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政壇9月風暴

2013-09-16  NCW
 
 

 

王金平被控涉入司法關說,演變為一場可能分裂國民黨的政爭◎ 本刊特派台北實習記者 陳韋宏 記者 唐家婕 文晚上8時,向來是台灣民衆收看連續劇的黃金時段。但9月10 日這一天,政治風暴主角、台立法機構最高負責人王金平返台在機場召開記者會,否認涉案。近十家新聞台現場直播,收視人口竟打敗八點檔,吸引超過200萬人目光。

短短一周, 王金平“關說案”爆發,“法務部長”下台、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三度召開記者會重批、國民黨考紀會開鍘、 “總統府”副秘書長請辭、藍綠大佬出面表態、政論節目激辯,從司法案件演變至政治鬥爭,充滿張力。

“關心”或 “關說”

這場風暴始于9月6日,專職重大刑事案件、及查緝領導人、官員貪瀆行為的台灣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下稱“特偵組” )召開記者會表示, “法務部長”曾勇夫、 “高等法院檢察署” (下稱“高檢署” )檢察長陳守煌,涉嫌接受王金平與“立法委員” 、民進黨 “立法院”總召柯建銘的“關說” 。

在講究人情關係的台灣社會, “關說”文化由來已久, “關說”意指官員利用其身分影響執法或行政事項,意思類似于說情。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形容是“台灣民衆深惡痛絕的行為” 。

“特偵組”指出,柯建銘涉及的一件民間投資案,在 “高等法院”推翻一審裁決改判柯建銘無罪後,後者擔心“高檢署”會上訴,于6月初請托檢察長陳守煌勿上訴,並拜托王金平說情。王金平因而在6月底打電話給 “法務部長”曾勇夫與陳守煌,確認是否指示檢察官林秀濤“勿上訴” 。按公佈的監聽全文,王金平隨後在電話中告訴柯建銘, “勇伯(即曾勇夫)說要處理” “林秀濤是勇伯的人” “勇伯跟我說Ok了”等。

最後,檢察官沒有上訴,柯建銘案在今年7月8日無罪確定; “特偵組”據各項證據認定,王金平、曾勇夫、陳守煌涉及說情。

9月6日晚間,曾勇夫請辭獲准。但強調絕對沒有介入說情事件。檢察官林秀濤、檢察長陳守煌也紛紛喊冤。9月8日,馬英九站上第一線,用詞強烈表示,最高民意機關首長為了最大在野黨黨鞭的司法案件,關說“法務部長”及檢察長, “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 ”他要求王金平儘快返台說明。

是非與人情

9月10日,王金平結束女兒在馬來西亞的婚禮返台,迎接他的是上千位支持者及大陣仗的媒體轉播車。

王金平在機場發表聲明,否認非法說情,一面將矛頭指向“特偵組” ,稱其濫權、違法監聽、侵犯 “憲法”保障人民通訊自由權利,且未審先判、趁他出國提出指控;另一面,他強調自己捍衛民主法治的決心與馬同樣強烈,並對罷免馬、分裂國民黨等傳言一一否認。

王金平的作法得到不少藍營大佬、地方派系要角的聲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公開表示,馬英九 “不該用這種不當的方式羞辱他(王金平) ”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形容情勢已如同 “大明皇朝” ,由一手掌握黨政大權者開記者會昭告天下定罪。

綠營也向王金平送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指控,馬英九透過不法的監聽手段,竊取最高民意機構首長的通話記 錄,逾越 “憲法”賦予 “總統”應有的職權。柯建銘則用台灣版“水門案”形容,馬英九是為了殺王金平重掌立法機構、殺曾勇夫重掌檢調系統、殺柯建銘重創民進黨。

台灣媒體民調也顯示,民衆對於馬英九在王金平“嫁女兒”之際突襲,感到不近人情;對於“特偵組”是否有權監聽、並向 “總統”報備也有爭議。馬英九滿意度創下新低,僅在一成五左右,直逼2007年陳水扁貪腐案爆發的10% 滿意度紀錄;相反,對王金平的滿意度超過六成,對於柯建銘是否真的涉入非法說情的討論更是少之又少。

民調還發現,過半數的民衆認為是馬英九為了政治鬥爭介入司法,僅兩成認為是基於維護正義展現魄力。

9月11日早晨,馬英九繼續擺出強硬姿態,在國民黨考紀會開始前召開記 者會喊話,定調王金平已不適任“立法院長” ,若國民黨部不做出嚴正處分,“等於是選擇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的踐踏。 ”隨後,國民黨考紀會委員投票決定,撤銷王金平黨籍,讓王金平面臨喪 失國民黨 “不分區立法委員”和五度蟬聯的 “立法院長”身份。

按台灣的選舉制度, “立法院”由73席 “區域立委” 、6席“原住民立委” 、及34席 “不分區立委”構成。前兩者為直接選舉, “不分區立委”則是按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席次。由於王金平屬於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 ,因此一旦在申訴期後仍確定開除黨籍,他將立即失去“不分區立委”身分,也必須離開“立法院”寶座。

王金平只剩最後一搏,他委托律師提出確認黨籍存在的民事訴訟,請求法院立即禁止 “立法院”注銷他 “立委”資格,在處分裁定前,准許他繼續行使中國國民黨黨員職權。

政治鬥爭?

政治上,馬英九與王金平從國民黨主席大位、 2008年總統候選人提名之爭開始,心結存在已久。

如今,兩人分別掌控台灣的行政與立法。一個是要求清廉改革、積極栽培國民黨新勢力,卻一路顛簸的政治領袖;另一個則是八面玲瓏、藍綠遊刃有餘、地位難以撼動的最高民意機關首長。

72歲的王金平來自高雄,從高中數學老師踏入政壇,轉眼已36年。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三位 “總統” 、11位“行政院長” ,王金平14年的“立法院長”身分屹立不搖。南部派系出生的他講究義氣, “很多候選人都欠他一份情” 。

《天下》雜誌稱, “他在選戰中運用過去累積的人脈、金脈,更是無人能及。 ”與宗教界、地方大佬也有深厚關係,讓他有 “國民黨南霸天”的稱號。

由於身態柔軟、懂得斡旋整合,許多重要法案皆在他任內順利通過;此外,王金平堅持不讓行政部門的警察介入立法機構,當在野黨多次抵制議事、霸佔主席台甚至大打出手時,他強硬反對動用警察權,曾讓部分國民黨人士不滿。

適逢幾項重大法案如兩岸服務與貿易協議、核四公投于 “立法院”難以推動之際,王金平 “關說案”爆發,引起外界政爭的聯想,並認為是馬英九與心腹 “行政院長”江宜樺、 “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研擬的整套 “滅王計劃” 。

“解嚴”後,國民黨曾經歷三次慘烈的鬥爭,並都以分裂收場。1996年,以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為首的藍營 新勢力,對陣 “統派”的郝柏村與林洋港,最後李登輝順利成為台灣首屆民選“總統” , “郝林”出走籌組新黨,但數年後逐漸泡沫化,2012年 “立委”選戰 全數落選。

1997年,聲勢扶搖而上的台灣省長宋楚瑜與李登輝關係惡化,最後宋楚瑜在2000年出走參選 “總統” ,國民黨則派出連戰參選,最後藍營票源分散,宋楚瑜僅以30萬票數之差敗給陳水扁。隨後,宋籌組親民黨,聲勢曾一度逼近國民黨,但如今在“立法院”僅剩三席。

第三場政爭,李登輝成了被鬥的對象,黨內將“總統”敗選矛頭指向李,最後開除其黨籍。李登輝帶走黨內本土派勢力,2001年成立台聯黨,正式與國民黨決裂。

事至如今,王金平的“關說案”逐漸演變成第四場國民黨內鬥,馬英九帶領的新勢力,對陣被其亟欲切割的國民黨舊勢力,將從政策推動一路影響到國民黨在2016年大選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23

糖王風暴三房亂局郭鶴年$3000億待領

2013-09-19  NM  
 

 

豪門爭產,近年在香港接連上演,揭盡世家望族的隱私。繼新鴻基郭氏兄弟鬩牆後,最新的重頭戲碼,是以「糖王」郭鶴年為首、香港另一赫赫有名的郭氏家族。

今年十月就九十大壽的嘉里集團主席郭鶴年,至今未言休,業務遍布星馬、中港,估值達三千億。其中在香港上市的三間公司:嘉里建設(683)、香格里拉(亞洲)(69)及南華早報(583),向由一、二房仔女打骰;然而郭鶴年至今,從未如另一重量級人馬李嘉誠般,欽點接班人。

上月中,曾經失勢的郭鶴年長子郭孔丞,突然接替正休假的胞弟郭孔演,出任香格里拉(亞洲)主席。傳聞是正上位的郭孔演,因壓力爆煲入院,讓大哥上演一幕「太子復辟」。但戲肉才剛開始,皆因郭鶴年心中的真命天子另有其人。新「郭氏風雲」,波譎雲詭,置身其中,猶如一套現實版《康熙王朝》。

向來甚少動作的嘉里系上市公司,上月突然大執位。原為嘉里建設主席的大哥郭孔丞,突然辭任,重返香格里拉(亞洲)做主席,至於今年四月開始離奇休假﹑原應於九月復工的胞弟郭孔演,則辭任主席位,轉做非執董。表面看似風平浪靜,但真正的戰場,原來在鰂魚涌嘉里中心頂樓﹑母公司嘉里集團的總部。

本刊在嘉里中心外守候數星期,發現快將九十歲的郭鶴年,仍不時返回總部坐鎮。「他通常早上十時左右返來,飲杯咖啡睇吓報紙,十二點幾就走。」有嘉里職員透露。除郭孔丞及郭孔演外,郭氏二房的三名弟妹,亦每天準時上班,包括任《南華早報》執董的郭惠光,及初出茅廬的孻女郭燕光。樣子俊俏的二房孻仔郭孔華,則經常傍着父親出入。繼室子女迅速上位,皆因長房所出的孔丞﹑孔演兩兄弟內訌白熱化,互拖後腳,令郭鶴年不得不重新布局。

次子壓力爆煲入院

三千億嘉里王國,狀況如同一套現實版的《康熙王朝》,郭鶴年如戲內的康熙,垂垂老矣,卻仍未欽點接班人。五十九歲的長子郭孔丞,原為名正言順的「太子」,但八十年代時,他與歌星鄧麗君的一段情,在家人反對下無疾而終,郭大受打擊,與父親關係亦留下芥蒂。太子失寵,晚年郭鶴年改捧次子郭孔演上位。五十八歲的郭孔演,○○年已任《南華早報》主席,○八年轉任香格里拉主席,翌年兼任首席執行官,同時沾手郭氏在泰國及馬來西亞的上市公司,並代表父親,出任世交李國寶旗下東亞銀行非執董。「香格里拉係郭鶴年晚年最重視嘅生意,擴張得好快,郭亦經常喺金鐘港格及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打躉。」熟悉郭家的基金經理表示。不過,郭孔演的表現卻令父親大失所望。今年七月,香格里拉發盈警,八月公布中期業績,核心盈利大跌六成六。業績公布前,郭孔演突然宣布「休假」,有郭氏世交家族成員透露﹕「佢壓力太大,郭鶴年對佢好大期望,大哥孔丞對佢亦唔算支持。最終壓力爆煲,入咗院,而家已出咗院休息。」中期業績記者會上,執董錢滿都承認郭孔演有「health issue」(健康問題)。郭孔演敗陣,大佬郭孔丞乘機奪回太子之位,出任香格里拉主席。

培育二房上位

根據上市通告,郭孔丞現為母公司嘉里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可說是一人之下。但是,仍手握大權的郭鶴年,另有盤算。熟悉郭家的人表示﹕「郭鶴年最錫二房嘅三個子女,尤其係細仔郭孔華,成日帶喺身邊,周圍去見世叔伯。」與父親同住深水灣大宅的郭孔華,雖在上市公司無任何職位,但其實是父親助理,二人辦公室就在隔壁,事事都由父親親自指導。而畢業於名校哈佛的二房長女郭惠光,性格高傲,是二房子女中最早參與家族生意的。○四年出任《南華早報》執董,○九至一二年曾任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佢鍾意控制人,好多《南早》嘅人都唔鍾意佢。」消息人士表示。今年二月,《南華早報》再次因公眾持股量不足而停牌,至今仍未有解決方案,備受市場非議。但不減郭惠光的受寵程度。根據《南早》年報,去年底,她在母公司嘉里集團的權益為3.22%,但今年中,已大增至11.87%。同一時期,太子郭孔丞所佔權益,僅由13.52%微升至13.63%。可見郭鶴年對二房子女的重視程度,急速攀升。另外,郭鶴年在上海有第三房,已是富豪界公開的秘密,傳聞三房仔女年紀尚幼,郭鶴年經常飛往探望。

郭鶴年家族表

1.自小離開福建祖家遠渡南洋生活,後來與兄長們在馬來西亞經營白米生意成為小富,於1948年12月病逝,享壽56歲;2.畢業於福州協和大學,於1995年7月逝世;3.榮獲馬來西亞政府敕封(丹士里爵位),曾先後出任駐荷蘭、丹麥等國大使,及後調任國家旅遊部部長,2003年逝世;4.天資聰敏,熱衷公益,是馬來西亞民主同盟成員,在一次英軍剿共突襲中,被英軍所殺;5.約90歲,原在父親的東昇公司工作,父親病逝後與兄長成立「郭兄弟有限公司」,由於受到鶴齡之死打擊,遂往英國居住散心,其間研究商品交易,及食糖的買賣,於1958年藉英國撤走及馬來西亞獨立,大舉發展白糖業務,1976年更將其王國由新加坡遷來香港,發展地產、酒店、傳媒等事業;6.與大哥鶴舉的妻子是親姊妹,於1983年8月逝世;7.約63歲,空中小姐,在往新加坡的旅程中遇上;8.家族基金公司董事;9.家族基金公司董事;10.約59歲,自2008年起出任嘉里建設主席及執董,於本年8月辭任,但同期取代胞弟出任香格里拉主席。另外,曾與鄧麗君相戀,因家族反而對分手;11.二人在日本認識,因貌似鄧麗君而迅速發展,於1986年7月在大會堂結婚,但於2009年分居;12.58歲,原任香格里拉主席,但本年4月起放無薪假,至8月時辭去職務,轉任公司非執董;13.35歲,家族基金公司董事,近年經常陪伴父親外訪;14.約36歲,於2004年獲委任為南華早報集團執董,2009年1月出任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2012年6月辭職,現仍留任公司執董;15.約37歲,「公仔麵大王」、南聯實業周文軒的外孫,現任嘉里建設執董。

叔伯子姪大鬥法

說得上「九子奪嫡」,當然沒那麼「簡單」。郭鶴年的千億王國,基本上是家族生意,郭是總司令,率領各房子姪共同打理,令形勢變得極之複雜。有金融界人士指,曾在港島香格里拉的中菜廳夏宮,看到一張郭氏家族圖﹕「就貼喺廚房附近,方便伙記唔好認漏咗人,郭氏旗下嘅深灣遊艇會都有一張。上面有齊各房關係及子女姓名,係無女婿,但已有三、四十人,配埋相片,好誇張。」郭氏家族內,除郭鶴年一房外,勢力較大的是大伯郭鶴舉的兩名兒子郭孔輔及郭孔錀,二人曾前後出任香格里拉執董及主席,郭孔錀亦曾任嘉里建設主席。當年,兩兄弟權勢甚至高於郭鶴年的親生兒子。由於集團內子姪眾多,個個都有權,令公司政令「五時花﹑六時變」。後來,郭鶴年陸續安排兩名兒子進入上市公司,取代姪兒。但在嘉里集團的數間控股公司內,董事及股東名單上,仍有大量家族成員的名字及公司。家族最早成立的兩間公司,包括在一九四九年在馬來西亞註冊的Kuok Brothers,以及一九四八年在新加坡註冊的Kuok(Singapore),現時仍分別有五十七及一百二十個股東。Kuok Brothers持有馬來西亞上市公司PPB Group超過五成權益,以及另一家族旗艦﹑新加坡上市的豐益國際一成八權益。

「雍正」隨時奪位

郭氏第三代孔字輩中,表現最出色的是掌管豐益國際的郭孔豐,郭鶴年曾公開讚賞這名姪兒,指他是眾子姪中最聰明的。今年六十三歲的郭孔豐,一手建立豐益集團,○六年,郭鶴年注入馬來西亞棕油業務,成為股東。豐益現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油生產商,亦是內地最大的食油供應商,市值近千三億港元。根據年報,豐益去年盈利逾一百億港元,幾乎是嘉里系香港三間上市公司的總和。「孔豐係好勁嘅人,務實低調。有次同佢喺舊中銀大廈嘅中國會食飯,走嗰時,佢自己行路返去金鐘嘅香格里拉,好樸實,車都唔坐。」熟悉郭家的基金經理說,「郭氏家族會議上,有叔父提過郭孔豐是更好的接班人。」一手建立嘉里王朝的郭鶴年,九二年已宣布退休,卻一直退而不休。○八年金融海嘯,傳聞炒accumulator輸掉一百億,而不適入院,「當時傾掂數,分幾年攤還。郭鶴年還晒之餘,以八十幾歲之齡,仲可以賺番有凸!」但各房的明爭暗鬥,就如燒着的燈籠,一發不可收拾,未必就在郭鶴年掌握之中。

大馬首富炒糖成名

有「糖王」﹑「酒店大王」之稱的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此處亦是郭氏家族的發跡地。一九○九年,十六歲的郭父郭欽鑑步兄長之後塵,從福州坐船抵達新山。六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他,跟隨兄長在新山經營「東昇號」,專營米糧生意,家境殷實。當時,新山以潮州人勢力最大,有「小汕頭」之稱。仍住在新山、郭鶴年的兒時玩伴洪細俤回憶﹕「原本新山的米糧生意,由潮州人壟斷,郭家能跟他們競爭,很不容易。」

米糧生意起家

洪細俤指,郭欽鑑曾在菜市場經營肉檔,賣牛肉及羊肉。「我爸爸曾幫他打工,馬拉人不吃豬肉。」後來,因為郭的妻子鄭格如是佛教徒,反對殺牛,郭才結束肉檔,專注糧食生意。愛打麻雀的郭欽鑑,交際手腕了得,與柔佛州的州務大臣拿督翁是深交。日戰前,郭氏已承包政府糧食供應。四五年日治結束後,拿督翁出任糧食統制官,郭欽鑑獲推薦,專營米糧及糖的進口生意,為商業王國奠定基礎。現時,新山有條街便以郭欽鑑命名,表揚他對新山的貢獻。不過,真正將郭氏王國發揚光大的,卻是兒子郭鶴年。一九二三年十月六日出生的郭鶴年,是三兄弟中的老么。他出生時的老房子,位於新山依不拉欣街(Jalan Ibrahim),旁邊就是柔佛海峽,遙望對岸的新加坡。

三兄弟各有千秋

郭氏三兄弟各有所長。郭鶴年和大哥郭鶴舉均畢業於新山英文書院。洪細俤指郭鶴年每天騎單車去上學,放學後,還要掃地﹑洗地。大哥郭鶴舉(Philip)外表洋化,後來成為馬來西亞著名的外交官。新山錦華咖啡室老員工彭先生表示﹕「Philip後生好像鬼佬,留鬚、短褲﹑長襪,好smart。」二哥郭鶴齡(William)是共產黨員,才情橫溢,曾任《海峽時報》記者,後來跟隨馬共展開武裝鬥爭,逃入森林。五三年,於森林中被射殺,死時年僅三十一歲。這件事,對郭氏一家打擊很大。郭鶴年與第一任妻子謝碧蓉,亦在新山認識,並於日治時期結婚。他和大哥郭鶴舉,分別娶了謝氏兩姊妹,成為一時佳話。洪細俤笑說﹕「謝氏姊妹的父親是西醫,在新山開藥房,信基督教,但鄭格如是信佛的。兩對情人初時偷偷來往,後來鄭氏要求媳婦拜祖先,才肯答允婚事。」

最聽母親話

對郭鶴年及郭氏家族發展影響最大的,正是母親鄭格如。鄭氏乃官家女兒,畢業於福州協和大學,因父母之命,遠嫁至新山。不過,這段婚姻後期卻因第三者而破裂。郭欽鑑在麻雀枱上結識一名女教師,鄭格如容不下這名二奶,憤而返回福州居住。二奶亦誕下數名子女,但一直未能認祖歸宗。一九四八年,郭欽鑑死後,鄭格如返回新山,並牽頭成立郭氏兄弟公司,將家族生意集團化,由年僅二十五歲的郭鶴年出任董事總經理。「鄭格如讀過大學,是郭家唯一的大學生,雖然是第六房,但家族的人都聽她的話,很有權威。」洪細俤回憶。五三年,郭鶴年在母親鼓勵下,帶同妻兒,前往英國進修,其間學懂期貨交易技巧,在日後糖業生意上,大派用場。

多財亦是空

郭鶴年在星馬起家,其商業王國不時與政府拉上關係。事實上,郭就讀新山英文書院時,與拿督翁兒子﹑後來馬來西亞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為同學。之後,郭鶴年考入新加坡著名的萊佛士書院,並結識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有馬拉華僑笑說﹕「個個都知佢哋三個好老友,鍾意一齊打麻雀,後來好多國家大事都喺麻雀枱傾出來。」五十年代末,英治時代結束,郭鶴年睇準時機,說服其他家族成員,將家族資金孤注一擲,投入糖業生意,開設馬來西亞糖廠。藝高人膽大的郭鶴年,憑着流利的英語,活躍於國際期貨市場,成為一代「亞洲糖王」。七十年代,郭氏進軍酒店業,在新加坡開設首間香格里拉。同時進軍香港買地起酒店。八八年,曾入股無綫電視成為大股東,並沾手地產等業務,一步步建立起千億王國。雖屬重量級富豪,但郭鶴年及旗下公司,仍十分低調。本刊記者多次在其公司及福臨門等候,但郭鶴年都婉拒受訪,只傳來親筆簽名的信函。對於接班人,郭鶴年在過往訪問中皆避而不談,只重複母親的一句家訓﹕「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34

《QE延退怎麼看》政爭風暴、美債泡沫、新興市場更動盪 柏南克決策逆轉 凸顯美國財政迫切危機

2013-09-30  TWM
 
 

 

九月十九日,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意外宣布暫緩收回QE,全球股市瞬間沸騰,彷彿過去四個月「資金派對散場」的陰霾終於散去。然而,派對散場是遲早的事;一時的延後退場,反而可能引發更多問題;美國公債價格會不會加速泡沫?新興市場會不會更多動盪?而首先擺在眼前的,是柏南克決策逆轉所透露的現實,美國財政問題恐怕比你想得更難善了。

撰文‧乾隆來

八月十九日,歐巴馬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召見了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財政部長杰克盧,以及銀行局長、證期會主委等最高層的金融官員,討論如何加強金融管理。因為,在金融海嘯之後通過的《杜德|法蘭克法案》,增加了四百項加強金融管理的規定,但是法案通過至今三年,實際執行才三九%。

各界對於這場會議投注不少關心,但關心的焦點,顯然不是金融管理。

在歐巴馬六月十八日接受公共電視台專訪,暗示柏南克將在明年一月底任期屆滿離任後,隨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對於聯準會主席繼任人選的大猜謎,歐巴馬雖然屬意前任財政部長桑默斯,但是主流媒體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都高聲反對桑默斯。因此八月十九日的會議,大家都睜大眼睛注意,歐巴馬與柏南克是否也就聯準會的繼任人選交換意見。

讓媒體失望的是,白宮在會議後並沒有發布任何新聞,也拒絕回答媒體的詢問,歐巴馬與柏南克等人,是否藉著這個機會討論了金融機構管理之外的議題,誰也不曉得。

一場會議後 金融政策大轉變不過,從八月十九日會議之後,一連串的戲劇事件卻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原本從五月就一路重挫的新興市場股市,特別是印度、印尼、巴西等市場,在八月十九日那周觸底,然後一路反向回升;被媒體修理得體無完膚的桑默斯,隨後也自動打電話給歐巴馬,自願從聯準會主席的候選名單中除名;一個月後的九月十八日,柏南克違反了他自己在五月宣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將要逐漸退場的方向,在聯準會貨幣會議之後,決議維持每月八五○億美元的QE。

從歐巴馬在白宮召集會議的八月十九日起算,道瓊指數一路從一四八○○點以四十五度角仰攻,漲了一千點才休息;跌幅最深的印度股市,剛好在八月十九日開會當天跌到最低點一萬八千點,一個月後的今天,已經漲回二○六四六點,單月漲幅高達一五%;連台灣股市都出現外資連續十六天買超,將台灣股市從七八二四點拉到八二五五點,大漲四三一點後才開始整理。從紐約、倫敦、法蘭克福,一路到上海、東京,全世界股市同步走出了罕見、亮麗、又快速的多頭攻勢。

不論歐巴馬管不管得住華爾街,這些交易員與分析師們顯然是訊息最靈通的一群內圍,對於「歐巴馬與柏南克會議」的訊息,敏感且精準地掌握了金融政策的轉變!

柏南克身為「政治獨立」的央行總裁,實際上對華盛頓風雨欲來的鬥爭風暴極為敏感,也了解到歐巴馬面對國會政治鬥爭的強硬態度,所以才會在九月十八日聯準會會議後表示,延緩QE退場的決策,主要是考量經濟復甦不夠強勁、美債與房貸利率持續走高,以及國會即將開議,歐巴馬與國會將會因為迫在眉睫的聯邦財政危機,引爆嚴重的政治角力。他非常了解,白宮與國會的政治角力勢必導致財政緊縮,柏南克必須小心翼翼呵護得來不易的經濟復甦,不能出現財政、貨幣同步緊縮的危險政策。

果不其然,就在柏南克宣布維持八五○億美元寬鬆政策的第三天,白宮與國會的政治角力,就毫不掩飾地爆開了!

歐巴馬對戰共和黨 火藥味濃美國聯邦政府舉債上限年年破表,每年第四季為了新年度的政府預算,都要演出一場「歐巴馬對戰國會共和黨」的政治角力。但是,今年的火藥味卻更甚於以往;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在九月二十日通過《應急預算法案》,表面上讓歐巴馬政府可以在十月一日開始的二○一四會計年度,在正式預算通過之前得以繼續運作,但是法案中卻切斷了《歐巴馬健保改革法(Obamacare)》的財源,氣得歐巴馬拉高分貝,高聲批評共和黨「把整個國家綁架了!」歐巴馬所屬的民主黨掌控參議院,預計會把《應急預算法案》退回眾議院重審,如果到九月三十日之前臨時預算無法通過,那麼聯邦政府有可能因為沒有預算,再度被迫關門,出現聯邦政府全面停擺的危機。到了十月十八日,財政部更將面臨現金枯竭,必須動用緊急方案才能避免債券違約風暴。

明年年底,美國將要舉行聯邦議員的期中選舉,改選所有的眾議院議員以及三分之一的參議院議員。共和黨員在眾議院議長貝納領軍下,鎖定《歐巴馬健保改革法》,升高與歐巴馬的政治衝突。歐巴馬的《健保改革法》雖然早在一○年三月就已經通過,但是由於必須對企業加稅,以及法案本身存在是否違憲的問題,執行過程爭議不斷,為兩黨政治角力提供了豐沛的火藥。

三年前通過的《歐巴馬健保改革法》,堪稱是美國五十年來最重要的社會安全改革。這個法案規定所有個人都必須在一四年起購買健康保險,共和黨還為此提出憲法訴訟,聯邦高等法院花了兩年,才做出沒有違憲的裁定。此外,《歐巴馬健保改革法》也要求美國企業主提撥相對的健保保費,引起許多企業主的反彈。

在一四年新制度正式啟動之前,共和黨蓄積反對力量,再度與歐巴馬政治對決,將今年第四季的聯邦預算審查,與《歐巴馬健保改革法》綁在一起。而歐巴馬也一改去年柔軟的身段,一開始就擺出誓死一戰的態勢,雙方開足火力,成為美國景氣復甦的最大利空。

華爾街正面看待經濟復甦

但是,華爾街的交易員們面對如此嚴峻的態勢,倒是老神在在,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高盛證券,他們從一二年三月開始一路看多歐洲與美國股市,建議客戶將資金從債券市場轉移到具有穩健收益的績優股,高盛的多頭策略至今堅定不移。高盛歐洲股市首席策略分析師歐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在CNBC的專訪中就說:「股市已經從期望期(hope phase),進入新的成長期(growth phase)。」高盛證券執行長布蘭克芬(Lloyd Blankfein)也提出「正常化」的觀點,認為美國經濟將會逐漸從金融海嘯的陰影中恢復正常。他說,聯準會還是會逐漸縮減QE的規模,這是經濟正常化必經的步驟,最近美國國債利率的上揚,也是從人工壓抑的零利率逐漸回復正常的訊號之一。

布蘭克芬特別強調,最近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逐漸收窄,更是「金融市場正常化」(Norma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的重大進展,美國聯邦政府過去幾年減少支出,並且持續增加稅收來源,已經使得赤字出現明顯改善的趨勢。

此外,美國的IPO(新股上市)市場也才剛剛開始回暖,一直到最近才又重新出現金額十億美元的中大型上市案,例如預計在十月一日上市的紐約帝國大廈房地產信託(Empire State Realty Trust),預計發行七千一百萬股,募資十億美元;世界最大的飯店連鎖系統希爾頓,也在九月初宣布將要推動金額約十二.五億美元的上市案;當然,還有被熱烈討論的推特(Twitter)在九月十三日宣布推動股票上市,募資金額也是十億美元。

歐巴馬推動全民健保,是他「歷史留名」的重大政績,面對眼前共和黨人以明年聯邦預算審核相逼,他必須用盡全力與眾議院議長貝納為首的共和黨人一決生死。在政治、財政全面緊繃的時刻,歐巴馬顯然期待一個寬鬆的聯準會,也放棄具有爭議的桑默斯,避免聯準會主席繼任人選在國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歐巴馬最在意的,還是他的《歐巴馬健保改革法》,在政治問題未解決之前,在聯邦預算還未通過之前,在柏南克明年二月一日交棒之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沒有任何擦槍走火的空間,「寬鬆」,的確會是歐巴馬最屬意的安全路線。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政爭一觸即發

柏南克不敢輕言收回QE

2013年美國財政危機預估時程

未來三個月財政爆點

2013年

10月01日

聯邦政府關門?

2014財政年度開始,若國會與歐巴馬政府未能在9月30日完成《應急預算法案》,聯邦政府將被迫關門。

10月18日

現金用罄,聯邦債券違約?

聯邦政府現金恐用罄,發生債券違約的危機。

財政部必須進行特別現金調度,例如暫緩發放部分公務人員薪水,以避免現金用罄。

11月

劇烈政治鬥爭?

全月國會會期,共和黨將以提高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為條件,限縮《歐巴馬健保改革法》(Obamacare)的執行,與歐巴馬政府進行劇烈政治攻防。

12月15日

聯邦公務員大裁員?

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必須公布臨時支付方案,讓聯邦政府得以補足從10月1日至12月15日的現金缺口,避免公務員被迫裁員。

12月16日至12月31日2014年預算停擺?

聖誕假期,國會休會;過去幾年,每年參眾兩院都一路辯論到聖誕節休會日前的最後時刻,才完成次年度的聯邦預算。

從政治、財政到聯準會 未來數月烽火連連9月 10月 11月 12月 1?2月政治 國會開議 國會與歐巴馬政治攻防白熱化財政國會必須通過緊急應急預算 聯邦政府關門危機 12/15之前必須完成預算審核聯準會 QE維持每月850億美元1.宣布柏南克繼任人選2.聯準會10月底會議,再次討論QE是否退場 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在本月調整QE規模 2014年2月1日,新任聯準會主席交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77

亂世亂搏(10):亞洲金融風暴風雲再起?(5) 菲律賓篇 亂博

http://notcomment.com/wp/asia-financial-crisis5-philipines/

聯儲局8月炒作收水,菲律賓的股市匯市反應亦很大,跟隨東南亞國家一齊急跌,但菲律賓的經濟情況很特別,完全有別於早前講的三個東南亞發展中國家。

首先再列出被受狙擊的有利環境因素: • 與美元掛鈎 • 高通脹壓力出現 • 出口競爭力下降 • 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資產價格上升(炒賣股樓) • 外債上升 以上五項之中,菲律賓只擁有一項被狙擊的有利環境,就是如其他東南亞國家自2010年開始外債大幅上升(見圖一)

(圖一)

philippines external debt

不過這些問題不大,原因是:

1)沒有通脹壓力(見圖二)

(圖二)

philippines inflation rate

 

2) 服務業出口才是國家收入最大來源,因此即使貨物出口下降(圖三),貿易長期赤字,經常帳仍然有很多盈餘(圖四)

(圖三)

philippines balance of trade

(圖四)

philippines current account

3)經濟增長強勁

philippines GDP growth

 

即使Peso不是正式與美元掛鈎,但美國作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Peso其實亦是鬆散定義為跟美元掛鈎。

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菲律賓的經濟數據顯示該國不存在被受狙擊的大環境,奇就奇在為何美國8月疑似收水,菲律賓股匯仍然跌得慘烈?除了報章講的政治理由,還有原因,下篇話你知!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38

亞洲金融風暴風雲再起?(8) 香港篇 亂博

http://notcomment.com/wp/%E4%BA%9E%E6%B4%B2%E9%87%91%E8%9E%8D%E9%A2%A8%E6%9A%B4%E9%A2%A8%E9%9B%B2%E5%86%8D%E8%B5%B7-%E9%A6%99%E6%B8%AF%E7%AF%87/

祇是一個半月前,市場關注亞洲是否經歷97亞洲金融風暴前的1994,現在巿場焦點又轉移關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一時恐懼收水、一時恐懼美債、一時對美國經濟轉差表現興奮,巿場情緒就如坐過山車,一時一樣,也因此成為提款機了。

之前六篇「亞洲金融風暴風雲再起」系列指出,東南亞國家各有各不同程度的經濟問題,印度、印尼經濟問題比較大,泰國問題比較細,菲律賓除了政治問題,從經濟數據上看不到大問題,只是企業外債比較多。

而港元與美元掛鈎,但通脹壓力未算大,2013年首八個月合併計算,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後,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3.9%,出口貨品已不是香港經濟的主要動力;服務業出口、金融和地產才是。而且,今時今日,中國才是服務業出口和金融業的重要因素,觀從上次「中國經濟何去何從」的分析,中國經濟還是會平穩增長的,因此預期香港經濟也應該會平穩。

更重要的是,雖然香港樓價貴絕全球,但政府的辣招令成交少得可憐,買樓的人主要是剛性需求及有實力入市的長線投資者(以前已經分析過http://luan-invest.blogspot.hk/2013/02/2013_2.htmlhttp://luan-invest.blogspot.hk/2013/02/blog-post.html) ,樓價起碼要跌40至50%才會拖累整體經濟。另方面,香港股市這兩年都只是徘徊在20,000至23,000點之間上上落落(下圖),成交長期只得4至500億,很難令人相信這叫泡沬吧!

heng seng index to Oct5 2013

但香港如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美國長期低息,令私人和企業借大了外債,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企業的外債不是問題,企業可透過售賣資產套現減債,或大不了執笠來解決。

一個開放經濟體系,大鱷來就犯炒作,並非一國能夠阻止!正所謂打開門做生意,食得鹹魚抵得喝,因此要避免97年亞州金融風暴重演,首要做好的是禦防措施,例如足夠的外匯儲備與大鱷過招,政府辣招勒緊炒賣資產的需求,避免金融機構過過渡度借貸,又例如和黃趁高價賣資產套現減債等等,減少成為人家炒作的借口,避免成為大鱷的提款機! 因為提下提下提乾了,便無問題都變成有問題了!

筆者想趁機提出的是,我們看到8月收水炒作,即使菲律賓經濟並沒有太大問題,政治方面稍為出問題,也成為炒作借口,股匯跟隨亞洲一齊跌得甘。如果聯儲局今年底提出減少買債,2014極可能股匯齊波動,屈指一算,正藉七月香港人大搞佔領中環盛事,政治混亂剛好成為人家提款藉口,又不是沒有商量渠道,自己綁起自己給人家機會打劫,何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86

從衣錦還鄉到商譽掃地黑心油風暴 崩解頂新五千億食品國?

2013-11-11  TWM
 
 

 

披著衣錦還鄉的綵帶,過去四年,頂新魏家四兄弟的良好形象在台灣被高高舉起,但不過兩、三天光景,頂新集團的商譽被重重摔下!這一次,頂新能從食安風暴中安然走出來嗎?

這一次,頂新摔得很重!一場混油風暴,讓成立五十五年、市值高達五千億元的頂新集團,商譽岌岌可危。

從爆出「頂新製油」也向大統長基購買含有銅葉綠素的食用油開始,整整四十八小時之後,頂新油品董事長魏應充才在官網上,以錄影方式說明,「有關媒體報導,他(大統)賣給頂新製油的油,有含銅葉綠素,我們聽了之後,非常訝異跟吃驚……,我們特別致歉。」將近六十小時之後,才與弟弟魏應行共同現身鞠躬道歉。但頂新集團所屬轄下的味全油品,已經帶給消費者無比的不安,辛苦建立的商譽,就在街頭婆婆媽媽對油品恐懼的耳語中,迅速崩壞。

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味全在台灣委託頂新代工的二十一項油品全部下架之外,味全賣到廈門的油品,也比照台灣下架;但市場人士研判,一時之間,頂新集團的傷害恐怕還難止血,例如有媒體直擊到日前才在台北一○一大樓美食街風光開幕的「德克士炸雞」,也是使用該屏東廠出產的油品。此外,在中國市場高達二千家通路的德克士炸雞,以及威震江湖的「康師傅泡麵」所內含的油包,是否因此受到影響,將是頂新集團在此風暴的「最高警戒」,這顆深水炸彈的爆炸力,還在密切觀察中。

鮭魚返鄉成佳話

四年來貢獻鄉里不遺餘力

事實上,距離頂新魏家四兄弟風光從中國返台,媒體開始以「衣錦還鄉」、「鮭魚返鄉」形容魏家,至今不到四年;這四年之間,魏家始終努力維護形象,包括魏家四兄弟夫妻共八人,一起站上第二代喜宴的舞台,營造「兄弟團結」的形象,深植人心。

私底下,魏家人也確實認真投入宗教公益,例如魏家老三魏應充,也是這次在官網上鞠躬道歉的頂新油品董事長,幾乎每個周末都可以在花蓮的慈濟活動上,看到他們夫妻共同出力的身影;而老二魏應交也長期全力護持中台禪寺。

此外,四兄弟也不吝惜回饋鄉里,本刊在混油事件爆發後走訪彰化永靖,鄉裡有一座意善寺,他們每年固定捐助香油錢,寺中於前年新修的太子宮,魏家四兄弟共同具名捐款三百萬元。永靖鄉長李詩焱與魏應州是同學,對於魏家對地方的貢獻頗為肯定;但這次一摔跤,恐怕過去再多再好的形象,都要毀於一旦了!

但在此之前,從一九八八年赴中國發展起算,魏家四兄弟前後花費二十五年時間、胼手胝足創立的「康師傅帝國」(在香港掛牌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市值高達新台幣五千億元),幾乎可用「傳奇」二字形容。

說是「傳奇」,是因為魏家的發跡並不順遂,但自從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攻進中國人心之後,集團茁壯的速度,又快速到令人難以置信。

魏家第一步踏上中國,是一九八八年,但在八八年之前,魏家究竟在台灣如何發展?根據頂新集團在官網上的說法是,一九五八年,四兄弟的父親魏和德在彰化縣永靖鄉創立了「鼎新製油工廠」,後來更名為「頂新製油」,以生產食用的植物油為主;到八○年魏家父親過世,便由大哥魏應州帶領三位弟弟繼承家業,直到八八年赴中國發展,才迅速壯大。

彰化小油行起家

赴中發展失利 靠泡麵翻身但實際上,未赴中國發展之前的魏家,僅止於彰化小鎮上的一家小油行,在台灣的規模可能連中小企業都還談不上,因此也未受到外界與媒體特別的注意,到底當時魏家發生什麼變故?為何突然要舉家離開台灣?至今說法不一。

《今周刊》採訪多位彰化地區的耆老,雖然沒有人能以肯定的語氣證實,但多位長者都說:「一九七九年在台灣爆發米糠油中毒事件,似乎與後來赴中國發展的頂新家族成員有關。」而網路上類似的耳語更多,其中有多篇文章寫道:「在台灣釀成米糠油汙染事件的就是『頂新集團』。」儘管耳語在網路上不斷流傳,但都未見頂新集團鄭重否認;而本刊求證味全公司,公關協理陳文敏表示,「這麼久的事情了,詳細情形我不知道。」這雖然已經是三十四年前的往事,但對許多受害人的身心而言,卻是一輩子難以走出的傷痛!

當時位在彰化溪湖鎮上的「彰化油脂公司」,因為生產米糠油的過程中受到多氯聯苯的汙染,使許多人食用之後,皮膚出現大面積的膿包,長期身體器官也受到嚴重的傷害;後來法律判決彰化油脂負責人陳存頂等三人須賠償一億多元的罰金與相關刑責,在當時雖然算是天文數字的賠償,但據了解,被告在漫長的法律訴訟中都已脫產,因此受害人根本沒得到半毛錢賠償。

這次事件是台灣食用油史上,首次爆發嚴重的中毒事件,受害者高達兩千多人,多數受害者都集中在彰化縣福興鄉、鹿港與台中地區;但如今已經是橫跨兩岸食品第一大廠的頂新集團,究竟在三十四年前的舊案中扮演什麼角色,令人好奇。

其後,魏家就舉家赴中國發展,一開始還是連番受挫,先是推出叫好不叫座的清香油,因為價位太高不被市場接受;緊接著又推出蛋捲商品,還是失利;最後是魏家老四魏應行有一次在火車上肚子餓,泡了一碗方便麵食用,沒想到香味引來整節車廂乘客的注意, 才讓魏家決定投入資金製造「康師傅方便麵」。從此之後,一炮而紅,也奠定頂新集團在中國食品市場難以撼動的地位。

當時在彰化地區還有一則傳言,由於魏家在中國發展一開始並不順利,四兄弟不斷在市場上找尋資金,除了因此引進日本三洋集團的參股之外,彰化地方上也有一位金主情義相挺,願意不斷注資。幾年之後,頂新終於苦盡甘來,第一次發放股利,這位金主拿著所配發的股利,就足以在永靖鄉上蓋起第一高樓,也在地方上傳為佳話。

危機處理不及格

拿出墾荒精神 才能挽回商譽儘管在中國市場發光發熱,但魏家兄弟始終抱著有朝一日,能夠返鄉光宗耀祖的心願,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魏應交曾在中國受訪時表示,「我懂事之後,台灣各種事業已經各有山頭,食品有統一和味全……,可是我深信,我比別人年輕,我會努力。」因此,當數年之後,魏家的羽翼日益豐滿,剛好一九九八年台灣味全公司爆發經營權之爭,魏家就在市場主力幫忙下,成功拿下味全公司經營權,也等於拿下當時魏應交口中的「台灣食品業山頭」。

二○○九年之後,魏家資金更是大舉回台,包括如今在宏盛帝寶,四兄弟分別買下三到四戶、總計十四戶的豪宅,成為台灣房地產多頭市場的最大贏家之一;與當時的成本價格相比,魏家四兄弟光在帝寶的房產上就淨賺將近四十億元。此外,在一○一金融大樓的股權、雙北精華地段的土地標售上,也都屢有斬獲。

而魏家兄弟每回出現在媒體上,也展現一如頂新集團的企業理念:「誠信、樸實、創新」,給予外界誠懇實在的優良印象。但這一次,這一跤,摔得七葷八素,頂新集團第一時間的危機處理不及格不說,未來,要如何把流失的商譽,一如當年在中國市場墾荒一樣,從頭建立起來,最嚴峻的考驗才剛開始。

頂新集團

業務:食品製銷

旗下品牌:康師傅、味全等2012年營收:新台幣3600億元

集團歷史:

1958年 鼎新製油工廠成立

1988年 進軍中國

1992年 康師傅泡麵問世

1998年 購併味全

2000年 取得全家便利商店在中國的經營權2009年 成為101大樓最大民股股東頂新魏家財富逾2000億股票市值約1392億元 單位:新台幣

上市公司

● 康師傅控股市值5058.4億元魏家持股25%,市值1264.6億元

● 味全市值260億元

魏家持股35.24%,市值91.6億元

未上市公司

● 頂巧控股股本20.88億元魏家持股88%,市值18.37億元● 台北101金融大樓股本47億元魏家持股37%,市值17.39億元

房地產市值共692億元

台灣豪宅

● 宏盛帝寶14戶,58億元● 渥然居1戶,0.8億元● 敦南苑1戶,3億元● 頂禾園9戶,33.8億元

中國投資

● 上海南京西路1788號商場,約50億元● 上海虹橋吳中路企業總部,約126億元

台灣投資

● 台北市臨沂街「頂禾園」預售案,37.5億元● 新燕三重廠,300億元● 台北市大直「長虹旗艦」大樓● 台北市長春路「素直」建案,18億元*● 華票大樓,46.3億元*●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市民大道口土地,11.4億元*● 台北市中山北路11戶透天厝,7.5億元*

註:*為頂新投資金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梁任瑋、蔡曜蓮

撰文‧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417

《食安風暴再延燒》體檢全台十七種泡麵、醬料小心!你吃的泡麵幾乎都含重金屬

2013-11-18  TCW
 
 

 

一場劣油混摻事件已傷及政府的威信、廠商的信譽和國人的健康,殊不知,恐有更多的未爆彈!《今周刊》主動送驗泡麵油包,赫然發現,居然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這是黑心油的延燒?還是虛驚一場?政府和廠商都欠全民一個安心的交代!

撰文‧李建興、許瓊文、郭淑媛、賴若函

研究員.蔡曜蓮

正當大統油品造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一位油品相關業者向︽今周刊︾爆料:「你以為油的事情只是成分實不實在而已?食品大廠泡麵裡的油包,到底用什麼油和配料做的?問題才大!」因此,在全民的焦點還鎖定在到底有多少劣油混摻了銅葉綠素和棉籽油時,《今周刊》調查小組旋即於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在台北市的一家食品行,購買深受國人喜愛的「維力炸醬麵醬料罐」,以及從家樂福採購熱賣的「康師傅香辣牛肉麵」,當天下午立刻送至SGS檢驗。十一月五日報告出爐,業者口中「問題很大」的泡麵油包內的醬料,居然含有鉛、砷、銅、汞等重金屬。

大廠牌全淪陷 食安再陷另一波危機由於油包含有重金屬根本是始料未及,為求謹慎,《今周刊》緊急於全聯福利中心再採買了統一肉燥等十款罐裝調味醬,以及韓國辛拉麵等六款泡麵各四十包(以方便檢驗單位針對油包足量採樣),於十一月七日以特急件進行第二批全面性的檢驗。

隔天報告出爐,更令人膽戰心驚!在泡麵油包部分,《今周刊》兩批次送驗的七款產品,除了味王原汁牛肉湯麵油包僅含微量的銅,五木香蔥拌麵油包含有砷、銅外,其餘包括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韓國辛拉麵、統一老罈酸菜牛肉麵(同時檢驗油包和酸菜包)和味丹味味A排骨雞湯麵,皆被驗出砷、鉛、銅三種元素,而其中網路團購美食|| 阿舍客家板條則是除了上述三種重金屬外,居然也被驗出汞。

由於目前國內並未對泡麵的油包訂定出重金屬劑量的標準,因此,我們暫且無法判定是否超量,但是,其中統一老罈酸菜牛肉麵醬包的含銅及鉛量最高,分別達一.七三ppm和○.二二二ppm,含砷量最高的則是韓國辛拉麵,數值為○.五三二ppm。

重金屬易積難排 問題油包恐傷身對此,著有《揭開食物的密碼》的消基會編輯委員朱槿梵表示,雖然銅為生命活動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其餘諸如汞、鉛、砷等並非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儘管食品裡難免存在些有毒重金屬,然而只要超過一定濃度,都會干擾正常的生理功能。尤其重金屬難在環境中降解,於是其以各種化學形態進入生態系統後,就會存留和累積,嚴重時還會導致基因突變而造成癌症。

只是,無論何種重金屬,一旦入侵體內,得經一段時間積累才會顯出毒性,根本不易察覺,潛在風險極大。再加上根據統計,台灣人一年足足要吃掉四億六千萬包泡麵,因此,《今周刊》這次檢驗出含重金屬的泡麵醬料,顯然不能等閒視之。

師承﹁俠醫﹂林杰樑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就分析,若過量攝入重金屬,急性銅中毒嚴重者會有肝炎、昏迷、溶血、急性腎衰竭、抽搐等併發症,甚至死亡;慢性則可能會損害肝腎功能。

知名營養師謝宜芳更憂心忡忡地表示,銅過多和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此外,還會穿越腦血管障壁影響到腦部而引起認知問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高油合併高銅飲食,產生認知及腦神經退化問題是正常人的三倍。

而身體所需的銅尚且存有風險,更遑論不該存在於人體的砷、鉛、汞了。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學科主治醫師楊振昌進一步解析,砷可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前者主要來自水產,對人體幾乎沒有毒性,相對而言,無機砷(如砒霜或雄黃)就對人體有相當毒性了。過量攝入,其在急性期嚴重者會產生腎衰竭、血球減少、周邊神經病變,最嚴重者會導致休克及死亡。慢性則會導致烏腳病、血管病變、糖尿病、癌症(皮膚、膀胱及肺臟)。

在現行檢驗中,僅能測出總砷量,我們並無法區分是有機砷或無機砷,因此,這些含砷的油包令人十分擔憂。

至於汞,楊振昌表示,也可分為有機汞、無機汞及元素汞,其中有機汞中毒,主要影響腦部功能,一九五○年代發生於日本的水俁病(因當地魚類遭工廠廢水中的汞汙染所致),即是經典案例,會導致視野縮小、聽力喪失、憂鬱及記憶減退;在兒童身上,則可能導致動作不協調、癲癇發作及語言問題。最常發生在勞工的無機汞中毒,則可影響腸胃道、腦部和腎功能,而元素汞(水銀)僅在加熱產生蒸氣時才會產生毒性,會導致肺部及腦神經傷害。

顏宗海則指出,急性鉛中毒,嚴重者會有運動神經和腦病變、抽搐、昏迷、急性腎衰竭。慢性鉛中毒則可能有腦神經病變、精神智能障礙、減少精子活動性及數目,也會影響孩童發育、發展及智商。

﹁油包內有雜質 就是用低劣的油!﹂儘管在沒有劑量標準可循下,加上部分重金屬元素原本就存在於食材本身,或甚至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我們不敢斷言這一批批的泡麵油包到底對人體殺傷力有多大?

但長期為國人食品安全把關的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在得知《今周刊》的檢驗結果後,倒抽了一大口氣,直呼:「我的天啊!」他不以為然地表示,人只會銅攝取量過高而中毒,很少人因銅攝取不足而影響健康,「更何況,這次驗出的樣品,還多半是數種重金屬同時殘存,這根本不合理!」而顏宗海也呼應了吳家誠的說法:「微量元素是生命動力所仰賴成分之一,只是,天然食材已蘊含身體所需,不需要仰賴加工食品而來!」誠如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潘懷宗所言:「姑且先不論這些重金屬的嚴重性,會出現在油包,其來源就令人疑竇滿天。」經醫師、營養師、化學老師和食品加工等十幾位專家解讀後,研判這些重金屬,可能由以下幾個管道入侵油包內。

首先楊振昌表示,由於砷、鉛、銅、汞等皆是地殼的元素,無法完全避免,因此油包驗出的重金屬,有可能是來自食材本身,如汞及有機砷可能來自於魚類;銅則可能來自肉類、葵花籽、動物肝臟、可可及黑椒等。

「但這可能性極小,怎麼一個油包有這麼多的雜質,顯見要不是製程出了問題,就是用了低劣的食材和油!」吳家誠忿忿地說。

因此,廠商的製程或食材選擇出了包,恐為第二種可能。朱槿梵更由本刊的檢驗報告提出疑慮:「這次的報告,赫然發現同類型的產品,重金屬含量的差距很大,拿油包來說,含砷量最高的和最低的,居然可以差到二十三倍,這似乎都說明了廠商原料選擇或加工過程不夠安全!」若是作業不夠嚴謹尚能亡羊補牢,最令人擔心的則是黑心廠商的刻意添加。對此,顏宗海甚至懷疑,不排除業者不小心使用了含有銅葉綠素著色劑的油品。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經過檢驗後,發現幾乎所有的泡麵醬料都存有重金屬,楊振昌就十分憂慮:「或許從以前到現在泡麵油包就含有重金屬,只是不曾進行檢驗;當然無法排除與近日的混油事件有關。如是前者,只要能找出其重金屬的來源,就可以從源頭加以管制。一旦是後者,就表示混油事件影響層面將更為廣大,民眾將更『食在不安心』!」來源為何仍未知 專家呼籲全面徹查不過,對於《今周刊》的檢驗結果,部分專家則表示,民眾或許不用過度恐慌。其中楊振昌表示,由於泡麵油包和食用油成分有相當的差異,因此尚不能從食用油的標準,判定油包內的重金屬對健康有危害之虞。他同時指出,若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盟的標準,六十公斤重的成人每天可容許攝下的銅為五毫克。如此一來,以本次驗出最高的銅濃度為三.二七ppm來看,一天得要吃下八十包才會過量,所以應該不會有明顯的健康風險。

至於砷、銅、鉛,顏宗海則認為測出的含量尚屬微量,亦於可接受範圍。只是由於許多毒物引發的病變,多半是長期累積才發現的,甚至部分物質是多年後才由臨床上發現有害,因此重金屬的暴露量還是愈低愈好。

我們亦將泡麵檢驗結果去電詢問廠商,所有廠商皆口徑一致地強調,這些重金屬元素皆普遍存在於環境與食物中,因此泡麵油包製造所需要的植物蔬果、油脂等原料,自然就含有微量的重金屬元素。

其中辛拉麵生產商農心食品表示,全世界泡麵調味包都沒有一定的規範,這表示在這個品項無法做到完全零檢出,也不至於對健康有害。

由於國家並未針對泡麵醬包訂定重金屬元素含量的標準,因此各廠商皆認為這樣的檢出結果並沒有超標或違規的問題。其中,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製造廠商味全食品就表示:「本公司泡麵醬包符合現行法規規範,沒有安全疑慮,請消費者放心!」檢出重金屬含量最少的味王,發言人魏璟雄認為,這些重金屬的殘留最有可能的是原料本身就含重金屬的成分,因此應該要進行嚴格的原料控管。

幾乎所有廠商也都認為,若國家對調味包制定重金屬殘留量的標準,廠商將嚴謹恪守規範,一切就有待主管機關給予明確的解釋並制定標準。

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油包、醬料等產品,是由多種食品成分混合加工而成,且不同公司配方不同,實務上無法訂定一致的標準,國際間沒有訂定標準,我國亦同,目前是以源頭管理方式,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原則,要求業者應使用符合標準的食品原料進行加工。

蔡淑貞說,油包、醬料等不宜直接適用食用油脂衛生標準,惟部分油包產品的重金屬含量較食用油脂還高,仍應進一步查核該產品所使用原料,是否符合標準。

另外,《今周刊》這次另送驗十款罐裝醬料,包括沙茶醬、肉燥醬與酢醬,分別由統一、金福華、牛頭牌、愛之味和維力等五家製造商生產,分別被檢驗含砷、鉛、銅等重金屬。

目前衛福部對沙茶醬等罐頭食品僅訂鉛與錫的標準,分別為鉛一.五ppm、錫二五○ppm,蔡淑貞說,這是因容器的特殊性,擔心鉛與錫等金屬溶到食品,因此制定了標準。

廠商急澄清 強調製程符合規範其中,牛頭牌沙茶醬的生產公司「好帝一食品」,在︽今周刊︾去電詢問後,由主管帶領品管、行銷人員說明,強調其生產製程皆符合規範。好帝一食品行政管理部課長方宗德表示,牛頭牌沙茶醬屬於罐頭產品,依衛福部罐頭食品類衛生標準,符合其鉛和錫的最大容許量,其中鉛○.七ppm、錫未驗出。

方宗德表示,牛頭牌產品會從原料端控管,要求供應廠商提供符合水產動物、食鹽以及蔬果植物類衛生標準的產品,每年會做一次抽檢,皆符合標準。不過,其中除了食鹽有訂定砷、銅、鉛、汞的含量標準,水產以及蔬果植物類,目前國家只有訂定鎘與鉛的標準。

另外,維力食品則提出健康食品的衛生標準:鉛最大容許量二○ppm、砷最大容許量二ppm,進而強調,如果以健康食品的標準來衡量,該公司產品的重金屬殘留量皆在標準內。而統一企業亦指出,《今周刊》所驗出重金屬含量均遠低於WHO的標準。

但無論如何,所有的專家皆一致認為,﹁這些重金屬是怎麼來的?﹂才是最關鍵。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教授陳玉華就呼龥,「廠商必須確實說明問題的來源,以消除大眾的疑惑!」而吳家誠更對政府喊話:「主管機關也應該迅速徹查,以防民眾受害!」顏宗海更進一步表示:「衛生主管機關應針對泡麵油包訂出相關標準,才能規範食品業者,如有業者蓄意添加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或標示不清,應予重罰,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蔡淑貞表示,由於重金屬在大環境都會有,還是得從前端原料控管,有關這次檢驗結果,食品組將持續追查;並計畫於明年全面檢視及監測各類食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且依據研究成果修正相關標準。

少吃為妙!

《今周刊》檢測出含重金屬的市售泡麵油包一覽 註:單位ppm

阿舍食堂客家板條

廠商:阿舍食品

重金屬檢測結果:

0.52 0.056 0.013 0.605

辛拉麵

廠商:星禾國際

(進口商,產地韓國)

重金屬檢測結果:

0.532 0.012

未檢出 1.04

統一老罈酸菜牛肉麵

廠商:統一企業(產地中國)

醬包

重金屬檢測結果:

0.154 0.222

未檢出 1.73

酸菜包

重金屬檢測結果:

0.044 0.012 未檢出 0.213

味味A排骨雞湯麵

廠商:味丹

重金屬檢測結果:

0.088 0.018 未檢出 0.861

五木香蔥拌麵

廠商:興霖食品

重金屬檢測結果:

0.073 未檢出

未檢出 0.365

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

廠商:味全食品工業

重金屬檢測結果:

0.022 0.077

未檢出 1.641

味王原汁牛肉湯麵

廠商:味王

重金屬檢測結果:

未檢出 未檢出

未檢出 0.015

過量重金屬 毒害健康!

金屬名 症狀

銅 急性銅中毒可能引起腸胃道刺激症狀(噁心、嘔吐、吐血、黑便),嚴重者可產生低血壓、黃疸、昏迷、急性腎衰竭、抽搐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汞 急性有機汞中毒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球少、口腔炎、蛋白尿、腎病症候群、腎衰竭、中樞神經病變、紅皮症及脫落性皮膚炎。

砷 無機砷(如砒霜或雄黃)對人體有相當的毒性,在急性期會有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會腎衰竭、血球減少、周邊神經病變,最嚴重者會導致休克及死亡。

鉛 急性鉛中毒會有疲倦、躁動、感覺異常、肌痛、腹痛、抖動、頭痛、噁心、嘔吐、便祕、體重減輕、性慾降低等症狀,嚴重中毒會有運動神經病變、腦病變、抽搐、昏迷、嚴重腹絞痛、急性腎衰竭。

資料來源:楊振昌、顏宗海醫師提供

罐裝醬料也含微量重金屬

廠商 品名 砷 鉛 汞 銅

維力食品*

代工:裕國冷凍食品 維力炸醬 0.071 0.035 未檢出 3.27 金福華食品貿易 福華牌沙茶醬 1.19 0.205 未檢出 1.14 好帝一食品 牛頭牌麻辣沙茶醬 0.902 0.205 未檢出 1.79 牛頭牌沙茶醬 1.15 0.199 未檢出 1.09 牛頭牌紅蔥肉燥0.027 0.036 未檢出 1.56 牛頭牌沙茶炸醬 0.43 0.131 未檢出 2.65 牛頭牌素食沙茶醬 0.043 0.093未檢出 3.13 愛之味 愛之味素食沙茶醬 0.063 0.018 未檢出 2.60

維力食品

代工:裕國冷凍食品 維力炸醬 未檢出 0.021 未檢出 1.285 維力食品 維力素食炸醬 0.057 0.027 未檢出 2.67 統一企業統一肉燥風味 0.049 未檢出 未檢出 0.645 註:*表第二批送驗 單位:ppm 衛生福利部對罐頭內含重金屬檢驗標準:鉛1.5ppm、錫250pp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39

假油風暴吹向國際 鎖定兩家維多利亞公司西國油商喊冤 台商:僅仲介進口

2013-11-25  TWM
 
 

 

撰文‧賴若函、林麗娟

衛生福利部追查發現,一家名為「Vidoria S.L.」(維多利亞)的西班牙公司,進口到台灣的橄欖油與葡萄籽油產品竟被驗出添加銅葉綠素;檢方更查出,九年來,國內至少有七家油品廠商向此公司進口橄欖油,該公司則跨海喊冤。究竟是源頭就混摻?還是檢驗準度出問題?衛福部有必要進一步釐清,以安民心。

衛福部公布的食用油添加銅葉綠素名單中,包括泰山、福懋油、福壽、頂新、理想農產加工廠等,經查,這些廠商的進口油來自Vidoria S.L.公司。

銅葉綠素究竟是在何階段被添加,衛福部到泰山、福壽實際訪查,未檢出加工再販售的證據,懷疑是Vidoria S.L.公司的進口原料油就黑心染「銅」。

根據檢方調查,位於台中市西區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負責人林山力,從九年前開始以個人身分替國內油廠與Vidoria S.L.公司牽線,仲介販賣該公司油品。直到三年前,林山力才在台中市美村路登記立案為「維多利亞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食用油脂仲介買賣,資本額三百萬元,並非外界傳聞為Vidoria S.L.在台分公司。

維多利亞食品拆裝禁入

事發後,維多利亞食品公司表示,進口Vidoria S.L.公司原裝橄欖油與葡萄籽油,原料油品品質應由西班牙製造商負責。

檢方十一月十四日赴維多利亞食品公司搜索,訊問林山力,查扣九年來銷貨紀錄;初步查出至少有七家公司,透過林山力向西班牙Vidoria S.L.公司進口葡萄籽油與橄欖油,林山力扮演貿易商角色經手媒合,進口油品數量龐大。

本刊記者十一月十五日循線找到公司登記所在地,位於三樓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雖有點亮日光燈,但尋無門鈴,一樓門面也堆積廢棄物相當髒亂。本刊記者打電話進該公司,接電話的小姐緊張地先問:「你是誰?做什麼的?」隨即表示不方便說什麼,就掛斷電話。

十八日上午,記者再到該棟樓房,只見三樓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完全熄燈、開窗,電話也無人接聽。兩位拆裝工人不准記者上樓查看,僅表示三樓在周末時都搬空了,還說:「業主林先生交代現在是敏感時刻,絕不可讓人入內。稍早有某家公司說來討債,也沒讓他們上去,何況拆裝中,東西都堵住樓梯口,很危險,負不了責!」本刊進一步追查,該棟建物所有權人姓江,並不姓林。

而林山力則於十八日下午首度露臉,與Vidoria S.L.公司西班牙籍負責人維多(Alabart De Pablo Victor)以證人身分,到彰化地檢署接受訊問。林山力表示,他是單純的貿易商,居中協助進口國內廠商的葡萄籽油與橄欖油,對添加銅葉綠素一事並不知情;維多則強調油品沒有問題。

百年老廠強調油品無虞

據了解,維多是在泰山油品遭衛福部認定含銅葉綠素後,立即被泰山邀請來台,與泰山高層前往西班牙在台辦事處、彰檢等相關單位說明,希望澄清疑慮。維多強調,西班牙是產油大國,該公司絕無摻偽。Vidoria S.L.公司是家族事業,有超過百年歷史,其橄欖油外銷到二十幾國,包括義大利、法國、美國等,年營業額為八百萬歐元。

台南一家西班牙橄欖油代理商說,西班牙並非沒有黑心油商,但法律採取重罰。據查,二○一二年有兩名西班牙橄欖油商因產品摻假,遭判刑兩年。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日前宣布,啟動邊境管制,所有橄欖油與葡萄籽油的進口商須檢附技術文件,若未檢附,則油品要停在港口受驗;西班牙Vidoria S.L.公司與義大利Basso Fedele & Figli srl公司,是這次被檢出有銅葉綠素油品的外國油商,會一律逐批檢驗。食藥署也通知兩國駐台辦事處與我外館,了解其供應鏈。

不過,代理西班牙進口橄欖油的代理商表示,歐盟對於出口的油品有嚴格規範,衛生單位應提出更明確的證據來佐證其看法。

十九日下午,維多與泰山董事長詹玉霖共同開記者會,針對泰山進口的葡萄籽油被驗出含銅葉綠素,詹玉霖說,目前國際間並無針對葡萄籽油中銅葉綠素的檢驗方式,多數以銅含量作為鑑別依據;而根據西班牙國家檢驗局、泰山自行送驗SGS與食品工業研究所的結果,僅驗出極微量,其數值合乎CNS(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與歐盟針對銅的總量標準。

面對台灣政府的指控與本刊邀訪,西班牙在台辦事處遲遲沒有回應。據相關人士了解,兩年前曾向我政府示警、質疑台灣橄欖油不純的西班牙在台辦事處,正在向西班牙政府與台灣海關蒐集西班牙進口油品相關資料,待證據完備,有可能透過記者會說明並提出建議。而國人也期待,經過假油風暴,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把關,能建立更完善的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26

【方法論】頭腦風暴要想產生創意 應排除的六類人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3/57337.html

在頭腦風暴中,我們期望收獲很多創意性的好想法。但是在一些頭腦風暴會議中,你的收獲遠遠少於你的期望,更別說所謂的創新性了。你了解為什麽會這樣嗎?i黑馬推薦本文,本文講述了要想達到良好的頭腦風暴效果,一定要排除六種人。你的創業公司里有這六種人嗎?Mitchell Rigie和Keith Harmeyer都在廣告和營銷界有25年的工作經驗,他們總共參與過幾千個頭腦風暴會議,幾年前,他們開始研究什麽樣的頭腦風暴會議最有成效。他們發現頭腦風暴不能收獲創意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些參與者的“個性”毀掉了整個會議。他們指出,有6種人,需要被排除在你的下一次創新會議之外。總想做明星的人。這種人就是喜歡被人關註,喜歡說話,通常也主宰整個會議。“他們總是想成為聚光燈下的人物,制止這些人會有點困難。”Rigie說。喜歡否定的人。他們總會給你一堆理由來說明為什麽這個想法是糟糕的。“他們是那種被稱作是缺陷檢查員的人。無論你提出多少想法來,他們都會找到某種缺陷,這也確實也給群組人的熱情澆冷水。”想法殺手。和上面那類人的消極性比較相似,想法殺手不會對他們的批評深思熟慮。他們不是給其他人的想法提出改善方法,而是喜歡在他們的想法中戳洞,以表示他們正在把一些好的理由帶進小組中。“想法殺手就像在一個生日聚會上,一個人不斷把別人吹起的氣球弄爆。他們只想盡可能快地射殺一個想法,以便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想法。”獨裁者。這些人通常是在主管位置上的人,他們喜歡選擇他們自己的想法,而這最終會窒息其他人的創造性和熱情。Harmeyers說,他們曾經和一個廣告代理公司的總裁一起工作,這個人堅持總是坐在每一個重要的頭腦風暴會中,但是他會在每個會前發言,告訴參加者舊的格言。“沒有所謂的壞主意”其實並不是真的。事實上,他會說出一些從來不該大聲表達出來的非常糟糕的主意。結果是沒有人會貢獻很多內容,而且所有老板的想法最後都會被選擇。蓄意阻撓者:如果某些事情過於複雜,這些人一定會折騰個沒完。“他們對一個想法想的太多,他們想分析它到底。而這根本不是最富成效的方法,尤其是像頭腦風暴這樣自發的自由分享的環境里。”Harmeyer說。社會閑散人員:這些人開會只是占據一定位置,不會真正貢獻任何有價值的內容。如何對付想法殺手Harmeyer和Rigie說,最簡單的事情是不邀請想法殺手進入要開始的頭腦風暴會議力。但這不總是可行的。當然,也有其他方法可以嘗試。設定遊戲規則。會議引導者在頭腦風暴會上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設定框架,明確哪種行為可以接受,什麽不可以接受。事實上,你應該在任何會議之前做這個事情,而不只是在頭腦風暴前。規則需要寫下來,貼在會議室的各個地方。重數量輕質量。每100個想法中,大概只有一小撮是有真正價值的。“我們告訴人們,根本沒有糟糕的想法,因為即便聽起來最糟糕的想法,也會有真正好想法的種子在其中,所以你需要給它機會。”Rigie說。接受瘋狂和大膽的想法。“你從不知道你能走多遠,直到你走了太遠。”Rigie說,“所以產生一個可能走得太遠,都近乎荒謬的想法,然後再把它帶回來,這樣感覺會更好。因為通常都會有方法讓這個瘋狂的想法起作用,或者落地。”培養一個沒有“自我”的環境。誰創造了一個想法都是無關緊要的,頭腦風暴天生是團隊努力。用無言方式。Harmeyer說他最喜愛的,經常和客戶一起用的方式是“頭腦書寫”。即對群組提出一種挑戰的目標,每個人寫一個解決它的想法,然後把手中的紙遞給坐在左邊的人。每個人都瀏覽旁邊人的想法,並增加內容,這可以是對這個想法的改善,或者是一個完全新的想法。這個過程持續下來,直到每個人寫的紙又回到自己的手上。“所以,如果一組8個人,在10-15分鐘里,你在紙上會有64個想法,同時,也沒必要和機會來討論、批評或者過度交流。”Harmeyer說。你的頭腦風暴會議進展的如何?是否也有一些頭腦風暴的抑制者參與其中?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Mitchell Rigie、Keith Harmeyer​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51

可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分布式能源帶來的完美風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392

​ 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瑞銀稱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將在未來攜手演繹一場“完美風暴”。持續下降的太陽能發電成本、更高的發電效率以及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將威脅到目前發電集中化的格局,同時也可能顛覆傳統發電企業的業務模式。在一些電價較高、可再生資源豐富的地區,“市電平價”已經能夠實現。 對於美國的電力行業來說,可再生能源已經開始觸底回升。在2008-2012年間,太陽能光伏模塊的平均成本下降了80%。凈計量政策以及創新的配套融資方案都讓所謂的分布式能源——就地發電、就地使用——在財務上變得更加可行。 這可能會導致傳統發電企業進入惡性循環——消費者改變電力消費習慣,為了彌補流失的收入,企業調高電價,消費者進一步流失。在2011年,大約有75%的發電企業的信用評級都在BBB甚至更低,預示著投資者對於傳統電企的未來並不看好。而在2000年,這個數字僅僅只是40%不到。 這個概念並不是首次被提出,但瑞銀的報告預示著這個趨勢可能在加速,尤其是在一些電力需求較為穩定的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EIA的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的4年里,美國的電力銷售都是下滑的。盡管一部分要歸咎於金融危機和隨後幾年的經濟衰退,但不可否認的是,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分布式能源的興起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據EIA的表述,“網外能源安裝容量(主要是屋頂太陽能)的提升正在替代一部分電力銷售的需求”。 最新的瑞銀報告稱,太陽能不僅搶占了傳統電企的消費者,還降低了電力需求的波峰。太陽能設備在正午的時候效率最高,而這個時候恰恰也是電力需求的峰值。由於太陽能發電的可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而相比傳統的燃料發電優勢明顯。這也導致了一些大型發電廠調低了波峰時的電價——對於電企來說真是噩夢。 對於逐漸向清潔能源轉向的趨勢,傳統電企的應對措施無非就是兩種。一些企業抗議推廣清潔能源的鼓勵措施,就像亞利桑那州推出凈計量政策面臨的激烈抗議。另外一些則索性參與到清潔能源的遊戲中,反正遲早都得上。最新的例子是沃倫巴菲特的MidAmerican Energy在12月16日以10億美元的價格向愛荷華州的一家風力渦輪機制造商提出收購要約。 還有另外一個辦法是縮減傳統發電的規模,並迎接分布式能源發展帶來的全新世界。根據《經濟學人》的報道,在德國已經有一些電力企業宣布將關閉一部分電廠,並且考慮將業務模式向提供能源服務方向轉變。德國可能會成為這方面的先驅——隨著綠色能源裝機容量在德國的大規模投產,2013年的電價開始下降,德國本土兩家最大的電力企業E.On和RWE的業績也紛紛下滑,凈利潤相比2010年減少將近1/3。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NRG的CEO David Crane曾對大型發電企業隱現的衰退發出警告,稱分布式能源“將給目前的電力供應系統帶來致命的威脅”,更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來自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的一份報告,這個電力設備貿易組織在報告中稱分布式能源將會成為未來的勝負手。結合最新的瑞銀報告,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傳統電企再不做出改變,那麽他們的未來將會非常渺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8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