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破辣招 贈15%印花稅君柏買家受惠 其他發展商料陸續抗辣
1 :
GS(14)@2016-11-11 08:07:50【本報訊】政府突加辣,惟「你(政府)有張良計,我(發展商)有過牆梯」,印花稅加至15%後,普遍地產商按兵不動之際,「超人」李嘉誠率先發功,旗下長實(1113)與新地(016)前主席郭炳湘合作的馬頭角豪宅君柏,折扣不變,但發展商直接代繳15%印花稅,做到買家「唔使畀任何印花稅買樓」,拆解政府辣招,先河一出,料其他發展商拆招陸續有來。記者:朱連峰 黃嘉銘
特首梁振英上周五突公佈被視為「歷來最辣」的樓市辣招。但辣招實施不足一星期,即被「超人」滅招。按一手住宅銷售網,長實昨更新君柏價單,樓價及折扣優惠不變,但減辣細節盡在條款。
■君柏為長實與新地前主席郭炳湘合作發展的豪宅項目。 資料圖片
最平單位印花稅424萬
若買家選用「現金或即時按揭付款二」及「720長成交期」付款計劃,其中一項優惠,原本提供額外售價6.5%折扣,及「代繳成交金額8.5%從價印花稅」優惠。因應政府上周出招,大幅調高印花稅至15%,長實直接向買家代繳成交金額15%印花稅。若買家毋須發展商代繳任何從價印花稅,買方可獲成交金額15%之現金回贈直接作為成交金額部份餘款之用,有關優惠下周一生效。辣招下,如買家並非首次置業人士,須繳付高達15%印花稅。君柏今年9月重推,推出長達12年成交期救亡,同日加推23伙,折實最平2,824.9萬元,買家所支付的15%新印花費便需424萬元。
政府7個月收155億辣稅
長實指今次出招,讓已擁有物業之買家毋須受加強版印花稅影響其置業大計,適合換樓及投資者。君柏累售52伙,套現逾18億元。境外資金湧港買磚頭,令政府辣稅稅收急升,單是三項樓市辣稅,政府本財年至今暫7個月,已穩袋近155億元,等同買到18.6間山頂豪宅洋房Mount Nicholson6號獨立屋。據稅務局數字顯示,本財年(4至10月),來自SSD(額外印花稅)、BSD(買家印花稅)及DSD(從價印花稅)的稅收已達154.8億元,按年相比增加8.5%,當中BSD稅收由去年同期的30.85億元,增至今年近38億元,增幅逾兩成。若以10月份單月計算,涉及BSD物業成交共錄330宗,按月增80宗或32%,宗數為2014年9月錄得340宗以來,逾兩年來單月最多。至於涉及BSD稅款共10.23億元,按月升逾一倍。上月涉DSD成交共3,916宗,按月減少401宗或9.3%;但涉DSD稅款23.21億元,按月增逾1.4%,而且是2014年10月錄得23.86億元後,兩年來的最高按月數字。而10月的SSD成交則有60宗,涉2,260萬元,按月分別升17.6%和12%。
■陳先生
【市民意見】
陳先生:「喺新加坡工作咗六年,內地人錢多,出幾多招都冇用,新加坡辣招比香港多。新加坡有組屋,內地人炒樓唔影響新加坡人,但香港就冇政策幫年輕人。」
■朱先生
朱先生:「如果有發展商幫我哋畀埋稅,都唔會揀買二手。之前買開二手嘅投資者,可能以後都係要買新盤。新辣招只係令到啲人冇咁方便炒樓,但上唔到車嘅人繼續上唔到。」
■潘先生
潘先生:「發展商向買家送稅務優惠,實際都係冇損失,因為新辣招鎖死二手供應,啲業主唔賣咪用嚟收租囉,交投停頓,實際已幫晒一手樓,相信一手樓價好快會被挾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64
發展商有財力吸走購買力
1 :
GS(14)@2016-11-11 08:07:50■坐擁大量土儲及資金充裕的發展商,大有條件透過資金優勢送重稅抗辣。
【拆局】坐擁大量土地儲備的發展商,挾財雄勢大優勢,近年在銀行收緊按揭成數後,向買家提供財務安排散貨,是次政府突加辣,資金充裕的發展商,大可透過資金優勢送重稅抗辣。
料新辣招影響銷情微
相反,二手業主不像發展商擁龐大資金作後盾,購買力勢流入一手市場。市場預期,一手盤將主導市場,而按屋宇署最新資料,私樓動工量連續3個月錄得超過1,000個單位的水平,第三季共錄近5,500伙私宅動工,較次季大升近1.3倍;今年首三季累計動工量逾1.5萬伙,較去年同期多出9%,並創了16年同期新高。今年首三季共有10,755伙私宅落成,僅達政府原先預測落成量的18,200伙約59%,從發展商加緊動工可見,反映發展商對樓市前景多少仍抱樂觀取態。此外,屋宇署陸續批出圖則顯示,其中,新地(016)於去年3月以34.8億元投得的大埔白石角住宅地,獲批興建10座18至19層高的分層住宅,總樓面約90萬方呎,市場預期,矚目新盤繼續成市場焦點,發展商若設有財務稅項等付款安排拆招,相信對銷情未必構成太大影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86
區內舊樓多 發展商積極收購
1 :
GS(14)@2016-11-13 11:28:07■Ava55被舊樓包圍,老區環境外區客有待適應。
Ava55銀碼細,但折實平均呎價約1.9萬元,高過附近二手物業約20至50%。曉薈及The Avery樓齡2年,亦有提供細戶型,前者入伙以來未聞二手成交,後者低層B室,實用316方呎,間隔一房,10月成交價500萬元,呎價15,823元,較2013年購入價492.8萬元,賬面僅賺7.2萬元,蝕使費離場。
聯合道18號擬短期推
區內其他樓齡較新物業單位面積普遍較大,3年樓齡的匯賢閣,低層B室,實用618方呎,11月初937.6萬元成交,呎價15,172元。樓齡10年的豪門及樓齡6年的御.豪門,近期成交呎價約12,000至13,000餘元。區內舊樓林立,發展商積極進行收購,其中恒地今年中成功收購福佬村道69至83號所有業權,地盤面積9,500餘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8.1萬方呎,因需要申請改契及補地價程序,暫未展開重建工程。短期最新供應為豐泰地產的聯合道18號,已取得入伙紙,計劃以現樓形式推出,涉不足100伙。一街之隔鄰區九龍塘嘉林邊道2號,由嘉華發展,項目少於100伙。延文禮士道38號賢文禮士,屬華懋旗下,提供134伙分層及5幢洋房,發展商曾表示今年內會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3/19831566
積極賣樓 晉三大發展商之列
1 :
GS(14)@2016-11-17 11:36:55【明報專訊】吳光正2014年初辭任會德豐(0020)主席一職、由兒子吳宗權接棒作掌舵人後,集團近年在地產市場上遠較過往活躍,除積極投地吸納新土儲外,每年平均皆有兩三個新盤推出,以達到貨如輪轉的效益。
今年會德豐在本港銷售的住宅及商業項目,總套現金額達190億元,除成歷來新高紀錄外,並意味獲得充足彈藥,令集團具備充裕現金流繼續投地和作其他發展。
今年套190億 創集團紀錄
撇除7月以45億元作價,將紅磡商廈One HarbourGate售予深圳祥褀集團,會德豐今年先後推出山頂MOUNT NICHOLSON、何文田ONE HOMANTIN、將軍澳SAVANNAH、屯門掃管笏NAPA等4個全新盤,加上其他貨尾,住宅部分套現額高見145億元、涉約1300伙(表2),成績理想。
可留意的是,以今年在本港住宅銷售套現額、售出單位數量計,會德豐打入三甲之列;僅次1月至今估計累售逾3500伙、套現逾350億元的新地(0016),以及累售逾1500伙、套現逾190億元的恒地(0012)。
MOUNT NICHOLSON套77億
至於會德豐今年銷售4個全新盤中,以超級豪宅MOUNT NICHOLSON最成市場焦點,項目雖然暫只售出3幢洋房和16伙分層戶,但套現已達77億元、佔集團套現總金額145億元逾五成,最吸睛買家為賭王四太梁安琪兩名女兒何超盈、何超欣,共豪擲逾12.9億元購入4伙分層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36&issue=20161117
發展商代付印花稅 欠透明度
1 :
GS(14)@2016-11-17 11:37:05【明報專訊】鄒廣榮分析,港府每逢推出樓市稅務辣招,其實均會增加交易費用,令買家及賣家均減少,結果是成交量下跌。至於是次針對投資者將印花稅調高至15%,他認為,直接的影響是本來已持有多於一個物業的投資者,更不願意放盤求售,「投資者若沽出手上住宅物業,日後再買另一單位須繳付15%印花稅,他當然會先睇定啲再說」,結果是二手市場的供應減少,「益咗發展商,因為少咗人同佢爭」。
近日已有發展商以向買家代付15%印花稅的方式促銷。
鄒廣榮估計,發展商可能是「加完價再減」,但他指此舉提高了新盤表面售價,卻變相令市場資訊的透明度減少。
法例只要求公布售價 沒回贈數據
「發展商將新盤售價調高後,再向投資者代付印花稅,這便是回贈(rebate)而非折扣(discount)。由於發展商是根據買家的不同身分提供不同的回贈,按法例只須在網上公布售價,不需要提供回贈資料。這樣的話,市民上網查閱到的新盤成交資料均屬高價成交,但計算回贈後其實卻是另一回事,所以資訊透明度是減少了。」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64&issue=20161117
發展商反傘運撤大學獎學金
1 :
GS(14)@2016-12-01 07:59:28【本報訊】俊和發展為香港老牌建築商,現時為亞洲聯合基建(711)旗下子公司,創辦人彭氏家族於兩年前賣盤予中資股東,更於雨傘運動期間因大學生支持運動而取消四家大學獎學金,集團執行董事彭一邦更是「梁粉大本營」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理事。
曾捐款助梁振英選特首
俊和於1968年由彭錦俊和李蕙嫻以獨資形式創立,初期主要承接小型工程,後來參與香港政府、公營及私人發展商基礎建設,於1993年正式上市,與政府關係良好,2012年梁振英參選特首,俊和亦有捐款。2014年彭氏家族將俊和賣盤予新維投資,同年10月集團就表示因不滿港大、中大、科大、理大校方、師生對雨傘運動大力支持及參與,發聲明宣佈取消在上述學府設立的獎學金,但獎學金僅是2萬至2.5萬元。彭一邦其後接受被指為梁粉facebook陣地「港人講地」訪問,講解停止資助上述大學的理由,之後彭一邦更成為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的理事。俊和自1968年成立,參建多個本港多個大型基建及住宅項目,包括南區貝沙灣、鑽石山宏景花園、天水圍俊宏軒等。2004年俊和晉身發展商之列,推售牛池灣單幢盤清水灣道8號。■記者石永樂、陳東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1/19851429
南昌一號加推10伙 延長成交期 梁特不連任 暫未影響發展商賣樓
1 :
GS(14)@2016-12-10 12:42:12【明報專訊】梁振英昨日突然宣布不參加明年行政長官選舉,對發展商推盤部署暫時未見影響。恒地(0012)旗下深水埗南昌一號,昨日上載修訂版價單,買家如採用即供付款,成交期由90日增加至120日,而直減折扣則維持2%。南昌一號已安排下周二再推售10伙,98折後的折實價由616萬至936萬餘元不等。
明報記者 林可為
是次推售10伙,包括3伙實用面積595方呎的A室4房戶、3伙實用面積417方呎的D室3房戶、4伙實用面積364至366方呎的C室2房連儲物房戶。以單位實用面積595方呎、但屬4房間隔而成為市場亮點的南昌一號,10月推出至今累積售出約35伙,估計套現逾2億元。
另一方面,中海外(0688)10月開售至今累售80伙、估計套現約40億元的鴨脷洲南區‧左岸,亦上載新修訂版價單,取消向買家提供1%現金回贈。
浪澄灣今如期發售80伙
此外,被形容為「梁粉」的陳啟宗,旗下的恒隆地產(0101)系內奧運站浪澄灣,今日將會如期發售80伙,今批單位開售前共接獲近3820張入票,超額認購47倍。
另新地(0016)元朗PARK YOHO Venezia明日發售10伙連平台或天台特色戶、嘉華(0173)將軍澳嘉悅明日發售1伙特色戶,銷售計劃皆沒有變動。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認為,特首選情對香港樓市影響不大,並指現時一、二手物業均為用家市場,只要香港經濟穩定,相信明年樓市仍會健康平穩發展。
華懋城畔次季推涉953伙
至於今年迄今累積售逾900伙、套現90億元齊創集團歷史新高紀錄的華懋,該集團銷售部總監吳崇武表示,旗下荃灣西站城畔住宅項目,現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計劃本月下旬命名,最快明年第2季推售。城畔項目共提供953伙單位,預計2018年11月落成,樓花期接近兩年。
吳續稱,華懋明年頭炮開售項目為九龍塘延文禮士道項目,涉及134伙;另西貢碧沙路18號10幢獨立屋,則部署明年第3、4季推出市場。
延文禮士項目為明年頭炮
吳認為,市場仍未完全消化政府新辣招,料明年新春後,發展商才會陸續推出新盤,預期明年樓市將平穩發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6&issue=20161210
何文田站收6標 本地發展商為主 業界料中資集中火力爭明截標啟德地
1 :
GS(14)@2016-12-22 08:09:03【明報專訊】市區靚地供應罕有,昨日截標的港鐵(0066)何文田站第一期項目,共接獲6份標書,符合市場預期,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不少市區地均由中資投得,但今次入標的財團,卻以本地發展商為主。有業界相信,除與港資比較了解與港鐵合作的模式有關外,預計中資將集中火力競投明天截標的啟德住宅官地。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港鐵昨公布,上述何文田站第一期項目,合共有6個財團入標競投。是次參與競投的發展商,包括本港主要大型發展商,如長實地產(1113)、新世界(0017)、新地(0016)及會德豐(0020),至於近年積極投地的內地背景發展商,數目則相對較少,包括高銀金融(0530),世茂房地產(0813)、龍光地產(3380),則聯同信置(0083)、嘉華(0173),以及郭炳湘旗下帝國集團合組財團入標競投。
新地會德豐獨資競投
發展毗鄰何文田站天鑄的新地,該集團副董事總經理雷霆稱,今次集團獨資入標。另會德豐地產物業估值及研究高級經理何偉錦稱,今次獨資入標;對於啟德地被中資搶貴,何指,現時投地競爭較以往大,但集團出價投地都是「計自己數」。
項目位於剛通車的港鐵何文田站上蓋,屬傳統豪宅區,故早前招收意向書時,便接獲28份意向書,成近年接獲最多意向書的港鐵項目之一,是次接獲6份標書,則以香港發展商為主。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值及諮詢主管林浩文認為,港資會比較了解與港鐵合作的模式,相對中資而言存有一定優勢,部分入標發展商在區內已有發展項目或發展經驗,故亦遠較中資優勝。他亦預期,中資財團將集中火力競投明天截標的啟德地。
港資較中資了解與港鐵合作模式
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則表示,發展商對罕有優質地皮仍十分渴求,惟地皮發展規模龐大,入標者主要以大型發展商為主,現接獲6份標書仍合乎市場預期。他又稱,中資對該幅市區豪宅地亦感興趣,惟缺乏競投鐵路上蓋項目經驗,故與本港發展商合組財團投地,亦屬預期之內。
何文田站物業項目的整個地盤面積約38.75萬方呎,地積比率約5倍,料總樓面可提供約193.75萬方呎,今次截標的首期,位於地盤北面,面積約15.06萬方呎,可建住宅樓面涉74.27萬方呎,料可建800至1000伙,預期2022年至2023年期間竣工。早前消息透露,項目補地價約62.8237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8459元,除補地價金額外,項目分紅比例固定為35%,發展商亦需直接出一口價競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05&issue=20161222
郭基煇:增供應遇加息 發展商艱難
1 :
GS(14)@2017-01-11 04:39:28【明報專訊】新鴻基地產(0016)執行董事郭基煇昨日表示,今屆政府在土地供應比上屆多,適逢美國加息及政府推出辣招,令發展商在今年面臨挑戰,幸而新地售樓表現不俗。但是他認為,為解決年輕人上樓問題,政府宜從增加公屋及居屋供應着手,同時亦宜在按揭保險方面着手,放寬及提供多些低息貸款,幫助年輕一族上車。
郭基煇表示,今屆政府在增加土地供應已見成效,並在啟德、將軍澳及元朗多個地區供應多些土地,住宅供應亦在今年達到近年新高,年內新增住宅單位增2萬至3萬個,但是碰上美國加息,加上政府推出辣招,今年對發展商而言將構成大挑戰。可幸是新地向來產品口碑不錯,今年售樓成績尚算不俗。
倡放寬按揭成數助年輕人上車
不過,在面對樓價昂貴問題,郭基煇認為,始終有需要解決年輕人上車問題。他認為政府在每年新增供應2萬個公屋住宅單位同時,要加把勁增加供應,令年輕人可以選擇公屋及居屋,作為過渡性安排,讓他們可以儲錢。同時在有見當前面積400平方呎的住宅,動輒售價已高見600萬元,他提議,政府在按揭證券公司提供按揭保險層面作出放寬措施,藉此提供多些低息貸款,令年輕人可以只需一成首期本金,仍然能夠上會。
新地港酒店業務錄增長 擬分散客源
此外,在香港的酒店業務方面,郭基煇說,近期新地位於香港的酒店餐飲部分錄得明顯增長,當中以旗下旺角帝京酒店的飲宴增長為甚,但在入住率方面,始終受制於內地旅客訪港放慢影響,集團正致力分散客源,擴大吸納如美國及加拿大等地訪港旅客,期望改善酒店入住情况。
郭基煇本身亦有參與新地位於華南地區的業務,他說,集團仍會陸續在廣州推出商場,但是面對內地電子商貿動輒有一、兩成份額下,他們需要加把勁,提升消費者體驗,例如在廣州商場天環等設影院,甚至增加更多特色餐飲及消費品牌,吸引客人前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1&issue=20170111
黃竹坑站1期招意向 估值近百億 涉800伙 勢成發展商必爭之地
1 :
GS(14)@2017-01-18 07:49:05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05&issue=20170118
【明報專訊】現屆政府一直大力覓地建屋,繼上周公布推出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並安排於本周五招標後,在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前夕,港鐵(0066)亦搶閘公布推出黃竹坑站1期上蓋發展項目,項目將提供約800伙,業界估計地價高近百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4萬至1.7萬元;連同利南道住宅地涉1420伙將同期登場,市場料兩地將成發展商必爭之地。
料每呎樓面地價最高1.7萬元
港鐵公布,今日起推出黃竹坑站1期發展項目招收意向書,項目位於地段南面,地盤面積約11.8萬方呎,住宅樓面57.6萬方呎,預計可建兩座住宅,涉約800伙,料2022年落成,項目將於本月23日(下周一)截收意向。項目甫推出,即吸引多家發展商表示興趣,其中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指,集團有興趣競投。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則稱,公司對項目有興趣,會作研究。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張翹楚估計,1期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可達1.5萬元,地價料約86.5億元。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最高1.7萬元,地價約98億元,估計黃竹坑站1期與何文田站1期項目的合作模式相似,分紅比例亦相若。
招標形式料與何文田站相若
事實上,高銀金融(0530)牽頭的財團上月爆冷奪得何文田站上蓋1期項目,該集團上周公布,項目總發展成本(包括評定補價及一次性付款)預計為130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推算達1.75萬元。至於分紅方面,據了解何文田站1期項目未來總賣樓收益扣除成本後,分紅固定為35%。
此外,地政總署上周亦公布推出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皮,將於下月17日截標。測量界指地皮估值介乎76億至逾100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萬至1.5萬元,意味黃竹坑站1期項目及利南道住宅官地,將同期登場。
鴨脷洲地估值達百億
值得留意,港島南區近年一向缺乏住宅新地皮推出,政府較近期推出地皮已追溯至約4年前,當時由中海外(0688)以逾25.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1萬元投得,現發展成南區.左岸,項目至今累售87伙,佔項目全數逾75%,近期成交平均實呎逾3.1萬元。
同區南區.左岸地皮 4年前呎價1.1萬
業界認為,黃竹坑站1期項目具鐵路優勢,而利南道住宅地皮則屬臨海靚地;鑑於近期中資在港投地取態積極,估計黃竹坑站1期投資額將以逾百億元計,相信除資金雄厚的大型發展商外,其他財團難以獨資競投,料有興趣爭購的中型、甚至內地發展商,將合組財團競逐。
明報記者 劉詠怡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