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環保部: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環境保護部1月4日晚向媒體通報稱,從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區域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

環保部當晚通報了全國及部分地區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從2015、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PM2.5日均值濃度來看,空氣質量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占比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從區域分布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呈現區域性特征。從時間分布來看,3-10月份空氣質量較好,重汙染天氣主要發生在冬季。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環保部表示,從近四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區域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夏季空氣質量改善顯著。尤其2016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

從區域分布看,汙染濃度呈現北低南高的態勢,秦皇島、承德、張家口空氣質量總體優於南部地區。從季節分布來看,冬季供暖季開始汙染嚴重,重汙染天氣頻發。

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與2013年相比下降33.0%,其中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與2013年相比下降18.0%。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1%,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

從近四年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來看,該地區空氣質量優於京津冀區域,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顯著減少,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從區域分布看,汙染濃度呈現北高南低的態勢。從季節分布來看,6-10月份全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重度及以上汙染主要集中在冬季。

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長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與2013年相比下降31.3%,其中上海市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與2013年相比下降27.4%。該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1%,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5.4%,同比上升5.2個百分點(圖7-圖10)。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4日晚發布消息稱,北京等地繼續維持重度霾天氣。4日下午13:40時,FY-3B極軌衛星監測結合14:00時地面監測PM2.5濃度結果顯示:在無雲和少雲覆蓋區域,北京、河北東部、山西中北部、山東東部和中南部、陜西北部和內蒙古中部有輕到重度霾天氣。

其中,北京和河北東部繼續維持重度霾天氣。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大部、山西南部、陜西中南部等地面監測的霾區上空有雲覆蓋,影響衛星對近地面霾天氣的判識。經估算,FY-3B極軌衛星觀測到無雲區域的可視霾區面積約大於15萬平方公里。

FY-3B極軌氣象衛星監測圖像2017年01月04日1340(北京時)和1400(北京時)地面監測PM2.5濃度

全國霾區預報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