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在成為歐元區銀行業監管人之前的銀行資產評估中,將要求銀行使用統一的不良貸款定義,這將領各銀行難以利用本地慣例隱瞞壞賬。
路透援引歐洲銀監局消息源稱,在即將展開的銀行資產審查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協調各國銀行對貸款的分類方法。現在歐洲各國監管人使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定義問題或不良貸款,使得跨司法管轄領域的比較相當困難。
歐洲央行希望在年底前開始評估歐元區17國中的主要銀行的資產質量。
這次評估將詳細查銀行是否已經預留足夠多的現金應對可能無法償還的債務,讓歐洲央行在2014年年底前成為歐元區銀行官方監管人之前徹底瞭解銀行資產狀況。
與此同時,非歐元區國家的銀行將接受本國監管機構資產評估。泛歐銀行監管當局歐洲銀監局(EBA)將協調這兩項調查。
EBA的重點是各個國家的對貸款「分類問題」,將著重關注一些市場的航運,商業房地產,和抵押貸款市場。
EBA已經對歐盟範圍內實施統一的不良貸款定義展開了諮詢,並將在9月底前接近完成這個工作,從而能應用到接下來的資產評估中。
路透的EBA消息源說:「我們正在向每一個人諮詢使用單一的定義」。
穆迪分析在8月14日的發布報告中指出,協調不良貸款定義將為「未來一個新的歐洲銀行壓力測試打下基礎」。
「新標準將讓歐洲央行這新監管人變得更可信,這正是銀行業和投資者所迫切需要的」。
2011年上一次歐洲銀行壓力測試沒有發現一些銀行隱藏的問題,這導致西班牙,愛爾蘭,和塞浦路斯的銀行業最終不得不謀求歐洲救助。
5月份EBA決定把下一次壓力測試推遲到2014年,歐洲範圍內銀行將面臨更嚴格的資本審查。
11月13日,台灣《今週刊》報導稱,台灣市面售賣的各個名牌泡麵的醬包居然都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物質。由於目前台灣並未對泡麵的醬包制訂出重金屬劑量的標準,因此,暫無法判定是否超量。
相關報導出爐後引起廣泛關注。14日,統一發表公開聲明稱該司方便麵醬包中重金屬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康師傅方面稱,康師傅在大陸和台灣地區均設有生產工廠,台灣地區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麵並沒有在大陸市場上銷售。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今週刊》報導中稱,其將統一在內的數十款方便麵品牌送檢SGS台北食品實驗室檢驗,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醬包的含鉛量最高,達0.222ppm(1ppm=1mg/kg)。
而在中國大陸目前有兩部標準對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做出限定值標準。一部是2003年出台的《GB 17400-2003方便麵衛生標準》,另一部則是2012年出台的《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方便麵衛生標準》中將鉛含量的標準設定為0.5ppm,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則將調味品中鉛含量的標準限量放寬到1ppm,因此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0.222ppm的鉛含量標準無疑符合大陸地區的食品安全規定。
目前,統一方面尚無法確認檢測的該批次老壇酸菜牛肉麵是否為大陸工廠所生產。而統一集團的人士表示,公司在今年8月在大陸送檢的該款方便麵也均是符合規定的。
檢測報告還顯示,「康師傅香辣牛肉麵」的油包中含有鉛、砷、銅等重金屬。其中,鉛含量為0.077ppm,砷含量則為0.022ppm。
此外,此次檢測中含砷量最高的是「韓國辛拉麵」,數值為0.532ppm。而根據《方便麵衛生標準》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砷的最高含量應為0.5ppm,辛拉麵明顯高於國內方便麵市場的限定標準。
對此,統一企業11月14日發表公開聲明稱,公司方便麵產品均依照國家標準《方便麵衛生標準》GB17400、《方便麵》LS/T3211進行生產,成品均依以上標準檢測合格後出廠;而方便麵醬包中重金屬含量均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康師傅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康師傅在大陸和台灣地區均設有生產工廠,台灣地區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麵並沒有在大陸市場上銷售。
「被檢測出的微量重金屬元素可能是由於檢測中空氣背景值的存在而混入檢驗樣品中,康師傅方便麵的產品質量沒有問題。」陳功儒解釋道。
陳功儒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台灣地區的康師傅方便麵是委託味全進行生產,和大陸的生產線完全是分開的。」
《京華時報》報導,前述檢測報告顯示,辛拉麵砷含量為0.532ppm,而國標2762-2012對調味品中砷的限值為0.5ppm。
對此,辛拉麵中國公司——農心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周小姐昨天表示,此次台灣銷售的辛拉麵產品全部從韓國進口,而大陸商超銷售的辛拉麵都是由公司上海和瀋陽的工廠生產,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周小姐還給媒體提供了一份公司今年月份的送檢報告,顯示含量均合格。
不過,《京華時報》記者14日發現,在網上仍有銷售與此次台灣方面檢測相同包裝的進口辛拉麵。對這些產品的重金屬含量是否合格,周小姐表示,上海農心不負責任何進口業務,不瞭解這方面的情況。
《北京商報》報導,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委員朱槿梵表示,儘管食品裡難免存在某些有毒重金屬,然而只要超過一定濃度,就會干擾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時還會致癌。
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目前尚不能判定上述方便麵產品所含重金屬是否超標,消費者不必過度緊張。
「如果說含重金屬的食品就不能吃的話,那麼所有的食品都不能吃了」,范志紅表示,只要儀器夠精確,總會檢測出一星半點的污染,因此食品中含有某種特殊的重金屬不等於重金屬超標,如果沒超標就沒必要恐慌。
《錢江晚報》報導,據國內方便麵業界的專家介紹,方便麵的鉛主要來源於生產原料和生產設備兩個方面。
鉛元素廣泛存在於飲用水、小麥等中,因此以這些為原料的食品製品中含有鉛元素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在選擇原料供應商時都會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此外,生產設備也需要進行定期清理,嚴格控制產品中的鉛含量。
浙江省內一家食品企業工程師表示,儘管食品裡難免存在些有毒重金屬,但只要超過一定濃度,都會干擾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時還會導致基因突變而造成癌症。生產用原料總砷、鉛超標或生產中加工器具的污染會造成成品的總砷和鉛超標。長期食用總砷、鉛超標的食品對人體肝腎會造成損害。
另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大陸市售的各品牌方便麵包裝袋上標明的成分表中,雖都詳細標明了各項配料、粉包、油包成分,但都未明確標明內含重金屬成分及含量,消費者也大多對此並不知情。家住廣州越秀區的何女士稱,完全沒想到方便麵會有重金屬的問題。
對此,廣東武警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銅為生命活動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若過量攝取則會造成貧血,或對肝臟造成傷害。而鉛、砷、汞則是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成分,造成人體骨骼、腎臟、皮膚等方面的病變,嚴重的還會致畸、致殘。
不過,曾晶認為,重金屬元素確實存在於空氣、水源等自然環境中,由工業污染導致植物蔬果、油脂等食品原料中含有微量重金屬元素,也是正常現象,這一說法與不少廠商說法大致吻合。她表示:「目前國家對食品中重金屬含量已出台了相關標準,如果生產廠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控制重金屬含量,就應該不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但同時她也提到,撇開重金屬問題不談,消費者不宜一次性食用過量或長期大量食用方便麵等速食品。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會議指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重要內容
會議做出如下三個決定:
一,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基本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
二,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
三,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目前,包括土地在內,不同城市間的不動產信息查詢並非完全通暢,這也致使一些監管政策在執行上不能實現預期效果。比如樓市限購政策,監管部門可以掌握購房者在本區域的房屋信息,但對其外地房屋擁有情況的信息可能不能詳盡瞭解。
此次不動產信息登記被提上議程,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和相關的房產稅不可避免的再次受到關注。有專家以及業內人士認為,將促進住房信息聯網建設,為樓市監管提供幫助。
近些年,在房價高漲和「房叔」、「房姐」頻出的背景下,住房信息聯網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也被寄予了監控異地炒房、房產稅徵收,甚至是反腐的希望。
2010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首次提出加快建設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據《人民日報》報導,原計劃是在2011年底實現40個主要城市聯網,但直到2012年6月底,才實現這一目標。此外,住建部曾有消息稱,計劃於2013年6月底前,將聯網擴展到縣市一級,聯網城市達到500個,而這一計劃至今未有消息。
有專家認為,聯網遭遇困難原因複雜:一是一些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作起步比較晚,信息的完整性和整合度不夠,有些地區的住房信息還是紙質檔案,未錄入電子信息庫。二是各地技術標準、平台條件及人才素質不統一。三是一些地方或部門不願意主動配合。
而據《新京報》報導,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表示,此次明確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對於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技術上是可以支持的,比如採用統一軟件、統一的登記規範等。「可以說,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對於住房信息聯網會有促進,但不能說,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個人住房信息就一定會馬上成功聯網,畢竟住房信息聯網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首先,需要跨地區的共享,各個地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應該共享,這對於徵稅、住房保障的認定都是非常需要的。」樓建波說。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不動產登記系統及房屋價值動態評估系統,是房產稅全面開徵的兩大必要技術前提。目前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屋價值動態評估系統都在網簽後逐漸完善。如果不動產登記系統能夠建立,房產稅的推進將會明顯加速。
張大偉表示,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將為樓市監管提供幫助,會進一步推動房產稅的開徵。「這一政策類似於人口普查,將是其他所有長效調控政策的基礎。一旦不動產統一登記可以實現,那麼其他政策的出台將非常快,對市場投資者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台,推進部門信息共享,也會對市場部分灰色房源存量有威懾作用,可能會出現部分拋售。一旦房產稅試點增加,對多套房擁有者的心理影響將非常大,也有可能給部分市場帶來一定的存量供給。」張大偉說。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還指出,該登記制度,從不動產的識別、認定、管理和交易上都會發揮較大作用。「統一登記制度建立健全了,對類似『房姐』、『房叔』肯定會產生巨大的震懾力。」
千呼萬喚的住房個人信息聯網,兩年推進無果。這一任務隨即從住建部轉移到國土資源部肩上,籌備中的不動產登記管理局將完成這一讓不動產信息透明化的使命。
一週前,50歲的東莞厚街鎮官員林偉忠被調查。一位與他共事多年的官員向媒體透露,早些年,林偉忠曾抱著一大紙箱舊房產證去房管局換新證。林偉忠只是一名鄉鎮科級官員,卻擁有上百套房產。
中國許多貪腐現象都與價格過高且藏污納垢的房地產市場密切相關,過去一年因房產案件落馬的貪官層出不窮。三中全會後,中國國務院宣佈的一項看似簡單的措施,可能會令仍處於隱藏狀態的貪官驚慌失措。
2013年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這被視為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中三大基礎性制度建設工作之一。
新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將過去分散在近10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包括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的登記,統一整合由中國國土資源部負責。中國政府希望,到2014年6月底出台不動產登記條例,並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中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這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國土資源部或將成立專門的辦事機構承接此項工作,而一旦不動產得到登記,只要輸入姓名和身份證信息,就可查詢所有城市名下住房信息與農村宅基地信息,高房價和貪腐問題或都能迎刃而解。
但過去兩年,住建部整合住房個人信息網絡遭到強烈抵制,讓人們對更為宏大且雄心勃勃的不動產登記計劃也頗感疑慮。任志強即稱,「過去是無數部門在管理中國的不動產,現在要歸到一個部門去管,這非常難。」
在西方國家,不動產登記通常是一套和稅務、金融、工商立體交叉的基礎工程,而在房產信息不透明的中國,這卻被民眾披上了「反腐」的外衣。
事實上,此前住建部和國土部都有自己的聯網信息系統,只不過各自為政。2010年6月,住建部就開始啟動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對聯網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中國政府曾經一度計劃在2011年底實現全國聯網,但此後因種種原因,推進緩慢。
2012年年初,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部署工作任務,要求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40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工作,其住房信息系統由三個子系統組成,即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統和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承擔了北方區和南方區的數據採集、聯通和傳輸工作。北方中心設在北京,南方中心設在成都,住建部通過這兩個數據中心的實時更新,對各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
他們希望最終的聯網,不僅僅是全國各地房管部門的聯網。住建部文件裡要求為公安、民政、規劃、土地、金融、統計等部門提取相關信息預留數據接口,在未來,房地產稅、住房保障、對犯罪嫌疑人資產的控制,乃至城市規劃、統計調研等等都可以利用這個系統。
儘管目標宏偉,但在推行過程中十分艱難。一方面,中國房地產發展較快的同時,管理卻未能跟上,各地對於房產信息採集的標準、程序、內容等有較大差異,而中國不動產登記需由過去紙質信息錄入成電子信息,造成不少障礙。另一方面,國人將房產作為儲蓄使用,是家庭的最大財產,也是個人隱私的最大部分。這意味著財產公開的房產查詢面臨空前的阻力。
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房地產處處長趙路興即對南方週末記者稱,沒有誰明確反對,但地方政府和多套房擁有者是不積極的。他稱,除商品房以外,各地還存在大量的其他房產可能未錄入住房信息系統,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信息錄入資金及技術均有門檻。
河南潢川縣在一份公開文件中就曾稱,該縣有近5萬卷、約有五十多萬條住房歷史數據,僅硬件配置、網絡接入、軟件購置以及這些歷史檔案的錄入,預計資金就達到了56萬元,但該縣負責房地產信息登記的機構是一個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根本無力負擔。
其他一二線城市,有大量老舊房產資料並未實現電子化。「以前的資料根本沒有底檔,沒法輸入,或者本來就是手工的東西,要輸入可能兩年都輸入不完。」任志強稱,很多二線城市的人並不辦房產證,「比如說太原,才60%的人辦了房產證,40%的房子都不辦房產證,這客觀上也給住房信息登記造成了困難。」
在北京,有大批房屋屬於中央部委及軍隊,產權及管理體系也並未統一,住建部門也並不掌握其權屬信息。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則稱,地方政府更為擔心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將對樓市構成衝擊,進而累及土地財政,「出現鄂爾多斯、營口那樣的鬼城,地方政府難道傻嗎?地方官員需要眼前的利益,一旦房屋過剩的基本情況被中央瞭解,他們哪還有機會賣地?」
有媒體報導稱,住建部為此選擇讓步,與40個首批聯網城市簽訂的「數據採集和使用安全協議」裡,承諾不設房屋產權查詢端口,亦不擁有查詢權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2013年3月15日,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已完成,計劃2013年6月底完成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然而到了6月30日,主管部門卻不再透露任何進展。
更少為人所知的是,不動產登記的主角在那時已經悄然更換了。
在住建部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擴圍「遲緩」的同時,國土資源部也已對土地登記信息聯網工作進行全國試點。和住建部的工作方式類似,國土資源部開始編制了統一的「土地信息統一登記指導條例」,全國土地登記查詢系統由副部長胡存智主抓,地籍司具體負責。
2011年5月,國土資源部確定浙江省為先行試點省份,紹興市和寧波市是浙江省內的先行建設單位。與住建部以房屋產權為登記對象不一樣,國土部業務對象是土地之上的不動產登記,涵蓋宅基地、建設用地、耕地、林地等。
兩年後的2013年4月,胡存智在紹興市主持召開土地信息登記聯網推廣會,稱紹興與寧波試點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省要充分借鑑紹興試點模式和查詢系統建設經驗,力爭在6月底前部署開展此項工作。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國務院公佈了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宣稱要整合現有房屋、土地、林地等登記職能,建立不動產登記制度是重要內容之一,國土資源部的角色逐漸凌駕於其他所有部門。
然而即使很多國土系統的人士都沒有想到,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不動產登記隨即被整合到國土部門了,「我們都感到很驚訝。」成都市國土局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以土地為載體的不動產涉及面太大,他們才剛開始研究相關條例。
南方週末記者從多個地市國土局瞭解到,從2013年11月底開始,已經有部分省市開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前期調研,調研內容包括登記發證部門和具體流程、登記機構工作職責、登記發證的法律依據及其他相關政策和技術手段、登記發證信息數據庫建設及利用、登記發證檔案資料管理、對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想法和建議等七大方面。
參與過住建部《房屋登記辦法》制定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稱,「房地合一」算是不動產登記的第一步,此次要求將各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整合成統一的標準,實現全國聯網。
在過去,中國的不動產分類複雜,不同類型的不動產歸屬不同的部門。許多城市,「房、地」實行分開登記,土地部門發國有建設用地證,房產部門發房產證,林業部門發林權證,農業部門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而像這樣不動產登記的部門近10個。
中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認為推動這項登記體制更主要的目的,在於實現本次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重要政策目標。首先是為尚處於起步階段的房地產稅提供基礎支持,意在令地方政府收入逐漸降低對土地銷售的過度依賴,並打壓過熱的房地產行業。
同時,一種全國範圍的申報體系亦被視為開展農村土地改革的前提,即賦予農民更多租賃、出售和抵押其賴以生存的土地的權益,這也是三中全會的要務之一。
這一點亦被陳志認同,他認為作為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基礎數據,住房信息直接關係到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是否精準,住房調控政策是否科學,也直接關係到實施房地產稅的時間表,「過去十年中國房地產調控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精確的數據支撐,主管部門連自己的家底都不清楚。」陳志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作為統一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部門,國土資源部已有方案籌備設立「不動產登記管理局」,設立該局之後,由住建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分別登記的房屋產權、國有林地使用權、草原草場承包權、農村承包地、國有林地承包權、海域使用權等,均將陸續整合到不動產登記管理局登記。
而目前設立不動產登記管理的探討中,還部分涉及「發證」職責歸併的內容。在這一領域,此前國務院已經提出基本原則明確為登記機構、簿冊、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行業管理和不動產交易監督等職能,繼續由相關部門承擔。
王玨林亦認為國土資源部將會成立專門機構承接此項工作,未來該機構除負擔整合登記職能外,還將擔負對外提供查詢等社會服務職能——這勢必將催生一場革命,讓林偉忠或房叔房姐都難以遁形。
當然,這也是一柄雙刃劍。原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孟曉蘇即稱,住房信息聯網的出發點本應是服務居民,利於徵收房產稅後的退稅,「非說是為限購和加強對居民的管控,這是好經讓這歪嘴和尚念歪了」。
| ||||||
「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沒有答案!」一月十日,日本無印良品(Muji)社長金井政明來台,對著剛成為一○○%子公司的台灣無印良品員工,及所有門市店長精神喊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他除了親自說明無印良品的企業精神和品牌意識之外,並不斷強調,無印良品重視品牌價值更勝業績目標,因此不以追求業績成長為第一優先。 這和去年底剛成為統一超董事長的羅智先,一向強調數字管理、業績掛帥的作風,顯然不同。由統一超持股五一%、日本良品計畫持股四九%的台灣無印良品,也在協商八個月後,於去年底宣布結束十年的合資關係,雙方「和平分手」。 十年前,無印良品在微風廣場開出第一家門市,短短不到兩年就獲利,接下來平均每年約有兩到三家的新門市開幕,比起統一超其他轉投資的代理品牌,如統一多拿滋(Mister Donut)、統一午茶風光(Afternoon Tea)、酷聖石冰淇淋(Cold Stone)等,表現相對突出,成為統一超引進的零售品牌中,僅次於星巴克,最賺錢的品牌。 由於發展順利、獲利能力佳,台灣無印良品成為日本良品計畫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這個成立於一九八○年代的品牌,曾經在日本最不景氣的一九九○年代,連續七年盈餘保持兩位數成長,創造出「無印神話」。 海外發展逾二十年,如今已成為世界十大SPA(從商品企畫、設計、生產、物流、銷售,都由企業自己來營運的商業模式,如Zara、Uniqlo等)企業之一。金井政明表示,未來海外展店數將會超過日本市場,成為下一個成長重心。 而台灣就是其發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基地,以目前無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來說,其董事總經理就是來自台灣、在無印良品有七年經驗的前總經理王文欣。不僅如此,比起無印良品在全球二十五國的合資公司或子公司,多以日本人為主導,在台灣卻放手讓當地人擔任最高主管。 這兩年,其他的SPA企業登陸台灣,如Uniqlo(以下統稱優衣庫)、Zara,以及接下來即將開幕的GAP、H&M,進軍台灣十年的無印良品老神在在,喊出一百家的展店目標應戰。在本次接受《商業周刊》的獨家專訪中,他暢談對台灣市場的想法,以及未來的經營策略。以下為專訪紀要: 談統一超:未來還會合作價格有共識,雙方平和分手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結束和統一超十年合作關係,變成自己百分之百持股? 無印良品社長金井政明答(以下簡稱答):因為之前海外經營都是以授權和商品販售為主而已,這樣會延伸一個問題是,消費者商品定價上有一些反應,所以大概在三、四年前,良品計畫有訂一個全球目標,希望在物流和商品供應鏈上,可以更加順暢、更加連結。 除了良品計畫希望主導經營之外,統一集團也有不同意思。其實統一集團在長年經營各種不同品牌的經驗之下,他們現在覺得如果要合作,比較想要占大股的經營模式。 問:這次交易談判多久?中間遇到有什麼困難嗎?最後成交價格是新台幣十四億五千萬元,您覺得買便宜或貴了? 答:有和陳總(編按:統一超商總經理陳瑞堂)開始提到,是從去年四月,雙方根據價格開始討論。我覺得十四億五千萬是非常公平的價格。 問:為什麼? 答:其實整個交涉過程非常平和,彼此很尊重對方,沒有吵架的情況出現。價格是根據雙方未來事業規畫來訂定,所以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公平的價格。這十年,我們每一年都會談未來三年計畫,包括展店計畫、前景預估,所以買方與賣方之間的意見,並沒有太大差異。 談經營台灣:原則不變台人當主管,百分百留任 問:過去在台灣和統一集團合資,有許多和該集團內的合作,如行銷活動或是商場,未來如果少了統一的support(支持),會有什麼改變? 答:雖然現在把股權買回了,但是之後還是會相互協助,例如在阪急百貨的店會繼續開,還有一些其他的合作,像是在台灣的物流,還是會仰賴統一集團。 問:多年前在香港開店不成功,退出之後再進入。不過在台灣一開始就很成功,這幾年在台灣市場經營的經驗當中,學到什麼?未來可以如何運用在海外市場? 答:良品計畫一九八九年成立,兩年後進入倫敦以及香港市場,可是因為當時都是和這兩個國家的一般企業合作,所以就沒有什麼進展,後來就撤退了。之後再進入,就是以百分之百投資,重新進入這兩個市場。 我們之後也會學習統一集團好的地方,然後延續下去,還有台灣員工也可以和其他大中華圈的國家來做交流。而且這次很高興的是,百分之百台灣無印良品的員工都留下來。 問:良品計畫的海外市場多以日本人為最高營運主管,台灣卻是由台灣人主導,為什麼?未來會改變嗎? 答:剛剛有提到無印良品想要做全球化這件事,但這不代表什麼都要日本人自己來,而是要由在地人員來實現,所以未來也不會改變由台灣人來當上層主管的方向。剛剛有提到的在地化,不只是人,想要做所有作業和商品的在地化,在各地區或國家尋找屬於那個國家Muji的東西。 談經營日本:跨公共事務車站、機場,融入良品概念 問:以目前的無印良品來看,台灣是中國之外,第二大海外市場,但未來別的國家店數可能也會成長,對良品計畫來說,台灣市場的意義是什麼? 答: 以目前日本和台灣,以及未來中國和越南,如果沒有高成長率,未來的目標就是如何提供消費者更富足的社會。因為現在為了拚經濟,以經濟為工具,把經濟弄好來讓人民富足,可是未來可能是用不同面向,來讓人民更富足。 未來無印良品工作並不是只有提供商品給台灣的消費者,而是提供消費者更高生活品質的目標。 像日本無印良品,先前有提到國宅的改造,透過室內的改造讓消費者生活更好,未來,還會有車站,或是機場設計,所以無印良品不只提供商品給單一消費者本身,未來想做的是公共的事務,會把事業發展從一般商品開發,變成像是剛剛所提到的車站和機場,融入無印良品的概念和思想在裡面。 問:過去日本無印良品的服飾銷售,曾經受到優衣庫的影響而造成業績下滑,二○一一年優衣庫來台,台灣業績是否受到影響? 答:優衣庫擴張時,日本業績是有受到影響的,它進來台灣之後,台灣也受到一點點影響。 談對手優衣庫:客層不同一個包全部,一個訴求個性 問:相較於優衣庫以多色彩、多款式,不斷吸引消費者持續上門購買,無印良品強調的則是質感與設計,但是要如何增加消費者購買頻次? 答:首先我要強調,我們和優衣庫不一樣的是,我們並不是想要獲取全部的客層。其實無印良品想要耕耘的市場,或是說想要獲取的客層,是對無印良品有共感,且有自立性的顧客,不管有錢沒錢都買得起無印良品,這樣的客層。 這樣的顧客是對社會、或是世界,有自己的個性和意識在裡面,所以我們想要深耕這樣一群人,這和優衣庫是完全不同客層。 問:社長今天早上提到,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沒有答案」,為何有這樣的經營理念? 答:在日本,兩百年以上的中小企業滿多,大概有三千家,在中國只有九家,台灣應該也沒有幾家。這些可以長久經營下來的企業,我個人認為有兩點是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都可以順應時代變化、因應時代需求來轉變(的公司)。所以無印良品是要不斷進化、因應時代潮流來做變化。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不同的)良品定義,想順應不同時代潮流去創作商品,所以我們是沒有答案的企業,才能循序漸進不斷努力。 【延伸閱讀】下一步強攻中國,目標衝上1,000家!——無印良品各國開店數 .亞洲(共186家)中國 100台灣 29香港 12新加坡 7馬來西亞 2韓國 12泰國 10印尼 6菲律賓 6科威特 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 .日本388家 .澳洲1家 .歐洲(共61家)英國11法國12義大利9德國7愛爾蘭1瑞典7挪威4西班牙6土耳其2波蘭1葡萄牙1 .美國8家 註:亞洲統計不含日本資料來源:無印良品 整理:黃玉禎 |
| ||||||
在統一企業工作超過30年的委外管理組主管李三健,農曆年前上吊自殺身亡。他曾研發統一暢銷產品滿漢香腸,並在2010年和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同獲馬英九頒發傑出經理人獎,被視為功臣。但這2年統一改朝換代,進行一連串人事整頓,李三健遺孀向本刊控訴統一的不當調動逼死李三健,還導致親眼目睹父親死狀的兒子精神崩潰,她自己也得了憂鬱症。 二月十四日統一集團舉行媒體春酒,羅智先首次以統一企業董事長身份出席,開心公佈去年營收四千二百多億元,成長三.五%,金雞母統一超商營收也達二千多億元,年成長四.一%。然而,當羅智先意氣風發宣示今年營收穫利還要拚新高的同時,一曲集團老臣的悲歌,也正在統一發跡地台南低泣。 一月九日,在統一服務三十年的技術群委外管理組主管李三健,在台南家中上吊,結束五十六年生命。一月十六日,記者在台南市立殯儀館遇見遺孀蔡愛慈,她一邊發抖一邊哭著說:「人都死了,還能怎麼樣。」 遺孀崩潰 指控統一 「這二年多,公司一直調整他的工作,如果他一直留在新市廠,今天應該不會把命賠掉吧!」上週,蔡愛慈出面指控統一不當調職,害她先生罹患憂鬱症輕生。事隔一個多月,蔡愛慈談到先生的遭遇,仍情緒崩潰。 李三健是統一老臣,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的他,一九八三年進入統一,從新市廠研究人員做起,一路升上副廠長、廠長、副總廠長、總廠長,旗下管理千名員工。 李三健專長肉品研發,「徐重仁(前統一超商總經理)是通路教父,我先生就是肉品教父,台灣的蒜味香腸、統一滿漢香腸就是我老公研發的,他在統一被稱為meat lee,連他的E-mail都用meat lee開頭。」講到先生的成就,蔡愛慈淚光中帶著驕傲。 三十年來,李三健獲獎無數,單在統一集團內部就得過三次研發技術類獎,是公司的明星人物。二○一○年李三健還獲得羅智先推薦,與徐重仁一起獲頒第二十八屆國家傑出經理獎,由馬英九總統親自頒發,全國也只有十一位傑出經理人獲獎。 人事整頓 難以調適 但二○一一年國內爆發塑化劑事件,幫統一超商代工低鈉運動飲料的廠商泰華油脂、生產統一「寶健運動飲料」的美達食品公司,向賓漢公司購買起雲劑遭到調查,身為總廠長的李三健,曾以證人身份接受偵訊,蔡愛慈說:「公司給我先生一張紙,跟他說遇到記者問就照上面講,結果回來還是被罵。」 二○一二年,統一進入世代交替,創辦人高清願逐漸不管事,集團人事大幅變動,徐重仁及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先後去職,二十名中高階主管相繼退休、調職,李三健就在當年十月,從新市廠總廠長調到永康廠技術群企劃室主管。由統率千軍到只帶小貓二、三隻,李三健一時難以調適,加以工作內容和過去完全不同,公司氣氛也改變了,「他開始感到不適應,常常睡不好,擔心公司的事情。」蔡愛慈表示。 產品出鎚 擔心被罰 蔡愛慈拿出統一「一○一年十二月上級指示事項(技術群摘要)」公文,指出其中第二點,統一企業對幹部要求:「主管的責任重大,一旦出了事情,負完全責任,不接受任何申訴、藉口,不得喊冤。」 身為主管的李三健一直在這種壓力下工作,二○一三年一月,李三健開始去看身心障礙科門診治療憂鬱症。「他跟醫生說自己生不如死,家人只能一直鼓勵他。」蔡愛慈無奈地說,很多上班族為了三餐、家人,公司怎麼調動都只能接受,不敢反抗。 「不到二年,公司一直調整他的工作,換來換去。」最令蔡愛慈耿耿於懷的,就是二○一三年七月,李三健轉調委外管理組主管才二個月,旗下產品統一奧雷特被發現有懸浮物,整批要銷毀,而責任是算在李三健頭上。 後來統一虧損一千九百七十萬元,代工廠只願意賠九百多萬元,李三健擔心剩下一千多萬元的損失要由他吸收,「因為他們上次有一個玫瑰花飲料,未做農藥檢驗就生產,後來公司賠五十萬元,課長就去職。」 李三健跟醫生說擔心公司會求償、拍賣自己的財產、沒退休金。蔡愛慈訝異的說:「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李三健當時回她:「妳沒有在統一上班,妳不曉得。」 開會被罵 曾想輕生 李三健的筆記本上,充斥著凌亂的字跡,滿滿的都是寫奧雷特代工事件,裡面提到一句值得玩味的話:「不要再咬文嚼字,公司規範高於法律。」蔡愛慈也不明瞭這句話涵義。 「他晚上睡不好,常要準備跟公司報告奧雷特賠償事件,他說開會被罵得跟小孩一樣,長官不喜歡聽就說『你出去』或『報告那麼多幹嘛』。」蔡愛慈回憶。 「去年十二月,他跟我說買了二瓶農藥,去成大校園,差一點喝下去。」蔡愛慈在他的背包看到二瓶農藥,知道李三健動了自殺念頭,講到此,她忍不住落淚:「我跟他說怎麼可以丟下我、兒子和女兒,他那時頻頻跟我道歉,說不會這樣。」 轉降職位 心灰上吊 然而,壓垮李三健最後一根稻草,是今年一月八日的人事命令,公告李三健卸任主管降轉主任工程師,薪水也砍掉三成,李三健覺得遭羞辱。蔡愛慈回想那晚:「他說做了三十年,變一無所有,臭名萬世,連平時工作用的筆電都沒帶回來。」李三健還坐在沙發上用台語喃喃唸著:「不甘願啊,很不甘願啊。」還把家裡牆上掛的最佳經理人獎狀、獎牌等收起來說:「我不是最佳經理人,很見笑。」 「隔天下午,我打電話給他都沒接,覺得不安。」蔡愛慈馬上叫當兵放假的兒子回家,下午五、六點趕回家的兒子,看到的是懸掛在樓梯間爸爸冰冷的遺體,他和朋友把父親解下,樓梯間的牆面上至今還留著李三健上吊前的黑色手印。 據瞭解,總廠長、企劃室部主管與委外管理組主管在統一算平調,但主任工程師等同課長,「李三健算是被降職,昔日部屬有的比他職位高,情何以堪。」一位統一主管抱不平的說。 目睹死狀 長子重鬱 親眼目睹父親死狀的李家長子,受到嚴重打擊。「他後來就常在那兒走來走去。」蔡愛慈發現兒子精神崩潰,被診斷患有重鬱症,一月二十二日,兒子被強制住院。 事發當日,李三健仍在花蓮唸書的二女兒,知道父親出事當場痛哭,隔天馬上趕回台南。蔡愛慈說:「她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心中有很大的遺憾。」 後來李家二女兒寫信給統一,表達心中悲憤,信中寫道:「你們跟殺人兇手一樣,毀了他的自尊…我們李家人在等你們…還給我們家一個道歉和認錯,不然我們永遠不會原諒統一…」 李三健自殺身亡,統一是否有責任尚待釐清,然而一個幸福家庭破碎卻是不爭事實。 「一月十五日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與他的生日,竟然變成他的頭七,你看我心裡有多痛,這種折磨不是金錢可以簡單代替的。」蔡愛慈說:「我就像做一個噩夢,到現在這個夢都還醒不過來。」 上班族自救 ★上班族若遇到公司不合理的勞動條件,該怎麼解決問題呢? .尋求勞工局介入協調:台南市勞工局表示,一般僱主調動勞工須符合內政部對勞基法第9條解釋令中的「僱主調動勞工工作之5項原則」,例如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需、調動後工作與原有工作性質為其體能及技術所可勝任等,若勞資雙方沒有共識,可向地方政府勞工局的勞資關係科申請調解。 .申訴:台南市勞工局表示,當公司有明顯違反勞基法時,勞工可向勞工局申訴,尋求公司改變做法。 ★工作壓力大,如何避免憂鬱症上身? .中國醫藥學院精神科顧問級主治醫師鄭若瑟建議抗憂5招: 1.規則作息:每日睡覺、起床時間誤差不要超過半小時,讓體內賀爾蒙平衡。 2.適曬陽光:每日至少4小時的陽光照射,在窗邊、屋簷下取光即可,不需要強光。 3.運動保健:每週3次的運動習慣,柔軟操或者快走30分鐘等。 4.調適得失:不要有太多得失心,導致過度在意外人對自己的評價、長官的責罵。 5.多交朋友:獲得朋友的扶持,相互鼓勵。 回應 統一:片面指控實非合理 統一表示:「李三健是本公司資深幹部,已任職公司20多年,今年1月9日驚聞李君不幸身故,公司深感錯愕不捨與遺憾;而去世原因,公司深感不解與困惑,因此,對李君死因與公司有關的聯想有失偏頗,有違公道。事發後,公司主動持續與家屬溝通,後續依公司制度主動與家屬協調撫卹金額,希望能儘快將此事圓滿。」 對於家屬表示,統一曾說若其二女兒在統一官網的留言出現在臉書或訴諸媒體,一毛撫卹金都拿不到。統一表示,片面指控公司,實非合理,公司同理其喪父傷心欲絕情緒,進行勸說,並無上述之事。 |
| ||||||
放棄大企業高薪工作的王世煌,在四十六歲的中年決定創業,成立「馬修嚴選」品牌,堅持天然、無添加的高品質,讓消費者有不一樣的產品可以選擇。他怎麼從無到有打造全新品牌,並在四年內開出八家門市,而且開始獲利? 撰文‧許瓊文 炎炎夏日,清爽冰涼的優格又成為超市熱門商品。國內外各種品牌一字排開,等著消費者青睞,其中,白底綠條紋的「馬修嚴選」是近來異軍突起的國內品牌。「馬修嚴選」以販售無添加優格及天然果漿為主,目前擁有八家門市專門店,也在百貨公司的頂級超市鋪貨,年營業額約七、八千萬元。雖不是國內首家手工優格品牌,但至今的營業規模已是國內最大。 人生轉折 選擇創業路 今年近五十歲的王世煌從清大化學所畢業後,進入統一企業,從事乳品事業研發,一路做到乳品事業部品牌經理,他成功打造兩支熱賣的優酪乳產品「AB優酪乳」及「LP33」優酪乳。 就在事業一路成長的階段,王世煌問自己:人生就只是這樣嗎?「我三十歲就想開優格店。」在王世煌的部落格中,曾寫下四十歲男人的危機及心理變化,他說:「男人到四十歲的人生關卡,非『變』不可,否則難以消除生命的危機感。」人生的危機感,讓王世煌毅然決然地「大膽一次」自己創業。 中年創業失敗居多,少數能成功的,多半立基於之前的專業基礎,王世煌也是如此。 過去,優格類乳製品在台灣市場施展不開,不過王世煌卻不這麼看。他認為,過去沒市場的原因在於「不是消費者不吃,而是沒機會吃到好品質、無添加的優格。」產品研發是王世煌的老本行,他的優格,吃起來不會有臭酸味,綿密且順口。今年為增加產能,王世煌增資四千萬元買了一家原本做羊奶的工廠,以半自動、半手工方式生產優格。此外,王世煌知道,不加糖的「原味」優格,是絕大部分消費者最難接受的,於是同步開發的天然「果漿」,成為優格最佳配角。 王世煌走訪台灣各地有機、無毒農場,向農民直購新鮮水果,以輕加工方式煮成「果漿」(水分較多),而非過甜、過多添加的「果醬」(幾乎沒水分,且須添加凝固用的膠),成為馬修嚴選的銷售利器。 不只產品的品質、口感,王世煌對產品包裝也毫不馬虎。王世煌用創業初期五百萬元資本中的一百萬元,投入產品外包裝、設計,還包括網站規畫、設計等。 曾是王世煌的同事,而後成立廣告創意團隊「創集團」人才長朱企成,他觀察王世煌對品質的堅持要求一次到位,「很多想法已經在他腦海裡想過幾百遍了,形成一套自己的決策系統,而且精準執行、調整、再出發,這雖然是基本行銷法則,但是能做到不容易。」例如,現在的分享號容器,就是經過多次修改設計出來的,底部圓形的凹槽設計,讓消費者在挖優格時可以「完全不浪費」。同時,也選擇高成本的保鮮盒作為分享號容器,保鮮盒也能重複使用,讓消費者能交回店內、回填優格享有折價優惠,或回收空盒也能集點換產品,增加回購率。 行銷策略 挑戰經營門市雖然創業第一年時,營業額僅一五○萬元,但到第二年,馬修嚴選就有一二○○萬元的營業額,成長的勁道讓王世煌更有信心。王世煌回憶,以前手握二億元行銷預算,現在沒有行銷預算的小公司,要如何行銷? 一開始,王世煌「寫部落格」,同時在網路上宅配販售優格。然而網路成本雖低,卻不是銷售通路最好的選擇。「因為優格在宅配時,會造成很大的損壞,送到消費者手上,常常變成『豆花』。」王世煌笑著說,在網路上銷售,透過宅配顯然行不通。 創業隔年轉機出現,台南新光三越邀馬修嚴選進駐,先從臨時櫃開始,「我們讓客人試吃,讓產品自己說話,效果很好,引發連鎖效應,開始與超市談上架。」但王世煌很清楚,超市貨架只是品牌曝光的地方,絕不是主戰場。小品牌沒有行銷廣告加持,要在安靜的貨架上脫穎而出,太困難了。 雖然門市經營比專櫃或超市上架困難得多,包括選點、人員培訓等成本更高,但王世煌就是要與其他品牌做出差異。仔細分析馬修嚴選的門市,都是在都市裡的高級住宅區,像台北市的天母、民生及敦南店都符合原則,是馬修嚴選開店拓點的主要考量。 王世煌把「馬修嚴選」打造成優格的精品品牌,從去年開始損益兩平,今年預計進入獲利階段,王世煌的第一個目標,要教育消費者,對優格有正確的認識瞭解,再慢慢地像星巴克一樣,影響台灣人的生活,不再把「優格」當作甜點,而是「必需品」。 王世煌 出生:1965年 現職:彩宸生活事業公司執行長 (馬修嚴選品牌) 經歷:乳酸菌種公司執行長、統一企業乳品事業部品牌經理、統一企業乳品研究課研究員學歷:清華大學化工所、東海大學化學系 王世煌的創意煉金術 1. 首創優格專門連鎖店在各個都會高級住宅區開優格專賣店,深入社區服務。 2.打造農友、企業、消費者三贏模式向對土地友善的農友,以「不砍價」方式購買原料,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形成正向循環。 3.堅持天然、無毒好品質尊重天然栽種方式,即使無法準時出貨,也要堅持好品質。 |
| ||||||
統一超商選在七月十一日「7-ELEVEn日」這天,在高雄內門區開出第五千家門市。在內門「好鄰居」門市的剪綵現場,現場貴賓包括董事長羅智先、總經理陳瑞堂,但最受矚目的是董事高秀玲,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願獨生女、羅智先的太太。 過去高秀玲雖然是統一企業個人持股最大股東,但鮮少在媒體露臉。今年不同於以往,在羅智先全面接班後,高秀玲與羅智先共同出席公開場合能見度愈來愈高。 這次五千店的剪綵,高秀玲與統一超所有一級主管一字排開,坐在羅智先兩旁。在上個月的統一企業股東會,高秀玲也默默地坐在台下,股東會完隨即跟著開董事會。 據瞭解,高秀玲在集團內的影響力愈來愈明顯,也會參與公司的重要經營會議,提出很多想法。不久前阪急百貨從日本引進美妝門市「美人塾一號」,就是由擔任統一佳佳董事長的高秀玲一手主導策畫,整合集團內的健康美妝資源,希望發揮更高綜效。 在各公開場合,高秀玲總是把麥克風交給丈夫羅智先,但是可以看得出她遺傳自高清願的經營眼光,對於事業很有想法,未來應該有機會可以看到更多由她主導的新事業。
(許瓊文) |
分業務上,統一方便麵雖然上半年收益39.39億元,同比增4.3%,市場佔有率17.6%,較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但該板塊仍然延續虧損,虧損額擴大到1.16億元。這與康師傅與統一之間的「火拚」有關,因今年5月,康師傅主席魏應州在香港路演時就表示,要搶奪統一市佔率,酸菜口味和滷肉口味市場佔有率要到70%才會停止在方便麵裡面送火腿腸。
對於競爭對手的挑戰,統一也未是示弱,甚至在競爭對手康師傅的強勢領域,紅燒牛肉口味方便麵上,統一也有進軍之意,「對於市場銷售排名的紅燒牛肉麵口味,本集團採取積極策略,重磅推出新升級版『紅燒牛肉麵』。」統一表示,上半年這款產品業績大幅增長,在南方區域成為新的業績增長引擎。其同時表示,將「在紅燒牛肉麵的市場上繼續努力,以爭取更高的市場佔有率。」此外,該公司還透露,將會在8月初推出革命性產品「革面」,用大片肉塊和大片蔬菜替代方便麵管用的配料,給消費者口感與視覺的衝擊。
不過,這顯然是一場零和戰爭,因為今年上半年方便麵整體市場持續衰退,尼爾森數據顯示,方便麵整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衰退1.9%,銷售量較同期衰退5.9%,出現量額齊跌。2013年,方便麵整體市場增長僅2.6%,銷售量則衰退了1.3%,數據顯示市場下滑趨勢擴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康師傅向統一展示了要搶奪市場份額的野心,相信統一需要維持高強度的促銷以應戰,方便麵虧損甚至可能持續到2015年。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統一現在甚至在紅燒牛肉麵上送香腸,都踩到別人的地盤上,「這場戰爭只有一方完全弱勢了才可能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似乎也對長白山饒有興致,統一稱,設於長白山大型天然礦泉水第一期產能預計在2014年底正式投產,目前該公司的以天然礦泉水ALKAQUA為主的包裝水業務上半年收益增長了33.3%,較整體市場的15.7%要高。此外,其對含乳飲料也有期待,中報透露,鑑於中國未來乳飲及食品龐大市場商機,集團「正在持續招募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