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歌之王首曝被骗往事 机构承认宣传暴富是忽悠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aritcle/20090423/12006141074.shtml


  被骗系听信机构荐股,机构“坦诚”回应:宣传暴富都是忽悠人的

  “15元买进,最低跌到三四元,亏了70%。”虽事隔多 年,但提起被“黑嘴”忽悠的这段经历,“股歌之王”龚凯杰仍记忆犹新。在本报3·15推出维权壹帮一栏目后, “股歌之王”《死了都不卖》的词作者、启东人龚凯杰跟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他被“黑嘴”的糗事。记者针对“黑嘴忽悠”事实随即采访了律师和机构,令人大跌眼 镜的是,机构自己都承认:说暴富那都是忽悠你。

  本报记者 马燕

  首次曝料

  听信机构荐股“股歌之王”亏七成

  龚凯杰1997年开始炒股,前面几年也未能免俗,跟普通股民一样希望有人指点快速致富。他认为,希望有人“带”着的心态,在熊市尤其强烈。

  2000-2001年间,A股从2245点高点跌下来,很多人深套其中,急盼解套;方法不是找“老师”(成为机构会员)就是找股票机。龚凯杰与 几个朋友合买了一台股票机——“看到某媒体上,广告吹得神乎其神”——这台股票机花了他们1400元,此后每月还要交120元月租费。交费后,就会有机构 定期提供股票信息,告诉你什么价位买进、什么价位卖出,稳赚不赔,“可事实证明,都是假的”。

  让“股歌之王”印象深刻的被荐个股是名流置业(4.95,-0.06,-1.20%)(000667)。“建议我买时刚好是最高点,15元左右,说很快会涨到30元。”他深信不疑,15元买入。可不仅期待中的30元遥遥无期,该股还掉头向下,一直跌到3、4元。“当时账面损失高达70%多。”

  2004年,他首只股歌《炒股泪歌》(《单身情歌》重新填词)中的一段歌词,其实能算作这一经历的真实写照:“找一个最好的、实在的、放心的、善良的人来帮忙解套”。

  只有自己真被蛇咬过,才知道蛇的可怕。龚凯杰介绍,反正自此以后他是不再听信任何机构、“黑嘴”忽悠了,由于写股歌,平时接触到不少网友,也听 到不少他们被骗的故事。有一个网友,在“带头大哥”最火的时候,交了8800元的会费,加入了“带头大哥”的QQ群,没想到,一周后“带头大哥”被抓了, 会费自然有去无回。“凯哥”“善解人意”地规劝:不要伤心了,你好歹只交了会费没投本金,想想那些既交了会费又听信“黑嘴”投入几十万却血本无归的,损失 岂不更大?

  律师析案

  被忽悠后能否索赔看两点

  机构有无资质、荐股有无承诺

  龚凯杰介绍,对这段糗事,尽管也萌生过维权念头,但总觉得比较麻烦,而且确实也有自己问题,一直就权当吸取教训了。不过身边类似事件屡禁不止,又恰逢本报推出“维权壹帮一”栏目,他觉得有必要藉此给广大股民再提个醒。

  日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江苏涂勇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涂勇。涂勇是著名证券维权律师,曾代理过南京股民诉东方电子(4.05,-0.20,-4.71%)等案件。

  他认为,被“黑嘴”“忽悠”后能否起诉索赔关键看两点:一、提供股票机的机构是否具有证监会核准的正规证券咨询资质。二、当时建议龚购买名流置 业时的措词,是“保证”何时涨到30元,还是个人“认为”、“估计”涨到30元、“仅供参考、具体投资风险自负”这样的措词,即是否属保证性条款。

  如果该机构有资质,那么就像律师打官司一样,对他们而言,推荐股票就是种职业,只要没有保证性条款,就算是大跌,风险也得投资者自己承担;如果 机构没有资质推荐股票,即使不是保证性条款,也算违规。如果机构既没有资质又拍胸脯保证收益,问题则最为严重,股民可以提出诉讼进行索赔。

  这些判断的依据来源于1997年的《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涂勇介绍,综合来看,法律法规在荐股、代客理财方面认为属违规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没有资质却推荐股票或代客理财。

  第二种:有咨询资质,但收取客户的账户、密码,约定分成,即代客理财,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三种:有咨询资质,但进行证券咨询业务时对股票收益做出保证和承诺。

  第四种:有咨询资质,但所收取的费用超过证监会核准的标准,比如跟所讲股票业绩挂钩。

  现状调查

  从股票机到QQ群、演播室

  大户炒成散户,散户成破产户

  涂勇介绍,像“股歌之王”被忽悠的损失其实算少的。他只不过听信了荐股,并没有委托理财。更多入会委托理财的,才真是“大户炒成散户,散户炒成破产户”。

  前不久,涂勇接到过一名苏州股民反映,该股民看到电视台有所谓大师、股神忽悠,就听信所言入会,把股票投资账号密码一股脑全给了对方,结果从 2008年至今,90多万元本金亏得还剩20多万。多年以来,“黑嘴”不仅屡禁不止,手段还越发花哨。“早年是股票机,现在是网络、电视‘新技术’”。龚 凯杰告诉记者。

  涂勇也介绍说,比如通过网络上的论坛、股吧、QQ群;以及个别地方电视媒体被广告商买断时段推荐股票、咨询。“表面看正常,也提示风险自负,实际上内部也有代客理财。”还有的跟券商联手频繁交易赚取交易费。

  龚凯杰则举例说,股评家就这样在QQ群上骗人入会炒股:“10点涨停的某只股票,涨停后会马上发个信息来,说看,这只股票我9:50就提醒大家了,实际上发布的时间已经进行修改。”这时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会被“一脚踢出群”。

  机构回应

  代客理财是说不清的“是非地”

  赚钱有人捧赔钱遭人骂

  多年以来“黑嘴”忽悠为何屡禁不止?听取了当事人、律师的声音后,记者也采访了机构一方。这是一家曾经因违规被证监会处罚,但现在已经“改邪归 正”的机构。该机构老总一听这个话题就直摇头:一个说不清的“是非之地”。他首先跟记者证实,确如律师所言,不管有无咨询资质,机构代客理财在法律上都是 明令禁止的。但为何实际上机构代客理财却一直存在?他认为,这还是因为市场存在需求,只不过“牛市赚钱皆大欢喜;熊市赔钱就矛盾突出”。

  对头顶的“黑嘴”帽子,他也非常痛苦表示:银行有利差、保险公司有保费,我们真要老老实实光咨询哪够生存?他直言,像现在市场情况,他们也拉不到几个会员,都是靠非金融的关联公司业务维持品牌,希望牛市能再雄起。

  记者手记

  掌握好自己的“钱”权

  从股歌之王到普通小散,被“黑嘴”忽悠的股民在现实生活中屡有发生,很多纠纷最后都以不了了之了之。投资人受损的收益无法追索,可是,上当受骗的故事却仍然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虽然投资者被“黑嘴”忽悠投资受损,但真正追究“黑嘴”责任时,却难以真正认定。涂勇律师说,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对委 托理财,10年来一直没有出司法解释,法律上是滞后的。从监管层面看,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有诸多认定,但对咨询业务监管却模糊不清。实际上咨询业如果出了问 题,影响面可能更大。“上市公司是点的问题,而代客理财问题涉及到一个群体。”

  在涂勇的印象中,湖南省2000年曾有过被证监会处罚的严重事件。当时是好几个有资质的咨询人员联名推荐个股,对具体收益做出承诺,导致很多人 跟风购买,“做托”、收取费用,造成大量损失,引发诉讼。龚凯杰则形容,“如果说炒股是一道菜的话,那股评家、‘黑嘴’的推荐就是调味品。有他们味道会鲜 一点,但过头搞不好出事;没有他们这道菜也能填饱肚子。”因此,他建议股民不要老想着借别人的力去快速致富,炒股还是得靠自己,想避免被忽悠,自己要先清 醒设防。耐人寻味的是,不仅律师涂勇与他想法一致;连咨询机构老总也兜底:股市上哪有神啊?那些说能让你一夜暴富的,都是骗人的。

  所以,要想不被“黑嘴”忽悠减少上当,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把握好自己的“钱”权,科学投资,才是避免上当最有力的防火墙。

  <<<链接 何谓“黑嘴”

  从法律意义来讲,“黑嘴”指那些没有正规证券咨询职业资格、却给股民提供证券咨询甚至代客理财业务的。而百姓普遍意义理解的“黑嘴”,除了没有资格证书却给人推荐股票的机构,也指那些尽管有咨询资质,却经常为了种种利益给庄家“做托”、蒙骗小散户的机构和股评家。

  识别“黑嘴”四招

  第一招,看其是否“挂牌经营”。按照证监会《暂行规定》要求,会员制机构在开展会员制业务时,应在相关栏目及业务发生场所,以醒目方式公示或公告机构全称及业务资格证书号码、参与栏目的执业人员姓名及其执业资格证书号码。

  第二招,看其是否招收异地会员。由于异地会员在投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给了“黑嘴咨询”以可乘之机,对此,《暂行规定》有明确的禁止规定。

  第三招,看合同签订情况如何。一是合同的格式要统一印制;二是合同首页应载明投诉电话、收费专用银行账户账号、户名及开户行;三是合同首页有醒 目的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提供专业服务,不承诺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也不与投资者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分担投资损失”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四是 未签书面合同前不向投资者收取咨询服务费用。

  第四招,看其是否“推荐黑马”或自吹自擂。《暂行规定》禁止会员制机构及人员在开展会员制业务时以“黑马推荐”等方式明示或暗示投资者一定获得投资收益,或直接代客操作,或与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及分担投资损失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2

故人/往事 – 我做IT的日子(一) 麥博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0/10/12/%E6%95%85%E4%BA%BA%E5%BE%80%E4%BA%8B-%E6%88%91%E5%81%9Ait%E7%9A%84%E6%97%A5%E5%AD%90%E4%B8%80/

昨天在街上,碰到做IT時代的舊同事,舊公司全部人:頂大老細,大老細,Architect, PM, APM, SA, AP, DBA; 都走了,唯有他,走了,又回來,照顧這個六年前就做好的項目。

我說,其實,沒甚麼好奇怪的,我就做過一個 project(B),一年內,整個Team (15-20人) 換了一次以上。

但我和這個同事一起做的,是Project A.

(一)

八年前,我加入Project A時,正值我人生的最低潮,事業,愛情雙失。當時經濟好差,科網熱潮一破,IT人淪為水候佬,短工制風行,最離譜的時候,每月續約,正式今日唔知聽日事, 人心渙散,Turnover 好高,為了減少成本和離職人員的影響,大家開始往大陸 Outsource。

我的工作,就是一方面向 User 拿 Requirement, 寫Spec, 砌 Framework, 部份交比大陸同事做,貨回來了,自己試,再比客試。週而復始。

那時候,三、二天便要同大陸同事講電話,一講就15-60 分鐘。我的煲冬瓜,也是那時練得最純熟,接近京片的腔調,現在講不出了。

(二)

講番正題。

一個咁既Setting, 自然問題多多。短工制一手摧毀了香港的I.T 業:人工低,前途無保障,士氣差,流失率高,Skill set 好難培養,結果人才流失,行業更難發展了,是以香港雖是發達社會,I.T 業的發展,則遠不如其他三小龍。

內地競爭也是問題,全球化+互聯網的普及,第一個殺掉的,是香港的IT (主要是SI業)業。內地I.T 人質素雖然非常參差,(甚至可謂極劣)但人工差 80%, 一個頂五個,如果你係客,佢第一樣野係睇 Cost, 一 Team 大陸人,可以省80%,點會唔贏?

OK, 你的客要大陸人,你老闆要大陸人。香港人做甚麼?

中間人(business analyst) + system design

呢班人,不需要很多。

結果,香港I.T 業人口過剩,第一反應是轉行潮,第二反應,是幾年後的人才斷層。

今天回望,人才斷層仍在,但IT 人的工錢(金融IT除外)無漲過。全球化的威力,實實在在,影響了一代的香港IT人!

想到這裹,你便知道歐洲佬為何要燒大陸人的鞋店。

只有不停創造新產業的地方,社會至有希望。

我是在那一刻,切切實實感到,香港真的死了。

上面說的是大勢。微觀的人事,又如何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5

故人/往事 – 我做 IT的日子(二)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0/10/18/%E6%95%85%E4%BA%BA%E5%BE%80%E4%BA%8B-%E6%88%91%E5%81%9A-it%E7%9A%84%E6%97%A5%E5%AD%90%E4%BA%8C/

(三)

我加入 Project A 的時候,剛好第一期開工不久。當時的 Team Head, 見我普通話講得不錯,就請了,作為中港溝通的橋樑。

就這樣,我親手協助了 I.T 業北移。

Project A 是公司在香港的第一張大單,為了打響頭炮,不惜工本從星加坡總部空降了十二、三人,負責 architecture & Framework, 項目管理, 以及下一線的模塊主管。加上本地羌30多人(高峰期好像更多,記不清了),和十個內地同事一起工作。

看見這個陣容,我直覺告訴我:他們人太多了,可能多了1/3 。

因為,寫軟件是食腦行業,最緊要Quality。人多,生產力理應上升,但在軟件業,則可能是下跌,因為多左機會出poor quality work (e.g. 跟唔足 Spec, Compile error, 自我創造 requirement 等等等等) , 要執手尾,拖慢進度。

人多的另一個壞處,就是,別人不易察覺你冇乜野做,就算知,也不知向誰彙報,就算你走開一日半日,都冇乜所謂 ,點知你係咪約滿呢?

另一方面,經濟差,也有同事為了保住飯碗,拖慢交貨(!?!!),這又影響進度。造成人手不足的假像。

因為大家都係打份Contract, 今日唔知聽日事,二級SA要保位,當然要講到自己好多野做,絕不輕易炒人,所以,頹人才可以一直 Free ride 下去。

坡佬主管人生路不熟,亦唔敢炒人,於是,條Team 愈來愈大,但感覺上人手永遠不足,因為生產力沒有明顯增加。

When your cost is all labour and you over-hire, you’re half dea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6

故人/往事 – 我做IT的日子(三) 麥博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0/10/26/%E6%95%85%E4%BA%BA%E5%BE%80%E4%BA%8B-%E6%88%91%E5%81%9Ait%E7%9A%84%E6%97%A5%E5%AD%90%E4%B8%89/

(四)

本來應該講 counter-productivity 同 negative headcount, 正好中鐵建這篇公告,一口氣講完了 user requirement 的一大課題,所以打亂次序。原文隨後。

講IT項目, requirement change 是最難處理,最頭痛的事, 中鐵建的問題,正是Project A 和 Project B 的寫照,也是我決定離開IT業的主因。

時間有限,先引文,後討論吧

中鐵建點解蝕鑊金?

The Project adopts the EPC+O&M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The Project was based on conceptual design at the time of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As the owner requested new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additional work quantities during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estimated total costs for the contract gradually increased. As at 30 June 2010, the estimated total costs had increased to RMB12.544 bill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2010, with the Project entering the phase of large scaleconstruction, and the full comme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arious sub-projects, the actual work quanti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d figures at thetime of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Moreover, the owner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the Project for the year 2010 as compared with the capacity set out in the contract,while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network, land expropriation and relocation undertaken by theowner were substantially delayed, and re-adjustments on parts of the completed construction were also required as a result of the new instructions specified by the owner. Accordingly,the total work quantities and costs of the Projec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were delays in certain phases in the scheduled construction timetable. As the Project has major social influence and has drawn close concerns from the governments of both countries, 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heduled progress, the Company invested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resources and capital in the Project, thereby ensuring the scheduled completion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Project as planned and commencement of operation in November 2010,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wner. The above changes have led to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estimated total costs for the con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ual requirements, the Company has delivered relevant materials to the owner in support of the vari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compensation claims. The owner has undertaken to set up a special committee upon completion ofthe Project to negotiate the claims and compensations. So far, the Company has been innegotiations with the owner for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above variations and has not yet obtained the approvals from the owner.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Company has not included the amounts of such compensation claims in the estimated totalrevenue from the contract. The Company will continue to further negotiate with the owner onthe compensation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above variations and claims.


建築業係會有呢個「改泥改去」,起完又改既問題。

但建築業明顯好過IT(以及graphic design)既係:
1. 建築業好多時「落左石屎」就會係一舊睇得到既實物,啲老闆係要咁樣有舊嘢望到,先明白,佢轉一個concept,係真係要改動好多嘢(同埋俾好多錢!),所以就唔會改;

2.建築業牽涉既金額十分巨大,老闆好多時都明白要改動,科既水都幾嚴重吓,於是唯有忍住

至於你quote嗰段,應該掉轉頭諗,响入面做既人,個個都係打工啫,超支又唔係响你個袋度出(都係阿爺同股東錢);相反,你唔改,第時下手個user(即operator)就可以complain你起得唔好...咁俾你係個PM,都會改到七彩啦!

p.s.曾與國外公司共事,發現,不斷按client老闆指示改,係中國人通病!因為外國公司真係改一次收一次錢,咁啲老闆就唔敢改嘢喇!

老麥

米,我理解係:蝕錢事小,重點係阿爺指示呢單野唔衰得,否則掉盡中國既假!

你真係講得好應,建築d野見得到,feel 得到,IT d野見唔到,客戶無法衡量施工期到底是否合理,結果一定係低估左。

反正做咁多年IT,從來未聽過project 係可以提早交貨既,個中乜事,心照啦!

量子

感觉上,从商业原则来看,中铁建的行为不可思议。但从政治可以理解。阿拉伯人好大喜功比中国人还要厉害;而中国基本上是尽一切要讨好阿拉伯世界。

但中铁建也毕竟是上市公司,要向股东交代的。

如果真的如公告所言,是业主方的增加要求,那问题应该不大。沙地有钱,不会再乎,也不敢得罪中国,估计有关的赔偿也没有问题。

反而是说,有关的工程增加是施工方的原因,而中铁建退到业主头上,而官司就有得打了,而且也暴露出施工方的质素不过关,自己控制造价的能力不足。

如果是前者,其实是利好。对将来中资工程在这些国家夺标有好处。而这些国家才是基建的主要市场。

不同意量子所說;從這份公告,是看不出究竟這是利好中鐵建與否的。

先不理中鐵建的文字是否一個one side story,而是,基建一定會有改動;而這些改動,很多都很難分清是業主改動還是技術上改動。寫consultancy contract的人一定不會是蠢蛋,有很多時contract中的condition都有一些補底條款的。例如:會規定要跟怎樣怎樣的安全結構以及當時最新的建築規例所以業主賠錢與否,並非質素問題,而是contract如何寫,又或兩家人如何四四六六傾掂的問題(工程最後拗數,很多時根本不是講道理,而是兩家老闆看誰有牙力之後傾掂的結果...同黑社會講數,其實類似)

要多提的,是有很多時改動都是外在因素,非業主或承建商的責任/技術是否足夠的問題;此要牽涉到risk management以及落bid者有幾醒目的問題

回到中鐵建,留意國企的模或是要做大做量,而並非做盈利;我會以中國海外做例,一直以來它都是以超低價bid job,所以有很長時間你在香港見到的地盤多數都是中海的;但如此low bid的後果當然是質數下降。結果鑊鑊補鑊,越多job公司盈利反而越倒退;但没問題呀!因為錢是阿爺的,最後蝕本,一來根本没人理(不是自己錢),二 來,最後埋數是要多年後才會知賺蝕...但CEO當時卻可以以「市佔率擴大」領工...反正以國企來說,幾年後又可能被調去其他位置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02

故人/往事 – 我做IT的日子(四)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0/11/13/%E6%95%85%E4%BA%BA%E5%BE%80%E4%BA%8B-%E6%88%91%E5%81%9Ait%E7%9A%84%E6%97%A5%E5%AD%90%E5%9B%9B/

(五)

上回講到, User Requirement Change 同 New Request的多寡,決定了項目能否準時完工收錢,是一個項目最關鍵同難搞的地方。作為項目經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控制User的期望值,儘量減低用戶的新需求。

然而,User文明的一面,常常是放工後才表現出來,我們無福消受。 User 的本質善變,部門的本質是溝通不足,互相推委,Requirement  天天改,Project 日日 delay。一年完成的project, 可以做3年,錢冇得加,反而遲交仲要罰錢。 S.I 果是天下最難撈的行業。

遇著捉細節的 User, 更慘。

講番Project B吧。

Project A 的項目經理雖然能幹,可是,公司要打響頭炮,不能得罪第一個客,於是選擇做Yes Man,注定將大船使入地獄!

客戶的代表用家(即係負責測試的同事,而不是最終用家),非常挑剔,應該說,他們當中有一位同事A君,非常挑剔,非常Outspoken,佢上司也傾向接受他的提議。

A君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做事快手有幹勁,非常為東家著想,於是,他找出了很多比原先設計更好的方案,包括流程(page flow)、介面等。

(六) 以快打快,累極而亡

在測試期間,我最高峰期一天接他30多個bug report, 當中一半, 是介面上的問題,約1/5,是功能改動的建議,其他是Bugs。

通常,一批Bugs 來了,我條Team修改,Turnaround大慨是 2-4天,最初,為了爭取表現,我一直想將Turnaround 的時間縮短,希望客戶了解我們做事的效率,到後來,試過即日Fix好再比A君 試。

我最記得有一次,我拉捺不住,將我們改好的Bug List,輕輕向A君桌面擲去。結果他不但不怒,反而是即日下午試完,再將File 輕輕向我桌面擲去!

Shit,完來佢要同我鬥快!我改得愈快,他挑的問題就愈多愈快。我乃野了!對付這種人,其實應該不要太快,因為他是客戶佔上風,你寫Program需要大量時間,同佢鬥快,肯定佔下風。當時年少氣盛,沒讀懂莊子,不知道生有涯的大道理。

今天回望,總結八個字,就是:以快打快,累極而亡!

乃野的,還有另一樣。

當時由於客戶濫發Bug List,驚動了上頭,我老頂於是同客戶傾掂數,給幾天時間,客戶試,但不入Bug List, 而我們答應以更快的速度修改,結果…Bug List 一樣雪花般飄來,我們只是做得更累。

其實,在客戶的立場,跟本無需要比面你…佢對你愈刻薄,其實可能愈容易升職!

如果對家的同事,是合約制或項目制員工,更大鑊,因為項目拖愈久,他們的飯碗就愈穩,這樣的客戶一般表現為油條,喜歡打太極,要對付呢挺人,一定要越級同佢大佬講數。

但我當時未去到呢個級數呢,所以結果只能每天930-930地工作了。

結果,Project A 的 第一期,比原定時間遲了足足 6個月才完成。

如果公司要靠 Milestone Payment 開飯,早就執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82

中國投資客印尼「淘金」往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20/4ONDE3XzQyMjI4OQ.html

21世紀網訊 印尼強震,可謂虛驚一場。

作為世界重要的鋁土礦、紅土鎳礦和錫礦產區,印尼在世界能源版圖中地位顯赫。

所幸,印尼此次地震主要在西南海域,離印尼主要礦產區較遠,並未對印尼的礦產區與港口產生大的影響。

包括萬業企業在內的中國投資印尼的礦產項目,也並未受到此次地震影響。

聯想到2004年那場「世紀災難」對世界能源格局造成的衝擊,此次地震,並未引起市場大的波動。

但對於那些在印尼投資礦產的中國商人而言,原有比地震更加讓他們擔心的事情。印尼政府對於原礦的出口禁令以及傳聞中的出口關稅問題上一直懸而未決,猶如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讓這些異鄉「淘金客」心有唏噓。

政策朝令夕改?

2月,有消息表示,印尼政府即將頒發禁令,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金屬礦石,這較2007年第7號能源礦務部長條例所規定的時間提前了整整兩年。

4月3日,印尼政府首先在礦產出口關稅上作出調整。印尼一位官員表示,該國計劃今年對煤炭和基本金屬徵收25%的出口關稅,2013年將該稅率提高至50%。

4月18日,印尼政府正式發佈禁令,計劃從5月1日開始禁止出口未經加工的金屬礦石,新規定適用於所有2009年後頒發的採礦商業牌照持有者。而對於在本地處理礦石的生產商則給予免稅優待。

對於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礦產與煤炭局局長Thamrin Sihite給出了解釋:「自印尼2009年頒佈採礦法以來,礦商對此作出的反應是把產量增加幾倍,並全力開採和出口手中擁有的一切資源。這是危險的,我們必須加以遏制。」

「如果礦業公司沒有加工礦石的計劃,那麼他們將被禁止出口這些礦石。」 Thamrin Sihite表示,能源與礦產資源部目前已經收到17家公司建立加工廠的計劃,這些公司將可能繼續出口礦石,但需要繳納一定的稅。

不過,對於具體的稅率和相關細則,印尼政府仍未給出明確時間表。Thamrin Sihite表示,能源部建議徵收15%的出口稅,這一提議目前正在財政部討論,還不能透露新關稅規定將於何時頒佈。

實際上,政策反覆、法規不明,一直都是印尼政府的一大弊端。

也正是如此,雖然印尼礦藏富饒、利潤高企,卻鮮有國內大型企業在印尼投資開礦,反而是中小企業和民間投資者敢於冒險、豪賭一把。

印尼「冒險家」

黃葉平就是這群「冒險家」的一員。

從2009年開始至今,投資印尼礦產三年,黃葉平和他的合作夥伴收穫頗豐。在蘇拉威、努沙登加拉群島地區擁有1200公頃的砂金礦,年產值達5億元,以及多個戰略礦種紅土鎳礦權。

而通過在海外開礦的投資回報,黃在其家鄉嘉興大手筆的投資了兩個商業綜合體和車城項目,成為當地的風雲人物。海外開礦、國內投資的路線圖譜清晰顯現。

從一個做摩托車生意的小老闆到坐擁幾大產業、身價十數億的業內大佬。黃葉平可謂中國海外淘金者的典範,通過對其淘金故事與投資邏輯的分析,可以一窺當下礦產投資者的生存現狀。

2009年之前,黃在嘉興做摩托車生意,但一直對礦產投資比較感興趣。為了尋找好的投資項目,他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也接觸了一些礦點,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他還是決定放棄投資。

據其介紹,「國內的勘探技術已經非常先進,深度、面積,連一個礦有多少資源,都會勘探得比較準確,因此在定價上也會相對合理。例如一個礦源價值1個億,定價大概是1千萬,加上其他的一些投資,對資金鏈的要求很高,小企業做難度很大,而且考慮到投入產出比,還是有風險的。」

在國內沒有找到機會的黃葉平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2009年通過一個印尼客戶的介紹,黃葉平來到了印尼,開始了他跨國掘金的探路之旅。

「當時首先考慮的是做鐵礦,因為中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鐵礦石,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但是等到我們投產開採,市場又不一樣了,價格跌了不少。鐵礦基本上是被巴西和澳大利亞的幾家大公司壟斷,他們掌握著定價權,我們只能跟著他們走。」鐵礦的開採不得不擱置。

於是黃葉平又把投資目光轉向了金礦,這一次,他大獲成功。2011年,隨著金價的一路飆漲,他的投資收益也漲了幾倍。

據其介紹,在印尼投資一個礦的成本是很低的,有時候只需幾十萬就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礦區幾年的開採權。如果勘察技術足夠好的話,投資回報率甚至可以達到百倍以上。

巨大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大批的淘金客。這幾年來印尼開礦的人越來越多,許多溫州商人和煤老闆也都開始轉戰海外了。但是成功的很少,大概只有2、3成左右。

成功的「少數派」

由於礦產資源關乎到國家命脈,對於外資的控制比較嚴厲,控股比例不得超過50%,自己投資的錢卻要掛靠到人家的公司上,而且有的連個合同都沒有,風險可想而知,被騙的老闆不在少數。

「所以找一個靠得住的合作夥伴是第一位的,像我這個合作夥伴,之前我們在國內就有合作,他在印尼也是相當有實力,企業做得很大,我們也是沒有簽什麼合同。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夥伴,投資就無從談起。」

與當地的夥伴合作,可以借助其政府資源,協助打點礦場周邊的治安問題,獲取礦場陸地運輸及港口貨運的優先權。

黃葉平舉例說,當地政府管理很混亂,大多是有錢才好辦事,但是對於外國人,政府官員又很謹慎,不會輕易的說出想法。我曾跟當地的一個官員打了有幾個月的交道,遲遲沒有進展。最後還是靠合作夥伴解決了問題,其實就是錢的問題,但是他又不明說,你也不好貿然行動。

如何找到優質礦源是另外的一個難題。會有很多的當地人向你提供線索,但是由於當地交通不便,看一個礦往往就會花費一天時間,很辛苦,去了之後發現大多都是騙人的,獲得一個優質礦源有時候更需要運氣。

找礦源的另外一種方法是借助中介機構和印尼當地的礦產企業,但是這樣的風險更大。

香港金百利企業諮詢有限公司的諮詢顧問丁傑向21世紀網表示,很多中介機構會抓住國內投資者不瞭解當地的盲區,一邊虛與迴旋,一邊利用各種機會套取多種形式的勞務費,結果使國內投資者花了錢卻見不到礦。

對於當地擁有礦產資源的公司則往往自己不投入資金採礦,而是首先從中國尋找合作夥伴,以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由中方公司出資、出設備,啟動採礦工作。一旦發現有價值的礦產,印尼方公司馬上翻臉,通過各種手段驅逐中方。

如此多的困難、陷阱之下,找礦無異於一場賭博,大多投資者都是敗興而歸。

不過,即便擁有了信得過的合作夥伴,找到了優質礦源。「黃葉平」們也仍需接受政策的考驗。

為了符合最新出台的政策,黃葉平正計劃在印尼蘇拉威西地區建立冶金工廠,屆時當地開採的紅土鎳礦可以直接作為原料,通過高爐轉化為鎳鐵,省去不必要運輸成本,縮短週期,也減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

不過,由於當地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實在落後,受交通、電力資源、用工條件制約,礦產深加工可謂困難重重。(21世紀網 李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5

播客已成往事:Google繼續砍掉「雞肋」產品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6/230757.html

上個月Google撤掉了iGoogle和Google視頻服務,今天Google又將撤下新一輪雞肋應用。這一輪下架的產品中,最出名的要數Listen。

這一款Google2009年上線的播客應用。Google撤下Listen的目的很單純,Android用戶的播客應用程序選擇很多,不缺Listen這一個。

據稱Google會在Android手機的Music應用程序中加入播客功能。有趣的是,Apple6月份剛發佈了全新的播客應用程序。

Google這次要「砍掉」的還有2個產品,Google團隊應用和Google商業視頻。但消費者都這兩款產品都不熟悉。使用Google商業視頻的企業可以去GoogleDrive繼續訪問上傳的視頻。

Google歷來都有撤掉沒用的產品的習慣。尤其是Listen這款播客應用,用戶數量又不多,更不敵Apple,與其撐著浪費錢,不如趕緊撤掉把空間讓給其他部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35

瑞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3

倒霉催的瑞銀在2012年似乎很不順,在剛進入11月份時公佈了萬人大裁員計劃後,12月便被英國金融監管局(FSA)開出了銀行業史上第二高的天價罰單,瑞銀需要支付15.3億美元的罰金來了結關於操縱Libor利率的指控。

其實噩夢不只發生在2012年,自1997年總部位於巴塞爾的瑞士銀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與總部位於蘇黎世的聯合銀行公司(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合併組成瑞銀集團以來,麻煩總在接踵而至,下面為大家梳理一下瑞銀成立15年間的犯下和付出的那些錯誤與代價:所有的故事,從97年開始,談起虧損錄,寫在Margin Call。

1997年:聯合銀行在股票衍生品交易中虧損6億瑞士法郎(約合6.82億美元),被迫接受競爭對手瑞士銀行的收購,並最終組成瑞士聯合銀行。

1998年:從事固定收益套利策略的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因巨虧而被清盤接管,對LTCM敞口巨大的瑞銀當年遭受了7.93億瑞郎的稅前損失。

2007年:在虧損1.5億瑞郎後,瑞銀宣佈關閉旗下於2005年設立的對沖基金Dillon Read Capital Management。

2007年:在關閉旗下對沖基金的同一年,瑞銀在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業務上遭到重創,合計損失高達42億瑞郎,並宣佈將裁員1500人

2008年:瑞銀集團投資銀行部門在美國次級貸款投資上巨虧500億美元,並向政府申請了緊急紓困。

2009年2月:瑞銀為幫助美國富人客戶逃稅而支付7.8億美元的罰金,瑞銀將被迫遞交4450個賬戶的信息給美國監管機構調查。

2011年7月:瑞銀任命前德國央行行長Axel Weber擔任新一屆瑞銀集團主席,緊接著瑞銀宣佈將會裁員3500人,並削減20億瑞郎的成本。

2011年9月:瑞銀駐倫敦的交易員Kweku Adoboli隱瞞23億英鎊巨虧事件被曝光,隨後瑞銀首席執行官Oswald Gruebel辭職, Sergio Ermotti走馬上任。

2012年10月:Sergio Ermotti宣佈將在未來三年內裁員1萬人,並退出固定收益業務,重拳整頓精簡投行業務,回歸其傳統財富管理業務。

2012年11月:瑞銀魔鬼交易員Kweku Adoboli因欺詐被判7年監禁,隨後瑞銀遭監管機構罰款3000萬英鎊(約合4870萬美元)。

2012年12月:瑞銀同意支付15.3億美元的罰金,了結監管機構針對其操縱Libor利率的指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36

公積金上海往事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606

1990年代,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上海誕生,其背景是房改缺錢。上海的獨立運作,使這項制度發揮了巨大功效。但這項脫胎於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卻妥協於中國特色的改革,在推廣至全國之後,漸漸弊病叢生。當年的上海方案起草者感慨,「大大落後於時代發展」。

為房改而生

中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最早在上海試點成功,之後向全國推廣。但後來形成的模式和制度已經與上海創建公積金制度的初衷大相逕庭。

1990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朱鎔基成立了一個有17人參與的住房研究小組,研究如何推進上海的住房改革。當時在上海計委研究所任副所長的戴曉波,兼任這個小組的方案組組長。

他回憶說,上海當時的住房問題使朱鎔基面臨很大壓力。朱的前任做上海市委書記時,上海每年建成住房面積約470萬平方米,而朱主政上海時,這一數字降低了100萬平方米,老百姓怨聲很大——「朱鎔基把錢都投到工業中去了,不考慮老百姓住房了」。

朱鎔基指示住房研究小組首先搞清楚,為什麼產生100萬平方米的缺口。調研下來的結論是,國有企業「利改稅」紅利消失後,沒有錢給職工蓋房子。上海市當時100萬平方米的住房建設資金缺口約8億元,籌措到這8億元,上海的住房問題就能解決。但當時財政吃緊,住房研究小組的主要任務,便是通過市場化改革的方式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1990年年初,朱鎔基曾去香港、新加坡考察其住房制度,回來後讓住房研究小組也前去取經。於是,戴曉波等人在香港考察了10天,由現任香港特首梁振英陪同。之後又在新加坡考察了一週公積金制度。

回國後,小組起草了《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准後於1991年5月1日開始實施,其內容概述為五句話,「推行公積金,提租發補貼,配房買債券,買房給優惠,建立房委會」。

「五句話中,四句都是錢。」戴曉波是這個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朱鎔基當時提出,之前改革走不通,核心問題是錢的問題,因此這個方案「著力點是搞錢」。

設計該方案時,戴曉波測算當時上海全市職工工資總額每年是50億元,按照新加坡公積金模式,若個人交工資的5%,企業也補貼5%,可籌措5億元;其次,上海的職工住房租金當時是一年1億元,為促使職工買房,將租金提高一倍,可再籌措1億元;8億元缺口還剩下2億元,上海想的辦法是分到房者每平方米須購買500元債券,共可籌集2億元。為鼓勵市民購買債券,朱鎔基還帶頭購買了上海住房債券。

五句話中,「買房給優惠」是指公房出售,但當時房租太便宜以至於人們不願意買房,因此方案設計時沒有將此筆資金計算在內。

為什麼當時上海的住房改革必須公積金先行呢?因為之前中國住房商品化改革走過的幾條路都已被證明走不通。

一條是提租。1980年代,政府由於不堪承受福利分房的建安成本而有意推動住房商品化時,最大的困難是房屋租金太低,老百姓不願意買房。於是有人提出將房租漲8-10倍、工資漲一倍的「雙到位」方案,逐漸解決資金短缺和建立商品房市場。這條思路由於對國家的工資成本衝擊太大而沒有實施。

到1987年,宏觀經濟增速下降至負增長,時任國務院總理決心啟動住房改革,激活房地產市場,提出讓老百姓購買自己的第一套房。1988年,國務院成立住房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設計改革方案,並啟動了煙台、唐山、蚌埠三個城市的綜合配套改革。當時提出的主要方案是「提租補貼」等公房出售方案,但由於沒有信用貸款體系,老百姓也沒有存款積累,房子還是賣不出去。

此外,中國還在蚌埠和威海試點過住房銀行。而上海住房研究小組成立後,一開始也想學日本搞住房銀行。但由於蚌埠和威海城市規模較小,且不是金融型城市,住房銀行在兩地的試點沒有做起來,中央也不允許再建第三個住房銀行。

這條路不通之後,上海還曾設想過搞住房信託基金,但當時恰逢很多基金出事,中央對信託基金管得非常死,不同意上海搞住房信託。

最終,新加坡公積金模式成為上海乃至於全國住房改革取得成功的突破口。

摸索出來的改革

上海公積金制度建立的初衷,並非僅限於住房公積金,而是想在解決住房問題後,逐漸過渡到新加坡模式下兼具醫療、養老、教育等社會保障功能的公積金制度。

因此,1991年上海公積金中心成立時,稱謂中並未冠之以「住房」二字。且為了便於今後協調全市社會基金運作,其行政編制也定為廳級單位,掛靠在市政府辦公廳下,人員由建設交通委黨委代管。而天津等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大多是掛在房管局下面的處級編制。

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時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黃菊一開始曾希望將社保基金也納入到公積金中,繳存比例從個人、單位各5%提高為7%,其中4%搞住房改革,3%歸社保。但這一方案難度很大,因為當時社保是由財政負擔的統收統付機制,屬於勞動保障系統,而住房屬於建設交通委、房管局系統,兩個系統同時搞改革,風險太高。

「兩個胖子同時擠一輛改革的公交車,可能誰都擠不上去。」戴曉波說。朱鎔基權衡後決定,1991年先上住房公積金。1992年上海又另啟動了社保基金。

一開始,上海公積金並不被人看好,這從公積金中心尋找代收代繳機構的故事中可見一斑。當時公積金中心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鋪設收取公積金的渠道網點,戴曉波等人測算此方案的成本為1%,即收100元支出1元成本;另一選擇是委託其他機構代收。新加坡公積金是委託郵政系統代收的,因此戴曉波「打著朱鎔基搞的項目的旗號」,首先去跟郵政談。

上海郵政當時虧損,聞聽此事後當即同意,開出的條件是收取1.2%的手續費。戴曉波問這個比例的依據是什麼,對方答,按公積金每年5億元的規劃收取額度,其1.2%是6000萬元,而上海郵政當時每年的虧損額正好是6000萬。

戴曉波認為此條件太苛刻,因為新加坡付給郵局的手續費才1%,且上海人口當時是新加坡人口的兩倍多,規模效應更大。於是他去找工商銀行談,工行行長當即拒絕,「天方夜譚,我們貸款都拉不到,你們憑空就能收上來錢?」

於是戴又去找建設銀行。當時建行由於剛被政府收回之前的財政資金代管資格,少了一大筆存款,一聽說公積金有一筆錢需要代管,很動心,開出0.8%手續費的條件。最後時任建行總行副行長王岐山與朱鎔基談判,簽下了排他性協議。

於是,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承擔了上海全市公積金賬戶的設立工作。房地產信貸部主任顧浩鐘說,賬戶設立工作啟動僅僅兩個月,建行就為全市四十多萬個職工開設了賬戶,到1995年底,已經歸集資金77.18億元。

公積金做大之後,在一次會上,工行一位人士還質問戴曉波,「你寫文章說公積金人人都能歸集,只看誰的成本低,那為什麼上海只給建行做,不搞多家競爭?」戴曉波回應,「很簡單,搞方案的時候,你要追求完美,但實際上真正做一件事時,你要妥協,不妥協的話,事情做不出來。」

1991年至1996年,戴曉波任上海公積金中心的核心部門資金處處長,他任職期間,公積金中心籌措了大量建房資金,解決了上海住房短缺問題。第一年公積金中心籌集到5億元,第二年猛增至15億元。至1996年,資金儲備達到100億元,其中50億元來自公積金的積累和增值,50億元來自舊公房出售。這筆資金除用於建房外,還投向了土地儲備和舊城改造。

上海城市化過程中,很多企業遷出市區,用土地歸還公積金借款,使上海市中心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土地開發建設。這批房源入市後,公積金的錢轉而用於老百姓的購房貸款上。當時上海房價不過二十來萬元一套,公積金第一次面向個人貸款的額度便達到10萬元一戶。

雖然中心將「收支平衡」而不是「增值」作為公積金運作目標,但成立之初的5年,上海公積金的年增值率仍高達30%以上,戴曉波介紹說,這是因為當時上海公積金的投資收益高。他回憶說,賺的最多的一塊投資是股票,當時公積金大量買入法人股,支持企業上市的同時也獲利豐厚。

上海模式的異化

上海公積金當時能夠較為自由地進行投資運作,是因為其獨立性。當時公積金中心只對一個由專家、元老組成的房委會負責,上海市政府支持基金的獨立運作。

1999年之前,財政部、央行等也曾試圖成為其主管部門,但都被上海方面頂了回去。據說,當時的財政部長曾與上海爭論,財政部認為公積金是財政資金,上海則堅持公積金是工資收入,工資發放之後就是個人的,絕對不是財政資金。

而央行則認為公積金中心放貸收息,算是銀行,應受其管理。戴曉波則反駁道,公積金並非住宅銀行,而是一種類似於工會基金的「會」,在江浙一帶,「會」是一種可以計息的民間互助資金池。公積金的錢是在銀行開戶存儲的,而且公積金中心不具備銀行四大功能——儲蓄、貸款、結算、匯兌中的任何一種,其存貸業務都是委託銀行辦理,如何能認定它是銀行呢?

上海房改及公積金試點成功以後,中央決定在全國推廣上海經驗。1997年,國務院宣佈取消住房分配,啟動住房市場化改革,同時在全國推行公積金制度。1999年《條例》頒佈實施,上海公積金中心也適用於該條例。在此之前上海模式的靈活投資、獨立運作經驗均不再被允許。

在中央,時任國務委員李鐵映主管公積金一事,他當時碰到兩個難題。一是公積金中心應該鋪設到哪一級政府,上海作為大城市,成立一個公積金中心具有規模效應,但如果全國推廣,需要測算成本收益比。當時發現,在一個縣級市搞公積金的管理成本遠遠高於其收益,最後在三百多個地市級以上城市設立了公積金中心。

第二個難題是公積金的理財風險。公積金要抵禦通脹、保值增值,必須進行投資理財,同時又要風險最小化。債券本是風險較小的投資渠道,但當時債券市場非常混亂,多次發生捲款潛逃事件。

彼時西部一些城市公積金出事被查後,也要求中央嚴查上海公積金,但均未查出問題。這源於戴曉波等深知公積金管理責任重大,實行了嚴格的風險管控流程,比如嚴格執行「見券見人見錢」紀律,動用資金需要5個人簽字等。

此外,機構設置上專設了一個信息處,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IBM400,負責核對每一個賬戶,來制衡公積金運作部門資金處,到年底信息處的賬和資金處的錢必須一致。

戴曉波回憶,當時上海公積金結餘部分曾投資國債,若非謹慎操作,也差點釀成大禍。當時上海的國庫券通過市財政局下屬的一家證券公司發售,業務負責人也是一位處長,和戴曉波是老朋友。公積金中心向該公司購買了2億元國庫券,這位處長讓戴把這筆債券就寄放在證券公司,他出具保管單。但戴曉波拒絕了這個提議,他派了輛面包車,動用一個班的武警警力,把這筆債券裝車運走了。後來這位處長被發現將託管在那裡的國庫券重複出售,10億元額度賣出去二十多億元,且將多餘資金進行違規投資,幾年後遇到宏觀調控投資虧損,無法兌現債券而案發被捕。

也是基於風險管控和規範使用的考量,此後公積金制度向全國推廣時,決策者選擇了從嚴的多頭管理制度:財政部、住建部和央行三方共管,上海也隨後被納入多頭管理體系。但這其實與上海模式南轅北轍。戴曉波認為,公積金制度如今「大大落後於時代發展」,主因也恰是體制上管得太死。

1996年,戴曉波選擇淡出公積金中心,赴任計委另一崗位。現在,56歲的戴曉波任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年上海公積金中心在基金功能創新方面,只有小規模的改進,比如增加了資金歸集面、調整貸款方向等,但「所有的調整都是在1.0版本上的1.1、1.2的升級,不是版本上的更新」,他希望公積金能從一個住房基金升級為一個社會化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25

世家:梅隆家族 父子王國的往事(上)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303/t20130320_420641.htm
如今,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比爾·蓋茨、巴菲特等當代超級巨富的創富傳奇,上個世紀洛克菲勒、福特、杜邦等家族的輝煌歷史也幾近家喻戶曉,但又有多少人知曉資產可以和他們媲美的梅隆家族?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托馬斯·梅隆(Thomas Mellon)如何完成從法官到銀行家的華麗轉身?他的兒子安德魯·梅隆(Andrew Mellon),這個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三屆的財政部長,又是如何把家族版圖逐步擴大?梅隆財團何以通過產融結合,在美國歷史上大放異彩,又何以因為第三代無心從商而影響力下滑?梅隆家族的百年沉浮同樣耐人尋味。

  

  父子聯手,政商結合,造就超級巨富

  

  2007年,《福布斯》雜誌刊登了一份「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其中,梅隆家族的安德魯·梅隆和他的弟弟理查德·梅隆(Richard Mellon)榜上有名。他們的資產之和折合成2006年的美元價值是1328億,而比爾·蓋茨的資產價值是530億美元,僅列在第13位。

  

  梅隆家族歷史悠久且實力強大,曾在美國的政治、經濟領域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操縱著金融、鋁、石油、煤礦、造船、煉鋼、軍工等行業的上百個企業。這樣一個超級巨富家族的影響力廣泛滲透進了美國的商界、政界、金融界、慈善界和藝術品收藏界,因此,梅隆家族在鼎盛時期堪稱美國首屈一指的望族。要說起他們的財富積累故事,還要從家族奠基人托馬斯·梅隆開始。

  

  1818年10月1日,5歲的托馬斯·梅隆隨父母乘一艘近海客輪從加拿大東部新不倫瑞克省的聖約翰到達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這家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英國卡斯爾敦,從倫敦出發橫渡大西洋,途經加拿大,經過長達3個月的艱苦旅行,最後到達目的地美國。在這片土地上,托馬斯將作為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成為與洛克菲勒同時代的傑出人物。


托馬斯從小就幫助父親打理農活,同時他也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學習勤奮刻苦,顯示出不同尋常的聰慧和實踐能力。14歲時偶爾讀到的一本《富蘭克林傳》,喚起了他的雄心,從此他決心憑自己的努力擺脫平凡生活,當上體面富有的「上等人」。即使是婚姻也成為他努力的一部分,他與當地名流女兒結婚的戰略,讓自己獲得了大量土地,並奠定了家族產業的基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順利當上了法官。托馬斯利用律師和大法官的頭銜,把法律作為自己的武器,並以經營抵押不動產為增加財富的捷徑,同時他還以至少12%的利息放貸。很快,他發現自己手中的資產量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增長,他對事業的激情也越來越高。

  

  虎父無犬子,托馬斯最喜歡的兒子—安德魯·梅隆繼承了托馬斯的基因,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商業頭腦。當安德魯看見農民的馬車經過自己家門時,便把家裡的草打成捆以5美分的價格賣給他們,開始賺錢。17歲時,安德魯以極大的熱情加入了他父親所創立的事業。托馬斯派遣安德魯去收栗樹街劇院(Chestnut Street Theatre)到期的抵押貸款,再前往巴爾的摩去購買巴爾的摩和華盛頓之間的土地,安德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這些任務。在父親的栽培下,安德魯迅速成長,把父親交辦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1890年,35歲的安德魯正式接手了老托馬斯的事業,成了梅隆家族的頂樑柱。據保守估計,老托馬斯一共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了超過245萬美元的私人財產,其中安德魯的那份大概達到100萬美元。

  

  安德魯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他將銀行等主業開展得有頭有緒,並不斷擴張著梅隆家族的財富版圖,1920年,梅隆家族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其當時的納稅額僅次於洛克菲勒和福特家族。

  

  梅隆父子歷來就熟悉政商結合之道,他們通過與州政府廣泛而盤根錯節的關係獲取信息和利益。當時的公共基金會以無利息的優惠條件將資金存入梅隆家族的銀行,然後政府再付高利率借出。他們還經常在政府投票要將某大街建設成幹線或拓寬之前購入當地的土地以從中牟利。梅隆家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關係還幫助他們在石油領域抵禦住了來自洛克菲勒的強大攻擊,當時洛克菲勒控制了全美大部分的石油運輸鐵路線,所以他可以通過調高運費來打擊競爭對手,不過這招卻沒有打敗梅隆家族下屬的石油公司,梅隆家族通過和政府的密切關係,並在長期為他們服務的合作夥伴和律師的幫助下,在港口成功修建了油輪碼頭,並艱難地鋪設了從油區通往碼頭的管道,從而避開了洛克菲勒的攻擊。當時,能在洛克菲勒石油帝國的眼皮底下完成該項目絕對算是一個壯舉,而這都得歸功於他們和各方面,尤其是政府,保持的長期而良好的關係。

  

  伴隨著家業的擴大和交際事務的增多,安德魯開始對國家事務狂熱起來。他經常進行政治捐款,結交議會中的重要人物,他在沃倫·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當選美國第29任總統的時候,當上了財政部長。隨後,在1923至1933年的11年間,他還成為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和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兩位總統的財政部長。他是美國歷史上為數極少的連續三屆當選為總統內閣成員的財政部長,對此,美國人戲稱「三位總統為梅隆打過工」。

  

  安德魯在白宮的政治身份,無疑使他的事業如虎添翼。192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梅隆法案」,將向富人徵稅的稅率由原來的72%降低到24%。有利的稅收政策讓梅隆家族變得更加富有,安德魯的個人財富在1929年的賬面價值為1.05億美元,其中包括1200萬美元的債券、1000萬美元的煤礦土地、320萬美元的房產、800萬美元的藝術品和110萬美元的應收款,餘下的是股票,大部分是梅隆集團下屬企業的。但這個組合的實際價值很難弄清楚,因為梅隆家族掌控的很多公司並沒有上市,很難計算真正的市場價值。保守估計,安德魯的財富最多的時候有1.3億美元。就是這樣一位深諳投資與政治結合之道的傳奇人物,將梅隆家族推向了鼎盛時期。

  

  銀行為核心,締結梅隆財團

  

  說起梅隆家族,梅隆銀行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托馬斯·梅隆曾說過:「每當我獲得金錢時,我總把它用到最有利的地方,用在我所能發現的最保險、最盈利的投資上去。」正是膽識和頭腦,讓他後來的事業蒸蒸日上。

  

  1869年,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成立。這是托馬斯第一次正式做生意。為什麼選擇銀行?在托馬斯看來,銀行業很容易經營,「它並不需要多少知識,只要學上一兩個星期即可」。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門好生意。在那個經濟動盪的年代,利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十幾的水平,放貸幾乎成了最簡單快捷的掙錢方法。但1873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導致了大衰退,美國境內一片蕭條。當時梅隆家族手上持有大量被宣告失效的賓夕法尼亞鐵路證券和貶值的抵押資產和房產。

  

  對於當時只有18歲的安德魯來說,在這個黯然的特殊時期開始自己的銀行業生涯的確是提心吊膽,但他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嚴酷時代迅速成熟起來,1874年初,通過安德魯的努力,梅隆父子銀行的存款又回到了危機前的60萬美元。為了嘉獎兒子的突出表現,第二年,托馬斯把銀行1/5的股份轉給了安德魯。1876年,銀行有了小的變化,安德魯獲得授權,接管銀行的日常事務,但托馬斯仍然是銀行的絕對控制人。

  

  在安德魯剛剛接手時,梅隆父子銀行的利潤只有1.4萬美元,在他的打理下,銀行的存款在19世紀70年代末達到100萬美元。對於一個剛剛成立10年的私人銀行來說,這是非常出色的成績。因為那時,在鼓風爐裡面工作的工人一天勞動12小時,只能賺到2美元的日薪。

  看著兒子把銀行打理得井井有條,1882年初,托馬斯表達心願,把梅隆父子銀行的管理權及收益都交給安德魯。銀行的控制權由此轉移到兒子手中,這一點在家族中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1887年,托馬斯又任命理查德·梅隆為梅隆銀行的副總裁,幫助安德魯打理銀行工作。1902年,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改名為梅隆國民銀行。1921年,由於安德魯擔任了美國財政部長,理查德·梅隆便從哥哥手中接過銀行總裁的職位。

  

  1946年,梅隆國民銀行、聯合信託公司(安德魯·梅隆在1889年創立)和Mellbank(理查德·梅隆在1929年創立)合併為梅隆國民銀行-信託公司(Mellon National Bank and Trust Company),1963年,又更名為梅隆銀行公司(Mellon Bank Corporation)。2007年,梅隆銀行公司(1999年更名為Mellon Financial Cooperation)和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合併,更名為紐約梅隆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截至2007年6月30日,紐約梅隆銀行管理和託管的資產超過20萬億美元,其中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1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證券服務機構之一。

  

  產融結合,打造金融控股王國

  

  金融業務以外,梅隆家族還通過家族直接控制的金融企業將其資金和觸角深入到當時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現今大家普遍認為,當時的梅隆銀行是大規模生產革命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包括美國鋁業、海灣石油和西屋電氣等巨頭都是由梅隆銀行直接投資並參與管理的,另外,美國鋼鐵、亨氏、通用汽車、埃克森美孚等企業也都是在梅隆銀行強大的資金幫助下誕生並逐漸成長為行業巨頭的。金融業務的延伸,加之在工業領域的拓展,產融結合使得梅隆成為當時最具財勢的財團之一。

  

  安德魯很早就明白,要在任何行業發跡,除了貸款以外,還要對全產業鏈進行統籌兼顧,這一經營理念讓梅隆家族在許多行業取得了成功。梅隆家族對美國鋁業的投資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

  

  當時一個發明了電解鋁方法的公司碰到了資金困難,他們有4000美元債務無法償還,只好找到梅隆。梅隆同意幫他們償付該筆債務,不過同時希望能購買一些公司的股票,之後梅隆還動用自己的資金和旗下的地產子公司為該公司提供擴建資金和場地,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換取該公司的股票,不久就擁有其1/3的股份。在這之後,梅隆開始資助公司進行大規模生產,除了提供資金外,還在參議員的幫助下促進了一項關於對進口鋁徵收每磅15美分進口稅的法案的通過,安德魯還親自出面和英國鋁公司達成協議,在該協議下,雙方都不許在對方國內市場做推銷生意。1907年,該公司改組成為美國鋁業,股票總價值達到1.5億美元,安德魯的兄弟理查德·梅隆出任掛名總裁,到1915年,該公司的再投資款項已可全部從利潤中提取而無需另發股票,而這只是梅隆家族控制的眾多產業中的一個。

  

  梅隆家族通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終於打造了一個龐大的金融控股王國。不過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財富傳承的問題早晚都需要處理,安德魯作為家族第二代對財富傳承的理解和實施是什麼樣的?梅隆家族是否擺脫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其家族基金會又是如何成立和運作的?且待下期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