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環保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高級別預警應急聯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4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12月2日至4日,受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遼寧等7省市,涉及到60多個城市。

環保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環保部於11月29日晚已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政府,提示各地按照預測預報情況及時發布相應級別重汙染天氣預警,實施區域聯動,共同應對重汙染天氣,同時派出4個督查組,分赴河北、山東省等地開展督查,重點督查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啟動和落實情況,地方“土小”企業排查情況,重點企業達標排放及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

督查發現,各地采取的削減汙染物排放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重汙染強度。比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有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響應,首次實現了區域高級別、大範圍預警應急聯動。

其中,河北省石家莊、保定等9個城市啟動了紅色預警措施;北京市、天津市等24個城市啟動了橙色預警措施;河南省鄭州、洛陽等22個城市啟動了黃色預警措施;山東省濟南、臨沂等5個城市啟動了藍色預警措施。各地還根據預警情況,對工業企業采取強化汙染監控、降低生產負荷或停產等措施,加強機動車汙染排放管控,加大公共交通運力。

如北京市加大對固定汙染源、移動汙染源排放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30余人次,檢查施工工地、企業排放等點位1100多個;通過路檢、遙測、入戶和進京口檢測共檢查機動車3.77萬輛次,處罰尾氣超標車輛50輛。山西省長治市組成40個督察組持續對132家停工的工地、62家限產和210家停產的企業進行重點督導檢查。

但督查組在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地方存在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散小亂汙企業汙染嚴重、面源管控不到位等問題。

督查組發現,河北省任丘市河北天時化工有限公司應急預案弄虛作假,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廊坊市新利鋼鐵公司未按照市政府要求停產,燒結、高爐、轉爐等各個工段正常生產;凱越集團有限公司應限產限排40%,但排放量最大的4臺燃煤鍋爐應急響應前後燃煤量無變化。滄州市易安供熱設施服務有限公司和滄州正元化肥有限公司,二氧化硫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煙塵超標排放情況突出。山東省淄博市淄博海通建築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限產說明材料弄虛作假;山東耐火材料集團王耐分公司未按要求限產,在線監測數據顯示該企業粉塵排放達162mg/m3,超過當地排放標準7倍;山東隆盛鋼鐵有限公司、嘉周熱電有限公司、鐵鷹鋼鐵有限公司未落實減排要求。

督查組還發現,散小亂汙企業汙染問題嚴重。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數十家炒貨加工企業集聚,這些企業僅配備了簡單的除塵設施,部分企業煙囪冒黑煙。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有色金屬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多家鋁冶煉企業均夜間生產,無組織排放極為嚴重,如開順鋁業公司在除塵設備損壞、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仍正常生產,煙塵直排;旺村鎮梁四嶽村有多家小作坊,門口廢渣堆未苫蓋。

定州市通達彩鋼鐵藝不銹鋼仍在路旁進行露天切割作業,周村鎮234省道鐵門制造作坊仍在進行切割、電焊、噴塗作業;周村鎮、前屯村養殖場存在小鍋爐冒黑煙現象。保定市雄縣小塑料加工企業集聚,粉塵排放嚴重,如億興塑料有限公司二樓上料口無組織粉塵排放明顯。

天津市靜海區沿莊、子牙鎮存在焚燒稭稈現象,其中大黃窪村焚燒面積較大,現場濃煙滾滾。河北省石家莊槁城市河北眾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隆騰分公司廠區部分生產砂石料未苫蓋;鹿泉區井陘縣部分石料廠、石灰廠未進行苫蓋。滄州市G3高速路沿線燒荒、燒稭稈現象多見;南皮縣護坡燒荒綿延一公里,濃煙彌漫;青縣381省道兩側存在個別紅木家具作坊冒黑煙、煤堆料堆未苫蓋、焚燒稭稈等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近日,環保部將繼續對各地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及時要求各地落實整改措施。

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企業煙氣直排

定州市周村鎮畜禽養殖小鍋爐冒黑煙

河北廊坊市大城縣開順鋁業煙氣直排

河北滄州市青縣381省道(花苑軒附近)稭稈焚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45

這次京津冀重霾不賴外地,也不賴風環保部辟謠七大誤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658

2016年12月16日,北京城被霧霾籠罩,可以看見遠處的煙霧扶搖直上,但卻看不見下面城市的高樓。(東方IC/圖)

24城啟動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響應,超過七分之一國土被霾籠罩。多地空氣質量指數(AQI)“爆表”,京津冀部分城市監測點PM2.5濃度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12月20日,北京局地能見度不足50米,我國正處於今年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強的霾天氣過程中。環保部在19日晚的通報中表示,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重汙染天氣在未來幾天將會持續加重。

面對濃得化不開的霧霾,面對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汙染天氣,社會公眾有許多疑惑:是不是京津冀本地沒啥汙染,都是給周圍隊友坑了?霧霾加重賴風電?北京霧霾原因究竟是什麽?現在什麽招都使了,仍然出現嚴重汙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問題?抗霾主要靠風?“煤改氣”加劇了北京霧霾汙染?治理空氣汙染為什麽只拿機動車開刀?

20日,在環保部給包括南方周末在內媒體的通報中,8位權威專家對上述疑問做出解讀。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其主要是由內蒙、陜西、山西這三個省區為主要汙染源造成的,而霧霾最嚴重的京津冀三地自身產生的汙染是次要的。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大量的觀測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氣重汙染主要是本地積累加上外地傳輸導致的。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對PM2.5汙染的貢獻約為70%左右。京津冀區域國土面積雖然只占全國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國的8%,煤炭消費占全國的9.2%,單位面積SO2、NOX、煙粉塵排放量分別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在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主要城市的SO2日排放量比年均水平增加近一倍,一次PM2.5增加50%左右,NOX和PM10增加20%左右,VOCs增加10%左右。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本地汙染物排放強度大,是重汙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汙染。

周邊省份的區域傳輸對京津冀PM2.5汙染的貢獻約占30%左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河南兩省的汙染排放。此外,山西、內蒙和陜西的排放對京津冀PM2.5汙染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不是汙染的主要原因。治理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有必要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行聯防聯控。

誤讀二:霧霾加重賴風電?內蒙風力發電場和三北防護林使北方風力衰減,這導致了京津冀霧霾嚴重,霧霾無法被吹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認為,發展風電對局地風速雖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的範圍非常有限。丹麥科技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風電場對下遊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範圍的地面風速有明顯影響,但超過100公里之外,影響可忽略不計。以北京為例,北京距離內蒙古400多公里,距離張家口約200公里。所以內蒙古和張家口地區的風電不會對北京地區風速產生顯著影響。

防護林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沙地、保持水土、減緩風蝕、降低揚沙。它對風場的作用主要是大氣邊界層以下的近地層影響。而能驅散京津冀區域重汙染天氣的是大範圍冷空氣來襲或降水“濕清除”效應。冷空氣影響範圍垂直方向遠遠超過邊界層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達百公里以上,三北防護林不可能阻擋冷空氣或寒潮,影響下遊大範圍區域風場。

京津冀地區重汙染頻發,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地與周邊區域汙染物排放狀況。當然,區域性大地形“背風坡”弱風區與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氣象條件變化特征,以及該區域周邊大氣汙染輸送等,在某些時段也可能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誤讀三:對霧霾成因、組分,專家各說各話,北京霧霾究竟是什麽原因,都有哪些成分?

北京大學謝紹東教授:PM2.5的來源非常複雜,可以分為一次來源與二次來源。一次來源又可分為人為源與自然源。人為汙染源是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形成的汙染源,包括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交通運輸汙染源、生活汙染源;自然源包括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土壤和巖石的風化等。二次源是指各汙染源排出的氣態汙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氨等,經過冷凝或複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而生成的二次細顆粒物。

研究顯示,大氣中PM2.5的主要化學組分包括:有機物質、元素碳、硝酸鹽、硫酸鹽、銨鹽、氯鹽、痕量元素等。各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來源是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和生物質燃燒等。各個城市和地區視產業結構各行業排放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和能源生產行業排放較少,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相對較大。PM2.5組分在空間分布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即使是在北京市的不同轄區,組分也不完全相同。

誤讀四:“京津冀空氣治理停滯不前”,“2016年下半年以來,北京PM2.5濃度改善停滯了”,“現在什麽招都使了,仍然要出現嚴重汙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各地針對大氣PM2.5汙染治理,在多個方面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主要包括:1)統籌區域環境資源,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2)深化大氣汙染治理,實施多汙染物協同控制;3)強化機動車汙染防治,有效控制移動源排放;4)加強揚塵控制,深化面源汙染管理;5)創新區域管理機制,提升聯防聯控管理能力等。

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PM2.5年均濃度為85.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015年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6.2%。截止到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7微克/立方米下降9.1%。監測數據分析結果,反映了京津冀區域大氣PM2.5濃度在逐年下降。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來看,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優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今年春夏時節,大家在朋友圈中“曬藍天”的頻次明顯高於前幾年,公眾也切身感受到了空氣質量的改善。

然而,入冬以後重汙染天氣頻發,大家更強烈地感覺到了反差。這也表明,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強化京津冀區域冬季汙染防治工作,特別是民用散煤清潔化、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汙”企業的淘汰治理,把京津冀區域冬季采暖期間的汙染物排放強度也降下來。

誤讀五:抗霾主要靠風?

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汙染的產生不是一時一日,汙染的治理也難一蹴而就。京津冀區域正處在工業化和後工業化過程疊加的時期,燃煤、工業、機動車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處於高位,大氣汙染防治任務還很艱巨。目前京津冀區域的汙染治理處於第二階段,即汙染的發生發展受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顯著,比如風速、濕度、邊界層高度等這些氣象條件的影響。特別是在冬季采暖期間汙染物排放強度大的情況下,這個表現就更加突出,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汙染。

但京津冀本地汙染物排放強度大,還是重汙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要徹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必須堅持不懈地紮實推進汙染物減排工作,天不幫忙的時候,人就要更加努力。我們既要對區域聯防聯控應對重汙染天氣有信心,也要對大氣汙染治理的長期過程有耐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全社會共同減排,重汙染天氣就會越來越少,環境空氣質量就會越來越好。

誤讀六:“煤改氣”加劇了北京霧霾汙染?有人認為“煤改氣”會造成北京地區“豐富水汽”主要來源,是加劇灰霾空氣的“幫兇”;還有人認為霧霾的主要成份是PM2.5,並且“煤改氣”氮氧化物濃度不會明顯下降,顆粒物汙染依然會很嚴重。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王自發研究員:按照我國當前的天然氣消耗量計算,每年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氣態水在3億噸左右,假如全部轉化成液態水(但實際上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液態水),平攤在全國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估算面積約360萬平方公里),液態水的厚度連0.1毫米/年都不到,僅占大氣中可降水量的幾十萬分之一,影響微乎其微。所以說,“煤改氣”不會顯著增加北京市大氣中的濕度,不是北京地區“豐富水汽”主要來源。

南開大學馮銀廠教授解答:無論是燃煤、燃氣還是燃油,都會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氣”是否會導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決於改氣之前煤炭的燃燒方式和煤炭品質、改氣之後采取的燃燒技術等因素。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燒技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會降低。我國脫硝比脫硫的起步晚,近年來大氣環境中的氮氧化物濃度下降並不像二氧化硫那麽顯著。氮氧化物濃度的增加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但這是可控的。而且汙染成因和機理非常複雜,不能因為氮氧化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顆粒物汙染依然嚴重,就說是煤改氣造成的,這是不科學的。

誤讀七:治理空氣汙染為什麽只拿機動車開刀?

北京工業大學程水源教授:根據北京市大氣PM2.5汙染源解析結果,在PM2.5的本地汙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比為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揚塵占14.3%。可以看到在本地汙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占比最高,因此北京市重點控制機動車汙染是十分必要的。但控制機動車排放僅僅是治理空氣汙染的一個環節,北京市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面還實施了很多其它重要措施,包括大力壓減燃煤、民用散煤清潔化、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汙”企業的淘汰治理、建築施工揚塵管控等。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省市針對大氣PM2.5汙染治理,全面深入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了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措施,持續推進散煤清潔化替代、燃煤小鍋爐“清零”工程、“散小亂汙”企業關停淘汰任務、重點行業汙染治理、強化機動車汙染防治等措施,減少燃煤、特別是冬季散煤使用量,提高工業企業治汙效率,推進車油一體清潔化和農村生物質清潔利用,降低燃煤、工業、機動車和居民生活的汙染物排放,取得了積極成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36

環保部:加快推進二手車環保信息聯網工作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商務部近日下發關於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進二手車環保信息聯網工作。各地環保部門要加快機動車環保信息聯網建設工作進度,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加強對二手車的環保達標監管。

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有關規定,對其中關於二手車遷入車輛要求和區域範圍的規定,要嚴格落實。

通知指出,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對於在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和安全檢驗有效期內,並經轉入地環保檢驗,符合轉入地在用車排放標準要求的車輛,各地不得設定其他限制措施(國家明確的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和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除外)。各級環保部門要建立二手車環保檢驗信息管理檔案和核查機制,加強對二手車環保達標檢驗的監管工作,嚴防超標排放車輛造成汙染轉移。

通知指出,加快推進二手車環保信息聯網工作。各地環保部門要加快機動車環保信息聯網建設工作進度,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加強對二手車的環保達標監管。各地應督促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嚴格落實機動車排放檢驗標準要求,並將排放檢驗數據和電子檢驗報告上傳環保部門,出具由環保部門統一編碼的排放檢驗報告。各級環保部門要積極配合公安交管部門做好排放檢驗報告照片核查和排放檢驗信息核查,二手車轉出地環保部門應及時將相關車輛信息移交轉入地環保部門;轉入地環保部門應對二手車上線排放檢驗實施在線監控,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傳輸、及時分析處理。

通知明確,加強二手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督管理。環保部門應對排放檢驗機構實行“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開查處結果)的監管方式,重點加強對二手車轉入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督管理,通過現場檢查排放檢驗過程、審查原始檢驗記錄或報告等資料的方式強化執法監管,依法嚴肅查處違法排放檢驗機構。

通知強調,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積極配合環境保護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有條件的地方要探索推進二手車交易信息和環保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信息共享,推動信息向社會公開,便於經營者、消費者和管理部門查詢、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40

環保部: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環境保護部1月4日晚向媒體通報稱,從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區域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

環保部當晚通報了全國及部分地區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從2015、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PM2.5日均值濃度來看,空氣質量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占比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從區域分布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呈現區域性特征。從時間分布來看,3-10月份空氣質量較好,重汙染天氣主要發生在冬季。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環保部表示,從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區域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夏季空氣質量改善顯著。尤其2016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

從區域分布看,汙染濃度呈現北低南高的態勢,秦皇島、承德、張家口空氣質量總體優於南部地區。從季節分布來看,冬季供暖季開始汙染嚴重,重汙染天氣頻發。

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與2013年相比下降33.0%,其中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與2013年相比下降18.0%。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1%,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

從近四年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優於京津冀區域,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顯著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從區域分布看,汙染濃度呈現北高南低的態勢。從季節分布來看,6-10月份全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重度及以上汙染主要集中在冬季。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長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與2013年相比下降31.3%,其中上海市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與2013年相比下降27.4%。該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1%,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5.4%,同比上升5.2個百分點(圖7-圖10)。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4日晚發布消息稱,北京等地繼續維持重度霾天氣。4日下午13:40時,FY-3B極軌衛星監測結合14:00時地面監測PM2.5濃度結果顯示:在無雲和少雲覆蓋區域,北京、河北東部、山西中北部、山東東部和中南部、陜西北部和內蒙古中部有輕到重度霾天氣。

其中,北京和河北東部繼續維持重度霾天氣。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大部、山西南部、陜西中南部等地面監測的霾區上空有雲覆蓋,影響衛星對近地面霾天氣的判識。經估算,FY-3B極軌衛星觀測到無雲區域的可視霾區面積約大於15萬平方公里。

FY-3B極軌氣象衛星監測圖像2017年01月04日1340(北京時)和1400(北京時)地面監測PM2.5濃度

全國霾區預報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49

環保部:年內堅決治理氣水土汙染 深化綠色金融政策

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將在治理大氣、水、土壤汙染的同時,也將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快實施環保領跑者制度。

第一財經記者11日晚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1月10日-11日,環保部在京召開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要一年,環保系統要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全面實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主線,對打贏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進行全面部署,細化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和改革措施,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攝影/章軻

大氣、水、土壤汙染是百姓最為關註的問題。陳吉寧表示,2017年堅決治理大氣、水、土壤汙染。持續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完善大氣環境管理制度,部署推進臭氧汙染防治;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亂汙企業群治理、中小鍋爐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等工作力度;深化機動車環境管理;加強重汙染天預測預報和預警會商,繼續強化重汙染天氣應對。

在水汙染治理方面,陳吉寧表示,將以貫徹落實《水十條》為主線,督促落實地方政府責任;配合住建部門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推進飲用水水源規範化建設;指導各地開展2.8萬多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各地工業集聚區要在2017年底前按規定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環保部門將全面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開展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加快土壤汙染防治法立法,繼續推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技術應用試點和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今年也是深化和落實生態環保領域改革的重要一年。陳吉寧表示,今年要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適時組織開展督察“回頭看”,推進中央各項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穩步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動試點省份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在2017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

同時,加快排汙許可制實施步伐,盡快形成以排汙許可為核心、精簡高效的固定源環境管理制度體系。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加強改革試點的協調指導、跟蹤評估和督促檢查,制定相關鑒定評估技術指南。完善環境經濟政策,繼續推進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綠色金融政策,加快實施環保領跑者制度。

在環境立法方面,陳吉寧介紹,今年將推進水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持續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對偷排偷放、數據造假、屢查屢犯企業依法嚴肅查處,加大重大環境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實施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依法追究超標排汙企業的行政、民事、刑事責任,促進企業自覺守法。同時,健全環境社會風險的防範與化解體系,強化關系公眾健康重點領域風險預警與防控。推進突發環境事件環境影響和損失評估,支持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初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

圍繞國家三大戰略,陳吉寧表示,今年將加快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指導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14個省市完成劃定任務。推進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轉型,加強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和觀測。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環保部門還將實施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工程,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著力提高環評工作水平,完善環境標準和技術政策體系,加大公眾參與力度,及時發布環境保護權威信息。

環保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0%,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同比增加5.7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減少2.3個百分點。國家層面對11個不符合環境準入要求的“兩高一資”、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970億元。358家環保系統環評機構全部完成脫鉤。

在環境保護督察方面,完成河北省試點及第一批對內蒙古等8個省(區)中央環保督察,剛剛結束第二批對北京、上海等7個省(市)督察進駐,共受理群眾舉報3.3萬余件,立案處罰8500余件、罰款4.4億多元,立案偵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約談6307人,問責6454人。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在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方面,河北、重慶率先啟動改革實施工作,在環境監察體系、環境監察專員制度、生態環保委員會、環境監測機構規範化建設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

2016年,環保部還對環境質量惡化趨勢明顯的7個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進行公開約談,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974件,實施查封扣押案件9622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521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968起,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1963件,同比分別上升36%、130%、68%、91%、16%。加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推動基層執法人員依法、嚴格、規範執法;推動環境監管執法平臺建設。

此外,環保部還對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開展遙感監測,對賀蘭山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公開約談,對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重點督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命名91個國家生態市縣,浙江建設首個部省共建美麗中國示範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77

京津冀未來5天再度重汙染 環保部13個督查組到位

臨近春運高峰和春節假期,再度襲來的重汙染天氣過程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又緊張起來。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省級環保預報部門聯合預報會商預測,預計1月14-18日,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山西局部可能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

14日上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質量預報預警中心主任李健軍研究員介紹,預計17-18日影響程度最重。期間,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衡水、邢臺、邯鄲、河南鄭州、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山東濟南、德州、聊城、濟寧、泰安、菏澤、淄博、棗莊、山西太原、臨汾和運城等城市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部分城市PM2.5濃度可能超過250微克/立方米。

19日前後,受冷空氣影響汙染形勢有望緩解。受氣象預報不確定性影響,具體形勢有待繼續判斷。

李健軍介紹,14-16日,大氣擴散條件逐步轉差,內蒙古中部、京津冀北部和山東東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山西大部和山東西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京津冀中南部和河南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

17-18日,擴散條件持續不利,區域北部和山東東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山西南部和山東西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以重至嚴重汙染為主。

19日前後,大氣擴散條件好轉,汙染形勢有望緩解。區域北部、山西南部和山東東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

李健軍表示,由於受氣象預報的不確定性以及現有汙染源排放的變化和大氣汙染機理的了解程度等局限條件影響,上述區域形勢預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另外區域各城市的精細化預報,也以當地城市空氣質量預報為準。

環境保護部大氣司環境質量管理處處長逯世澤告訴記者,環境保護部已要求相關省(市)根據區域聯合預報會商情況,密切關註區域汙染形勢,提前做好大氣重汙染應對工作,及時發布和有序調整管控預案,切實落實汙染減排措施,盡最大可能減輕大氣重汙染的危害和影響。

逯世澤介紹,12日晚,環境保護部提前兩天向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警提示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區域預測預報結果,及時發布預警,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截至目前,區域內已經有30個城市按照預報結果啟動了應急預案,實施大範圍應急聯動,共同應對重汙染天氣。其中河北石家莊、河南鄭州、山西臨汾等14個城市啟動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山東濟南、山西太原等12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山東濱州等4個城市啟動藍色預警。

“昨天晚上,陳吉寧部長及時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邀請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省環保部門負責同誌參加,分析研判此次重汙染天氣發生態勢,安排部署應對工作。”逯世澤說。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環保部已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傳輸通道上,布設了大量超級站,開展雷達和走航觀測,實時跟蹤掌握汙染組分情況和動態變化情況,為有效應對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逯世澤告訴記者,環保部還創新了檢查方式,實施省部結合、交叉執法。抽調各地骨幹組成13個督查組,分赴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開展交叉督查,核查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利用衛星遙感、網格地圖等手段,對區縣“散小亂汙”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及時公布重點源企業在線監測超標情況,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各類違法行為。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當日建議兒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和室外作業時間。同時建議公眾盡量利用公共交通和倡導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1月14日上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多位專家向記者介紹新一輪重汙染天氣過程預判情況。攝影/章軻

1月14日上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一位技術人員正在密切監測重汙染天氣過程。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46

環保部氣象局回應“暫停霾預警”:正研究聯合會商發布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關於氣象部門停止發布霾預報預警一事,環境保護部和中國氣象局今天對記者表示,根據《大氣汙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環境保護部和中國氣象局正在研究聯合會商和發布的相關事宜。

環境保護部和中國氣象局表示,每次重汙染天氣過程發生前,環保、氣象部門會依法發布空氣重汙染和霾預警信息,各地方政府依據此預警信息,啟動應急應對措施。由於評價指標體系、分級標準和發布流程等方面存在差異,環保部門發布的空氣重汙染預警信息與氣象部門發布的霾預警信息有時存在不一致,給公眾認知和地方政府應對工作帶來困擾。

此前,互聯網上出現了一份某省氣象局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內部通知,引發廣泛關註。

網上流傳的《關於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94

冀中能源下屬企業應急響應措施不到位 被環保部嚴肅處理

環境保護部17日晚通報稱,河北省邯鄲市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亨健礦業有限公司不按要求停止土方作業,仍在進行露天挖掘裝載,應急響應措施落實不到位,對此,環保部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依法嚴肅處理。

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冀中能源集團)成立於2008年6月,是經河北省政府批準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在深、滬兩市擁有冀中能源、華北制藥和金牛化工3家上市公司,並擁有一家企業財務公司。位列世界500強第315位,中國企業500強第60位,中國煤炭企業100強第3位。

邯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邯鄲礦務局,成立於1958年4月,2002年改制為邯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6月,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立,邯礦為其子公司。

冀中能源曾發起設立河北航空,因連年虧損,後來被廈門航空接手。攝影/章軻

環保部介紹,相關督查組近日繼續對石家莊、保定、邯鄲、邢臺、臨汾、菏澤、焦作、安陽、新鄉市等地進行督查。

17日,督查組對臨汾市多家焦化企業用於熄焦的廢水進行取樣監測。發現山西三維瑞德焦化有限公司、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臨汾萬鑫達焦化有限責任公司、臨汾晉能焦化有限公司熄焦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氨氮、揮發酚等汙染物嚴重超標排放。其中,三維瑞德焦化有限公司揮發酚濃度29.4mg/L,甚至超過《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97倍(標準限值0.3mg/L)。

督查還發現,少數企業仍存在嚴重違法排放行為。河北省邢臺白玉礦產品有限公司煤氣發生爐脫硫設施不運行。安新縣鑫益豐銅業有限公司現有1座自熱式高溫爐燜爐,頂部冒煙明顯;出料口封閉不全,配套集塵設施簡易;熔煉爐車間出料口及澆註機均未配備集塵設施;兩座巨型煤堆及渣堆未苫蓋。山東省菏澤市鄄城華興彩色玻璃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玻璃熔化窯爐處於保溫狀態,但其脫硫脫硝設施均未建成。

此外,部分地方應急響應措施落實不到位。河北省邯鄲市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亨健礦業有限公司不按要求停止土方作業,仍在進行露天挖掘裝載。邯鄲市黃粱夢鎮官莊村一無名鐵渣利用廠,屬“散亂汙”企業,粉塵汙染嚴重。保定市安新縣星通造紙廠、安新縣遠東紙業有限公司10蒸噸/小時燃煤鍋爐不按要求停止使用,並且設置障礙故意阻撓督查組進場檢查。山東省菏澤民生熱力有限公司沒按應急響應通知要求,降低相應生產負荷。

環保部表示,針對上述問題,督查組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依法嚴肅處理,盡快落實整改要求。

環保部預計,1月18日,京津冀區域北部擴散條件有所改善,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中南部擴散條件持續不利,山西南部和山東大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以重至嚴重汙染為主。19日,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區域大部汙染物基本清除,汙染過程基本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01

環保部新年首次約談 山西臨汾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被限批

環境保護部19日上午宣布,決定暫停臨汾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並要求山西省環保廳,以及臨汾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步執行。

當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對山西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進行了約談,督促臨汾市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深化大氣汙染治理,強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盡快遏制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這是進入201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首次對地方政府進行約談。

1月19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對山西省臨汾市進行約談。攝影/章軻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約談會上通報了環保部的約談意見。約談認為,臨汾市大氣環境突出問題有五項: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臨汾市2016年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濃度均值較2015年分別上升33.3%、25.4%、29.7%、3.1%、19.3%和11.1%,空氣質量六項監測指標均不降反升。2016年,全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增加31天,優良天數同比減少22天,大氣環境質量已連續兩年呈現惡化趨勢,形勢嚴峻。

焦化、鋼鐵等工業企業違法排汙。臨汾市目前有焦化企業20余家,部分企業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或未按要求提標改造,或裝煤、推焦、熄焦過程無組織排放管控不到位,二氧化硫等汙染物超標排放嚴重。同時大量焦化廢水未經處理達標就用於熄焦,導致廢水蒸發排放,汙染問題突出。

近期重汙染天氣應急督查發現,山西焦化集團公司6條生產線脫硫脫硝設施仍未建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標排放,熄焦廢水揮發酚濃度超標0.6倍。三維瑞德焦化二氧化硫超標排放,熄焦廢水揮發酚濃度超標97倍。臨汾萬鑫達焦化熄焦廢水揮發酚、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超標69倍、8倍和125倍。臨汾晉能焦化熄焦廢水揮發酚、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超標495倍、5倍和13倍。鋼鐵行業球團設備普遍沒有建成脫硫設施,部分鋼鐵企業高爐及燒結機上料、落料口無密閉設施,物料露天堆存,廠區地面積塵嚴重。亞新集團中升公司球團工序未建脫硫設施,燒結工序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二氧化硫長期超標排放。

散燒煤及鍋爐汙染管控不力。臨汾市沿汾河平川六縣(市)冬季采暖用煤數量大,對煤質監管不嚴,燃煤汙染排放嚴重。抽查發現,臨汾市2016年冬季居民用煤含硫率均值達到約1.6%。臨汾市區86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基本無脫硫設施,燃煤煤質差,汙染排放嚴重。

堯都區海姿供熱公司2臺100蒸噸鍋爐僅建有水膜除塵脫硫一體化裝置,脫硫裝置基本沒有運行,汙染物超標排放。襄汾縣供熱公司兩臺40蒸噸鍋爐未提標改造,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且擅自停運在線監控設施,逃避監管。翼城首旺煤業公司鍋爐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煙塵排放超標。

綜合督查整改不到位。2016年5月,環境保護部組織華北督查中心會同山西省環保廳對臨汾市開展環境保護綜合督查,並於當年8月進行公開反饋。督查指出的焦化企業治汙設施升級改造滯後、鋼鐵企業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工礦企業揚塵汙染明顯、城鄉接合部小企業汙染突出等涉及大氣汙染問題,均未整改到位,一些問題甚至更加嚴重,加劇了冬季大氣汙染程度。

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不力。2016年入冬以來,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尤其是SO2濃度均值嚴重超標。但臨汾市未及時向社會發布預報預警,也未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控制措施,應對工作被動。

環境保護部約談紀要。攝影/章軻

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在會前親自修改發言稿。攝影/章軻

約談指出,為切實督促臨汾市加快整改,盡快降低大氣汙染程度,回應社會關切,環境保護部決定暫停臨汾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並要求山西省環保廳,以及臨汾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步執行。

根據約談要求,臨汾市應切實提高認識,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要求,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盡快遏制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對長期超標違法排汙的企業,要堅決按《環境保護法》要求,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有關整改方案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環境保護部,並抄報山西省人民政府。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約談會上宣布環保部約談意見。攝影/章軻

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在約談會上表態。攝影/章軻

“如芒在背,如坐針氈。”約談會上,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表示,“環保部的通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市環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嚴肅指出我市入冬以來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市區二氧化硫深度超標嚴重。我對此心情非常沈重。”

劉予強一再說,“因為我們工作不到位,給臨汾、給山西抹了黑,給環保部添了亂,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我感到非常不安、自責和內疚。”

約談會後,劉予強對記者表示,“今天環保部通報的問題,客觀準確,切中要害。對此,我們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堅決認理認賬認責,認罰認改認幹,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就是要擼起袖子,真抓實幹,馬上就辦,抓好整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69

環保部透露現場執法秘籍:“2+26”個城市有熱點網格

“往北開,具體怎麽走聽我的。”這是元旦期間,環境保護部派出的一個督查組在河南省某地檢查的情景。

第一財經記者當時與督查組組長同車,坐在後座上。車行一個多小時,記者看到,這位督查組組長掏出手機,打開一個頁面,上面顯示的是一個網格狀的圖象。

這位組長告訴記者,通過這些熱點網格,可以快速認別汙染物高排放區。

督查人員通過熱點網格實地檢查某地汙染排放情況。攝影/章軻

在環保部官網上,此前沒有任何一條有關“熱點網格”的消息。

24日,環保部透露,根據預測預報情況,2017年1月24日至26日,將有一輪重汙染天氣過程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而在此次應對中,環保部利用衛星遙感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篩選大氣汙染熱點網格輔助執法檢查,以提升環境監管的精準性。

環保部透露,已將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2+26”城市(2指北京市和天津市,26指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等26個城市)按照3km×3km劃分網格,共計36793個。

環保部介紹,為快速識別汙染物高排放區,重點關註上次重汙染天氣結束後,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1月20~23日期間,每天的衛星遙感、空氣質量地面觀測、氣象觀測等各類數據,利用認知計算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對各個網格的PM2.5濃度計算,篩選出每個城市PM2.5濃度最高的10個熱點網格,共計280個。

環保部應急中心副主任閆景軍年初曾向媒體表示,“這些熱點網格是通過一個計算機總體的運行信息技術的合成,用衛星遙感把京津冀主要地區劃分了若幹個網格,通過模擬繁衍來確定每一個網格的PM2.5的平均濃度,根據濃度的變化,來確定督查的重點地區。這次督查主要運用網格來檢查省與省、市與市交界地區的小散亂企業。”

“網格化這種方式是非常科學的,特別是網格緊盯著的是熱點。所謂熱點往往都是區域的重汙染的一個源頭,通過對這個熱點進行有效的監督,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環保部已組織“2+26”城市環保部門,對上述熱點網格開展集中執法檢查,重點關註三個方面的情況:政府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落實情況,限產停產企業、施工工地落實情況;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企業、燃煤供熱鍋爐達標排放及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小散亂汙”企業清理取締情況,尤其是省界、市界、工業大院等區域。

環保部表示,已要求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發現的問題要盡快依法解決,並及時向社會公開。

相關:

“2+26”主要城市熱點網格

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2+26”城市)熱點網格


北京市熱點網格


天津市熱點網格


石家莊市熱點網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