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差館養兵疑案 前坐館涉報檔交付賄警金 廉署拍下過程 員工:交錢者有兔唇

1 : GS(14)@2010-09-15 22:03: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4451910
【本報訊】黑社會和勝和前坐館、綽號「崩嘴崩」的潘偉業,涉嫌於 04年至 08年間,收買一名駐守沙田分區的警署警長作「養兵」,包庇其非法活動。控方昨在區域法院指,潘偉業透過警長妻子在荃灣大河道經營的報紙檔進行賄警金交收,按月支付現鈔 4,000元,其間更遭廉署拍下交款情形。記者:陳詠詩


首被告潘國球( 49歲)任職警署警長, 08年被捕後已遭停職;次被告潘偉業( 48歲)報稱商人。兩人同被控一項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首被告另被控一項公職人員行為不當的交替控罪。
控方昨開案指,警長潘國球於 78年加入警隊, 89年至 94年間,分別駐守荃灣區反三合會行動組及新界南總區重案組。他自 94年晉升為警長後,一直任職軍裝。直至案發時,他在不同警區的巡邏小隊執勤,亦曾調派到機動部隊及特遣小隊等。


綽號「崩嘴崩」的次被告潘偉業,嘴唇有明顯的兔唇特徵。他於 07年初為三合會和勝和頭目,位居坐館。和勝和活躍於荃灣區,壟斷及操控小巴服務,敲詐勒索。
控方指,潘偉業於 04年中至 08年 3月間,透過潘國球妻子郭慕英經營的報紙檔,每月支付潘國球 4,000元,作為包庇潘偉業非法活動的報酬。
廉署於 07年開始,在涉案位於荃灣大河道的「一記報紙檔」監視,先後於 07年 12月 11日及 08年 3月 11日,偷拍到潘偉業兩度走向報紙檔,將信封或一叠面額 500元現鈔交予看檔的員工。廉署又拍得潘國球於 07年 9月間,到報紙檔收取載有賄款的白色信封。
控方昨傳召報紙檔前員工梁文禮作供。梁稱,他於 04年 6月開始在報紙檔工作。不久後,另一名員工告訴他,「會有人放低一嚿錢響度」,並吩咐他將錢用膠袋包好,寫上「球哥」放進錢箱。梁會稱呼潘國球為「球哥」,稱其妻為「英姐」。



警長:「有冇嚿錢擺低」

在梁工作的數年間,他曾五至十次遇到有人交錢到檔口。梁形容交錢男子 40多歲,皮膚黝黑,短髮,約五呎七吋高,身形略胖,面上有兔唇特徵。對方交錢時拋下一句「交畀波仔」便離開。梁曾收過球哥來電問「有冇嚿錢擺低」,約一小時內到報紙檔取去包裹好的鈔票,球哥平均一至兩個月到檔口攞錢一次。
報紙檔合夥人陳啟豐則供稱,廉署拘捕行動前一日,他曾收過一名男子交來一叠 500元現鈔,包好後留待英姐或球哥處理。廉署調查發現,郭慕英於 05年 6月至 08年 1月間,曾 11次存 4,000元進其信用卡及銀行戶口內。
廉署於 08年 3月 12日採取拘捕行動,分別拘捕潘國球夫婦及潘偉業。潘國球於警誡下稱,他不認識潘偉業。
潘偉業則透過律師指,他曾告訴廉署人員,他與郭慕英的父親為好友,對方臨終託付他要照顧其智障幼女,才每月付款予郭,作為照顧其智障親妹。
案件編號: DCCC408/10
特稿: ICAC遠距偷拍數秒罪證

廉政公署( ICAC)派出調查員由 07年間開始,連續多個月在警長潘國球妻子郭慕英所經營的報紙檔遠距離監視,直至 08年 3月採取拘捕行動為止。廉署稱拍得「崩嘴崩」潘偉業兩度行向報紙檔,放下賄款的情況,交款過程只有數秒時間。
片段影像清晰

廉署昨日播放該兩段分別在 07年 12月 11日及 08年 3月 11日早上的偷拍片段。從片段所見,廉署從較高位置,遠距離監視偷拍,影像清晰。第一段 07年所拍片段中,證人陳啟豐於檔口看檔,其間一名穿淺藍色長褲、披上黑白橫間外套的中年男子走向檔口,伸手將物件遞給陳,轉頭便走。控方指該人為次被告潘偉業,陳則表示不知那人身份。
另一段 08年的片段則顯示,陳看檔期間,每隔數秒便有人光顧。不久身穿西裝的潘偉業行向檔口,伸手將一叠 500元面額鈔票交給陳,便轉頭走,過程只是數秒間。
陳之後被拍得用報紙透明膠袋入好鈔票,在膠袋寫標記收在錢箱,便繼續做生意。陳稱對該男子無印象,並指在膠袋上寫了「球哥」兩字。本報記者
2 : oneirocriticism(809)@2010-09-15 22:06:14

點解可以比咁少錢收買
3 : 亞力士(1473)@2010-09-15 22:54:47

2樓提及
點解可以比咁少錢收買


咁仲有好多"福利"既
4 : GS(14)@2010-09-15 23:20:19

3樓提及
2樓提及
點解可以比咁少錢收買


咁仲有好多"福利"既


例如?
5 : 龍生(798)@2010-09-17 02:20:04

但失去退休長俸喎....唔係真係咁值摶
我估係人在江湖...又或有把柄俾人捉住
6 : pars(2406)@2010-09-17 12:07:51

5樓提及
但失去退休長俸喎....唔係真係咁值摶
我估係人在江湖...又或有把柄俾人捉住


咁係未被人捉到佢用過d「福利」,所以要佢一係繼續用,一係爆大鑊?
7 : oneirocriticism(809)@2010-09-17 12:17:08

3樓提及
2樓提及
點解可以比咁少錢收買

咁仲有好多"福利"既
除左女人我諗唔到仲可以點樣福利可以左右到搵咁多皮既人去貪污
香港向來高薪養廉架嘛
貪污機會成本大啲人都唔貪架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58

有好的商業模式就一定成功嗎, 兼論CFO商業模式洞察和盈利模式創造過程中的職責

1 : GS(14)@2012-08-27 15:57:36

bbs.esnai.com/thread-4830171-1-1.html
從VC和PE對於中國企業家和財務人員不再陌生之後,「商業模式」這個詞就變得很流行了,幾乎有點無所不能、無往不利、見魔殺魔、見佛殺佛、所向披靡的味道,似乎只要有好的商業模式,資本、利潤、現金就會滾滾而來,企業的價值就可以一路高歌!很多企業似乎也在證明著這是一條真理。我自己一直研究的房地產行業,萬科過去十幾年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模式,還有中海、華僑城、SOHO、碧桂園等都有自己鮮明的商業模式;還有幾乎照搬當年順馳模式的幾家企業這幾年也是風光無限。在所謂的新經濟領域則更能證明「商業模式」的威力,如已跨過幾十年發展的微軟、蘋果;稍近點的亞馬遜、Facebook等,當然也有國內的國美、蘇寧、百度、QQ、阿里爸爸、噹噹、京東、360等。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那麼當年德隆帝國的龐大平台是怎麼轟然倒下的?中國概念股是怎麼在華爾街丟盔棄甲的?一年多前如雨後春筍的團購網還有幾家好好的活著?順馳當年是怎麼倒閉的?綠城這兩年是怎麼甩賣項目的?萬科現在又遇到了什麼問題,某些號稱毫無問題的企業面對境外單個做空者的時候卻要全體董事和高層嚴陣以待、草木皆兵。
漸行落幕的電商大戰,幾乎就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對舊的商業模式的大戰,雖然招術太小兒科,但是挑戰者無疑認定了一點:網絡平台的模式已經可以全面戰勝實體平台,儘管實體平台曾為國美蘇寧等企業帶去源源不斷的現金。有人說劉強東先生燒的是境外VC和PE或者戰略投資者的錢,旁人操哪門子心。但是在真正的財務管理者眼中,不管錢到底是你我納稅人的人民幣還是夷狄資本家的dollar;總之這樣子燒就是暴殄天物!撇開他們是否明降暗升、把消費者當水魚的行為,我們只從財務的視角來看看,誰能勝出?
恐怕誰也不能勝出,一定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是漁翁還沒有出現或者不能確定是誰而已。據說京東至少要燒50億RMB,如果加上明的、暗的同夥和對手,再放大10倍,500億夠不夠?燒500億就能置對方於死地嗎?就算實體店真的一蹶不振,那麼參戰的網絡平台就能以自己的商業模式所向披靡了嗎?那真是太不瞭解資本市場了!
馬克思同志說:"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不說全球資本市場有多大,光國內的沒有好的投資路徑的民間資本就可以支持百次千次這樣的價格戰,所以一兩次價格戰的勝者注定不能獲得期望的天下六合,四海歸一,最終都是為人作嫁衣裳。網購在中國遠未成熟,此時就急著搞價格大會戰,結果恐怕只能是出身示捷身先死!
如果我們深入對比一下表面上商業模式相同或類似的企業背後的差異,就會發現,那些真正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將成功「商業模式」轉化為成功「盈利模式」的企業。商業模式可以讓企業迅速長大,但是如果不能把商業模式轉化為盈利模式注定還是會轟然倒下的,如果不能實現收入規模與利潤、現金流的平衡,睡個覺起來可能就全軍覆沒了。馬云先生早期曾說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馬先生當時不瞭解財務的理念,說的是CFO可能缺乏遠見(後來馬先生在多個場合改變自己的說法)!可是你看這次燒錢,你見著CFO沒有?財務估價最根本的一個理念是,任何一項資產(可以表現為一個企業、一個項目等任何可以帶來未來現金流量的實體)的內在價值都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財務具有與生俱來的前瞻性和遠見,缺少遠見的是會計,只對歷史負責!
據最新報導,劉強東先生後院已經起火了,說是有戰略投資者為了撤資,只收回了自己的本金。不知這是不是大會戰變成小戰役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我們看看蘋果,皮特·奧本海默先生(CFO),週二(2012/1/31)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一財季季末現金餘額已經達到976億美元!還有微軟,其現金餘額也長期保持在幾百億美元水平,最高時也曾超過700億美元!難道他們的股東、他們的管理者、他們的CFO就不知道現金放在那裡是有機會成本的?做這樣的企業的CFO真是爽呀,錢多得不知道怎麼花而發愁。而我們的企業融到了一點點VC和PE就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了,這種企業是典型的增長雄心過大症狀,倒閉風險相當的高,如果華山一條道走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再好的商業模式也經不起現金斷流的衝擊!再看看奧本海默怎麼說,「截至第一財季末,976億餘額里約有640億美元現金存放於海外。雖然公司高管正在討論如何最好地利用這筆現金,但尚未制定具體計劃。他說:『我們不會亂花錢』。」
保守的財務政策是過去100年卓越企業的四大特徵之一,我想在未來越來越浮躁的經濟大潮中,保守的財務政策只會變得更重要。在此小小預測一下,我所提到或者似乎提到的一些企業,未來向年,別說變優秀、變卓越卓越,生存可能都是問題。有的模式存在的問題是先天深入骨髓的,根本不可能在陽光下轉化為盈利模式!企業不能將商業模式轉化為持續的盈利模式,也就失去了資本與生俱來的使命---賺取比自身更大價值的利潤。
而將商業模式轉化為盈利模式,是CFO的天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62

從小男人變阿伯的過程 鄭梓靈

1 : GS(14)@2013-06-08 15:59:5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1%8E%E7%A8%8B/97371
朋友以前曾暗戀一個大她很多年的前輩,後來才知道他當了「家庭主夫」,日常熱愛上超市格價、跑百貨公司特價日掃日用品,本來人各有志,只要人家享受自在,旁人也不好說甚麼。
但最近每次朋友聚首,這位前輩的話題愈來愈枯燥乏味,最常抱怨的是物價愈來愈貴。
當大家都說應該吃好一點,所謂吃好,不是鮑參翅肚,而是有機的、有品質保證的食材,他卻力排眾議,他的理論是這樣的:「只要不買,那些食物就會降價!」
雖然聽落似合理至極的供求理論,他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他不買,但願意花錢買好貨的大有人在!他一個人又如何能影響供求呢?
餐後朋友們私下得出了「阿伯化」的結論。
當一個男人自以為有很大道理,卻無視現實,這個男人就開始「阿伯化」了。
小男人是完全沒問題的,小男人還很懂疼老婆呢!但阿伯化就悲哀了,他不讓老婆吃好的,享受好的,因為外頭沒有人和議他,他只能逼老婆和他站在同一陣綫,一起吃苦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27

台6犯劫獄過程曝光「英雄」獄長被記大過

1 : GS(14)@2015-02-27 08:55:16





■閉路電視拍下囚犯攻擊獄方人員及搶鑰匙的過程。


英雄變狗雄!高雄監獄獄長陳世志早前在事作調查報告中被盛讚「勇於任事,處置得宜」,後來卻被踢爆持槍脫困、不斷撒謊,引發爭議。法務部昨決定處分他及另外二十二名官員,陳與副獄長賴政榮、戒護科長王世倉被指有「重大疏失」,各記一大過外,還首次曝光六囚劫獄過程。法務部昨日公佈的報告,與在事發後一日公佈、盛讚陳世志的說法完全不同,報告指在六名囚犯本月十一日脅持人質、與警方對峙十四小時的事件中,副獄長、戒護科長、控制室人員等均未向獄長陳世志報告事件,顯見監獄指揮體系散亂,陳平日督導無方,致緊急事件時無法有效領導指揮。而他未全盤了解情況便到現場、自願當人質,更顯示他行事輕率,顯有疏誤。至於副獄長賴政榮,則被指在脅持事件發生後,指示監獄人員以「演習」回應媒體詢問,顯示他督導不力、應變處理能力不足。戒護科長王世倉則誤判情勢,未適當運用在人力控制場面,貽誤處理契機,亦涉嚴重怠失。


■六人以剪刀擊碎會客室窗口玻璃未果,因而脫逃未遂。

獄警阻第七囚犯逃獄

法務部還公佈十四張監獄閉路電視的照片,還原六名囚犯在裁縫工場找藉口去衞生科看醫生,之後以匿藏的利剪、鐵條刺傷獄警、脅持人質的整個過程。報告亦發現除了六名囚犯以外,他們曾向獄方要求從工場帶出一名姓柯的囚犯,與他們一起逃獄,獄方不但答應,並由獄警將他帶往見囚犯,但期間一名獄警覺不妥,將柯帶回工場,否則就真的出現第七名囚犯。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7/19056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69

亞視快易手 直言過程困難

1 : GS(14)@2015-09-23 01:45:57

【一切盡做】黎嘉恩已由德勤中國區財務諮詢合夥人變成華南區主管合夥人,理論上整個華南地區都是他管轄範圍之內,但去年他獲法庭委任為亞視經理人,要幫亞視尋找白武士,反令他「清盤官」形象更突出,如今亞視賣盤似近尾聲,經驗豐富的黎嘉恩直言,「賣亞視」的過程並不容易。



經理人任期12月屆滿

亞視經理人的任期將於12月屆滿,黎嘉恩當然希望期內能完成出售亞視的任務,「我都已經盡咗力㗎喇,因為做得嘅嘢,我都盡做。」雖然不認為亞視是最難「賣」,但他直言,「佢都唔易賣㗎,佢都係難嗰批……」,市場仍有人質疑明年4月將被「釘牌」的亞視仍能物色到買家,甚至質疑新買家司榮彬的實力及目的,黎嘉恩答得「專業」:「我個job唔係續個牌,而係賣嘢,this is my major job……」但他不評論司榮彬是不是有實力的股東。早前黎嘉恩於記者會上表示,亞視的41.66%股權交易已經完成,但馬上被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反駁,指亞視未經批准先作股權交易不符法例,結果兩天後德勤發聲明澄清,黎嘉恩表示,發聲明只是希望市場更清晰掌握,他又補充,很多問題他都無授權去透露,所以不能清楚回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22/193045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59

投資不只看回報 重過程多於結果 黃國英

1 : GS(14)@2015-09-24 00:25:57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6031



上周談到,交易與人生,很多要點道理相通,如保留彈藥,讓寶貴資源﹙資金、時間﹚有所裕餘,才能掌握機會。今次談第二點:「過程重於結果」。交易員教練斯坦伯格指出,設定回報目標,無可厚非,可是他發現當眼中只有回報,多會將短期績效無限放大,隨之而來是「戰或逃」(fight-or-flight)的情緒反應,思考偏誤排隊現身,原先的交易計劃,盡皆變成空談。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止賺、不肯止蝕的破財方程式。

單純聚焦回報,凡賺錢就是成功,蝕錢就當失敗,會扭曲心理。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極為隨機,即使交易好手,也難免一時接連失利,信心崩潰;相反,就算違反所有操作戒律,短期夠運,也能連中多元,高興地宣揚自己已擊敗市場,以後戒律不再適用。

只問結果,不理過程的問題,可從下例見到:假設以每周計,成功率為五成,賺錢周的金額,遠多於蝕錢周,長此下去,必然有利。但連續四周,不停輸錢,機會約6%。當操作日子漸增,根本避無可避。若無限放大短期回報,必會將連輸一月,掛上「失敗」標籤。若將觀察賺蝕的時框,縮短至日,則效果更差。任何方法,用兩下便會棄如敝屣。賺錢時道理亦同,連續賺錢的6%時間,誤以為萬物盡皆掌握,瘋狂加注,埋下大敗伏筆。
美式足球教練哥夫連曾被美洲虎隊解僱,但仍若無其事出席選秀前習訓大會,

準備有朝一日定會被其他球會聘用。

優秀的交易員會跳出短期成敗的枷鎖,設定最適合自己、經研究能提供滿意回報的方法,確實執行,並欣然接受結果有好有壞,從整體回顧,而非要求每戰必勝。

現實生活中,單純注重結果,會令目標變成惱人的預期,導致我們不快樂,成功的機會更渺茫。例如想減肥,眼中只有減去的磅數,日日看數字,只會想死。一個更有效的辦法,是先想清楚,有甚麼運動、飲食習慣,能有助減磅,當中自己又最喜歡哪一些。按自己喜好,妥善安排過程,讓自己盡力跟從,減去磅數變成良好的「副作用」,痛苦程度下降。

當工作、生活上遇上不如意事,重視過程多於結果,也可助我們盡快走出谷底。例如美式足球教練哥夫連,被傑克遜維爾美洲虎隊炒魷,他沒有因為這個結果,浪費時間自怨自艾,而是若無其事,繼續一如以往領軍時,出席選秀前習訓大會。行家問他,既是下崗之身,還來幹甚麼?哥夫連的答覆,是他終有一日會重掌某隊教鞭,在那天來臨前,要堅守過程,準備半點不能馬虎。不久後,哥夫連受聘於紐約巨人隊,早前努力本利歸還,成為球壇長勝將軍。美洲虎隊錯失良將,被評為NFL史上十大最錯解僱之一。

哥夫連的堅持,實在值得交易員借鏡。順風順水時,對倉位如數家珍,興緻勃勃;一旦失利,結單都不想看了,遑論寫甚麼投資筆記。如能戒除這種受短線結果影響的作風,堅守過程,成績終必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522

特首人選民望包尾 689賴無泛民 財爺論選舉:過程將十分有趣

1 : GS(14)@2016-10-12 07:48:27

■梁振英昨日出席行會前,拒回應支持度包尾問題。夏家朗攝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民望長期低迷,日前有民調顯示,他的支持度是一眾下屆特首熱門人選中最低。梁昨日出席行會前,被問到對支持度包尾有何回應,他竟以仍然未有人宣佈參選、民調沒有泛民候選人等理由,質疑民調結果的參考價值。至於正在紐約外訪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再被問到會否選特首時,預告「整個(選舉)過程將會十分有趣」,再令人猜測他是否有意選特首。記者:林俊謙早前已有媒體就疑似下屆特首人選進行民調,梁振英支持度均低於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曾俊華兩匹黑馬,而《明報》本月委託港大就下屆特首人選進行民調,除梁振英、林鄭月娥、曾俊華外,還有立會前主席曾鈺成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等,而曾俊華民望最高,以高達60%支持度排首位,梁以18%支持度包尾,支持淨值更只有負45百分點,而港大昨發表的民調亦顯示,梁評分只有36.6分,較兩星期前再跌2.1分,而曾俊華繼續是民望最高的司長。



■曾俊華昨預告特首選舉「整個過程將會十分有趣」。資料圖片

拒回應支持度淨值最低

面對民望大大落後於其他黑馬,梁振英昨不肯回應民調結果,又拒絕回應支持度淨值只有負45百分點是否有問題,反指至今仍未有人表示要參選2017年特首選舉,又指民調的候選人中,完全沒有泛民候選人,質疑民調結果的參考價值,「遲啲知道乜嘢人決定參選,佢哋嘅理念、政綱、政策點樣,到時個民調嘅參考價值會大一啲」。他又稱就角逐連任有決定後,會盡快通知大家。至於支持度高企的曾俊華繼續紐約訪問行程,他應美中公共事務協會(America China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邀請,出席耶魯大學紐約市校友會午餐會,當地政商界十分關注香港特首選戰,美中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滕紹駿直接問曾俊華是否有意參選,但曾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講解香港特首選舉方法,但曾之後補充,雖然現階段仍未有人宣佈有意參選,但他相信「整個(選舉)過程將會十分有趣」。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梁振英應承認自己是不受港人歡迎,任何繼續死撐的講法,或者勉強爭逐連任,只會令人覺得「連少少自知之明都冇」,未來民望只會進一步插水。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梁振英昨日回應只是「諗唔到答案嘅推搪說法」,指早前《香港01》委託港大進行的民調中,包含泛民潛在候選人,梁支持度仍被曾俊華大幅拋離,故此梁反駁並不成立,而港人過去5年對梁的理念和政綱十分清楚,負45個百分點的支持度,反映香港反對梁連任的市民明顯多於支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2/197984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10

韓美消費者集體告三星 批Note 7回收亂過程慢 追損失

1 : GS(14)@2016-10-20 07:45:15

【明報專訊】三星Note 7手機發生多宗起火事故後,最終宣布回收及退款,但韓美兩國部分消費者認為賠償不足,向三星電子集體興訟爭取賠償。美國部分消費者不滿三星行動太慢,令他們太長時間沒有智能手機可用,已入稟新澤西州地方法院,集體控告三星電子的回收混亂且過程太慢,對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三星電子股價昨未受影響,升2.3%。

原告尋求代表全美的Note 7消費者,或少至在加州、賓夕法尼亞州及內華達州的Note 7客戶,控告三星欺詐、違反保證條款和誠信原則。根據訴訟文件,原告不滿三星最初宣布的回收手機更換計劃要求顧客停用Note 7手機,卻未能即時提供可替代的手機。原告稱,三星當時告訴顧客等幾天,但很多人要等多周才獲更換手機,令他們好一段時間沒有手機可用。此後三星宣布終極回收,要求顧客停用手機,為顧客造成更多混亂,再次令他們沒有手機。原告投訴,即使手機不能使用,顧客仍要為手機繳付月費和雜費等,為他們合共造成數百萬美元計的損失,故向三星追討電話費。

停用期間顧客損失月費雜費

根據三星的回收方案,美國的Note 7顧客若之後仍選購三星手機,將可獲100美元的折扣。若不使用三星手機,也享有25美元的折扣。不過原告的代表律師認為,三星的退款沒有包括手機月費,未能彌補消費者的損失。索償的重點在於三星要求客戶停用Note 7期間,客戶支付了的數據費、通話費和月費等。

律師﹕顧客四赴分店浪費時間

韓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昨亦表示,將於下周一(24日)入稟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向三星索償。代表律師稱,顧客為了購買手機、檢查電池、更換新品、換取另一手機而到門店4次。多次前往門店不僅耗費時間,也讓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時感到不安,無法信任手機的安全性能,帶來嚴重的心理困擾,因此提出索賠訴訟。截至周三,已有逾200人加入集體訴訟,人均索償30萬韓圜(約2073港元)。不過韓國約有55萬人購入Note 7,約九成人繼續使用,並未尋求更換或賠償。

台亦醞釀集體訴訟

台灣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稱,儘管三星已宣布全台回收Note 7,但許多消費者因缺乏購買憑證而無法順利退款,加上三星客服的電話很難打通,令消費者大為不滿。當局正評估是否跟進,替台灣4萬多名消費者向台灣三星提出集體訴訟。

三星上周宣布全球停產和停售Note 7。分析師估計,三星已製造400萬部Note 7,損失達25億美元。三星原預期Note 7出貨量達1900萬部,這意味三星的銷售額損失達170億美元,遠超出市場原先預計的50億美元,可能是科技業史上最昂貴的產品安全事故之一。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32&issue=2016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77

人妻被迷姦兼錄低過程只因「一盒肯德鷄」

1 : GS(14)@2016-10-30 14:35:46

江蘇淮安市27歲女子張麗(化名),網上認識了40多歲的企業老總李強(化名)後,被對方的紳士風度吸引。二人見面時,她喝了一瓶他曾「加料」的飲品後,遭他在車內性侵。張麗隨後報警,但讓張麗意想不到的,是李強竟用車上行車記錄儀拍下整個過程,而他的手機裡還有他與多名女子幾十條不雅短片。張麗在漣水縣城一間超市上班,丈夫平時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為了打發時間,張麗通過手機聊天軟件和網友聊天。今年6月,她的陌陌賬號突然收到一名男性的好友申請,張女士確認後便與對方聊了起來。對方自稱李強,是淮安一間企業的老總。不久,李強提出與她中午見面,但李強沒有赴約,當日下午見面時,得知張麗還沒吃午飯,李強便給她叫了肯德基外賣,讓張麗很感動。李強又主動提出駕車送她去娘家,途中李強遞給張麗一瓶飲料,她喝後開始覺得迷糊,醒來時發現李強已把她送回縣城,稱公司有事要急着回市區。回家後,張麗發現衣服曾被人脫過,於是報警。李強被警方拘捕後指,第一眼見張麗時就對她有非份之想,但怕被拒絕,於是網購迷藥放到飲品中。李強不僅在她昏睡時將她強姦,還用行車記錄儀拍下過程。警方還在李強手機裡,找到幾十條他與其他女性的不雅短片。李強坦言,平時喜歡通過微信、陌陌等聊天軟件,結交不同女性朋友,並與她們發生性關係。而每次親密接觸時,他都會用手機記錄,稱這是他的癖好。李強已被警方羈押,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揚子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30/19817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82

【美國大選】神聖一票究竟乜嘢樣?帶你直擊投票過程!

1 : GS(14)@2016-11-10 07:39:35

美國總統大選踏入最後24小時,紐約市1,205個投票站,將於11月8日清晨6點開放給全市430萬已登記選民。《蘋果》記者率先到訪其中一個票站,直擊投票日準備工作。紐約市選委會提醒,票站不會檢查選民身份,只要記住車牌或社會安全號碼(SSN),即可投下神聖一票。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整個紐約市1,205個投票站,將於11月8日清晨6時至晚上9時開放,選出未來四年「擔大旗」的第45任美國總統,以及各州國會議員等。記者率先到訪位於布朗克斯(Bronx)的票站,由市選委會代表講解選舉流程。紐約市人口約850萬人,其中430萬為登記選民。選委會行政主任瑞安(Michael Ryan)估計,大選當日投票民眾約220萬至230萬,參與人數遠高過2014年選州長時約100萬人次。他續指,雖然聯邦政府有指引,選民最多花約30分鐘完成投票,但預先呼籲選民「保持耐性」,「如不想大排長龍,可避開早上8時至9時,或晚上7時至8時30分的繁忙時間」。美國對選民權利極為重視,市政府亦盡量避免損害公民投票機會,選委會公共關係主管巴斯克斯(Valerie Vazquez)指,票站不會要求選民提供任何身份證明,「只要提供你的名字,及車牌,或社會安全號碼最後四位數字,即可簽署換領選票」。此外,票站有翻譯員提供協助,選票封套亦印上英文、西班牙文、繁體中文、韓文及印地語共五種語言。填好心儀候選人後,選民把投票投入電子掃瞄器,即可完成投票;站內設稱為「BMD」的機器,方便視障人士使用。瑞安指,全市1,205個站票、逾3,600部電子掃瞄器,皆不會連上互聯網,加上所有選票會儲存最少兩年,選民毋須擔心選舉遭其他人非法操控。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9/19828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