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DT財經王小喬:我們用數據看到了這些中國經濟密碼

“談論數據,再多也不為過;中國需要更數據的思維方式。”DT財經主編王小喬在“2016數據與媒介發展論壇”現場說到。

DT財經成立不過一年,是第一財經全力打造的數據新媒體品牌。在它之前,已經有近20家媒體盯上了大數據和數據新聞。它們面臨同樣的質疑:抱上大數據這個“當紅炸子雞”的大腿,是不是只為了噱頭?

(圖片說明:中國數據新聞媒體發展時間軸)

王小喬回應上述質疑的方式是,詳細說明了數據新聞本身的重大價值。2015年10月底二胎全面放開,DT財經的編輯通過一個搜索淘寶銷量的工具發現,“備孕”這個詞的搜索曲線出現了可怕的爆發。她立刻意識到,“大數據已經開始直接地產生新聞了”,這讓她的團隊決定“堅持用數據去觀察和記錄中國經濟”。

打開DT財經APP,他們的確把數據新聞做成了日常。

曾在傳統媒體當了多年財經記者的王小喬表示,利用公開的數據和可視化可以降低看數據讀財經新聞的難度,因此能夠“做每個人都能懂的財經新聞”。

她還認為,除了公共數據,商業數據中也存在非常重要的公共價值。比如說,分析淘寶人均消費金額和結構的多元化指標分布,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區域經濟報道;利用優酷的數據分析誰在追看《歡樂頌》,背後隱含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特征和變化。

盡管數據里蘊含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但中國的現實是,不管是公共的還是商業的,大量數據並沒有成體系地公開,還是需要媒體自己去挖掘建庫。如何獲取源數據?對於不會寫代碼的編輯來說,可以通過使用工具來完成數據爬取與分析,最重要的還是認識數據與發現經濟密碼的能力。

於是DT財經開始通過源數據尋找更多信息:采集大調圖後12306的30萬條鐵路運行數據,以此分析人口流動與區域經濟的密碼;采集30多萬條上海買房租房數據,透視魔都樓市現狀;采集掛號網10萬條數據,看互聯網是不是真的能解決掛號難的問題……

王小喬對此深有感慨:“大數據對於財經新聞的意義是,真正提升了財經新聞的價值、理性和深度。”

在建起一個人人都在用數據做新聞的編輯室之後,DT財經還想成為一個聚集更多數據極客的平臺,吸引更多年輕人用更理性的方式觀察和思考這個世界。王小喬表示,“當數據新聞成為日常,接下來才有資格談公眾的數據素養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