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稅貸冚貴債可慳息若父母代借幫補物業首期 小心風險高
1 :
GS(14)@2016-10-11 08:09:22【個人理財】稅務貸款息率今年平絕全城,大部份較按揭年利率低,有理財專家建議,債仔可以趁機借平錢冚貴債,例如信用卡貸款或私人貸款等;若果計得掂數,甚至可找父母代借稅貸供首期,上車客可獲變相十成按揭,加快上樓機會,不過這個做法風險甚高。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現時華僑永亨信用財務1.25厘稅貸息率,屬銀行界最低。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表示,稅貸申請期僅得短短半年,故此是一年一度的好機會,若果部份夫婦希望上車,而每月收入足夠歸還按揭貸款,惟首期不足,而父母亦未必有足夠流動現金助兒女上車,父母可以代為借稅貸。張佩儀說:「如果夫婦自己借完稅貸,再借樓按就有機會借唔足成數,搵父母代借稅貸係聰明做法,不過等於十成樓按,樓價跌一跌已經係負資產,風險擘到最高。」
可投資短年期產品
她形容這做法需要計足數,因為以上車盤樓價400萬元計算,首期額高達40萬元,而現時借月薪12倍已是最盡可借的貸款額,意味父母月薪必須較高,而且還款期最長為12至24個月,「頭1、2年要還兩個貸款,壓力好大,變相係有雙重風險」。理財顧問陳偉明指,須注意稅貸針對收入較高的僱員,故此大部份時候稅貸只能幫補部份首期,未必能完全作首期之用。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表示,聽聞坊間有人利用上述方法供樓,認為市民若使用這個方法,其每月收入及現金流必須要較強,否則風險會較高。此外,大部份理財專家均認同稅貸可用作投資套利。李兆波認為,由於支取稅貸後,每月均要還款,故此不能投資長年期投資產品,只能博取短期獲利,「例如半新股,部份較優質的如郵儲行(1658)有升值空間,可以一博。」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資產風險較低,如債券基金較為適宜借稅貸套利。以安聯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今年至今回報為13.04%。張佩儀認為,若果本身有信用卡貸款債務在身,由於貸款息率普遍較高,可以選擇以稅貸平息冚高息債,不過前提是債仔本身有償還最低貸款額,整體財政狀況健康,銀行才會批出稅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1/19797077
一腳踏廿船 女子騙iPhone轉售付首期
1 :
GS(14)@2016-10-26 08:02:53不少年輕人都有置業夢,但隨着樓價飆升,要圓夢越來越難。內地近日熱傳「20部手機換房子」網帖,指深圳一名外省女子小麗,半年內一腳踏20船,要求每名拖友都買一部iPhone7給她。小麗將全部手機轉手,獲利12萬元(人民幣.下同),並在家鄉支付首期買樓,被網民形容為置業神話。內地傳媒引述小麗友人表示:「小麗來深圳差不多一年,工資並非很高,從事的也是文員工作,當看到她朋友圈晒出買樓圖片時,我們都好吃驚。」買賣手機職員證實,本月初收到定單,有女子稱有20部iPhone7出售,幾乎是全新手機,有10多部甚至連包裝袋都未拆,每部賣6,000元,合共逾12萬元,但沒披露小麗置業的地方。據稱小麗家境一般,父親是打工仔,母親是主婦。小麗同事在網上爆料:「想不到她居然為錢做出這樣的事,聽說公司打算辭退她。」京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6/19812567
【動畫】不忍屋主無家可歸銀主盤買家犧牲首期棄買屋
1 :
GS(14)@2016-12-25 13:18:54甘願犧牲小我去成全他人是彌足珍貴的情操,馬來西亞一個善心人做到了。他購得拍賣的銀主盤後,才發現原業主一家大小的生活困境,寧願放棄已繳付的4.45萬令吉(約7.7萬港元)一成首期,也不忍心收樓讓他們無家可歸。善心買家李輝盛(譯音)購得銀主盤雙層排屋後,到排屋視察,意外發現屋外還晾有兒童衣服,令他想到原業主面臨困境,不忍對方將要流離失所,決定放棄買屋,讓原業主一家保住家園。李輝盛以馬來文寫信給原業主稱:「若我們買下房子,家人也不忍心要趕走你們。因此即使已向高院繳付10%首期房貸,但我們決定不再購買你的房屋。」李輝盛更表明不用對方償還首期,稱希望這筆已匯入對方戶口的錢,可稍稍助對方解決燃眉之急。李輝盛又在信中叮囑原業主務必向銀行跟進,並根據能力重組房貸,否則安樂蝸可能再遭充公拍賣。他亦貼心地附上風水貼士,稱如果可以處理好房屋旁帶刺的樹木,可令房屋變得更光猛,亦能為房屋注入正能量。當地傳媒報道,原業主收到信後感難以置信,更想律師幫忙查證。據悉原業主向銀行申請了20萬令吉(約34.6萬港元)的15年分期房貸,在過去13年來都有定期還款,直到一家之主失業後才無力償債,銀行於是將其房屋拍賣。馬來西亞光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5/19876633
立會辯論新特首期望無官員出席
1 :
GS(14)@2017-01-12 08:05:06【本報訊】下任特首花落誰家仍是未知數,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提出對下任特首期望動議辯論,雖然他與建制派均避談各路疑似下任特首人選,但他們發言時均借批評民主派,暗撐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有民主派則批評林鄭,疾呼下任特首不能延續梁振英的路線,而港府則罕有地不派官員回應辯論。提出動議的郭偉強雖未有直接點評各路疑似人選,但他藉機批評表明不接受林鄭接任的民主派自打嘴巴,表面揚言「ABC(任何人除梁振英做下任特首)」,但其實並非所有人都可接受,又指落實政策需尋求最大公約數,而攬炒意識只會削弱議會正能量,故希望下任特首有智慧和魄力做好經濟及民生工作,維護國家主權。提出修訂的民建聯李慧琼和經民聯張華峰亦避談支持哪名特首候選人,李慧琼批評民主派將所有問題歸咎港府,而且凡事拉布、凡中港融合和特首推行的都反對,而下任特首的條件應能展現政治魅力與胸襟推行大和解,並與泛民建立互信及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莫乃光引《紅綠燈》諷建制
民主黨林卓廷強調,下任特首要廉潔外,更點名斥林鄭處理西九故宮館時完全違反香港賴以成功的公平、公開、鼓勵競爭的制度,故下任特首須「真係攞個心出嚟」廣納雅言,不要延續梁振英路線,同時北京亦不能帶頭破壞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以及港人治港。公專聯莫乃光則引用流行歌《紅綠燈》的歌詞妙論特首選戰,指「明明綠燈轉眼變成紅燈假使相當勇敢怎可挽回自身」,而且「若要衝損傷怎可以不留痕」,提醒建制派不要跟車太貼。公民黨楊岳橋質疑,港府不派官員回應辯論,可能反映現屆政府已無心戀戰。他亦強調下任特首應團結港人,讓港人休養生息。■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2/19894288
加薪增儲蓄 加快儲首期速度
1 :
GS(14)@2017-01-21 03:31:41【明報專訊】李先生25歲,和女朋友希望3年後結婚,預算30萬元,亦希望購置400萬元以下的物業婚後自住,若資金不足可向家人借貸,但金額愈少愈好。現時兩人沒有採用特別的投資或理財方法,怎樣才能在3年內達到上述目標呢?
李先生每月薪金連兼職補習收入約2.5萬元,與女朋友的收入相若,不過女友沒有兼職。若是購買物業,應顧及首期相關開支及每月供款的可行性。二人每月現時基本收入約共42,000元(銀行批核按揭是計算未扣減強積金前的收入,但兼職未必能計算在內),若以90%按揭(即最少首期的方案)、30年供款、3厘年息計算,最高可承擔的樓價約為400萬元,首期及相關支出約53萬元,每月供款15,800元。
投資時間短 不明朗因素變數較大
現時二人每月儲蓄14,000元,和這供款額相距不大,若日後將此撥作供樓開支,技術上可行性較高的,餘下來的問題便是日後的總資產能否同時處理結婚、置業兩大項目,如不足夠,需要向家人商討借多少。李先生的結婚預算是30萬元,即結婚、置業總資產需83萬元,以目前每月14000元儲蓄計算,總本金是564,000元,若以中度風險投資增值(年回報6厘),3年後可增值至約62萬元,和目標還有21萬元距離。
李先生可能有點迷惘,56萬多元的本金在3年內只能增值多11%至62萬元,當中主要原因有二:
(1)投資時間僅短短3年,市場上任何不明朗因素也會增變數,心態上亦應保持「持盈保泰」;
(2)沒有任何投資經驗,可選擇項目相對較少,但假以時日,投資經驗增多,可作較多元化的組合。
那現時投資組合可以怎樣部署?首先現有6萬元資產可分為兩部分:一份購入公用股、收租股等較穩定項目,另一份購入環球投資級別企業債券基金,爭取穩定派息之餘,更可涉足國際市場,分散風險。至於每月14,000元儲蓄,可使用沒年期限制的基金平台,利用月供基金模式,以平均成本法減低風險。項目方面可以環球藍籌股票基金(80%)為主軸,配以環球投資級別企業債券(20%)提供穩定收息。由於投資期只有3年,筆者建議李先生每半年檢視組合,至兩年半時可開始分段沽貨,盡量減低在最後關頭可能出現的問題。
看到這裏,李先生應心裏有數應向家人借多少錢,既然希望盡量少借,筆者有幾個建議:
(1)李先生可建議女朋友也可找份兼職,增加收入,日後要借的金額有望減低;
(2)當薪金上調時,儲蓄額也可上調,增加「彈藥」,自然更易達至目標;
(3)借錢容易,怎樣還才是最大考慮,結婚後自己家庭亦有一定支出,連同按揭、個人支出、家用、還錢給家人等,都需要重新規劃,希望可以和家人多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鄺翠玲
美聯金融集團 高級副總裁 CFPCM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鄺翠玲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83&issue=20170120
97樓災曾連環蝕讓 曾志英忠告:有四成首期才上車
1 :
GS(14)@2017-03-02 10:21:29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03&issue=20170302
【明報專訊】過去一星期不論市場及官方公布的樓價指數均創歷史新高,個別專家更預測樓價在今年可再升兩成至三成。雖然升市莫估頂,惟前車可鑑,曾經歷1997至2003年樓價大跌七成、期內連環蝕讓多個住宅的曾志英接受專訪親述當年經歷及提出忠告,值得參考。他分析,與1997年「塘水滾塘魚」由港人持有多個單位的情况不同,目前港樓業主不乏海外及內地實力投資者,持貨力強勁,加上港美息口今年料難大升,預測樓價短期仍易升難跌,即使調整,幅度僅介乎10%至15%;他建議年輕人若有自住需要,儲夠四成首期就可上車。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樓價近日升至歷史新高,相信不少無殼蝸牛想上車,有樓一族也考慮多買一層追逐升浪。惟曾志英透露,他在1990至2001年的12年期間,由買樓到炒樓先甜後苦,高峰期持有4個物業後,被迫在低潮時悉數賤價而沽,正是輸錢皆因贏錢起。
曾志英回憶道,他在1990年以約100萬元買入大埔新達廣場500多方呎(建築面積‧下同)樓花單位,之後搬入自住,1996年初再以300萬元買入上水奕翠園千呎單位樓花,原擬「細屋換大屋」,惟其後樓價升勢凌厲,數個月後該樓花已升值至400萬元,他亦趁高沽貨獲利。100萬元的炒樓收益落袋後,當時曾志英心想:「原來錢係咁容易賺。」於是跟着1年多時間內,他斥資逾1000萬元先後買入新達廣場700多方呎單位、麗港城約1000方呎單位及藍田某居屋屋苑500方呎單位,並且全數只付一成首期、借九成按揭,高峰期擁有4個住宅單位。
96年炒樓花賺百萬 高峰擁4單位
當中,曾志英除了「細屋換大屋」搬入新達廣場700多方呎單位自住外,其餘3個單位均作出租,希望由「租客幫手供樓」。
上述招數,若應用於1990至1997年上半年的本港經濟繁榮期,無疑行得通,因為當時租金升幅較按揭供款升幅快;惟事與願違,1997年下半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本港經濟漸走下坡,租金開始下跌,由於本港實行聯繫匯率,港息跟隨美息上調,按揭利率曾高達10厘,持有物業收租已不足以支付供樓開支,曾志英回憶說:「當年我供樓真係供到索晒氣!」
更可怕的是,由於曾志英在1996至1997年買入新達廣場、麗港城及藍田居屋等大單位時只付一成首期,其後樓價大跌,有關物業已資不抵債,他亦淪為負資產,最後被迫低價拋售有關物業,再「補錢」向銀行償還差價。至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紐約世貿中心被飛機恐襲,他年底亦沽出1990年買入的新達廣場細單位,套回百多萬元現金,無樓一身輕。
金融風暴後淪負資產 賣樓還債
1990年至2001年的12年,曾志英由購買自住物業,到有3層樓出租,至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後被迫逐一賣走4個物業,他今日回想起來仍然不無唏噓,「如果有能力的話,當然希望盡量都繼續持有磚頭,因為如果持有到今日就發達啦!但大家也記得本港地產市道於1997年出現高峰後每况愈下,一直去到2003年才見底,連衰6年。當時大部分香港人亦好悲觀,所以我亦一間一間把物業賣出去」。
不過,不幸之中有大幸,曾志英於1999至2001年分批沽清4個物業,得以保留實力,令他在2003年SARS期間樓價跌至谷底時,以400多萬元購入大埔半山區豪宅屋苑1400方呎單位,「SARS時市民出街要戴着口罩,有些人更連街都不敢出,樓價當然大跌啦!但我當時反而覺得這是機會,因為原已租住大埔半山區屋苑,住得好舒服,發展商減價促銷貨尾,400多萬元除可買入住宅加車位外,更額外多送1個車位。我心想與其每月付2萬多元租金,不如拿40多萬元出來做首期,再借九成按揭買入新樓,因為這樣的話,原有租金亦足夠供款有餘」。
SARS撈底買大埔豪宅 至今升值2倍
曾志英2003年買入該大埔豪宅單位後,不久在亞洲電視主持財經節目「曾Sir 28 Show」,迎來個人賺錢的黃金5年,期內還清所有樓按,之後亦居於該豪宅至今。
他說:「我除了在SARS撈底買樓外,亦主動出擊聯絡亞洲電視新聞部的主管,成功開創早上主持財經節目的先河。SARS後本港經濟復蘇、股市興旺,我靠該節目建立到自己的事業,亦首創成立粉絲俱樂部開投資講座,帶粉絲去旅行,最遠去過西藏,過程中搵到少少錢。2007年底曾Sir 28 Show完成歷史任務,我亦一直處於半退休狀態至今。」
根據地產代理的數據,曾志英的大埔豪宅單位現已升值至逾1200萬元。2003年SARS後樓價大漲小回累積近4倍,期間有膽色加按買樓的話,發達者大有人在,惟曾志英坦言,經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一役,已「不敢在物業投資上太勇」,對現狀心滿意足,過去10多年一直沒有再買樓。
息口仍低 樓價最多跌15%
曾志英SARS期間成功撈底買樓退休無憂,他給現計劃置業者一些建議。他認為,即使樓價近日已創歷史新高,惟今年內料仍易升難跌,「現已處於歷史高位的樓價仍可以升,我覺得要考慮兩大因素,首先,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央行先後推出量寬(QE)措施以今,銀紙只會愈來愈多,不會愈來愈少,環球資金需要搵出路,作為國際城市,本港的房地產是投資佳選。第二,隨着2015年8月人民幣開始貶值,內地資金不斷南下,近日中資機構亦以高價投得啟德及鴨脷洲地皮,這些項目在3至5年落成後,樓價會升至哪一水平呢?即使我保守一點,樓價不升,我覺得大跌的機會很低,下跌10%至15%已是極限。因為目前本港按揭利率僅約2厘,市場料美國聯儲局今年加息2至3次,即使本港照跟,按揭利率也不會升至3厘,與1997年的10厘比較相差很遠,不足以推冧樓價。」
綜合上述分析,曾志英認為,本港樓價中長線仍線睇升,建議有能力供樓的年輕人,若已儲夠四成首期現仍可上車買細價樓,「年輕人若買入400萬元以下的細單位,不論靠自己或家人籌夠四成首期後,只需向銀行再借六成按揭240萬元,未來30年每月供款低於1萬元,不難負擔。至於向按揭證券公司或發展商借二按,令按揭成數增至九成,我就不鼓勵了,因為二按息率較高,而且假若樓價下跌10%至15%,他也會淪為負資產」。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03-02 10:22:04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26&issue=20170302
【明報專訊】曾志英去年開始為日本某大集團銷售東南亞樓盤,當中他最看好柬埔寨首都金邊樓市的前景,「柬埔寨過去兩年經濟均按年增長7%,在東盟十國中增長數一數二,因為該國人口平均年齡只有27歲,年輕勞動力充裕,一般工人月薪低於300美元,在製造業方面有成本優勢。更重要是,柬埔寨經濟正由工業轉型至地產及投資拉動,日本資金如豐田車廠及Aeon超市近年已在當地投資多個大型項目,令金邊現恍如一個小日本;而向來與柬埔寨關係友好的中國,亦在急起直追,中資財團最近已在金邊拍板投資多個大型項目」。
百萬港元可上車
據曾志英介紹,金邊舊城區的面積較細,約相等於尖沙嘴、佐敦、油麻地及旺角的總和,供應緊張,目前樓價約相等於每方呎2500港元。至於他正為日本某大集團銷售的樓盤,位於金邊機場旁邊的新城區,樓價每方呎不足2000港元,而且以100萬港元買500方呎單位送車位,「有些人覺得金邊是20年前的深圳,未來樓價可以大升;我認為若本港投資者近年在樓市升浪賺到大錢,可以將部分資金轉為投資於金邊住宅,分散風險」。
[名人樓市論壇]
呂志和:買500呎樓 首期儲5月就夠
1 :
GS(14)@2017-03-23 06:08:57【明報專訊】好多香港人尤其年輕人都愁樓價貴上唔到車,嘉華國際(0173)主席呂志和噚日喺業績發布會後畀記者行家問到,如果一家兩口子連細路,上車盤入場費起碼要幾多?佢就話,3個人安居樂業起碼要400至500平方呎先夠,價格應係500萬元以下至適合…咦!呂生雙腳會唔會有少少離地?
呂志和話,?家首期可以畀一成,上會供30年,如果家庭收入有4、5萬蚊,大家儲5個月左右好快就上得車啦!不過聽講在場記者人工個個都無4、5萬蚊,場內頓時添上少少火藥味,個別行家好激動反駁佢話,?家分分鐘要800萬先買到400、500百呎樓咁話,上會都要80萬啦!不過佢笑笑口話,?家點都好過以前,起碼可以做30年按揭,佢更慨嘆以前畀佢,根本無諗過上車。
無他嘅,以前買樓要全現金,又無分層,唔係大富大貴,根本唔使買樓。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65&issue=20170322
撐鳴煒「去少啲旅行儲首期」言論大劉轟廢青 被寵壞唔識慳錢
1 :
GS(14)@2017-04-06 07:41:36■大劉說自己好心軟,所以無論做生意或男女感情,都容易受傷。
【劉鑾雄講大劉】【連載系列之八 致富心得】富豪劉鑾雄(大劉)接受本報獨家訪問,今回他講到擁有律師牌照,又考獲飛機師執照的長子劉鳴煒,評價相當高,同時他鬧爆廢青只愛去旅行和追求物質,不會慳錢。
■愛子心切的大劉,不想兒子劉鳴煒遭不合理批評,曾勸兒子少說話。資料圖片
■去台灣貼地搭捷運的劉鳴煒(中),曾發表「去少啲旅行儲首期」買樓言論,被外界批離地。資料圖片
青年呻窮唔兼職
對於兒子劉鳴煒曾說過買樓論「去少啲旅行儲首期」,言論一出即被批離地,大劉撐兒子沒有講錯:「佢嘅出發點係好嘅,啲人點會受落啫?啲人最鍾意聽你使咗幾多錢呀,爭人周身債然後申請破產咪啱聽囉!我諗今日香港最有錢嘅頭一、二十人,如果係自己創業嘅,個個都係慳番嚟自己捱番嚟,唔係話有錢就去旅行,冇錢就去碌卡。但?家啲人,你叫佢唔好去旅行?仲慘過殺佢老竇老母。」大劉肉痛兒子受批評,曾勸喻他:「我上次已經叫佢唔好多多聲氣,其實佢講得好啱㗎,但啲人點會啱聽啫?」他又指時下年輕人被寵壞了:「你可以話?家啲年輕人俾人寵壞咗未捱過苦,亦可以話佢哋唔係掂地,而係離地。」他說看到電視新聞很有感觸:「有一次我喺電視見到,一個青年,25、26歲左右,接受訪問話住劏房,地方好細。接受訪問嗰陣,佢拎住本漫畫,咁我心諗,如果你講到你間劏房咁細,你係咪應該去兼職?揸番一更的士又好,巴士又好,或者搵番份工。但佢唔係,佢匿喺房裏面睇漫畫,你有乜嘢可以怪人?」大劉指年輕人有劏房住算是不錯:「我哋以前嘅居住環境曳到,老鼠通屋走。睇番以前初初,我記得我同我前妻(寶詠琴)個理想,層樓千五呎,有一百萬定期存款,我已經好滿意。」
勤力信用加膽量
問到大劉的致富心得,他稱:「一定要勤力啦,信用亦好緊要,呢個係我由我媽媽嗰度學番嚟。」問他做生意是不是要夠狠?豈料他說:「狠,我唔承認囉!好有膽量我認嘅,其實我好心軟,好多嘢人哋對我唔住嘅,我都好易算。」採訪:陳月媚攝影:陳俊強【Timeline】手機用戶請按此,瀏覽「傳奇狙擊手劉鑾雄」:
http://bit.ly/LAU-timeline【話你知】同大劉有關係嘅名人、美女有幾多?即睇「大劉人物關係圖」:
http://bit.ly/JosephLau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06/19980999
投資band房夠畀首期供樓樂隊秋紅用音樂感染港人
1 :
GS(14)@2017-06-10 12:40:55本地獨立樂隊秋紅,成軍15年,成員以主音Jan、低音結他手Hippo、結他手Andrew、鼓手華、結他手Hei五位成員組成,音樂風格以Heavy Metal帶出生活中有感而發的事而令大家有所共鳴,你可能不認識他們,但他們確實堅持一樣東西15年……跟很多獨立樂隊一樣,秋紅成員各自也要工作來維持樂隊上的開支,以Hei及Hippo為例,Hei的正職是建築師,Hippo則為香港一間大型樂器中心的項目製作。Hei及華更合伙開設音樂室,設於人流極高的旺角區,兩人表示:「我哋算好彩喇,可以以興趣音樂方向開音樂室,不過兩間舖頭前前後後夾埋我哋幾個人,可以供到層樓俾到首期。我哋成日都講笑,我哋員工出嘅糧仲多過我哋自己,唔蝕錢已經好好喇,唔使自己攞錢出嚟,但又有個地方,提供到一啲地方俾有需要嘅band。」剛入行電影配樂工作的主音Jan表示,香港樂隊風氣越來越好:「如果你係鍾意音樂呢樣嘢係大家都要去參與,每個人都要出一分力,多啲黎睇local嘅show。呢個係生態鏈,如果你唔去支持佢,佢又點去維生?又點可以請多啲樂隊嚟呢?」講到band房的開支,Jan很滿意地說:「呢度五千幾蚊,每人千幾蚊,一個星期夾兩晚起碼,就平時唔夾嘢,我都會返嚟做下其他嘢,很滿足了。」Hei續說:「因為返office工,一個星期吊命去睇着呢啲日子,放工可以去夾嘢,其實幾開心嘅,呢個地方係我哋,除咗夾band之外,維繫我哋五個人嘅地方。」對於近年有不少樂隊成功突圍,都可以以夾band成為職業,Jan表示:「我哋暫未能夠可以以全職身份去做音樂,不過我哋以興趣去夾band,所以如果你保持到,我希望做音樂係興趣你就可以保持初衷,我地隊band個slogan都係話直到永遠。」採訪:吉吉攝錄:馮峰、Neo場地提供:觸Studio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6/20045558
藝員投身地產界賺夠首期
1 :
GS(14)@2017-06-18 11:09:22【本報訊】今年新盤售樓處萬人空巷,大眾爭崩頭,有買家抽中前籌難掩興奮地形容「好似咗中六合彩咁」。入市者的觀點大可歸納為3大信條:物業供不應求長遠升值、低息環境供樓壓力輕、自住樓不怕跌。80後首置客許明志(Archie,圖),4月時以約680萬元購買保利置業(119)啟德新盤龍譽一個一房戶。
「自住唔使諗咁多」
無父幹的Archie置業路非坦途,回歸後投考大台藝員訓練班,順理成章加入演藝界,曾經轉會香港電視(1137)參演《警界線》。星途不順,輾轉到2015年初加入地產代理行列,捱過頭3個月「無單開、咬老底」的艱苦時光,至今促成多宗大額成交賺夠首期。「以前做幕前都幾被動,要等電話又唔係成日返工,個人冇咁積極。做代理雖然精神壓力大、工時長,但有番主動權喺手。」Archie形容兩種職業分別。
Archie憶起身邊朋友數年前置業被形容為高位入市,如今回望頓成低價撈貨,「呢刻你買樓會覺得『嘩好貴、破頂呀』咁,但自住唔使諗咁多啦,因為你唔會住三、五年就走,起碼住番十年八年」。另一個回歸前後樓差異在於按揭息口,「97年嗰時爸爸供緊樓,利息係十幾厘,見到佢辛苦」。Archie眼中1997與2017年分別還在於炒家絕迹,「?家(SSD)點都要綁你3年,97嗰時,今日買完、過幾日摸貨就賺幾十萬」。■記者陳東陽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8/2005947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