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品價格下跌 “商品貨幣”遭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83

最近外匯市場的波動性加大讓很多投資者打起了精神,在這些波動中有一條清晰的線索值得註意:與大宗商品相關的貨幣表現最差。

此前兩周,美元兌絕大多數主要貨幣下跌,兌日元跌幅一度達到3.4%,因投資者之前在美國加息一事上押註了過量美元多頭,隨著加息預期有所降溫,行情也隨之出現回撤。期間少數兌美元沒有上漲的的貨幣就包括加元和挪威克朗,前兩周基本走平,而澳元和紐元的反彈幅度也非常小。

為什麽這些貨幣能夠在美元弱勢的情況下依然走不出反彈行情?這得聯系到這些貨幣的一個重要特征——商品貨幣屬性。

布倫特原油價格自年初以來下跌超過20%,鐵礦石下跌超過40%,同時經濟依賴商品出口國家的貨幣也都齊齊走低。因為商品價格下跌不但會減少這些國家的收入,並且會造成貿易中市場對商品主要出口國的貨幣需求減少。

年初時候,因歐美央行史無前例的超級寬松將大量便宜的資金註入全球經濟,並鼓勵交易者們投資在那些回報率高的資產上。例如澳元、紐元這類利息較高的貨幣受到套息交易的追捧,歐元/澳元九個月里下跌達10%。

但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全球外匯首席策略師Shahab Jalinoos曾表示,利差和商品貨幣的關系只是“臨時的探戈舞蹈”,最終,疲軟的大宗商品價格將成為商品貨幣的驅動力。

大宗商品價格暴跌,7月份以後明顯反應在這兩種貨幣身上,三個月時間里分別兌美元下跌了6.5%和8%。

紐元、澳元與CRB大宗商品指數之間的走勢:

澳元紐元與CRB大宗商品指數

外匯投資者現在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全球增長放緩、通縮加劇、美國貨幣政策收緊,更不能忘記的便是大宗商品價格前景黯淡。

這部分因為中國增長放緩,以及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增,強勢美元也對美元計價的商品造成打壓。

蘇格蘭皇家銀行(RBC)分析師Elsa Lignos表示,如果商品價格在未來幾個月里繼續保持在低位,會對加拿大等國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因為石油生產商正在制定明年的投資預算。言下之意,如果銷售收入不景氣那麽明年的投資也將減少,這對一國的貨幣來說顯然不是好事。

並且,由於沙特阿拉伯不再願意扮演調整生產的角色,所以OPEC實施並維持減產的可能性不大。根據OPEC的估計,產量需要每天減少200萬桶才能防止價格下滑。油價或將繼續下跌,從而可能拖累商品貨幣——尤其是加元的表現,因為能源占加拿大出口的23%。

加元與布倫特油價之間的走勢:

加元與油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205

【下跌之中的補倉藝術】 金融之王

來源: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2454360

【下跌之中的補倉藝術】

來源:金楓股經

在股市下跌的情況下,無論是先知先覺、早已減倉還是反應滯後、未能高拋的投資者,抓住機會、逢低補倉應是較為實際和相對理性的操作方法。
  
三種補倉情形
  
補倉是門藝術,需要補倉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幾種:
  
空倉的投資者要及時補倉,防止踏空。有的投資者有強烈的風險意識,有良好的盤面感覺,總能在大跌前順利減倉或空倉。對於這部分投資者來說,大跌之後首先要做的是及時補倉,防止踏空。此時,無論一些專家對後市判斷是看多還是看空,也不管媒體提醒投資者的是機會大於風險還是風險大於機會,都要有自己的主見,做到立場堅定,該補則補。
  
既有股票又有資金的投資者要跌時補倉,適量適度。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對於既有股票又有資金的投資者來說,都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機會。這種機會主要體現在跌時可買、漲時可賣上,通過跌買漲賣、高拋低吸達到獲利目的。但在具體補倉時要做到跌時補倉,適量適度,因為即使行情見底反轉也不會一帆風順,期間都會有調整出現。
  
滿倉的投資者可籌資補倉但須量力而行。有些投資者采取的是長線投資方法,投入的資金沒有使用時間的限制,這種長線投資方法無論是在大牛市,還是在市場機會不多、套利難度較大的“磨”市都是較好的投資選擇。但對於滿倉買在高位、籌碼處於深套之中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一味不動,顯然不是好的選擇。這部分投資者若有多余資金可適量追加,當股市大幅下跌後可利用新籌集的資金進行補倉。但追加的資金必須是多余的閑錢且要量力而行,切不可通過借貸等方式盲目追加。
  
後兩種投資者還有一種特殊的補倉方式——調倉換股法。若以指數看,有的投資者雖然也是從高位一路深套至今,但從持有品種看,由於選擇了相對穩妥、比較抗跌、估值偏低的品種,因而實際跌幅並不大。但這種品種有個特點,跌起來不多,漲起來也難。如果這種品種已在大盤暴跌時期幫助投資者順利逃過一劫的話,那麽在大盤見底回升過程中就有必要進行調倉:賣出抗跌品種,再用騰出來的資金換入跌幅大、股性活、機會多的品種。
  
重在解決“三難”
  
實際補倉時,投資者經常遇到的難題有:一是時機選擇難,不知道什麽時候該補倉;二是品種選擇難。有時雖然感覺到補倉時機已到,但不知道補什麽品種好,往往補入的品種不漲,未補的股票大漲;三是數量確定難。買多了以後當市場又出現更好的補倉機會時沒有了再補資金,如果補少了,又怕股票從此步入上升通道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買入了。投資者若能解決好補倉中出現的“三難”問題,就會在補倉操作時得心應手,遊刃有余。
  
根據行情漲跌所處的階段,補倉大體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進行:
  
時機選擇很重要
  
一是逆市補倉。因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不知道大盤真正的底部在哪里,故不少投資者常采取跌時買入、越跌越買的逆市補倉策略。具體方法是:當大盤處於下跌途中,設定一個期望中的補倉點。這種補倉方法的特點是越補成本越便宜,但補倉後大盤和個股往往還會下跌,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種考驗。
  
二是順勢補倉。逆市補倉後除了大盤和個股可能還會下跌導致籌碼被套外,還有一種可能是,補倉操作尚未完成但大盤已經反轉,從而失去繼續補倉機會。相比之下,順勢補倉法由於是在大盤見底之後轉身向上時買入股票,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當大盤和個股處於上漲階段時,投資者隨時都可以買入股票,且買入後上漲的概率較大,只是上漲獲利的空間已大大收縮,需要見好就收。
  
選擇品種。同樣十分重要。品種選得好,即使大盤漲得不多甚至下跌往往也能取得好的收益:或漲時跑贏指數,或跌時抗跌甚至逆市上漲;品種選不好則相反,或跌時跑輸指數,或漲時不漲甚至逆市下跌。品種選擇的方法主要有:棄熱擇冷——放棄熱門股選擇冷門股;棄生擇熟——放棄陌生股選擇熟悉股;棄大擇小——放棄大盤股選擇小盤股。特別是要註意棄大擇小,因為不同流通盤的股票在行情不同階段的表現各不相同,大盤股在指數下跌時往往比較抗跌因而能起到一定的抵禦風險作用,但當大盤觸底反彈時卻漲幅極為有限,所以在大盤起漲階段,棄大擇小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當指數和個股漲到一定程度時才可反向操作——棄小擇大。
  
確定數量。補倉的數量一般可按以下兩種方法來確定——一次性或分段式。前者當補倉後個股出現上漲甚至大漲時收益十分可觀,但一旦跌起來損失也會很大,而且會因資金已動用完畢無法進行再次補倉而錯過低吸機會;後者雖然補倉後個股出現上漲甚至大漲時收益十分有限,但一旦跌起來也能做到風險可控,而且因分段補倉,留下的資金還可在更低的位置繼續進行補倉。由於大盤漲跌很難把握,投資者在確定補倉數量時應多用分段法進行“等量補倉”(每次補倉的數量保持不變)或“漸增補倉”(補倉的數量一次比一次增多)。
  
切莫功利短視
  
補倉時需註意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防止或得意或後悔。有的投資者在補倉時要麽得意——補倉後指數出現上漲或未補時下跌;要麽後悔——補倉後指數下跌或未補時上漲。這些都是補倉操作的大忌。正確的態度是在補倉時樹立計劃觀念,制定操作策略,做到沈穩平和,操作之後既不得意也不後悔。
  
二是防止或貪婪或恐懼。這類投資者個股漲時敢買、買後盼漲,此時帶有明顯的貪婪性,但當個股跌時卻不敢補倉,已補的又怕下跌,此時則帶有明顯的恐懼性。貪婪和恐懼的投資者操作起來總是縮手縮腳,或追漲殺跌,很難做到當機立斷,取得投資成功的概率相對較低。
  
三是防止走向極端。極端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越跌越補但忽視了必要的倉位控制,導致某一品種持倉比例過高;二是越漲越賣卻忽視了其中的底倉(長線品種),最終導致籌碼丟失。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補倉時既要看個股跌幅又要看倉位比例。投資者可在按照越跌越買原則進行補倉前設置一個極限買量——一般以單一品種占總倉位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作為極限較為適宜(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可適當降低極限買量占總倉位的比例,如十分之一等)。

補倉時隨時關註個股持有總量,一旦達到或超過極限買量即應停止對該品種的補倉,防止單一品種倉位過重時遇到個股“地雷”而出現重大風險。賣股時也一樣,須保留足夠數量的底倉,無論個股漲多少都要守住底倉(長線部分倉位)不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96

石油价格预期走高而非下跌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410/t20141024_649795.htm

 重要石油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紧张局势导致了每天300万桶的石油生产中断,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至100美元/桶下方,但2014年三季度原油价格走低并不是四季度原油价格更加疲软的先兆,更重要的是,原油价格下降的历史将不会重演。 施德铭/文

  近期布兰特原油价格暴跌至100美元/桶下方可能让许多人大吃一惊。随着国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威胁进一步破坏中东地区的稳定,中东地区已经陷入更大的动荡之中,而且乌克兰-俄罗斯危机也已引发了西方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

  如果中东和俄罗斯不是分别拥有已发现石油储备的48%和6%以及全球石油供应的32%和13%的话,这两个地缘政治热点地区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亚洲的周边事件而不予理会。但事实上,重要石油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紧张局势已经导致了每天300万桶的石油生产意外中断,已经占到了全球每天消费量的4%。

  市场对北美之外原油生产的供应问题轻松以对,假设需求不佳等其他重要因素会起到作用。从历史来看,三季度为周期性需求最强的一个季度,需求较前一季度约增加每天130万-200万桶,此后价格在四季度走软。考虑到原油价格在需求最强的时期尚不能站稳脚步,更增加了市场对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滑落至90美元/桶或者更低的预期。

  那么,2014年三季度原油价格走低是四季度原油价格更加疲软的先兆吗?并不尽然。

  首先,原油价格四季度走软并非源自真正的季度节性因素,而是反映了经济危机易在年底前浮现的趋势。世界大部分重大的经济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在三季度开始初现征兆,并在四季度对能源市场产生强烈影响。如果2014年四季度没有危机显现,那么这种隐忧就会一扫而空。

  其次,2014年三季度石油价格走软应被视为诸多一次性因素的影响,如对俄罗斯制裁、日本提高增值税以及中国停止策略性囤积活动等,这些因素影响了2014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初期的需求。2014年二季度已开发国家的需求萎缩按年高达1.7%,而且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德国和日本。随着对俄罗斯制裁和日本提高增值税的影响逐渐退去,德日两国的需求很可能迅速恢复,德国正在调适自己应对不断上升的不确定性,日本的消费需求也在恢复。尽管中国策略性囤积活动突然停止仍令人费解,但中国有能力随时重启策略储备亦是需考虑的因素。

  第三,尽管维修活动增加,炼油厂的减产幅度可能较为温和。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显示 ,石油生产自8月的每天7870万桶温和下降至9月的每天7730万桶和10月的每天7630万桶后,11月将有所增加。原油价格下降提高了炼油厂的利润,而且,随着亚洲和中东炼油厂产能的增加,生产活动衰退可能不像当前预期的那么显著。

  第四,2014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供应可能增加每天60万桶,超过需求增长,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太久。2015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需求增长将达到每天逾130万桶,而北美将再次支配石油生产增加。亚洲和巴西的边际生产增益有望完全抵消北海和俄罗斯方面减幅,对后两者地区国际制裁可能轻微抑制其生产。在需求方面,瑞银预计2015年全球GDP增速为3.3%,表明全球原油需求将增加每天130万桶或1.4%。基于历史背景来看,这是合理的,经验是石油需求平均增加约0.4%,则GDP增长1%。

  第五,中东北非仍存在大量的供应风险。由于利比亚的政局还不稳定,其要维持当前石油生产的能力有一定困难。社会动荡不断,抑制了利比亚每天150万桶的生产潜能。此外,利比亚有可能再次爆发抗议活动,石油基础设施随时可能成为民兵的攻击目标,而中央政府无力也无法控制民兵并保证安全。在伊拉克北部,伊斯兰国发起的攻击已经开始阻碍石油供应。但总体来说,由于南部油田产量的提高,抵消了北部的损失,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从1月起一直没有下降。

  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暴力升级,为石油生产计划落空留下了余地,并且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它都将支撑价格。因此,沙特阿拉伯已经准备充分扮演“看跌期权”的角色,从而对抗价格下跌。世界石油有限备用产能约为每天250万-300万桶,而沙特阿拉伯拥有其中的绝大部分。诚如过去所见,沙特对生产和出口的削减将起到良好的价格支撑作用,且这种调节对石油价格往往有两个月的时间差。

  基于上述五点,瑞银认为原油价格下降的历史将不会重演。相反,未来6-12个月,投资者应当期望布伦特原油价格再次超过100美元/桶,而非滑落至90美元/桶以下。如果石油供应中断增加,原油价格可能迅速上涨10-15美元/桶。原油价格提高,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考虑波动策略或选择采取多头仓位,企业则可考虑对当前原油价格水准进行对冲。

  作者施德铭(Dominic Schnider)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大宗商品主管兼亚太区外汇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70

沙特放風?沙特石油公司CEO稱油價下跌只是暫時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03

路透報道,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一家國有石油公司)CEO Mohammed al-Mady表示原油價格可能還會下跌一年左右,但是從長期來看,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需求回暖將幫助油價重新走高。

al-Mady是在周日宣布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之後向投資者做出上述表示的。作為原油大國,沙特並未在油價下跌之際直接采取幹預措施。國際原油市場的結構性供應過剩主要來自輕質原油。而這種過剩是由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所驅動的,並非沙特。美國咨詢公司Foreign Reports總裁Nat Kern就表示,“對於沙特而言,在當前關口大幅減產無異於自殺。他們不會逆勢而行。他們可以選擇通過減產將油價穩定在每桶100美元左右,但需求仍是疲弱的。”分析人士認為,這就意味著,沙特減產將無助於解決輕質原油的過剩問題。沙特可能會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口頭方式來穩定或者幹預市場。

周末在海灣合作委員會財長會議上,科威特財長Anas al-Saleh則強調,“石油出口國必須做出全面的經濟改革。各國必須加強投資多元化的努力,以減少油價下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元化對於石油國家來說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是過去幾個月油價快速的下跌使得這種緊迫性更為明顯。受到低油價因素的影響,一些海灣國家已經難以保持財政平衡。在科威特宣布減少對原油產品的財政補貼之後,阿曼也在考慮采取相同的措施。

“阿拉伯之春”後原油價格一直處於相對高位,這使得新政府有能力提供大量的財政補貼和投資項目。如今這些國家如果宣布放棄這些福祉的話,可能會影響到政局的穩定。

對此,IMF主席拉加德在財政會議上表示,“除了原油之外,海灣國家在其他方面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基礎設施以及私人領域的投資表現良好。在幾十年的積累之後,海灣國家至少在短期應該保持此前的政策穩定。不過原油每下跌25美元將該區域內國家的GDP造成8%左右的影響,因此中期財政穩固將十分重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11

原油戰爭:油價下跌是陰謀還是陽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47

原油價格在過去數月持續下跌的趨勢並未停止,隔夜油價再次跌破80美元關口。隨著美國頁巖油技術的突飛猛進,生產成本對於美國而言已大幅降低。OPEC對於原油定價的話語權可能已經落在美國手中。

根據美國調查公司“信息服務社”(HIS)的數據顯示,北美頁巖油去年的成本價在70美元/桶,今年已經大幅降低至57美元/桶。這意味著當前價格下,美國的原油公司依然有利可圖。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其他一些傳統石油輸出國對於高油價的依賴,從下圖可以看到,大多數OPEC國家在80美元/桶的情況下無法保持財政平衡。

ada394

另據EOG Resources的實際數據顯示,該公司的油井開鉆從2011年的6.9美元/桶改善至5美元/桶。作為最早轉戰頁巖油的公司之一,EOG的現金利潤一直在穩步走高。

ada392

全球各地區原油開采成本的差異同樣讓美國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中東和俄羅斯的近岸石油外,美國中部和南部29-35美元/桶的邊際成本鮮有對手。

diqu

高盛分析報告認為:

美國頁巖油將取代OPEC成為真正的油價市場價格“調節者”。以沙特為首的OPEC目前無法采取減產措施以提振油價,因為美國方面的產能已經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需求減弱十分明顯。

目前美國頁巖油閑置產能(30天內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達到的產量)為500萬桶/日,遠超沙特150萬桶/日的產能。如果沙特減產,那麽其結果只是美國進一步擴大產能。價格將維持不變,沙特的利潤和市場則將進一步萎縮。

Again Capital分析師John Kilduff表示,“原油世界定價權的轉移其實在早已經出現,而轉折點則是美國大幅減少從西非國家的石油進口。”

《原油101》作者、Money.net的CEO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油價可能會跌破70美元/桶。如果美國產能保持旺盛而OPEC維持供給的話,油價則將維持在低位。而一旦OPEC選擇減產,那麽就意味著美國定價石油成為既成事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95

一盎司黃金相當於15桶原油 表明黃金仍有下跌空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68

更多貴金屬資訊歡迎關註黃金頭條。下載黃金頭條APP,黃金資訊盡在掌握(點擊這里下載)。

油價跌入熊市是解釋美國通脹為何依然溫和,一些投資者為何預計黃金將進一步下跌的又一個因素。

美國原油本周跌至兩年低點,表明美國企業的成本較低,投資者的目光不會投向黃金之類的通脹對沖產品。Stephenson & Co.Capital Management駐多倫多首席執行官John Stephenson說,油價下跌導致黃金和原油這兩類資產之比逼近17個月高點,這是金價相對過高的跡象之一。

美聯儲決策者在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後表示,能源價格較低近期內將抑制通貨膨脹。美聯儲決定結束債券購買項目,這進一步降低了對黃金的對沖需求。

“投資者認為通貨膨脹近期不會成為一個問題,”Stephenson說。”大家不擔心危機發生,因此投資者並不急於投資黃金。”

Stephenson幫助公司管理著約5000萬加元(4500萬美元)資產,其中包括大宗商品投資。

一盎司黃金10月22日可以購買15.47桶原油,為2013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高於200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12.52。這個比例6月份觸及11.92,創下2013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比例今天回落至14.7。

goldvsoil

黃金在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累計攀升70%,當時美聯儲為了支持經濟增長而購買債券並把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金價去年下跌28%,創下30年來的最大跌幅。市場曾猜測美聯儲自2008年以來近4萬億美元的債券購買會造成通脹飆升,但是這種預測尚未成為現實。

美聯儲青睞的美國物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8月份同比漲1.5%。這個指數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一直低於美聯儲制定的2%的目標水平。

盡管烏克蘭政治緊張局勢升級,香港爆發抗議活動,埃博拉疫情蔓延,但是黃金上季度依然下跌8.4%。

眼下席卷全球的動蕩局面往往會促使投資者湧向黃金。但是投資者現在眼中的避險天堂在美國,該國不斷走強的經濟和處於低位的通脹增加了對美元和美元計價資產的需求。

美聯儲昨日表示決定結束債券購買,美元指數隨之創下三周多來的最大漲幅。

目前,市場並不擔心全球通脹問題,一旦美國通脹上升,美聯儲將加息予以應對,這不會對黃金有利,”U.S.Bank Wealth Management駐西雅圖高級投資策略師Rob Haworth於10月28日表示。”我看空黃金。”該公司管理著約1200億美元的資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47

即便OPEC減產 油價仍將下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12

opec oil

據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分析師們預測,即使OPEC同意在本月晚些時候削減產量,油價還是會繼續下跌。

Pira Energ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Gary Ross表示,市場存在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將迫使價格在明年下跌,無論OPEC是否宣布減產。

OPEC不能、也不會糾正失衡。

其他市場觀察人士也預測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能源經濟學家Philip Verleger在周末寫道,他預計布倫特原油的現貨價格將降至每桶約70美元或更低。

下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周三約為每桶81.01美元,較6月高點下跌逾25%。

Pira Energy Group與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在大約60個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中國)合作。

Ross在今夏成功的預測到了原油價格的下跌,因此博得關註。他說他在夏天非常看空油價,因沙特阿拉伯調整了對亞洲供應的原油售價。他說,

今年夏天沙特的行動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他們想要保持賣給亞洲的銷量。

隨著利比亞出口複蘇,美國頁巖油產量的上升對原油市場的影響更為明顯。與此同時,全球需求增長已經放緩,中國對柴油的需求顯著弱於預期。

目前,OPEC內部就是否減產意見尚不統一。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al-Omair本周表示,他不認為本次會議上OPEC會減產。Ross認為,

即使OPEC減產,任何可能的減產量都不足以阻止布倫特原油在2015年第一季度跌破80美元,美國基準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在同期跌破70美元。

然而,從長遠來看,他說,他對石油價格感到樂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希望看到更低的價格來刺激需求,減少供應,說服更多的世界各地的石油生產商減少鉆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31

沙特:沒有“陰謀論” 油價下跌不是為了打擊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71

20141113yinmou

自本輪油價暴跌以來,關於美國和沙特聯手打壓俄羅斯的陰謀論就一直很有市場。

今天,沙特石油部長Ali Naimi終於打破沈默稱,油價走低是供需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近期的下跌既不是沙特用來令俄羅斯破產的計劃,也不是打敗美國頁巖產業的計謀。

《衛報》,Naimi在墨西哥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沙特的石油政策幾十年如一日,現在也沒有改變。我們不會將石油政治化……對我們而言,這只是供需的問題,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受今天公布的中國數據不佳影響,布倫特原油跌破80美元,跌幅超1%,創2010年9月以來新低。

自今年6月觸及一年來新高115美元之後,布倫特原油已經累計下跌28%。

Naimi稱:“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石油市場和價格,這樣對生產商、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有好處。因此,歐佩克、非歐佩克國家、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很有必要加強對話。”

11月27日,石油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歐佩克國家將開會確定未來幾個月的產量,通常來講,北半球進入冬季後對石油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大產能為每天1250萬桶。這使得Naimi的表態對石油市場至關重要。

早在今年10月,就有人指出油價下跌是沙特在幕後“一手策劃”。沙特石油政策戰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區的總裁Rashid Abanmy稱,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項目、促使俄羅斯改變對敘利亞的立場,沙特將在亞洲和北美市場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價拋售石油。

他指出:“隨著原油需求的下滑,表面上油價下跌是為了吸引新客戶,但是真實的原因是政治。”

不過,Naimi表示:“(將石油價格下跌)視為價格戰是一個誤解。”

不管是否真心,在全球能源需求疲軟和美國頁巖油崛起的環境下,沙特主導的歐佩克拒絕減產令原油價格大跌,已經嚴重危害了俄羅斯的經濟和財政狀況。

南非標準銀行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Timothy Ash表示:“如果油價真的跌至每桶6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這將導致深度衰退,大規模的經常帳和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並對銀行構成巨大壓力。”

下圖是油價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圖,根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原油價格需要維持在104美元/桶,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減少1.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81

IEA:油價將進一步下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31

101544674-480337041.530x298

近期油價的下跌毫無停止的跡象。國際能源署(IEA)指出,疲軟的需求,強勢的美元和美國井噴的原油產量意味著原油市場將翻開歷史的新一頁。

相較於6月高點,油價已經下跌30%。布倫特原油在11月跌破80美元大關。周五,布倫特原油價格在78美元上下,為四年低點。OPEC成員國將於本月底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減產。

國際能源署表示,目前,海灣國家沒有就是否減產達成一致。這將對油價形成進一步下行壓力。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月度報告中指出,供需情況表明價格暴跌還沒有結束。

目前的供應和需求預測表明,除非發生供應中斷,價格下行壓力可能在2015年上半年進一步加強。

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發展的新階段,對石油的需求有所減弱。而美國新的技術意味著全球原油市場將發生結構性變化。國際能源署說,

越來越明顯的是,石油市場已經翻開歷史新篇章。經濟發展不再像曾經那樣刺激原油需求增長,特別是在沒有工資上漲的情況下。

國際能源署維持全球石油需求預期不變,預計2014年每日需求為9240萬桶,2015年每日需求為9360萬桶。

2014年需求增長預計為每日68萬桶,為5年新低。不過,國際能源署預計,宏觀背景將在明年改善。明年,原油需求增長將上升至每日110萬桶。

報告稱,

盡管我們的預測顯示明年一季度原油需求將同比增長每日100萬桶、明年二季度同比增長每日120萬桶,但是,受季節因素的影響,明年年初原油需求仍將大幅下跌。

國際能源署表示,在全球範圍內,許多產油國都發現他們的“財政保本價格”遠高於目前的石油價格。國際能源署警告稱,受到油價下跌和產量下降的影響,委內瑞拉正“搖搖欲墜”。而俄羅斯正在遭受石油價格下降和貨幣崩潰帶來的考驗。

報告指出,雖然油價下跌未必意味著產油就會虧損,但是油價下跌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從而間接影響到生產前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97

普京:俄羅斯正為油價“災難性下跌”做準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35

20141114putin

俄羅斯已經開始為油價“災難性下跌”做準備。

據彭博,普京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參加G20峰會前,接受塔斯社采訪時表示:“我們正在考慮各種情況,包括所謂‘災難性下跌’的情形。不過我們得承認, 這種可能性很小。”

近幾個月,由於歐美聯合制裁和油價暴跌,俄羅斯經濟深陷泥潭,市場普遍認為俄羅斯三季度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俄羅斯央行本周預計,明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可能降為零。

今年以來,盧布累計下跌了28%,這加劇了俄羅斯的通脹壓力,促使資本外流,使俄羅斯公司更難償還外幣債務。

不過,俄羅斯三季度GDP同比增0.7%,雖較二季度的0.8%有所下滑,但遠好於市場預期。根據彭博調查,21名華爾街經濟學家對俄三季度經濟的預期為0.3%,為2009年以來新低。

由於全球需求減弱,美國頁巖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拒不減產影響,國際油價下半年來一路下滑。自今年6月觸及一年來新高115美元之後,布倫特原油已經累計下跌28%。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俄羅斯的經濟對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非常敏感。該國有一半的財政支出依靠能源出口來維持,目前的油價下跌讓俄羅斯財政“壓力山大”。

不過,普京對此顯得信心十足:“對我們這樣一個國家來說,這種情況很容易應付。為什麽呢?因為我們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我們在處理黃金和外匯儲備時非常謹慎。”

普京表示,俄羅斯有著“足夠多”的儲備,足以滿足對社會的承諾,維持財政預算和經濟穩定。

南非標準銀行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Timothy Ash表示:“如果油價真的跌至每桶6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這將導致深度衰退,大規模的經常帳和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並對銀行構成巨大壓力。”

截至北京時間今晚21:20,布倫特原油報78.62美元/桶。

20141114brent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