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確定2030耕地紅線:還有2億畝可供占用?

中國政府近期首次對外發布了2030年耕地紅線,屆時我國耕地仍有望超過18億畝。

近日發布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要求,到2020年、2030年我國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65億畝、18.25億畝以上。這是一個約束性指標,即要嚴格執行、不能突破。

《2015中國國土資源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耕地面積20.25億畝。

從2015年實際保有的20.25億畝到2030年的18.25億畝底線,兩者之間尚有2億畝耕地的空間。換言之,這15年間我國耕地數量被允許減少的上限就是2億畝。

不過,有了這個數字上的空間,並非意味著地方可以隨意占用耕地了。

今年1月份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已經強調在耕地問題上要堅持嚴保嚴管。強化耕地保護意識,強化土地用途管制,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堅決防止耕地占補平衡中補充耕地數量不到位、補充耕地質量不到位的問題,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的現象。已經確定的耕地紅線絕不能突破,已經劃定的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絕不能隨便占用。

近年來,造成我國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四個,一是退耕還林,二是非農建設占用,三是災害損毀,四是農業結構調整。其中,首要因素是退耕還林,根據有關資料統計,1997年到2005年,退耕還林一共減少耕地是1.3億畝,占的比例相當大,而同期非農建設占用2740萬畝。

在實行嚴格的土地管控制度下,近年來,我國年均耕地凈減少面積已經大為下降。2015年全國因建設占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450萬畝,通過土地整治、農業結構調整等增加耕地面積351萬畝,年內凈減少耕地面積99萬畝。

國務院2005年曾印發《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政府對《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省長、主席、市長為第一責任人。

18.25億畝這個耕地紅線的提出,將直接影響各省耕地保護指標的調整。此前,我國已經因為土地二調的結果調整過各地的耕保指標。

國土資源部2016年7月份給各地下發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下稱《調整方案》)。

根據《調整方案》,一些耕地大省的耕地保護指標被上調。到2020年,全國要有四個省份耕地保有量要超過一億畝,其中黑龍江的指標調整為20807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3433萬畝。

2013年中國政府發布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耕地是20.31億畝,而到2012年,耕地數據是20.27億畝,這和過去傳統掌握的數據比,從數據上看多出來2億畝。

耕地數量多了,分攤給各地的2020年耕地保護指標也要相應變化。一些原來的耕地大省要承擔更重的任務。

按照《調整方案》,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要保持在18.65億畝,並將該指標分解到各省級行政區,並且作為一項“約束性”指標,要求地方“嚴格落實,不得突破”。

根據土地二調,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有六個省份存量耕地面積超過一億畝,分別是黑龍江2.39億畝,內蒙古1.378億畝,河南1.22億畝,山東1.15億畝,四川1.008億畝,吉林1.05億畝。

一些傳統農業大省耕地總量增加較多。耕地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農業開發、調查標準和技術方法得到改進,農村稅費政策調整等。

其中,黑龍江省耕地總量2.39億畝,居全國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積0.31公頃,為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3.1倍。內蒙古耕地面積增加近3000萬畝,總量達到1.378億畝。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在我國,“耕地保護”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幾個耕地大省身上。

除了黑龍江的耕地保護指標上調外,根據《調整方案》,到2020年,內蒙古的指標調整為11499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1033萬畝;河南的指標調整為12035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188萬畝;山東的指標調整為11288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70萬畝。

與此同時,按照《調整方案》,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地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標均被大幅度降低。

在原有規劃中,北京需要在2020年保有21.47萬公頃耕地,《調整方案》將之降低為11.07萬公頃;天津在原規劃中需要在2020年保有43.73萬公頃,《調整方案》將之降低為33.40萬公頃;上海在原規劃中需要在2020年保有24.93萬公頃,《調整方案》將之降低為18.80萬公頃。

以此來看,三地迎來的政策紅包均不小,北京的耕地保護指標減少了48.5%左右,天津減少了23.6%左右,上海減少了24.5%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