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密碼”。
黑馬說
甘劍平,啟明資本合夥人。善於利用數據分析提前預判行業趨勢。他先後投資了包括大眾點評、蘑菇街、攜程網、美圖、途家、返利網、途虎養車網、麥奇教育等諸多“獨角獸”公司。在他的眼中,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
文|
傳說,古希臘國王邁達斯(Midas)又稱“黃金國王”,在搭救酒神迪奧索斯(Dionysus)的導師後,他獲得了點石成金術。此後,他碰觸到任何東西全部變成了金子。
源於這一傳說而被命名的福布斯邁達斯排行榜(Midas List)又被稱為“金手指”榜單,堪稱“創投界的奧斯卡”。在今年發布的“2016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中,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因為新美大的合並案首次入榜。
作為“芝加哥學派”的忠實擁躉,甘劍平善於利用數據分析提前預判行業趨勢。在啟明期間,他先後投資了包括大眾點評、蘑菇街、攜程網、美圖、途家、返利網、途虎養車網、麥奇教育等諸多“獨角獸”公司。在他的眼中,無論行業如何叠代,偉大的獨角獸公司都具備著相似的“基因密碼”。
解開密碼的鑰匙
對於甘劍平來說,此前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布局正迎來“收獲期”。過去的2015年成為了他進入VC圈以來最繁忙的一年。去年10月,先是他投資的攜程網完成了與去哪兒的合並;隨後,其投資的大眾點評又宣布了與美團和合並;緊接著到今年春節前夕,蘑菇街宣布了與美麗說的合並。
眾多的“獨角獸”公司背後,是甘劍平與啟明引以為傲的打法。師從“芝加哥學派”的甘劍平始終堅信通過對行業的深度研究來判斷投資趨勢。早在智能手機普及之前,啟明就通過行業研究預判到了移動互聯網未來的投資機會,ILoVS的投資策略也應運而生。
所謂ILoVS是指啟明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中堅持看好的幾個方向。
I——Image
包括了圖象和視頻。啟明在2008-2009年提出了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攝影功能將會成為獲得圖象或者拍照的一個主要工具。基於這種預判,啟明在隨後投資了美圖秀秀以及美圖的延伸產品美顏相機。
Lo——Location
地理位置。移動互聯網相比於互聯網時代最大的進步是基於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服務和信息獲取變得非常方便。大眾點評的投資正是基於這種預判。2004年創立的大眾點評在PC端無法實現的功能因為移動端普及變成了可能。對於基於地理位置的簡單評價逐步延伸至O2O、物聯網等服務,啟明早在2010年就已經預判到。
V——Voice
聲音。手機最基礎的功能,但卻在智能手機上得到延伸。啟明對於這個方向的理解是一切基於聲音傳播來創造價值的創業項目。比如之前投資的邏輯思維,羅胖每天早上都會錄制語音信息。在音頻領域,喜馬拉雅、蜻蜓FM等創業公司的崛起也證明了啟明對這一方向的判斷。
S——Sensors
傳感器。甘劍平認為這將是未來智能手機最大的亮點。基於現在簡單的微信運動、指紋識別等應用,未來的智能醫療、體感應用、人工識別等一系列功能都將逐步實現,這其中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點石成金之術
如果說計算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崛起成就了矽谷的VC們,那麽快速成長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則成就了中國的VC們。以啟明為例,在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變的過程中,提前預判到了市場擴大所帶來的消費升級機會。
大眾點評正是其中一個代表案例。這家2004年成立的企業在每一次行業節點中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比如,最初對於UGC模式的普及、推出電子消費券介入到交易中。在啟明投資後大眾點評開始介入移動端,並基於地理位置分享實現了O2O+LBS模式,最終使其成長為一家“獨角獸”公司。
“在百團大戰最慘烈的時候投資大眾點評並非偶然”甘劍平把對大眾點評的投資比作一見鐘情。投資大眾點評之前,啟明的團隊一直在尋找可以從PC端導入到移動端的應用產品。它需要符合幾個特點:移動端的應用將對於PC端應用有極大提升、可以創造更多消費場景、用戶足夠多可以更直接地轉入到移動端。
以UGC起家的大眾點評可以說完全符合這幾個特征。甘劍平特別強調了張濤所帶領的團隊:“張濤對於早期UGC和後來的O2O理解都非常深刻,整個團隊是我見過為數不多在每個關鍵崗位上都有一個聯合創始人級別的管理者,這讓我們最終決定投資。”
大眾點評的投資更多是啟明整個投資決策的一個縮影。甘劍平介紹,啟明是一個非常註重自上而下的研究型基金。互聯網消費、醫療健康、IT互聯網科技三個團隊非常專註。三個團隊相對獨立但又秉承一套打法。
首先、通過自上而下研究確定投資方向和細分行業;其次、秉承科學+藝術的投資方法,所謂科學即花大量時間、精力和數據采集分析、判斷一個行業;所謂藝術即看人看事,靠譜的人做痛點的事情;第三、保持新鮮感,了解更多年輕人的需求。
美圖對於啟明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基於上面提到的對Image方向的判斷,2009年在蔡文勝的引薦下,美圖開始進入啟明的視野。“我們第一次接觸美圖還是PC時代,坦白來說那時候我們並沒有下決心投資它,原因就是在PC端美圖的應用天花板太低,不過我們認為如果移動風口能夠到來的話,美圖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甘劍平坦言。
2012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甘劍平認為此前的幾個方向判斷將開始迎來機會,於是再次找到了美圖。此時的美圖也發生了不小變化,忠實用戶數增長很快。雙方一拍即可,啟明領投了美圖秀秀的B輪融資。2014年初,啟明再次跟投美圖旗下的美顏相機。
和美圖不同的是,同樣基於圖片應用的蘑菇街則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啟明最早接觸到的蘑菇街是一個圖片分享社區,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不過啟明在與創始人陳琪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大的機會:
“蘑菇街有不錯的流量,我們就在想這些來分享圖片的人同樣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圖片社交將會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社交模式。繼續延伸,我們思考它的貨幣化,如何通過交易來實現流量變現,那麽電子商務是一個很好的通道,而蘑菇街所聚集的用戶正好是消費中最為中堅力量的年輕女性用戶,於是最終我們領投了對它的B輪投資”。甘劍平說。
在“獨角獸”的成長過程中,甘劍平始終認為VC的職責是提供“彈藥”和戰略上幫助,但並不意味著去參與管理。“VC的角色更像是謀士,戰略上提供意見和信息,很多創始人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我們只是提供足夠多的信息幫助他們去判斷。”
“年輕人”的思考
互聯網叠代之快是此前任何產業無法企及的。對於投資人來說,這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不過一旦能夠提前預判到新的消費需求,那麽所帶來的回報價值也非常可觀。
Bilibili(B站)是啟明對於新消費模式的一次嘗試。坦白來說,投資B站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二次元文化,但我們始終堅信文化和娛樂是消費升級中一個長期的投資方向”對於B站的投資,啟明做了充分的盡職調查。創始人Bishi和陳睿對於啟明來說並不陌生。陳睿此前是獵豹移動副總,自己也做過天使投資人,而Bishi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隨後,啟明還找來一些大學生對B站進行測試,包括用戶活躍、產品體驗等。最終2014年5月敲定了B輪2000多萬美金的投資。對於B站以及整個行業的專業性和深入研究也成為這次投資成功的關鍵。
B站投資的成功讓啟明看到了更多基於90後消費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焦慮。“作為投資人最擔心的是不能準確地了解到市場的需求,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與90後們保持溝通”甘劍平說。
在啟明的投資團隊中,已經開始出現90後的身影,甘劍平會花大量的時間去與這些投資經理和90後創業者溝通,保持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同時,B站也給啟明帶來了啟示,對於90後的消費需求他們會花費更多時間去找熟悉的人進行行業盡調,更多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第三,啟明建立起了大學生互動微信群,這讓投資人們可以時刻保持對市場需求的了解。
並購的啟示
“我曾經開玩笑說過,我是一個70後的投資人,應該投一些80後的CEO,去賺90後的錢。我們逐漸看到一批90後的創業者已經開始成長起來,他們都有在BAT工作的履歷,對於商業與技術的理解非常深刻,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人去顛覆一個又一個商業王國”甘劍平坦言。
過去一年,啟明主導了多家互聯網“獨角獸”之間的並購。甘劍平認為,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行業已經充分發展的今天,並購將成為一種“常態”。
2015年,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這預示著基於移動端的應用型產品獲取增量用戶的難度將逐漸增大。在甘劍平看來,這意味著互聯網公司花在市場中的費用很大一部分將不是為了獲取新用戶,而是用於跟競爭對手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並購可以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公司合並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減少補貼帶來的虧損。當一個公司做到上千億交易規模時,它必須要考慮讓資金效率最大化”。
並購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資金效率的最大化,同時也讓機構投資者們可以有了更多選擇。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到VC市場讓甘劍平和啟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激情和鬥誌。
甘劍平說,VC行業一直是充滿挑戰性的行業,它的成長也需要充滿挑戰性的市場。在中國,不管經濟出現了怎樣的問題,還是有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到了這個行業中。不論這些資本是否聰明,但對於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我們不是定價者,我們只是參與者,在這個行業里,啟明希望一直保持一個相對比較穩健的投資節奏,我們享受投資,也享受與‘獨角獸’企業的共同成長”。
(梁淑怡、李伯根/圖)
(梁淑怡、李伯根/圖)
(梁淑怡、李伯根/圖)
(梁淑怡、李伯根/圖)
(梁淑怡、李伯根/圖)
(梁淑怡、李伯根/圖)
在線短租市場已經從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顧問:張孝榮
主筆:孫怡
調研支持:劉烔言、周琴
2016年開年,互聯網行業什麽熱點最吸引眼球? 是以papi醬為代表的眾多網紅井噴,是直播平臺紮堆的百播大戰,抑或是分答的知識分享熱度爆發,還是蘋果投資滴滴的10億美元…..這些事件的背後,都或多或少的滲透著一個共同內核:分享經濟。
現在我們將視角移入分享經濟的一大典型行業:在線短租,會發現分享經濟在這個行業也正在悄然發酵:獨角獸途家收購螞蟻短租,掀起行業新篇章,海外民宿住百家掛牌新三板,小豬短租等企業引入明星房東吸引眾多關註,一家民宿等新進入者亮點頻生。
然而,相比以滴滴和uber所在風生水起的出行分享行業,在線短租行業多少發展的相對有點“低調”,但在Airbnb這個行業巨頭的光環籠罩下,在線短租又給人極大的想象空間。那麽對於國內在線短租這種新興的業態而言,該如何解讀它的現在和未來,機遇和挑戰呢?
新業態崛起:數百億潛力,等待爆發
在線短租是分享經濟在住宿市場形成的一種新興業態,指個體將閑置房源,通過在線短租平臺與他人進行按日短期租賃,進而獲得房租收入的經濟現象,區別於連鎖酒店的標準化住宿、線下分散的民宿、客棧、家庭旅館,二手房長租市場等,是互聯網的方式對於社會閑置資源的重新分配和再利用。
對於在線短租這種新興的業態,據測算,目前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房源數來看,現階段僅達到市場潛力的10%左右,還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沒有釋放。
九成潛力市場尚待開拓
據測算,國內在線短租的潛在市場規模2015年為500億元左右,2018年有望達到700億。目前據艾瑞咨詢2016和易觀智庫統計,2015年在線短租市場為40億元左右,現階段僅達到市場潛力的10%左右。
測算公式如下:2015年國內在線短租的潛在市場規模(元)=2015年國內自由行的旅遊住宿市場規模(元)*在線短租占旅遊住宿的比例(%)
對於國內自由行的旅遊住宿市場規模,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2015》指出,2015年國內旅遊人數40億人次,自由行人群高達32億人次,人均花費937.5元,總的自由行市場規模達到3萬億元。其中國內自由行方面,中國遊客的消費占比為購物(29%)、餐飲(19.5%)、交通(22%),住宿占比約為17.5%,則可以看到2015年旅遊住宿的市場規模約為5000億元。
對於在線短租占旅遊住宿的比例,據全球領先的市場分析公司euromonitor報告顯示,全球短租占旅遊住宿市場的比例,2013年為6%,2018年將近10%。騰訊研究院訪談業內人士也表示,國內在線短租市場未來有望達到10%的住宿占比。如果按照10%的比例計算,2015年國內在線短租市場的潛在市場規模為500億元左右。
從增長情況來看,2015年國內旅遊人次比上年增長10.5%,2014年比上年增長10.4%,如果按照10%的增長來看,國內自由行的旅遊住宿市場規模2018年近7000億元,如果保守估計在線短租的市場占比10%不變,則2018年在線短租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00億元。
海量供給資源僅挖掘冰山一角
除了市場規模,從供給端的資源來看,目前國內在線短租平臺,途家已達40萬套,遊天下、木鳥短租、螞蟻短租、一呆網等達到了30萬的量級。而據《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2014》稱,城鎮地區家庭自有空置住房為4898萬套,待售商品住宅約為350萬套,總供給為5248萬套住房。僅北京調查,在2012年3月底就有381萬套空置房。現有各短租平臺對於閑置房源的利用,還遠遠不夠,僅達到閑置房源的1%左右,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
因此,對於國內在線短租市場而言,從2011年左右開始起步,雖然近年來市場培育初見效果,但是市場潛力尚未得到有效釋放,整體市場離天花板尚遠。
在線短租是否已經到達爆發期?
目前在線短租的初創企業數量穩步增加,尚未出現紮推井噴態勢,但企業交易增長提速,融資規模大幅提升。可以預見,隨著國家政策環境的利好,在線短租市場正在逐步升溫,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但現階段整體市場體量較小,離全面爆發尚有一段距離。
1)在線短租企業數量穩步增長
從企業數量來看,國內在線短租代表企業多數於2011年左右成立,例如途家、螞蟻短租、遊天下於2011年成立,小豬短租、木鳥短租、住百家於2012年成立。2013-2014兩年間,在線短租新進入者不斷,包括安途短租、大魚自助遊、去呼呼等企業新進入市場。2015年,初創企業數量出現新高峰,包括朋友家,一家民宿,趣住啊,第六感,沙發旅行,xbed等新進入者紮推進入。整體上在線短租初創企業數量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由於市場玩家總體數量不是多,尚未出現井噴紮推現象。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分析
2)在線短租企業規模快速擴張
從市場增長情況來看,在線短租企業從2015年起,普遍呈現出了成倍甚至數倍的市場增長態勢,整體市場從起步期已經步入擴張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在線短租融資規模逐步爆發
基於披露的融資數據分析,風險投資於2012年開始進入國內在線短租市場,累計融資額達數百萬美元,隨後逐年增長,2013年至2014年間,國內在線短租企業累積融資規模過億美元,融資次數超過8次。2015年開始,在線短租市場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2015年一年,在線短租企業的累計融資額就近5億美元,融資次數過10次,遠超之前累計融資數量。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分析
4)旅遊環境和國家政策日益利好
國內旅遊產業日益火爆, 2015年國內旅遊收入3.42萬億元,2016年中國國內旅遊收入預計達到3.8萬億元,保持著10%以上的高速增長比例。2015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直接貢獻為3.32萬億元,占GDP總量比重為4.88%;旅遊產業逐步成為經濟下行壓力下,拉動內需的重要突破口。
而在線短租做為旅遊住宿的新興業態,也逐步受到重視,2015年國家連續出臺多個利好政策。例如2015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租車等“互聯網+”新業態的準入和經營許可。2015年8月,《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幹意見》重申了前述決議,並提出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2015年11月,《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等細分業態,有效的推動了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態勢。
平臺格局:梯隊初現,龍頭可待
在線短租有著百億級別的市場潛力,初創企業數量穩步增加,競爭升級。綜合考慮短租平臺的房源數量、用戶體量和資本市場情況,目前國內在線短租企業,初步形成三個梯隊:
1)第一梯隊-領跑企業:途家和小豬短租
途家主打房源托管的標準化服務模式,是在線短租的唯一獨角獸,已完成D輪融資, APP下載量已超過4000萬,無論是房源數還是用戶量,均領跑市場。
領跑市場小豬短租主打C2C模式,是準獨角獸,已完成C輪融資,累積融資規模達8000萬美元左右,次於途家,遠高於其他同類企業。
2)第二梯隊-成長企業:螞蟻短租、木鳥短租、一呆網、遊天下、住百家等企業
這些企業成立於2011-2012年間,其中一呆網更是2007年就已成立。房源數量規模在幾十萬量級,用戶規模遠低於途家量級,還有待進一步拓展市場,是在線短租的中流砥柱。
住百家主攻海外短租市場,已擁有數百萬套房源,於2016年住百家掛牌新三版,成為國內初創企業共享經濟領域第一股。
3)第三梯隊-新進入者:一家民宿、去呼呼、安途短租、沙發旅行、Keys潮宿、朋友家、Xbed、自在客、喊你玩等企業
這些企業多成立於2015年前後,處於天使輪或A輪融資階段,用戶規模處於擴張階段,多以新興的業務模式切入,例如面向海外華人房東的“一家民宿”,去哪網孵化的“去呼呼”,主打房東IP的“朋友家”,面向沙發客的 “沙發旅行”,主打二房東個人管家的“KEYS 潮宿“等,還有長租公寓自如友家2016年推出“自如民宿”進軍短租市場等,都是在線短租的潛力企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離巨頭的差距有多遠?
在線短租的市場潛力巨大,海外Uber和Airbnb,這兩個出行和住宿的代表企業占據了獨角獸企業的第一和第三名,國內滴滴快的已經成為現象級企業。那麽在線短租的眾多玩家,與短租巨頭Airbnb的差距來看,無論是房源數,間夜量,還是覆蓋城市等,具有著較大的差距。
從房源數來看
Airbnb成立於2008年,2014年成立六年多的Airbnb全年可售客房數量就超過了100萬,而國內在線短租平臺大多於2011年起步,到2016年,5年時間達到房源數量幾十萬量級,差距較大,這與中美的分享經濟的土壤差異有關聯。
從間夜量來看
Airbnb 2014年的間夜量達到3700萬,2016年的間夜量估計數將達到1.29億。而洲際酒店2014年的間夜量為1.8億,Airbnb與酒店業巨頭相比量級相差不多。
據調查,國內在線短租平臺的年間夜量最多達到了百萬量級,相比國內酒店集團規模top1的如家集團,據粗略測算年間夜量超過8000萬間夜,尚未達到酒店行業的10%。
從覆蓋範圍來看
Airbnb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3萬多個城市分布,國內在線短租平臺多數是以國內為主要市場,少數平臺向海外拓展,但是覆蓋房源量較少,僅達到數百個城市覆蓋的量級。
綜合來看,現階段在線短租行業處於跑馬圈地階段,行業格局初現,但由於市場體量較小,格局仍存在變數,尚未出現現象級企業。未來隨著在線短租市場潛力釋放和步入爆發期,在線短租行業的龍頭企業出現也指日可待。
市場培育:優勢與挑戰並存
以上所說的巨大市場潛力和行業巨頭,會不會是個美好的幻想?
雖然在線短租從2011年起步,5年多的時間,成就了獨角獸和準獨角獸等一批企業,但如果要進一步激發增長潛力,勢必要從供給和需求兩側發力,而供給側面臨著房源的拓展和管控問題,需求側面臨著流量和信任難題,成為在線短租面臨的難題。而這恰恰是國內分享經濟企業所普遍面臨的棘手問題。
性價比優勢已凸顯
據HRS1-5星酒店平均價格和小豬短租的熱門城市平均價格相比,可以看到在線短租平均間夜價格低於星級酒店的平均價格,尤其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僅達到酒店平均價格的一半左右。
數據來源:HRS,小豬短租,騰訊研究院分析
即使價格相近的快捷酒店相比,在線短租還具有酒店沒有提供的家庭式功能設施,例如洗衣機、廚房、點冰上、電腦、餐具等。
同時在線短租可以提供非常多元化的房源類型,滿足不同用戶的長尾化需求,例如在普通民宅方面,在線短租平臺一般具有床位、單間、整租等多種類型。除此之外,個性化的特色房源也層出不窮,例如途家網包括四合院、帳篷、複式、土屋、木屋、竹屋、蒙古包等。
據艾瑞咨詢調研,對於參與到在線短租的用戶中,人們對於在短租的性價比高(70%),地理位置便捷(66.9%)目前認可度較高,其次為更有居家體驗(54.7%)、個性化需求(52.3%)等方面的認可度。這可以從小豬短租針對自身用戶的調研中得到相似的結論。
可以發現,在線短租從2011年進入國內,從一個住進“別人家里”的新興業態,到用戶對在線短租特色的認可,在線短租平臺在市場培育和用戶使用習慣方面,已經初見成效。
挑戰不容小覷
流量難題
流量導入問題凸顯
阻礙在線短租平臺潛力擴張的問題之一,是如何吸引用戶觸及網站或應用。可以看到,國內在線短租平臺企業,將近70%都為天使輪和A輪的初創企業,如何提升知名度是初創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從供給側來看,房東將個人閑置房源出租在平臺上,看重的是平臺的品牌和規模化效應。據艾瑞調查顯示,70.3%的房東是因為訂單有保障,而將房源發布於在線短租平臺上,但同時54.9%的房東認為平臺推廣力度不足。
從需求側來看,據艾瑞調研顯示,用戶主要通過OTA網站預訂在線短租,占比63.1%,其次搜索引擎和電商團購網站,使用在線短租類垂直性網站的用戶占比僅為40.3%。OTA和電商團購網站是旅遊住宿預定的巨大流量入口,國內OTA代表攜程,電商團購網站美團,2014年預訂的酒店間夜量超過4000萬級別,遠超過在線短租企業。
這一點, 從流量數據中也能得到印證。幾家OTA網站的流量均達到百萬級別,而在線短租平臺則還是數十萬級別。
數據來源: Alexa,(2016-5) 騰訊研究院分析
破解流量問題的方向
在線短租平臺往往是與OTA平臺或綜合性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導流。例如途家在攜程上開設有途家公寓頻道,並在阿里旅行、美團網站上開設途家旗艦店,airbnb與窮遊網合作實現雙贏等。與OTA網站合作,對於平臺和業主來說,無疑是提高曝光度,拉動銷量的有效方式。
除了與OTA等流量入口進行合作外,在線短租平臺也需要自身創新營銷方式,提升自身流量入口的價值。而這一點,海外在線短租的初創企業有很多新的玩法。
例如主要面向日韓市場的“喊你玩”,通過簽約韓國旅遊達人自制旅遊攻略視頻節目進行曝光和推廣,累積超過1000 萬播放量。海外自助遊“大魚”推出“大魚股東計劃”,加入計劃的股東會員,會在自己的遊記、攻略中植入推廣鏈接,而通過鏈接購買的用戶,將會把客單價的 1%返還給 “股東”。“一家民宿”通過關聯的創業產品,例如”世界旅遊地圖“、”皮皮網““樂程科技“的客艙娛樂設施等助力導流。
信任難題
經濟型酒店普遍成為用戶出行首選
據Phocuswright調查,海外用戶旅行住宿首要傾向於3-4星酒店,其次為快捷酒店,在線短租排在之後。除了用戶調查意願的分析,據euromonitor報告預測,從2013-2018,全球經濟型酒店會保持27%的高速增長態勢,而民宿短租,則僅僅保持19%的增長率。而 Phocuswright 研究副總裁 Douglas Quinby指出,到目前,仍有 70%的旅行者甚至從未考慮 “度假租賃” 的住宿方式,可見在用戶市場尚有很大的發掘潛力。
而國內的形式則更加嚴峻,據CNNIC中國在線旅行預訂市場統計,用戶在旅遊住宿市場,超過80%的用戶會首選連鎖經濟型酒店,其次為3-4星酒店,民宿客棧排在之後。對於國內而言,在線短租的市場培育還任重而道遠。如果能夠將用戶使用意願的通道打通,則在線短租的市場潛力將得到巨大釋放。
數據來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4
在線短租有著相對於酒店更好的性價比,為什麽用戶出行還是首選酒店這類標準化的住宿產品呢?除了難以觸達用戶的流量缺失問題之外,可能更多的是國內基於熟人社會構建的信任體系下,如何過渡到非熟人社群的阻礙。
信任問題是核心障礙
據艾瑞咨詢調研顯示,36.7%的用戶認為在線短租安全系數低,沒有安全保障,是阻礙用戶使用短租的核心原因之一。而用戶對於安全保障(66.6%)和衛生情況(72.1%),也是緊隨價格之後(73%)影響在線短租入住的核心考慮因素。
基於調研分析,目前在線短租存在的幾大信任風險:
破解信任問題的方向
目前在線短租平臺普遍已經采取了多樣化的手段,來提升在線短租的安全性。對於B2C的途家模式,提供統一標準化的服務,來提升標準,使用戶產生類似酒店的信任感。而對於C2C的模式企業,都紛紛像重模式發展,例如線下BD團隊對於房源的逐一審核、包括一家民宿、小豬短租等,都建立了實名認證體系、資金監管體系、客服團隊、保險賠付機制等,努力在建立在線短租的個體信任。
對於國內在線短租,宣傳個性化和社交體驗的同時,如何權衡標準化服務程度,通過標準化提升體驗和可複制的規模化擴張,也是提升信任的有效方式。
除了平臺進行運營管控外,國內對於在線短租整個行業的定性和規範化標準還待完善。相比海外民宿業相對發達和成熟,在臺灣、日本、歐洲等地,對於民宿都有相關的標準,比如臺灣不僅將民宿與酒店管理進行了分離,保證了民宿業者的發展,也從消防、安全、衛生等方面對從業者進行了約束和管理。
備受爭議的二房東悖論
供給端向複雜演化
最近有很多IT圈大牛,指出分享經濟的邊界問題,其中多援引專車和短租為例。在線短租最初的模式是房東出租自住房源獲取收益,而這種方式對於平臺規模化拓展房源而言,無疑比較吃力。隨著平臺規模的擴展,短租收益遠高於長租,在線短租平臺上的房東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職業房東。在線短租平臺的供給類型逐步複雜和開放,不僅包括個體房東、二房東,還有酒店機構等,隨之而來的是房屋出租時間也從閑置時間向更多的時間拓展,出租房源也從合住房間、獨立單間到整套出租模式。越來越多的職業房東出現在平臺上,越來越長的“閑置”時間出租,在線短租是不是有點變了味的共享?
從兩個視角看待二房東
對於在線短租平臺而言,通過這類小B房東的個體創業者,快速拓展線下房源,向著綜合性平臺運作,提升房源的供需匹配效率,更加專業的為房客提供服務,也不失為分享經濟提升閑置房源利用率,提升個體就業機會, 滿足住戶個性化需求的一種方式。
國內在線短租更有主打二房東模式的平臺出現,例如Keys潮宿,特色就在於提供二房東的管家服務來提升服務質量。xbed房源包含“自有房屋”、“租賃房屋”和“買房創業”三類。據小豬短租數據顯示,平臺上有1/3的非個人房東,擁有平臺上65%的房間,獲得66%的訂單。途家和一家民宿等平臺也幾乎都覆蓋類似這種個體創業者。
在二房東盛行的背後,也會看到這類專業資源的商業化運作,對於房源的出租效率帶來要求,進而對於在線短租平臺的流量和推廣帶來壓力。同時,大量閑置房源由長租轉為短租,對於當地房屋出租市場也會有波動。
因而,海外有部分國家對於這種非共享模式的短租時間和轉租價格等條件進行限制和管控,將分享經濟與商業運營的模式進行區隔。例如對於閑置房源的出租時間進行限制,保證是“閑置時間”,對於轉租模式和價格進行限制等。
結束語
縱觀國內在線短租市場,從2011年左右開始起步,近年來市場培育初見效果,雖然在國內合住所帶來的社交性體驗有逐步弱化趨勢,但是在線短租的性價比、個性化等優勢獲得用戶認可,也湧現出了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
隨著在線短租企業數量穩步增加,融資規模大幅提升,國家政策和旅遊環境的利好,在線短租市場已經從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但目前在線短租市場,無論是從潛在市場規模,還是覆蓋的潛在房源量,均有九成多的市場潛力尚未得到釋放,整體市場還離全面爆發還存在距離。
從現有的市場格局來看,三大梯隊格局初現,但由於現階段市場體量較小,相關企業還普遍處於“擴房源-導流量”的跑馬圈地階段,格局仍存在變數,尚未出現現象級企業。
要突破現有市場規模,拓展市場潛力,一方面需要破解在線短租發展的核心挑戰,包括流量導入、個體信任難題和供給資源複雜化的悖論問題。另一方面,在線短租企業也需要深化未來發力點,而這些未來的發力點,會在下一份報告中給予重點闡述。
“談論數據,再多也不為過;中國需要更數據的思維方式。”DT財經主編王小喬在“2016數據與媒介發展論壇”現場說到。
DT財經成立不過一年,是第一財經全力打造的數據新媒體品牌。在它之前,已經有近20家媒體盯上了大數據和數據新聞。它們面臨同樣的質疑:抱上大數據這個“當紅炸子雞”的大腿,是不是只為了噱頭?
(圖片說明:中國數據新聞媒體發展時間軸)
王小喬回應上述質疑的方式是,詳細說明了數據新聞本身的重大價值。2015年10月底二胎全面放開,DT財經的編輯通過一個搜索淘寶銷量的工具發現,“備孕”這個詞的搜索曲線出現了可怕的爆發。她立刻意識到,“大數據已經開始直接地產生新聞了”,這讓她的團隊決定“堅持用數據去觀察和記錄中國經濟”。
打開DT財經APP,他們的確把數據新聞做成了日常。
曾在傳統媒體當了多年財經記者的王小喬表示,利用公開的數據和可視化可以降低看數據讀財經新聞的難度,因此能夠“做每個人都能懂的財經新聞”。
她還認為,除了公共數據,商業數據中也存在非常重要的公共價值。比如說,分析淘寶人均消費金額和結構的多元化指標分布,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區域經濟報道;利用優酷的數據分析誰在追看《歡樂頌》,背後隱含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特征和變化。
盡管數據里蘊含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但中國的現實是,不管是公共的還是商業的,大量數據並沒有成體系地公開,還是需要媒體自己去挖掘建庫。如何獲取源數據?對於不會寫代碼的編輯來說,可以通過使用工具來完成數據爬取與分析,最重要的還是認識數據與發現經濟密碼的能力。
於是DT財經開始通過源數據尋找更多信息:采集大調圖後12306的30萬條鐵路運行數據,以此分析人口流動與區域經濟的密碼;采集30多萬條上海買房租房數據,透視魔都樓市現狀;采集掛號網10萬條數據,看互聯網是不是真的能解決掛號難的問題……
王小喬對此深有感慨:“大數據對於財經新聞的意義是,真正提升了財經新聞的價值、理性和深度。”
在建起一個人人都在用數據做新聞的編輯室之後,DT財經還想成為一個聚集更多數據極客的平臺,吸引更多年輕人用更理性的方式觀察和思考這個世界。王小喬表示,“當數據新聞成為日常,接下來才有資格談公眾的數據素養問題。”
201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互聯網上會爆發一場大規模創投熱潮,規模超過歷史任何一次,帶來的影響也是史無前例的。
201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互聯網上會爆發一場大規模創投熱潮,規模超過歷史任何一次,帶來的影響也是史無前例的。
我們分析了108家互聯網上市公司的數據,結合20多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研究,形成了本文《大格局 大時代》的報告。
這里提到的2018熱潮,正是報告里一個大膽的預言。報告里還有許多觀點,可能會顛覆你對中國互聯網既有的認知。
比如:
江湖雙雄並立。80後執政。大叔無優勢。
同在互聯網,為何有的股價上天,有的資不抵債?
智能硬件?無人汽車?在線醫療?物聯網?VR?誰是下一站王者?
資產高回報率的真實秘密是什麽?
眾所周知,科技改變格局,資本是第一推動力。沒有資本市場的助力,就沒有互聯網產業的繁榮。
那麽,推動互聯網格局演變的真正力量是什麽?
一晃20年。中國互聯網出現了三次創業高潮。五次上市高峰。
公司從創業到上市平均要等7年,你的夢想需要幾年實現?
鑒於新一輪創投高峰即將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格局正在形成……
雙創引領之下走創新型國家道路的中國,如何迎接資本浪潮的洗禮?
請看正文:
1月10日消息,針對網友反映的“可以通過識別好友、識別近期購買物品,來找回支付寶登錄密碼”等問題,支付寶10日午間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於今日上午進一步提高了風控系統的安全等級。
今日,有網友稱支付寶可以更改別人的密碼,甚至可以不用別人原密碼直接用手機號就可以更改。首先,別人需要知道你的支付寶帳號。輸入支付寶帳號後,點擊忘記密碼。然後,支付寶會發送校驗碼到你的手機。想要偷你密碼的人當然是接收不到短信的,但是,可以點“不能接收短信”。接著,支付寶會提供一些驗證身份的方法,有“認識的人”、“購買過的商品”“與您有關的地址”等等驗證方法。如果是認識你的人,知道你的朋友、購物、住址等相關信息,那麽就很容易通過驗證。
對此,支付寶表示,網友反映的這一方式僅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實現。通常情況下,用戶找回登錄密碼至少需要輸入手機短信驗證碼。對於部分暫時無法收到短信的用戶或者更換移動設備的用戶,風控系統會先進行評估(比如賬戶信息完整程度、網絡環境等因素)。在安全系數較高的情況下,才讓用戶回答一系列安全問題,只有在回答正確後,才能修改登錄密碼。
但這一策略只能找回登錄密碼,僅通過回答安全問題並無法找回支付密碼。且一旦用戶支付寶在其他設備被登錄,本人設備會收到通知提醒。
支付寶表示,為了更好提升用戶的安全感,目前僅在用戶自己的手機上,才能通過識別近期購買商品以及識別本人好友來找回登錄密碼,通過其他手機設備是無法應用這一方式找回登錄密碼的。歡迎用戶繼續對支付寶的安全策略提出意見和建議,將會根據大家的反饋進一步完善和修正。
以下為回應全文:
5毛錢開一次,6塊錢能“包月”,蚊子腿也是肉。
有這樣一群人,在電商時代,他們對各電商的優惠券和秒殺摩拳擦掌;在P2P時代,他們對註冊送現金、獎品、話費、體驗金等活動垂涎欲滴。我們謂之“羊毛黨”。
隨著共享單車飛上了天,羊毛黨們亦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哪怕每單只有幾毛的獲利。因為平臺本身存在的漏洞,他們沒能出現在波濤洶湧的海面,而是在海底潛滋暗長。他們不是利益分配的最大獲益者,但樂此不疲地“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單次開鎖5毛,6元可“包月”
王明(化名)的身份驗證總算通過了。他上傳的是湖南一所大學的學生證,這是他從網上扒來的,第一張學生證因為被人使用過,未被平臺通過,第二張很快驗證成功。而他的真實身份是深圳一所初中的學生。
這是他花了4塊錢從網上搞到的方法。高校學生身份驗證成功後,他可以享受騎行5折,每月5元封頂的優惠。他家離學校近,平時也用不上自行車。但認證通過當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在一個QQ群里吆喝:“5毛代開ofo”。
王明吆喝的群里在短短半個月內,湧入了500人,如果不是QQ群的規則限制,人數還會進一步上漲。群主幹脆號召群員捐款,名義是開通千人大群,不過應者寥寥。
這是一個ofo密碼共享群,里面的人都沖著共享密碼,以及幾毛錢的“羊毛”而來。官方騎行半小時1塊錢的價格,在這里變成了5毛錢,甚至還有人3毛就能告訴你車鎖密碼。群的活躍度很高,每天不斷有人貼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求教破解方法,有些人則幹脆將自制的密碼統計表發到了群里。你很難想象,居然有人會盯上這幾毛錢的“生意”。
這是平臺漏洞所滋生的羊毛黨。ofo共享單車與其它平臺的電子開鎖方式不同,它每次使用需要輸入密碼,而車鎖和密碼都是固定,原則上如果把車牌和密碼記下來,就可以免費使用。
李歡(化名)也打起了ofo的主意,他對外報的價格也是5毛一次,一天能接到十幾個開鎖請求。他開始打算以6元的價格“包月”給別人。按照官方渠道的價格,每天使用一次,每次一塊錢,一個月也需要30塊錢。如果他們需要按正常的價格支付給平臺,5毛錢連成本都賺不回來。他們如何能做到6元“包月”?
這個事情的背後自有一套邏輯。
李歡算過一筆帳,一個月如果需要三十塊錢成本,通過平臺發放的優惠券,可以省下一半的錢,而邀請一位新用戶都能獲得5元用車券,再加上時不時的免費騎行活動,他獲得的6元費用基本上可以覆蓋成本,略有盈余。
“有一個很關鍵,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弄。”李歡說的關鍵指的是賬號的認證,如果通過教職工證明和學生證認證的用戶,能夠享受到普通用戶得不到的優惠。高校用戶騎車半個小時只需要5毛錢,而且每個月5元封頂,甚至還不需要繳納99元的押金,“不虧穩賺”。
沒能通過師生認證的羊毛黨則把目光放在了平臺紅包上。不知是否受投資方滴滴出行的影響, ofo采用了類似的紅包策略,用戶每次使用ofo後都可以獲得一張打折券。根據李歡收到的紅包截屏,ofo的紅包最低折扣也有7.9折,高的有3.4折,大部分在五折上下。也就是說,原本半小時1元的騎行費用,有優惠券可以降到了5毛,甚至更低。
共享單車幾成“免費單車”
“羊毛黨”們為了薅到羊毛想盡了招數。
在一個ofo的密碼共享群里,專門有人上傳了破解ofo的視頻教程和修改ofo密碼的教程,視頻中一位廣東口音的男子,告訴用戶通過轉動密碼盤的方式破解。他根據每次轉動時相鄰數字的細微變化來推測密碼,但這種破解方法很考驗人的感覺,並非萬能。更多的人直接通過官方App上查詢。
賺得幾毛錢的差價顯然不是最終的目的。李歡有一個習慣,每次幫別人開完鎖之後,都會把單車密碼記錄下來。他剛幹沒幾天,已經在電子文檔里記了五六十個密碼。
廣州的李莫(化名)已經幫人開了260次密碼,他同樣把這些密碼記錄在表格中,“不想自己的勞動成果白費”。當天,他的賬戶開鎖數量已達當日上限。根據ofo的規則,每個賬號每天開鎖次數不超過20次。
隨著開鎖的次數越多,他們能積累的數據也越多,相應地,成功開鎖的幾率就越大。理論上只要數據足夠,他們可以不花錢準確地知道任何一個車鎖的密碼。從此可以繞過平臺,自成一個系統。
手工記錄還是一種相當原始的做法,嗅覺靈敏的開發者幹脆做了一款密碼共享APP。根據群里提供的渠道,i黑馬找到了這個手機應用,它做得比任何APP的界面都簡潔,只有記錄密碼與查詢密碼的功能,此外沒有任何其它的入口。
這個APP的啟動頁,出現了“共享是一種美德”的字樣。一語雙關,只是,這里的共享把薅羊毛和共享密碼作為一種“美德”。截止i黑馬發稿,這個APP上顯示的被共享數量達到35624。
該APP提供了安卓和iOS兩個版本,iOS版的首次上傳時間為2016年12月22日。但它並不通過提供密碼賺錢,而是做其它APP的分發,把流量變現。
除了手機應用,i黑馬也發現,已經有多個微信公眾號也提供相同的功能,用戶只需要輸入六位數的車牌就能得到反饋結果。
但經過多次輸入後發現,這些軟件和公眾號找到密碼的概率很低。其背後的邏輯很簡單,這些數據全由用戶主動上傳,數據量越大,獲得密碼的概率就越高。但ofo如今投放的車輛總數已經超過了80萬,海量的自行車投放降低了密碼被“共享”的風險。
機遇還是災難?
一切的問題出在了鎖上。
無樁共享的特點決定了,車鎖是共享單車走通模式、實現計費的關鍵。但作為2014年就開始在北大校園運營的ofo,一直推出的都是機械密碼鎖。
機械密碼鎖的優點是保證開鎖率最高,但缺點也很明顯,沒法定位、密碼容易被記住、每次用完車需要用戶主動打亂密碼。這里便留下了很大的空檔。
李歡已經聽ofo一位內部人士透露,ofo在幾個月後將會把機械鎖換成電子鎖。而目前入局的共享單車平臺,使用的都是電子鎖。
在去年11月份的ofo的城市戰略發布會上,其創始人戴威就提到鎖的問題,他透露,ofo有四到五種不同的電子鎖解決方案,但他沒有披露普及電子鎖的時間點。對於為何使用機械鎖,他的解釋是:機械鎖的開鎖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但電子鎖經常會面臨寒冬、暴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導致開鎖率下降,影響用戶體驗。
i黑馬從一位電子鎖行業的從業人士處獲悉,ofo在尋求百元價位以內的電子鎖,而目前市面上電子鎖價格大多在200元以上。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它在哪里有問題、有漏洞,但有些漏洞可能是有意設計的,你也不一定知道。”談及機械鎖等漏洞,ofo的一位投資人、在接受i黑馬專訪時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你覺得在一個事情的早期傳播與掙錢相比,哪個更重要?”
投資人的邏輯並不在乎這些損失。“你給我5毛錢,現在對我真的有這麽重要嗎?我帳上趴著1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我的第一優先是讓大馬路上所有能看到的,都是我的車。”上述投資人說。
不過,一位做自行車的行業人士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對i黑馬表示,“有缺陷的產品投放市場,必然會帶來災難後果”。而根據網上流傳的修改密碼視頻來看,平臺如果要把上百萬自行車重新換鎖,將會是一個浩大工程。
黑馬哥親測發現此漏洞屬實。
i黑馬訊 1月10日消息,今日淩晨,有網友在知乎爆料,支付寶存在一個新的致命漏洞,陌生人有1/5的機會登錄你的支付寶,而熟人甚至100%可以登錄你的支付寶。
據該知乎網友的截圖顯示,只需四步熟人即可登錄並篡改你支付寶密碼:1、打開支付寶登錄界面,輸入帳號後點擊忘記密碼;2、輸入帳號後直接點無法接收短信;3驗證方式選擇熟人驗證;4、更改密碼。
黑馬哥親測發現此漏洞屬實。
對此,i黑馬詢問了支付寶工作人員,對方稱:“我們正在核實並會在今天稍晚給出回複”。
隨後阿里公關部人員告訴i黑馬,“通過識別好友、識別近期購買物品找回支付寶登錄密碼。這一方式僅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實現。通常情況下,用戶找回登錄密碼至少需要輸入手機短信驗證碼。對於部分暫時無法收到短信的用戶或者更換移動設備的用戶,我們的風控系統會先進行評估(比如賬戶信息完整程度、網絡環境等因素)。在安全系數較高的情況下,才讓用戶回答一系列安全問題,只有在回答正確後,才能修改登錄密碼。
這一策略只能找回登錄密碼,僅通過回答安全問題並無法找回支付密碼。且一旦用戶支付寶在其他設備被登錄,本人設備會收到通知提醒。
為了更好提升用戶的安全感,在接到網友反映後,我們也進一步提高了風控系統的安全等級。目前僅在用戶自己的手機上,才能通過識別近期購買商品以及識別本人好友來找回登錄密碼,通過其他手機設備是無法應用這一方式找回登錄密碼的。
我們也歡迎用戶繼續對我們的安全策略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進一步完善和修正。”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網友重視。而作為主流支付工具,支付寶也並不是第一次被爆出支付安全問題。黑馬哥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如突然收到支付寶發來的驗證碼短信,說明有人嘗試登錄你的支付寶賬號,請立刻進入支付寶客戶端,點擊【我的】→【賬戶】→【設置】→【安全中心】→【急救包】→【快速掛失】,阻礙任何人登錄你的賬號,並且阻止資金的轉入轉出。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安全公司Keeper在對1000萬個泄露的密碼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今年最常用的密碼。排名第一的密碼就是123456,而它幾乎每年都會當選。
2016年,這些超簡單的密碼也頻頻給黑客們助攻,最令人記憶猶新的就是Facebook CEO紮克伯格“dadada”的密碼。
在這1000萬個泄露的密碼中,有17%的用戶都選擇了123456作為自己的密碼。排名第二的常用密碼比123456高明不了多少,因為它是123456789。排在第三的這是qwerty(鍵盤第一排的幾個字母)。
Keeper表示,安全專家三番五次提醒用戶增強密碼的安全級別都被大多數人當成了耳旁風,“過去幾年里,這個榜單上的密碼幾乎沒變過,這就意味著安全專家的善意提醒根本沒多少人接受。如果用戶在設置密碼時不負責任,網站管理者應該替用戶把關。”
2016年最常用密碼TOP 25:
1. 123456
2. 123456789
3. qwerty
4. 12345678
5. 111111
6. 1234567890
7. 1234567
8. password
9. 123123
10. 987654321
11. qwertyuiop
12. mynoob
13. 123321
14. 666666
15. 18atcskd2w
16. 7777777
17. 1q2w3e4r
18. 654321
19. 555555
20. 3rjs1la7qe
21. google
22. 1q2w3e4r5t
23. 123qwe
24. Zxcvbnm
25. 1q2w3e
這麽重要的權力交給一個人,有什麽措施能避免因一個人的沖動行為給全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美國新舊總統交替,一項鮮為人知的工作卻異常重要,這就是交接核密碼。BBC記者日前揭秘了這一過程。
“核足球” BBC
1月20日新總統就職交接時,會有一個不知名的軍官寸步不離奧巴馬,他隨身攜帶一個包,其中裝有一個公文包,這就是被稱作“核足球”的重要國家機密。公文包內有一張數字硬盤“digital hardware”,長5英寸、寬3英寸,昵稱“餅幹”。
“餅幹”上有美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發射密碼。使用說明已經在此前被告知新總統。當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職後,這個“沈重”的包就會被默默地移交到新總統一方。
這時,特朗普將成為唯一擁有發動核打擊權力的人。
這麽重要的權力交給一個人,有什麽措施能避免因一個人的沖動行為給全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研究核擴散的專家Mark Fitzpatrick說,最終唯一有權力下令發射核導彈的只有總統。但整個核打擊的命令要通過多位高官執行,例如國防部長等。
程序是,總統下令核打擊,按照憲法,國防部長要執行命令。理論上講,如果國防部長有理由質疑總統的精神狀態,他可以拒絕執行命令,但這樣做可能構成“叛亂”,總統可以立刻把他解職,把命令交給國防部副部長執行。
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案,美國副總統可以宣布總統的精神狀態無法做出合適的決定,但他必須得到大多數內閣成員的支持。
據一名前白宮官員透露,具體決策程序還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一場謀劃已久的行動,例如要對某國進行一場先發制人的核打擊,那很多高級官員都會參與決策,像副總統、國際安全事務顧問,還有大多數內閣成員等。
從不離開總統左右的“核足球”中包含有一份核打擊選項文件(昵稱“黑書”),總統可據此做出選擇。在此之前,總統需要通過一張“塑料卡片”驗證自己的身份。華盛頓坊間傳言,曾經有一位前總統把這張卡片落在上衣兜里,而衣服竟然被送去了幹洗。
一旦總統從早已計劃好的核打擊“菜單”中做出選擇,命令就會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被下達到五角大樓的作戰室,然後通過驗證碼傳給位於內布拉斯加州Offutt空軍基地的美國戰略指揮司令部。
發射命令被加密後傳給具體執行發射的人員,他們還要用保險箱內的密碼與其進行核對。
截至2016年9月,美國擁有1367枚陸、海、空基核彈頭。陸基核彈飛躍太平洋大約需要25到30分鐘,海基核彈大約只需要12分鐘。洲際導彈一旦發射就不可能被召回,因此留給總統做決定的時間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