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顫抖吧五大銀行!30年招行打敗百年交行

招商銀行公布最新實情,一季度招行盈利199.77億,30歲的招行盈利超過109歲的交行足足超出6.54億!

成為首家超越交行的股份制銀行!

成立於1987年4月8日的招商銀行剛剛度過30周歲的生日,該行是中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由香港招商局創辦。

招行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199.77億,超出交行6.54億。不過,總資產方面還是交通銀行領先。

截至期末,交行資產總額達到8.73萬億,招行資產總額為6萬億。

值得註意的是,招行的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還遠遠高於交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招行的盈利為何能夠反超交行?

關鍵:

大資管業務

雖然傳統的銀行存款貸款業務招行距離交行還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

私人銀行業務

招行2016年年報數據

招行私人銀行業務的客戶資產已經達到了1.66萬億

交行2016年年報未披露相關數據,2015年年報披露的數據為約0.4萬億

資產托管業務:

招行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招行托管資產規模達到了10.17萬億元

2016年年底托管資產規模為7萬億元

銀行理財產品:

招行披露的2016年年底理財產品余額為2.38萬億元

交行披露的2016年日均理財產品規模為1.66萬億元

 

上述三類大資管業務都是屬於存貸款業務以外不消耗資本金的業務

也正是招行強於交行的主要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53

三年銷量銳減80億! 那些年,你愛吃的方便面,被外賣打敗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6/1165340.html

愛看韓劇的朋友都知道,韓國人除了愛吃泡菜,還愛吃方便面。每次看到電視中人物稀里嘩啦吃面的樣子,都非常誘人。這時候,你忍不住也去買了一包方便面,吃了一口發現,難吃。

最近,中國的方便面銷量,持續下滑,企業叫苦不叠,2013年以來,中國方便面銷量從462億包下跌到了380億包。而在韓國,近5年來,方便面總需求呈現穩步提升的狀態。

為什麽我們越來越不愛吃方便面,而韓國方便面需求和銷量反而不斷增長呢?如今,方便面被貼上了不健康、低端的標簽,但是,導致方便面賣不動的原因,真的就這麽簡單?

而國務院也發現了這一點。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意見》中提到:

大力發展方便食品、速凍食品。



中國方便面3年少賣80億包

夜幕降臨,燒一壺開水,就著升騰的熱氣和香味吃下一碗方便面,這曾經是加班的你、偷懶的你亦或趕火車的你經常遇到的場景。

世界方便面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3年以前的中國,這種場景平均每年約發生400億次,國人吃掉的方便面相當於世界總消費量的一半。2011~2013年,中國方便面年銷量從424.7億包增長至462.2億包。

▲圖片來源:攝圖網

然而,這種持續、穩步攀升的趨勢卻在2013年之後出現了轉折。

2013~2016年,中國方便面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

這種由盛及衰倒“V”字型的發展歷程在國內主要方便面企業也有更加直觀的體現。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康師傅。

康師傅方便面作為國內方便面行業的佼佼者,它的變化趨勢幾乎成為整個方便面行業的“晴雨表”。公司年報顯示,2006~2013年,康師傅方便面板塊營收從10.52億美元增長至43.32億美元。2013年~2016年,該板塊營收又下滑至32.39億美元。

不僅如此,整個方便面上下遊日子都不好過。有方便面經銷商透露,一箱24包的康師傅袋裝面,從康師傅廠家拿貨在46.5元~47.5元,折算下來每包1.98元,商超賣場終端銷售價為2.5元/包。“一包方便面只能賺4毛錢,銷量上不去,不僅不賺錢,甚至還會賠錢。”

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則表示,方便面銷量下滑的背後是人們消費結構的轉變。“與最初’吃飽’的觀念相比較,當前,消費者需要的是健康營養的膳食。”

誠然,方便面被網絡“汙名化”、交通工具的極大快捷和便利,都可能會對方便面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些顯然都不是關鍵因素。

只有當方便面方便、快捷、廉價等諸多核心優勢被另一種商業模式取代時,其市場地位才會遭到顯性沖擊。

這“另一種商業模式”,就是恰好在2013年前後迅速崛起的外賣行業。

網絡訂餐規模6年漲8倍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隨機對身邊的10位朋友做了一次調查,其中,50%的受訪者表示超過1年未吃過方便面;70%的受訪者認為方便面並非健康食品;而90%的受訪者有過網絡訂餐的經歷。

當方便面銷量開始遭遇滑鐵盧時,正是國內在線訂餐規模迅速擴張的時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2年以來,網絡訂餐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平均增速50%左右。其中,這與國內方便面行業2013年出現的由盛及衰的世紀拐點形成鮮明對照。

2015年以來,在線餐飲市場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規模已經破千億,達到1250.3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為1662.4億元,仍然較上一年增長達33%。

百度外賣前副總裁王耀弘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訂餐規模的迅速擴大無疑對方便面行業形成了跨界打擊。

無論是方便面還是外賣,其功能屬性高度相似。但網絡訂餐模式不僅比方便面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消費選擇更加豐富,口味更加多元化。方便面的核心優勢幾乎被完全取代。

作為後起之秀,外賣優勢又體現在什麽地方?

1、被動消費與主動選擇

“過去購買方便面是為了充饑,屬於被動消費。但是,我們打開外賣APP,會有豐富的選擇。”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認為,外賣平臺通過技術措施能夠讓消費者形成參與式或者體驗式消費。

2、方便程度與速度

餓了麽公關人員海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外賣配送速度是影響用戶就餐體驗的關鍵因素之一。

方便面雖然不存在配送時間,但需要基本加工的過程;外賣不可避免存在配送時間,但簽收即可食用。

3、價格

毫無疑問,與外賣相比,方便面的價格更加低廉。但有專家表示,隨著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方便面繼續走低價路線很有可能吃力不討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方便面雖然價格便宜,近5年來幾乎沒有漲價,但在有些人看來,卻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為方便面正名,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王耀弘表示,中國的人力成本和騎手的覆蓋率正處於一個非常匹配的階段,加上各種減免活動,消費者在線購買一份外賣甚至比在實體店還要便宜。“這種輸血式的營銷模式雖然也存在弊端,但至少在當前體現出了明顯的價格優勢。”

韓國外賣太貴,難以撼動方便面

世界方便面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世界人均方便面消費量為13.3份,韓國人均消費量為76.1份,排名第一,而中國人均方便面銷量未能進入前三甲。

近5年來,韓國方便面總需求呈現穩步提升的狀態。

2012~2016年,韓國方便面總需求從35.2億包提升至38.3億包。從需求量來看,除了2014年略有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均呈現上升態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說中國方便面行業的萎縮是受到基於O2O的網絡訂餐平臺的沖擊,那麽,韓國是否有網絡訂餐平臺?韓國網絡訂餐的發展情況又如何?

在韓劇里,我們經常看到外賣小哥送來啤酒和炸雞的場景。客觀來說,韓國的外賣行業是比較發達的,甚至被稱為“摩托車上”的民族。

早在1993年,韓國首家摩托車外賣企業出現,也因此出現了快速送貨服務這個行業。從地鐵快速送貨服務發展到24小時代理配送服務,外賣文化在韓國無處不在。

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韓國最大的O2O網絡訂餐平臺BDMJ(國民外賣)成交總額為16.1億美元,占全球外賣行業總成交額的2%。

同年,中國三大主流網絡訂餐平臺成交總額達到173億美元,占全球總成交額的22.1%。其中,美團外賣平臺年度成交額為85.4億美元;餓了麽為62.6億美元;百度外賣為25億美元。

雖然韓國外賣文化歷史悠久,但線上訂餐的總成交額卻並不高。高昂的人力成本和低覆蓋率成為主要掣肘。

正在韓國讀大學的王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韓國,使用手機APP訂餐一般不會單獨設立配送費,是包含在總價里面的。

韓國外賣軟件很多,大概有數十種,但我們使用頻率並不高,平均一周使用不會超過5次。

究其原因,王麗認為,購買相同的食品,便利店會比外賣便宜很多。

在韓國,一份炸醬面+糖醋肉套餐在訂餐平臺上的價格折算成人民幣約為59元。但在便利店,一份炸醬面的價格只有12元,一份糖醋肉的價格為24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提供中文服務的“我是你的韓國朋友”互聯網訂餐平臺上發現,一份炸醬面的價格折算下來居然達到41元人民幣;一份糖醋肉的價格為130元;一份炒年糕的價格為83元。

相同的商品,外賣平臺與便利店在價格上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差距,除了商品本身價值以外,剩余的價差則主要用來支付人力成本。以炸醬面為例,便利店與外賣平臺之間竟然相差29元,外賣比實體店貴了3倍多。

相比在訂餐平臺上點一頓外賣動輒上百元,韓國方便面則體現出明顯的價格優勢。王麗從韓國便利店給記者發來的照片顯示,5袋裝方便面在韓國超市的售價折合人民幣為29元,一袋方便面的價格不到6元人民幣。

在中國工作的韓國人鄭先生卻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自己常年會在家里儲備一箱方便面。“方便面在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主食,非常方便。”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王嘉琦 陳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77

聯合利華這個26億腋窩市場的夢 被中國人的DNA打敗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130.html

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訪問了近6500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後得出結論:“香體露的使用不是非常普遍,這可能是因為對於很多東亞人而言,他們不需要。”

美媒稱,聯合利華十年前就把舒耐香體露帶進了中國,夢想著一個有26億腋窩的市場。工資在增長,消費者在花錢,彼時即將舉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使中國人更有國際化的感覺。按理說,會有更多人願意接受這個西方的衛生用品。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6日報道,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前總裁薄睿凱通過電話表示,“我們當時有一個非常有野心的計劃。”但文化差異和簡單的生理問題——科學家已經證明許多東亞人並沒有西方人的體味問題——阻撓了這些計劃。薄睿凱說,舒耐在中國的銷售總量只達市場營銷預算的一小部分,據估計,目前中國只有不到10%的人口使用香體露,在大城市之外更加難找。

報道稱,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階層推動著全球經濟增長,為星巴克、肯德基等一大堆西方品牌增添了財富。許多中國人現在會喝咖啡而不是喝茶,即使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也要吃奶酪和冰激淩,而在這個老奶奶見到低於室溫的飲料都會表現出極度恐懼的國家,人們也開始狂飲冰冷的汽水。但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努力曾有過重大失敗,比如衛生棉條和谷物餅幹維多麥。

報道稱,蘋果和星巴克等公司能夠成功,部分原因在於向中國消費者出售了能向世界彰顯他們的成功的產品,而這個任務對於人們看不到的產品來說更加困難。

“它必須是能看得見,或能聞得到的東西,”上海獨立經濟學家葉檀說,“香體露的失敗部分是因為人們看不見它。”

這些產品也有中國的追隨者。北京38歲媒體人蔡謙一從2006年開始使用香體露,那時他正在法國學習,他覺得自己沒有體味,但認為汗漬是個問題。“夏天的時候出汗會在T恤上留下汗漬,這樣非常難看,尤其是在腋下附近。從社交的角度來說,這很尷尬。”但他大多數的家人和朋友並不知道什麽是香體露,有一次,一個親戚誤把它當成香水,還問他為什麽這是固體的。

報道稱,當全球香體露廠商進軍中國市場時,他們強調的是流汗給社會交往帶來的尷尬,這個核心信息在西方證實是有效的:出汗會讓你在社會交往中被人冷落,也會破壞情場上的機會,但這個宣傳方式在中國沒有產生效果。

參與了舒耐市場推廣的聯合利華的護膚產品助理經理露西亞·劉說,“在傳統的觀念里出汗是件好事,因為它會幫助排毒,這個市場營銷上的障礙很難克服。”

報道稱,的確,中國的健康網站長期以來一直在宣傳出汗的益處,從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到肌膚恢複活力。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排汗是新陳代謝的自然組成部分,不應該被阻礙。此外,一些中國消費者購買香體露還有另一個原因:基本的生理特性。但科學家近年來已經證明,很多東亞人攜帶的一種基因可以降低產生強烈“人體腋窩氣味”——體臭的科學說法——的可能性,這個群體包括占中國大多數的漢族人口,因此這從根本上減少了他們使用香體露的可能性。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訪問了近6500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後得出結論:“香體露的使用不是非常普遍,這可能是因為對於很多東亞人而言,他們不需要。”

報道稱,聯合利華沒有因此卻步,它使用了一系列傳統市場推廣手法,包括聘請最紅的名人出現在電視廣告中、店內產品試用和排汗測試,以及贊助演唱會等。但如今看來,該公司許多的努力似乎都沒有奏效。
一系列舒耐的平面廣告刻畫了一個人的腋窩成為他人的潛在威脅。在一則廣告中,一名持槍劫匪的腋窩在畫面前景搖晃,他似乎沒有使用手槍就制服了對手。在另一個類似廣告中,一名拳擊手只靠自己的體香就擊倒了對手。

主管這個廣告系列的新加坡創意總監黃田一對視覺效果感到很滿意。但他說,這些廣告似乎脫離了許多不熟悉美國西部槍戰、職業拳擊和冒犯性腋臭的中國消費者的生活。

“我們設計的這個系列的廣告是基於西方的幽默,”他說,“很多中國人並不一定能明白。”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歐睿的統計,香體露2016年在美國的銷售額為45億美元(約合288億元人民幣),而在中國的銷售額一共1.1億美元(約合7億元人民幣),同時,香體露在其他東亞市場的銷售也表現不佳。

報道稱,希望在中國銷售香體露的公司不得不從其他感官上想辦法。德國拜爾斯道夫集團旗下品牌妮維雅試圖在香體露中加入美白功效來吸引中國女性消費者,以此來討好一個白皙膚色往往表明社會地位的市場。

妮維雅中國區市場主管西蒙·曹說,香體露很受歡迎,但“增長空間非常有限”,“我們不會在香體露上花太多精力,因為投入和回報是不成比例的。”

同時,香體露在中國的稀缺迫使一些外國人不得不囤貨。26歲的美國人亞力克斯·史蒂芬斯是一名前公關從業者,在北京生活了近十年,直到去年離開,他說他每次回到美國都會大量購入香體露。

“它已經變成了我回家時唯一會囤的東西,”他說,“而且我一個都不會送給朋友,就算他們花錢來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70

「我怕會被打敗」癌童遺書向家人道別

1 : GS(14)@2016-03-05 01:11:46

英國伯明翰一名11歲男童就算患上腦癌,仍然勇敢面對,惜他去年病逝,但他遺下的一封書信卻展現人性光輝,感動人心。這封遺書是丘奇(Finlay Church)病逝前4天寫下,信中流露他對癌症的不安及痛苦,但他卻從中感受到家人無私的愛。甫開首,丘奇寫道:「為何我寫這封信?我要告訴別人我的感受。我名叫丘奇。我喜歡我的名字,我喜歡朱古力和食物,我一直嗜吃。我常會在心內說粗話,當我感到痛苦,有時我便說出粗俗的字句。痛苦感覺就像痛苦,我無法用另一方式解釋,而且我感到厭倦了。」然後他逐一向家人道別:「給媽媽:我不知說甚麼好,我只是很厭倦,我厭倦走下去。我愛我瘋狂的母親,你是如此瘋狂、偉大、不可思議……你一直幫我走下去,你為我清洗、你餵我,你愛我。我無法講出我有多愛你,多感激你的幫忙,你是世上最偉大的媽媽。爸爸!你比媽媽理智和成熟,我非常愛你,因為你是如此關懷備至,而且你喝醉的次數比媽媽少得多。」他續寫道,「馬卡(Macca),你是很好的弟弟,我知道你有時看着我很糟糕,內心很掙扎,但我知你願我安好。我愛你,就算別人以為我們是孖生兄弟,但實際上我幾乎大你兩歲,只怪媽媽把我們打扮成一樣。」丘奇也記下患癌後的經歷:「癌症,他媽的癌症,你改變了我的生命。有好也有壞。我們先說好的一面?我們家有一隻小狗,牠令一家人變得親密起來……全因為這個社區和親友,我經歷了一些無想過會經歷的事。我感激幫過我的人。現在輪到壞的一面,就是要吃藥和感覺非常糟糕。我有點怕我會被打敗,我希望不會被打敗,我會繼續對抗病魔。」由於3月是當地的「腦癌關注月」,丘奇父母於是決定公開兒子的遺書,希望能喚起社會對腦癌的關注。英國《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3/195143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05

林榮基撰萬言書公開被擄內幕 「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

1 : GS(14)@2016-08-07 16:24:26

【本報訊】在昨日公開的萬言書裏,林榮基仔細縷述了由被捕一刻至回港挺身揭穿事件的心路歷程。他被蒙眼擄到寧波後一度萌死念,轉而配合中央專案組調查,然後被脅迫回港拿取有買家資料的書店電腦,但最終為香港人的自由及尊嚴,決定公開事件。萬言書引用小說《老人與海》名句作結:「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堅決向強權說不。記者:蔡朗清



林榮基的安全屋疑在杏花邨。在安全屋撰寫的萬言書開首指,眼前是鯉魚門,看到10幾座貨倉,遠望海岸天色,接着縷述被擄經過。



逛廟街看香港人眾生相


他說,去年10月24日在羅湖過關突遭10多人押走,其後再被扣手銬蒙眼帶到寧波單獨囚禁,3個月內被迫拍片認罪,其間獲知女友因他被捕。林稱萌生自殺的念頭,「對於死本身,我自覺不太害怕,反正人不免一死,我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我忽然好像體會到,一個人尋死的內心感覺」。但囚室設有防自殺措施,林說只好繼續承受失去自由的痛苦。被單獨囚禁5個多月,又轉移到韶關酒店軟禁,最後獲准回港探親。但其實當局是要他做「二五仔」,把書店記錄買家資料的電腦帶回內地作呈堂證供。林榮基配合中央專案組,於6月14日回港,過關後馬上在便利店買了一份《蘋果日報》後到賓館,再跟姐姐吃飯。林飯後去北角找李波取電腦。站在港鐵車廂,發現人人無拘無束,不像自己被人跟蹤、被人操控。人在香港,依然失去自由。林氣憤道:「他們憑甚麼讓我失去自由?」又覺得「我不是香港人了」。思前想後,林榮基怕回港後仍要按指示回書店工作,做內地調查人員的耳目,「不止失去自由,甚至會變成出賣別人的人;我今天屈服,我將來只會做幫兇……我今天出賣靈魂,我日後也會逼別人出賣良知」。陰差陽錯,原來李波拿錯電腦給他,讓他有機會拖延一下,多留香港一天。於是他先去逛廟街,「喜歡看幾千個食客的吃相,我喜歡到處香港人,我喜歡香港人的質素,我喜歡香港人在路邊幫助人,我喜歡看香港人衝紅燈,我愛香港人效率快」。



須維護港人自由和尊嚴


翌日再找李波取回正確的電腦,再與姐姐吃晚飯,飯後在上海街、砵蘭街蹓躂,「我想盡量多看,不捨得離開香港」。回港第3日的中午,林榮基在九龍塘準備按指示乘火車到內地,心情顯得複雜及走錯方向。他在閘口猛抽煙,又想起6,000個不認識的港人為自己示威遊行,十分感動,認為內地「那些人太囂張了,目無法紀,超越港人底線」,必須維護港人的自由和尊嚴,不會向強權屈服,「我覺得應該要站出來,公開整件事」,要讓港人及全世界知道,內地政府違反承諾,破壞一國兩制。但他想到女友仍在內地,還有李波,公開事件會否「太自私了」,再想深一層,認為這不但是書店及他們幾個人的事。他最後拖着行李篋,走到閘口跟自己說,「我要抽一口煙。抽半口就夠了」,又想起詩人舒巷城那首《屈膝的書枱》,拋下半截煙,改變行程,留港公開事件。全文請參閱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7/1972655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7/197264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50

大衞打敗歌利亞 攻陷建制票倉 姚松炎︰建築界授權趕走梁

1 : GS(14)@2016-09-14 05:34:23

【本報訊】一直是建制派把持的立法會建築測量界屬「梁營」票倉,多年來泛民只能陪跑。中大教授姚松炎卻以大衞打倒巨人歌利亞姿態歷史性贏得該議席,振奮無數充滿無力感的港人,「其實唔只贏咗一席咁簡單」。有見戰友朱凱廸面對鄉黑勢力威嚇,有妻兒的姚松炎堅持挑戰橫洲勢力,因他深信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記者:鍾雅宜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即將暫別教學生涯,本月底約滿後,全職當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日前他在中大辦公室接受《蘋果》專訪,回想宣佈當選、在台上振臂高呼一刻,心情仍然激動,「因為嗰個意義唔係贏咗一席咁簡單,係為香港帶來一次振奮人心嘅契機」。



無懼鄉黑勢力


他指此界別長期由建制派把持,是測量界出身的梁振英陣地,泛民多次挑戰均無功而還,故「可以拎到一席,歷史意義在於有選民授權去趕走梁振英,好似重光咁」。他稱當選後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祝賀短訊是有人形容此役是大衞打敗歌利亞的故事,因香港在傘後充斥無力感,「制度唔公義,香港陷入一個苦戰,成日都係輸」。大衞能打敗巨人,彷彿告訴港人挑戰高牆並非不可能。不過姚松炎坦言拉票期間信心曾陷入谷底,因為業界大都不敢表態,摸索不到支持度,「最惡劣係有報道話政協出信要求支持愛國愛港候選人,之後會計界俾人抹黑,到莫乃光(資訊科技界),以為之後到我」。最終他以2,491票擊敗競逐連任、獲2,009票的謝偉銓和得1,235票的政協林雲峰。有見朱凱廸面對鄉黑勢力威嚇,2名兒子仍在求學的姚松炎暫無收過任何威嚇,但承認身邊人有憂慮,他反而擔當安撫角色,「The only thing to fear is fear itself(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大家以為對手係巨人就打唔到,以前套丁有邊個敢查,而家告入咗,咁個法官有冇事?」他認為鄉議局及原居民更應揪出害群之馬和黑勢力免受牽連。年底選委之戰為特首選舉揭開序幕,上屆該界別30名選委有25人提名梁振英,姚松炎指現正聯絡傘後及泛民團體籌組團隊參選,目標要踢走梁振英。他料選舉越近,政治抹黑越多,「正正係對方冇政治管治能力,就用抹黑方法唔畀你響報紙發聲,令香港冇真正民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4/197702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74

圍棋網神秘高手打敗中日韓棋王

1 : GS(14)@2017-01-05 08:07:06

圍棋對弈網站出現神秘高手。名為「Master」的賬號近日在各大圍棋網站現身,橫掃頂尖職業棋手。手下敗將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王柯潔、南韓排名第一朴廷桓、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至昨晚已47連勝。然而Master身份神秘,有人猜測是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再現,也有人認為是另一款圍棋AI,在圍棋界掀輿論。


47連勝 疑為AI

Master最早在上周四(29日)晚上7時許出現於著名圍棋對弈網站弈城網,他以新手登陸,起初未引起注意,直至當晚10戰全勝後,才逐漸引起棋手關注。Master翌日再度現身,繼續取得4連勝後,引出南韓排名第一的朴廷桓九段。令人意外的是,朴最終敗於Master。此後挑戰Master的棋手接踵而來,內地棋士連笑七段出馬挑戰,連敗兩場,被認為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賬號「吻別」亦連敗兩局。Master前日轉戰騰訊圍棋平台,擊敗井山裕太,至昨日已47連勝。戰績彪炳Master身份成謎,有專家認為Master是去年擊敗南韓棋手李世石的AlphaGo升級版。
AlphaGo由Google子公司DeepMind開發,去年3月擊敗南韓九段棋手李世石後一戰成名,目前在世界圍棋排名以積分3,599名列第二,中國棋士柯潔排名第一。騰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4/198858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38

馬雲拍片推廣武術 打敗甄子丹李連杰

1 : GS(14)@2017-11-13 03:38:19

【本報訊】阿里巴巴年度盛事「天貓雙11狂歡夜」前晚在上海舉行,被譽為中國最出位富豪的馬雲,在晚會上宣傳自己投資及主演的短片《功守道》,播出長達8分鐘的精華片段,片中馬雲不但大耍太極,更一拳打爆籃球,又以一敵十一擊敗甄子丹及李連杰等頂級動作明星。馬雲粉墨登場,指目的是要把「功守道」推向奧運,成為比賽項目。

■馬雲在短片中有數分鐘耍太極特寫鏡頭。

零片酬 望將功守道推向奧運

《功守道》雲集11位動作明星,包括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李連杰、吳京、甄子丹、鄒市明、朝青龍及Tony Jaa,投資者馬雲粉墨登場飾演太極宗師「馬師傅」,挑戰各家武學,先後跟甄子丹及吳京等對打,最後再單挑李連杰,李一直處於下風,避不開馬雲掃腿及出拳連番倒地。《功守道》全長20分鐘,今日凌晨將在中國影片網站優酷推出。據總監製李連杰指,所有動作演員都是零片酬演出,因為電影目的是推廣中國文化,讓觀眾了解中國武術和太極,最終希望能將中國武術推向奧運會,因目前南韓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都已成為奧運項目,但中國武術卻仍未躋身奧運搏擊類比賽項目。對於李連杰大讚馬雲表現專業、敬業,有網民指馬「有錢最強」,更戲謔:「馬氏太極,以錢克剛!」■記者鄭悅童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112/202118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