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买卖宝:定位“农村新生代”的移动电子商务生意

1 : GS(14)@2010-08-29 17:23:3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7/146027.html

對小吳來說,逛街買東西真是一件不小的麻煩事,他所在的深圳寶安區龍崗鎮到市區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時間,在他工作的飾品工廠,加班是家常便飯,一個月只能休息三四天。不過即便是業餘時間,按照公司規定他也很少被允許走出廠區。
   小吳的解決辦法是用手機購物。4個月前他在用手機玩遊戲的時候,偶然點中了一個叫“買賣寶”的網站,在觀察了好一段時間之後,他決定嘗試買一件T恤衫, “反正只有幾十塊,虧了也損失不大。”而兩天后,他就在工廠大門口收到了這件衣服。現在,小吳開始考慮通過“買賣寶”這個手機上的百貨商場,解決自己大部 分的購物需求,比如買手機、MP3、衣服、運動鞋,甚至是充話費。
  “去年我們銷售額在4,000多萬元,今年將超過1億元。”買賣寶網站的創立者、北京商機無限電子商務公司CEO張小瑋說,而從2006年創立以來,這家網站每年都保持著超過1倍的增長速度。
   根據艾瑞諮詢《2010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報告》,2009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在除去充值、點卡等虛擬物品之外,實物交易規模達到5.3 億元,同比增長248.7%,今年將達到22.6 億元,預計到2012 年則將有望突破350 億元。移動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即將來臨。
   如果你以為移動電子商務的使用者是那些手持iPhone、諾基亞N97的都市潮人,那麼你就錯了。儘管傳統電子商務網站使用者群集中於一二線大城市,但移動電子商務使用者群卻大量來自於更為廣袤的縣鄉村。張小瑋分析:“很簡單的道理,有電腦的時候人們不會選擇用手機上網,而在四線城市以下很多地方傳統互聯網覆蓋不了,但大家都擁有手機。”
  “我們的用戶60%以上出生地或者活動範圍是縣鄉村,但是務農的只有3%。”張小瑋將這個群體稱為“農村新生代”,他們的年齡大多為16-25歲,出生於農村,但卻進入工廠成為產業工人或者湧入城市成為餐館服務員、保安。6月21日,全國總工會發佈的《關於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表明,全國新生代農民工大概在1億左右。“不過加上那些從事城市服務業的非農民工,總人數大概在2億-3億。”在張小瑋用戶群中,另一大塊是學生,占到20%,不過其中大學生很少,更多的是初高中生、中專生和職業學校,他們同樣集中於不發達的城市和縣鄉村。
   今年31歲的張小瑋於1997年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本科畢業後在本系碩博連讀,但在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後便退學創業。最初,他以無線娛樂社區和遊戲業務切入無線互聯網行業,在和用戶的接觸中,逐漸瞭解到用戶在移動購物方面的巨大需求潛力。2006年,張小瑋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一拍即合,以蔣錫培 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殺入移動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了買賣寶。
  “瞭解用戶是我們最大的核心價值。”張小瑋看來,正是用戶的巨大區別導致移動電子商務並不是淘寶或者京東商城在手機上的簡單重現。張小瑋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和自己的用戶在網上聊天,每個季度做一次5,000人次的問卷調查。此外, 張小瑋的同事每年都會上演一次“無間道”,通過去用戶工作的工廠打工,瞭解他們愛穿什麼衣服,喜歡什麼樣的手機。
  農村新生代在消費習慣 上嚮往城市生活,希望享受品牌帶來的價值,但更追求性價比。小吳在買賣寶購買的第二件商品是一款金鵬牌手機,這款三百多元的手機有攝像頭、上網等功能,一樣不缺。在買賣寶的網站上,你不會找到耐克、蘭蔻、iPhone這樣的大牌,更多的是匹克、李醫生、天語、金鵬等國產中低端品牌。
  巨大 的用戶差異讓張小瑋並不太在意淘寶、當當這樣的傳統電子商務廠商進入他的領域。手機淘寶上線後,張小瑋一度鼓勵自己的用戶去使用,但其中絕大部分並沒有發生過購買行為。原因很簡單,買賣寶目標使用者銀行卡的持有率還不到50%,其中開通網上銀行的就更少,更不用說通過網銀開通支付寶了。而買賣寶有90%以上 的業務是貨到付款,由快遞公司代收費。“如果是同樣的業務流程,他們成本結構和我們一樣。”在張小瑋看來,就這方面來看淘寶並沒有超越買賣寶的成本優勢
面向一二線城市人群的傳統電子商務網站進入農村新生代市場需要跨躍不小的鴻溝,其間的產品選擇、定價原則、服務標準都不盡相同。“除了共用貨源採購 和物流以外,其他都要全部重建,就像拿管理五星級酒店的經驗來管理鄉鎮旅館絕對不會成功。”在張小瑋看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一年2,000多億的銷售額 只占到社會總零售額的1%,還遠沒有競爭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京東商城、當當們的重心更多是在開拓傳統電子商務上。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iPhone、GPhone的日益普及,移動電子商務領域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但買賣寶並不準備針對這些人群改變自己的服務,“商業流通業本身就不可能產生通吃一切使用者的服務,有了百貨公司也還會有超市。”張小瑋說。
  但讓張小瑋擔心的挑戰來自於用戶。隨著3G應用的正式推出和iPhone等智慧手機的大規模興起,用戶的操作習慣和對手機的認知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例如現在用戶一般看的是WAP手機網站,未來則會更多向html、flash甚至是App store轉變。
   買賣寶在2009年已經跨越了年度盈虧平衡點,但變化的市場讓張小瑋決定在今年以更大的投入進行新技術和產品形態的儲備,甚至不惜失守盈虧平衡點。“今 年是真正的移動電子商務元年,但通常來說元年都不是最好的一年,要在兩三年以後才行。這是一個有機會做成一年幾百億銷售額的市場,現在只是在摸索期。”張 小瑋正在為兩年以後的移動電子商務大戰厲兵秣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07

优众网:非请勿入的“少数派”电子商务新生意

1 : GS(14)@2010-09-20 21:54:36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20/15192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21

淘宝的艰难新生

1 : GS(14)@2010-12-26 14:56:22

http://www.iceo.com.cn/ttiao/2010/1213/205210.shtml

以免费为武器、在C2C领域革命成功的淘宝,再度革命是件纠结的事,有点儿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的意思。本篇报道还原了B2C在淘宝母体内痛苦的孕育过程

午后的阳光透过整排的窗户洒满大半个房间,又一架飞机在楼顶呼啸而过,轰鸣声打断了谈话。陆兆禧看了一眼半开的窗户,无意关上它。突然,他提高声调:“我骗你,老子不姓陆!”说着,用力拍了下桌子。
“作为淘宝总裁,财务报表你不看啊?”我追问。
“我不看。”陆兆禧没有解释,看得出,他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话题。
我们正在谈到关于淘宝的盈利,这一直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淘宝自己却表现得不太在意。以马云为首的淘宝高层也不止一次对外宣称淘宝“不着急”盈利,在他看来,规模才是淘宝制胜武器,只要规模足够大了,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在淘宝等待盈利时间到来之时,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出现——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家1996年成立的B2C公司,2004年实现扭亏为盈,并保持5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速度,成为其上市的保证。兴奋之余,公司CEO顾备春放言:就像腾讯QQ一样,我们希望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要让竞争对手感到胆战心惊。
“我知道(麦考林),但我不关注。一年卖几千万就能上市?我淘宝的流量,一天顶它一个月流量的几倍。这不是同等级。”陆兆禧说,“有些时候不是赚钱就能赢的。”
说到规模,作为淘宝总裁兼CEO,陆兆禧有理由自信。淘宝的规模占据了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80%份额,几乎就是垄断,就算是淘宝B2C,也占据国内B2C市场的半壁江山。规模是淘宝的强项,这自然要归功于它的“免费”策略—靠第一个“三年免费”打败eBay易趣;靠第二个“三年免费”继续扩大规模,让腾讯拍拍、百度有啊等后来者无以立足。

更准确地说,无论是在马云、陆兆禧,还是淘宝前总裁孙彤宇,规模就是淘宝的胜算是他们笃信不疑的。所以,当淘宝推出的盈利项目遭到众多卖家本能反抗的时候,淘宝的决策天平往往会向不要影响规模的一方倾斜。2006年的“招财进宝”就是一例。以免费换规模,规模大了,免费却成了无法甩掉的包袱,淘宝对盈利的诉求一拖再拖。
就在淘宝还满足于C2C占山为王的时候,B2C的山头却悄悄被众多垂直领域的公司(当当、京东、红孩子、VANCL)抢得先机,而且它们都从自己的专注领域(图书、3C、母婴用品、服装)扩展到全产品线。B2C的山头盈利模式清晰,上市前景乐观;当当、京东都在上市的路上。看美国,B2C的标杆企业亚马逊风头也压过C2C的标杆企业eBay。
这一切,淘宝都看在心里。
就在麦考林上市6天后,11月1日,淘宝商城(B2C)高调宣布独立。算来,这应该是淘宝商城第三次“独立”(每次定义稍有不同),却是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次独立域名,第一次做大规模品牌宣传——两个月内投资2亿元,且挖来前百度COO叶鹏,专职负责淘宝商城。
在多次尝试靠C2C盈利失败之后,淘宝开始在B2C的淘宝商城身上发力。
一波三折
淘宝C2C,被陆兆禧寄希望于打造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有部分的参与者是免费的,但是小卖家也会长大,他开始投入广告去做大的卖家,实际上是给淘宝供血,也是给没有成长起来的中小卖家供血。否则淘宝真一分钱不赚,一直是这样亏损下去,我们的血液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分别在北京、深圳和杭州,找了3家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淘宝卖家,及一位年轻的买家进行拍摄。通过他们对淘宝近几年变化的感受,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淘宝生态圈。】

【图注:淘宝店主小刘,2008年开始建立淘宝卖铺,主要销售女装。小刘觉得,淘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更加注重信誉和价格。小刘很看好网店这个市场。】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负责电子商务的谢总。2008年底进驻淘宝商城,日销售额40万元人民币。谢觉得淘宝的流量优势不可比拟,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商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所加强,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图注:杭州三舍贸易有限公司的何总,专营化妆品。2009年7月开始做电子商务,2010年整体营业额8000万。何认为,整个电子商务购物的习惯和信任度,基本是通过淘宝网建立起来的。商城独立,将促进品牌化和正规化。】

【图注:北京某大学学生,2006年上高二时就开始逛淘宝,平时穿的衣服70%都通过淘宝购买,每天逛淘宝网成为一种习惯,感觉很方便。】
淘宝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淘宝卖家中,39.3%月收入在1000-2000元,22.0%月收入在2000-3000元,而5000元以上的只有7.4%。
按照陆兆禧所认可的“二八理论”,在淘宝生态系统中,至少近六成以上的小卖家,只能靠淘宝供血,而血液也只能来自于二成的大卖家。这也是商城必须做大的原因,它将是淘宝未来的“血库”。“让它(商城)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展,包括技术人员,产品都自己去做,因为淘宝这个篮子把它锁在里面,它会死。”
淘宝C2C从“核心竞争力”换了个定位成为“生态系统”,而B2C的商城却从“甜点”变成了“血库”,成为淘宝的新核心。
为了这次“换核”,淘宝走过不少弯路,吃过太多苦头。
其实早在两年前,商城就曾试图独立。
“那时候,商城还是小孩儿呢。正确的事情要正确的时间去办,有很多时候事情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你选的时机错了就错了。但是现在也不知道(独立)是对还是错。”陆兆禧说。
他所说的那时候,指的是2008年4月,那是淘宝商城的首次“独立”(由淘宝副总裁黄若带队,成立一个商城事业部,独立运营,但没有独立域名),当年10月,商城事业部解散,商城再次并入淘宝;又八个月之后的2009年8月,商城事业部恢复,由淘宝CFO张勇兼任商城总经理,再次尝试独立运营。
淘宝商城的一波三折,反映了淘宝高层对商城,或者说对B2C的暧昧态度,以及对淘宝未来盈利模式的模糊不清和分歧不断。
就在商城酝酿首次独立的时候,马云在内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亚马逊已经死掉了”。他认为,B2C的标杆亚马逊已经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模式一定是美国eBay的C2C模式。
马云的态度,无疑给淘宝商城定了调子。
“我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商城还是跟着淘宝走一段再说。”陆兆禧回忆说,当时,他是支付宝总裁。
陆兆禧表态后没多久,突然有一天,马云找到他,让他去做淘宝总裁。习惯了“被安排”的陆,连理由都没问就答应了。
此时,被尊为“淘宝教父”的孙彤宇,对此毫不知情。三天后,那是一个周末,孙突然被通知辞去淘宝总裁一职,出国学习,由陆兆禧接任淘宝总裁。在送别会上,孙彤宇嚎啕大哭,在他眼里,“淘宝是我的孩子”。
孙彤宇加入马云的创业团队是在1996年,当年26岁。2003年,马云需要建立一个C2C网站以制衡美国电子商务巨头eBay对阿里巴巴的威胁,孙临危受命,带领十几个人,隐瞒了家人,秘密创立淘宝网。
淘宝网最初上线时,竞争对手易趣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且刚由eBay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1/3的股权。三年后的2006年12月20日,eBay CEO惠特曼亲临上海,宣布将eBay易趣交给TOM在线运营。此时,淘宝网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三年时间,从零起步完成一个与国际巨头的颠覆战,淘宝网成功了,孙彤宇功不可没。
2010年10月底,记者在淘宝总部两街之隔的咖啡厅见到孙彤宇,聊了一个小时,从天气到地理,他滔滔不绝;但一说起当年往事,孙点上一支烟,歪着头,不语。
据当时参加商城筹备讨论会的人透露,支持商城独立的只有两位,一是孙彤宇,另一位是黄若。
孙黄二人都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负责商城独立运营,干脆,黄找到孙主动请缨。对于淘宝商城来说,孙黄的确是一对不错的组合。为此,他俩还设计了三种独立方案:上策是运营和域名完全独立;中策是独立运营,在淘宝网设置两扇门,一扇通往商城,一扇通往C店;下策是独立运营,在淘宝网里成立一个独立频道,分享C店流量。
黄后来对《中国企业家》解释说:“做这种全新的业态,需要两个最基本条件:第一你的上司或是你的搭档,信念必须跟你是一致的,否则这个事情没办法做;第二你们必须是耐得住寂寞,愿意坚持的。”
就在黄主动请缨的次日,孙彤宇离职了。“这是瞬间发生的事,如果我知道孙彤宇要走,我就不会接手。他这一走,那两个条件客观上都不存在了。”黄若回忆说。
商城断奶
孙彤宇的离职,给淘宝商城蒙上一层阴影。
2008年初,B2C市场还是群雄逐鹿的阶段。当年数据显示,当当网和卓越网分别占据18%和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京东,占11%,排名第四的北斗手机网占7%。前两者均以图书销售为主,后二者均是以IT、家电为主。而且它们都已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多年,淘宝商城若要再次上演C2C那种后来者居上的颠覆战,虽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全无可能。这也是孙黄二人看好B2C的原因所在。
遗憾的是,没有了孙彤宇的支持,最后的独立方案选择了下策。
由于下策是商城和C店的“混居”,导致了商城店和C店左右手互搏问题。按照“混居”规则,买家在淘宝网首页搜索商品,出来的结果前两位被商城店“无理由”抢占,从第三位开始,才是C店产品。
淘宝网最有价值的就是巨大的买家流量,而这些流量主要是靠C2C带来的,如今要把“最肥的肉”分给商城吃,C店卖家岂能坐视?商城刚上线,C店卖家便集体抗议。
要不要用C店流量给商城“开小灶”?或者说,要不要牺牲淘宝20%的买家流量资源去喂养占淘宝交易额3%的商城?
为此,黄若写了一封邮件分发给当时的管理层,邮件中有一个比喻:你不能把一个出生才30天的婴儿断奶,让他跟一个7岁孩子一起吃饭,这个婴儿一定饿死。
但管理层并不愿意得罪C卖家,从而影响流量和规模。不到两个月,商城断奶了——不再“无理由”占据前两名搜索结果。
既没有独立域名可做品牌宣传,又不再分享C店流量,就这样,商城在妥协中走了半年。2008年10月,黄若离开淘宝,当天,商城事业部宣布解散,首次商城“独立”失败了。
此时,商城交易额占比从当初的3%增长到6%。
以规模为“核心竞争力”的淘宝,不愿意牺牲淘宝20%的流量给份额只有3%的商城输血,可见当时的马云和陆兆禧心里,C2C和B2C的地位差别(这也就导致两年后,淘宝不得不以牺牲50%的流量给份额约8%的商城输血)。
对于黄若的离开,陆兆禧对《中国企业家》解释说,那是理念的问题,“大家都有摇摆,每个人都有摇摆。商城在逍遥子(淘宝CFO张勇)接手后也没什么进展,但是商城很适合淘宝,淘宝也很适合他(张勇),我信任他。”
按照黄若的理念,“B2C是电子商务未来的下一个制高点,淘宝必须利用已经占据市场大好形势的前提,抢占下一个制高点。”
陆兆禧却说:“商城只是一个‘甜点’。”
破而难立
至此,淘宝C2C的基因显露无疑。高层还是放不下C2C,虽然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图注:在淘宝发展思路上,陆兆禧(左)颇得马云欣赏,于是,他取代了“淘宝教父”孙彤宇(右)】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年,淘宝曾经设计出一套C2C的盈利模式,只可惜没能成功。这项名为“招财进宝”的服务,至少看起来很完美。
2006年,淘宝承诺的“三年免费”时间已到,而且击败了eBay,便开始试图在C2C上寻找盈利模式。按照eBay的惯例,C2C是通过收取交易佣金盈利的。淘宝也正是凭借免交易佣金得以击败eBay,所以,它不想重走eBay的老路,它要酝酿全新的盈利模式。
5月,淘宝卖家都得到风声,淘宝即将有“大事”发生,至于是什么“大事”,无人知晓,淘宝的保密工作向来出色。
5月10日,淘宝突然对外宣布了一套名为“招财进宝”的竞价排名系统。该系统有点类似搜索企业的竞价排名,由淘宝卖家自愿就某个关键词出价进行商品的推广,并按照成交额来收取费用,不成交不收费。这看起来是一个能够融合关键字付费点击与eBay的交易佣金方式各自长处的完美模式。
“招财进宝”把搜索结果页面首页的前20个位置留给“竞价商品”,且在后续页面中再留出10个位置。也就是说,打开任何一个商品列表,前三屏的内容全部是“竞价商品”。而且,少数卖家利用规则漏洞,创造出多种优化方法,其结果是买家被垃圾商品信息淹没。通常情况下,百度等搜索企业的“竞价”链接不过三五个而已,对于不想看这些广告的消费者,只要稍微拖动一下滚动条,就可以看到正常的搜索内容。
这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可想而知。从用户的关注度来分析,淘宝留给“招财进宝”的位置,相当于占据消费者注意力(流量)的50%以上。换句话说,淘宝赌上了手里一半的流量筹码,这是它手里唯一的法宝。
随即,部分卖家公开站出来反对淘宝的这项服务,并有一些卖家成立了“罢市联盟”,并决定6月1日集体罢市。
淘宝再出奇招,让公投决定“招财进宝”的命运。6月12日,公投结果毫不意外,仅实施了一个月的“招财进宝”竞价排名服务黯然下线。不知是为了挽回负面影响,还是腾讯拍拍宣布“三年免费”带来了压力,淘宝还宣布了一项断臂政策:永远不再用竞价排名收费。同时宣布,将继续“三年免费”的政策。
既然不靠交易佣金盈利,又不再用竞价排名盈利,剩下的盈利模式,除了广告实在找不到其它方式。
“它(淘宝)有点像当年的农民起义军,现有的秩序我都给你破坏,但怎么建我不知道。所以李自成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明朝的江山打下来,但这个江山不会是李自成的。”黄若如此评价道。
如他所说,当年淘宝反击eBay的战略,回头看来,都在自食其果。eBay靠交易费盈利,淘宝就不收交易费—导致淘宝至今找不到盈利模式;eBay针对白领群体,淘宝走二三线城市——成为导致淘宝仿货、假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无法解决;eBay交易用信用卡,阿里自建“支付宝”—体量惊人,却无法盈利。
以“破坏者”身份出现的淘宝,显然不是个“建设者”,它“革命”成功以后,却又革了自己的命。
2007年初,在为阿里巴巴B2B上市“预热”的媒体见面会上,孙彤宇曾就淘宝盈利问题直言不讳:“淘宝网是一家公司,公司一定会盈利。至于怎么盈利?阿里巴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平台,有人在上面赚钱,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在上面赚了好几万,给我们几百块、几千块他会不愿意?而且对他来讲,他也很清楚,我们不会永远做雷锋,这个年头做人真难,我们在培育市场把电子商务做的更大,把门槛降低,让更多人可以赚钱,背后我们有自己的私心,我们的私心就是我们也要赚钱。当然我也知道,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赚回来,现在我们有信心,我也不知道这个信心来自哪里,反正有信心。”
孙彤宇说这话半年后,淘宝就推出广告收费模式。凭此项收费,淘宝在2009年首次实现收支平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广告收入约15亿元,约占其总收入的85%,其它收入为增值服务和商城交易佣金收入。
“2009年,我们就没要阿里巴巴的钱,今年也没要。”陆兆禧说,但是他坚称不知道淘宝盈利多少,只知道盈利了。
外界估计淘宝今年将实现盈利15亿元,依然有85%来自于广告。按照今年近4000亿元交易额来算,15亿的盈利实在不算多,仅为交易额的0.375%,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2%,亚马逊约为3%。
“你怎么跟股东交代?”记者问。
“你别忘了我们的原则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我没有承诺股东说我们赚钱的。”过了一会,陆兆禧接着说,股东不满意的话,“(让他)换一个很会赚钱的CEO来干,他会不会把这个东西干好,自己去衡量。”
虽然,靠卖广告和增值服务实现了微薄盈利,但是,这并非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当然也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淘宝是守着一座金矿却靠卖煤为生。
不知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主动选择,淘宝最终还是将盈利模式寄托在了淘宝商城身上。这是被证明过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收取交易佣金。
但是,淘宝商城能成为“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吗?
后端之困
“淘宝未来的份额必然是下降的,因为几家大的B2C至少速度是蛮快的,以后不可能淘宝一家持有。”记者在跟多位艾瑞咨询分析师聊天时,他们普遍表达了如此观点,“未来淘宝不能单纯做前端的营销平台,只有把整个客服体系包括仓储体系做起来,才能跟京东等垂直类B2C竞争。”
                                                                                                              

研究亚马逊的财务报表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前四年最主要的支出是营销投入约占30%,第五年形成了品牌,营销投入降到5%,而物流投入超过了30%,因为订单量多了服务跟不上。
目前的淘宝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淘宝与京东、当当等“自营模式”的B2C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只是给卖家提供一个营销平台,并不直接参与销售、仓储、物流,被称为“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的强势一定在前端,也就是“信息流”,比如商品页面展示、对顾客需求的把握、与顾客的互动、如何做促销,以及巨大的卖家流量。但弱势在后端,比如供应链整合、仓储、物流、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问题,特别是物流问题。而“自营模式”的强势恰恰在后端。虽然,这些环节表面上听起来没什么,但是这些环节的好和坏,就直接导致一个公司是盈利或亏损。在这方面,其它B2C企业已经走在了淘宝前面。
黄若有着25年的传统零售企业管理经验,现任当当网COO,他分析说,以仓储为例,绝大部分B2C公司的仓储费用大概占整个公司整体费用2%到3%之间,而做得最好的亚马逊,纯利润也不过2%到3%。所以,后端做得好不好决定了一家零售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亚马逊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它对后端的掌控能力比较强。而这恰恰是“淘宝很难玩转的”。
马云在2010年年初,曾透露要给淘宝商城一个独立域名。这是关于淘宝商城要继续做大的信号。但是,仅有一个独立域名是远远不够的。对后端的掌控力才是B2C的关键,马云当然深谙其道。
2010年6月,淘宝正式对外宣布其酝酿已久的“大物流”计划,包括物流宝平台、物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等三大块内容。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配送体系、前端平台展示与后端物流管理能力全面进行对接。
从坚称“绝不会做物流”,到2008年的百世物流进入淘宝的推荐物流公司行列,到阿里巴巴入股星辰急便,到淘宝推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计划,再到淘宝“大物流”计划的推出,马云和他的淘宝网,走过了从排斥到试探再到发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和他们对淘宝商城的态度不谋而合,或者说配合默契。
淘宝“大物流”计划是诱人的,它能否真正走向成功,一定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这还取决于马云对于B2C的态度是否坚决。
再革命



当然,在几个月前淘宝卖家抗议“7.8”搜索新规则的事件中,马云态度鲜明—那被外界看做是为即将独立的淘宝商城“背书”的动作。
今年7月8日,淘宝实施了一项新搜索规则,加大了卖家服务质量因素权重,而此前一直是按照商品上下架的时间排序。
此举一出,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部分C店卖家店铺浏览量和交易量骤降。而商城店铺在搜索结果中明显增多。以搜索“诺基亚”为例,前四名都是商城店,首页中的40个店铺中,商城店占10家。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淘宝C店大卖家对本刊记者说,自新规则推出以来,“交易量下降了一半”,对淘宝的未来政策,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能是坚持着别先死”,至于其它卖家的“出淘”行为,他并不赞成,“不出淘也许是等死,出淘就是找死,而且死的更惨。”
7月13日,300名淘宝卖家聚集到杭州淘宝总部楼下,讨要说法,要求淘宝恢复旧搜索规则。此后两个月,又有多次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对此,陆兆禧是有心理准备的。“搜索这个事情,其实你怎么改都有人说不行,这是一定的。有人说这是倾向大卖家,我觉得这个规则是倾向小卖家,但是,也不是对大卖家不公平,每人都有机会。”对新搜索规则是为了商城独立做准备的质疑,陆兆禧解释说。
面对愈演愈烈的淘宝抗议事件,马云在9月6日发出的一封内部邮件中写到:“我们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用户。我们将全力支持那些诚信、开放和承担责任的企业。对那些躲在背后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和希望我们放弃原则的人们,我想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我们更不会因为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该抗议的还是抗议,只是声音越来越小;该坚持的原则还是不能放弃,虽然来自C店卖家的压力很大。
回想两年前,淘宝为了不牺牲C店的20%流量,出生刚两个月的商城“断奶”;四年前,为了稳住C店卖家的军心,“招财进宝”只存活了一个月。因为那时候,在淘宝高层看来,保住流量和规模,是第一位的,所以有了“只要规模足够大了,收点茶钱总可以吧”的说法,也因此,盈利问题一拖再拖。
如今,淘宝终于明白,流量和规模,不等于盈利,而且市场环境已不容许它继续拖下去了。淘宝再一次革命,这次是革自己的命,革淘宝C2C的命。
四个月后,抗议声消失了,商城独立了。
当年,淘宝副总裁黄若离开淘宝时,曾给淘宝小二发的一封信:“其实我们是在谁都不明白要做什么的情况之下,咬着牙往前走,像黑夜里,谁也告诉不了你哪个方向是对的,凭直觉往一个方向走,有可能是错的,但是这个不是最大的错误,最大错误是你往一个方向走了50步,觉得错了,又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了50步,那就很糟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53

众新生:“螺旋式上升”拷问

1 : GS(14)@2011-01-09 13:15:39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0/0NMDAwMDIxNTE0NA.html
2010年的最后一天,“冬眠”多时的分众(NASDAQ:FMCN)又动了一下。
选择在中国人辞旧迎新的2010年12月31日,分众传媒宣布将以6100万美金投资华视传媒(NASDAQ:VISN),约占后者15%股份。华视传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拥有的实体公司Front Lead仍为华视最大股东。
这是分众在“自我反省”系列收购兼并组合拳之错后的首次较大资本动作,也是其史上仅有的两起非全资收购案之一。此前的2008年1月,分众曾以500万美元现金收购炎黄健康传媒有限公司20%股份。
1月4日,德意志银行在纳斯达克盘后给出分众维持“持有”的评级,目标价22.20美元;1月5日,分众高开高走收涨4.22%,报23.71美金。
这个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媒体公司,是否已经峰回路转?
分众传媒的2010年,似乎是“颇为矛盾”的一年。几个月前,分众首席执行官江南春面对媒体否定自我,在更早的几个月他对公司几百名员工进行了“归零启始”的年会演说,从自我否定到接受媒体批判,从大故事大概念的销声匿迹到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做减法工作,外界反馈回公司内部的情绪,可谓灰头土脸。不过在不被公众广泛关注的另一沉默之地——客户市场,记者却获悉了不同声音。
与后者相呼应,分众最新发布的201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利润持续回升业绩上涨:按照非美会计准则,分众当季总营收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同比增长超46%,净利润减去出售互联网业务好耶所得为5180万美金,核心业务业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分众在此前两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约2320万美金和4430万美金。而据其对四季度的预测,分众2010年全年净利润在1.7亿美金左右。
“客户体验”是个被说滥了的平淡无奇的词,或许换个说法更为直接——客户不会经历一个公司的战略,但会经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当媒体忙于给江南春过去两年的旧故事打分,市场却已在检验企业家裂变后的新进程。
对客户而言,这永远不会单纯是个对与错的概念界定,而只有“不好”、“好”或“更好”的更替。与此同时,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应用都是分众绕不过去的将来,如果这曾是个错误,新分众又将如何重新开始?
蛰伏两年的新资本动作,伴随着曾执迷资本魔术的分众进入2011。而江南春痛定思痛后的“生意论”与“因果论”也意味着,新分众在“三年级”讲述的注定将是跟其“二年级”完全不同的故事。
24个月的加减法
据分众2010年12月31日公告,华视传媒已进入23个经济发达城市,拥有中国最大公交地铁电视广告联播网,占中国车载无线数字信号发射电视终端总量76.8%,覆盖已开通地铁电视终端总量近100%。分众预计,此次整合将实现媒体网络日覆盖3至4亿城市消费者,占据都市人平均每天广告收视总时长的1/3,亦为分众在终点传播与移动过程传播的对接。
这是分众过去24个月沉默后的首次出手。
过去两年,多少让听惯了分众资本布局故事的外界有点不太适应。此时,曾将公司交与谭智打理的江南春已重归CEO一职,而在更早的两年间,他主导了分众从“生活圈媒体”到“中国最大数字媒体集团”的大跃进,其间分众收购9家手机广告公司并为系列交易支付将近1亿美元,对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系列收购成本则更为高昂,分众支付将近5亿美金,所涉公司达到7家。
事后江南春谨慎表示,24个月的沉默是“埋头一场保存实力的自我加减法”——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分众灾难的催化剂,真正的决定性反思却始于两条导火索:其一,当年央视“3.15”晚会对垃圾短信的曝光;其二,同期对“亏本买卖”玺城收购的反思,江南春承认在玺城上市、因亏损而导致股价降低之后,再出手收购才是最好方法。
如果说第一导火索更像桩“偶然性”事件,那么第二导火索则直接促成了江南春的内心裂变。
“我们开始做减法,把其它业务剥离回归至主营业务,其实楼宇、卖场和框架这三个业务本身市场很强在不断增长,因为这几个业务已得到客户认可,不会认为还是需再讨论的媒体,除受金融风暴客户的预算收缩的影响,2010年情况恢复业务马上反弹回至强势和稳固。”江南春说。
分众的三年级故事似乎重归起点,但没有二年级的大跃进,江南春似乎也无法看到这个起点。于去年三季度卖出的好耶是分众2009年来系列重组、关停或剥离动作的尾声。出售好耶,分众由此获7900万美元利润,而两年前它为其支付的收购成本是7000万美金现金外加1.55亿美金分众传媒普通股。
       分众财务副总徐舸同时告诉记者,此前2008年和2009年分众实已陆续抛售好耶部分有形及无形资产,目前出售价也高于好耶净账面价值,“所以我们出售好耶会实现资产盈利”。
与财报尚能隐现的减法净身行为相比,江南春的加法动作则外界知之不多。
据江南春透露,2010年分众进行了围绕产品战略的四大运动:首先,在一二线城市开展屏幕高清化运动;其次,三四线城市推行屏幕倍增化、扩大覆盖范围;再次,推进广告的内容化和娱乐化;最后,增强媒体互动性,联手新浪、中移动展开与互联网、手机无线广告合作以通过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力推进广告销售。
“高清化等带给我们更大议价能力,增长至三、四线城市也与广告客户下沉需求相吻,第三是客户需要也是分众需要,第四则是对RFID技术的挺进。”江南春说,分众希望通过四个变化,让客户感觉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与此逻辑相似,江南春在刚刚完成的新资本动作后表示:此次少数股权投资吻合分众已确立的发展策略,即在减持公司非核心业务的同时集中致力于扩展和投资分众的核心业务。
新媒体业务再追问
江南春价值观的转变,是分众从投资者、股东驱动到客户驱动的转变,但“自我否定”四个字却绝非字面意思这么简单,它至少包含了两层追问。
第一,收购没有对错永远只是中性手段,如果分众过去的系列收购兼并是个错误,那么这一错究竟错在哪里?第二,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应用都是分众绕不过去的将来,如果过去是个错误,那么分众将如何重新开始?
针对第一个问题,江南春反思:过去分众在互联网与无线业务上是陷入了一个“概念性前进”,即因为“我要包揽互联网或无线,所以我要进入互联网或无线”,直接出发点是满足企业家的野心,收购兼并的确带来了资本报表的延展,但事实上,“我们没有办法去有机整合这些媒体,因为它们与我们原有的业务连接点不强,它们都是独立的,与我们核心业务没有协同效应”。
江南春说,如果再往深层次里看,“分众在这两个领域进入的价值点上同时发生了选择性错误,因为我们所有其它业务都是媒体,比如进入互联网我们选择的价值点是代理而非媒体业务,如果当时新浪和分众合并成功,那么这个生意的思路是对的,我们没有选择在互联网领域最强势的媒体和分众做一个组合,如果当时选择的就是一个最强势媒体,那么分众今天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东西”。
换言之,旧分众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价值链进入新数字领域。但事实上,分众在这两个新兴领域也很难进入对其所谓“真正正确”的价值链。
分众在过去两年曾为挽救市值缩水发起的“新浪分众”交易于2009年因未获审批最终失败;与此类似,无线领域的最大媒体实是运营商,而分众在无线价值链选择的错误也意味着其商业模式面临了一个“手机推送能力很强,但手机广告许可性不强”的天然隐患。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江南春同样谨记了第一问得以厘清的思路:分众曾在扩张中没有走向原生业务的延展,那么未来,分众也将永记这一教训。
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显示,超过60%的广告主正准备大幅增加数字化媒体预算,其中互联网、户外电视成为广告预算转移最主要的方向。“互联网或无线的确是我们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我们的这个延展一定要与分众主营业务有关,我们不要成为别人,我们还是我们自己,但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江南春说。
其举例,“如手机业务,将来有了RFID技术后,用户在楼宇广告等分众大屏幕场所看到感兴趣的广告后马上用手机对照一下,那么相关信息就会马上传递到用户手机,如果这是个希腊旅游局广告,它会告诉你,希腊最值得玩的五个地方、哪些旅行社可以办旅行、有哪些折扣优惠券等。”
江南春强调,与二年级故事不同,类似业务与分众的数字户外业务具备相关性,“分众会从数字户外媒体向整个数字化媒体前进,但前进过程中必须保证,分众所有业务的延展是与我们的主营业务具备协同效应,因为分众的基石永远是主营业务。”
他反问,分众去做互联网或其它领域一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吗?“不见得,不一定有这个核心竞争力,但如果今天有人模仿我的RFID,他没有分众的这些屏幕。”江南春说。
据江南春透露,分众内部已为此做好相关布局,不过相关人士预计,用户手中的手机终端要变成RFID,在中国环境下估计还需两年时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98

中國新生代女兵 操控武器的,也可以是纖纖細手

1 : GS(14)@2014-10-05 01:38:46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509

曾經是女兵方陣後備隊員的程誠,錯失了2009年國慶閱兵,5年後,她沒有再次錯失機遇,作為三軍儀仗隊空軍護旗手,她站在了隊伍的最前排。

程誠的背後,代表了一個群體的增長——中國女兵。2014年5月,包括程誠在內的13名三軍儀仗隊女兵,與男隊員一起組成151人最大陣容的儀仗隊,出現在歡迎土庫曼斯坦總統的儀式上。

2014年7月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三軍儀仗隊整理軍姿軍容,歡迎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多次來華訪問的默克爾第一次見到儀仗隊中有女兵的身影。 (東方IC/圖)



她們90%以上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平均身高1.72米。三軍儀仗隊中第一次有了奪目的女兵分隊,向全社會釋放著這樣一種信號:女兵,開始成為軍隊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世界各國軍隊規模都在不斷縮減,而不少國家女兵的數量卻有增加趨勢。據俄國防部的數據,2012年俄軍現役女軍官已達到3000人,其中,校級女軍官人數一年來翻了一番多。2014年9月,美國陸軍公開尋找志願參加陸軍遊騎兵部隊學校的女性士兵,並計劃擴大女性作戰兵種。

女兵的形象,也在中國軍營悄然轉型。

航母女兵在執行任務前向戰友告別。 (王松岐/圖)



誰說戰爭讓女人走開

劉欣是中國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的1/16。2014年11月,5名飛過4種機型、飛行時間在750小時以上的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將駕馭殲-10表演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執行飛行表演任務。

回首2009年國慶那一天,雨後初晴的天空中,劉欣聽到領隊的長機報告,自己正飛過天安門,眼淚不知從何處湧了上來,「不敢往下看,不能出一點差錯,訓練那麼久,就是為了這一瞬。」

以往,女兵在軍營中主要從事醫療、後勤、宣傳等工作,其作用也往往侷限在調和戰士心理上。然而,隨著現代戰爭向技術化、信息化轉變,佔中國解放軍5%的女兵,逐漸從後勤向主戰場邁進。2014年,瀋陽軍區成立首個女兵導彈連。而此前,海軍陸戰隊、二炮、北海艦隊等也都有了女兵的身影。空軍啟動培養女殲擊機飛行員也正是此種趨勢的標誌之一。

南海艦隊武漢艦上值更的女兵。 (姚憶江/圖)



自1951年首批女飛行員列編部隊以來,空軍先後培養了8批300餘名運輸機女飛行員。2005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首次招收女殲擊機飛行員。15萬名應屆女高中生,35名學員,16人順利畢業。

傳統觀念中,戰鬥機飛行員超強的體能需求和獨立決策能力,都被認為非女性所長。然而,戰鬥機中「飛儀表」則能充分體現女飛行員獨有的長處。

所謂「飛儀表」,即在複雜或極端天氣條件下,飛行員完全根據儀表數據飛行。這就要求飛行員:動作細、準備細、心思細。根據近幾年的數據,女飛行學員在此科目上的飛行數據平均值比男飛行員要高。此外,在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2012年對首批女殲擊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也發現她們的心理水平優於男飛行學員。

「按動武器按鈕的手,也可以是女子的纖纖細手。」飛過7種機型的中國飛行女將軍劉曉連曾這樣說。

目前,中國空軍女戰鬥機飛行員的選拔與培養已呈常態化特點。通過為期5年的專業理論、初教機和高教機飛行訓練均合格後,將會獲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授予工學學士、軍事學學士學位以及空軍中尉軍銜。2013年6月25日,首批16名雙學士殲擊機女飛行員以全優佳績步入戰位。

海軍陸戰隊某旅兩棲偵察女兵野外生存訓練期間,在叢林生剝活蛇。 (廖志勇/圖)



像男兵那樣去戰鬥

「首先是軍人,其次才是女人。」

大約四年前,大學生女兵袁華剛上遼寧艦時,就聽到政委梅文的話很「不客氣」。那一年,袁華等7名女兵成為我國首艘航母的機電兵。

從「告發女人上艦」到「很需要艦艇部署女軍人」,女性軍人已將身影留在了遼寧艦三十多個專業的崗位上。九十多人的女艦員隊中,走出了人民海軍第一代女操舵兵、女機電兵、女損管隊員。

兩位維族女戰士共同擔任航母航海值班任務。 (王松岐/圖)



每天晨跑5公里,托舉槓鈴數百次。女艦員們除了專業能力拔尖,在體能上也毫不含糊,成績優秀率甚至超過了男兵隊,蹲起和俯臥撐成績還打破了男兵的紀錄。

軍隊中的女兵越來越多,但女性進入部隊非但少有優待,反而在其挺進作戰一線的過程中,對她們提出了更高的訓練要求。她們要「像男兵那樣去戰鬥!」

在軍隊,女兵要接受與男兵一樣的訓練。殲擊機女飛行員章嫻,正憋足了勁把五十多斤的傘包上肩。 (沈玲/圖)



世界各主要國家軍隊認為,要讓女軍人在實戰中發揮作用,關鍵是通過平時的嚴格教育訓練,提高全面素質。在朝鮮,女特種兵會接受各種游擊戰訓練,如急速武裝行軍、爆破、格鬥術、射擊術、地形辨別等,還需要會游泳、駕駛和外語。1997年起,美海軍陸戰隊的新兵營就開始讓女兵與男兵一起接受戰鬥訓練。

多個國家的實踐能夠證明,女軍人在特定的訓練中的接受能力、耐力和忍受力等方面並不比男軍人差,有些方面還勝過男軍人。

殲擊機女飛行員進行首次海上跳傘訓練,飛行員準備邁出艙門。 (沈玲/圖)



粵南一灘塗沼澤地上,女兵孫銀蕾把袖子一挽,果斷跳進散發著惡臭的泥潭。被稱為「兩棲霸王花」的海軍陸戰隊女偵察兵們就這樣開始了每年的必修課。「就得這麼練。」女兵們像泥鰍一樣在泥潭中鑽來鑽去,匍匐前進、潛水隱蔽,一連串的戰術動作完成後,每一個姑娘都成了「泥雕」。

每次訓練後,孫銀蕾每天要洗3次以上的頭髮,鞋子、襪子從來用不長久,穿著的衣服裝具都經過多次的漂洗消毒。她們笑稱,特戰訓練就是「瘦身運動」。

「要不是當兵,說啥也不會去跳泥坑,訓練場上沒有性別之分,戰場也不會讓女兵走開。」孫銀蕾說。

如今,在中國軍隊的戰位上,時時閃現著女兵的身影,無需訝異,她們是一群既愛紅裝也愛武裝的中國新生代女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27

狗狗受虐遭挖雙眼越洋赴英重獲新生

1 : GS(14)@2016-05-22 12:16:06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一隻可憐狗狗,慘遭惡人挖去雙眼流落街頭,但幸好獲英國一個好心人收養,雖然仍要活在黑暗的世界中,但卻感受到人間有情。估計7歲大的尼姆(Nym)失明後被棄置在狗窩,幸獲一個慈善組織「 Blind Dog Rescue UK」安排送到英國,然後被埃塞克斯一名38歲護士波特(Sian Porter)收養。「當尼姆剛到來時,她嚇得全身發抖,但現在牠充滿樂趣。」波特於2013年2月收養尼姆,「她的毛蓬鬆,全身顫抖就像一片樹葉,如果有人想碰她,她會十分恐懼。每次我想帶牠走路,牠便會跌到地上嗚咽,實令人心痛。」六周後,波特帶尼姆到寵物美容師扮靚,當她下班到美容店接回尼姆時,發現牠洗澡後,蜷縮在箱子角落。「我叫尼姆的名字,牠首次有反應,慢慢移動牠的腳,循著我的聲音過來,然後將頭埋在我的頸,那一刻我知道要永遠與牠一起。」波特本身都養了兩隻狗佩德羅(Pedro)及摩根(Morgan),尼姆與牠們相處融洽,而佩德羅亦是一隻失明犬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2/196228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74

「21年來最嚴峻」 3老將抬轎迎戰 民主黨8名單出選 新生代掛帥

1 : GS(14)@2016-07-12 03:12:56

何頴賢攝


【立會選戰】【本報訊】後雨傘年代首場立法會選舉周六起接受提名。現於立法會佔6席的民主黨決定派出8張名單出選,當中5人是首次排頭位參選的新生代,隊頭平均年齡為42.8歲。該黨形容今次是創黨21年以來最嚴峻的選戰,3名退下火線的老將劉慧卿、何俊仁及單仲偕排第二為新人「抬轎」,冀混戰中穩住票源,完成世代交替,創黨主席李柱銘勉勵參選人堅守原則,否則會失去最忠實的支持者。記者:陳雪玲



民主黨昨舉行立法會選舉誓師大會,5區直選各派一張名單,胡志偉及黃碧雲競逐連任九龍東及九龍西,另外3區由新人接班,分別是港島區許智峯、新界西尹兆堅及新界東林卓廷。



派兩名單選超區


功能組別方面,元朗區議員鄺俊宇及現任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出戰「超級區議會」。年僅29歲的南區區議員區諾軒則參選批發及零售界挑戰建制派,但區諾軒昨日不在港缺席誓師。今次隊頭名單平均年齡為42.8歲,較上屆52.8歲年輕10歲。民主黨形容今次選戰是創黨21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及考驗,故多名資深議員為新人抬轎。新界西由何俊仁及李永達分別排在尹兆堅名單中第二及第三名;主席劉慧卿於新東排第二為林卓廷壓陣,港島區現任議員單仲偕排第二助許智峯。昨大會上有老將交帥旗予參選人的儀式,象徵傳承,該黨今屆競選口號「有事要搵民主黨」則沿用12年。問及由老將抬轎的安排,劉慧卿說並非對新人沒信心,但強調每區形勢都很緊張,不能輕敵。至於民主黨派兩張名單選超區是否太霸道,令泛民攬炒?劉慧卿指,民主黨是同意協調,只是早前有意參選的組織拒絕,她認為不能勉強,現在大局已定,該黨會派出兩張名單。首次出戰超區的鄺俊宇則指,交由選民決定是否繼續支持民主黨。



新西排強陣挽議席


上屆公民黨在新界西名單由余若薇為郭家麒抬轎,一張名單吸票多卻只能取一席,與此同時民主黨兩張名單卻零議席。今屆輪到民主黨在新西強勢排陣,尹兆堅說今次選情與上屆分別,指今屆名單眾多,現實上難有一張名單可取兩席。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昨亦現身支持黨友,他認同這次選情嚴峻,雖然本土意識抬頭,但堅信本土主義並非要用暴力爭取。對於有意見指民主黨如果不跟從大勢,會流失選票,李柱銘提醒黨友最嚴峻的時刻,才是最需要堅持原則的時候,不能為了「政治正確」而偏離原則,否則民主黨只會流失最忠實的支持者,而變質的民主黨亦不值得市民支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1/196897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04

同校小一新生徐淑敏郭可盈送女開學遲到

1 : GS(14)@2016-09-02 05:49:41

■黃浩和徐淑敏昨日送升小一的長女Vianna開學。



星爸媽昨日早起接送子女開學,徐淑敏(Suki)、郭可盈和郭晉安的子女原來都就讀位於九龍琵琶山的保良局蔡繼有學校,Suki長女黃心瑤(Vianna)和郭可盈及林文龍的囡囡林天若同樣今年升小一,但不同班,兩位新生昨開學遲到。



■送完囡囡上學,徐淑敏夫婦在保鑣陪同下等車前來接送。DV圖片

■靚媽郭可盈(左)昨早湊女返學,升小一的天若醒目孭着書包,老竇林文龍則做柴可夫(右圖)。


滿意學校

昨早約8時半,Suki與老公黃浩(Kenny)陪Vianna返學,同行還有兩個保鑣,分坐兩架七人車到達,車子抵校時剛好學校鐘聲響起,Suki心急怕囡囡遲到,司機把車駛入學校範圍,驚動校方保安勸阻,要把車停在校外,Suki夫婦拖實Vianna行入學校,Vianna紮馬尾配整齊白色校服,孭起書包十分醒目。問Suki是否遲了出門?她說:「今朝已經7點出門口,因為先送二女返學,途中遇上兩架車爆胎,搞到塞咗一陣。」
Suki表示Vianna入了心儀小學,她昨在電話中說:「呢間學校重視語言,英文同中文都唔錯,整體學習氣氛良好,可以一條龍讀到grade12,仲出過IB(國際預科文憑)狀元,成績同口碑均好。」



■郭令山很獨立,爸爸郭晉安開車送抵學校後自行落車。


唔請補習

林文龍昨親做柴可夫司機送囡囡天若開學,可盈就負責從旁打點,天若戴上兩個藍色蝴蝶頭飾,精靈可愛,他們比Suki一家更遲。可盈昨在電話中說:「聽日要再早啲,我好鍾意呢間學校嘅教學方法,學生會返得開心,我今年先畀囡囡適應吓小一,唔使請補習,我會自己教番,一齊同行,我都重讀小一,生命有take2。」可盈續說:「唔使科科一百分,唔想畀囡囡壓力,開心學到嘢就得。」此外,郭晉安的8歲長子郭令山在同校升讀小三,郭晉安昨早8時10分送子上學,非常準時,齊蔭頭的令山精神奕奕孭書包自行步入學校,甚有師兄風範。採訪、攝影:葉君海、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2/197570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93

圓方集:新生企業的生命線

1 : GS(14)@2016-09-06 04:39:25

有說新生企業是有兩條生命線,一條是業務、另一條則是融資。
Uber早前宣佈退出澳門市場,在香港亦會精簡業務,放棄的士和小型貨車服務,只專攻專車市場,月前又宣佈將中國業務出售了滴滴出行,顯示出Uber近日在大中華業務作出重大調整。Uber作為最值錢的獨角獸,估值在600億美元以上,它的融資能力一直惹人艷羡。然而,我個人對它的商業模式由始至今都有保留。


融資成功買到時間

能夠從融資方式得到那麼巨額的資金,公司的故事肯定是說得很動聽。我估計賣點是公司利用非職業司機的碎片時間用來接載乘客,正中了今天很多人都在談的「共享經濟」。雖然它的早期業務——電召的士服務是舊瓶新酒。
Uber賣的是time sharing,然而,實際上又有多少非職業司機能夠提供一個能夠滿足到顧客的高質素服務呢?我用Uber打車,經驗是很多時車子都在附近,這些服務提供者肯定不是坐在家中看電視或吃薯片,在接到「柯打」之後才從家裏跑出來接客的。這些人是一早已經在路上開車等客,基本上都是職業司機,只不過是通過這種比較有彈性的模式來工作而已。這和原先所謂共享互載的概念是有很大的分別的,融資需要有一些好的概念,縱使最後跑出的概念和原先的不同,甚至很多時候是兩碼子的事。一個新生行業,融資能力強便有機會即使在燒錢的情況下,招納更多客戶,用錢和時間來爭取空間,跑贏競爭對手。當你又有錢又有客戶量時,要改變商業模式是絕對有可能的。獨角獸之強,盡在這點。我看過很多新生企業,當中的概念很好,但是因為融資不成功,到最後都半途而廢或胎死腹中。但反過來說,我見過很多企業,因為融資成功,為自己爭取了很多時間和彈性,甚至將業務洗牌再來,最終殺出一條血路。最新消息傳出,Uber最近在美國的匹茲堡試驗無人駕駛的專車服務,再一次證明,只要有錢和勇於接受現實,要創新並不困難。近年,中國科技股的估值,絕對不比美國低。這既反映中國國民收入和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但亦受惠於內地創投資金充裕。雖然有指,中國的資金是易取難共,老外的錢卻是難取易共。共者,共事也;意思是VC在投資你的企業後,對企業是否有正面的影響。中國很多VC在投錢時都很爽快,但投錢後能否為企業帶來人才和戰略合作夥伴,卻很難說。相反,要拿到外國VC的錢很難,但一旦成功後,他們很多時都是盡力扶植標的企業。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599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601

新生撐言論自由 指大學應中立

1 : GS(14)@2016-09-06 22:22:15

【本報訊】中大新生對於上學首天校長即表明不贊成港獨,學生會會長周竪峰則高調向新生稱為國歌肅立感受辱。讀綜合工商管理的陳同學相信周視中國為「敵國」,對其說法則稱「唔同人有唔同政見,未必個個認同」,不過他指個人對中國政權不滿,但未曾深究港獨,指港獨思潮或因港府施政問題催生。


倡校方辦論壇探討

他續指作為大學,不應對港獨持特定立場,「始終大學自由,每人有不同諗法,學校最好唔好呢個時候表態,始終唔係大學代表我!」他認為港獨議題應交由學生討論,又指港獨屬社會議題,若校方舉辦論壇探討其可行性及後果是好事。理學院一年級生李同學表示尊重國歌,但個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為周的說法可以接受。他指支持港人自決,若中大有活動與本港前途相關,會考慮參與。但同屬理學院的新生葉同學指,周言論只是個人看法,又指港獨議題可私下討論,學校應保持政治中立。讀新聞及傳播學院的新生關同學稱不太支持港獨,原因是港獨於現行政策下不可行,「之後(政府)有啲政策改善咗,可能未必需要去到港獨」。不過她認同大學須容許學生自由討論港獨空間,並由同學獨立思考。■記者蕭洛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6/197618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