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館風波 林鄭訪京封口泛民促交代摸底過程
1 :
GS(14)@2016-12-29 08:16:17【特首跑馬仔】【本報訊】政府突然宣佈在西九文化區建故宮博物館,令身兼西九董事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連日受炮轟,被批評事前零諮詢;昨天一周內第二度訪京的林鄭在故宮館風波下全程封口,啟程與抵埗後均拒絕回應傳媒提問;24名民主派議員則去信立法會內會主席李慧琼,要求盡快召開特別會議,促請林鄭及西九行政總裁柏志高出席解畫。記者:林俊謙林鄭月娥上周五結束北京訪問行程後留京與大兒子過節,大前日返港後原定休假至明天復工,但日前突取消休假,並宣佈昨再啟程訪京兩天出席故宮相關活動。而她上周訪京時與故宮博物院簽約,決定於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後,外界炮轟事前零諮詢。辯稱諮詢涉中央,若遇反對會有尷尬局面的林鄭昨啟程及到達北京時,均無回應記者任何提問。林鄭昨未有開放活動予香港傳媒採訪;她日前曾指此行會和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一起進行拜會、訪問及出席儀式,「一定不會」見其他中央官員,更不會談論有關特首選舉事宜。她昨午抵京後拜訪了國家文物局,討論加強內地與香港於文化遺產保護及教育的合作,今日則應故宮文物館邀請,出席故宮文物醫院落成典禮和建福榜揭幕典禮。故宮昨回應本港傳媒查詢時指,今天儀式只邀請指定內地媒體入場採訪。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接受無綫電視訪問時則透露,早在一年前已與香港商討建館安排,希望將故宮珍品運至香港展出,令港青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她指稍後會選出適合在港展覽的藏品名單,再由香港挑選,當中包括從未在京公開展出的珍品;強調會協助香港故宮館策展及設計,但不會參與日常營運。
陳淑莊批評違反程序
坊間對西九突建故宮博物館反彈之聲不絕。24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去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要求盡快召開特別會議,邀請林鄭及西九行政總裁柏志高與會回應議員質詢,並要求政府及西九管理局提交有關突建博物館的相關文件、資料,包括西九管理局就故宮館項目的討論過程、政府向西九管理局董事「摸底」詳情及當局與北京故官博物館的協議內容等,不滿建館黑箱作業。一直跟進事件的公民黨陳淑莊稱,會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18條,即「西九管理局主席及行政總裁須應立法會或其委員會的要求出席會議」,力促林鄭到立法會解畫,她重申上述條例第19條列明,西九文化區若要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等,須以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批評林鄭此舉違反程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9/19880122
驅魔駭人過程女子狂扭嗌唔停
1 :
GS(14)@2017-01-06 02:07:42鬼上身,全球各地都時有所聞,至於驅魔方法則五花八門。南美洲一名女子疑鬼上身,躺在地上不斷扭動、吼叫,牧師夥同她的親人一邊合力按著她,一邊為她「驅魔」,場面駭人,信不信由你!「看看老牧師,我正在拍攝,他們為她祈禱,看看她,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短片中見到女子不斷扭動大叫,叫聲越來越激昂,幾名男女合力按著她,想阻止她扭動、掙扎。西方人士相信,受害人被鬼上身後,在魔鬼的支配下,可能會說出從未學過的語言,或掌握完全陌生的技能。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5/19887308
新板諮詢過程長 證監先開綠燈
1 :
GS(14)@2017-04-12 07:45:32【明報專訊】證監會在新板諮詢未開始,便搶先為「一帶一路」基建股上市開出條件,有意見指是可能等不及漫長的諮詢過程,故先為相關企業來港上市「開綠燈」。
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盧華基表示,基建融資需求龐大,有急切融資需要,有見上市公司已買入基建或開展工程,新板諮詢還未出現,證監有可能因此先行一步,為企業開出明確條件。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則認為,證監有可能是擔心某些公司嘗試重新包裝自己,並引用上市條例8.05B尋求上市,該條例是專門為未有過往紀錄(track record)的新成立基建公司而設,為免因此成為漏洞,證監先為條例的詮釋提供指引。他亦稱未知聲明與最近被拒絕上市的公司是否有關。
盧華基認為,能參與大型基建項目都應該並非為「啤殼」,上市能增加公司股本,相比發債更有利於長期發展,投資者亦能分享回報。事實上,早前港交所(0388)提出的新板諮詢中,亦有提到要吸引一帶一路的企業來港,特別讓未與本地監管機構簽訂諒解備忘錄地區的公司來港上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32&issue=20170412
病情處終末期 毋忘為愛妻爭取自由劉曉波盼出國治療 中共拒絕 稱「轉運過程不安全」
1 :
GS(14)@2017-07-09 12:10:45■病情嚴峻的劉曉波昨躺在病床,接受中、美、德三方專家會診。互聯網
【本報訊】癌病纏身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目前仍在瀋陽醫院救治,命懸一線。美國、德國兩名專家昨獲准赴瀋陽為劉會診。院方昨午連發4份通報,繼續「包辦」披露診治結果,代專家稱劉的肝癌已處終末期。劉曉波當場用英文向外國專家提出出國治病意願,但當局借專家之名否定。劉的友人直指,劉曉波是希望愛妻劉霞免再受苦,利用最後的機會為愛妻爭取自由。記者:曾昭坪
■劉曉波堅持出國治療,欲助妻子劉霞脫離中共軟禁。
昨午1時多,數名外國專家及駐華外交官等,抵達收治劉曉波的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逗留近3小時後,拿着數袋醫院資料離開。隨後院方在6小時內在官網連發4份通報,稱應劉曉波家屬要求,當日下午2時全國專家組邀請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外科系主任Markus W. Büchler,和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療系教授Joseph M. Herman,到該院為劉曉波病情會診。通報稱,會診由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教授主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曄雄教授等參加;又稱美、德專家「充份肯定全國專家組治療方案與措施」,「病人迄今為止接受了高水平治療」。但劉的癌細胞已全身多處轉移且有大量腹水,病情嚴重,肝癌已處終末期,並指可對劉再做磁力共振評估肝臟狀況後,再決定是否可用門脈癌栓介入和放射治療等緩解病情,再試用免疫治療法。
意識清醒 稱首選赴德
通報指,專家認為目前劉曉波應「繼續營養支持、止痛和一般支持治療等,盡可能提高病人生存質量」。資料顯示,Joseph M. Herman為放射腫瘤學專家,20多年來發表論文數量逾250篇;Markus W. Büchler則是外科手術權威,擅長器官移植手術,曾獲多個外國研究獎項。內地著名記者高瑜昨晚在社交網站透露,劉曉波在會診期間意識清醒,可作順暢交流,不時以英語與外國專家溝通,並稱他當時向專家強烈要求希望出國治療,首選是德國,美國亦願意前往,在旁的妻子劉霞和她的弟弟劉暉都表示同意,並懇切希望當局能批准劉出國。不過院方一則題為「美德專家稱劉曉波到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通報卻稱,在昨會診過程中「美國和德國專家提出患者希望出國治療,中國專家提出:『患者轉運過程不安全,你們還有甚麼治療辦法可以做得更好?』美國和德國專家回答:『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你們已經做得非常好。』」。通報又稱「劉曉波目前進食困難」。
家屬抵院 禁聯絡外界
國際特赦組織研究員潘嘉偉昨向法新社表示,當局決定讓外國專家協助治療劉曉波,意味當局決心不讓其出國。而劉曉波夫婦好友、作家野渡昨向《蘋果》稱,劉曉波如此堅持出國,「最主要是讓劉霞自由,這沒有甚麼難猜的」。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教授艾曉明昨也在社交網站留言:「儘管他正徘徊在通向死亡的不歸路,但今天他的心還在跳動,他的靈魂嚮往着自由!」此外,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昨稱,劉曉波兄長劉曉光夫婦及弟弟劉曉暄夫婦昨日已見到劉曉波;不過當局警告他們不能跟外界聯絡,不能與記者會面,全程更遭監視。至今劉曉波及其家人均未能直接對外發聲,只有當局「包辦代言」。潘嘉偉昨指,當局至今仍不允劉曉波的友人探望,說明當局對其本人及家屬的限制是何其嚴緊;他又指外國專家應已被封口,不准對外透露劉曉波病情,「他們可能會以涉病人私隱等理由迴避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9/20083702
【專題籽】零件打磨逐件裝嵌 鐘錶匠:製錶過程似人生
1 :
GS(14)@2017-11-05 16:41:09製錶不只講求眼力,更講求鐘錶匠的用心留神。
【專題籽:胚芽故事】講起手錶,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瑞士這個鐘錶大國,卻未必有人想過香港都有人製作手錶。「你會做手錶嗎?你是做維修的吧?」大部份人聽過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史高」介紹自己的工作後,必定有這樣的疑問,但他確是個如假包換的本地獨立鐘錶匠。
三十五歲的史高愛上手錶逾廿年,當初只因一份禮物,「媽媽送了一隻手錶給我,我睡覺時也會戴着,有一晚醒了,看見它還在動,在我休息時還在工作,很偉大似的。」到中二那年,《名錶論壇》創刊,「還記得一九九九年創刊號是紅色的,用卡地亞做封面」,搶眼的封面令他成為此雜誌的忠實讀者,「兩個月一期,我讀了一年才看得懂。」自此就對手錶越來越有興趣,認識也更加深入,但卻從來沒想過日後要以此為生,「當時還是跟其他小孩一樣,說要當警察甚麼的。」中學畢業後,史高去了讀平面設計,雖然也有興趣,但程度遠遠不及手錶,「經常會問同學有沒有手錶要維修和清潔,總之就要弄弄手錶才安樂。」到了二年級,IVE開辦鐘錶高級文憑課程,他二話不說轉科重讀,開展鐘錶生涯。讀手錶文憑的第三年,他跟另外九個同學合力參賽,製作錶殼和改裝機芯,最後贏取冠軍,更得到震雄工業獎學金。畢業後,他參與中大錶芯研發項目,又跟其他研究人員一同到大陸一所錶廠受訓三個月,接觸更多關於機芯設計的知識,認識不同鐘錶界學者。四年後,鐘錶研發計劃結束,他踏足社會,去了某知名瑞士手錶品牌工作,主力做維修,其間到瑞士受訓。然後他做過手錶研發、物料測試等工作,對手錶認識得更深入。今年中他與兩名同樣愛錶的朋友自立門戶,做手錶、辦工作坊。
他堅持用人手繪畫草圖,不用電腦。
機械錶的零部件少至百餘件,多的可達三四百件。
在擺放齒輪的位置印上魚鱗紋,更添美感。
車床高速轉動,在銅板打磨出深淺和大小不一的圓形,擺放齒輪。
由銅板(右)逐步打磨成擺放齒輪的零部件(中)。
開班教授 自己手錶自己做顯個性
史高坦言這行業在香港絕對算得上冷門,因為香港人對自製手錶根本毫無概念,「大多視鐘錶為潮流和身份象徵,你擁有某品牌的手錶,就等於你是某階層的人,但這就忽略了自己的個性。我戴着自己製造的手錶,可以代表到自己。」因此,他和兩名拍檔都希望令自製手錶變得親民,舉辦各類課程。由最基本的自行設計錶面,到認識機械錶運行原理的課程都有,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在香港推廣這文化是要一段長時間,但我們都希望可以由零開始,或者是像拋磚引玉,將這件很冷門的事物,帶給香港人認識。」
自小熱愛手錶的製錶匠史高入行11年,手做手錶達人。
史高以「陰陽調和」為主題自製的手錶。
製錶所需的工具非常多。
手錶不只可戴在手上,更可化身成燈籠外形做掛飾。
史高曾到過瑞士受訓。
智能手錶 難取代傳統機械錶地位
即使是瑞士名錶,不少也是用機器量產,真正人手製作的寥寥可數。但史高製作的手錶,除了錶殼購自廠商外,內裏的零件全部由他一手包辦。說的不是少至百餘件,或多至數百件的零件裝嵌在一起,而是連「零部件」都親手由一件件銅板等原材料切割打磨而成。他甚至連設計草圖也不用電腦繪製,堅持用人手一筆一筆地畫,這全因他相信手錶不只是一件普通飾物,而是一件工藝品,「每一隻都是獨有的,就算我再做同一個類似款式,兩隻都有分別。」這種堅持,令他每隻手錶最少要用上兩、三個月製造,有些設計較複雜的,甚至要用上半年時間。入行十一年,接觸無數手錶,他形容製錶過程就像人生一樣,「我做到某個零部件或者某些調校,好像怎樣也弄不好,這是經常發生又令我很灰心的事。但如果你沒有耐性、沒有決心去克服,問題便一直存在,但再堅持多一兩日,去面對問題,這樣就會解決到了。」近年智能手錶興起,便宜的還不到二百元,已經能連接手機,有短訊通知、量度心跳、計步器等不同功能,不過史高認為它們對傳統鐘錶並不會帶來大影響。「它們有很多特別功能,是以前傳統手錶沒那麼容易有的。不過現在很多智能手錶是潮流,一但過氣,人們就不會再戴,我覺得傳統機械錶的地位是不會因此動搖。」他認為,傳統機械錶的價值在於「傳承」,「例如一百年前的機械錶現在壞了,拿去維修或者做個新零件,它還是可以再走動,可能可以再多用一百年。」
Watch Jamming課程收費$680,參加者可用油彩、乾花及閃石拼貼,設計富個性的錶面。
The Apprentice課程收費初階$900、進階$2,600,參加者可在課堂中學習機械錶理論。
學員上課的座位工具同樣專業。
工作坊學員的作品,每款手錶都獨特有個性。
facebook:s3workshop三匠間 S3 Workshop上環啟煌商業大廈2樓202A室記者:李煒汯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1/20200272
證監:調查過程合作或減制裁
1 :
GS(14)@2017-12-18 04:09:14【本報訊】證監會與廉政公署首次聯合行動的「康宏風暴」仍未完結之際,證監會昨日刊發經更新的指引,鼓勵受規管人士與該會合作,包括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3條或第214條的民事法律程序中合作,以換取較短期限的取消資格令。但證監會重申,該指引不適用於刑事案件。第213條被市場視為證監會的「尚方寶劍」,該會曾以該例成功勒令洪良向小股東回購股份。近期證監會亦以該例要求疑造假上市的中國森林(930)及上市保薦人、核數師向小股東還原交易。
取消資格令或減期限
該指引指,若一方在調查過程中表現合作,例如向證監充分及坦誠地披露相關資料,及迅速採取糾正措施,或同意簽署議定事實陳述書以解決有關事項,證監會可能會寬減建議制裁,例如就取消資格令提出一個較短的期限,及在個案完結時,將在新聞稿中述明該方表現合作等。該指引又指,就公司及個人而言,合作行為包括迅速向受影響的投資者作出全額賠償,就公司而言,亦包括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及委託進行第三方檢討以識別缺失。證監會把紀律處分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若當事人在不同階段因合作及協助解決法律程序,可獲得10%、20%及30%的制裁寬減幅度。若受規管人士向證監會提供特殊及重大的合作,可能獲進一步寬減制裁。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魏建新(Thomas Atkinson)表示,若要合作行為獲得肯定,有關各方便不能只是履行本身的法定及監管責任。能從合作行為獲得最大好處的,將會是採取積極的步驟適時解決該會的監管關注事項的人士,而且透過相互合作,亦能節省大量時間及資源。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033
【瑞士時計】膠錶救瑞士 直擊Swatch工廠見證生產過程
1 :
GS(14)@2018-01-22 06:26:29工場非常機械化,每條生產線都只需少數員工監控。
對於這隻膠錶的印象,離不開色彩繽紛、價廉和藝術家聯乘。你又怎會想到,瑞士錶業熬過七十年代,都要多得有它的出現……
1969年日本精工推出了石英錶,標榜電動、準確、價錢大眾化,用彈弓原理、需要手動上鏈的機械錶迅即被比下去。瑞士全國的錶匠十年之間,由1,600個銳跌一千人。行業低迷,直至83年Swatch推出這隻膠錶,膠殼套住錶面,用色跳脫,保留機械原理,但零件減少,大大減低製作成本。開初推出市場的定價兌約港幣四百元,市民買得起之餘,更重新將手錶定義為配飾多於功能,瑞士錶業才得以復興。
獨家的打印技術,厲害在連錶面都可以印上圖案。
自動化不等同抹殺工藝,手錶仍保留陀飛輪技術。
記者今次闖入瑞士的Swatch工廠,直擊生產線如何年製一百萬隻膠錶,做到年賺六百億港元的銷售額(根據福布斯2017年5月數據)。
Travel Memo機票:乘搭國泰航空來往香港及瑞士蘇黎世,經倫敦轉機,票價連稅約6,550港元匯率:1瑞士法郎約兌8.13港元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免簽證交通:從學聯旅遊或Rail Europe網站訂購瑞士火車證,可於指定日數無限任搭火車、巴士及渡輪,三日通售225瑞士法郎(兌1,830港元)上網卡:從Klook網站訂購1GB歐洲上網卡,售價為99港元,可於機場領取鳴謝:瑞士國家旅遊局記者:陳海利攝影:鄭明川、蕭志南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2/2028162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