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iPath標普500恐慌指數 (代碼VXX)資金流入5.14億美元,創2013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流入。美股一路走高的背景之下,投資者大舉押註恐慌指數顯示市場對於未來波動性加劇的擔憂。
在油價持穩,希臘問題短暫解決和美聯儲態度相對鴿派的多重因素下,美股2月保持強勁勢頭,標普500指數上漲5.5%。恐慌指數VIX則重挫36%,VXX2月也大跌25%。
投資者試圖利用波動率大跌的機會抄底恐慌指數。彭博數據顯示,2月最後一周,流入到VXX的資金規模超過了整個2月的50%以上。單周1000萬股的擴容規模也創該ETF2000年創立以來最大增幅。
Sundial Capital Research Inc總裁Jason Goepfert表示,“歷史數據顯示,當市場大舉湧入恐慌指數之後,通常股市都會遭遇到明顯的波動。從近期資金流向來看,股市可能會面臨調整壓力。”
而VIX做市商Group One Trading LP專家Dominic Salvino也認為,“短期市場可能有一些漲勢過度。盡管市場表面風平浪靜,但是投資者相信4月或者5月可能會出現劇烈波動。”
和VXX正好相反的波動率反轉指數XIV2月資金流出4.21億美元,創2013年5月以來最大流出。
BMO Capital Markets高級衍生品交易員Max Breier在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沒有太多的刺激因素可以促使波動率走高。在希臘問題短暫解決之後,下一個時間節點在6月。在那之前鮮有明顯的消息可以讓波動率上行。”
P.S:
VIX: VOLATILITY S&P 500是標普的波動性指數。通過該指數,可以了解到市場對未來30天市場波動性的預期,被廣泛用來作為衡量市場風險和投資者恐慌度的指標。
VXX: VIX指數是以百分比而非美元金額表示的,所以有很多以VIX指數為基礎的衍生工具存在,比如ETF-iPath S&P。VXX跟蹤的是VIX的波動性,是市場恐慌性指數ETF。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關於俄羅斯究竟值不值得投資這種爭論,只能說在投資者眼中,這個國家是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這個國家的部分主權債收益率超過13%,股市市盈率僅5.9倍。然而,俄羅斯盧布波動性位居全球前列,該國經濟可能陷入萎縮區間,未來還可能面臨來自歐美的進一步制裁。到底是投資呢?還是不投資呢?
俄羅斯:部分投資者眼中的“蜜糖”
1、具有吸引力的國債利率
俄羅斯兩年期盧布計價主權債券收益率已經沖高至13.7%,超過了全球很多國家。好消息是,當前盧布已經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投資窗口。
美國R-Squared Macro曾對彭博新聞社表示:“這是賺錢的好時機。如果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這麽有吸引力的品種你真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了。”
圖1:部分國家主權債券收益率(以下圖片均來自彭博新聞社)
2、債務有限
IMF提供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政府債務在GDP中的比重約為16%,這在全球53個國家中,比重是第四低的。相比之下,來自俄羅斯央行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外匯儲備則為3650億美元,為八年最低水平。它們將覆蓋未來兩年所有的政府、企業債務和銀行貸款。
此外,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俄羅斯貿易順差達2109億美元,略低於2013年的2122億美元。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的監控數據顯示,2015年1月俄羅斯外貿順差為159億美元,同比下降14.9%。
在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KBC Asset Management SA)負責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Bob Maes看來,鑒於外儲規模和較低的債務和GDP之比,俄羅斯的基本面很強勁。
圖2:俄羅斯整體債務與GDP之比
3、較低的市盈率
華爾街見聞昨日提及,俄羅斯能源股通常都比發達國家同類股票估值低,而目前,這類比率卻比通常的6-7倍還低。彭博新聞社數據顯示,俄羅斯基準股指Micex Index未來12個月的市盈率在5.9倍左右,低於新興市場平均市盈率的51%。這意味著,過去五年的折價率為44%。
當前,俄羅斯天然氣寡頭Gazprom今年的市盈率約為4.1倍,發達國家原油股則為11.5倍左右。
俄羅斯能源股今年的表現非常亮眼。年初至今,能源股回報率約為22%,傲視群雄。加拿大的同類股同期漲幅僅為1.8%。
R-Squared的分析師Patel認為:“(俄羅斯股市)市盈率處於過去15年的較低水平區間。”
圖3:俄羅斯股市市盈率
俄羅斯:另一些投資者眼中的“砒霜”
4、經濟萎縮
認為俄羅斯不值得投資的人認為,與烏克蘭的沖突、崩跌的油價、歐美對其實施的制裁,都會將俄羅斯推向經濟萎縮。彭博對經濟學家的意見調查顯示,俄羅斯GDP今年有可能縮減4%。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標普和穆迪分別在1月底、2月底下調了俄羅斯主權信評,這還是二十年以來第一次發生。
圖4:俄羅斯GDP增速走勢
5、極大的盧布波動性
盡管已經收複部分跌幅,但盧布的跌勢仍令其成為全球波動性最大的貨幣之一。這意味著如果投資俄羅斯資產,就必須做盧布風險對沖。否則實際收益將被抵消。然而,盧布曾經出現較大的日內振幅,這使得對沖的難度較大。彭博新聞社數據顯示,盧布三個月隱含波動率從一年前的12%跳增到了30%。
圖5:與其他國家貨幣比較,盧布波動性
6、地緣政治風險
因為與烏克蘭發生的沖突,俄羅斯尚處於被歐美制裁當中,且不排除未來制裁進一步增加的風險。截至目前,烏克蘭沖突仍未平息,烏克蘭政府軍在本國東部地區與親俄派的交火仍在持續。據聯合國提供的數據,該沖突已經造成6000人喪生。
地緣政治事件引發俄羅斯資本外流。俄羅斯去年的資本外流觸及152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穆迪預計,未來兩年,俄羅斯資本外流規模將增至4000億美元。
圖6:俄羅斯資本外流情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風箱中的佳兆業:腰斬後能抄底嗎? 作者:格隆匯 承一 導讀:現在的佳兆業處境就像風箱中的老鼠,一邊是融創入主還存在困難,一邊是每天都需要承受損失,腰斬的佳兆業能否像此前的離岸債券那樣,迎來抄底機會? 1月初,佳兆業事件開始在資本市場發酵時,其離岸債價格暴跌,彼時,曾發文指出離岸債價格的方向在於政治問題,而隨後就傳出融創入主佳兆業,不久融創收購佳兆業上海四項目,後又因債務問題而擱淺。如今,股價腰斬,但受到債務問題影響,融創遲遲無法入主佳兆業,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危與機從來都是並存的。接下來對於佳兆業目前的問題作一個邏輯梳理。 1、股價跌入谷底,抄底良機? 最近幾個月一連串的風波,讓佳兆業的股價已經跌入谷底,從12月初至今,股價已近腰斬,盡管目前融創已經在洽談重組事宜,但受制於佳兆業可能爆發的債務危機,股價在複牌之後同樣徘徊不前,之前佳兆業的離岸債價格跌至谷底,給了部分對沖基金絕佳的抄底機會,如今股價徘徊不前,投資者是不是也可以效仿類似思維? ![]() 不可否認的是,佳兆業目前仍然面臨博弈困局,債務危機因子仍在,融創入主仍存在較大障礙,但佳兆業的股價也已經反映了這一事實,各位投資者需要判斷的是融創能否成功入主。一旦融創能夠順利並購佳兆業,那麽佳兆業股價肯定會在短期內暴漲,屆時再想來抄底,恐怕就悔之晚矣。 2、 融創借資本大佬隔空喊話,透露出什麽? 2月25日,在深圳廣東房地產界以及資本市場頗負聲譽的武捷思,接受《第一財經》的專訪,透漏出部分佳兆業重組的進程和阻礙。從文章看來,武捷思所要表達的核心意思在於,融創作為上市公司不會為重組冒太大風險,尤其是在債務處理上;並購重組方案通過的前提是佳兆業債權人需要做出相當部分的妥協然後與佳兆業達成協議。之前,佳兆業的重組進程頗為神秘,但此次武捷思正面回應,恐怕不僅僅是出個鏡頭這麽簡單。不排除融創方面借此機會,露出底線,喊話債權人。通過外部媒介喊話而非內部溝通,其實也或多或少的反映出融創的態度。 根據2014年中報,融創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100億元人民幣,而佳兆業同樣達到了1000億元人民幣;而融創2013年度的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佳兆業也將近200億元,一旦順利並購,那麽融創的規模將會迅速擴大,業界影響力也將迅速提升。這也是融創一直並購動力所在。所以,我們能清晰感覺到融創的動力所在。 3、債務重組沒有方向分歧,只有籌碼分配障礙 融創入主的前提是佳兆業進行債務重組,但債務重組卻限制複雜的博弈棋局。對於債務重組,應該分兩個層次來看。首先看方向性問題,在要不要債務重組,需不需要融創入主的問題上,基本不存在分歧。對於佳兆業而言,其是最為吃力的一個當事方,一方面,郭氏兄弟卷入腐敗案對於佳兆業的影響仍在,至今仍沒有完全恢複正常運營,每一天都在遭受損失;另一方面,急切希望融創入主穩定運營,拯救佳兆業,但卻又面臨債權人這一關。而債權人同樣不希望佳兆業就此垮臺,破產清算。因此,實際上佳兆業和其債權人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共榮。 盡管方向性事情沒有分歧,但在籌碼的分配上,卻阻力不小。3月2日,佳兆業方面發布公告,就境內涉及包括結欠銀行債務、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務,合共人民幣479.71億的債務提出重組建議。建議方案包括:保證不削減本金,但削減利息,下限是央行貸款基準利率的70%。同時還要延長債務的償還期限。 需要明了的是這個建議方案針對的債務只是針對境內債務,而境內債務占據73%,由此可見債務重組方案的談判在分兩步走,其中談判難度也並非共在一條船上可以解釋。而國外債權人沒有充足的抵押物,預計債務談判難度將會較境內困難。 但我們抽象到最簡單的天平遊戲來講,如果佳兆業是天平一端,債務人是另一端,只要不停的調試籌碼,贏得平衡並非難事。 4、 此前的離案債價格暴跌或許能給投資者一定的啟示 在1月初,佳兆業房源被陸續鎖定,匯豐4億港元債務違約時,佳兆業的部分離岸債價格曾經暴跌至30美分左右,郭氏兄弟卷入腐敗案令佳兆業的政治風險陡然上升,但此時有對沖基金大舉入場搶籌碼。其賭的就是這一政治風險會被政府有效的化解,如今看來,深圳市政府在鎖定房源之後,又開始幫助佳兆業引進新的主人,破產風險大減,對沖基金成功抄底。且佳兆業作為深圳市知名名企,以舊城改造出名,如果真的短時期內由於被鎖定房源,導致資金鏈斷裂,經營迅速惡化最終導致公司破產,那麽深圳市政府無疑將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如今,盡管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但這一輿論邏輯仍然制約著政府。即使政府無法正面讓出利益,但出面協調相關談判卻是非常有可能的。已有媒體報道,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著力協調債務談判。 總結來看,債務重組方案通過最大的依仗是債權人和佳兆業同處一條船上,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從最為簡單的事實來看,從去年11月底開始的佳兆業時間已經持續數月,現金流受到嚴重影響,基本處於停止運營狀態,以公司目前背負的650億左右負債規模,即使以央行5.5%的基準利率,其每月利息損失都會再3億元左右,且期間現金流斷裂的壓力帶來的被動型債務違約導致公司評級下調,即使未來開始恢複運營,其融資成本也會大幅上升。且幾個月停止銷售給佳兆業業績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對於房地產公司,資金鏈的安全比利潤率更為重要。從這一角度來講,誰都拖不起。 最大的阻礙在於籌碼的分配,如果真的按照央行貸款基準利率70%這一下限執行的話,利率將在3.85%左右,而公開信息顯示,佳兆業現有信托融資年利率均在8.3%~10%之間。以此作為參考,上述債務重組方案如果實施,金融機構可能會在利息方面有較大損失。而對於境外債權人而言,可能會更糟,其一是佳兆業沒有同步公布境外債務重組建議方案,其二是境外債務沒有足夠抵押,償債順序在境內債權人之後,優先順序不同必然導致境外債權人會遭受更大損失,而這可能會導致境外債務人的反對。 因此,佳兆業的命運在於兩個方面: 一是融創入主與否,這一點之前已經回答; 二是在於債權人是否妥協和妥協的程度; 融創入主與否其實目前更多的取決於佳兆業與債權人之間的妥協。而債權人與佳兆業之間,一方面相互依存,一方面卻又要相互妥協。佳兆業此時公布境內債務重組方案不禁讓人聯想其是否已經與境內債權人達成了協議,雖然仍然沒有公布境外債務建議方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拖而不決,最後至破產清算對債權人和佳兆業都非好事。筆者自身而言,覺得債權人和佳兆業不顧自身的共同利益,撕破臉皮的概率不大。在此情況下,面對佳兆業腰斬,你敢抄底嗎? |
春風吹又生,抄底正當時,中概走你! 作者:格隆匯 TUNG 導讀:股市最大的利空是漲得太多了,而最大的利好就是跌得過分了。跌殘的中概股是否就是下一個機會呢?
周末拜讀了格隆匯會員南海之夢的文章“股市的輪回”,頗有感觸。特別是里面說的“股市最大的利空是漲得太多了,而最大的利好就是跌得過分了(請不要把這句話和每個股票對應)”。停下腳步回顧四周,剛剛抄完原油的底,3倍納指ETF也平倉了,那麽跌殘的中概股是否就是下一個機會呢?
我印象中近幾年,中概股每年都至少會有一波不錯的行情,而今年這個機會很可能就是當下。原因下面我就一一列舉:
一,請看下圖,來自雪球中概30指數,剛剛創出新低,今天開始有了反彈的跡象。符合常識最大的利好就是跌得過分了。
(圖一,雪球中概30指數)
二,仔細看圖,就會發現中概下跌的時間和A股暴走的時間基本一致,都是去年11月!拍腦袋來看,我稱之為A股黑洞效應,這說明玩中概股的都是內地資金。這就像去年阿里上市的黑洞效應一樣,導致了中概整個9月的暴跌!資金是逐利的,A股的火爆導致中概的沒落,港股同理。最近A股開始調整震蕩,港股中小票開始活躍,那麽中概股還會遠嗎?這個在大方向上給中概反彈墊定了基調。
另外美國納指從我抄底開始連續創出新高,如今納指上漲的腳步也有了停滯的跡象,我在昨天平了納指的倉。股市輪回,下一個動起來的會否就是中概呢?
三,阿里巴巴創了上市以來的新低,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跌破80,昨天一柱擎天,大有逆襲之勢。作為中概龍頭,毋庸置疑的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昨天4.79%的大幅反彈恰好吹起了中概沖鋒的號角!
和阿里比起來,500萬更是慘不忍睹,幾乎可以榮登中概悲劇榜首,但是他比阿里更早一天踏上了反彈之路,而且貌似更加兇猛!最近底部反彈的中概已經有不少,我就不在這里一一舉例了,上圖大家感受一下。
四,兩會已經召開,內容網上有許多,我這里就不廢話了。總之力度很大,對很多中概股都有不錯的刺激作用,A股同類型的很多票都已經漲上了天。我們來看看同行業上市公司,在中國股市的市值,是在美國股市的市值的多少倍,來感受一下中概和A股的冰與火之歌!
五,我只是個拋硬幣的人,基本面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但是我想就算業績沒什麽增長,如果股價腰斬過半,是否可以反過來認為有100%的增長呢?另外聽說最近不少中概出的業績還都是不錯的,例如yy,汽車之家,京東。那麽對應腰斬過後的股價,是不是更加有吸引力了呢?
最後來談談怎麽樣抄底吧! 我認為不管持有什麽結論,最終都需要落實到操作層面,不然就是紙上談兵,按以往慣例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實戰手法。
基本面非我所長,精選個股不現實,而且就算精於個股,抄底個股的風險比較大,所以我建議抄底一籃子中概股!特別是中概股普遍重傷的時候,如果反彈確立的話,一籃子的收益並不會比重倉幾只股票差,相對風險還能分散,防止黑天鵝對自己的倉位有巨大的沖擊。
我自己就拿了30%的倉位,配置了15只中概,每一個2%,換個角度來看就是自定義了一個中概股指數,然後倉位配置了30個點的這個指數!15只都是跌殘的,市值不大,彈性不錯的中概。既然是自定義指數,那麽這個數量和標的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調整,而做這個指數的基本邏輯就是抄底重傷的中概!
拋磚引玉,公布一下我自己的中概指數:樂逗遊戲(DSKY),世紀互聯(VNET),中國手遊(CMGE),優酷土豆(YOKU),搜房(SFUN),網易(NTES),奇虎360(QIHU),歡聚時代(YY),愛康國賓(KANG),航美傳媒(AMCN),500彩票網(WBAI),阿里巴巴(BABA),途牛(TOUR),明陽風電(MY),達內科技(TEDU)。
PS:是否可以用類似的邏輯抄底港股中小盤呢?如果深港通開通這個機會應該是有的。剛剛在雪球建了一個港股抄底模擬倉,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目前表現還不錯。
(註:圖二、圖五來源《中概股和創業板紮眼的反差,到底說明了什麽?》作者範小明) |
QQ截圖20150307095304.png (92.08 KB, 下載次數: 2)
想安靜地做個美少年的小夥伴們今兒(6月19日)就不要穿綠的上街了,說不定真的會被打成熊樣。你看,滬指跌破4500點,上漲家數只剩兩位數,不知道有多少人開始慌神了。尤其是你隔壁的隔壁新入市的朋友現在可能已經悔不當初,不敢回家,不如今晚就收留他吧。
雖然進入6月,我們(尤其是老股民朋友)本來也不抱太大的期望。而且有統計顯示,近11年端午節後首個交易日滬指均為下跌,但今年還沒到端午呢,A股從周一到周五的5個交易日中就有4天在跌,還讓不讓人愉快地過節了。尤其是今天的跳水,更成了節前嚇壞小心臟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從前兩天開始,讓股民洗洗跑路的呼聲就十分高漲,更有甚者擔心節前的消極情緒會阻礙節後資金的回流,於是喊出了“周五若無大漲請離場”的口號。當然,即使如此,還是有一些人心臟十分堅挺,覺得這般的大跌一定是到了抄底的好時候。比如說,今天滬股通額度的使用明顯增多,或能反映出外資陸續進場抄底的跡象。截止A股收盤,滬股通余額51.96億元,占每日額度39%,即資金凈流入78.04億元。看來狠買一把的也不在少數。於是,要逃還是抄,號稱選擇障礙還蠻嚴重的天秤座選手們想來今天或許特別不好過。
不過,機構已有預測,市場已進入慢牛通道,而慢牛行情下,個股分化,市場將震蕩不斷,“入市就能賺錢”的階段已結束。要操作好著實需要一點技術含量。所以,現階段拔腿就割或者瘋狂買入都是很有風險的。
尤其是分析人士已經指出導致大盤頻頻殺跌的有至少四大因素,一是新股加速發行,特別是大盤股的啟動抽血效應更加明顯;二是監管層嚴禁場外配資入市,而據不完全統計這配資資金規模達5千億;三是隨著年度中期的到來,企業結算和銀行繳款等需求將集中爆發;四是今年以來大盤漲幅巨大,且一直沒像樣的回調,當前的頻頻殺跌正是對今年來巨大漲幅的修正。因此,在利空因素這樣複雜的情形之中,我們實在需要冷靜下來,謹慎抉擇。
來一點我們最喜歡的顏色壓壓驚~
那麽,在不管布局什麽板塊都很糾結,市場表現出普跌走勢的當下,我們究竟怎麽做才不至於滿盤皆輸?不如看一下這些建議。
狀況一:賬戶仍處在盈利狀態
應對建議:投資者首先需要核實所持股票的基本面。如果股票本身質地優良,而且從技術圖形上看資金介入程度比較深,那麽可以繼續持有,謹慎觀望,等大盤情況明朗再作決斷。而如果投資者手中的個股純屬於題材炒作的類別,而且題材也不是得到公開核實的,股票基本面又沒有實際業績支撐,那麽應該逢高離場。
狀況二:手中股票已經跌到成本區
應對建議:十分謹慎、無法承受風險的投資者應選擇離場,比較激進的也要設置止損價,然後觀察後再作決定。不要盲目殺跌,也不要對自己買的股票有情緒。在這個時刻,頭腦一定要清醒。
狀況三:手中股票已經出現虧損
應對建議:虧損也需要分類對待,投資者可查看相關資料,如果手中股票屬於基金重倉股,那麽就不要盲目斬倉,甚至在大盤快速暴跌的情況下,可分批補倉,攤低成本,和基金來搏一搏。
而如果發現該股票主力主要是由個別大戶操縱的,這樣的股票在市場持續不佳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堅決出局,保住現金爭取更大的主動性。因為這種股票的主力在大盤真正暴跌時一般不會護盤。
另外,還有一些成交比較清淡的個股,沒有明顯主力介入的跡象,那麽一定要設立止損價位,這種股票的性質主要以跟風為主,一旦跌破長期形成的平臺,一定要選擇離場。
狀況四:手中一半是錢一半是股票
應對建議:如果投資者這部分股票處於盈利狀態,而市場趨勢始終看不明朗,那麽應將股票出掉,保留現金。畢竟市場中的機會很多,保留現金才能在市場中有更大的話語權。
如果手中這部分股票已經虧損,那麽投資者應該選擇市場在大幅下跌之後,並出現走穩趨向的時候補充自己手中的股票。而如果補倉後,該股當天漲幅較大,可當天做變相T+0,鎖定一部分利潤。
狀況五:手中都是錢想進場
應對建議:如果是激進型的投資者,並有一定看盤能力的,近期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搶反彈,但應以短線思維為主。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北京晨報、新華網、中國證券網等報道)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760
文 / 程俊
据《经济参考报》,对于养老金投资股市的尝试,虽然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尚未统一,但事情已经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6
月18日,人社部基金监督司官员对外透露,养老金投资政策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新的政策出台之后,养老金将投资股市。而在上述信息透露之前的4月3日,财
政部一位副部长曾公开表示,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是全民的财富,从安全第一、审慎的原则考量,社保基金不会直接去股市冒险。
养老金是社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到整个社保基金的90%左右。人社部和财政部的两种表态,让外界难以捉摸,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保基金会不会直接投资股市,看上去仍是一个待解难题。
经济观察报从一位接近人社部专家处获得的解释是,在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对于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养老金投资股市或许已成定局,而且进一步的信息显示,投资股市的限定是最高不超过30%的比例。
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补充表示,中国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截至2014年底,中国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3.5万亿元、补充养老积累的基金是7600多亿元,如果按照30%投资股市的占比核算,预计可投资股市的养老金接近1.3万亿元。
能否入市
中
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是竭力主张养老金投资股市的专家之一。据郑秉文介绍,从2006年至今,人社部、财政部等方面,对于推动养老金投资政
策的出台,已经有过三轮大的“尝试”,但由于相关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对养老金是否投资股市,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该项政策一直没有出台。
本轮“尝试”之前,按照国务院部署,由人社部牵头,曾在2012年基本完成养老金投资方案的制定,其中确定对股市的投资比重是不超过40%,但之后在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过程中,由于对养老金投资股市的质疑声音很大,使得本已成形的养老金投资方案只能被搁置。
人社部是从2014年开始重新制定养老金投资方案的。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公开表示,养老金投资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其中规定将会动用部分养老金投资股市。
事
实上,即便是在人社部内部,也有部分官员是并不赞成养老金投资股市。去年10月,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卢海元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表示,现阶
段,养老金有很多稳定的投资实体经济,保值增值的渠道,而“中国A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圈钱市、过度投机炒作市、完全被操控操纵的市场”,因此,养老金没必
要急于进入风险很高的股市。
对于下一步是否能放开养老金投资股市?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养老金投资方案已经进入报送国务院阶段,而其中仍然保留了养老金投资股市的规定,预计方案在年内出台的可能性也较大。
前
述接近人社部专家补充分析表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养老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年均投资收益率还不足2%,低于同期的年均通货膨胀率,并没有达到保值增值
的目的,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投资股市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获得较好的收益,这也正是下一步养老金极有可能投资股市的一大重要原因。
投资限高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于2000年,主要掌管的是中央财政预算拨款的社保基金,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最高为40%。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社保基金对股市的投资是1700亿元,年均收益率是8%以上。
对
于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所取得的较高收益率,现在很多官员和专家们的看法也不一致。郑秉文等支持养老金入市的专家曾这样测算,在2001年至2010年
间,即便是刨掉2.14%的通货膨胀率,全国社保基金最后的净收入还有7.03%的增长率;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也表示,只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业绩,
就足以证明社保基金投资股市是可以保值增值的,“是很好的榜样”。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一直反对养老金入市,按照他的分
析,同样是在2000年至2010年,在股市大好的2006年、2007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的收益分别是29.01%、43.19%,而2008年
股市情势逆转向下,当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的收益是-6.79%,由此可见,如果将养老金投资股市,还是实际存在较大风险。
与唐钧的观点基本相似,卢海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除2009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利之外,在2008、2010、2011年的投资均是亏损。从2008年至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4年年均亏损近167亿元。
对
于官员和专家们给出的不同结论,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分析表示,2012年3月,广东省曾将1000亿元的城镇职工养老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本
来当时签订的委托期限是两年,但由于2012年、2013年都取得了超过6%的收益率,因此双方又将委托期限延长了3年,一直到2016年。
受此影响,之后,浙江、江苏等省份也纷纷要求将城镇职工养老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投资。
最近的消息是,最近山东省也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1000亿城镇职工养老金,广东省则将委托期延长至2017年。这些无疑也都对促成人社部等方面,作出将养老金投资股市的决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还透露,人社部计划出台养老金投资方案的时间是在今年下半年,投资股市的限定是最高不超过30%。(华尔街见闻)
矽谷現在出現了兩批立場截然不同的人。
一批是那些“炙手可熱”的科技公司內部員工,他們手里持有大量股票,但由於各種原因公司上市卻遙遙無期。
另一批則是大量的外部個人投資者,他們投資這些明星科技公司的唯一渠道就是購買公開市場股票,往往遠高於發行價。
前者憂心忡忡於自己可能最終只是紙面富貴一心套現;後者則對以發行前的價位買入公司股票夢寐以求。
從今年年初開始,這兩批受中間商撮合的人終於匯合成了一個異常活躍的科技公司私有股權交易市場,其中還充斥著欺詐、誇大和各種灰色交易。
Uber成最火詐騙噱頭
今年1月份,對沖基金經理喬納森·桑茲(JonathanSands)試圖從投資人那里募資成立一只投資基金,這只投資基金將用於購買總價值大約1億美元的Uber公司股份。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一封勸說投資人的郵件中,桑茲信誓旦旦地稱一旦投資人購買了這些股份,他們在未來2~4年的回報將高達四倍。“Uber背後的數字將是驚人的。”
桑茲稱這些股份都“直接”來自Uber最近E輪融資產生的優先股,只要該基金投資者的回報超過8%,他將收取1%的管理費和15%的利潤提成。
桑茲甚至還去發動投資銀行AldwychCapitalPartners幫他一起尋找客戶,Aldwych的一名員工立刻去找了雷蒙德傑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James)。
“我們有獨家渠道購買來自Uber高層管理人員的股份,這些股份基於最新的400億美元估值計算”,這個員工在一封給雷蒙德傑姆斯金融公司的郵件中寫道。
Uber的律師聽說了此事後要求桑茲停手,並稱“公司有非常嚴格的股份轉讓規定,同時會限制任何欺詐行為”。Uber稱所有股票合法轉讓都必須通過公司。
最後的事實是,桑茲實際上並沒有真的拿到這些Uber的股份,由於缺乏公司內部財務數據,他甚至無法向潛在客戶提供任何確實的財務分析。
Aldwych公司一位發言人稱,當桑茲來找他們時,公司確實提出了一些詢問來衡量投資者興趣,但最後不了了之。
這反映出Uber已經成為許多欺詐項目最喜歡擡出來的噱頭。
今年3月,聯邦檢察官控告小格雷戈里·格雷(GregoryGrayJr)犯罪性欺詐。格雷以購買Uber股權為由,欺騙一位投資者花了500萬美元投資一只風投基金。
矽谷私權交易盛行
大概就是從去年開始,許多像桑茲這樣的華爾街經紀人或基金經理,都開始試圖通過倒手矽谷私人科技公司股份來獲利。
雖然桑茲號稱的Uber股份子虛烏有,但確實有許多科技公司雇員在無盡的IPO等待中耗盡了耐心,一心只求盡快出售他們手中的股份以套現。
基金經理們於是將這些股份轉手出售給那些希望從未來IPO中獲利的投資者,從中收取利潤提成和管理費用。
由於Uber、Airbnb等一系列矽谷超級明星公司估值瘋狂攀升的同時,並沒有按照預想的節奏在今年IPO,而是繼續保持了私有化,許多員工因為等不及而把股權投入二級市場出售,導致最近矽谷科技公司內部私人股權交易簡直是熱火朝天。
但因為許多對沖基金和投資者都涉嫌不正當交易私人公司股權,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現在認為有必要徹查這個灰色地帶。
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導的這項調查現在剛剛進入早期階段,即調查這些科技公司私人股權交易過程中是否有類似桑茲這樣的不當行為人。
另一項受到監管機構關註的是最近出現的熱潮:越來越多的私人科技公司持股員工通過衍生交易合約來出售自己的股份。在某些情況下,通過衍生交易出售員工持股是被公司禁止的。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同時也在研究這些衍生交易是否可能違背了2010年出臺的金融監管法規“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Act)。
根據“多德·弗蘭克法案”,大部分個人投資者參與掉期合約都是違法的,除非這些交易事先已經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並在國家證券交易所內進行交易。
監管機構出手徹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上個月17日起訴了總部在矽谷的“沙山交易所”(SandHillExchange)。
這個公司最近做了一個網站,專門供買賣雙方在上面交易與私人公司股票相關的合同。但是網站上涉及的證券合同既沒有在監管者那里備案,也沒有按照法律要求在全國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因此違反了多德·弗蘭克法案。
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對“沙山交易所”頒布了禁令。“沙山交易所”公司則並沒有承認或者否認這些控訴,只是同意支付2萬美元罰款。
6月底,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Polk&WardwellLLP)在一項備忘錄中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沙山交易所”的控告標誌著這一市場上將出現轉折點。
證券監管機構將在未來更多行使法定權限來監管私權交易,尤其是審查那些試圖吸引個人投資者的產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給一些公司發去信函要求解釋。這些公司都涉嫌給那些私人公司的持股員工提供衍生交易產品,讓他們來出售股份。
核心人士稱,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這些公司提供交易相關信息。許多提供類似衍生交易的公司都是在過去六個月內新開張的。
http://xueqiu.com/1175857472/50867161
来源 | 腾讯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 | 风生
导语:面对全新的局面,下半年应持怎样的操作思路?进场抄底还是淡定观望?
周
三截至收盘,沪指跌5.9%报3507.19点,深成指跌2.94%报11040.89点。创业板指涨0.51%报2364.05点。进场抄底还是淡定观
望?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们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时,有人通过勇猛抄底一战成名,积累巨额财富,也有人抄底抄在半山腰,经历惨痛头破血流。看看大
师们的经验教训,投资者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股神”——巴菲特
抄底名言:
股市大涨时反贪,及早退出股市;股市大跌时反恐,趁机抄底捞便宜;大跌大买,越跌越买,而不是割肉离场。
抄底战役:
巴菲特一生经历过四次股市暴跌,分别是1973、1987、2000、2008年。每次股市暴跌前一两年,巴菲特就提前退场,根本不参与最后一波行情,而是冷眼旁观其他人在股市中搏傻。等股市跌透了,他再悠然自得地大规模进场,一一捡拾原先看好的股票。
以
1987年股灾为例,当8月到1987年10月暴跌36%这一次股市跌得快,反弹也快,结果巴菲特只能遗憾没有时间“让子弹飞”。面对暴跌匆匆而来又匆匆
而去的投资机会,巴菲特仍然非常淡定,因为他相信下一次机会还会来,只要耐心等待。这次巴菲特得到的启示是:有时暴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你无法抓住抄底
良机,对此同样要淡定,不要因为试图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而自责甚至投资行为失控。
暴跌后第二年机会来了,巴菲特开始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到1989年,两年内买入可口可乐10亿美元,1994年继续增持后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
经验教训:
巴菲特在股市暴跌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条:
一是精选投资行业。只要净资产远远超过股价就买。
二是做价值波段。他首先通过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计算出每股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股价进行对比。如果内在价值大大高于股价就买,然后在股价高涨时卖出。
三是只用闲钱做投资。即使面对那些预期未来10年内能涨100倍的大牛股,巴菲特也坚持只用闲钱投资,亏了就等机会。
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抄底名言:
股市波动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所有的大跌都会过去,股市永远会涨得更高。历史经验还表明,股市大跌其实是释放风险,创造投资的一次好机会,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但抄底并没有那么简单。与其去不断抄“底”,不断被套,不如等底部出现后再介入不迟。
抄底战役:
1987
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
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
了。
过了一年多,彼得·林奇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害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还没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之后彼得林奇继续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绩效。
经验教训:
第
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
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
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
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
抄底名言:
第一,永远不要亏损;
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抄底战役: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导师,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的鼻祖。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最高涨到381点,随后开始下跌。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暴跌12%,这一天被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929年11月,道琼斯指数最低跌到198点,然后企稳反弹。到1930年3月,一度涨到286点,反弹幅度高达43%。于是许多投资者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股市将要大反转。格雷厄姆也这样认为,于是他开始进场抄底。
他
抄的都是从价值评估上看非常便宜的好股票,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率,他还利用保证金进行杠杆操作。但股市反弹持续到4月份后又开始暴跌,道琼斯指数在
1930年下跌33%,而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50.5%。至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达到最低点41点,从最高点381点算起,最大跌幅高达
89%,而同期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78%,这场超级大熊市几乎让他倾家荡产。
格雷厄姆后来重新东山再起,写出投资圣经《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总结出一个永恒的价值投资基本原则:安全边际。
经验教训:
安全第一,赢利第二。
逆向投资怪才——比尔·米勒
抄底名言:
我经常提醒我的分析师们,你们关于公司的信息100%代表了公司的过去,而股票的估值100%取决于未来。
抄底战役:
米勒管理的Legg Mason价值型信托基金在1991—2005年这15年当中,连续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基金经理业绩记录,被誉为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然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荣誉就被他亲手毁掉了。
在
次贷危机中,很多原来非常优秀的公司股票连续大幅下跌,米勒认为投资者反应过度了,于是逆市买入。他本以为那次危机是一次大好的赚钱良机,结果危机却变成
大萧条之后最惨重的大熊市。虽然过去15年来他逆向操作的投资决策事后都证明是正确的,但这次却栽得很惨。米勒的股票清单就像是这次危机中的“烈士
榜”:AIG、贝尔斯登、房地美、花旗集团、华盛顿互助银行等。
2008年,已经58岁的米勒接受采访时说:“从一开始我就没能恰当地估
计到这场流动性危机的严重性”。尽管米勒以前经常从市场恐慌中赚钱,但他说,这次自己没想到危机会这么严重,基本面的问题如此之深,以至于曾贵为市场领头
羊的优质上市公司居然统统倒下了。“我还是缺乏经验”,米勒说,“每一个买进股票的决定都是错的,真是太可怕了。”
经验教训:
“任何超常发挥的投资组合,在某段时间内能成功,是因为具有价格错位的保险性。市场对这个未来数的估计是错的。我们通过比较市场,对此公司的估值以及我们自己对公司的估值,用多种要素组合的方法来找出价格错位。”
金融大鳄——索罗斯
抄底名言: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抄底战役:
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
1987年9月,索罗斯把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从东京转移到了华尔街。然而,首先出现大崩溃的不是日本证券市场,而恰恰是美国的华尔街。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道琼斯平均指数狂跌508点,创当时历史记录。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纽约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索罗斯决定抛售手中所持有的几个大的长期股票份额。
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有关信息后,借机猛烈向下砸被抛售的股票,使期货的现金折扣降了20%。索罗斯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损失了大约6.5亿到8亿美元。这场大崩溃使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17%的美国股市的跌幅,索罗斯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索罗斯当年的惨败原因归根结底是投机心理作祟,揣摩市场时机一意孤行的走到了巨额亏损的境地。
经验教训:
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还不去修正。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对错都不重要,关键是弄错的时候你损失了多少,判断正确的时候又赚了多少。”
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菲利普·费雪
抄底名言:
要学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并不急于买入。在一个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不要过快地买入那些不熟悉的股票。
抄底战役:
1929年美国股市处在崩溃前的疯狂牛市中,但费雪发现美国许多产业前景不稳,股市有严重泡沫。1929年8月,他向银行高级主管提交了一份“25年来最严重的大空头市场将展开。”的报告。这可以说是费雪一生中最令人赞叹的股市预测,可惜的是费雪“看空做多”。他说:“我免不了被股市的魁力所惑。于是到处寻找一些还算便宜的股票,因为它们还没涨到位。”1929年10月美股突然崩溃,费雪也没有幸免于难,在股灾中他损失惨重,费雪亦血本无归。
经验教训:
费雪开始明白,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当年的P/E,而是未来几年的预期P/E。他说,若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合理的上下限内确定某只股票未来几年可能的业绩,就能找到一把钥匙,不但能避免亏损,更能赚得厚利。
除了希臘,還有誰正站在主權債務違約的邊緣?7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正向烏克蘭聚焦。6月24日,高盛公司分析師Andrew Matheny在一份報告中寫道,7月24日烏克蘭的一筆1.2億美元息票即將到期,而“烏克蘭不會償付7月24日到期的這筆息票,屆時政府一定會陷入債務違約。”
事實上,這筆1.2億美元的債務只是烏克蘭整體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根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和世界銀行的數據,2014年烏克蘭外債總額為1263.1億美元,占GDP的96.5%,其中一般政府債務占GDP的71.2%。烏克蘭國家銀行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15年底烏克蘭國債和國家擔保債務總額將達到GDP的95%。
在戰火中衰退的烏克蘭經濟
債臺高築的背後是烏克蘭搖搖欲墜的實體經濟。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烏經濟萎縮幅度達6.8%,2015年一季度,烏克蘭實際GDP已經同比下降17.6%。2014年,烏克蘭銀行不良貸款率攀升至15%以上,存款流失30%。從危機爆發開始至2015年7月10日,已約有55家銀行宣布破產清算。
國家經濟的衰退減少了烏政府的財政收入,烏克蘭東部被親俄武裝控制更是雪上加霜。在曾經的烏克蘭經濟版圖上,東部地區人口密集,又繼承了前蘇聯時期的重工業,是傳統的軍工業聚集地,而農業則是烏克蘭西部的經濟支柱。烏克蘭統計局2013年數據顯示,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和哈爾科夫州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占到全國GDP的20%,更占到全國人口總數的21.6%。在烏政府失去對頓巴斯地區的控制後,2014年烏鋼鐵和煤炭產量分別下降了17%和22%。
為了奪回對東部的控制權,戰爭這一“日費千金”的無底洞時時刻刻在消耗著烏中央政府的國庫。烏克蘭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烏克蘭公共安全事務和國防事務支出共占政府總支出的20.6%——“收複失地”這一第一要務極大地加重了烏政府的財政負擔。
更為不利的是,外債集中度較高的烏克蘭還面臨著本幣貶值、外匯儲備縮水的威脅。在地緣政治的風暴里,烏克蘭首先失去的就是昔日最大的出口市場俄羅斯。據烏克蘭海關統計,2014年烏克蘭貨物貿易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14.8%;其中對俄羅斯出口同比下降35.0%。
出口外匯收入的下降,以及規模龐大的資本外逃迫使烏克蘭格里夫那迅速貶值。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3年10月,1美元可兌換8.1843格里夫那;而在2014年2月烏央行宣布放棄盯住美元後,格里夫那匯率一瀉千里,2015年5月該匯率水平已是1美元兌21.013格里夫那。本幣貶值不僅加劇了企業的外債償還負擔,也傳導到了國內物價的高企,迫使烏中央政府進一步舉債度日。2014年,烏國債增長34億美元,總額達到351億美元。財政收入不斷縮水,支出卻難以控制,加之本幣驟貶,償債能力不斷下降的烏克蘭出現主權債務違約也就不足為奇了。
投資烏克蘭:短期風險大,長期存機遇
烏克蘭經濟風雨飄搖,國際資本大鱷喬治·索羅斯卻在近期放出豪言,稱“若西方對烏克蘭的投資吸引力加以扶持”,他已計劃投資該國達10億美元之巨。目前的烏克蘭真的是一個“抄底”的機會嗎?多位國企和海外投資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投資烏克蘭無疑風險過大,不宜涉足。不過,長期而言,處於低谷的烏克蘭並非沒有投資的價值。
月星集團董事長丁佐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烏克蘭肯定是有機會的一個國家,國家經濟跌到一定程度,就如同股票一樣,理論上去進行收購、兼並就一定會有空間。烏克蘭經歷了和俄羅斯的摩擦、內部經濟的動亂,對經濟的打擊肯定是很大的。現在別人認為越是有風險的時候,誰都嚇得不敢去的時候,也許這個時候就是個機會。”
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離岸人民幣創新中心(ORCC)的高級副總裁娜斯佳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對於烏克蘭目前的情況,我覺得投資人應該重視風險,但是也應不忘記機會所在。”來自烏克蘭的她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烏克蘭東部的危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評級,烏克蘭許多優質公司也受到影響,企業融資成本大幅增加,估值受到重創。但好的投資標的也開始慢慢顯現,等待政局穩定後相信會有可觀的回報。當然,要想投資烏克蘭首先要對整個國家宏觀經濟、政治、投資環境做一個細致的研究,很多問題需要考慮在內。”
農業——投資烏克蘭的首選
娜斯佳指出,作為歐洲的“糧倉”,農業顯然是投資烏克蘭的首選行業。“烏克蘭是農業大國,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烏克蘭境內,土壤肥沃,生產條件優越。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選擇烏克蘭農業為他們的重點投資,今年中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烏克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向農業投資26億美元。”
烏克蘭報紙KyivPost發布的《Doing Business in Ukraine》顯示,烏克蘭是繼美國、巴西和中國之後全球第4大農業國,也是繼美國之後的第2大谷物出口國。中國商務部2014年烏克蘭國別貿易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烏克蘭谷物;動植物油脂、蠟;精制食用油脂的出口量同比增加了2.7%和9%,但遠遠彌補不了工業品出口的急劇萎縮——出口跌幅最高的分別是鐵道車輛;軌道裝置、信號設備,跌幅達65.9%,礦物燃料和鋼制品出口分別下降29.8%和34.5%。鑒於農業已經是烏克蘭現政權碩果僅存的支柱產業,目前烏克蘭農業部正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試圖吸引外國資本對烏克蘭農業的投資。
“同時,烏克蘭能源、礦藏資源非常豐富,工業生產實力雄厚。在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和潛水工業、精密儀器制造等領域也擁有不少先進設備。”娜斯佳表示。“我也特別想指出的是,IT業現在在烏克蘭是個很好的機會,最近幾年這方面的人才越來越多,而且由外國投資者越來越受重視。”
A股市場再遭重創,兩個交易日跌幅達15.47%,滬深兩市日均2000只個股跌停,面對慘淡的A股市場,海外資金的投資熱情卻洶湧而至。
數據顯示,近兩個交易日滬股通成交活躍,累計流入163.33億元。8月24日,滬股通流入82.62億元,創下自滬港通去年11月開通以來第二大的買入金額紀錄,當日成交凈買額為81.49億元;8月25日,滬股通流入80.71億元,當日余額剩余49.29億,當日成交凈買額為79.81億元。
在大多數時候,滬股通每日的資金流入金額均不大,在近兩日之前的一個月時間,日流入金額最高僅為8.74億元,甚至多數時候出現資金逆流至香港的情況。
近兩日滬股通流入金額突然放大,甚至超過了今年6月19日78.04億元的流入金額,這讓市場一度猜測,有可能是中國在海外資金的回援A股。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這種更可能性並不大,更大概率的是外資看到了A股市場某些個股的投資價值所進行的抄底行為。
“只是按照客觀數據,沒有過硬依據,不能判定這是中國在海外的資金回來支援,很可能就是老外的錢。”一券商高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一位資深的投行人士也表示,目前國內救市資金還沒用完,並不需要海外調動這些資金,且流入的資金量對A股市場來說並不多。“這些資金投入A股市場猶如一顆小石頭,談不上護盤”有資產管理公司高管認為,這屬於正常的資本運作,不帶有其他色彩。
對於外資買入A股股票的依據,上述券商高管分析表示,目前海外的投行觀點大多認為,這輪股災不是金融危機也不是經濟危機,因為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中國利率也沒有大幅上升、資金面沒有出現明顯的緊縮、中國的經濟數據下降並不明顯,這些構成了一個理性的觀點,就是認為總體上還是處於穩定狀態。
“這次人民幣出現一定貶值,美國加息預期又推後,海外資金在人民幣低位和股市低位進來抄底是對的。”上述投行人士認為。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士均表示,海外投資者的投資理念較為成熟,賺的都是理性的錢,在A股大跌時出手,可能是看到有些個股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上述券商高管認為,總體看目前市場存在過度糾錯的風險,很多投資者可能是恐慌性地平倉,也有一些投資者的確有平倉盤,這些跟市場本身的投資價值無關,況且,在很多機構的倉位都較輕的情況下還大幅跌,說明平倉盤的力量比較大,這種情況下很可能一些個股的投資價值已經出現。
受A股大跌影響,8月25日的滬股通標的股中僅6只個股上漲,其中,上港集團(600018.SH)漲8.22%,華夏幸福(600340.SH)漲6.4%,貴州茅臺(600519.SH)漲4.10%,江中藥業(600750.SH)漲2.05%,上海機場(600009.SH)漲2.03%,恒瑞醫藥(600276.SH)漲0.88%。
“如果不是基本面因素,可能跟量化交易有關。當跌幅達到一定程度時候,有些會自動產生交易。”上述券商高管猜測。
回溯2015年以來,除近兩個交易日外,滬股通的日資金流入量在70億元以上的時間,主要在6月19日、6月23日、7月3日這三天,分別流入78.04億元、70.66億元、71.46億元。同期上證綜指漲跌幅分別為-6.42%、2.1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