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京能清潔(00579):來自花旗的深度報告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01

京能清潔(00579):來自花旗的深度報告

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的第二篇是來自於花旗對京能清潔能源(00579)的最新報告,該報告的作者在這個行業是常年II排名第一,一般是拉開第二名很遠(II排名是國際上對研究員的排名,類似國內新財富,但更國際化,更權威) 。

報告中,花旗對京能清潔給出了4.40港元的目標價,回報率達32%。花旗認為,公司2014-2016年EPS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2015年,公司盈利結構趨於多元化,同時,隨著北京市政府油氣價格補貼政策的頒發,公司將增加抗成本上升風險的能力。2015年預期9倍市盈率非常有吸引力,相較於純風電運營商和油氣供應商分別折價43%和41%。

以下是花旗最新報告的部分關鍵內容摘譯,僅供大家參考:

內容摘要
目標價4.40港元,回報率為32%根據現金流貼現模型的計算,我們認為京能的目標價為4.4港元。我們的觀點12014-2016年EPS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22015年,預計盈利結構趨於多元化,營業利潤的50%來自燃氣發電廠,37%和來自風電場,13%來自水電和太陽能項目;3隨著北京市政府油氣價格補貼政策的頒發,公司將增加抗成本上升風險的能力。2015年預期9倍市盈率非常有吸引力,相較於純風電運營商和油氣供應商分別折價43%和41%。

EPS將快速提高。我們預期2014年至2016年的EPS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1.4%。其增長動力分別來自,2014年的油氣裝機量預期將達到2393兆瓦,2014年-2015年風電裝機將分別達到364兆瓦和298兆瓦;太陽能發電在2014-2015年預期將達到431兆瓦;營業利潤的不確定性在於,我們只將兩個位於北京市日均處理能力達4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其中一個計入模型。

多元化的盈利結構。2015年,預計燃氣發電廠的營業利潤率為14%,將貢獻50%的營業利潤;風力發電的營業利潤率為54%,將貢獻37%的營業利潤;水電的營業利潤率為44%-48%之間,預計將貢獻13%左右的利潤。

有能力化解油氣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京能的單位天然氣成本在2014年9月1日,提升了0.42元/m3了,幅度為16%,單位發電成本增加0.084元/千瓦時。但預期並不會對京能的利潤形成較大沖擊,主要是由於官方將會調高上網電價以及在2015年1月之前北京市政府通過燃氣補貼方案是大概率事件。北京市政府持有京能65%的股份,因此寄希望於通過大力補貼,以期減少排放。

利潤對燃氣價格的敏感性----如果2014年9月1日,天然氣價格上調50%,那麽京能2014年的凈利潤將會比之前預期下降11.9%,而相較於2015年的利潤較之前的預期將下降27.1%。2013年6月以來,公司的燃氣成本的上升帶來的經營壓力已經化解,並且,2014年9月以來,公司已經在重新申請提高補貼以化解成本壓力。

2012-2016年盈利指標的統計和預期
                          

1、預計未來兩年裝機容量將大幅提升――預期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

  京能在2014年1季度有4306兆瓦的裝機容量,包括燃氣發電廠的2028兆瓦(占47%),風電達到1699兆瓦(占比39%),水電369兆瓦(占9%),太陽能發電210兆瓦(占5%)。公司的目標是在2015年末,達到7676兆瓦的裝機容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6%。同時,公司在北京也擁有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合計日均處理垃圾能力達到4000噸,預計在2016年-2017年對公司的利潤形成貢獻。

2北京能源結構的變化
  根據北京市“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為了完成節能減排計劃,北京市正在將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能源。其中,天然氣占城市能源的比重將增加11個百分點,達到24%,可再生能源將提升3個百分點,達到6%;同期,在能源結構中降低煤的比重,將煤的比重降低13%個百分點,降至17%。

3、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預計2014年,京能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率將達到20%,在人民幣24.36億元左右。其中,50%來自燃氣供應部分(同比增加3.8個百分點);36%來自風電部分(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7%來自水電部分(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剩下的7%來自太陽能和其他能源部分(同比增加3.8個百分點)。燃氣供應和太陽能發電對公司利潤的貢獻將會隨著裝機容量的提高而上升,我們假設在2015年1月上網電價上調之前,84元/兆瓦時的額外補貼將能夠化解自從2014年9月1日上調天然氣價格以來對公司9-12月燃氣成本上漲的壓力。

京能的利潤結構的變化


強大的股東背景——北京市政府是其大股東

北京國有資產管理中心(BSAMAC),是一個重要的北京政府部門,北京市政府通過北京國有資產管理中心的全資擁有的北京能源投資集團(BEIH),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則擁有65.68%的股份。

(1)預期京能將通過未來的天然氣價格上漲從而獲得更高的政府補貼,或對2014-2016年的燃氣發電廠上網電價,由於北京市政府期望保持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北京市政府已經進行了成熟的定價機制的設計。此外,京能將繼續作為在北京市唯一的風電場和地面太陽能電廠的經營者。

(2)京能也得益於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緊密關系。早在2012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正在整合北京地區的熱供應組織(主要包括在城市的暖氣的供應商和經銷商)進入北京能源投資集團。這加強了京能燃氣發電方面和熱供應組織的燃氣業務的聯系,使得燃氣發電發電廠經營更為穩定,效率更高。同時,燃氣供應企業同樣隸屬於北京市政府,京能集團將無需擔心燃氣發電所需的燃氣供應。

京能股權結構圖


發改委提出,一、二、三、四類風能資源區風電上網電價將由0.51元、0.54元、0.58元、0.61元每千瓦時降至0.47元、0.50元、0.54元和0.59元,平均下降幅度6.25%。京能在2014年之後將增加945兆瓦的裝機容量,預計對20152016年公司的利潤形成影響。

風險提示:
政府補貼的時間不確定。2014年,京能仍沒有收到任何政府的補貼,其中包括燃氣補貼7.94億元,雖然財政補貼不到位的概率較小,但對於公司的現金流將形成影響。

北京以外的燃氣發電廠的盈利存在不確定性。首先是價格和補貼上的不確定性,公司的大部分北京之外的燃氣發電廠在廣東省,而雖然其上網電價保持750/兆瓦時的高位,但發電廠仍然需要依靠政府的補貼才能盈利,而補貼則是由地方政府決定。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價機制,使得地方政府會根據燃氣價格上漲的情況,調高上網電價或增加補貼。其次是補貼的支付存在不確定性。北京市政府擁有足夠的財政資金保證補貼能足額及時發放,但這並不代表其他地方政府能按時足額的發放,而在過往的案例中,也確實存在補貼發放不到位的情況。


第三,天然氣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在非北京地區,燃氣的供應商基本都是非聯營企業,京能的掌控能力不強。                                                            
(來源花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80

來自好萊塢的“耳語”

2014-11-17  NCW
 
 

 

不同于常見的硅穀創業故事,Whisper來自親近市井的洛杉磯,這家全球移動匿名社區鼻祖的創始人之理想是讓“世界不再那麼難受”◎ 財新記者 南皓 文nanhao.blog.caixin.com 窗外飄著淡淡的霧,天氣不理想。但在深圳瑞吉酒店96 層的“回”型酒廊,整個市區仍然盡收眼底。一張深藍色絨面法式沙發里,邁克· 海沃德(Michael Heyward)慵懶地坐著,蘋果筆記本歪放一旁,時差的影響似乎還在。

這位全球移動匿名社區的鼻祖,Whisper 的聯合創始人一臉輕鬆,腳穿白色匡威帆布鞋,露出半截黃藍斑點襪,這次中國行似乎與“進軍中國市場”的商業計劃無關。一番簡單寒暄和自我介紹之後,海沃德冷不丁地沖財新記者狡黠一笑,說: “We are not always Whispering(我們並不總在耳語。 ) ”同許多內向的孩子一樣,今年27 歲的海沃德從不喜歡學校。學業和人際關係,他處理得都不算好。他並不認為 自己不合群。他還承認自己曾有過嚴重的 ADD(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 ,這也導致其課業總不那麼盡如人意。或許是美國技術創業男身上的魔咒,高中畢業時,他和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Tumblr創始人David Karp一樣輟學了。

海沃德很早就開始工作,他的第一位僱主,就是他的父親。

海沃德的父親有“星期六早間卡通教父”之稱。他是漢納巴伯拉動畫公司的一名作家,創造了 “史酷比狗”這樣的經典卡通角色,還參與創作了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兒童們所熟知的G型神探(Inspector Gadget) ,同時也是動畫片 《神偷卡門》的執行製作人。

海沃德休學時,他父親正經營著DIC 娛樂——一家從華特迪士尼公司買來的公司。海沃德在 DIC 的第一個項目是把 F1賽事帶給了美國電視觀衆。拿到美國國內 F1賽事的獨家轉播權是個艱難的過程,但海沃德表示這段經歷很有用,因為他覺得在美國建立社交網絡,要比經營體育許可權容易得多。

在 DIC,海沃德遇到一位兒時在洛杉磯比佛利山莊的鄰居,比他年長17歲 的 Brad Brooks。Brad 原在投資銀行工作,2000年加入了老海沃德的公司,幫助其從迪士尼收購了DIC。

2006年 DIC 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Brad 離開,2010年在互聯網熱潮中開始自己創業。Brad創立的公司叫做TigerText,是一款設定時間焚毀已讀短信的通信軟件,比以“閱後即焚”而聞名的通信應用 Snapchat還早了一年多。

彼時海沃德開始琢磨自己創業的可能性。2011年,他給 Brad 打電話,說自己有些點子,想加入 TigerText。兩人在一起經常頭腦風暴,久而久之漸生疑問:現在的社交媒體都怎麼了?

“我們發覺身邊朋友們的真實生活,好像並不像他們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那樣,在人們所想與所說之間有一片巨大的空間,不知道是什麼。 ”說著,海沃德轉頭望了一眼霧蒙蒙的窗外。

他提筆畫了一張草圖,圖上羅列了人們在生活中會面對的各種人際關係:“對不同關係的人,談話內容是不一樣的,只有極小部分是你完全信任的人,你可以毫無保留地說任何事;在公開場 合表達自己是非常有壓力的,但對一個你不認識或不認識你的人,你也許能對他們說一些只能跟最信任的人說的話。 ”海沃德和 Brad 開始關注一個名為PostSecret 的網絡社區,人們在那裡發佈一些秘密,同時還有聊天輪盤系統,讓陌生人彼此對話。他們覺得這是有趣的想法,海沃德和 Brad 已有了 “移動為王”的概念,因為那時的美國,智能手機普及已成趨勢。隨後便是各種點子的噴湧和碰撞,最終他倆確定要做一個完全匿名的社區,讓用戶寫下想說的話,系統會根據關鍵詞理解語義,並配一張背景圖。經過數月在TextTiger 的孵化,Whisper于2012年5月誕生了。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應用上線也靜悄悄的,猶如一陣耳語。海沃德回憶:“上線第一天只有20次下載,大部分還是我媽媽在朋友那兒宣傳的功勞。 ”達到第100個下載是在上線幾個月後。

轉機出現在2012年下半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校園媒體寫了一篇關於海沃德公司的文章,Whisper 在校園里傳開了。海沃德告訴財新記者, “我們最初的用戶都是公立大學的學生,賓州、俄亥俄、特拉華……一點都沒有‘常春藤範’ ,很平民。這跟Pinterest很像,他們一開始就是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家庭主婦間流行起來的。 ”接近市井——海沃德認為這非常重要。不同于大多數美國技術創業團隊,海沃德建立公司的地方並不是舊金山附近的硅穀,而是在距離洛杉磯市40分鐘車程的 Santa Monica,一個叫做“硅灘” (Silicon Beach)的美麗海濱小鎮。

海沃德說,洛杉磯是個更有煙火氣的城市,比硅穀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硅穀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在硅穀成功的產品不一定適合其他地方。 ”現在“硅灘”逐漸成為全美第二大創業區,這裡發展起來的項目,包括了Snapchat以及視頻網站Hulu。

好萊塢長大的經歷對海沃德貢獻的不只是創業地,他常對員工們說: “我在好萊塢長大,在那裡,人們花億萬美元拍電影,教人怎麼哭,怎麼笑,所以我們做的APP,關注的也是情感。 ”Whisper 中國區負責人王宇成告訴財新記者,雖然在Whisper上完全匿名,但不代表用戶什麼都能說。 “你不能去評價某個具體的人,更不能使用粗暴的語言,系統不允許你發佈。 ”他說, “我們希望人們在這裡吐露心聲,講自己的故事,找到跟自己有同樣經歷和感受的人,而不是發佈惡意攻擊或色情廣告。 ”在Whisper 上,有人會寫下身邊的趣事,也經常能看到一些懺悔。曾經有人在上面留下遺言,這時他們會看到系統根據語義自動匹配過來的其他有類似念頭的人發佈的信息,往往用戶相互傾訴後就打消了輕生的念頭。Whisper 系統也會在檢索到類似語義時,給發佈的消息打上水印,內容是一段文字和一個電話: “我們聽到了你的聲音,你可以撥打下面這個號碼。 ”這號碼接通的是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的公益性組織。

今年9月18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城外,一名想要輕生的男子 Jose Silva 在公路上超速行駛,警察攔截後,他拒絕下車,與警方對峙。當時,警方以為 Jose 持有武器,視其為危險分子,出動特警把 Jose 的轎車團團圍住。這時,Jose開始用Whisper直播:“有50個警察圍著我。 ”“我今天要死了。 ”“我還能把事情弄得更糟嗎?”

“他們覺得我想死……”

Whisper 的工作人員發現後,迅速嘗試與 Jose 溝通,並與警方合作,確認Jose未持有武器,事情最後和平解決。

海沃德本人全年無休地沉浸在Whisper 中聆聽,感受他人的感受,他形容自己“像與全世界談著一場戀愛” 。

今年25歲的鄭辰雨是Whisper 中國區的運營官。她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進了銀行,在去年的一次紅杉資本大會上結識海沃德。海沃德當場邀請她加入Whisper,希望她到中國開展業務,建立中國版Whisper ——“耳語” 。 “他是一個很有同理心的人,非常擅于洞穿人情。 ”鄭辰雨這樣評價海沃德, “他能看到你眼睛里的火,感受你內心的想法。 ”鄭辰雨告訴財新記者,或許是出身好萊塢和動畫公司的緣故,海沃德很喜歡講故事。有次一起吃飯,海沃德僅憑察言觀色,給大家講起鄰桌每個陌生人的 “故事” 。他平時與員工溝通時,也常引用好萊塢劇本。對移動社區,海沃德長期秉承的信條來自于電影 《蜘蛛俠》 :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

作為近來最火的移動應用之一,Whisper 于去年3月、11月和今年上半年完成三筆融資,今年5月的 C 輪3600 萬美元融資,除原有投資方光速和紅杉外,夏斯塔創投(Shasta) 、興盛資本(Thrive Bentures)以及騰訊都有參投。

現在是海沃德第二次來中國。海沃 德 說,Whisper 進 中 國 緣 于 他 在Whisper 上看到了一些用中文發佈的信息,而後他開始研究中國。他認為,中國龐大的獨生子女群體比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對於傾訴內心世界有更強的需求; 中國也已成為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

對於在中國的商業模式,海沃德並未過多探討,只是給出了幾個Whisper 在美國運營的例子,比如一種帶 “好萊塢元素”的銷售模式: 當電影 《蝙蝠俠》即將上映時,Whisper 會向制片商出售幾個關鍵詞,如果有用戶發佈 “我想去看 《蝙蝠俠》 ” ,這條文字信息的配圖就有一定幾率會是張 “蝙蝠俠”的海報。

海沃德認為,一個用戶數量過億的社交平台怎樣都能賺錢。 “我們只是希望這個世界不再那麼難受。 ”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76

小米最害怕的敵人 竟也來自中國

2014-11-17  TCW
 
 

 

一家公司竟扳倒一個國家?這句話看似荒謬,此時此刻卻正發生在韓國。

十月底,韓國經濟數據屢傳壞消息,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已是連四季低於一%,出口金額更因為三星手機等指標產品的出貨衰減,比第二季減少二.六%,創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最大降幅。

消息一出,韓國銀行(BOK)經濟統計局局長鄭穎澤罕見的出面指控,今年第三季才剛剛竄起、登上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的小米科技,就是韓國經濟拉警報的元兇!

這是因為,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今年第三季小米市占率以不到三個百分點的差距,終結三星蟬聯十季的冠軍寶座,成為新任中國手機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三星光在中國一年出貨量就有五千多萬支手機,占三星總出貨量兩成以上,也一直是它最重視的戰場;但,二○一○年才成立的小米科技,憑什麼在這裡撂倒全球巨霸三星?

在中國,撂倒三星性價比高,又受惠補貼政策

從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數據來看,小米去年第三季起,短短一年就把中國市占率從六.四%拉升到一六.二%,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小米的性能價格比(CP);在規格相似的前提下,小米手機售價不到三星的六折,而小米能夠做到,全靠它獨特的網路銷售模式。

這樣的特點,搭配今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市場的重大轉變──補貼政策的轉向,讓小米異軍突起,打敗三星。

過去,中國移動、聯通等三大電信業者每年都以數十億美元的代價,補貼智慧型手機售價,三星只要緊緊抓住電信商,就能從源頭把手機市場如粽子般整串抓住;但現在,電信業者把補貼對象從手機售價轉移到話費補助,以吸引用戶從3G轉進4G。

這麼一來,過去中高價手機靠電信業者補助才大賣的三星手機,現在反而賣不動了;取而代之的,是便宜的小米手機出線。

更教韓國官員氣結的是,同樣的情況竟然也發生在韓國。

十月一日起韓國實施新法,電信商對所有手機的補貼金額都必須一致,導致高價手機因補貼大舉減少而銷售不佳,小米則因為在當地空機售價還不到三星的一半,竟然取代韓國當地品牌、成為空機銷售第一名,還引發團購熱潮。

靠官網賣手機、減少行銷成本,小米其實並不是第一例,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就曾經在二○一○年與宏達電攜手嘗試過,但短短不到一年就宣告失敗,當時Google的理由是,「消費者仍然喜歡在購買前把玩手機。」

小米為何能做到Google做不到的事?答案是,小米靠低價、高性能,在中國六億網民中形成熱潮,「便宜好康」的消息傳播力特別強,讓它立刻成為全中國一致的話題、甚至是形成「米粉」(小米粉絲)潮流。

在全球,競爭者眾經驗和行銷優勢不及華為

現在的小米,已在區域賽的中國戰場取得勝利,但下一輪的世界級挑戰,才剛剛開始。

十月中,一位台灣投資公司高階主管在北京見到小米創辦人雷軍,整個人明顯瘦了一圈,顯然壓力不小;小米今年靠著約六千萬支的手機出貨量擠進世界前三強,但它的全球市占率卻不到三星的四分之一。

二○一五年,小米已經喊出「一億支」的出貨目標,成長率超過六成,但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資深經理陳玠瑋認為「難度甚高」。

原因在於,小米今年超過九成的手機都在中國銷售,但明年中國市場出貨量成長率僅約兩成,小米要達到目標,勢必要在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拿下相當的市占率才行。

不僅如此,與小米同樣來自中國的華為、聯想等同樣對新興市場磨刀霍霍,各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小米未來面對的真正競爭對手,正是來自中國內部。

和全球通訊設備大廠華為相比,小米從中國走進國際市場的優勢遠遠不及華為,華為有多年與各國電信商打交道的經驗,也能用通訊設備搭配手機的「包裹式行銷」;相較之下,小米在國際市場只有「性能價格比」的特點,而且這個特點還因為越來越多中國低價手機的出籠而逐漸模糊。

在市場,準備增資預估市值直逼鴻海帝國

正因為一場硬仗即將來到,此時的小米正醞釀增資,而且這一回外傳的預估市值竟喊上四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三千五百億元),比起二○一二年年中的估值四十億美元增逾十倍,居然逼近鴻海的市值。

今年十一月初,就在小米籌備融資的同時,《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恰好」公布了一份機密文件,指出小米雖然是靠低價搶市,但去年獲利約新台幣一百七十三億元,年增率更多達八四%,無疑打破外界對它「低價、低獲利」的假設。

約莫同時,雷軍更特地延攬了中國的入口網站之父──新浪網前總編輯陳彤一起加入小米,打算投入約新台幣三百億元、相當於去年獲利的一.七倍,在半年內改革小米電視等產品內容。

這些種種,都是小米為了明年的高成長所做的準備,然而,接下來,小米還得解決國際專利不足、文化隔閡難以經營各國粉絲等問題,國內則有華為等其他強敵的醞釀反撲,這個中國龍頭寶座能坐多久,隨時都有變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66

商品暴跌背後的新空頭來自哪里?A股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05

目前國內市場呈現出越來越清晰的兩大趨勢:股市牛、商品熊,這背後,“買股指、賣商品”的策略正大行其道,大量資金從商品市場抽出,流入了股市。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攔腰斬半,期銅跌去了13%,國內螺紋鋼暴跌了35%,還有焦煤、焦炭、橡膠等商品價格均大幅下挫。(下圖顯示鐵礦石價格走勢)

[B3`{CO_B53[TH_~D})ETT1

另一方面,中國股市經過多年沈寂終於在下半年爆發,央行降息以來,滬指已經多個交易日大漲1%以上,今年累積漲幅高達30%。(下圖顯示上證綜指走勢)

Z1%IM}$$NL13VJ]M_YFK9S8

近段時間來,受到A股持續上漲的影響,國內期市各品種波動明顯加大,“買股指、賣商品”的策略受到青睞。路透引述一位新加坡交易員稱,不少中國私募基金常常買入股指期貨,同時做空一種或兩種其它期貨合約。

長江期貨分析師周利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當前其宏觀對沖觀點就是做多股指期貨做空黑色(首選鐵礦石),多頭配置以股指期貨為主、國債期貨次之。

他估算,未來一段時間鐵礦石、螺紋鋼、橡膠、鋅、鋁將繼續呈現資金流出趨勢。

隨著資金的流出,部分商品的價格繼續承壓。路透甚至還提到,正是中國的大舉做空加速了商品價格的崩盤。

據其報道,中國私募基金建立的規模龐大的空倉導致銅價在3月觸及四年低點。上海期銅的最新空倉或許就為本周銅價跌至四年半低點推波助瀾。

“許多期銅的空倉是基於對沖策略建立的,是為了在股指和鐵礦石或螺紋鋼之間建立對沖。”路透引述交易員稱。

至於這背後的邏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持續疲軟,商品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投資者信心遭受打擊,而隨著降息周期的開啟,市場對央行進一步寬松預期強化,金融部門不斷加杠桿,長期低迷的股市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期貨分析人士漆誌雲認為,在新格局下,賣出商品買入股指是長期有效策略。地產和商品因為政策長期虛高,股市因為政策長期低迷,現在這都要回歸合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78

【他山之石】近距離看Lending Club—來自美國用戶的真實體驗報告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659982



T姐曰:美國最大的P2P平臺Lending Club即將在11日掛牌上市。它是如何做到如此規模?又如何能夠獲取50億美金的估值?相信林林總總的關於Lending Club的研報已有不少,這次T姐帶給大家來自大洋彼岸的用戶體驗報告,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家令人興奮的新公司。

LendingClub—來自美國用戶的深度評述

Lending Club是一個匯集借款人和投資人的在線金融社區,在這里,信譽良好的借款人和精明的投資人都能夠獲利。投資人能夠以低至25美元的增量進行貸款,這就使得小額投資者能夠持有大量貸款的一部分。(LendingClub的)投資者收益據說一直比較可觀,但這些收益也可能被誇大化了。


據Lending Club的數據顯示,最受好評的A級貸款的平均年收益已達到5.49%,占到風險性第二高的F級貸款的13.55%。對於那些擁有100筆或者更多貸款的投資者而言,他們的平均收益高達6-9%,而只有不到1%的投資者蒙受了凈虧損。

在寫關於Lending Club的文章之前,我對它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檢測。我(在Lending Club上)投資了2,600美元,(Lending Club)返還給我100美元作為對新客戶的獎勵。我用這筆錢購買了95只貸款的股票。我並非特別活躍,基本上不會對收益進行重新投資。盡管這樣,在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間,我的Lending Club報表顯示我賺取了11.08%的年收益,高於我為自己的貸款選擇的信貸風險的平均收益率。

這是因為我的聰明還是運氣?事實證明,哪個都不是。我想說的是,這11.08%的年收益純粹是一場幻想,而這個幻想之說適用於Lending Club的所有投資者。在我的121.38美元的收益之中,100.22美元是來自於四筆到期未還的貸款的本息收益,如果拋開這筆收益不談,我計算了下我的年收益率,約為1.60%。又過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這些貸款之中的兩筆成了過失貸款,突然之間,我那11.08%的年收益行情急轉直下。

我猜測正在發生的情況是,Lending Club並沒有清算過失貸款,也沒有把這筆金額歸為受損資金。聽起來很耳熟吧?應該是挺耳熟的,因為這個“市值計價”上的錯誤與大銀行們直至2008年金融崩潰之前在房地產信貸方面所犯的錯誤相同。

現在,由於Lending Club正在快速發展,我的假定是,在這些可觀的收益率之中,快速累加的過失貸款的金額也被計算在內了。這就可能造成過度地高估了總體投資回報率,正如我在2013年3月的11.08%的年收益率就是被過度誇大了的。




Lending Club的回應

我與ScottSanborn, Lending Club的首席運營官,以及Matthew Wierman,Lending Club的平臺管理副總裁進行了交談。他們承認,拖欠的貸款直到違約之前都沒有歸為應該減低的賬面價值,而且,直到違約之前,全部的金額都是被算進總體的投資者收益中去的。Wierman說,典型的投資者行為是持有全部的貸款直到最後期限,而不會去關註某一個時間段的資金差異。他表示,公司沒有也不可能在每個時間點都去仔細估算數以百萬計的個體投資者賬戶中的合理價值,而且,這些貸款當中的一部分,因為借款人的信用度的不斷提升或者不斷降低的利率,價值可能變得更高。

我詢問了拖欠貸款的平均價值,Wierman說,這些拖欠貸款會以42%的折扣在自由市場出售。他還表示,當貸款達到了違約標準(120天),他們會回收5%的本金。

我的看法

對於Sanborn和 Wierman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的坦誠和毫無戒心,我非常欽佩。同時我也認為,Lending Club平臺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匹配服務,我也很喜歡這個匹配過程。我可能還會對現有貸款的收益進行重新投資。

這就是說,我的確認為Lending Club在誇大它的投資收益—而且可能是極度誇大。Wierman所說的貸款價值可能隨著利息率的變動和借款人信用度的變更而變動,但是這些價值的變動除了增加之外,同樣有可能是減少。將過失貸款算入總金額是一個重大偏差,這極大高估了資金總額和回報率。

我向Sanborn 和 Wierman表達了如下觀點:緊跟在收益之後會有一個大膽的披露,“這些收益包含了所有的過失貸款,而這些包含了過失貸款的總金額將不可能被全部實現.”Sanborn回應說,“我認為最好將你的反饋納入賬戶匯總信息。我們會不斷改進。” (源自財富觀察)

作者:Allan Roth

Allan S. Roth 是Wealth Logic的創辦者,這是一個向客戶提供理財規劃和投資建議的公司,按小時收費。作為How a Second Grader Beats Wall Street的作者,他同時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教授投資和行為金融理論,並且是位知名演講者。按照法律規定,他的專欄不能夠給出具體的投資建議,因為任何的投資建議必須考慮到投資人的意願,而且需要承擔風險。他的專欄不會預測下一個搶手股票,同樣也不會預測下個月的股市走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56

一份來自陌生的饋贈-----陌陌的溫度 和 色度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76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1-31 10:32 編輯

一份來自陌生的饋贈-----陌陌的溫度 和 色度

作者:格隆匯 老鍋底

導讀:為挽回頹勢,拯救自己的未來,陌陌祭出了大殺器——實體禮物商城。當陌陌遇上移動支付,會發生什麽?陌陌大幅推薦商業變現進程,這是否又是一條全新進化之路?

一如我最早的預期,陌陌的股價從上市以來就不斷下挫,不斷創出新低!就像商標侵權,熊孩子的告密,還是老東家的臨門一腳,都沒能阻止陌陌上市的匆匆腳步。同樣他現在的一切變現手段也都沒有止住他股價下跌的步伐。然而就在前天,陌陌終於放出了大招!為挽回頹勢,拯救自己的未來,陌陌祭出了大殺器——實體禮物商城。當陌陌遇上移動支付,會發生什麽?陌陌大幅推薦商業變現進程,這是否又是一條全新進化之路?
咱們就先來說說為何陌陌股價一蹶不振吧。不可否認,陌陌是一款很成功的移動社交平臺,可以說在陌生人社交領域陌陌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他之所以這麽成功,主要是從未有一款應用專門解決“約炮”這個剛需——至少從來沒有一款應用在初期這樣定位,也沒有誰在技術上解決得這麽高效。定位的成功把陌陌順利的送上了ipo之路,可是並沒有解決公司盈利的瓶頸,加上面對上下兩路競爭對手的夾擊,陌陌還能否守得住陣地?也正是伴隨著這個疑問,陌陌的股價屢創新低。

陌陌的特長是在陌生人社交領域,可是有業內人士認為,陌陌的實踐只能證明,陌生人社交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用戶的彼此需求錯位,得不到相互的滿足,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交並不是說社交在陌陌上實現不了,只是目前還算不上,或許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陌陌社區足夠熱鬧了,逐漸從陌生人社區過渡到熟人社區。可是就算過渡到熟人社區,陌陌又能如何呢?要知道熟人社交領域中已經有微信這座大山了。社交網絡和其他產品不一樣,市場幾乎只能容納一家,因為這是一個群體性行為,必須都使用你才能使用,你在微信上,他在陌陌上,可沒法聊天。

再來看看陌陌收入部分。陌陌主要收入分兩塊,一塊來自會員vip,一塊來自遊戲。互聯網的精髓向來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陌陌想要靠vip收費來盈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至於遊戲,陌陌根本就沒有這個基因。社交遊戲的核心在比較強的關系鏈上,陌陌模仿了 kakaotalk,line 或微信的遊戲平臺模式,但陌陌的用戶關系鏈較淺,沒有粘性,所以陌陌也就做不到其他那些社交遊戲平臺的模式,陌陌只能做為一個遊戲的分發平臺。我們應該是更願意跟朋友一起比誰某個遊戲玩的好,而不是隨便一個陌生人。用戶 1.8 個億的陌陌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遊戲上的收入是 440 萬美元,用戶 1 個多億的 kakaotalk,今天上半年的遊戲收入為 5.6 億美元,這里就能看出陌陌作為遊戲平臺的艱難。

模式,模式有點混不下去了,盈利,盈利也沒法看。在上市之前,VC的投資可以幫助陌陌實現快速擴張,而上市之後,投資人則更多的希望看到陌陌能夠盈利。而股價則是投資人對陌陌最準確的反饋。

就在這種窘境之下,陌陌毅然開出大招,這種勇氣也的確值得令人敬佩!此次陌陌推出實體禮物商城,在社交APP行業內,以往尚無先例,陌陌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社交APP事實上,在網上送禮並非陌陌首創,早前QQ、YY,包括一些在線娛樂視頻類的產品,如天鴿互動旗下的9158等,都將互送禮品作為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不過,這些大多是選擇虛擬商品,而陌陌選擇了實體商品。通過實實在在的禮物來增加用戶之間的粘性,完善社交場景,豐富用戶體驗。畢竟拆開一個實際的鮮花,和網上送的一朵虛擬鮮花,在價格上可能一樣,但用戶體驗是不同的。

實體禮物商城的出現,讓陌陌迅速從虛擬社交邁入真實社交之中。用戶社交的效率和體驗或將因此得到提升,對於陌陌來言,自然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轉變運營理念,深度分析用戶真實心理需求,以實體禮物或其他延伸性模式為商業變現之路,進而讓自己活得更滋潤一點。要知道YY和9158,每月光虛擬商品就可以輕松入袋過億人民幣!我想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會更加喜歡真實的禮物吧?

可是你能確定在陌陌上發的是禮物而不是“曖昧”,甚至是yuepao信號?這會不會以商城之名打著賣yin之實呢?陌陌COO王力說:“禮物是一種有溫度的社交。”如果就目前陌陌首批商城里的禮品來看,也的確如此——主打新奇酷玩的精品路線,單品價格在100元—1000元之間不等。但陌陌已經表示,未來會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豐富品類。如果真的推出iPhone 6等禮品,會不會讓很多年輕人感覺壓力山大?而且,如果出現類似炫富性質的產品,溫度或許就會變質為“色度”。

最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看看陌陌如何來平衡“溫度”和“色度”,看看陌陌的多元商業化之路到底何去何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84

易車網宣布完成來自京東與騰訊的13億美元融資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2-18/898420.html

新浪科技訊 2月18日晚間消息,易車網(NYSE:BITA)今日發布公告,宣布完成來自騰訊與京東的戰略投資交易。

1月9日,易車網、京東(Nasdaq:JD)和騰訊(SEHK: 00700)聯合宣布,三方已達成最終協議,京東和騰訊以現金和獨家資源的形式對易車網投資約13億美元。同時,易車旗下專註於汽車金融互聯網平臺的子公司易鑫資本將獲得京東和騰訊總計2.5億美元的現金投資。

根據該協議,京東將以認購易車網新發行普通股的形式,向易車網投資約11.5億美元,其中包括4億美元現金和約7.5億美元的獨家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京東為易車網獨家開放各電商平臺的新車和二手車頻道,包括移動端應用和其他支持。

同時,騰訊也將以認購易車網新發行普通股的形式,向易車網投資1.5億美元現金。易車網新發行普通股認購價格為每股73.31美元(即每股美國存托股73.31美元)。

此外,京東與騰訊將分別以1億美元和1.5億美元認購易鑫資本新發行A類優先股。

交易完成後,京東與騰訊將分別持有易車網稀釋後的總發行流通股的25%和3.3%的股份。京東還將獲得易車網董事會一個席位。同時,京東和騰訊還將分別持有易鑫資本17.7%和26.6%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36

中國經濟需要一輪量價雙管齊下的QE:來自歐美日本的啟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61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4 13:53 編輯

中國經濟需要一輪量價雙管齊下的QE:來自歐美日本的啟示
作者:任澤平、張慶昌



導讀:
在QE作用下,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都走向複蘇。系統梳理和比對三個國家的QE方案及效果後,我們認為中國經濟需要一輪量價雙管齊下的QE,與強改革配合。

摘要:
美國先後實施了3輪QE,共計3.51萬億美元,貸款利率從峰值8.05%降到3.25%,經濟從危機走向複蘇,現正從高速逐步回歸均衡。QE的標的主要包括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還包括部分機構債和國債。3輪QE後,美國經濟在全球率先走向複蘇,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美聯儲退出QE並擇機加息。美國經濟正逐步從高速回歸到2%的均衡增速。

從LTRO到TLTRO再到QE,歐央行共註入約2.2萬億歐元,邊際貸款利率從2.25%降到0.3%,經濟築底後複蘇。歐版QE從歐央行提供低息抵押貸款逐步轉為購買主權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近期歐元區經濟仍有超市場預期的數據,歐元區4月ZEW經濟景氣指數64.8,前值62.4。歐元區4月綜合PMI初值53.5,低於前值54.0,但仍然處在高位。歐元區受就業改善、歐元貶值和大宗價格保持低位影響,消費和出口增長穩定;PMI連續22個月處於擴張態勢,表明歐元區經濟進入可持續複蘇。另外,希臘問題,車到山前必有路。

日本從QE到QQE,長期貸款利率從2.55%降到1.05%,經濟築底複蘇。日本QE的標的包括,政府公債規模、交易所交易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托。日本短期經濟數據比較穩定,3月失業率3.4%,預期3.5%;4月制造業PMI為49.9,略微出現萎縮。4月央行議息會議表示,日本經濟正在逐漸複蘇,預計將繼續良性經濟周期。

QE起作用的核心邏輯。(1)為什麽美國QE比歐元區QE更有效?為什麽英國FLS和歐元區TLTRO效果有限?降低銀行的風險資產是加大貸款投放量的核心。(2)為什麽LTRO和QE相比效果不理想?LTRO量太小且不改變銀行的風險資產比例。(3)利率降低和QE的規模同樣重要。

中國需要一輪QE:“強改革+寬貨幣”缺一不可。雖然當前中國的經濟減速疊加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不同於美歐,但美聯儲和歐央行的措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1)急需降低融資利率。(2)當前中國仍以間接融資為主,僅通過發展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成本實現經濟企穩很難,降低長端貸款利率仍有必要。(3)央行需要通過降低銀行的風險資產比例的方式註入流動性,且量要足夠大。(4)沒有強改革破掉舊增長模式和剛兌,單純的QE只會使舊增長模式死灰複燃。如果通過改革破舊立新,QE將有利於降低新經濟的融資成本,因此“強改革+寬貨幣”的政策組合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正文:
當下中國經濟超市場預期的差,國君宏觀估算的一季度GDP在5-6%,而不是官方公布的7%。市場預計中國版QE將至。我們系統梳理了發達國家實行QE的具體方案及效果,來嘗試回答中國曲線版QE的必要性及可能的方案。

1.  3輪QE過後:美國經濟從危機走向複蘇

1.1.  3輪QE釋放3.51億美元流動性,貸款利率下降60%

2008年以來,美國先後實施了3輪QE,共計3.51萬億美元;貸款利率從峰值8.05%降到3.25%。QE1,2008年11月—2010年3月,美聯儲共購買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1750億美元的機構債和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QE2,2010年11月—2011年6月,美聯儲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QE3,2012年9月到12月,美聯儲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12月份後,除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外,美聯儲每月還將購買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2014年1月,美聯儲正式啟動QE退出計劃。

3輪QE後,美國經濟在全球率先走向複蘇,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美聯儲退出QE並擇機加息。

1.2. 經濟複蘇後逐步回歸均衡

一季度數據遜於預期;4月美元指數下跌3.7%,創4年最大月跌幅。第一,一季度GDP季環比初值0.2%,低於預期值的1%。部分原因是由惡劣天氣、港口罷工等導致的。第二,新增就業保持溫和增長,失業率保持穩定。美國4月2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6.2萬人,創2000年4月15日以來最低。第三,通脹繼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美國3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1.3%,預期1.4%。部分原因受能源價格下跌和非能源進口物品價格下跌影響。

中長期將回歸到2%的經濟潛在增速,料2季度GDP增速回升。除去暫時性因素外,美國經濟存在向潛在增速回落的趨勢。潛在增速約為2%。2014年美國不變價GDP增長2.4%。第一,居民支出下降,收入穩固增長。主要受前期能源價格下降導致,表明消費者信心指數依然保持較高。第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下滑。企業固定投資下滑2.5%,創2009年末以來最差表現,前值增長4.5%。出口主要受強勢美元和國際需求下降影響。


2.從LTRO到TLTRO再到QE:歐元區經濟築底複蘇

2.1.共註入2.2萬億歐元,邊際貸款利率從2.25%降到0.3%。

從LTRO到TLTRO再到QE,共註入2.2萬億歐元,邊際貸款利率從2.25%降到0.3%。2011年12月21日第一次推出LTRO,以1%的利率提供銀行4890億歐元的抵押貸款。2012年2月28日第二次推出LTRO,規模為5295.3億歐元。2014年9月18日推出第一次TLTRO,歐央行以0.15%固定利率提供826億歐元貸款,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1000億至3000億歐元。2015年3月實行QE,規模為1.1萬億,歐央行和成員國央行每月購買成員國國債、機構債、ABS等。
                              


2.2.經濟築底複蘇

近期歐元區數據超市場預期。歐元區4月ZEW經濟景氣指數64.8,前值62.4。歐元區4月CPI初值同比0.0%,前值-0.1%。歐元區3月失業率11.3%,前值11.3%。歐元區5月綜合PMI初值53.5,低於前值54.0,但仍然處在高位。

經濟築底複蘇。第一,消費和出口增長穩定。主要受就業改善、歐元貶值和大宗價格保持低位影響。第二,QE作用顯現。2015年4月歐央行發布銀行借貸調查報告,顯示銀行借貸標準下降,QE帶來的銀行流動性流向了實體經濟。第三,歐元區綜合PMI連續22個月處於擴張態勢。第四,IMF近期將將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1.2%上調至1.5%。  

2.3.希臘問題:車道山前必有路

隨著歐元區經濟複蘇,救助希臘的能力在提升,希臘債務問題將會有所緩和。即使希臘談判失敗,歐元區也早建立起了防火墻。


3.從QE到QQE:日本經濟溫和複蘇

3.1.從QE到QQE,長期貸款利率從2.55%降到1.05%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實為日本所創。日本先後實施了五輪QE:2001年3月-2006年3月,央行主要通過從金融機構購買國債向市場註入流動性。2009年,央行通過購買國債、公司債、商業票據來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2010年10月-2013年3月,購買政府、私人部門在內的更加廣泛的資產。2013年4月-2014年10月,除購買國債外,還將增購高風險的股市聯動型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2014年11月-現在,日本央行維持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購買包括,政府公債規模30萬億日元、ETF和JREIT。

3.2.日本經濟逐步溫和複蘇

短期數據仍比較穩定。第一,日本3月失業率3.4%,預期3.5%,前值3.5%。第二,日本4月東京CPI同比0.7%,預期0.7%,前值2.3%。第三,日本制造業略微收縮。日本4月制造業PMI為49.9,低於前值50.3。顯示,制造業近1年來首次出現收縮。主要受產出、新訂單和投入品價格下降影響。

日本經濟逐步溫和複蘇。4月央行議息會議表示,日本經濟正在逐漸複蘇,預計將繼續良性經濟周期;預計日本2015財年和2016財年的潛在經濟增速將加快;預計2015財年下半年物價將加速擡升,預計2016財年上半年將實現2%通脹目標。
      

4. QE起作用的核心邏輯

4.1.美聯儲使用QE的經驗

資產價格和私人部門杠桿過高是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所以美國的QE主要通過購買信貸資產證券來轉移風險。主要的經驗有:

第一,徹底地推動QE 去杠桿,恢複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第二,更多地借助QE 恢複市場力量,而不是依賴政府財政刺激;第三,大力推動再工業化、頁巖油氣革命等供給側創新;第四,部分地利用了美元霸權。詳見《美國一枝獨秀:我們學到了什麽?》(20150216)、《世界經濟築底了嗎?》(20150303)。

4.2.歐央行使用QE的經驗

LTRO和TLTRO降低了融資成本。LTRO,為歐元區成員國銀行提供3年期低息(1%利率)抵押貸款。TLTRO,為歐元區成員國銀行提供低利率(0.15%)四年期定向抵押貸款,要求貸款投向家庭和非金融企業。

QE效果會比LTRO好。首先,規模遠超LTRO和TLTRO,決心更大。其次,直接向銀行註入流動性,比銀行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申請貸款更直接。

4.3. QE起作用的核心邏輯

為什麽美國QE比歐元區QE更有效?為什麽英國FLS和歐元區TLTRO效果有限?降低銀行的風險資產是加大貸款投放量的核心。美國QE主要購買的是銀行高風險資產,住房抵押證券。歐元區主要購買的是相對低風險資產,主權債。商業銀行是順周期的,在經濟複蘇時會加大放貸量,在衰退時會收縮放貸量,對企業而言是雪上加霜。在中國更明顯,風險相對於利潤或許更重要。只有降低風險資產占比,銀行才會主動放貸。

為什麽LTRO和QE相比效果不理想呢?第一,LTRO量太小,無論對於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起到的推動作用都有限,甚至資金不能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如果資金量大,資金總會部分的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第二,QE是直接註入流動性,轉移風險資產。LTRO僅是獲得低息貸款,風險資產比例沒變。

價和量同樣重要。放眼全球,在實行QE的國家,長短端利率都大幅度下降。間接融資成本下降對於消費信貸、個人住房貸款、小型企業比較重要。



5.中國需要一輪QE:“強改革+寬貨幣”缺一不可

雖然當前中國的經濟減速疊加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不同於美國和歐洲,但是面對經濟衰退,美聯儲和歐央行的所采取的措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格林斯潘說,“美國的問題在於資產泡沫和杠桿高”。歐洲的問題在於主權債務危機。中國的問題在於“三期疊加”,經濟增速換擋期、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階段。

貨幣政策如何操作?中國需要一輪QE:量價雙管齊下。

急需降低融資利率。克強總理說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才5%,而央行統計的貸款平均利率卻在6%以上,這是加杠桿的節奏,不利於新興產業發展。新老產業交替空擋,經濟會加速下滑。

只靠權益市場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可以嗎?不可以。像上一部分提到的,美國是個直接融資比重較高的國家。長端利率下降同樣很重要,尤其對於消費信貸、住房貸款等。再看中國,直接融資比重遠低於間接融資,僅憑權益市場融資降低企業成本達到穩增長的目標很難。

需要通過降低銀行的風險資產比例的方式來註入流動性,且量要足夠大。根據歐央行使用TLTRO和英國支持對中小企業和家庭放貸的融資換貸款計劃(FLS)的效果看,利率是下來了,但是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量沒有增加。為什麽?很容易理解,銀行是順經濟周期的,在經濟下行時,為控制不良資產率會出現惜貸現象。銀行增加放貸的核心邏輯在於不良貸款率不變或者下降。

必須實行“強改革+寬貨幣”的政策組合。增速換擋期,由於體制性障礙使得舊增長模式無法順利出清,財務軟約束,借助隱性擔保加杠桿負債循環。如果沒有強改革破掉舊增長模式和剛兌,單純的QE只會使舊增長模式死灰複燃。如果通過改革破舊立新,QE將有利於降低新經濟的融資成本,因此“強改革+寬貨幣”的政策組合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來源:澤平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139

他1/4生意來自按讚數


2015-07-27  TCW

「傳統的房地產經紀人習慣把自己擺在物件後面,現在的經紀人則要讓自己成為明星,經營自己的品牌,」紐約房地產天王埃克倫德如是說。

而要經營品牌,社群網站不可或缺,但怎樣才能吸睛又吸金?以下是《商業周刊》搶先摘錄埃克倫德新書,揭露天王的粉絲經營之道。

我心想這是個爛點子。非常爛的點子。二○○六年,我隸屬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頒布臉書相關政策,要求所有房地產經紀人辦兩個臉書帳號:一個私人用,一個公事 用。差別在哪裡?我心想,我很有自我,所以我很專業;我很愛這工作,所以我才是我。他們提出解釋說,公司不想跟我們這些銷售人員在酒吧喝酒或海灘半裸的形 象連在一起,我們的客戶也不想。

我立刻說:「不行!」所有人紛紛轉頭。「我不想分裂成不同的人,要取悅所有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我就是我,唯一的我,我要讓客戶看到我各形各色的所有面貌。我們必須吸引目光,而不是逃避目光。」

你猜結果怎麼樣?我說服公司撤回新政策,而且我的看法沒有錯:後來我奪得銷售冠軍,我那五十多萬名追蹤者絕對功不可沒。

無論你是婦產科醫生或殯葬業者,你必須找到別人,付錢給你工作。你需要觀眾,而每天都是一場表演!可是該怎麼找到觀眾?靠過來一點,我要跟你說一句超重要 的悄悄話:別再浪費時間了,挨家挨戶打拚的時代過去了,現在該靠二十一世紀的新方式吸引生意與關注:透過社群網站(social media)。

如今社群網站貢獻我超過四分之一的生意,不只重要,更是關鍵。去年(二○一三年)我個人房地產經紀品牌的佣金收入為兩千萬美元,所以網路上那些「讚」值五百萬美元。想對我比讚嗎?謝謝啦!

你在社群網站該始終呈現真實的一面,忠於真正的自己,別不敢在世界之前坦然展現。這不只是我針對社群網站的成功秘訣,更是人生的成功之道。

吸引追蹤者的第一步是貼文要吸引人,必須結合你的日常生活。無論你是專案經理、瑜伽老師或銷售人員,你都得給追蹤者一點東西——歡笑、實用,或你個人生活的一點分享。

分享的秘訣在於:不只單向,還要雙向。某些人在追蹤你,你該試著回饋給他們一點東西。如果你給的比競爭對手多,追蹤者會開始談論你,你的專頁會如同妥善施肥的花園,追蹤人數越來越多。

我先跟你分享一個訣竅:所有平台要採用同一個帳號名稱,發文內容統統一模一樣或大致雷同。因為這樣才真實,而如果我們想讓別人埋單,就一定要保持真實。如果有一絲虛假,可瞞不了別人。

接下來我要分享吸引關注的通用秘訣,教你怎麼增加追蹤者與按讚數:

心機一:永遠要擺照片!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而且在一瞬間就能直擊心坎。永遠要擺照片!即使不是用在Instagram,也要加上照片。只有文字敘述實在很無趣,且就是不夠吸引人,按讚數多不到哪去。照片越清晰好看越好。

心機二:動物與嬰兒是票房保證

了解哪些照片才吸睛,例如動物、嬰兒、日出、日落、海浪、大自然、摩天大樓,還有半裸照。我曾經發過一則提及本書的文章,目標是進一步刺激銷量,隨文附上我親吻一隻大丹狗的照片,而這成為我數一數二成功的貼文。大家都愛高大帥氣的狗狗。

心機三:5小時內別發第二篇

絕對別在五小時內發表超過兩則貼文,別人會感到很無聊,如果你談的是同一件事,別人更是覺得無聊到爆。假設妳訂婚了,妳先發一則以「他問我」開頭的貼文, 一大堆人猛按讚。半小時後,你發文說「我超驚喜」,不久以後又發一張自己微笑的照片說:「我超級開心。」哇靠,小姐,我已經幫妳按過一次讚了,到底一天裡 要為同一件事替妳按幾個讚啊?

心機四:偶爾對臉友說甜言蜜語

沒錯,社群網站可以用來吹噓與行銷,但要做得正確就必須注意某些微妙細節;我的訣竅是讓追蹤者有參與感。常見錯誤是發一張十五人坐在長桌兩側的照片,附上 一句「跟朋友共度的美妙之夜」,追蹤者看了會有被拋棄的感覺。他們顯然沒有受獲邀出席,沒坐在那一張長桌旁,你沒跟他們分享任何東西。

如果你想讓追蹤者有參與感,不妨說:「人生總有起起伏伏,我很慶幸能有好友相伴。」這樣講比較謙恭,提供不同面向,而且也是真心話。不過最後記得加上一個問句:「你不覺得這讓人生整個不同了嗎?」讚!我喜歡這句!我讓情緒得以感染別人,我們變得站在一起。

心機五:讓主題交錯以免太老梗

單調重複是大忌。人的記性很好,如果你發文重複,追蹤者會轉移目標。我會刻意在五大主題跳來跳去:

.銷售相關的貼文:破紀錄、新物件。.紐約或是我在外地旅行的漂亮照片:搭配記錄當下心情的動人字句。.我的狗,或其他可愛的動物。.自拍:有時是在戶外 半裸,例如慢跑或登山(但絕不會是在健身房或浴室對鏡子自拍)。.開心玩樂的場面:盡量讓照片裡只有兩或三個人,或一大堆人的團體照。

心機六:想做怪也要做得漂亮

社群網站其實就是一場數字遊戲。你希望看你貼文的人越多人越好,也希望引起話題。這不代表你要跟老闆在公司的耶誕趴上一起跳電臀舞,再把影片貼出來,但如 果你真想這樣做的話,絕對要跳得很好看,否則只會招來閒言閒語。偶爾跨出舒適區無妨,你可以藉此吸引目光,即使按讚數不見得如你預期,也絕對可以讓你顯得 與眾不同。

心機七:從網友留言挖寶

我喜歡別人在我貼文底下的留言,每一則留言都喜歡,雖然有時留言多達上千則,讀完也許得花半小時,但老實說,我讀得津津有味。如果有時間,我會回覆留言。 社群網站是一場盛大的自說自話,我們都站在房間角落面面相覷,卻只是在自言自語而已。你該走到房間中央,確實跟每個人說話,跟一個個追蹤者交流。很少人明 白這可以是對話,也應該是對話。人人都希望講話有人理、有人聽,跟別人有交流,這樣才能讓別人埋單!

奇怪的是,社群網站確實有助我做出決定,走向更快樂的人生。我知道有些人不想聽一群連臉都沒有的陌生人七嘴八舌,藉此當作下決定的依據,但事實是,你的追蹤者跟你喜好相同,所以他們才會喜歡你。換言之,如果你了解他們的喜好,你大概也會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我有時會思考,到底去哪裡旅行能得到最多的讚,藉此決定旅行地點。因為我的追蹤者是我的家人,他們了解我,知道我適合旅行的地點。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 上酒吧的貼文可能沒多少個讚,但親外婆的貼文會有上千個讚,外婆永遠勝過雞尾酒。由於社群網站講求參與與共鳴,我們會因此活得更正面,選擇迎向人生中更重 要的事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90

半年要開38家分公司,“微票兒”的野心來自騰訊與萬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8/151590.shtml

2013年年底,微信電影票業務正式成立,是在線票務的遲來的玩家之一。當時微票兒的市場份額還不到3%。如今,微信電影票已更名為“微票兒”,正朝著泛娛樂方向逐步布局:在電影票以外,QQ電影、演藝和體育業務都已並入了微票兒的業務體系,團隊也從300多人擴充到了600多人。根據微票兒提供的數據,2015年暑期檔,其市場占比已達到17%。 

基於微信入口,微票兒花兩年時間躋身在線票務這個細分領域的前三。它之於騰訊的意義有別於淘寶電影之於阿里,貓眼之於美團,但在一定程度上背負著騰訊大平臺的使命。藝恩咨詢副總裁侯濤分析稱,整個BAT都在做影視文化布局,騰訊也要把自己的業務板塊搭建完整。微票兒擴充多品類、實現規模化運營不排除有部分壓力是來自投資方。

騰訊投資總監方輝告訴創業家,“我們認為電影票務這個高頻消費市場是未來的趨勢,因而當時任高朋網CEO的林寧提出要在電影票務這個領域做互聯網的二次創業時,我們一開始就對對其投資了,並向其開放了微信錢包的入口。”

有了B輪融資以後,微票兒能否更快地走出與其他網票平臺的差異化之路,微票兒之於騰訊是否承載了後者布局大娛樂方向的訴求,將獨立App按社區或社交的產品方向重點打造是否有意減少對微信入口的依賴?拋給“微票兒”的提問還有更多。

近期,在微影時代的新辦公樓里,林寧跟創業家聊了聊微票兒過去大半年的變化以及它的未來規劃。

與影院“和解”

微影時代的B輪融資中,萬達集團雖不是最大投資方,但有了後者的結盟已足夠對其他網票平臺起到“威懾”作用。

日前,媒體傳出萬達投資微影後隨即封殺貓眼的消息,隨後貓眼方對此做了回應,表示一切如常,所有業務合作並未受到任何阻礙。針對微影和萬達合作以後,是否會涉及對在線票務市場的壟斷合作。林寧向創業家表示,微影和萬達沒有簽訂獨家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主要基於兩個層面展開:1、電影票務合作;2、與萬達集團內部的文化電影投資、演藝業務等業務單元與公司在票務、推廣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從第三方在線票務平臺存在開始,院線與線上票務平臺的關系一直很微妙。票務平臺通過預售努力幫影院提高上座率,線上發行幫著去庫存。但即便有了不錯的收效,兩者的關系依然沒能“親密”。多家平臺正通過各種合作拉近跟線下場景的關系,建立更多平臺和影院間的信任。

北京唐閣影院總經理劉振華對創業家表示,在線票務和院線的關系屬於“亦敵亦友”。會員是影院的黃金,當電影票的團購和在線選作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影院的會員必然遭到稀釋,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阻礙。

從這點來看,微影選擇萬達更像是票務平臺和影院的一場“化敵為友”。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院線是中國最大的院線。對於影院而言,本身的場景建設成本就很大,用戶越多的平臺對它的幫助越大。林寧表示,微信有將近7億多用戶,每天人均打開朋友圈20次,相當於近一百多億的PV。 “我們的責任之一是幫助影院更好的消化庫存,我想這是萬達會選擇投我們的原因之一。”

從影院的角度,劉振華表示不希望任何一家票務平臺一家獨大,影院會很被動。“之前,有過一些比較強勢的平臺跟我們談合作,他們跟我們聊完獨家合作後,又以更低的價格和別家合作,我不希望靠價格來打仗,希望靠服務”。

除了上述與萬達院線的合作,林寧透露,微影緊接著會跟王思聰一起做體育賽事的聯合運營。“萬達集團在體育、金融方面也有多方投資布局,他們中很多都需要跟互聯網做連接,我們更擅長做線上的用戶鏈接。大家合作能幫助用戶解決更多的問題就行。”

從引導消費到生產內容

經過1年的市場競爭,在線票務市場這個細分領域的主力玩家僅剩5家左右。電影票作為一個本地消費的必備產品之一,也越來被越來越多垂直領域的O2O的企業所看重,比如最近新入局的去哪兒。

過去,大家拼流量,曬出票量,而微票兒在過去一年當中強調的是“連接”。據林寧介紹,微票兒目前已覆蓋了4500家影院。另外,他們也在不斷加強線上營銷和發行能力。今年4月,微信電影票獲得環球影業官方授權,聯合推廣了一條《速度與激情7》朋友圈廣告,引得眾人圍觀,這是微票兒基於微信朋友圈天然的社交優勢。

據悉,微影時代現在是騰訊娛樂廣告在朋友圈的獨家總代理,基於微信這個平臺,許多新的、有趣的技術公司紛紛主動靠攏,林寧希望這些都能為其所用,應用到電影、演出、體育等泛娛樂的場景里,跟用戶產生更多互動玩法。

用戶方面,過去1年,“微票兒”主要為微信用戶提供服務,今年開始隨著QQ電影、演藝、體育三大業務板塊的並入,將著重挖掘QQ用戶的價值。

按照林寧的規劃,“微票兒”先從消費頻次最高的電影開始切入,先將電影垂直產業鏈建立起來,再逐一複制到演出、體育等泛娛樂產業。總體上,是先做消費體驗,後進入內容市場。

中國大概有2000多個劇院,目前“微票兒”完成簽約的已有600多家,今年的目標是2000家劇院全部上線。“跟電影一樣,先連接劇院,再做內容,形成新的消費”。林寧認為,沒有消費就很難有數據來反映觀眾喜歡什麽,應該支持哪些電影,投哪些電影。

微影參與投資了最近仍在熱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根據藝恩咨詢的數據,截至7月28日,《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19天票房破7億,超越2011 年美國動畫電影《功夫熊貓2》在中國創下的6.17 億的票房紀錄,成為中國市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註:該片仍在上映中,截至8月14日的票房已達8.8億)。

在砸中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彩蛋”後,微票兒更堅定了往產業鏈上遊走的想法。日前,微影聯合諾亞財富成立了微影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專註投資互聯網文化產業和影視制作,資金累計達20億。

7月17日,微影時代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包括黑貓警長、阿凡提、葫蘆兄弟和大耳朵圖圖等全國觀眾耳熟能詳的300個優秀動畫IP,當中還設計動畫電影及周邊市場的合作。此外,微影跟華誼,跟騰訊互娛等多家行業內容供給方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會幫助制片方做投片,或直接參與影片投資。

未來會投資什麽樣的內容?林寧稱,微影的策略是:要麽和擅長IP挖掘的公司合作,基於數據研究,參與投資、制作;要麽投資一些成型的新IP,這可能本身就是符合90後觀眾訴求的。

脫離微信入口做內容社區or場景社交?

去年,林寧曾向創業家提到過一個兩年計劃:第一年在微信里把在線電影票做起來,第二年要做成電影票的微信。從字面上可以簡單概括為,先做好在線營銷和發行,再挖掘社交的價值。基於微信天然的社交屬性,為何不一開始就打“社交”的概念?

“大家為什麽來社交?我覺得第一層還是要註重消費的基礎體驗,即購票環節是否順暢,連接的影院場景是否夠多;第二層才是通過社交的力量來做內容引導”。他決定做深度社交產品以前,先做以評論功能為主的產品”。

微票兒剛上“評論”功能時,林寧發現在留言用戶中對於“約”的需求很大,有三分之一的男性用戶購買了一張票後會在下方留言:有哪個女的願意跟我一塊看。當看到這種需求,林寧考慮過要不要做這個程度的社交,類似於陌陌,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要先把垂直內容的消費引導做好,做純粹的內容引導,所以我們開始有意屏蔽掉跟’約“相關社交內容。不過,後續我可能會造一個同城社交的工具產品,微信的入口是在微信錢包,比較淺,大家來了就想消費,不想來社交,它頂多再承載評論的功能,方便跟朋友圈做互動連接,我們只做內容引導這個事”。

林寧一直在摸索社交產品和社區產品怎麽做,如果要開發新的App會側重社交,比如同場社交可以先做起來。據悉,微影正在嘗試“搖電影”的玩法,同一個影廳場景的用戶通過一起搖產生互動。這也是為什麽微影會接受萬達的投資的另一個原因,微影等於有了可以深入做社交產品的試驗和研究場景。“我們希望電影院、演出現場變成同場社交的場所,比如三萬人一起看李宇春的演唱會,它會成為一個超大粉絲和明星互動社交活動”。

體育將是重心業務

剛融了1.05個億,微影怎樣才算把錢花在刀刃上?

林寧向創業家透露了微票兒未來的計劃,“電影、演出、體育的票務服務都需要落地,2015年下半年將重點在業務下沈,要在全國建設38個分公司。另外在消費場景+內容的基礎上,將深度挖掘社交大數據對於垂直產業鏈整合的意義”。

具體業務上,體育將成為重點對象。林寧認為,從全球來看,體育明星是賺錢最多的,演出,演藝明星排在第二,最後才是電影,因而體育會是微票兒將來重十分看重的一環。日前,微影簽約了與CBA,NBA中國,中超等大型國際賽事的票務合作,還投資了如“美國四大拳擊聯賽”這類競技類體育項目。

“我們超級看好體育產業,尤其是群眾體育,你看跑步加社交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以前中國的體育是舉國體育,現在底層群眾也開始流行跑步,比如馬拉松賽,彩虹跑等很受大家歡迎。”林寧說。

不過,體育的類目跟電影演出不一樣,電影產業有5000個影院,演出市場有2400多個演出場地,而體育大概有100多萬個場地,這對於線下運營壓力更大。

林寧坦言,目前微票兒還是一家創業公司,眼前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現在,微影團隊共有600多人,較去年增了一倍。尤其在業務上增加了演出體育兩個類目後,整個人才系統需要不斷完善。林寧說,現在日均100萬單壓力很大,技術團隊占了200人,需要繼續擴充電影、演出、體育三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尤其對體育方面的人才十分渴求。團隊管理對於他也有不小的壓力:“開38個分公司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比如下沈之後如何做落地的標準化服務,尤其演出和電影都是很難標準化的。”

藝恩咨詢副總裁侯濤分析稱,微票兒的核心渠道主要來自微信本身,但微票兒如果過於依靠微信本身是有問題的,雖然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但錢包的入口隨機性用戶占多數,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目前,微票兒雖有獨立的App,但激活量很低,如何通過服務增加用戶的非主動購買頻次是要思考的。另外,微票兒如果將來業務更加多元化,前提是先把某一個業務先做好,比如如何更好地打通電影產業上下遊以及衍生產品,橫向擴充品類或許可以擺在第二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2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