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奇美電明年董監改選埋伏筆 執行長兼董事長 段行建的難言之隱?

2012-03-26  TWM



終於,段行建終結了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一○一個日子。從兩個月前,對外表達退休之意,到接任董事長,是什麼改變了他?他能否也終結鴻海、許文龍家族之間的惡鬥?外界拭目以待。

撰文‧賴筱凡

兩個多月前,奇美電北廠外頭的空地,被媒體團團包圍的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被問及董事長懸缺時,他笑著說:「我年紀這麼大了,還做什麼董事長。」然而,就在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日子屆滿一○一天後,終於選出了新董座||段行建。

親近段行建身邊的人都知道,「他把退休掛在嘴邊好一陣子了。」就連前陣子辭任奇美電獨立董事的劉英達,也曾透露段行建一直有退休的念頭。

然而,就在奇美電兩大股東鴻海、許文龍家族之間紛爭正式浮上枱面,債務危機又迫在眉睫,最終,還是段行建出線,擔任奇美電董事長兼執行長。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他的心意?

隨著兩大股東的矛盾白熱化,在奇美電前任董事長廖錦祥無預警辭任董座後,讓兩造之間的爭議達到最高點。

「從直接對話,到對組織分割、歐盟罰款看法不同,最後兩邊根本不直接對話。」奇美電內部人士不諱言,兩大股東鬧翻,已幾近撕破臉的狀態,但誰也不願多讓一步。

無董事長 債務協商沒得談沒簽核年報 嚴重須下市「老段(指段行建)接,當然是沒有人選下的結果。若鴻海與許家有更好的人選,早就推出來。」業內人士說,不管是鴻海副總裁戴正吳,抑或是群創前董事長莊宏仁,都曾被點名為董座的口袋人選,但未有進一步結果。段行建身邊的主管也透露,「段總也覺得,若兩大股東有更好的人選,當然可以推派。」今年已經六十五歲的段行建,一直是面板業裡最資深的CEO,不論在奇美電或友達裡頭,都有不少高階主管是他的子弟兵,家住在交通大學附近的段行建,每每看到交大學生進出,都會忍不住向身邊的人感嘆:「如果台灣沒有面板業的話,那這些光電所的學生該怎麼辦?」即使年紀已大,但在奇美電兩大股東惡鬥之際,段行建仍積極奔走在各銀行間,希望能在債務協商上有轉機。只是往往與銀行團溝通到一定成果,又會因為兩大股東間的鬥爭,讓銀行團陷入缺乏信心的矛盾中。「段行建常常被銀行團challenge(挑戰),只要鴻海、許家一有話再傳出來,銀行團就又會擔心,是不是兩大股東沒有意願解決(債務)?」奇美電內部人士說。

奇美電內部人士指出,段行建也曾分別與郭台銘、許文龍見過面,無奈沒有進一步的結果。最後在銀行團要求選出董事長的三月大限已在眼前,選不出董事長,奇美電的債務協商就沒得談,甚至在沒有董事長簽核年報的情形下,最嚴重還得面臨下市危機。「他當然是不得不接。」奇美電內部人士說。

多年跟在段行建身邊的主管則表示,段總願意接董事長,不是老郭(指郭台銘)或許(指許文龍)一通電話,就能讓他點頭。他很清楚,如果不接,馬上這十二萬名員工的生計,就會跟著出問題。

自然人身分接董座?

郭、許還有得爭

但這就是結局了嗎?恐怕未必是。

端看段行建是以自然人身分接任董座,而非鴻揚創投指派的法人代表,「這顯示,老段只是兩邊恐怖平衡的中點,若用鴻海全面主導也太過頭,因為鴻海如果有意扛下這個重任,大可指派老段為法人代表。」這為後續兩大股東之爭埋下伏筆。

業內人士剖析,奇美電明年即將進行董監改選,以現今奇美電的董事席次結構來看,五董、三監除了兩獨董外,段行建為自然人董事,其餘是鴻海旗下的鴻揚創投與奇美實業各擁一席法人董事。在雙方席次都未超過三分之二下,要想主導奇美電董事會,還是有不小的難度。

這也讓鴻海有意要吃下奇美實業手上股權的聲音,不曾消退。但奇美實業投資在奇美電的資源巨大,豈是在此刻不到二十元股價出脫,就能全身而退的!甚至有奇美實業內部人士難忍怨言,「為了奇美電這個錢坑,奇美實業早就過了很久的苦日子。」不過,郭台銘與許文龍也都清楚,繼續惡鬥下去,彼此都沒有好處,奇美電的債務得趕快處理。銀行團之首的台銀董事長張秀蓮立場明確,「奇美電得在三月底前選出董事長,債務協商才有得談。」所以,兩大股東再鬥法,也無濟於事,讓段行建接手,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

業內人士觀察,鴻海與許家同意讓段行建出任董座,暫且帶領奇美電先度過眼前的債務難關。至於是否進一步在股權及董事席次結構,爭取主導權,端看明年的董監改選,會不會再引爆兩大股東的另一波鬥爭。

然而,隨著段行建出任奇美電董座後,債務協商有解,整體營運也朝正向發展,與段行建熟識的人士透露,「老段曾這麼跟員工說,營運上的問題,他都不擔心,因為他是從未離開過基層的高階主管。」過去舊奇美電績效較差的部分,他逐一著手帶著主管、員工去改善。以至於奇美電現今合併營收,仍可維持近四百億元的水準,產能利用率也可維持高檔。

每家公司在合併過程,難免都有磨合期。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合一,逾十萬人的龐大面板廠,磨合期自然更長;加上兩大股東紛爭,都讓奇美電得花更多時間整合。至於段行建如何在兩大股東夾縫中帶領奇美電,也正考驗他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3

逾期貸款未計入不良的“難言之隱”

近日,據媒體報道,監管層對逾期90天以上但未列入不良貸款的監管口徑已進一步收緊:屬於銀保監會直管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要求在6月30日之前,“一刀切”將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計入不良;屬於地方銀監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銀行則獲得一定的緩沖期限,按各地實際情況,有些地方銀行甚至可以延期到明年達標。

事實上,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將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準確計入不良貸款,以提高審慎的風險分類,並真實反映貸款分類、資產質量狀況,既是監管的一貫要求,也是觀察銀行經營風險的必由之路。

逾期貸款納入不良資產的標準,監管層也早有明確規定。次級、可疑、損失三類不良貸款中,次級貸款風險程度最低。2007年頒布的《貸款風險分類指引》,對次級類貸款認定標準是,借款人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而由央行更早制定的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中,也對不良貸款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標準,其中次級貸款主要參考特征包括貸款逾期(含展期後)90天以上至180天(含),本筆貸款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或貸款本金逾期91天至180天(含)。

“有些企業經營存在困難,貸款雖然逾期,但還有付息能力,給點時間緩沖一下,還有回歸正常貸款的可能,企業、銀行都能減輕一些壓力。”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果沒有這個緩沖,一些已經逾期、但有盤活希望的貸款,可能真的成不良貸款了。

“不同貸款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有些貸款逾期超過90天,可能真的成了壞賬,有些雖逾期但還有付息能力。”業內人士說,有些借款人只是暫時出現困難,還有救活的希望。

作為正常貸款與不良貸款之間的緩沖,銀行未將部分逾期貸款計入不良,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由於企業、貸款的差異很大,並非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最終都會劣變為不良貸款,而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然而,最近幾年,隨著銀行資產質量持續下降,逾期貸款也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逾期貸款充當了部分銀行隱藏不良貸款的工具。即使監管已有規定,也未能得到嚴格執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銀行之間執行標準並不統一。

根據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即便貸款沒有繼續逾期,有的銀行也會將其列入不良,但有的銀行則只是部分計入。資產質量壓力大的銀行,為了避免影響經營,就盡可能減少計入比例。

這種情況的出現,還有多方面的原因。“各地方監管風控意識強弱、當地金融環境、政府介入強度的差異,都會影響貸款分類結果。”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除了銀行自身因素,逾期貸款納入不良,受到多重因素制約。

這種情況可能並非個別現象。“誰都不希望自己的不良貸款比別人多,或者不良率最先突破某個高點,所以有時候就會壓著。”某城商行高管也說,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披露的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差異,風險不能得到完全、真實的反映,有違監管意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