭花這東西,命太神奇。在樹上的時候生命力頑強如鋼鐵,摘下來後卻脆弱不堪,生命隨即倒數。有買過白蘭花的都知道,再美再香的白蘭花,只能放一天,最多兩天,然後便會轉黑變枯,香消玉殞。摘下來的白蘭花,生命就不過24小時。為了讓白蘭花在最好的時候來到買花人的手上,白蘭花只能在晚上收成。每天晚上八點,成哥就會摸黑到田間摘白蘭花。「白蘭花在晚上開花,十二時是它們打開得最好最香的狀態,可是半夜才摘的話會趕不及送去花墟,不得已我只能晚上八時左右摘。」成哥的裝備不少,長衫長褲和頭上的毛巾是為了防蚊叮,戴上一盞頭燈用以照明,一支小勾幫忙把樹枝拉下來,水鞋是為了防蛇咬,還配有一個膠籃用以收花。穿戴好後,他便會一棵一棵樹去摘花。頭燈放射出的光束在黑夜中左右來回,像一支最勤力的搜索隊伍。看見半開的花,成哥就摘下來放到籃中,有時花長得高,他還得爬上在樹幹去採,攀高蹲低,身手靈活得像隻猴子。


朵朵皆是錢 100朵賣$50

摘花的時候,成哥很仔細。因為白蘭花的價錢是逐朵計算的,每100朵批發價$50,大概就是$0.5一朵。加上白蘭花花期短,今天要是摘漏了,明晚花就已經全開,賣不出去了。所以每次發現漏網之魚,或者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成哥都會仔細的拾回,只因朵朵皆是收入。也因為白蘭花是即日花,那怕是打風、下雨,或者是自己生病了,都不得不天天摘花,所以成哥不輕易出外晚飯,也好久好久沒有去旅行了。實在,這是門挺困身的工作,還得和時間競賽。晚上十時。成哥把花都摘好了。回家後把花一一點算,100朵一包,放在已寫上商號、打好洞的膠袋內。1、2、3、4、5……一共18袋,今天收成是1,800朵白蘭花。終於,成哥這才可梳洗,小睡幾小時,然後凌晨四時就要起床出發把花送到旺角花墟了。出發時,路黑着,我也睏得呵欠連連,成哥卻是天天如是,「沒辦法,白蘭花晚上摘下來後,到早上六時剛好最美的,一定要在這限時前交給客人。」跟他訂花的,有花店,有街邊擺賣的公公婆婆,像採訪當日就見到一位九十歲的婆婆,是成哥熟客,天天跟他買花再拿到深水埗賣。現在過了白蘭花最當造的季節,供不應求,成哥很多熟客今天攞不到貨。Demand& Supply的經濟學原理,不正好說明了成哥有加價的空間?事實是白蘭花每100朵$50的批發價,已經至少十年沒上調整過了。「都是賺個生活吧。每天有穩定收入已很好了,而且別人買來再賣出去,也是要賺的,很多公公婆婆都是靠賣白蘭花自力更生的啊。我剛好賺來夠喝杯早茶就好了。」成哥笑笑,說得淡然。早上六時,晨光初現花墟。風吹過,這一天,又是有白蘭花飄香的美好一天。



香港的白蘭花農只有十多戶,蕭仲成是其中一位,他種白蘭花已有五十多年。

白蘭花摘下來後,最多只可放一兩天。

在白蘭花樹的樹幹上割些樹皮令它受傷,白蘭花樹的生命力會更益激發,可以生出更多花朵。


已經全開了的白蘭花,香氣會消散,所以花農得天天摘花。

摘好的花需要100朵一袋分開去批發,每100朵價值$50。

早上六時前交到花墟,讓大家買到最好最香的白蘭花。


一朵一朵,成哥都珍而重之。

摘白蘭花得在晚上,每晚成哥都會帶好裝備去採花。

除了白蘭花,還有黃蘭花,只不過黃蘭花的味道較濃俗,不多人喜歡。


成哥的白蘭花田由父親留給他,有百多棵樹。

採訪:陳詠敏攝影:黃健峰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1/201469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096

會德豐冀大埔項目成首置盤

1 : GS(14)@2017-09-17 16:34:20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將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首置上車盤成為焦點。會德豐昨釋出善意,形容公私合作模式有利政府及發展商,指旗下大埔洞梓地皮正申請改劃,當中涉及逾千伙資助房屋可用作首置上車盤,惟暫時未獲有關當局接觸。近日傳出首置上車盤的方向之一是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且有指政府願為發展商的新界地皮提供補地價折扣,換來對方回撥半數單位作首置上車盤。


涉逾千伙資助房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昨午表示,首置上車盤未會對發展商賣樓構成壓力,預期相關計劃將會設多種限制,例如資產及入息審查,目標客戶有限,開則等各方面不及私人住宅市場靈活。同時間,採用公私合作模式推行首置上車盤有利加快供應,而私人發展商亦可以藉此釋放空置農地。黃光耀續指,集團旗下大埔洞梓項目今年5月份已入紙申請改劃為綜合發展區,將作私人住宅及資助房屋混合發展,申請當中1,005伙用作發展資助房屋,可以用作公屋、居屋或者首置上車盤,而最終用途視乎政府決定。會德豐發言人隨後補充,有關當局現階段未有向集團方面提議或洽談上述申請中的資助房屋部份用作首置上車盤用途。據資料顯示,洞梓項目佔地超過86萬方呎,鄰近香港教育大學,現時為綠化地,由會德豐持有的Hobman Company Limited自1994年起購入上址多個地段。現時申請劃作兩個地盤發展,A地盤為私人住宅,擬建15幢住宅大樓及13幢洋房,提供約1,700伙,而B地盤用作發展資助房屋,建7幢不多於16層高大廈,提供1,005伙,初步規劃全為一房或兩房單位。上述申請十劃只有一撇,仍有待城規會同意及磋商補地價等程序需要處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2/201500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06

田北俊14個月斥15億購兩大埔地

1 : GS(14)@2017-09-17 17:29:08

【本報訊】田北俊十四個月內花15億元連購兩幅大埔豪宅地。昨日開標的大埔滘逸遙路豪宅地,再次由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旗下的萬泰以3.23億元奪地,連同去年7月同系以11.82億元投到附近的地皮,兩幅地皮大約共投資40億元,每呎建築成本7,000至8,000元。上周五截標時,大部份為港資,未見中資財團。市場估計地皮約值3億至4.7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5,114元至逾8,000元,如今每呎樓面地價5,506元批出,即是萬泰以貼近市場預期下限奪地。不過,對比去年中同系投到的大埔公路大埔滘段住宅地,每呎樓面地價約4,551元,是次地皮呎價貴了逾兩成。


田北俊:只可做難搞啲嘅項目

田北俊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集團於沙田九肚一帶已有不少土儲,已經對沙田及大埔好熟悉,但坦言九肚比大埔滘較靚,故兩次中標價都比九肚地皮出手打了折扣。去年中投中第一幅地的呎價約4,500元,今次約5,500元,只是因為「咩都貴晒」而調整出價。他估計,兩幅地皮大約投資共40億元左右,每呎建築成本7,000至8,000元。萬泰總經理周國材補充指,是次逸遙路地皮無限呎及限量,而且地積比只是0.7倍,「大把空間發展」,不認為地皮難搞或難剪裁,料總投資額約10億元。對於地皮市場競爭激烈,田北俊直言「大地盤一定唔夠人做」,自己是細公司,只可以去投二線地區、細項目或者「難搞啲嘅項目」,人家可以有工場做好多麵包,自己就唯有做有特色的西餅。問及「港人首置上車盤」,田北俊表示支持有關措施,但據他估計,可能有關單位業主需要平買平賣,變相對一些期望買樓升值的人,無甚吸引力,但就可以確保有自住需求的市民有得住,又不需要經常擔心被人加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3/20151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46

會德豐大埔地減私樓層數 或設千伙首置盤

1 : GS(14)@2017-10-08 23:39:07

【施政報告前瞻】【本報訊】施政報告公佈前夕,商人吳光正旗下會德豐的大埔洞梓地皮,早前曾表明冀將逾千伙資助房屋,或可用作首置上車盤。發展商新近再將項目發展向城規會修訂,微調私人房屋發展部份,興建樓層下調至不多於20層,維持當中1,005伙用作發展資助房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首置盤以政府及發展商合作方式發展,將會是三贏局面。記者:黃嘉銘



特首林鄭月娥下周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首置盤成為焦點。近日傳出首置盤的方向之一是以公私營合作發展,且有指政府願為發展商的新界地皮提供補地價折扣,換來對方回撥半數單位作首置盤,而會德豐洞梓地皮表明冀將逾千伙資助房屋,或可用作首置盤。事實上,會德豐在今年5月已入紙申請改劃為綜合發展區,將作私人住宅及資助房屋混合發展,申請當中1,005伙用作發展資助房屋,可以用作公屋、居屋或首置盤,而最終用途視乎政府決定。發展商新近再將項目發展向城規會修訂,微調私人房屋發展部份,興建樓層由原先不多於22層,下調至不多於20層,但發展面積及單位數目不變,提供1,700個單位,總樓面維持在144.7萬方呎。至於劃作發展資助房屋的地盤,發展計劃完全不變,總樓面近59萬方呎,提供1,005伙。本報昨向會德豐副主席梁志堅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黃遠輝:公私營合作三贏


資料顯示,洞梓項目佔地逾86萬方呎,鄰近香港教育大學,現時為綠化地,由會德豐持有的Hobman Company Ltd自1994年起購入上址多個地段。現時劃作兩個地盤發展,A地盤為私人住宅,擬建15幢住宅大樓及13幢洋房,提供約1,700伙,而B地盤用作發展資助房屋,建7幢不多於16層高大廈,提供1,005伙,初步規劃全為一房或兩房單位。黃遠輝昨表示,設立定位為「高於居屋、低於私樓」的首置盤是在資源不充裕下無可厚非的建議,若首置盤以政府及發展商合作發展,將會是三贏局面;對發展商來說能釋放土地儲備,對政府則能以較快方式提供上車盤。項目定價詳情需待特首林鄭月娥再作交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1007/201749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74

政府擬交房協銷售 最快3年後入伙 恒基大埔地或建首置盤

1 : GS(14)@2017-10-09 02:50:48

■恒地位於大埔蕉坑的項目(紅圈示)已獲城規會批准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地盤,有機會成為首置盤的選址。彭志行攝



【首置盤】【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將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將交代港人首置上車盤具體內容。消息指政府初步構思將首置盤的銷售安排交房協負責;選址傾向物色私人發展商位處新界、已獲城規會批准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地盤,包括恒基在大埔蕉坑的項目,並透過地價優惠由發展商建首置單位,最快3年後第一個港人首置上車盤可落成入伙。記者:譚靜雯 莫劍弦樓價高企,港人置業困難,林鄭月娥早前曾披露港人首置上車盤部份內容,主要對象為年輕家庭、未曾購買居屋或未曾擁有物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又強調上車盤選址不會動用已劃為公屋、居屋的地盤,但具體細節留待下月施政報告交代。政府初步構思參考私人參建居屋計劃模式,即公私營合作模式,與私人發展商合作推行首置盤。消息人士透露,由發展商提供土地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則向發展商提供地價優惠,並指定新樓盤內數幢樓宇作首置單位,「發展商撥出大約兩成單位,再交畀政府做首置」。首置上車盤主要對象為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曾購買居屋或擁有物業者均不符合資格。消息稱,政府初步構思將首置上車盤的銷售安排交由房協負責,「房協一直都係政府嘅房屋政策實驗室,又有出售如夾屋等資助房屋經驗,最重要房協資料庫同房委會互通,可以負責審查申請人有冇買過居屋等嘅資料」。消息又指由房協執行銷售首置盤,可避開不必要的政治阻力。


多個發展商反應積極

綜合多個消息,林鄭月娥銳意在首個5年任期內推出首個港人首置上車盤,選址極大可能物色已獲城規會批准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土地,「一般改劃用途,係城規會閒閒哋都要一年時間,特首要在任內有第一個首置項目落成推售,最快就係搵已經獲城規會批准咗改劃嘅農地」。據了解,港府高層已就首置上車盤接觸多個私人發展商,不少反應積極。翻查資料,部份由私人發展商持有的土地均有機會成為首置盤的選址,其中恒基持有多達4,480萬平方呎的農地,當中大埔蕉坑項目,去年已獲城規會批准作公私營發展,該地盤毗鄰豪宅鹿茵山莊,料可興建4幢約不高於14層的資助房屋,單位數目近300伙。另一發展商會德豐今年5月已向城規會申請將大埔洞梓地皮改劃為綜合發展區,除了私樓發展,也可興建約千伙資助房屋。消息人士稱,若首置盤推行順利,首個項目最快3年後可落成入伙。房協主席鄔滿海接受《蘋果》查詢時表示,房協過往有推行資助房屋的經驗,包括夾屋等,鄔滿海又指多年來與政府合作,若首置盤交由房協推行,他們樂意配合,「如果可以幫到解決住屋問題,我哋都樂意做」;但他強調,至今未接獲政府要求推行首置盤的細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19/201571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99

大埔洋房銀主盤賣平兩成

1 : GS(14)@2017-10-09 02:59:06

【本報訊】豪宅市場接連錄銀主盤出現,有「買家墳場」之稱的大埔豪宅比華利山別墅,錄銀主屋以低於市價兩成,即1,800萬元售出,同區的逍遙雋岸亦錄銀主盤沽出,成交價1,860萬元。大埔豪宅頻出現銀主盤,其中,比華利山別墅普遍二手成交均損手離場外,不乏銀主貨。世紀21灝天地產盧嘉麟表示,比華利山別墅銀池道雙號屋,實用面積1,902方呎,5房2廳間隔,設有前後花園約1,000方呎,外望船灣海景,以1,80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9,464元,較市價低約20%。盧嘉麟指,買家為同區換樓客,對大埔豪宅市場瞭如指掌,見比華利山別墅屋苑規模大,會所設施齊備,價格落後,因而拍板入市。該屋苑溫莎道雙號屋銀主貨,今日由黃開基測量師行進行拍賣,洋房建築面積4,081方呎,實用面積2,461方呎,屬5房洋房,原業主以2,700萬元買入,是次以低於購入價2,600萬元開售。


逍遙雋岸損手511萬

另外,位於大埔舊路的大埔公路大埔滘段一帶的逍遙雋岸,已落成11年,發展商為興聯集團發展旗下的興聯置業投資,物業新近亦錄銀主盤成交。市場消息指,逍遙雋岸雙號單位,實用面積1,518方呎,設有1,227呎花園,原業主十年前以2,268萬元買入,3年前多次將洋房抵押予銀行加按套現,最終按爆淪銀主盤,新近洋房以1,860萬沽出,呎價12,253元,賬面蝕408萬元,連同使費料損手511萬元。該屋苑鄰近老牌豪宅翡翠花園以及滌濤山,普遍二手成交疏落。同區的蔚海山莊銀主盤,實用面積3,169方呎,則於4個月前以5,100萬元沽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0/201585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37

【專題籽】二千珠貝沉睡大埔魚排下 復興我城珍珠養殖

1 : GS(14)@2017-10-09 03:25:09

目前珠貝狀況理想,甄華達認為香港水質適合養殖珍珠。



【專題籽:胚芽故事】哀香港失珠彩之時,更發現遺失了一海寶珠。一個晴朗早上,隨甄華達從大埔三門仔出發,駛船至一個叫老虎笏的內海。內灣小小,被鬱鬱葱葱的山嶺三面環抱。平靜海面築有平台及小房子,原來是一魚排。登上木道,蹲身一拉,從海裏拉出一網貝殼。握着坑坑窪窪的貝殼,小刀插進開合處,感應得肉體位置,由內至外輕輕一劃一撬,貝殼就打開了。褐黃肉體潺潺,輕輕一挑,一顆銀白的圓珠冒出來,是顆珍珠!此珠並非滄海唯一,在這個二千平方米魚排下,正培育着二千多個珍珠貝,其中百多個是甄華達的實驗品。



甄華達在金融界打滾多年,有股壇名嘴的美名。原來「銅」味軀殼內,住了個綠色靈魂。十來年前,甄華達已開始鑽研、投資有機食品,現在是長春社主席,更在香港大學生物科學院供讀博士課程,培育珍珠就是他埋頭兩年多的「功課」。這「功課」一開展,不得了,上溯歷史,下及展望,既具歷史厚度,又具產業願景。研究分三部份,一是香港採珠養珠業歷史,二是在香港復養珍珠的可行性,三是珍珠養殖作為商業活動在港的前景。


珠業時廢時興 最後一個珠農

據甄的研究,公元九百多年後漢時期,大埔一帶已有官府經營採珠活動,當時更有「媚珠池」之名。歷史一直發展,採珠活動時廢時興。五十年代,香港望族馮秉芬爵士在吉澳養殖珍珠,成果令人滿意。當時採用的是企鵝貝(Pteria Penguin),培育出的珍珠呈半粒狀,好處是孕育期短,數月已有珠上市。五十年代末,有見珍珠養殖有成果,港英政府於是立例,規定珠農得申請牌照,當時一共發出了六個牌照。於是老虎笏、鳳凰笏一帶出現珍珠養殖場,大埔不少漁民更替這些珍珠公司打工,「我在三門仔就遇過曾在養殖場打工的老人及其後代!」然而,這個行業無以為繼,其中原因包括六十年代興建船灣淡水湖,養殖場或遷或拆,還有颱風溫黛襲港,摧毀建設。及至七十年代,曾有教會及魚民復養珍珠,但因不懂加工、營銷,行業始終未能發展下去。這個行業一直沉睡至十來年前,葉定民因鍾愛大海和釣魚,在老虎笏買下魚排,意外發現海中長滿珍珠貝,於是萌起養殖的念頭。養殖場起初頗受歡迎,遊人絡繹不絕,但結業收場。究其原因,葉定民說:「我只懂養,不懂設計,又沒有人協助開發產品。」養殖場位置偏遠,交通支出高昂,再加上後來煤氣公司在附近鋪設天然氣管道,葉相信工程令水質變差,短時間內珍珠貝大量死亡。養殖業隨葉定民黯然退場又再次沉睡。甄華達就是再次揭開禾稈見珍珠者。兩年多前,為了研究,甄華達四處搜集歷史文獻之餘,也廣結善緣,接觸過養殖過珍珠的教會、主理過養珠政策的學者、當過珠農的三門仔村民等。這些人脈不但助他整理香港珍珠養殖業的歷史脈絡,更有助他試養珍珠。生產珍珠核的福井製核所第二代王俊傑,就給甄華達提供了珠核。珠核是培育珍珠的「種子」,由珍珠貝殼打磨而來。要培育珍珠,得先把珠核及一小塊珠蚌裙邊組織植進貝母的生殖巢,裙邊組織會分泌珍珠層於珠核上,累積形成珍珠。期間得不斷清理貝母外殼,防止附生物與貝母爭吃,及避免感染疾病。



定期清理珠貝殼外的附生物,確保珠貝有足夠營養生長,及避免染病菌。

這個魚排有兩種珠貝,分別是馬氏珍珠貝殼(左、體形較小),及企鵝貝。育珠前者需一年,後者需數月。

蹲身一拉,從海裏拉出一網珍珠貝殼。


24歲的周國兆(右),做了一年多義工。


「追尋資料過程像偵探故事」

目前甄華達在老虎笏試養珍珠,定期駛船前往魚排照料,清洗貝殼上的附生物。他養殖的珠貝叫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孕育期為一年,預期今年深秋就可採集。甄華達形容這次研究:「追尋資料過程就像偵探故事般精采!」讓這個「偵探」追查下去的動力是,他知道香港近年是重要珍珠貿易及分銷樞紐,惟獨缺生產一環,何不復興生產,補上缺塊?在前的是否珠玉,還待時間驗證。



一顆銀白的圓珠裹在褐黃肉體內。

昔日有大埔三門仔村民在珍珠養殖場打工。圖片翻拍自《三門仔新村遷村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甄華達


葉定民

採訪:周燕攝影:Rex Chapman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30/20168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85

大埔727呎新盤賣450萬劈價百萬吸客只此一間!

1 : GS(14)@2017-10-29 23:56:58

人稱「邪骨大王」的柳明心持有的大埔村屋新盤元墩下1號,入場費低至330萬元,即使項目地點絕對是荒山野嶺,座落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內,連供水系統及廁所沖水也來自天然山水,但又如何,一樣大受歡迎。此新盤總共6個單位,自今年4月發售以來已售出5伙,最後一伙發展商決定劈價百萬促銷。價單顯示,元墩下2號1樓單位,實用面積727方呎,原價550萬元,現減價100萬至450萬元,呎價6,190元,無論入場費及呎價均有可能平絕全港新盤。根據銷售安排,單位將於10月27日以先到先得形式、於元墩下現場發售。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4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