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釋出25%單位作可負擔房屋太多?最終定案下周分曉

1 : GS(14)@2017-05-19 05:27:48

發展商以後在三藩市建屋,究竟要強制釋出多少單位比例作貧困及勞工階層的「可負擔房屋」?議題在市府爭論白熱化。周二傳出兩大對立陣營有望達成「共識方案」,據了解市長認為去年選民通過的25%指標過高。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美國三藩市這個高端產業的樞紐面臨龐大的住屋需求,市長李孟賢(Ed Lee)想盡辦法吸引私營發展商增加單位供應量,但又必須要求他們顧及弱勢社群需要,兩面不是人。去年大選市民以近八成(76.7%)通過「C提案」,要求大增建商在大型項目釋出的可負擔房屋(低於市價單位)比例,由12%加至25%,當中15%作為低收入單位,另外10%給中等收入者。但市審計員(City Controller)和議會同意這「25%」的指標有調整空間。市審計員最新研究報告認為,25%指標恐對經濟帶來不良影響,李孟賢周一亦表示這會令發展商「蝕本」,削弱起樓意欲。最終定案快將在議會出爐,較貼近「C提案」選民意願的「金貞妍(Jane Kim)、佩斯金(Aaron Peskin)方案」提出總數24%的指標,「安世輝(Ahsha Safai)、布里德(London Breed)、湯凱蒂(Katy Tang)方案」提出遵從審計員建議,即稍低的總數18%;兩個方案對「合資格申請人」的定義均不同,同以三藩市的「地區收入中位數」(Area Median Income; AMI)上限計算,前者預留當中15%單位給平均AMI在55%的人士,9%給平均100%AMI人士,較得到草根團體、工人及老師等公會支持。至於後者方案,則是規定預留6%單位數目給55%AMI,6%給80%AMI,6%給110%AMI人士。華裔市民曾先生希望政府爭取到最多的可負擔房屋:「見到很多朋友已負擔不起樓市,要遷離灣區,放棄原本工作。」華協中心政策總監滕崗元(Gen Fujioka)相信「金貞研、佩斯金方案」能帶來較多的低至中等收入人士單位:「我覺得另一個方案製造的是較難負擔的富貴樓。」以100%AMI計算,三藩市現時全年家庭入息在1至4人家庭分別為80,700美元(約62萬港元)、92,250美元(約71萬港元),103,750美元(約80萬港元)和115,300美元(約89萬港元)。市議會最快下周一有定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28

指市民越來越難負擔樓價陳啟宗籲政府多推地

1 : GS(14)@2017-07-29 03:37:06

■陳啟宗寄望政府多推土地,令樓價回復至較正常水平。 李潤芳攝



【本報訊】樓價居高不下,連恒隆地產(101)董事長陳啟宗亦認為市民「越來越負擔唔到」,籲政府多推土地,助樓價回復正常水平。他又「恭喜」中資企業屢以天價投得港地,「搵唔搵到錢?你問佢啦,時間會解答好多問題」。記者:黃翹恩

恒隆系昨公佈業績。恒隆地產截至6月底止錄得收入63.58億元,按年增1%,撇除物業重估後,股東應佔基本純利倒跌4%至30.4億元,每股派中期息17港仙,與去年中期息持平。恒隆集團(010)上半年基本純利按年跌3%至18.11億元,派中期息19港仙。恒隆地產昨收市跌0.103%、恒隆集團全日無升跌。陳啟宗昨稱,樓市短線仍因樓宇供應少而企穩,但市民明顯越來越不能負擔樓價,寄望政府多推土地,令樓價回復至較正常水平,「唔係想益行家,而係要中間落墨,社會先可以向前。」


「恭喜」中資天價投地

面對中資屢次以破紀錄價錢投得香港地皮,不少港資發展商都不以為然,陳啟宗昨稱每塊地皮都會研究競投,但承認「有勝算嘅唔多」,暗批中資「有咩唔好?應該無任歡迎」,天價投地「咪恭喜佢囉……你話佢搵唔搵到錢啊?我點知,你問佢啦,時間會解答好多問題。」現時恒隆尚有2,500萬平方呎為在建面積,多位於內地。陳稱全數開發手上土儲需數百億元資金。近兩年恒隆曾入標競投美利道、鴨脷洲兩塊商業、住宅地王,惜雙雙無功而還。


內地零售寒冬或已過

恒隆旗下經營Fashion Walk、山頂廣場和內地多個商場,零售市道近年疲弱對「包租公」恒隆感受最深,但陳啟宗昨認為內地零售寒冬或已過,過往數年最受壓行業復蘇會最快,如經歷「完美風暴」的奢侈品市場,但二線城市復蘇比一線城市慢,惟長遠仍對內地居民消費帶動的經濟樂觀。恒隆地產期內物業銷售收入升5%至25.23億元;租金收入則減少2%至38.35億元,若撇除人民幣貶值5%的影響,租金收入升1%。公司解釋,基本純利下跌4%,主因利息收入減少及利息支出資本化金額減少。若日後租金上升,陳啟宗指有可能增加派息,但「可見將來唔應該太樂觀」,但未來一兩年料不減派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8/201040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00

與廠商共同投資 減輕資金負擔

1 : GS(14)@2017-09-25 04:08:24

【明報專訊】張嘉怡透露,她最初沒有預備多少創業資本,「但重要的是,做得玩具這一行的,本身一定是有一些貪玩,擁有一顆童心」。她回憶說,10多年前仍在讀大學時創業,起初只是靠在拍賣網站轉賣台灣和美國公司玩具,收到訂單後才入貨,確保每單生意都有盈利。其後正式開設貿易公司,並直接向中國內地玩具廠入貨。但她創業以來,並非一帆風順,2011年因為被一個合作幾年的美國客戶「走數」,損失了7位數字,一度周轉困難。當時,她曾經考慮結束公司,但最後因為不捨得,堅持營運並成功轉虧為盈。

大學拍賣網轉售玩具創業

另外,她成立貿易公司之後,邀請了一名好友加入,成為合作伙伴。2011年的危機,雙方都能夠維持共識,安然渡過,可惜雙方之後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分歧。最後,張嘉怡決定離開舊公司,將舊公司交給朋友打理,自己成立新公司Playable,和相熟的內地玩具廠合作設計新產品。

現時,Playable在香港有3名員工,在內地有4名員工。張嘉怡承認,她本身不懂得設計玩具的工程知識,設計工作要交由公司的玩具設計師和合作廠商負責,但她會構思及提出玩具的整體功能要求。

合作開發 共享知識產權

她表示,Playable屬小公司,能夠在不到兩年時間內,推出10多款自家產品,部分是要靠找對合作廠商。其中,便攜平板車iCarbot及遙控玩具工程車系列,都是採用共同投資、共同持有知識產權的方式合作開發。遙控玩具工程車系列是改良合作廠商的原有產品,因為其中5款玩具工程車在舊版本時已經取得平治的授權,所以只修改內部結構增加功能。

另一方面,該公司亦和合作廠商共同投資,減輕資金負擔。而且合作廠商本身只做內銷,對出口外國興趣不大;該公司則只想做外國及香港、澳門等市場,兩者正好各取所需。這種合作投資的模式令該公司分擔的研發經費大大減低。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87&issue=20170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48

周一理財:拆息攀升 供樓負擔增H按快觸及封頂息率

1 : GS(14)@2017-10-15 15:54:28

■本港1個月拆息向上,增加H按供款壓力。資料圖片



聯儲局啟動縮表、年底加息機會增加,加上金管局自8月起多次增發外匯基金票據,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已較年內低位攀升0.25厘,上周曾見0.6厘,創八個月新高。以目前新造H按普遍為H+1.4厘計,拆息只要再升0.15厘,實際按息便會觸及P按的2.15厘封頂息率,有機會加快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P)的步伐。記者:陳洛嘉



本港1個月拆息於上月續見較明顯升勢,上周四定價報0.6厘,相較5月低位0.35厘,已逐步攀升0.25厘,相當於已跟隨美國加息一次,同時增加H按供款壓力。以晉海昨日加推的最平單位約454萬為例,六成按揭即貸款272.4萬元,以現時拆息水平計,每月供款已較5月時增約337元(詳見表)。近日拆息維持升勢,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估計,年內將會出現加息「第一階段」,即H按按息觸及P按封頂息率。以目前新造H按普遍為H+1.4厘計,如要觸及封頂息率2.15厘,即1個月拆息只需升至0.75厘,距離目前水平尚餘0.15厘空間。



銀行或加快上調P步伐


王美鳳續指,當按息升至封頂息率後,不一定會立刻觸發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P),但目前拆息上息速度加快,加上美國年底有機會再加息一次,不排除會加快銀行上調P的周期。事實上,今年初本港1個月拆息曾一度高企0.75厘水平,但短時間內便見回落。王美鳳認為,最近帶動拆息上升的原因與年初有別,由於今次較主要是受到金管局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抽資」所致,故假若當局希望調節港美息差而繼續發行票據,相信第四季拆息仍會處於升勢。


美國加息預期明顯升溫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指,除了金管局發行票據的短暫因素外,近期市場對年底美國加息的預期已明顯升溫,相信年內本港1個月拆息或會升至0.8厘水平。林俊泓續指,根據以往經驗,當1個月拆息與P相差少於3厘,銀行便有誘因上調P。以目前三大行匯豐、恒生及中銀香港使用的細P(5厘)計,即1個月拆息至少要升至2厘水平,計及美國明年再加息2至3次,估計最快可於明年下半年觸發銀行上調P。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9/20177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600

新手父母壓力大 常徹夜不眠 智能嬰兒襪 減照顧寶寶負擔

1 : GS(14)@2017-10-22 14:06:19

【明報專訊】新手父母經常要捱眼瞓照顧初生嬰兒,又要時常察看他們能否安睡,怕一時疏忽,會生意外,例如較常見的意外是不小心把被子蓋過了頭,令孩子窒息。為減輕父母照顧嬰兒的負擔,有初創公司研發出「智能嬰兒襪」,可以實時監察嬰兒多種生命體徵,當偵察到異常迹象就會發出警告訊息,猶如小孩的貼身看護。

明報記者 薛偉傑

Peacify Limited共同創辦人何家立、羅偉倫表示,雖然該公司5名創辦人都未有子女,但他們從家人和舊同學得知,初為人父母者往往每晚都無覺好瞓,既疲倦,壓力亦很大。這是因為新手父母擔心嬰兒睡覺時可能會出現意外,所以每晚都要多次起身去看嬰兒才放心,以致本身無法正常休息。他們在網上翻查新聞亦發覺,的確不時會發生一些嬰兒在睡覺時猝死的意外。

他們察覺到,美國有一些穿戴式設備,可以配合手機App,實時監察嬰兒的血氧濃度(SpO2)和心跳。在亞洲卻好像沒有同類產品。於是,他們便想到開發一款智能嬰兒襪,功能比上述的美國產品更多,性價比更高。這就是Peacify Sock的由來。

他們在2016年10月成立Peacify Limited,沒多久已成功申請到「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CCMF)的10萬元資助,研發出第一個原型。截至訪問時,已經開發至第五個原型。

何家立和羅偉倫表示,Peacify Sock配合手機App,可以實時監察嬰兒的4種生命體徵,包括血氧濃度(SpO2)、心跳、皮膚溫度,以及身體轉動等,功能更勝美國的類似產品。

血氧心跳溫度 手機隨時觀看

其中,前三個數據若有異常,父母將會從手機接收到警告訊息。至於監察嬰兒的身體轉動,則可以組成報告,從中得知嬰兒在那段時間熟睡,在那些時間清醒過來,這也是父母最想知道的資料之一。

為了讓父母不在家中時,仍然可以觀看到以上的數據,Peacify Sock並不是直接和智能手機連線,而是先透過藍牙連接至一個基座,而後者再透過WiFi或網絡線,連接至家中的電腦上網。這樣,不論父母是上了班,還是到了外地公幹,都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到以上的數據。若有問題時,亦可以即時通知家傭或其他家人帶嬰兒看醫生。

每套零售價約1500元

由於Peacify Sock要長時間穿在嬰兒的腳上,所以他們在設計時,亦要特別小心。首先,是布料要採用有機棉,而非一般的化學纖維或棉布,以避免嬰兒幼嫩的皮膚出現敏感。其次,整隻襪亦要設計到非常纖薄和柔軟,原則上和普通嬰兒襪沒有分別。第三,是內裏的機件要防水,以防被嬰兒的尿液浸壞。至於外層的襪套,則可以拆下來清洗。

截至訪問時,他們已找了約20個嬰兒短暫試用過Peacify Sock。他們計劃在今年底前要再造出幾十個原型(或者可稱為「預量產型」),然後再找大約300個嬰兒試用,每個試用10日,以微調產品設計(例如當中的演算法等)。然後,在明年6月進行眾籌預售,9月開始付運。至於每套Peacify Sock的零售價,則估計大約是1500港元,已包括2至3隻不同尺寸的襪、基座和手機App。至於下一代的Peacify Sock,他們亦已經初步構思了一些改進的地方。例如,襪子可以由有線充電改成無線充電;而基座則加入量度室溫和濕度的功能。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92&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41

【旅遊籽】港人移居泰國負擔輕 買餸睇戲物價低

1 : GS(14)@2017-10-30 00:57:13

泰國買餸很便宜,這餐六人份量的自家製海鮮餐,150港紙有找。



【旅遊籽:逃走他鄉】我們走到泰國,尋找到現在56歲的施昌勤(Aaron),細聽他與家人在泰國生活的故事。Aaron在2015年10月帶同太太馮錦芳(Winnie)和兒子Wile逃出香港,移居到泰國芭堤雅,開展新生活。



泰國生活平得誇張,隨便吃碟豬手飯、海南雞飯、炒粉麵,都不過十多港元,到超市買餸,3、40港元一大隻燒雞、一大袋番茄只不過幾元、海鮮和肉類又是平得過份,訪問當天,他們買材料煮了一頓足夠六人吃的海鮮餐,有蝦有魚有花甲,150港元有找。食物平,娛樂亦然,兩公婆閒時會到市中心睇戲,4K電影戲票只需140泰銖(約35港元),3D電影亦只不過170泰銖(約42港元),還不用排隊買票,也不用怕沒有位坐,對於平時睇場戲都要100元的香港人來說,只有羨慕的份兒,「其實不應將香港價錢和這裏比較,始終香港租金太貴,泰國負擔輕,相差很遠。」Aaron說。



Travel Memo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可免簽證機票:乘坐香港至曼谷的經濟客位,來回機票連稅約2,026港元(國泰航空)滙率:1港元約兌4.1泰銖



記者:黃子配攝影:王國輝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9/201966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05

港1個月拆息9年新高H按升穿封頂利率 供樓負擔增

1 : GS(14)@2017-11-05 16:19:19

■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拆息已連升12日,直撲0.7911厘。

【本報訊】新股凍資令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持續抽升,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拆息連升12日兼衝破年初高位,直撲0.7911厘,創下九年新高。以目前一般新造按揭利率H+1.38厘計,實際按息達2.17厘,升穿封頂利率。不過,分析認為,拆息抽升為短期現象,現階段業主轉投P按的誘因不會太大。者:陳洛嘉 劉美儀


新股招股潮,加上月末資金緊張,昨日隔夜息急升2.12厘至2.6793厘,1星期拆息亦升0.5厘至1.5193厘,1個月拆息略升至0.7911厘。現時H按普遍設封頂利率P(細P,即5厘)-2.85厘,實際按息即2.15厘。以昨日1個月拆息升至0.79厘計,即使H按理論上已達2.17厘,但仍會以封頂利率2.15厘計算按息。

新股潮後 拆息料回落

經絡按揭轉介市場總監劉圓圓認為,由於拆息在大型招股活動過後或有所回落,故相信H按計劃仍是置業人士首選,暫未出現H按轉P按之情況。現時H按使用比例維持逾九成水平,劉圓圓估計,隨着美國繼續展開加息步伐,定息產品的吸引力或於明年逐漸展現,相信屆時新造按揭選用P按的興趣會慢慢增加,P按使用比率或升至一成水平。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亦指,現時H按及P按的實際按息都介乎約2.15厘水平,故現階段業主轉按的誘因不會太大。她預期,招股完結後,拆息有可能略為回調,但由於12月美國加息因素臨近,估計明年首季拆息上升趨勢會持續,屆時1個月拆息或會升至1厘以上,才令銀行加快考慮上調P的需要。

銀行年內調升P機會微

根據以往經驗,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當1個月拆息與P的差距收窄至3厘或以下,便會觸發商業銀行調升P的需要,以現時大行包括匯豐、恒生(011)及中銀香港(2388)P水平為5厘計,即1個月拆息至少要升至2厘或以上,故相信年內港銀應不會有調升P的壓力。恒生首席經濟師薛俊昇亦認為,雖然拆息短暫抽緊,但目前銀行體系結餘仍然充裕,港匯年內難弱見7.85水平,意味不會觸發資金流走,故銀行年內調升P的機會不大,最快或要待明年下半年。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亦稱,現時短息抽升主要由於招股因素,高峰期過後短息應會回落,1個月拆息料於0.5至0.6厘間找到支持。由於銀行體系結餘充裕,加上港匯大致平穩,銀行應不急於加息。港元拆息向上,令市民供樓支出增加,王美鳳建議,業主可以留意首年鎖定低息優惠(如固定1.75厘)、其後以H按釐訂及附有P按封頂的按揭計劃,若現金回贈、封頂息率及之後息率條件合理,可視作短期內的慳息方案。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1/2020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61

減醫護負擔 智能藥箱自行配藥

1 : GS(14)@2017-12-03 18:06:49

【明報專訊】Power Way Hong Kong Development Limited創辦人楊曹文表示,他曾經在英國和美國的電訊公司從事產品研發工作20多年。大約5、6年前,他任職的美國公司開始嘗試委託內地公司研發部分產品。但是,那些內地公司研製出來的原型往往過分注重節省成本,而犧牲了耐用性和可靠性,一直未能令其上司滿意。於是,他便向其上司提出,不如由他回來香港開設公司,替該美國公司研發產品。結果,他的上司同意了。於是,他便在4年多前回港成立公司。

可記錄取藥數據 監察服藥

最初一年多,該公司只承接其舊僱主的生意。至3年前,該公司開始推出自己的產品,主要是穿戴式電子產品。近年,他先後有3個年長的親戚患上柏金遜病,並需要長期服食藥物,令他注意到,部分長期病患者每日都需要服食多種藥物,而本身的記憶和自理能力又不太好,令人擔心,他們有沒有真正按時服藥。

然而,市場上一直都沒有效果理想而又售價合理的智能藥箱,可以解決這問題。有些產品好像書櫃那麼大,售價高達100萬美元,只有醫院才買得起。而針對家庭用戶的產品,卻在分配藥物、計算用量方面做得不太好,談不上真正防錯和智能。

因此,一年半前,該公司決定自行研發一款「智能醫藥分配器」。為了令分配藥丸的數量準確,初時曾研製出一部以氣壓吸起藥丸的原型。但是,這方案的成本太高,產品不易普及。因此,該公司後來改為使用輸送帶、鏡頭和傳感器等,來偵測從每個儲存格跌出來的藥丸的數目,多出的會自動送回儲存格。

現時,「智能醫藥分配器」原型是採用一個圓盤形的設計,內裏分成8個儲存格,分別放入不同的藥丸,以及透過手機App來設定不同的服食頻率(例如每日3次、每日4次等)。而每格足以儲存大約一個月的服用量。它亦會透過WiFi,提醒長期病患者或者其家人、護理員等到時服用藥物。而每次取出藥物的信息,都會上載至雲端,好讓長期病患者的家人或安老院的經理等看到。

該公司月前參加過硬蛋舉辦的「創業投資配對計劃」(EMI)之後,認識了一些內地投資者。其中一人反映,若給安老院舍中每個長者配上一個「智能醫藥分配器」,會不太方便,建議加入模組化及可以擴展的設計。該公司接受建議,修改設計。現時的原型可以配備1個至5個圓盤,儲存1個至5個長者的藥物。楊曹文認為,「智能醫藥分配器」可以節省護理的人力和執藥時間,更可減低出錯的機會和壓力。

安老院試用原型 改良後投產

他表示,大部分零件都由內地廠家生產。至於最後的組裝工作,他則計劃由該公司自行負責,在香港或內地都有可能。若能取得足夠的資金,他計劃在明年再造一批「智能醫藥分配器」的原型,交給3家不同的安老院試用3個月。然後,再根據它們的意見,來微調產品設計,即可投產,估計合共需時大約一年。至於零售價方面,單人版大約是1000元。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84&issue=20171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98

李倞:港樓難負擔 較美海嘯前嚴重 籲增中型單位供應 鼓勵中產生育

1 : GS(14)@2018-01-25 14:51:0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47&issue=20180125
【明報專訊】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本周一發表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本港樓價對比家庭年收入比率高達19.4倍,屬歷史新高,即港人需要不吃不喝不花費、儲錢19.4年才買得起一個普通的住宅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土地資源與房屋政策中心(下稱中心)早前研究過1997至2016年港人買樓負擔能力,結論同樣是港樓價高得難以負擔,而且這問題較美國2006年、即爆發金融海嘯前更嚴重。研究所副主任李倞接受訪問時表示,港府應該增加住宅供應,尤其是針對中產階層的需求,由房委會增建面積達40至69平方米(約430至742方呎)的居屋及首置上車盤,才可望穩定樓價。

Demographia最新報告顯示,本港私人住宅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年收入中位數比率由2016年第三季的18.1倍,升至2017年第三季的19.4倍,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買樓的地區。Demographia已是第14年統計全球樓價負擔能力,是次研究涵蓋中國、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新西蘭等國家,合共293個城市。

按息辣稅也影響負擔能力

中心早前也統計了1997至2016年本港私人住宅樓價,研究港人買樓的負擔能力,而且研究的範疇更廣泛,涵蓋的變量(variable)更多樣化。

首先,與Demographia簡單地把去年第三季私樓樓價中位數619.2萬元除以家庭收入中位數31.9萬元得出19.4倍的供樓負擔比率不同,中心計算港人買樓負擔能力時也將按揭利率考慮在內,因為它會影響借按揭買樓的業主之每月按揭供款金額,繼而成為置業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考慮到港府近年連番推出稅務辣招調控樓市,目前除非是首次置業的本港永久居民,否則買樓便要繳付15%的從價印花稅,這也是置業成本之一,故研究也會考慮有關稅率。

另外,中心根據香港政府統計署的住房面積劃分,選取了其中3類戶型,分別為40至69.9平方米、70至99.9平方米及100至159.9平方米,並假設各戶型分別對應不同收入的住戶,由此計算本港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買樓負擔能力在1997至2016年間的變化。

家庭月入低於2萬難買私宅

負責該研究的李倞表示,他在研究初期曾參考Demographia的數據,不過,由於本港住宅市場的實際情况是政府大量提供公屋,故很多月入低於2萬元的家庭根本難以進入、亦不需要進入私人住宅市場,故他將有關家庭剔除於研究範圍以外。

另外,李倞把本港每年收入達24萬至42萬元、43.2萬至64.8萬元及66萬至94.8萬元的家庭分別定義為低、中、高收入家庭。對於面積介乎40至69平方米的私樓,研究計算了低、中、高收入家庭的可負擔能力;對於面積70至99平方米的戶型,計算了中、高收入家庭的可負擔能力;對於100至159平方米戶型,只計算了高收入家庭的可負擔能力。

由於研究包括按揭利率及辣招稅率等因素,故中心計算出來的負擔能力並非如Demographia一個簡單的樓價對年收入比率,而是一個指數,指數愈高代表樓價愈容易負擔。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可負擔購買一個40至69.9平方米住私人住宅的家庭來說,2003年該指數高達2.2,2016年已大幅下跌至0.4附近(見圖)。

李倞表示,在2006年美國樓市泡沫爆破引致金融海嘯前,當地樓價的可負擔指數為1,遠較港樓2016年時為高,顯示2016年本港樓價難以負擔的問題遠較美國在海嘯前嚴重;由於2017年至今本港樓價進一步上升近兩成,遠遠拋離期內家庭收入的升幅,故估計目前情况更為嚴峻。

如何解決本港樓價高至港人難以負擔問題呢?該研究亦就此提供了方向。李倞採用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以樓價作為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研究哪些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會對樓價帶來重要的統計學影響(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結果顯示,投資移民計劃與樓價呈正相關。

在2003年10月27日港府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目的是把資金帶來香港,讓不在香港參與經營業務的人也可來港定居,條件是將650萬元投資到香港的資產(股票、債券、存款證或物業),而7年後便可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分。

中心的研究顯示,上述投資移民計劃對推升本港樓價的影響十分大,而港府在2010年10月將物業剔除在投資移民的可選資產之中,2015年1月更暫停整個計劃,否則目前樓價很可能更高。

中產屬社會棟樑 房策可優先照顧

另外,研究亦顯示供應增加與樓價呈負相關,當中40至69平方米的戶型的影響力尤大。因此,李倞認為,港府不可只依靠私人發展商,而是應該透過房委會興建居屋或首置上車盤,持續大幅增加中小型單位的供應,以低於私樓的價格出售予中產家庭,中長線來說可望穩定樓價:「對於社會穩定來說,中產階級十分重要,港府的房屋政策可以優先考慮為這批社會棟樑,創造適合生兒育女的理想居住環境。」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1-25 14:51:19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86&issue=20180125
【明報專訊】港府增建居屋及首置上車盤幫助中產階級上車,相信社會各界均會支持,問題是地從何來。李倞表示,本港已發展土地佔整體土地的比例僅三分之一,而深圳有關比率高達五成,反映港府在開發土地增加住宅供應上仍有很大空間:「香港的綠化帶實在太多,拿一點綠化帶出來發展住宅,便可以大幅增加住宅供應。」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鄒廣榮在去年7月發表研究表示,填海是本港增闢新土地最有效和最快的方法,更提出研究填平本港第二大水塘、容量達2.3億立方米的船灣淡水湖,預料此舉可增加1200公頃土地,興建30萬個65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

港已發展土地佔比遠低於深圳

鄒廣榮當時解釋,船灣淡水湖原來的自然環境已在興建水塘時被破壞,故再發展該位置對環境影響亦相對小;他又說,可利用引水道將東江水引到其他水塘,亦建議政府增建海水化淡廠。

鄒廣榮提出上述建議後,隨即被部分人士指摘「完全脫離現實」、「無稽」,至今方案沒有進展,李倞為此可惜,他認同填平船灣淡水湖的方案可行,認為各界可慎重考慮。

[名人樓巿論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10

張佩儀:人口老化負擔更重 善用強積金

1 : GS(14)@2018-02-04 20:55:56

【明報專訊】由於香港出生率持續偏低,人口平均壽命也逐漸延長,本港正面臨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預計2066年全港65歲以上人口佔 比達37%,未來就業人士也必負擔更重。香港政府於2000年底實施強積金計劃至今已近20年,不少人仍有疑問。什麼受僱情况下需要供強積金?供款額度如何計算?強積金中轉過程中又要注意什麼?依照香港法律,除獲豁免人士外,凡年滿18歲至未滿65歲的一般僱員、臨時僱員及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臨時僱員指18至65歲與餐飲或建造業受僱少於60日之人士;自僱人士則指透過生產或買賣貨品,或是透過提供服務,或從事提供服務的營業,以賺取收入的不具備僱員身分的人士。

強積金供款分成兩部分——強制性供款與自願性供款。強制性供款額度與每月收入直接相關。僱員或自僱人士,每月入息若少於7100元毋須繳納強積金,僱主則仍須繳納該款項。若每月收入介乎7100至30000元之間,僱員及僱主則均須繳納該入息的5%。

現有規定中,每月繳納強積金上限數額為1500元,同時,強積金供款人可享一定額度稅項寬減,僱員可為繳納的強制性強積金申請最高18000元扣稅;僱主最高可為僱員作出的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稅,惟扣除額不得超過僱員總薪酬15%。在之後專欄中,我們將提供更具體強積金計劃與相關資料。下期見!

美國萬利理財控股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

[張佩儀 財女手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28&issue=20180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