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息人士:險資救市可能還有更多政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130.html

消息人士:險資救市可能還有更多政策

第一財經日報 楊芮 2015-07-09 12:29:00

7月9日保監會發文明確保險資管公司不得強制要求券商提前還款,主要針對與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債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業務。有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透露:“接下來險資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相關政策出臺穩定市場。”

繼7月8日放寬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後,保險資金一改低調形象,7月9日保監會發文明確保險資管公司不得強制要求券商提前還款,主要針對與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債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業務。

有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透露:“接下來險資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相關政策出臺穩定市場。”

此次發文針對的業務主要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發行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與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債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業務,保監會明確:“可以協商合理確定還款期限,不得單方強制要求證券公司提前還款。”

“這可能意味著兩融收益權業務的展期,不過現在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試點開展上述業務,並不屬於保險資管產品開放範圍內。”一名保險資管人士如是分析。據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了解,保險資金參與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尚處於試點階段,截至2014年末,實際規模387億元。據記者了解,銀行在開展上述業務時一般的還款期限是在一年內,券商會設置130%左右的預警線,券商還要承擔動態和靜態的差額補足義務。上述保險資管人士並未透露保險開展相關業務的還款期限。

目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行以券商融資業務債權收益權為投資標的的資管產品是保監會試點開展的合法合規業務。據報道,泰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去年7月就曾推出穩健1號資產管理產品,該產品把券商融資收益權作為一個資產包,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一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將該資產包作為投資標的。通常,兩融債權資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8%-6.5%之間。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7月11日,創新型產品泰康資產穩健1號債權收益權資產管理產品成功募集。而除泰康外,華泰、人保亦參與上述業務,不過整體規模較小。

針對市場影響,記者采訪的多名資管人士表示實際影響較大,不過在整體規模中保險資金在上述業務中的占比較小。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發行的各類資產管理產品累計規模超過1.1萬億,占保險機構總資產的比重約11%。

另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7月8日透露:“目前,業內有2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0余家專業資產管理公司、10家香港子公司管理著業內外資產近13萬億元。目前,保險資產質量優良,風險可控,安全性高。”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50

消息稱日本三菱公司將賠償3千多中國勞工每人1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814.html

消息稱日本三菱公司將賠償3千多中國勞工每人10萬

中國新聞網 2015-07-24 11:09:00

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強制征用中國勞工一事,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與中國受害者談判團基本決定達成全面和解協議,主要內容為三菱表示“道歉”,並以基金方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人民幣10萬元。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日媒23日報道,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強制征用中國勞工一事,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與中國受害者談判團基本決定達成全面和解協議,主要內容為三菱表示“道歉”,並以基金方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人民幣10萬元。

日媒援引相關人士消息稱,支付對象共計3765人,將是日本企業戰後補償人數最多的一次。雙方正在準備於近期在北京簽署和解協議書。

這將是日本企業首次主動向被日本最高法院駁回賠償要求的中國人受害者提出道歉,並提供全面的經濟補償。

談判團由4個受害者團體中占多數的3個團體構成。據相關人士透露,三菱方面在和解協議方案中承認,二戰中根據日本政府內閣決議強擄至日本的3.9萬名中國勞工中,有3765人被三菱材料的前身企業及承包公司接收,其中約720人罹難,被迫勞動構成了“侵害人權的歷史事實”。

在此基礎上,三菱材料將對受害人及其遺屬表達“痛徹反省”及“誠摯歉意”。除支付上述費用外,三菱材料還將支付紀念碑建設費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2萬元),用於調查失蹤勞工的調查費2億日元。

3765人中目前掌握受害者本人或遺屬信息的約有1500人,今後將利用調查費尋找其他受害者及遺屬。如最終尋得全員信息,支付總額將達到80億日元。

受害者方面自2013年3月成立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方面談判。健在的受害者越來越少,僅剩十余人。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12

消息稱前海人壽將聯合生命人壽等增持萬科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8/936788.html

前海人壽據稱將聯合生命人壽和前海開源基金繼續增持萬科各5%,這幾個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達到20%時,將撼動萬科控制權。

20100116193406cdbed.thumb_head

強勢打入房企“朋友圈” 險資進地產,想要更多(圖片來源網絡)

本報記者 陳小瑛 深圳報道

萬科近期被前海人壽的強勢舉牌擾亂了陣腳。

一位接近姚氏兄弟的投資家告訴記者,前海人壽還將聯合生命人壽和前海開源基金繼續增持萬科各5%,這幾個一致行動人總持股比例達到20%時,就將撼動萬科的控制權。

“險資青睞地產股,謀求的並非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者角色,而是有更大的戰略意圖。”業內一位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金地地產的戰略決策已受險資影響,萬科如果反擊不力,也或將步金地後塵。

實際上,房地產行業已成為險資重點投資領域。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133家A股房企中,險資進入前十大股東的房企有23家,占比達17%。

截至目前,遠洋地產、金地、佳兆業的第一大股東均為險資企業,碧桂園、萬科、金融街、華僑城等房企則均被險資參股,成為第二大股東。其中部分險資企業已在業務上展開與地產公司的合作。

意圖參與房企決策

前海人壽與一致行動人鉅盛華在7月份接連兩次舉牌萬科,耗資約160億元取得萬科10%股份,一舉躍升為萬科第二大股東。而截至一季度末,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持股14.9%。

面對突然出現的新股東,萬科高層顯得頗為緊張。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與萬科總裁郁亮立即拜訪了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決策層商討對策。

“收購萬科股份之前,前海人壽並未與萬科商量入股意圖,而這樣大手筆的操作也並非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上述業內分析人士稱,由於股權分散,萬科有可能在經營策略上受到股東影響。

萬科如今的境遇,行業內早有先例。金地地產去年被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聯合舉牌,兩者占股比例分別達到29.99%和19%,雖然目前只有2位董事進入金地,但已經對金地的經營戰略產生了影響,比如今年5月金地管理層提出的核心員工項目跟投議案就遭到否決。

“去年萬科股價低的時候前海人壽沒有增持是因為資金不足,今年融資環境改善,前海人壽可以借錢買股。”上述投資家稱。

前海人壽是寶能系旗下的金融旗艦,其董事長由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擔任,近兩年來姚氏兄弟在資本市場動作不斷。去年,前海人壽曾舉牌深振業、天健集團等深圳本地國有房企,股權占比升至5%,但遭遇深圳國資委[微博]的反擊後,最終前海人壽放棄了增持選擇退出。此後,寶能又在今年耗資70億元參股華僑城,占股比例達12.1%,成為華僑城第二大股東。

“如果前海人壽聯合其他投資機構控制萬科後,就可以直接並購或整合其他房企。”上述投資家稱,前海人壽肯定會幹涉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度以及員工項目跟投制,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經營公司。

“別看20%的比例不高,也無法絕對控股,但他們可以聯合中小股東,在提升市值的目標上,中小股東是樂見其成的。”上述投資家說,深康佳中小股東逆襲大股東控制董事會的案例證實了這種可能性。

尋找投資“捷徑”

目前,險資持有地產股的單一比例都在30%的要約收購紅線以下,如生命人壽將金地的持股比例控制在30%以內,但聯合安邦保險的股份占據金地約一半,基本上掌握了金地的未來走向。

安邦舉牌金融街股權時,金融街管理層也曾與安邦溝通,但安邦拒絕透露收購意圖,這也引發了金融街及其大股東對安邦的警惕,從而進一步增持至29.2%,鞏固控股地位。

2009年,央企中遠集團退出遠洋地產後,中國人壽持續增持成為遠洋地產第一大股東,目前持有遠洋地產29.51%。此後,中國人壽的多個公建項目由遠洋地產承建,遠洋地產也在拓展養老、房地產金融等業務上與中國人壽有所交叉。

“這些大舉買入房地產股票的險資,大多是出於財務投資目的,看好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也有一部分則是出於業務轉型需要,看重養老地產等上下遊業務,希望通過控股和收購龍頭房企擴大地產業務。”上述投資家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分析,前海人壽之所以舉牌萬科,主要是看中萬科的行業龍頭地位,萬科本身就有資產儲備,也有物業管理的能力,前海人壽進入萬科董事會後,會讓萬科放慢開發速度,轉型做其他產業,這樣可以從估值上提升萬科市值。

實際上,萬科從去年開始已將重心放在轉型路上,郁亮在今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也表示,萬科將成為有多業態上市平臺的一個控股集團,進而實現萬億市值目標,近期萬科提出要打造物業、精裝、產業三個事業部分拆上市。

“股東重視的是資產回報率,現在萬科等地產企業的估值較低。”上述投資家說,險資也不光持有地產股,同時也會直接購買地產物業作為長期投資。

以前海人壽為例,公司成立三年來,前海人壽有5次受讓地產企業的股權,5次涉及對地產關聯企業借款,3次涉及對房產類企業增資,還有2次屬於直接購買寫字樓物業。

目前,泰康人壽、中國人壽、合眾人壽等保險公司在北京昌平、上海松江、廣州蘿崗、蘇州等地拿地建設養老項目,而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深圳一家保險公司高管對記者說,房地產行業的回報率目前仍是諸多產業中較高的,而險資企業手握重金,通過控制一家地產企業再並購其它房企,這是一條迅速做大企業的捷徑。

“這是一個大趨勢,保險資金投資策略首先考慮的是穩健、安全,其次才是收益,萬科今年的股價相對穩定。

  • 華夏時報
  • 李凈翰
  • 陳小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71

惠普“搶人”大戰背後爆料:內線放消息,員工維權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7/151439.shtml

曾經光環滿滿的外企,面臨不斷的裁員、並購、重組,員工們人心惶惶。從諾基亞到Adobe,到雅虎,再到惠普,專註互聯網就職機會的周伯通招聘、拉勾網等一次次成為接盤俠。那麽,中國的外企時代已經結束了嗎?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搶人”戰

午休時間,惠普大廈的員工,一小股一小股地湧向惠普大廈附近的一間小咖啡廳。

阿里健康、滴滴、特斯拉、京東、小米、聚美優品、優酷土豆、知乎等20家互聯網企業的HR們,一人坐鎮一張桌子,等待來自惠普的面試者,咖啡廳的人漸漸多起來。

周伯通招聘策劃了這起搶人大戰。他們最先是從惠普員工內部得知的“內線”消息,今年5月份,清華紫光與中國惠普達成協議,收購惠普旗下EG企業集團和惠普華三業務,而這次涉及到的2700名EG員工,對於新公司的工作邀約,極為不滿。

“我們希望在他們在簽約前,能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周伯通招聘的口號是:“惠普的朋友,簽約前,先來喝杯咖啡吧!”

惠普員工的維權戰

員工維權團的成員林風(化名)透露了這次事件惠普內部的細節。

7月30日,2700名EG員工被召集,收到了新公司的工作邀約。此前,他們並未獲知任何被收購後的安排細節。

當員工們拿到這份邀約時,“被完全震驚”。雖然在薪酬上沒有變動,但分配給每個人的股票數額差距極大,受到重視的部門可達1萬股,邊緣化人員只有象征性的10股左右。

另外,邀約上附了一些不合理條款,包括董事長有權修改任何條款、承諾未來無條件轉移到子公司等。

在工齡問題上,惠普員工尤其不滿。到了新公司後,工齡繼續延續,而不做結算。林風稱:“感覺員工是被出賣了,而不是受到邀請。”

邀約中明確:員工必須在8月14日下午3點前簽署,否則將視為放棄邀約,惠普內部也不再保證有工作崗位。

其中有1600名員工聯名申請買斷工齡再去新公司,未得到回應。其中800人,組成了維權團,每人籌集了200元,作為經費和資方博弈、談判。

維權團正式給公司高層發起對話,希望在8月6日前能獲得回應,但並未得到高層反饋。

惠普為啥下嫁?“棱鏡門”後遺癥

“惠普是全球500強的外企,如今被賣給一家國企,我們真的有心理落差。”林風說,這次惠普的“下嫁”,是一次戰略性布局。

自“棱鏡門”以來,中國開始重視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沒有網絡安全,就就沒有國家安全”,惠普、思科等美國科技公司,因為信任危機,在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大面積萎縮。

而這次惠普選擇國企紫光來出售華三和EG企業集團,是試圖通過國企身份“包裝”後,緩和中國政府的信任危機,重新拓展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和發展。

值得註意的一點是,在此出售的EG企業集團中,惠普只將銷售和渠道部門出售,依然保留了開發團隊。

因此可見,“這只是為了解決渠道問題的戰略部署。”對這一戰略調整的前景,林風表示還需觀望。

作為互聯網的招聘平臺周伯通和拉勾網都紛紛出來表態,覺得外企的光環已經被卸下,中國的外企時代已經終結。對諾基亞、Adobe、雅虎,和這次惠普的員工,國內公司都曾聯手上演過搶人大戲。大戲落幕之後,留給看客的,是對當年畢業生們擠破頭顱湧進外企,如今紛紛花落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唏噓和反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76

惠普“搶人”大戰背後爆料:內線放消息,員工維權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7/151439.shtml

曾經光環滿滿的外企,面臨不斷的裁員、並購、重組,員工們人心惶惶。從諾基亞到Adobe,到雅虎,再到惠普,專註互聯網就職機會的周伯通招聘、拉勾網等一次次成為接盤俠。那麽,中國的外企時代已經結束了嗎?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搶人”戰

午休時間,惠普大廈的員工,一小股一小股地湧向惠普大廈附近的一間小咖啡廳。

阿里健康、滴滴、特斯拉、京東、小米、聚美優品、優酷土豆、知乎等20家互聯網企業的HR們,一人坐鎮一張桌子,等待來自惠普的面試者,咖啡廳的人漸漸多起來。

周伯通招聘策劃了這起搶人大戰。他們最先是從惠普員工內部得知的“內線”消息,今年5月份,清華紫光與中國惠普達成協議,收購惠普旗下EG企業集團和惠普華三業務,而這次涉及到的2700名EG員工,對於新公司的工作邀約,極為不滿。

“我們希望在他們在簽約前,能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周伯通招聘的口號是:“惠普的朋友,簽約前,先來喝杯咖啡吧!”

惠普員工的維權戰

員工維權團的成員林風(化名)透露了這次事件惠普內部的細節。

7月30日,2700名EG員工被召集,收到了新公司的工作邀約。此前,他們並未獲知任何被收購後的安排細節。

當員工們拿到這份邀約時,“被完全震驚”。雖然在薪酬上沒有變動,但分配給每個人的股票數額差距極大,受到重視的部門可達1萬股,邊緣化人員只有象征性的10股左右。

另外,邀約上附了一些不合理條款,包括董事長有權修改任何條款、承諾未來無條件轉移到子公司等。

在工齡問題上,惠普員工尤其不滿。到了新公司後,工齡繼續延續,而不做結算。林風稱:“感覺員工是被出賣了,而不是受到邀請。”

邀約中明確:員工必須在8月14日下午3點前簽署,否則將視為放棄邀約,惠普內部也不再保證有工作崗位。

其中有1600名員工聯名申請買斷工齡再去新公司,未得到回應。其中800人,組成了維權團,每人籌集了200元,作為經費和資方博弈、談判。

維權團正式給公司高層發起對話,希望在8月6日前能獲得回應,但並未得到高層反饋。

惠普為啥下嫁?“棱鏡門”後遺癥

“惠普是全球500強的外企,如今被賣給一家國企,我們真的有心理落差。”林風說,這次惠普的“下嫁”,是一次戰略性布局。

自“棱鏡門”以來,中國開始重視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沒有網絡安全,就就沒有國家安全”,惠普、思科等美國科技公司,因為信任危機,在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大面積萎縮。

而這次惠普選擇國企紫光來出售華三和EG企業集團,是試圖通過國企身份“包裝”後,緩和中國政府的信任危機,重新拓展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和發展。

值得註意的一點是,在此出售的EG企業集團中,惠普只將銷售和渠道部門出售,依然保留了開發團隊。

因此可見,“這只是為了解決渠道問題的戰略部署。”對這一戰略調整的前景,林風表示還需觀望。

作為互聯網的招聘平臺周伯通和拉勾網都紛紛出來表態,覺得外企的光環已經被卸下,中國的外企時代已經終結。對諾基亞、Adobe、雅虎,和這次惠普的員工,國內公司都曾聯手上演過搶人大戲。大戲落幕之後,留給看客的,是對當年畢業生們擠破頭顱湧進外企,如今紛紛花落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唏噓和反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17

敏感消息敏感嗎? by 阿梅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9/23/%e6%95%8f%e6%84%9f%e6%b6%88%e6%81%af%e6%95%8f%e6%84%9f%e5%97%8e/

敏感消息敏感嗎?

1148311_b24031fb0acacf4dad2fb1cd08210a33_620

在後雷曼年代,監管要求大幅收緊, 天秤一下子從寬鬆轉至極緊。面對嚴苛的監管,一向代表著貪婪的金融界別當然首當其衝。

過去幾年, 從事金融業的朋友無不叫苦連天,被縛手縛腳,有生意都唔想做,是聽得最多的申訴。在某些領域,監管甚至繁瑣到趕客的地步。太誇張?你只需隨便到一間銀行嘗試開個戶,便知一二。我認識一些本想來港拓展業務的老闆,僅是為了在港開個公司銀行賬戶,便搞得頭昏腦脹,甚至以放棄收場。

聽說,金融界現在普遍都用上一半的工作時間來應付規管部門。今天,市場上最搶手的,不再是拉到大客的營業員,而是專門每日與監管機構搏鬥的合規人才。當然,就好似自遊行一樣,市好唔憂做,黑面趕客無人理,只不過,若市況一旦逆轉,情況將相當不妙。

或借用成龍大哥的金句,「金融人」是要管的。問題是,怎樣才管得合理呢?

我認為,假如當公司每下一個商業決定時,都要加入埋應付監管的考慮,監管便是太嚴。畢竟,監管只是糾察角色,用以維持秩序,倘若影響到生意的本質,那就是矯枉過正了。

另一個代表著貪婪的股票市場,當然也受到嚴密的監管。其中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就是對上市企業作出敏感消息披露的要求。根據港交所的要求,假如消息實屬敏感,管理層便需適時作出公告。問題是,怎樣才算敏感呢?

早前,利邦公布旗下品牌與碧鹹的合營公司簽定獨家合作協議,推出碧鹹系列,受消息帶動,利邦股價單日彈升五成。老實講,我完全不明白為何消息能帶動股價彈升。首先,鹹爺在長沙灣被路人野生捕獲,消息一早通曬天;再者,利邦跟明星潮人合作簽協議,實屬例行公事,如果這算敏感,我猜想公司所簽的每份合約都要作公告了。

有趣的是,由於股價最終因消息炒起近五成,港交所肯定算這是敏感消息了。問題是,事前你又怎能估到市場對消息的反應呢? 用股價反應來衡量消息是否屬敏感, 實有點本末倒置。正因如此,現在不少上市公司有理冇理公告再算,導致大量怪雞公告出現,連新戲上映都講埋,以避免刑責風險。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92

敏感消息敏感嗎? by 阿梅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9/23/%e6%95%8f%e6%84%9f%e6%b6%88%e6%81%af%e6%95%8f%e6%84%9f%e5%97%8e/

敏感消息敏感嗎?

1148311_b24031fb0acacf4dad2fb1cd08210a33_620

在後雷曼年代,監管要求大幅收緊, 天秤一下子從寬鬆轉至極緊。面對嚴苛的監管,一向代表著貪婪的金融界別當然首當其衝。

過去幾年, 從事金融業的朋友無不叫苦連天,被縛手縛腳,有生意都唔想做,是聽得最多的申訴。在某些領域,監管甚至繁瑣到趕客的地步。太誇張?你只需隨便到一間銀行嘗試開個戶,便知一二。我認識一些本想來港拓展業務的老闆,僅是為了在港開個公司銀行賬戶,便搞得頭昏腦脹,甚至以放棄收場。

聽說,金融界現在普遍都用上一半的工作時間來應付規管部門。今天,市場上最搶手的,不再是拉到大客的營業員,而是專門每日與監管機構搏鬥的合規人才。當然,就好似自遊行一樣,市好唔憂做,黑面趕客無人理,只不過,若市況一旦逆轉,情況將相當不妙。

或借用成龍大哥的金句,「金融人」是要管的。問題是,怎樣才管得合理呢?

我認為,假如當公司每下一個商業決定時,都要加入埋應付監管的考慮,監管便是太嚴。畢竟,監管只是糾察角色,用以維持秩序,倘若影響到生意的本質,那就是矯枉過正了。

另一個代表著貪婪的股票市場,當然也受到嚴密的監管。其中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就是對上市企業作出敏感消息披露的要求。根據港交所的要求,假如消息實屬敏感,管理層便需適時作出公告。問題是,怎樣才算敏感呢?

早前,利邦公布旗下品牌與碧鹹的合營公司簽定獨家合作協議,推出碧鹹系列,受消息帶動,利邦股價單日彈升五成。老實講,我完全不明白為何消息能帶動股價彈升。首先,鹹爺在長沙灣被路人野生捕獲,消息一早通曬天;再者,利邦跟明星潮人合作簽協議,實屬例行公事,如果這算敏感,我猜想公司所簽的每份合約都要作公告了。

有趣的是,由於股價最終因消息炒起近五成,港交所肯定算這是敏感消息了。問題是,事前你又怎能估到市場對消息的反應呢? 用股價反應來衡量消息是否屬敏感, 實有點本末倒置。正因如此,現在不少上市公司有理冇理公告再算,導致大量怪雞公告出現,連新戲上映都講埋,以避免刑責風險。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16

科普:朋友圈傳播假消息要坐牢到底說的是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970.html

科普:朋友圈傳播假消息要坐牢到底說的是啥?

一財網 霜月 2015-10-28 23:08:00

近日消息,根據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11月起,在網絡或其他媒體上散播虛假信息,最高可獲刑7年。

當下信息發達的社會,特別是在微信朋友圈普及的情況下,想必不少人的朋友圈里面都會有人轉發各種聞所未聞或者駭人聽聞的消息。然而令人困擾的是,這些消息未必都是真的,一些微信公眾號為了“吸粉”或者增加知名度,便會傳播一些看上去很真實,實際上是子虛烏有的消息來博人眼球。甚至一些消息在被廣泛傳播之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為了整治當下網絡環境下層出不窮的虛假消息以及防治此類消息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近日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11月起,在網絡或其他媒體上散播虛假信息,最高可獲刑7年。

原文如下:

在現行刑法第291條中增加了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實,早在2013年9月,最高檢與最高院就曾出臺司法解釋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從而為誹謗罪設定了非常嚴格的量化的入罪標準。

也就是說在微信上或者其他社交軟件上傳播誹謗他人的消息,當點擊量與轉發次數超過一定數量時,就會被認定為誹謗罪。根據我國《刑法》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也是國家首次對相關行為做出司法解釋,這也就出現了此前微博造謠“楊冪不雅視頻事件”引發楊冪報警的故事。

楊冪為“不雅視頻”前往派出所報案現場

然而這對當下的複雜網絡環境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並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因此此次《刑法修正案(九)》出臺,增加了相關的法條。

當然,光憑法條的原文想必不少人還是對此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那麽小編就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這條新增法條的主要內容。

例一:甲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故意編造某地出現急性傳染病的消息,並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傳播,造成該地區人們出現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並使得該地區旅遊業收入大幅度下滑,進一步影響到其他產業。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甲為了謀取個人利益,編造急性傳染病的假消息,符合法條中所述“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然後其又在微信上大肆傳播,滿足“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這兩個行為已經具有構成犯罪的主觀條件,再加之其傳播的消息造成了該地區人們的恐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滿足“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以及“使該地區旅遊業收入大幅下降,進一步影響到其他產業”的客觀條件,甲已經構成了犯罪,將受到相關的處罰。

例二:此前朋友圈內廣泛流傳一則名為“豬肉大面積出現鉤蟲?”的消息,該消息稱:“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然而,真相是:“鉤蟲只寄生於動物腸道內,成蟲無法在肌肉組織存活,且蟲體經高溫後即死亡崩解,傳言毫無科學根據!”若是該消息對豬肉銷售產生了影響,或是使得豬肉價格大面積下跌,編造該消息或者明知是假消息還大肆傳播的人也屬於觸犯該法條,將受到相關的刑罰。

網傳豬肉中出現鉤蟲

此法條一出,不僅是給那些為了博眼球的人一個警醒,告誡他們不要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影響公眾的行為,也是國家為凈化網絡環境做出的重大努力。當然,法律畢竟不是萬能的,面對這種現象,還是需要全網一起努力,每一個人為凈化網絡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一財網綜合新華網、人民網、百度百科報道)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11

【記者觀察】大數據“捕鼠”,“炒消息”當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326

謝傑博士、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馮夏、上海日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閻艷等多位從事金融證券類法律業務的研究者和律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依據從2012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上述案件中,如郭福祥案、黃梅芳案、李宏生案,也包括虧損嚴重的齊建湘案,以及還在二審中的陳建龍案,都屬於或涉嫌屬於“情節特別嚴重”的犯罪。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規定:

在內幕交易案中,證券交易成交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在15萬元以上的,屬於“情節嚴重”,根據刑法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證券交易成交額在250萬元以上,或者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在75萬元以上,均屬於犯罪“情節特別嚴重”,根據刑法應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郭福祥、陳建龍,均被判6年;而黃梅芳、李宏生,卻都是緩刑。同樣是‘情節特別嚴重’的犯罪,為什麽結果差得這樣大?這需要司法機關,做出更清晰、更深入的剖析,才可消減當事人、親屬及公眾的可能疑慮。”一位受訪者表示。

謝傑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查處內幕交易犯罪案件中,證監部門、司法機關,首先應當重視對內幕信息的第一手獲取人員,即內幕信息知情人(俗稱“局內人”)的監管與刑法規制。

而在“局外人”方面,當前的證券及期貨市場操作中,如證券公司、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在內的很多投資機構,以到上市公司調研為名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並不鮮見,應該受到證券監管部門和司法機關的重視;但對於一般的“散戶”的信息打探等行為,以內幕交易入罪,應當“審慎處理”。

他同時建議,在中國股市快速發展的今天,應該提高證券類犯罪的入刑“門檻”,“現實生活中,就算一般‘散戶’炒股,百萬元、千萬元級別的,早已比比皆是。”

馮夏則提醒,處於“局外人”地位的“散戶”們,在打探“內部消息”或根據“內幕消息”進行股票買賣前,應警惕現實的法律風險所在。

馮夏提到,在證監部門早已運用大數據技術監控股市情況的今天,無論是“莊家”,還是“散戶”,任何明顯異常的交易,都能被證監部門“捕捉到”。

這種大數據技術監控手段,其實至遲在2010年時證券交易所就曾對社會公布。比如《深交所怎樣能從眾多的交易中發現內幕交易?》一文稱:

“深交所通過建立強大的監控系統及時對交易異動情況進行預警,該系統是一個集交易、結算、發行、信息披露等業務信息分析為一體的綜合監控分析平臺。每一個投資者從開戶的第一天起,其所有的開戶、委托、成交、托管等記錄均納入監控系統。……(系統)一旦發現信息發布前股票交易異常,觸及了監控系統內幕交易分析模塊報警指標閥值,系統將自動進行報警,為深交所交易監控人員及時發現涉嫌內幕交易的行為提供線索。”

“在公開披露的案件里,即使‘局外人’做內幕交易,也都或多或少設立了‘代持’、多個賬戶交易等‘偽裝’,結果卻都沒用。所以,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不心存僥幸,不試圖‘打擦邊球’,不做明知違法違規的交易,才是最正確的選擇。”馮夏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31

打探消息炒股一個“散戶”的內幕交易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313

在喜歡“聽消息”炒股的中國,打探上市公司消息是極為常見的事情。 (CFP/圖)

一個“散戶”,因為想方設法打探上市公司消息買賣股票後獲利兩百余萬,一審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在喜歡“聽消息”炒股的中國,這並非個案。

52歲的陳建龍曾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後來破產,成為炒股的普通“散戶”。

但他的“厄運”並未結束。這次,他可能因為“刺探”另一家上市公司浙江富春環保熱電股份有限公司(002479.SZ,下稱富春環保)“高送轉”的利潤分配預案用於炒股,要失去6年的自由。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一審宣判,陳建龍犯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2015年11月17日,他的二審辯護人、國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寇樹才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此案已上訴至浙江省高院,但尚未確定二審開庭時間,乃至開庭與否亦未可知。

值得註意的是,陳建龍本人不是富春環保的高管,甚至不是該公司員工,也並非“內幕信息知情人”。但近年來,類似他這樣的“局外人”,因觸犯內幕信息交易罪等條款而被司法機關調查追責的,已有多個案例,且情節各不相同。不過,在公開可見的案例中,這樣的“局外人”,多數最後得以“緩刑”脫身。

昔日曾為上市公司董事長

生於1963年9月的陳建龍,為浙江省杭州市富陽人。17歲時,參軍入伍,退伍後開始經商辦企業。

1983年初,他創辦了杭州富陽虎山農機制造廠並任廠長;1986年8月至1989年9月,又出任當時的富陽縣物資局開發總公司經理。1997年11月,他創立浙江華倫線纜集團有限公司,後更名為華倫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倫集團),主要從事電纜、光纜等的制造。

2003年10月,華倫集團從四川省樂山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受讓了6860萬股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78.SH,下稱四川金頂)的股票,占四川金頂總股份的29.49%,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彼時,陳建龍占有華倫集團50%的股份,其妻何香妹占股35%。陳建龍對華倫集團有實際控制力,亦因此成為四川金頂的實際控制人。

四川金頂的主業為水泥生產,所以這次接盤,陳建龍是“跨界”之舉。

2003年12月,陳建龍出任四川金頂的董事長;近一年後,又兼任總經理。從2005年開始,“胡潤中國富豪榜”上,陳建龍數次名列其中。

然而,2008年至2009年,包括華倫集團、四川金頂在內,陳建龍的幾家公司,先後被銀行和供應商逼債,被法院凍結資產,被證券機構立案調查,狼狽不堪。

“當時他就是心太大,只想著做大規模,擴張太快了,再加上還謀劃入主另一家上市公司秦嶺水泥(*ST秦嶺),遇到金融危機,資金鏈斷了,造成了後來的局面。”陳建龍案的一位知情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華倫集團截至2009年4月30日之時,總資產7.95億元,負債10.77億元,資不抵債,被法院“破產重整”。

至於陳建龍本人,也被四川警方及浙江警方立案偵查,並於2009年5月辭去四川金頂的職務;後來,他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並被證監會在2010年以違反信息披露規定等原因,給予警告、罰款30萬元。

2011年2月,華倫集團股權變更完成,陳建龍與何香妹不再持有這家公司的任何股份。

“散戶”的精準操作

破產後的陳建龍,在富陽市美久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酒水,業余時間里也炒股。知情者稱,他能夠拿來炒股的錢,並不多,“連大戶室都進不了的”。

因為曾經當過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熟悉資本市場,所以也有人委托陳建龍代為炒股,程鋒就是其中一位。

程鋒提交給法庭的證言稱,他是在2012年初認識陳建龍的,兩人以3∶1的出資比例將資金打到程鋒的證券賬戶里,由陳建龍操作買賣股票。

每年程鋒從中收取10%的利息作為配資利潤;除此之外,賬戶盈利,程鋒和陳建龍按照48∶52的比例進行分成。為此,程鋒投入300萬元,陳建龍投入100萬元。雙方還約定,如果賬戶賬面資金少於330萬,必須由陳建龍及時補倉,否則程鋒將予以平倉。

程鋒說,剛開始,陳建龍建倉的主要是水泥行業的股票,基本就是“四川金頂”“秦嶺水泥”等幾只股票。理由是,陳建龍對水泥行業比較熟悉。2012年12月左右,陳建龍說急著用錢,兩人分了一次紅。分完紅後,他們簽訂了第二份理財協議。

陳建龍銷售酒水的一個重要客戶,是富陽本地的大企業富春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富春江集團),當時富春江集團的酒都由陳建龍供應。富春江集團控股了富陽本地第一家上市公司,這就是富春環保。

富春江集團董事長,也是富春環保的原董事長、現任董事孫慶炎的證言稱,他和陳建龍認識了二十來年,兩人經常聯系。陳建龍從事酒水銷售生意後,對孫很是依賴。

孫慶炎說,陳建龍經常向他打探企業的情況,包括整個富春江集團的經營情況,富春環保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等。

在2013年2月1日左右,陳建龍曾到集團公司8樓的辦公室找他,問富春環保是否要“放炮”(意即2012年的年報,是否要進行“高送轉”的利潤分配)。孫慶炎回答,這個事情要由富春環保董事會來定,此前,富春環保有人向他征求過意見,但他不贊同他們提出的方案。

在此後幾天的一次多人聚餐中,有人向孫慶炎打聽,富春環保2012年度效益那麽好,年報會不會分紅。孫回答,公司效益不錯,近兩年一直有分紅,上級部門和股民也有要求,但今年具體怎麽分紅由董事會來確定。這次聚餐,陳建龍也參加了。但孫慶炎說,記不清席間究竟是誰在提問。

隨後的2013年2月8日,陳建龍指示操盤手,將他實際控制的程鋒、彭立偉等四個不同名賬戶內的所有股票清倉,然後全倉買入富春環保股票。這四個賬戶,都不在陳建龍的名下。

2月中旬,陳建龍又要求程鋒和彭立偉,開通證券賬戶“約定購回式”融資業務。同月21日,陳建龍使用這兩個賬戶以已購買的富春環保股票作質押,融資得款559萬元,並再次全部買入富春環保股票。

2013年2月25日晚,富春環保發布2012年度報告,其中的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7股並派發現金紅利3元。

從第二天開始,陳建龍陸續賣出富春環保的股票。

一審認定陳建龍有罪

陳建龍這一系列的操作引起了證監會的關註。

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案最初由中國證監會發起調查,其在2013年7月,即開始對陳建龍案及幾個關聯人物進行了問話。

事後的證人證言顯示,證監會來調查後,陳建龍在一天晚上找到他的操盤手,希望其能夠“把事情扛下來”,並允諾給他100萬元好處費,但操盤手沒有答應。

證監會的調查結束之後,公安機關開始介入。2014年9月23日,浙江省公安廳刑事拘留了陳建龍;同年10月,浙江省檢察院對其批準逮捕,後交由杭州市檢察院偵查。

2015年4月,後者向法院提起公訴。6月,此案一審開庭。

中國證監會認定,富春環保2012年度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屬於證券法規定的內幕信息,敏感期為2013年1月25日至2013年2月25日。

在這一敏感期內,對比同期中小板指數的走勢,富春環保的價格處於上漲趨勢:其中1月25日為13.26元,2月8日14.09元,2月25日16.68元。

在一審中,杭州中院認定,此敏感期內,陳建龍使用實際控制的4個賬戶,累計買入富春環保股票共計118.33萬股,成交金額1710.56萬元,獲利246.43萬元。陳建龍此舉構成了內幕交易罪。

一審法院同時認定,2013年2月中旬,程鋒從陳建龍處獲知富春環保要實施高送轉的內幕信息後,使用自己控制的另外一個賬戶,全倉買入富春環保股票10.37萬股,交易成交額146.54萬元,獲利11.56萬元。程鋒被另案處理,陳建龍也因此構成了泄露內幕信息罪。

一位參與了庭審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陳建龍當庭翻供,稱2014年10月18日兒子要結婚,公安人員利用了他希望能出去參加兒子婚禮的急迫心理,欺騙他在承認相關事實後可以辦理取保候審,做出了有罪供述。實際上,他買賣富春環保的股票,是基於自己常年經驗的分析判斷。陳建龍的辯護人,也對其做了無罪辯護。

原本此案應在8月5日審理期限屆滿,但杭州市中院以這是“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複雜案件”為由,獲得批準延期。

9月15日,杭州市中院一審判決,對陳建龍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不予采信。陳建龍構成內幕交易罪,且“情節特別嚴重”;同時,構成泄露內幕信息罪。兩罪並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9月25日,陳建龍向浙江省高院提出上訴,並更換了辯護律師。

2015年11月17日,他的二審辯護人寇樹才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此案已上訴至浙江省高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