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楚仁:特朗普是市場最大風險
1 :
GS(14)@2018-02-27 08:01:50【明報專訊】有說美國甚至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所在,是美國10年期債息會否突破3厘,又或者美國通脹升溫會加劇聯儲局加息步伐,因而引發金融市場危機。如果相對2012年希臘債務危機期間,希臘10年期國債息率達到48.6厘,可謂小巫見大巫。我個人認為,美國以至全球金融市場危機,不在於債息會否突破3厘,而在於特朗普的政經隱憂。
政治上,美國在特朗普領導下,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如白宮人事問題比七國更亂,過去一年不停有人事變動,最新消息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和白宮幕僚長凱利,因同特朗普關係緊張,可能隨時辭職。特朗普更牽涉通俄門和妨礙司法公正的調查中,前競選主席馬納福特的助手蓋茨上星期五已在聯邦地方法院認罪,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五個與通俄門調查特別檢察官米勒達成認罪協定的人。
所以,唯恐天下不亂的特朗普,紛紛把自身問題的視線和焦點轉移到朝鮮和中東地區,繼早前無緣無故地不承認伊朗核協議,又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最新又宣布進一步加強制裁朝鮮。而最近的佛羅里達州校園槍擊事件中,在一片呼籲全面槍械管制聲中,特朗普卻反建議要求所謂合資格的老師攜帶槍械上課,這荒天下之大謬的建議,正反映特朗普的政治智慧是何等低劣,令人討厭。亦因此,估計美國11月中期選舉共和黨將會大敗,若民主黨重新執掌參眾兩院,定必彈劾特朗普下台,其政策可能有變數。上星期有針對政治學家和學者對美國歷屆總統的問卷調查,統計所得,特朗普的得分最差,成為美國史上最差劣的總統。
經濟上,特朗普推出稅改後,美國政府未來10年少收高達1.5萬億美元稅款,但未來財政預算案和1.5萬億基建計劃及擴軍而增加軍費,新預算未來10年將為美國帶來7.1萬億美元赤字。這大大加劇了美國債務沉重負擔,這樣下去美國若干年後或許會變成另一個希臘,爆發債務危機。
未來10年赤字龐大 或步希臘後塵
作為外匯投資者或交易員,不會願意投資在一個欠債纍纍的國家貨幣身上,因為他們會擔心,萬一該國破產怎麼辦?也不排除一些央行未來或會減持美元儲備。亦是此困擾蓋過了加息的利好因素,導致美元持續受壓。
過去一些債務纏身國家貨幣的息口也十分高,但亦無法阻擋匯價江河日下,阿根廷披索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就是很好的例子。舉例說,阿根廷披索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的利率分別是27.25厘和21.77厘,利率之高令人咋舌,相反匯價卻暴跌得令人慘不忍睹。
我入行初期,外匯市場當時正面對美國雙赤問題,美元被排山倒海的沽盤拋售而暴跌。2009年尾開始,歐洲又爆發債務危機,歐元兌美元在高位1.5140開始下跌,至去年初1.0340才見底回升,共下跌4800點子或31.70%。經歷過這些大行情的洗禮,所以我在極有信心下,去年當聯儲局加息就一直唱淡美元。
交易員憂心的數據亦是令美元受壓的原因,就是政府債務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Debt to GDP Ratio),若以G20來計算,美國數字為105.40,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的250.40和意大利的132.60,若以歐盟標準來說,70以上是不能接受水平;估計美國的政府債務佔GDP比例幾乎肯定會惡化下去,令美元持續受困擾。
美元貶值 減巨債壓力
特朗普亦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和貿易保護主義,欲全方位向貿易伙伴國開打貿易戰,而強加相關貨品進口關稅。亦因此,順理成章地想迫使貿易對手的貨幣升值來貶值自家的美元,來增強美國貨品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在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中,美國欠下以美元計價的巨債,美元貶值正可減輕此壓力。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80&issue=20180226
盧楚仁:貿戰相爭 瑞日得利
1 :
GS(14)@2018-03-06 03:42:22【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撩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亂,上星期宣稱向進口的鋼材和鋁徵收關稅,消息即時震散美股及美元,反映市場視特朗普開打的貿易戰對美國金融市場十分不利,主要是有關工業不管是買本地又或者已加關稅後的入口鋼或鋁,定必令有關行業如汽車等成本大增,而令有關產品失去競爭力致銷路下跌。另一方面,有關被加關稅的國家大多數會採取報復行動,實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加元受貿易戰油價夾擊
在貿易戰下環球股市受壓,基本上是容易理解的,但在匯市裏哪些貨幣受拖累哪些受惠?便要好好分析一下。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理應是想保護美國經濟,但偏偏美股及美元受此打擊而下跌。首先先了解美國鋼材的進口地,依次序分別是加拿大(16%)、巴西(13%)、韓國(10%)、墨西哥(9%)、俄羅斯(9%)、土耳其(7%)、日本(5%)、台灣(4%)、德國(3%)、印度(2%)、中國(2%)。上述11國佔美國總進口量80%,當中牽涉的熱門貨幣有加元、日圓、歐元和人民幣。
先講美元,由於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定必招致多國大規模報復而不利美元,而美股大跌導致資金流入債市,令債息回落亦利淡美元。若美國股市持續下跌,推斷金融市場很快便會炒作聯儲局減慢加息步伐來穩定市場,因而利淡美元。但在加元來說,今次可算是最受影響的非美貨幣,年初至今加元兌美元下跌2%,成為主要工業國表現最差的貨幣。不單止因為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鋼材進口國而受拖累,在貿易戰下股市回落亦拖累油價下跌,加元在這雙重夾擊下,估計有進一步下跌壓力,所以宜沽不宜揸。相反,日圓已成為今年全球表現最強的貨幣而暫列首位,年初至今兌美元已上升6.1%。估計因避險情緒及拆倉力度升溫,日本央行又減買長債,黑田東彥亦表示可能在2019年開始退市,再加上年結月份,導致日圓易升難跌。
人民幣貶值報復 代價太大
歐元方面,截稿前未知道德國社民黨投票及意大利大選結果,但我仍樂觀地認為上述政治事件可順利過渡而利好歐元。歐盟亦會在今日開會研究方案如何反擊特朗普的貿易戰,估計歐盟會發表強硬報復措施,令美元受壓歐元做好,估計歐元匯價後市反覆向好。人民幣方面,有分析指中央會讓人民幣貶值來報復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我對這說法不太認同,因為中國鋼材只佔美國入口2%,受影響不大,相信中央不會有激進的報復行動,甚至靜悄悄地硬食這個關稅。經歷過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走資狂潮,估計中央不會貿然讓人民幣貶值,令市場再有此遐想,估計人民幣後市仍會穩步上揚。
美元弱勢 利好黃金
在主要工業國貨幣中,應該不會參與貿易戰的的國家有瑞士、英國、澳洲和新西蘭,最不受影響的應該是瑞士和英國,而瑞郎又是避險貨幣,所以應該是今次貿易戰中的穩陣之選,後市可全面睇好。雖然英鎊有脫歐談判帶來困擾,但幸有加息概念支持,估計後市亦可繼續反彈。但澳洲是商品出口國,恐怕在特朗普下一波的貿易戰不排除牽涉在內,再加上股市受壓力對澳元不利,故推斷澳元後市有機會先跌後升。綜合上述的分析,在貿易戰的陰霾下,瑞郎和日圓很大機會可跑贏大市,估計美元兌瑞郎後市會向着0.9071邁進。美元兌日圓一旦突破104.40,便會邁向 101至100 水平(圖1)。而黃金也是貿易戰下受惠的商品,相信短線重上1360美元沒什難度。上星期四晚在明報進行的財經課程沙龍中,已強烈推介在1306美元以乘勝追擊的方法買上1400至1433美元水平,止蝕在1296美元(圖2),相信對當晚出席的讀者已有交代。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令弱勢美元雪上加霜,若想深入了解在弱勢美元下,金、股、匯、商品及期權的投資策略,可以報讀明報和我合辦的「美元大跌巿 金股匯商品贏錢10大攻略」課程,名額有限報名從速!報名可登入:link.mingpao.com/53248.htm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68&issue=20180305
盧楚仁:留學國貨幣大檢閱
1 :
GS(14)@2018-03-19 04:52:27【明報專訊】每年踏入3月份,幾乎每隔一兩天,便收到有關因子女要留學而查詢相關貨幣的走勢,尤其是英鎊兌港元為最多。我獲《明報》邀請寫專欄已好幾年,過去能打入最高瀏覽量的前列排名次數不多,上次有幸能打入最高瀏覽量排行榜的,是去年10月的〈要用英鎊早換早着〉,當日排名第二,足見有極多的讀者相當關心有關議題。這次我不會單以投資角度來寫文,我會以留學角度和過來人(家長)身分,分享如何部署相關策略來兌換所需的外幣。
作為外匯業人士又是有子女在外留學的家長,我有以下一些經驗和心得供各位家長讀者參考。話說我大女兒在2014年前赴英國修咸頓升學,獲當地一間官立中學取錄修讀預科,學費連寄宿家庭包兩餐大約是港幣18萬一年,較私校便宜了一半有多。而當時英鎊兌美元匯價是1.7水平,兌港元則是13.32左右,我當時認為英鎊匯價已見頂及開始回落,所以一直堅持要到用時才去兌換,果然之後英鎊一直下跌。兩年前我女兒已轉往美國升讀大學,所以再沒有在匯率這方面的煩惱。
除了美國外,相信最多香港學生留學的國家應該分別是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甚至內地。在英鎊方面,雖說明年即將脫離歐盟,有一定不明朗因素,但英國通脹異常嚴重,有持續的加息壓力,對英鎊匯價有支持,美元利淡因素多如繁星,所以就算美國繼續加息,對美元幫助不大。星期三聯儲局很大機會會加息,不排除這一兩天英鎊因此受壓,建議這一兩天趁英鎊回落兌換。我認為一方面消化聯儲局加息後,美元很大機會開始回落,然後星期四英倫銀行開會,行長卡尼很大機會暗示5月加息,令鎊匯進一步上升,今年後市英鎊對美元和港元分別有機會到1.48及11.45水平(圖1)。
料英倫銀行行長暗示5月加息 鎊匯上試11.45
加元就剛剛相反,今年走勢比美元更弱,成為今年主要工業國貨幣中表現最差之一,主要受特朗普常威脅退出北美自由協定,而且加息周期已過,央行今年應該維持利率不變,在貨幣政策上比了下去,加上我認為油價有機會已見頂回落,對加元後市構成壓力而有機會反覆下跌。所以加元不需要急着兌換,可要用的時候才兌換,今年後市我看加元兌港元有機會回到5.75水平(圖2)。
加元較美元更弱 或回到5.75水平
澳元方面,雖然今年表現一般,但我認為後市有一定升值潛力,因為內地經濟、貴金屬及基本金屬價格均看好,這些都是利好澳元的基本因素。因此我建議要用澳元的不妨可現價先行買入,今年澳元兌港元後市目標我看有機會到6.36至6.4水平。紐元方面,後市沒有什麼升值條件,奶製品價格前景悲觀,令新西蘭經濟表現一般,央行亦沒有加息壓力,可以等回落至5.5至5.6水平後才兌換。
人民幣方面,我仍然是大好友,因中美的龐大貿易逆差,足以令人民幣對美元有更大升值空間,如果回內地升學,建議應盡早兌換。總的來說,如果子女留學的國家是強勢貨幣,有可能進一步升值,考慮最少兌換一半,甚至全部。相反,如果明顯是弱勢貨幣,那麼便可等到用的時候才兌換。若看不通後市的話,可先兌換一半。
最後,很榮幸獲明報教育再度邀請,擔任3月25日(周日)在尖沙嘴富豪酒店舉辦的,海外寄宿學校教育展2018的其中一名講者,到時我會分享主要留學國的貨幣走勢,有興趣的可以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
http://link.mingpao.com/53374.htm
報名查詢:2595 3035(曾小姐)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34&issue=20180319
盧楚仁:萬億基建利好基本金屬
1 :
GS(14)@2018-03-19 05:04:20【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向進口鋼材和鋁徵收關稅,但戲劇性地,反而最大進口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卻可豁免有關徵稅,有關美國的盟國亦可向美國申請有關豁免徵稅。這反映今次貿易戰和2002年小布殊所發動的貿易戰相比,有着很大的分別,特朗普更無視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反對硬推關稅,相信背後另有所圖。
2002年3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向不同進口地的鋼材徵收為期3年的關稅,分為8%至30%不等。當時不單止惹來貿易伙伴國的群起報復,他們更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最終更得到勝訴,令美國被重罰20億美元的破紀錄金額,隨後更要取消有關關稅。在這段期間,標普500一度大跌了30%,美匯亦下跌27%,相反金價卻急升46%。
徵關稅或為大型基建鋪路
上星期特朗普可能因為科恩的離職,令在貿易戰上的強硬立場有些軟化,再加上願意和金正恩會面,令金融市場氣氛出現180度逆轉,估計今次貿易戰和2002年相比,應該沒上次影響那麼嚴重。當然,仍然要看歐盟和中國的反應,還有報復措施才可再作判斷。特朗普今次發動貿易戰,表面上是奉行美國優先政策,走貿易保護主義路線,但我個人認為他背後另有想法。
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非常懂得計數,在稅改通過之後,他隨即擺上1.5萬億美元基建的計劃,估計不久將來很快便會在國會上討論和表決。相信特朗普認為這1.5萬億美元的基建會通過的機會相當大,到時候這龐大的基建項目,定必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築材料,亦即是基本金屬,正如鋼材、鋁材、鐵礦石和銅等等。特朗普作為愛國商人和總統,不希望他的基建計劃裏,購買巨額鋼材等原材料的訂單,最後原來肥了進口國的鋼材供應商。所以,在1.5萬億美元基建通過前,把入口鋼材徵收25%的關稅,務求未來這些購買鋼材的巨額訂單,最終落到美國的鋼材生產商內。所以,在我來看特朗普發動得貿易戰,即是1.5萬億美元基建九成九會上馬。即是未來的基本金屬內的建築材料價格,在大量需求下,會有爆升的機會,這陣子因為貿易戰令期鋁等建築材料或原材料的價格回落,這倒是一個趁低吸納的黃金機會。
建材相關股份看高一線
後市方面,因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雖然導致一眾倫敦基本金屬價格回落,儘管短期可能仍然受壓,但倫敦期銅重上今年初高位7312美元的機會很大。若突破,便可能邁向2013年高位8300美元。在倫敦期鋁方面,重上今年初高位2290美元機會也很大,然後突破再往2012年高位2361美元邁進。
總括而言,我認為2018年鐵礦石、期銅、期鋁等的基本金屬後市,因為特朗普的1.5萬億美元基建很大機會上馬而全面回升,絕對可睇高一線。相關上市的銅、鋼及鋁業的生產商股價或有關板塊,亦因價格上升而同樣可睇高一線。因相關基本金屬的價格後市有極大上升壓力或潛力,故相信環球各地的建築商,未來會相繼入市作出大手的對冲來控制成本風險,這些對冲盤或會令到價格的上升動力火上加油,如虎添翼,而且美元大趨勢向淡,環球經濟向好,亦是有助基本金屬價格大勢向上的基本因素。
■「金股匯商品贏錢10大攻略」課程
《明報》將在3月17日(周六)和《投資36計》作者兼「金匯測巿王」主持人盧楚仁合作開辦「金股匯商品贏錢10大攻略」課程,名額有限,詳情及報名可登入:link.mingpao.com/53248.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87&issue=201803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