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銀監局:支持銀行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辦理續貸

北京銀監局發布關於北京銀行業加強科技金融創新的意見,推動北京銀行業加強科技金融組織體系、產品、管理、服務方式、考核機制、監管六項創新,加大對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科技型企業成長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

意見指出,要加強科技金融組織體系創新。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金融事業部或專門的管理部門,實現條線管理,負責科技型企業金融業務管理、服務創新、專營支行管理等工作;支持銀行機構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設立分行級機構,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支行、專營團隊等專營組織;推動非銀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創新,支持轄內信托公司通過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開展股債結合科技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科技企業集團公司按規定設立財務公司,推動轄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為集團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提供服務,支持金融租賃公司為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提供租賃服務。

意見稱,要加強科技金融產品創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開展面向科技型企業投貸聯動,鼓勵提高科技金融專營支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風險容忍度,支持銀行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辦理續貸。

此外,意見還指出,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科技型企業特征和需求,借鑒創業投資風控模式,在內設的科技金融部門和專營支行建設科技貸款“三查”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20

英政府要持特別股份!這是其批準欣克利角項目的附加條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英國今日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附加了新條件。即英國政府能在核電站投入運營之前和之後、在法國電力出售控股權時進行幹預。

同時,聲明還稱,該項目後,英國政府將在未來所有核電項目中持有特別股份,保證在政府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重要股權不能出售。

目前,法國電力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分別在該項目中持股66.5%、3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89

好消息:10月17日起中國赴日簽證條件將再度放寬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27日在東京舉行的日中關系論壇上致辭,就計劃年內在日本舉行的日中韓首腦會談表示:“這是推動日中關系走上改善軌道的絕好機會。希望為構築符合新時代的關系而努力。”

對於4月訪華時表示要再度放寬中國人赴日簽證發放條件一事,岸田宣布將從10月17日開始實施。他強調,交流和對話對改善關系而言不可或缺。

此次放寬簽證措施包括:將商務人士和學者多次往返簽證有效期延長至10年,學生的簽證申請手續也將簡化。

據悉,日本已於2015年1月19日放寬了中國人赴日簽證的條件。

日本駐華大使館截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57

英首相特蕾莎:脫歐後將爭取在歐洲最佳營商條件

據外媒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英國公投脫離歐盟明顯是意在重獲移民控制權的投票,並稱她希望能確保英國在脫歐談判中為企業爭取到有利的協議。

特雷莎·梅19日對議會說:“政府非常明確,6月23日的公投就是為了確保將移民控制權從歐盟手中拿回,但我們希望能夠為與歐洲市場有商品和服務貿易往來、或者在其中有營運業務的企業爭取到最佳準入權。”

她表示,這是政府將努力的方向,將積極爭取。議會將有其發言權,這將是耗時較長的談判,為期兩年或更長時間。

特雷莎·梅也表示,她將尋求與英聯邦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她重申,英國並不是通過脫歐“背棄歐洲”,並承諾,直到脫歐程序完成前,英國都將會是歐盟中“負責任、積極參與的成員”。

本月初,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表示將於2017年3月底之前正式啟動脫歐進程。

特蕾莎正式確認了執行“里斯本條約”第50條款的時間點,該條款規定了為期兩年的脫歐進程。她同時承諾將在下一次女王在議會發表講話的時候施行“大廢除法案”,這將推翻英國加入歐盟的法案,歐共體1972法將被從英國法令全書中刪除。

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采訪時,梅表示廢除法案將標誌著“英國再度成為主權獨立國家的第一階段”,“這意味著權力重歸英國民選政府,同時意味著歐盟法律效力在英國的終結”。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特雷莎·梅18日晚承諾,英國將引入“有針對性的簽證系統”控制移民到英國。周六公布的郵件顯示,特蕾莎·梅可能是打算讓歐盟移民在被允許在英國工作之前擁有一門熟練的技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91

新華社三評當前經濟形勢:由降轉穩的條件正逐步積累

在經濟的周期循環中,一些經濟變量先於經濟景氣變化,並預示著宏觀經濟的走勢和前景。進入三季度,一些經濟先行指標釋放出積極信號,顯示中國經濟由降轉穩的條件正逐步積累。

“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已進入“收官季”。鞏固當前出現的良好勢頭,築牢經濟由降轉穩的基礎,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確立良好起點,開拓廣闊空間。

先行景氣指標回暖 工業現築底跡象

8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1%,自2013年9月以來首現正增長。進入9月,國家鐵路貨運發送量日均完成758萬噸,同比增長4.9%。其中,9月23日至25日,全路連續3天單日裝車達13萬車以上,自2014年12月以來首次回到13萬車水平。

作為經濟“先行官”和“風向標”,鐵路貨運量直接反映全社會物資流動程度,對於觀察國民經濟走勢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單一領域的變化尚不足以作出趨勢性判斷。進入三季度,工業領域一系列指標的轉變,為中國經濟釋放出暖意:

9月底,國網蘭溪市供電公司在蘭溪高速服務區建成兩座電動汽車充電站。為配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今年該公司加快了充電站的投資建設。

數據顯示,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回升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增速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加快1.8和1.5個百分點。

9月份經營性貸款由上月的下降417億元轉為增加2063億元,固定資產貸款由上月的下降1001億元轉為增加2263億元,說明企業融資需求出現回升。

與此同時,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打破連續54個月下降走勢,同比上漲0.1%;在工業品價格提升和政府大力降成本作用下,工業企業效益逐步好轉;3月份以來,各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在6%以上小幅波動。

與之相印證,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同上月持平,表明生產活動加快,需求保持增長,顯現出階段性趨穩跡象。

“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三季度,工業經濟階段性築底跡象明顯,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工業經濟活力漸增,企業預期有所好轉。”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司長趙雲城說。

工業景氣的好轉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今年年中,河鋼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完成交割,邁出布局歐洲市場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河鋼唐鋼公司的汽車板生產線項目投產。

“只是短時間的冬暖,寒冬還沒有過去。”河鋼唐鋼公司副總經理張洪波說,“但為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競爭力贏得了空間。”

在需求側,一些期待已久的變化正在發生。今年以來持續下滑的投資增速在三季度出現企穩跡象。其中,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1%,增速今年以來首次回升。9月份民間投資增長4.5%,在8月由負轉正的基礎上增幅進一步擴大。

“投資增速降幅趨緩是經濟止跌回穩的重要條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召元說,其中制造業投資是民間投資的主要方向,市場化程度高。這部分投資企穩,特別是消費類和高端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明顯,顯示經過幾年的優勝劣汰,制造業已調整到一個更可持續的水平。

結構性指標持續優化 “雙中高”特征更加明顯

作為一國經濟的基礎,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出現企穩跡象為中國經濟前景帶來樂觀信號,但尚不足以反映宏觀經濟深刻變化的全局。今年以來,一些結構性指標持續向好,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結構不斷優化的特征更加明顯。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的創業型公司。“進入三季度,公司銷售額和訂單量都出現高增長。銷售額穩定在300多萬元,還簽訂了一個400多萬元的訂單,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單子。”董事長張朋說。

一些企業艱難維持,一些企業生機勃勃;一些行業面臨困境,一些行業前景向好——經濟領域分化趨勢不斷增強的同時,代表結構優化和經濟活力的指標保持強勁。

前三季度,服務業同比增長7.6%,占GDP比重52.8%,繼續“領跑”經濟增長;全國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27%,其中第三產業新登記企業占比達81.1%;制造業內部,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和3.1個百分點,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繼續提高;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1%,同比提高13.3個百分點;區域經濟版圖中,部分轉型較早的省份經濟活力明顯增強……

在經濟從高速向中高速換擋的階段,市場作用下的分化走勢,恰恰是新舊動能交替、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的外在表現。

民生指標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指標,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

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自2013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全年預計保持平穩;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相對於工業景氣指標的回暖,結構和民生等指標的積極變化對於中國經濟意義更為深遠。

“當前經濟運行的新常態特征更為明顯。經濟增速放緩下,結構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民生指標持續穩定向好,既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性體現,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政策共同作用、各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的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以更深更廣的改革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

轉型期的中國經濟,正攀行在登頂前那段最險峻的上坡路。

雖然積極因素在積累,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諸多風險隱患:出口不確定性仍然較強;房地產兩極分化嚴重,金融風險在局部積聚;居民消費預期有所減弱,穩就業壓力巨大;民間投資依然乏力。

“中國經濟轉型是個長時段進程。當前一些指標表現雖好於預期,但仍具有階段性特征。一方面要鞏固經濟企穩基礎,一方面要繼續完善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經濟由降轉穩確立中高速增長平臺奠定堅實基礎。”張立群說。

——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9月底,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均已完成全年任務的80%以上,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7個月減少,產能和庫存下降引導市場預期改善,降成本增強了企業信心,補短板拉動有效投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正初步顯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一些落後產能退出後,供給領域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鋼鐵煤炭價格回升,工業企業利潤明顯好轉。

當前經濟運行中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並未改變,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仍然突出。尤須堅定信心,有力有度有效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穩定宏觀經濟預期。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企業經營困難普遍加劇。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同時避免“大水漫灌”,精準發力、定向調控,為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良好的宏觀環境。

與此同時,要註意防範和化解經濟中潛藏的矛盾和風險,築牢社會安全網,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有序,群眾利益得到基本保障。

——以制度性變革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歸根結底要落在“改革”二字。簡政放權、國企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產權制度改革……抓住先行指標向好的空間,將一系列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推向深入,進一步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微觀經濟主體釋放更多活力。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一系列先行指標的積極變化,恰恰說明中國經濟具有的巨大潛力、空間和回旋余地。只要堅定信心、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以改革實幹把握引領新常態,中國經濟一定能夠行穩致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03

菲漁民到黃巖島捕魚中方提條件?外交部回應

31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有報道稱,中國海警允許菲律賓漁民到黃巖島附近捕魚。中方就此向菲方提出了什麽條件?是允許他們每天、每周還是永久性地在此捕魚?”

對此,華春瑩表態:“中方對黃巖島一直行使正常管轄,有關情況沒有也不會發生變化。”

華春瑩表示,當前,以杜特爾特總統訪華為標誌,中菲關系得到全面改善。在這樣的形勢下,針對杜特爾特總統關心的問題,中方基於中菲友好情誼作出妥善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59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2016年10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22,較9月末上漲0.1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5.07和95.52,分別較9月末上漲0.34%和0.49%。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均穩中略有升值,10月份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始終在94上方運行,全月年化波動率為2.11%,保持著較小的波幅,顯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10月份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有所加大。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繼續改善,美聯儲官員開始釋放更多年內加息的信號,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大幅升溫;另一方面,市場對英國“硬脫歐”、埃及貨幣貶值等方面的擔憂有所加劇,避險情緒也進一步升溫。美聯儲加息預期和避險情緒共同推動美元指數升至8個月來新高,10月當月美元指數升幅達3.12%。在“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下,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相應有所貶值。10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641元,較上月末貶值1.28%;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收於6.7708元,較上月末貶值1.49%。不過,從全球橫向比較看,無論是與新興市場貨幣,還是與發達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都是比較小的。10月份,歐元、日元、英鎊分別較美元貶值2.05%、3.02%和4.67%,俄羅斯盧布、新加坡元、韓元、土耳其里拉分別較美元貶值1.75%、1.87%、3.74%和2.43%。而且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貶值的同時,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保持了基本穩定,還略有升值,總的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並沒有擔憂。

從下一階段來看,根據歷史經驗,美聯儲加息預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會被市場提前消化,未來美元走勢有較大不確定性,在既有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繼續雙向浮動、有升有貶。但總體上,由於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近期各項主要經濟數據都出現了積極變化,加之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後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也有助於平衡跨境資本流動,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47

韻達借殼上市獲有條件通過 新海股份9日起複牌

11月8日消息,新海股份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召開了2016年第84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對新海股份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進行了審核。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公司股票11月9日起複牌。

此前,新海股份7月1日晚間公告稱, 公司擬作價180億置入韻達貨運全部資產。交易完成後,新海股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聶騰雲和陳立英夫婦。此次交易構成借殼上市。

當時的公告稱,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擬以其擁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上海羅頡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聶騰雲、陳立英等14名股東合計持有的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並向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

本次交易完成後,上海羅頡思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聶騰雲和陳立英夫婦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本次重大資產置換的擬置出資產將由韻達貨運全體股東以持有的韻達貨運100%股權等值的部分進行置換,並且委托公司直接交付給黃新華先生或其指定的第三方,黃新華先生為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20

新海股份:韻達貨運借殼獲有條件通過 股票複牌

新海股份8日公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對新海股份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進行了審核,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

根據此前披露公告,公司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現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簡稱“韻達貨運”)借殼上市,後者交易作價180億元。其中,擬置出資產初步作價6.61億元,擬置入資產初步作價180億元,兩者差額為173.39億元。差額部分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自韻達貨運全體股東處購買。

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轉型進入快遞物流行業,同時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聶騰雲和陳立英夫婦。公司股票11月9日起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32

股轉公司放寬四板企業轉新三板條件 “綠色通道”非必要

四板掛牌企業到新三板的“轉板”通道從制度層面正在被逐漸打通,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的正進入良性互動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家券商機構獲悉,11月9日上午,全國股轉公司掛牌業務部更新窗口指導,放寬四板掛牌企業轉到新三板的條件,之前區域性股權市場需要通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即經過“綠色通道”驗收,而今這不再是其“轉板”的必要條件。

據悉,股轉公司對於“曾在區域股權交易場所進行掛牌”的新三板擬掛牌公司,根據是否進行過“融資和股權轉讓”分為兩類,未進行融資及股權轉讓的,按照“區域停牌、股轉申請、區域摘牌、股轉掛牌”的流程進行;有過融資和轉讓的,應嚴格遵守國發(2011)38號文在報告期內不得存在突破“三非”的情形。

所謂“三非”情形包括,第一,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第二,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後賣出或賣出後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少於5個交易日;第三,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超過 200人。

今年8月,股轉公司掛牌部曾在窗口指導時要求,從區域性股權交易所轉到新三板的企業,要求原地方交易所通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驗收,同時企業必須滿足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交易期為T+5等條件。

在新的指導中,原地方交易所通過驗收不再是必要條件。一家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更合理了,以前因為部分市場的企業不合格就導致對這些市場做一刀切的判斷,不受理來自這些市場的企業。其實不管市場合不合格,企業合格就可以了。市場沒有經過驗收並不能做出企業違法違規的判斷。”

由於天津股權交易所沒有經過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驗收,因此曾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的企業一度不受到股轉公司歡迎。

值得關註的是,盡管監管層多次提及四板轉到新三板的轉板機制,但是目前,四板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仍需要走先摘牌後掛牌的流程。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除非區域股權市場和股轉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否則不會開設綠色通道。此次股轉公司在轉掛牌流程上也有所放寬,允許四板企業不摘牌先申請,待新三板掛牌成功後從地方交易所摘牌。

2014年1月,山東省金融辦與股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確定雙方共同建立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和全國股轉系統的有機對接機制。隨後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在2014年10月份及2015年2月份舉行了兩次企業集中轉板。

前述券商新三板負責人指出,“建立四板到三板轉板機制的前提是存在大量的企業需求,目前來看這種企業數量很少,完全沒有必要建立轉板機制。而且現在掛牌趨嚴,直接轉不太可能。地方交易所掛牌公司從法規上不屬於公眾公司,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也不夠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