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3-28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o3k.html
上午繼續之前關於中國高速傳動的分析,由於之前關於行業的資料比較薄弱,所以補充了風電設備零部件的信息。主要包括風電葉片、齒輪箱、發電機、軸承和變流器,前三個主要部分佔風機整機成本比例分別為22%、13%、3%。其中,風電葉片、齒輪箱、發電機的國產化率較高,配套體系比較完善;軸承和變流器的主要技術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市場由國外企業佔據。
另外,通過對比金風科技所需齒輪箱供應商的變化情況發現,2004年金風科技所需的齒輪箱100%由重慶重齒提供,但是2006年時,中傳動就取得了金風科技齒輪箱66.82%的份額,發展異常迅猛,遠超競爭對手——重慶重齒。考慮是由於中傳動與GE合作,取得GE技術支持,產品性價比更高。

下午整理了金輝集團2001-2012年的管理層經營分析,內容很多,總體來看,無論是船舶租賃還是貿易業務,都極易受到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

有意思的是,金輝集團在訂立合同方面好像經常出現判斷性的失誤,比如,2003年整個市場發展良好時,它由於2002年提前以較低收費訂立若干長期運貨及租期合約,導致航運業務收入落後於現行市場;吸取「教訓」後,2004年卻又因為訂立若干運費到付協議,導致航運業務收入受到運費下降的負面影響很大。
除了訂立合同,金輝集團在船隊建設方面也比較激進,行情較好的時候大規模承諾購入船舶,等到行情變差、經營狀況出現較大問題後又不得不通過賣船來削減開支。
不知道這些問題是由於對宏觀經濟狀況的預判比較困難還是管理層本身存在問題導致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3

工作總結 2014-3-28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obe.html

康師傅

 

公司簡介: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經營。康師傅集團的三大品項產品,在中國食品市場佔有顯著的市場地位,其中方便麵及即飲茶飲料的市場佔有率穩居市場第一位;包裝水、稀釋果汁、碳酸飲料及夾心餅乾之市場佔有率居同類產品市場的第二位。目前最大股東為頂新控股有限公司,佔有股份達33.27%,其次是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佔股33.18%,最大個人股東為康師傅品牌創始人魏應州,持股0.4%,剩餘33.51%的股份由公眾持有。

 

與百事戰略聯盟形成:2012年3月29日下午,中國百事公司發表聲明稱,商務部已批准了康師傅與百事公司的戰略聯盟。業內評論,雙方此次合作是「各取所需」。2011年11月,康師傅發佈公告,宣佈與百事公司達成協議,建立戰略聯盟。在雙方的合作中,康師傅將獲得百事在華的24家灌裝廠資產,百事則獲得康師傅旗下飲料業務子公司康師傅飲品控股5%股權,康師傅飲品控股則成為百事碳酸飲料的特許裝瓶商,康師傅飲品控股還將獲得百事旗下的純果樂、佳得樂等非碳酸飲料業務的分銷和生產,而康師傅飲品也將開始將其果汁產品在「純果樂」產品之下進行聯合經營,但是各自品牌不會發生變化。上述分銷、生產方面的合作均於2050年底屆滿。

 

財務指標: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10.94億美元,其中飲品佔57%,方便麵佔40%,其餘為方便食品等。2013年ROE為15%,之前幾年均在20%以上。分解後淨利潤率為3.71%,總資產周轉率為1.39,槓桿為2.15。造成ROE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淨利潤率下降。公司2013年資產總計84億美元,其中非流動資產71%,固定資產一項即為65%,貨幣資金15%左右。

 

下一步再完善歷年財務數據,進行下一步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4

2014/4/28 讀書筆記 by Chi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m04.html
今天讀了兩篇巴菲特的信。近幾年的信都相對的較短。就要集中闡述在保險業務、紡織業務和銀行業務方面的收益情況。

讀了《銀元時代》,比起之前的《股市真規則》,風格截然不容。這本書有著明顯歷史人文色彩。作者以第一人稱講述著自己所經歷的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家族興衰的這樣一本書。因為還沒有讀完,具體的讀後感之後再來細寫。

之後就開始整理魏橋紡織的招股書。信息很多。邊看邊整理不好整理。我計劃一邊讀,一邊將有用的信息先摘錄出來,完成之後再統一對信息進行分類處理。下面是我已整理出得一部分信息。關於業務方面,招股書中有披露了大量的信息,需要進一步地去整理。

2014/4/28 <wbr> <wbr>读书笔记 <wbr>by <wbr>Ch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690

2014/4/28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m3h.html

巴菲特的信進入七十年代突然又變短了,他在信中主要把業務分為紡織、保險、銀行等業務。巴菲特把保險承保業務分析的非常詳細,尤其是關於同業競爭,在七十年代初,保險業是一個利潤豐厚的行業(巴菲特做的是財產險,很納悶為什麼不做壽險),但是豐厚的利潤必然引來大量的競爭者,巴菲特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巴菲特知道,要做好保險公司,要盈利是最關鍵的,但是很多公司急於拓展市場,隨著競爭的加劇,保費越來越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年中沒有什麼大的災難性事故,保險公司還是有利潤可賺的。但是一旦遇到不好的年份,保險公司會承受很大的損失。巴菲特深諳此理,因此他在確定長期目標:成為行業的主力軍的同時並沒有急於迅速開拓市場增加保單(沒有利潤,什麼樣的營業收入都可以實現),他知道現在的市場上承保風險很大,早晚市場會對保單重新定價,當然前提是潛在的損失變為現實。可以說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是這麼幹的,在行業繁榮的時候積攢資金,等蕭條的時候去收購經營慘淡的同業。

順便把《像格雷厄姆一樣讀財報》這本小冊子看了一下,大部分的內容在會計課上都學過,所以看得特別快,感覺收穫最大的是加深了對於各大報表之間的聯繫,之前學過的會計太注重做分錄了,對報表的講解不是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50

巴菲特繼續“散盡家財” 創紀錄捐款28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604

鋼鐵大王卡耐基曾說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巴菲特也是這麽想的。今年,84歲的巴菲特再次向慈善組織捐款28億美元,繼續履行自己“散盡家財”的承諾。這是自2006年他開始捐贈以來捐出的最大一筆善款。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周二提交監管備案文件稱,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已經向五家慈善機構捐出了價值28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監管文件內容顯示,作為沃倫-巴菲特捐贈其全部財富計劃的一部分,他在周一向多家慈善機構移交了2173萬份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B類股。文件細節指出,這其中有價值超過21億美元的1660萬股進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其夫人創立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這是一個專註於教育,健康和貧困問題的慈善機構。 文件指出,其余股票已經移交給多家家族慈善團體,包括以沃倫-巴菲特已故太太蘇珊-巴菲特(Susan Buffett)命名的一個基金會,還有其三名子女霍華德(Howard Buffett)、彼得(Peter Buffett)以及蘇珊(Susan Buffett)管理的基金。 巴菲特還控制著伯克希爾哈撒韋接近20%的股權,截止周一時候的價值約為658億美元。 早在2006年,巴菲特就宣布將把自己的大部分財富捐給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爾與梅琳達 蓋茨基金會”等五家慈善基金會。“我不是財富的熱衷者,特別是當世界上60億人還比我們窮得多的時候。”巴菲特這樣評價自己的舉動。 受益於伯克希爾哈撒韋接近紀錄高位的股價,這28億美元是2006年開始,巴菲特每年例行向這幾家慈善機構捐贈以來最大一批善款。 根據福布斯雜誌的富豪榜,全世界只有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和比爾-蓋茨本人的身家超過和巴菲特,比爾-蓋茨也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會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512

2014-8-28 工作記錄 Lizzy 濟南實習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2v3b6.html

       今天完善了交通方面的信息,整了一部分房地產信息。資料很難找,僅有近幾年的數據,年鑒上的平均房價定義沒搞明白,到底是按多大面積,新房二手房?什麽類型的房子?英國的房屋類型很多,大多會選擇house,即使選擇公寓也不很少在高樓住。近幾年內人口增長較快,投資移民買房的也增多,房屋需求增大但是供給卻在下降,政府對鄉村和綠化地的絕對保護對房地產造成了限制。倫敦是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白人只占百分之五十幾,英國本地人就更少了 。希斯羅機場是英國客運量第一大機場。在2011年客運量排世界第三但國際乘客確實世界第一,國際旅客占比高達93%。僅今年整個英國機場客運量下降,希斯羅機場卻在上升,主要是因為其國際旅客增長。英國土地面積小,國內航班少,航線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倫敦與北方的蘇格蘭,曼徹斯特之間,其余被火車替代很高。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發現,每次在倫敦坐地鐵時,出入站都有熱情的誌願者發免費的報紙,在地鐵上人們也大多看書看報。現在才知道發免費報紙是因為政府要降低文盲率(義務教育應早已普及?),地鐵大多老舊,進站後手機完全沒有信號,所以被迫養成了這種習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07

2014-08-28工作日誌-CindyWang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0s3.html

綜合階段(五)

今天上午和Rick討論了這周寫的比較分析資料。Rick指出目前的架構未能從投資的角度出發,建議我還是按照杜邦分析進行比較。關於企業之間的差異可以在分析的時候提出來。

討論完畢之後開始重新安排文章結構。從ROE出發,按照杜邦分析的思路,逐個比較。目前計劃在杜邦分析之後,再加入員工的相關信息以及管理層的戰略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08

股神巴菲特投資表現一枝獨秀(2014/8/28)

2014-08-28  NM  
 

 

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今年第二季業績,純利按年上升近41%,合共賺64億美元(約496億港元),打破2005年第四季創下的51.3億美元紀錄。

巴郡業績理想,主要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帶動投資回報大增。今年八月中,巴郡股價突破20萬美元(約155萬港元)一股,股價較去年底上升13.1%,遠遠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5.8%的升幅。

還記得今年初,巴郡公布去年投資回報為18.2%,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全年32.4%的回報(連同股息),市場又再度出現一些揶揄巴菲特的言論。去年美國科網股股價勁升,巴菲特一向迴避科網股,投資表現自然比下去。然而,所謂路遙知馬力,向來強調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股神,不會因短期跑輸大市而改變投資策略,繼續嚴守他的投資紀律和法則。

事實勝於雄辯,巴郡過去50年的投資表現,遠遠跑贏大市(以標普500指數作比較)幾條街,其他基金的表現就連巴郡的背影也看不見。從巴郡的年報可見,由1964年9月底開始計算,截至去年底,其投資回報平均每年高達19.7%,49.25年總回報高達6,935倍。換言之,最初100美元的投資,經過49年多,增長至69萬多美元(即540萬港元),昔日巴郡的小投資者全部變成大富翁。

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每年回報不及巴郡的一半,只得9.8%(連同股息),總回報是98倍,即100美元增長至接近1萬美元,只及巴郡的七十分之一。若與恒指作比較,巴郡的投資表現依然跑贏一條街。恒指由1964年9月底的101點,上升至去年底的23,306點,上升近230倍,平均每年升幅約11.7%。若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合共15.3%,49.25年總回報約1,108倍,仍只及巴郡的六分一左右。

巴郡的投資表現不但遠遠跑贏大市、恒指及其他基金,最難得的是歷年回報十分穩定,不會出現大上大落的情況。2000年及以前,巴郡沒有錄得負回報;即使科網泡沫在2000年爆破,大市受到拖累,巴郡當年仍錄得6.5%的正回報,遠勝於標普500指數同年的負9.1%回報。2000年以後,巴郡出現兩年負回報,分別是2001年(-6.2%)及2008年(-9.6%),但表現仍遠勝於大市。標普500指數2001年、2002年及2008年先後錄得-11.9%、-22.1%及-37%的回報。巴郡的投資表現相對於香港大藍籌股票的表現又如何?透過Datastream及Yahoo! Finance找到的股價及總回報(包括股息及其他因素,例如派發紅股)資料,我們可以作一比較。根據Yahoo! Finance的資料,巴郡1980年3月17日的股價是290美元,去年底股價升至177,900美元,33.79年上升612倍,平均每年回報是20.9%。由於巴郡向來不派股息,所以股價升幅反映投資者的總回報。至於香港的恒生指數,同期年均回報只得14.1%(包括股息),總回報為84倍,遠遠低於巴郡。李兆基控制的煤氣,是恒指成分股的長勝將軍,同期年均回報高達21.6%,總回報是744倍,較巴郡還要高。但不要忽略同期香港通脹遠高於美國,港元匯率由1980年約5.0港元兌一美元下跌至約7.8港元兌一美元。因此若考慮到同期港元兌美元貶值三成多,煤氣的投資表現仍遜於巴郡。從歷史往績可見,不論是正牌股神巴菲特,抑或「冒牌」股神李兆基,長期投資表現都極之出眾。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8

指示標語氾濫的港鐵(2014/8/28)

2014-08-28  NM
 
 

 

上星期的港鐵列車殺狗案,港鐵最大的錯,不但是處理不了突發事件,也在於由上至下在運作中沒有考慮群眾的情緒。港鐵,只不過是香港眾多官僚機構的其中之一。

港鐵無論是車廂抑或車站,都充斥大量的指示標語:「請勿飲食」、「請小心看管你的財物」、「小心腳趾」、「緊握扶手」……有些語氣屬於勸說,有些是指令式。總之,在港鐵管轄範圍,平均每秒鐘,最少可以見到三張以上的指示標語。不只是港鐵,香港大多數公共空間,都有指示氾濫的現象;在公共廁所,就連洗手的程序,也有指示。不過,港鐵的指示氾濫問題,特別嚴重。除了港鐵,我想就只有共產國家的官僚,才會這樣積極地去告訴老百姓要有怎樣的言行舉止。以今時今日的香港民情,有人會即時想到,因為港鐵多了非本地人,所以指示也愈來愈頻繁。當然,人多,摩擦也多,自然不過。指示標語氾濫,也反映了官僚的心態;在他們心目中,溝通就是到處張貼指示標語。這種想法,無疑是太天真,太簡單。有理由相信,官僚相信,一張標語不夠指示性,就貼多幾張,只要數目夠多,就可以改變港鐵乘客的行為。另一個可能,就是港鐵官僚根本沒有想過,究竟這些標語有沒有效,最重要就是公開說明之後,犯規的人就是錯,執法就合情合理。無錯,港鐵附例的辛辣,極為罕見;之前曾經有人質疑過為何港鐵有權自行立法和執法,但在愛秩序的香港,似乎主流民意支持執法從嚴的原則。究竟在密度極高的環境,怎樣才可以令人人都存在得舒服一點?每天在上落班的高峰期,我就很厭惡那些堆積在列車閘門附近的乘客;為什麼不可以往車廂中間挪移呢?方便自己方便人嘛。假如我是港鐵的官僚,或許我也會到處張貼「乘客請往車廂中間站立」的指示標語吧。假使標語沒有效用,立法可行嗎?早前,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就提出,要立法強制讓座,結果,這個建議在網絡上被瘋傳。難以執行的法例,跟沒有用的指示標語,其實都是白紙上的黑字,沒有制約力。說到底,假如人的行為不是自願自發,要維繫制度和秩序的成本,可以非常之高。官僚,尤其是營運鐵路的官僚,難免有點技術背景。操作機器和制度,或許他們很在行;但是將人當作機器般去管理,這種心態卻很容易將社會的關係變得高壓。無論是一間公司的管理,抑或環境空間的秩序,甚至整個社會的管治,道理都是一樣。技術官僚處理不了人性,處理問題也不近人情。上星期的港鐵列車殺狗案,港鐵最大的錯,不但是處理不了突發事件,也在於由上至下在運作中沒有考慮群眾的情緒。港鐵,只不過是香港眾多官僚機構的其中之一。事實上,政府和公營機構,絕大多數都是如此不近人情,只不過港鐵和一般市民的接觸面闊,亦頻繁;三日一小事,十日一大事,自然不過。經營一個環境、一個社會,需要的智慧絕不簡單。妄想以鋪天蓋地去改變人的行為,反映了官僚的膚淺和敷衍。奇怪是,社會上總有人相信官僚;在香港,這個問題尤其嚴重。香港人覺得社會愈來愈沒有人情味,愈來愈高壓,說到底,還是源於迷信官僚的文化。

李兆富公共事務顧問及時事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9

埃博拉20%概率於10月侵入美國 年末全球最多28萬人感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22

美國研究者稱,模型顯示埃博拉疫情會變糟,9月底侵入英國概率25%,侵入美國概率18%。埃博拉傳播速度快於人們對其控制,諸多通往病毒感染國的航線被取消,延誤了救援卻無法阻止病毒向它國傳播。奧巴馬稱美國會全力以赴對抗埃博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0915_ebola

世界衛生組織稱,截至8月底,幾內亞、利比亞、塞拉利昂共有3685人疑似或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上周至少有4061人感染,其中2107人死亡。美國東北大學和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研究員稱,傳染病和流動性模型顯示,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很可能會變糟,預計9月底前疑似或確診人數是當前的2倍多。9月24日附近,疑似或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數可能達到 1萬,此後還會有數千人。

埃博拉病毒傳染到其它國家只是時間問題。傳染病和流動性模型預測,9月底,埃博拉侵入英國的概率為25%,侵入美國的概率為18%。

不過,西方國家出現埃博拉病毒並非最大的威脅。例如在美國,這些病毒可能通過旅行傳播到境內。美國對傳染病有很好的控制措施,即使有個別人感染,疫情很可能會得到控制。最令人擔心的是,當前埃博拉傳播速度非常快,超過了人們對其控制。

幾位研究人員對埃博拉疫情持悲觀態度:

佛羅里達大學生物統計學家Ira Longini認為,埃博拉病毒持續傳播,目前看根本停不下來。

美國東北大學教授Alessandro Vespignani表示,當前非常關鍵。如果埃博拉感染者數量上升,卻無法控制疫情,那時就太遲了,再采取什麽措施都很難。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們預計,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總數可達2萬人。然而模型顯示,實際數量可能會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計。Vespignani稱,他和同事們每幾周就會對模型重新計算,看是否出現了轉折。目前看沒有,情況依然是非常糟糕。

據Wired網站報道,一位教授預計,在最壞的情形下,2014年底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會再增加驚人的27.7萬人。

目前醫學界尚沒有研制出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或治療措施,只有支持護理。一些病例采用了實驗性藥物和輸血的方式,一個可能有效的疫苗也匆匆進入生產環節。

專家們認為,應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國家給予更多支持,預計至少耗費6億美元,國際反應加大到當前的3~4倍。目前需要大量醫生、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以及給醫務人員的防護裝備和生活用品。然而一個問題是,80%通往埃博拉感染國家的航線被取消了,這影響了物資運輸,換來的只不過是埃博拉病毒的推遲傳播,代價很大。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周一,白宮新聞秘書Josh Earnest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明天會見研究人員,美國會全力以赴對抗埃博拉病毒。奧巴馬將埃博拉疫情在國家安全中歸為“優先級”,不過認為該病毒侵入美國的概率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