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職場:迪士尼Part-time好搵過正職
1 :
GS(14)@2012-09-13 23:14:0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911/132349
說到飲食業欠缺人手,就想起早前《蘋果》爆迪士尼樂園員工大逃亡的報導。一位迪士尼開業任職至今的中層員工E告訴我,樂園員工流失問題的確嚴重。
「唔只F&B(餐飲部)缺人,商品零售部都係咁,其實報導出街前都話會加人工,咁啱俾人爆咗先!但係基層員工都係加咗幾百,同出面仲差大截。」 E說。
我奇怪:「唔夠人手,點樣維持運作?」
「請part-time囉!一個鐘$46,請咗好多學生同退休人士做兼職;同埋時薪有得加,做夠500個鐘加到$48,滿1,000個鐘加到$50,滿1,500個鐘加到$52,鼓勵人長做,所以好多舊人都寧願放棄樂園啲福利,轉做part-time,日日返10個鐘,計落條數好過做正職!」
「其實樂園由最初員工比例8:2,即係八成全職兩成兼職,到o依家兼職差唔多佔咗五成!不過太多part-time我哋(中層管理)就慘啲,有啲後生仔女冇交帶,唔返就唔返,你可以點?仲有,好多part-time冇經驗,淨係可以做簡單嘢,始終差啲,安排唔妥當好易出錯。」 E抱怨。
E還爆料,說迪士尼商品部面對另一問題,下次再談。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作者:CK Leung
殺戮職場:迪士尼被長隆撬員工
1 :
GS(14)@2012-09-13 23:14:40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913/133392
上篇說到迪士尼面對另一人手的問題,正是被國內另一大型主題樂園撬走員工。
聽迪士尼員工說,國內的長隆水上樂園集團正籌劃開設一新樂園,並積極向迪士尼中上層管理人招手,負責開荒。
「長隆出到double人工,點會唔走呀!」在迪士尼任職的E說。據知長隆已在商品零售部撬走了幾名重要的中層管理人,未知是否陸續有來。
也難怪零售部的員工出走,事實上開放自由行後,零售業好景,外邊底薪加佣金的sales動輒萬多二萬元收入,偏偏樂園人工低兼且沒有分佣金的制度,難免影響員工鬥心;有部份outdoor員工更要日曬雨淋,工作辛苦卻回報低。
「有個迪士尼基層sales本來月薪$9,000,跳槽過去樂園入面間周生生金行,人工即刻加到$12,000,仲有佣金分。另外有個負責客戶服務的同事,由迪士尼轉去HMV做,都加咗成40%人工。」E說。
有些在樂園任職多年的資深員工,一心想爭取升職加薪,到終於遇到職位空缺可以正式升職時,卻只按比例加了幾百元人工,面對外邊零售業爭聘人手,利誘下迪士尼夢想難免要放下。
(All薯薯暫停一天)
作者:CK Leung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殺戮職場:聘請職員在公司搗亂
1 :
GS(14)@2012-09-17 23:39:20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8%E6%90%97%E4%BA%82
民選議員是一份很奇怪的工作,明明是打工仔,出政府糧,卻不是公務員,有趣的是他們的職權是監察政府,面對出糧的「老闆」可以事事挑剔,甚至不用畀面出手阻延施政,因為決定僱用他們的不是政府,而是全港選民。
立法會議員每月人工73,150元,試問有幾多選民月入高得過尊貴的議員們,偏偏掌握著僱用權的卻是平凡打工仔,甚至是無薪之退休人士家庭主婦,還有剛成長的年輕族群。
老闆聘請夥計要看履歷,議員想當選,「選民老闆」理論上亦要看參選人背景身份政績政綱。可事實並不如此,現今選民「請」議員,也只是憑一己好惡,我聽過有人投票給某某,是為了看人掟蕉。即是,你聘請職員回公司,是想看他搗亂?
有政黨從來沒有政績實務工作,只是打著旗幟口號,就能獲選民「僱用」,有的更刊印傳單說明「踢走XXX,要選YYY」;選舉當日我收到這張傳單,心想,投票給你,只因要打擊另一人?那你究竟想做甚麼?從政為了甚麼?打敗敵人頂呱呱?
那天看見幾個年輕助選人舉著YYY的旗幟,在街頭大聲叫囂,遇到「敵人」就作出挑釁;想起Y世代在職場的處境,或會明白他們為何有此取向,是為民主?抑或發洩不滿?敵人讚成的我們必定反對!這是甚麼年代?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作者:CK Leung
殺戮職場:拒絕分享利益
1 :
GS(14)@2012-09-18 23:13:28大家分錢咪好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918/134835
民選議員這份職業有名有利有權有勢,自然會吸引好些爭名逐利的年輕人,不過,好工多人爭之餘,既得利益者是否願意放手又是一回事。
有政黨十多二十年來領導人熟口熟面,是大眾認識的政治明星,問題是為甚麼這些年來都沒有像樣的接班梯隊人物呢?究竟是沒有人才?抑或他們戀棧權力利益?
其實一直都有年輕少壯派對主權者不滿,先後退黨,這跟在職場打工,做來做去發現沒有晉陞機會,原因不是你輸給同輩競爭者,而是在上位者佔據利益,拒絕與人分享。
朋友Ken開設小型廣告製作公司,幾年間生意平穩,靠的是幾位主力員工拚搏,跟客戶、製作過程全部包辦妥當,不過Ken老闆卻沒有與員工分享成果,每月拿去大部份收益作薪金,年底亦拒絕發放花紅。有人勸Ken說:「打工仔求的是實際獲益,你公司的生意賬目同事都知道,你這樣是不行的!」
「沒辦法,我開支大,一定要出多啲糧!」Ken解釋。自私是人性,但壓抑的不滿總會爆發。終於有天,幾位同事一起向Ken老闆辭職,之後竟然在同一棟大廈內開設另一間製作公司與Ken老闆對著幹!鬥爭的結果沒有贏家,兩間公司隨著租金上漲先後結業!
看到今屆選舉有政黨退黨會員反過來勝舊黨友而當選,值得老闆們或管理者反思。
作者:CK Leung
職場掙扎20年,做過boy又做過老闆,才知豬與狼都不易做
電郵:
[email protected]
逢週一、二
殺戮職場:在美容院跑數的經紀 CK Leung
1 :
GS(14)@2012-10-15 23:22:36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1015/142948
美容風波掀起對美容行業的關注,事實上「美容瘦身瘋潮」早就氾濫,你必定有朋友參與過這類預繳式消費的美容計劃。
有朋友與女友分手的導火線,正是女友月供美容套票的金額比他供樓的數目還要高;他女友解釋是抵不住美容師的苦纏,簽下了十多萬的美容組合分24期支付……
或許有讀者不知道,美容師這份職業早就變了做美容紀經,跟地產經紀、保險經紀一樣要跑數追quota。認識一位美容師R,畢業後加入美容行業,在細舖學美容出身,再轉到集團店舖做美容師,她說最無奈是明明知道產品未必適合客人,為了追quota都要sell熟客繼續買。
R說:「美容師流動性大,o依家會請未有經驗的初哥作技師邊教邊做,一般應該請有經驗有證書的,full time底薪萬三,初哥就五、六千起薪,再逐個月一千幾百咁加上去,keep住佢哋唔會一學曉就走人,所以唔少美容院做一次facial,洗面、針清、清黑頭、去粉刺……都分幾個人做。
「公司會鼓勵員工追quota,每一萬蚊賺一百佣,過一百幾十萬另獎幾千,連勤工花紅雙糧每月有二萬幾蚊,人工不俗。」不過金錢跟壓力成正比,很多美容師卻寧願搵少幾千元轉職去不用追quota的公司;而R自己,則已辭去工作跑到外國進修了。
專欄電郵:
[email protected]
CK Leung
2 :
肥B(18468)@2012-10-16 12:15:10同「健身教練」一樣姐~~
殺戮職場:辭職與賭博 CK Leung
1 :
GS(14)@2013-01-15 00:06:52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7%E8%B3%AD%E5%8D%9A
早說現在是辭工旺季。好友A來電說遞了辭職信,只想了一晚,沒有跟家人好友商量,A知道自己容易受人影響,說不定會改變主意。
A走進上司房放下了信,說:「我找到新工,不幹了!」之後轉身離去。
事實是,A仍未找到新工作,辭職是不甘被上司睇死。A並非人工高職位普通的被炒高危族,反而是同一職級工資最低的中層,只因上司一直認定她人到中年學歷不高,走不出去。
在公司任職十多年來,A當年升職時接下繁重擔子,上司曾說:「暫時忍耐,你學歷唔算好好,等年資高啲再加畀你!」
經濟低迷時上司說:「忍耐吧!」經濟好一點時上司說:「先照顧下層的同事吧!」於是每每加薪A都是最微薄者,即使去年底A開口要求,上司也是敷衍了事。
A不認同我說「年紀越大市場價值越是退減」的論據,年前報讀了MBA課程,為自己增值,為轉工做準備,也為了要證明給上司看,自己是有能力的。想不到A還未畢業就遞了辭職信,是衝動了嗎?
我想,大概A不想離職,她在賭博,拿現職押注,換取加薪及上司的重視!我不知道她會否被挽留,情況像被忽略的女友,為了被男友重視而喊分手,可是,如果男友想飛你,結果只會是分手收場。
殺戮職場:勸退與被炒 CK Leung
1 :
GS(14)@2013-04-22 22:59:47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7%E8%A2%AB%E7%82%92
有公司為了節省遣散費,派高層出面「勸退」員工,要求他們自動辭職,不用被公司解僱弄花履歷。大概禽流感當道,公司顧及員工健康,「肥雞餐」還是不吃的好,這樣體貼的僱主實在少見。
「勸退」行為會令我想起古裝宮廷戲,陰險的太后對著失寵妃子說:「不要弄污我的手,自己了斷吧!」
現實中勸退是困難又尷尬的事,明明要炒人,又不肯補水,萬一對方發難說:「我不會辭職,炒我就補錢!」你可以如何。
曾經覺得人事部是很麻煩的部門,請人及管理事務都要插手,令管理人受掣肘,直至遇到裁員減薪勸退等問題,才發覺人事部的好處。
至於被炒,理應是很損自尊的事,但經歷過97風暴沙士科網爆破,發覺員工其實跟街頭的栗子沒兩樣,本來就應該有被炒的預算,重要是炒的時候敬請付款。
現今年輕人對被炒沒啥大不了,反正你不出手我早就想辭職,要勸退他們是妙想天開;相反,我遇過有位辭職的年輕員工,主動求我可不可以幫忙炒了他,原因是答應了另一家公司一個月後上班,正常辭工要待足整個月,被解僱卻可以立即走人去旅行,最重要還有錢補,一舉兩得。
我的回覆是:「不如你話畀新公司聽,要兩個月辭職,叫他們補一個月錢給我們好嗎?」
殺戮職場:對電話筒微笑 CK Leung
1 :
GS(14)@2013-04-23 23:56:36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423/188782
朋友M訴苦說一時心軟,無端端續了收費電視的合約。M說自從沒有《志雲飯局》後,就沒有再轉台看了,偶爾只有家姐看看日韓劇。
「不看的話一個電話就cut掉!」我說。
「我也以為是這樣!那年輕男sales致電來要求續約時,我也一口拒絕。誰知他鍥而不捨,今天不成,明天又來,他來電時很開心,像跟朋友說話,親切得很,到我告訴他不續約時,他就很down很失望,又說可能會被解僱了,如此反覆糾纏,終於我投降了,答應了續約。」M說。
一直覺得用電話向陌生人促銷是難度很高的事,連對方的臉都看不到,不知對方的反應,猜不透對方心意,如何應對去完成交易呢?
曾經見過一位資深營銷員,教下屬對着電話筒微笑,假設自己面對着真實的客戶,將笑容透過電話筒傳遞給對方。情緒具有感染力,通過聲音,可以將笑容喜悅傳給對方,客戶增加了親切感,也就不太抗拒銷售。當情緒給牽引着,同喜同憂,事情就易辦了。
每個行業都有學問,朋友M只是墮進了別人的銷售技巧不自覺而已。
情緒銷售法最適用於異性配對,中年男人找年輕女孩,中年女士用年輕男孩,效果特別明顯。不認同嘛,不妨留意是否越來越多男孩子賣化妝品?
殺戮職場:奶粉狂想曲 CK Leung
1 :
GS(14)@2013-04-29 22:40:0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2%E6%83%B3%E6%9B%B2
限奶令繼續執行,但問題總要解決,以下是一些瘋狂但肯定不會執行的方法:
1. 即時推出特別奶粉印花稅(SSD)及境外人士買奶粉稅(BSD),凡BB持有兩罐奶粉或以上者欲再購買,須付100% SSD;境外人士購買奶粉,則須繳交200%BSD。
2. 政府全面禁止帶有誤導成份的奶粉廣告。從此父母不再相信BB食完奶粉即刻有便便、IQ爆棚,令奶粉需求下降。
3. 政府發牌管制奶粉,嚴禁售賣予8歲或以上之人士,父母必須攜同BB及出世紙到指定的奶粉店購買。如果任何店舖將奶粉售予8歲或以上人士或非本地出世紙持有BB,將被吊銷牌照及罰款。
4. 效法應付禽流感豬流感進行中央屠宰,奶粉進行中央處理,將全港進口奶粉送到指定地點屠宰……Sorry,係處理及再包裝,劃一由特區政府出品,確保供應充足。
5. 既然香港已出現文革式批鬥,奶粉大鑊飯推出正合時。政府即日配給奶粉券,BB憑出世紙每日申領,奶粉券可到郵局換取罐裝奶粉。
6. 全港增設堂食奶粉店,供應BB一日八餐,店內奶粉可以自由添加胡蘿蔔素、DHA、EPA……等,確保父母以為BB是神童。除自攜奶樽者,奶粉不設外賣服務,並且通宵營業,政府可與有24小時服務的麥當勞合作。
殺戮職場:大膠鴨 CK Leung
1 :
GS(14)@2013-05-09 00:05:01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7%E8%86%A0%E9%B4%A8
巨型膠鴨訪港,鴨動全城,追鴨族逼滿海運碼頭。同事T為了能盡早親近大膠鴨,拍攝寫真留念,專誠告假一天,與老婆結伴朝拜。
有同事看不過眼出言譏諷:「有緊要事就話啫,專登請假去影鴨,假期先去唔得㗎,有工唔返,掛住玩!」
T反駁:「你放假去日本旅行咪又係玩,有乜分別。隻鴨難得嚟香港,假期好逼人,好難搵到位影靚相。」
站在公司立場,當然不想員工為了玩樂丟下工作,但假期安排是個人自由,別人管不了。
香港人一向喜歡趕喜歡搶、愛爭先怕執輸,樓價越高越買,股票越多人爭越搶,一窩蜂玩Candy Crush,趕住睇Iron Man 3,看鴨子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人,早看早拍照早點放上facebook。
做生意也有這種風氣,有陣子興起「葡撻」,於是到處都賣葡撻;忽然又興起「芝士蛋糕」,鬧市中就出現了很多芝士蛋糕店;還有「珍珠奶茶」,興盛時台式奶茶店林立,顧客不少,可是,現在還剩多少?
同事T說,原價數十元的限量版膠鴨在網上被搶到二千多元,太太想要一隻,他正頭痛如何搶購。
我提醒T不用急着買,6月膠鴨走人,到時就不值錢了,那知T說:「到時老婆可能走咗!」沒法子,他老婆可是當年排隊買漢堡包換史諾比追回來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