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一週,香港一手樓罕有的熱鬧。由長實推出的洪水橋新盤尚城,以自稱的「平通街價」出貨,其餘七、八個發展商見勢盡跟,結果一時間十多個新盤貨尾齊發,市場氣氛相當熱鬧。 長實尚城呎價近五千,在偏遠的洪水橋並非「平通街」,不過愛搞花臣的長實又出撒手鐧。今次長實旗下按揭公司尚乘財富推出「首期一口價」優惠,無論買任何單 位,首期只需固定金額,首期餘數由長實提供二按貸款,即是變相「借埋首期你買樓」,結果在現時用家罕至的淡市,竟然成功吸引一批來自珠三角的大陸打工仔來 港掃貨。他們向朋友借盡、以信用卡碌爆,亦要入市,質素參差,發展商的取態對後市有一定啟示。 本來想搶閘開售,誰知引來各方跟賣的長實,由於新盤尚城位置輸蝕,位處洪水橋,唯有奇招發圍,以每呎四千九百元開盤,執行董事趙國雄形容此價為「平通街 價」。不過同區二手只是呎價三、四千,尚城不算是平,反而其「首期一口價」優惠更為奇招突出。原來樓盤首期按二、三、四房間隔,無論金額多少,分別只需付 五十八、七十八及九十八萬,首期餘額由發展商提供二按包底,變相借埋首期推客上車,不限名額,而且選擇此計劃的買家可獲減樓價百分之二至四,有地產代理指 長實今次希望「一Q清袋」。 買樓團即日抵港 上週五尚城在紅磡國際都會商場開售,本來傳出收二千三百張票,經紀更指要預備通宵賣樓,但記者開售前一小時到達售樓處,現場卻不見人龍。在合約處外,負責 派樓書的職員也不時遞水予記者,他說:「個場都冇人,我好得閒,飲支水先啦。」長實的職員唯有與經紀「夾計」推高樓市氣氛,一名長實高層向一眾經紀訓話 說:「嗱,你哋帶齊五個客先好上嚟排隊,我要谷氣氛呀!氣氛呀!明唔明?」最終,樓盤近七百個單位,整晚賣出百多個。撐起這些成交的,原來全靠一班大陸 客。就在香港置業地產鋪外,圍着七十多個內地客,是整個售樓處最熱鬧的地方。據知這批內地客並非昔日「現兜兜」買樓的上海幫,亦非包白牌車由內地直通來 港、合資買樓的溫州幫,而是來自珠三角一帶。來自廣州的張先生,早上才跟妻子乘火車到紅磡,第一次來香港買樓投資的他,對於樓盤地點、單位間隔、租金回報 等等完全無概念,就以五百萬元購入物業五座中層E一個一千呎單位,「我識得元朗,但就唔知洪水橋喺邊,聽朋友講香港買樓投資好好,所以試吓。我打算出租, 如果租到二萬,就有五釐回報;如果租到六千蚊有一釐多,都好吖。」問他知否洪水橋租值偏低及放租客路成疑,他都不明所以,只推說旁邊的經紀會幫他「搞 掂」。而身穿紫色襯衣、手拿iPhone4的他,只在廣州貿易公司打工,以銀聯信用卡付十多萬訂金,再問內地銀行借百多萬元付首期,他說:「百幾萬首期好 多啦,俾完就無喇,付款辦法未想好,遲些再算。」另一位來自深圳的蕭小姐,實力亦成疑,她說:「我想申請個仔落香港讀書,見呎價四千多,比九龍樓算係平平 哋,但自己不夠錢,唯有問朋友、銀行借錢。我只夠錢買到低層的兩房單位,如果有錢,我一定買多個優質單位投資。」 十盤齊發新盤貨尾大混戰 #未正式開售,價錢屬意向價 大陸客借盡 按記者觀察,這班內地客不如以往一身名牌的內地客,相反大多打扮樸實,男的平頭裝,女的身無名牌。以往長實於國際都會商場賣樓,客人等簽約時多在商場內的 高級日本食肆邊食邊等,但是次就轉到較平民的茶餐廳甚至美食廣場。大堆經紀於火車站外推銷時,以市井口吻,揮着價單向大陸客推擁着說:「喂老細,入嚟執錢 呀!執錢呀!」事實上,這班內地客,亦非做生意的內地豪客,多人表示只是打工仔,首期要賒借才行,上會實力成疑。按發展商公布,其提供的首期可借二按計 劃,有九成買家選購;雖然二按息口達五釐,但大陸客可以平首期上車,計落人民幣匯率更變相八五折,加上供不起亦可選擇在內地「失蹤」,難以追究,對他們來 說又真的搏得過。最近銀行加按息,原來亦與這班「蝗蟲」般的掃貨內地客有關。上週四滙豐加按揭利息,最高加至銀行同業拆息(H)+1.5%,以現時H約 0.2%計算,按息達1.7%,花旗銀行亦跟隨,這與最優惠利率(P)計算的按息只差約0.5釐。工銀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指,去年銀行貸款增長額達 百分之二十九,是歷史新高,當中一半是內地客。銀行調高按息,與這班客人息息相關,「以前貸款額一年最多百分之幾增長,未試過咁高。由於有些內地客喺國內 銀行借唔到錢,走嚟香港借。需求咁大,而銀行見同呢班客唔會有長遠嘅關係,就提高毛利加價。」他又指出銀行資金調動亦不如以往容易,令資金成本上升,因此 加按息會是一個趨勢:「好多人將港元轉到人民幣,因為匯率嘅問題,唔係可以即時轉番做港元,資金調動比以往煩。所以唔再可以用銀行水浸形容依家嘅情況。」 十盤屋苑 繼續「無匙」 二手有價無市 長實出奇招,劈價兼二按,才勉強在三日內賣出二百多個單位,對手新鴻基地產位於掃管笏的星堤,農曆年推售時銷情極差,本週一公布大劈價兩成半,平均呎價五 千四百元。新地一向惜售,今次劈價屬非常罕見。在此環境,二手則更慘淡。過去週末,最少有五個大屋苑零成交。一向由香港用家撐住的十大屋苑,自去年十一月 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後,以往賺少少就夠的炒家漸漸絕跡,剩下一班「唔憂賣」的用家獨撐,令二手一直呈乾升狀態。以美孚新邨為例,呎價至今已累升近百分之 七,而沙田第一城更升了一成至一成半。本來政府推出的額外印花稅,將近半年,稅額由樓價一成半減至一成,應可吸引更多去年中買落貨的短期炒家放貨,令供應 增加,軟化價錢刺激成交。但記者查詢,發現十大屋苑的鎖匙盤只有輕微增加,其中康怡花園有四百個放盤,但鎖匙盤只得十九個。好像持有沙田第一城一個五百六 十二呎河景單位的洪小姐。她於去年八月以二百七十二萬買入,今年一月份嘗試以三百二十萬放售,當時記者曾訪問洪小姐,她說:「我試吓個價,諗住升一成先 放。」但有客人想買,她又再提高價格,隔一陣就提價十數萬,記者本週一再致電洪小姐,她表示已調高叫價至三百六十萬,「都無人睇樓o架!不過我依家唔驚 呀,咪擺住先囉,我信仲有得升o架。就算佢回番落嚟,我都有賺。」洪小姐說。 炒家收山唔入貨 現時息口低企,通脹卻嚴重,令不少買家撲入市買磚頭保值,有貨的亦不願放手。不過,有銀行家坦言,香港隨時進入加息周期,成為樓價下調的隱憂。三年前開始 投資天水圍嘉湖山莊的欣欣皮業老闆李之朝,最近就積極出貨準備收山。他將減持手頭上廿多個單位至十多個,亦打算將資金轉到股票市場上。以往炒樓,他會開定 票放地產鋪,只要價啱廿分鐘內就可成交,最高峰手頭上有逾五十個嘉湖單位,不過因為政府嚴打樓市,他打算「收山」:「相信政府會再出招控制樓價,最近多個 新盤發展商出好多優惠吸引買家,銷情都麻麻,成個市其實滯咗,我短期內都唔會入市啦,繼續轉買股票收息。」他於上星期再沽出兩個單位,「成交呎價三千三百 元至三千五百元,對於上車用家都仲叫平,如果可以俾三成首期同應付加一、兩釐息口上調,就買得過。但對於收租投資,我就認為唔啱數,成個市場扭曲晒,以前 回報都有五釐以上,依家得三釐幾。」 中小型樓漲停 政府推地拍賣,金管局又嚴控銀行貸款,成為打擊樓市的短期因素。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指出,樓價由年初至今,升幅近一成,綜合多個因素, 他認為中小型樓價再升機會是零:「上星期政府再表態會賣地,提供更多中小型住宅供應,態度清晰。加上中小型樓盤一向是以小市民負擔能力做基礎,今年好多公 司的人工加幅好少,根本追唔到樓價。另一方面,內地宏調,如果樓市係由內地資金帶動,佢哋有機會調番啲錢返國內令樓市受壓。」他又說:「根據過去數據,美 國長債息率升,本港樓價就會跌。依家美長債息口已經係歷史低位,開始上升,因此本港樓價再升嘅空間有限。」現時樓市已危機四伏,有學者認為息口要加十多 次,高過通脹率兩釐以上,樓價才會下跌。這一日何時來臨無人知曉,但現時香港息口已無可再低,肯定未來只有加息的單程路。這就像玩音樂椅,音樂隨時停,挑 通眼眉的發展商已盡快放貨,套現交波給你。 |
||||||
|
||||||
上海官場爆發大地震。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由於涉及違規使用社保基金等嚴重違紀問題,被中共中央免去職務,並接受審查。 陳 良宇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上海幫」的人馬,這次被打倒,意味着現任領導人胡錦濤及溫家寶,決心對舊有人馬進行清洗,是明年兩會公布政治局常委新班子名單的 前奏。除了上海官員人人自危,上海的地產商及銀行亦正四圍撲水,希望填補違規以至正規借貸的款項,以免受牽連。事件影響所及,正在香港招股的瑞安房地產首 當其衝,就連前特首董建華家族控制的東方海外,在上海的房地產業務,亦可能受牽連。 「上海幫」龍頭大哥、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開刀」,成為上海市市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他們不斷以電郵,又或手機短訊,將消息散發開去,而討論此事的網上討論區亦逼爆網民意見。 一 名上海市民說,陳良宇突然被查處,對市民來說有少少意外。「其實幾年前,同上海幫關係密切嘅周正毅被查,大家都估到中央想打壓上海幫。再加上近年中央不滿 上海嘅樓價不斷上升,宏調措施似沒有成效,大家都認為陳良宇遲早被調走,但就未想過會將其免職,使其不能體面地下台。」 社保基金被違規使用,其實只是一個幌子,事件背後牽涉到中央的權力鬥爭。陳良宇等上海幫,正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勢力的核心人馬,江澤民三年前退任國家主席後,只是「放位不放權」,他的嫡系人馬仍掌權,現時中央政治局常委黃菊、吳邦國及賈慶林等都屬上海幫。 胡 溫上場後,對上海幫都忌三分,「胡溫連江蘇、上海都不去的。」一江蘇省政協說。今年六月,胡錦濤到上海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但他只大談農村建設,並未聽 取上海官員的工作匯報,頗為冷淡。一名全國政策委員說:「他到上海,實際上是表明已控制到上海的局勢。」今年八月,《江澤民文選》高調出版,胡錦濤強調要 黨員幹部多加學習,外界以為江澤民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實際上這是胡溫打壓上海幫的部署。 該名政協分析說:「當時中央有意將江澤民捧到很高,表示胡溫仍然尊重老江,但政治局常委換屆時就要按本子辦事,他下面的人就難保了!」 換屆做準備 陳 良宇下馬後,胡溫就要部署為下屆政治局常委換班,「將於下月舉行的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就會決定政治局委員新班子的名單。」一全國政協委員說。而明年三月兩 會期間,該名單就會公布。不過相信現任政治局常委黃菊暫可安然度過,過去他以患病為藉口,沒有露面近半年。但他的太太余慧文,就被中紀委的調查人員問話達 四個月,之後就發生陳良宇下馬事件。 而胡溫決意把陳良宇拉下馬,導火線是前上海地產主席周正毅。坊間一直傳聞,周正毅的女友毛玉萍,是陳良 宇的契女;周正毅旗下牽涉徵地賠償糾紛的上海「東八塊」項目,是與陳良宇的弟弟陳良軍合夥;「東八塊」地皮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地皮面積達二百萬呎,是陳良 宇在位期間批予周正毅公司發展,「所有在上海做地產的商人,不得不與陳良宇打交道。」一江蘇政協委員說。周正毅三年前因虛報註冊資金及操縱證券價格,被上海市政府判三年徒刑。但周正毅案件交由江澤民派系的黃菊處理,結果案件避重就輕,涉案的上海幫高官安然無事。 上海首富逍遙 「當 時周正毅搭上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恒,兩人成為好友。周正毅被捕當晚,他剛和江綿恒唱完卡拉OK離開。有此關係,他判得並不重。」知情人士說,周正毅在上海提 藍橋監獄生活亦十分「他條」,不用做苦工,又經常到獄長的辦公室歎冷氣;按規定犯人每星期只可見親友一次,但周正毅卻可破例見三、四次。 周正毅最近出獄後仍然風流快活,兩星期前還拖着大陸小明星在北京的夜場Beautiful Club逍遙作樂;而他亦在香港股壇放聲氣,表示想東山再起。不過,有消息指中紀委會對三年前已作結的「周正毅案」重新展開調查,未知周正毅日後的命運如何。 而 胡溫要打擊「上海幫」,還因為上海樓房價格幾近失控。過去三年上海住宅的價格因炒賣而不斷颷升,有的豪宅上千萬元一間。中央雖多次以「國六條」及「國十五 條」等宏觀調控打壓,但仍不收效。最近上海發展商湯臣集團推出豪宅湯臣一品,高調地自稱以一點三億元天價賣出一套單位,便如「老虎頭上釘蝨乸」。據一名上 海發展商說:「大家都不想上海樓市垮下。有些發展商是借下『不乾不淨』的錢發展樓房,賣出單位後再填回借下的數,做到神不知、鬼不覺。若然樓房滯銷,沒有 錢回籠便極可能爆煲。」 統戰部進駐上海 而這些「不乾不淨」的錢,可能正來自社保基金,亦即今次陳良宇被拉下馬的禍因。內地的 社保基金,與香港的強積金相似,作為保障市民退休養老之用,資金來源包括國有股減持及政府撥款等。由於社保基金是老百姓未來的「棺材本」,主要放在銀行收 息及購買國家債券等。不過,有上海官員認為放在銀行的息口太低,遂違規借予房地產公司開發土地,並收取高息,待賣完樓後歸還。所以宏觀調控之下,樓市被迫降溫,令資金難以回籠,填補社保基金空洞,事件因而被揭穿。 社保基金違規貸款情況被中央知悉,並借機採取行動。早在今年二、三月,中紀委已進駐上海進行調查。而在半年前,胡錦濤的嫡系,統戰部部長劉延東與香港一批愛國人士見面時就提到,會離開北京一段時間,到上海辦一些事情,估計就是協助中紀委的工作。 七月中,負責社保基金的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因涉嫌違規使用社保基金近三十二億元巨款,已被中紀委帶走調查。其後同屬「上海幫」,香港上市公司上海電氣的董事韓國璋、非執行董事張榮坤,以及主席王成明,先後被當局調查及「雙規」。到八月中,陳良宇的前秘書、上海寶山區區長秦裕亦被調查。至本週一,終輪到上海幫一哥陳良宇亦墮馬。 陳良宇下馬後,中紀委派出的調查隊伍並沒有鬆懈;牽涉其內的上海官員及地產商就「有得震、無得瞓」。事件已震動香港上市的大陸房地產股,其中世茂房地產、上海復地等應聲下跌,甚至未在上海發展的雅居樂地產等亦有所影響。據知,部分高官及國企高層,雖不能親自見面,但仍透過中間人,互相緊密聯絡,交換情報。與此同時,上海的地產商及銀行亦相當水緊。 銀行四出撲水 一 名知情人士說:「社保基金普遍通過銀行,向地產商『放水』,所以而家上海嘅銀行都幫緊客仔(地產商)四圍撲水還錢。上海光大銀行,最近向大客戶『放暗 盤』,如果能借出(存款)一億元以上,兩個月就有息口二十釐,旨在江湖救急。不過大家都唔敢借,而家局勢未定,你點知兩個月後佢還唔還到呢?」 現時上海幫人人自危,一片白色恐怖;而無論曾違規還是正規借貸的上海地產商,都希望能儘快還錢,免受牽連。「上海姑爺」羅康瑞的瑞安房地產,便承認旗下的上海創智天地項目,曾委託社保基金,與浦東發展銀行簽訂十五億元人民幣貸款協議,目前已動用逾八億元。 上海姑爺應棍 羅康瑞雖強調該筆貸款是合法,有效及具約束力,但正如其招股書所言,瑞安亦可能因此而被調查,面臨無法預測的結果。而上週六,滙豐銀行似乎早已嗅到味,突然拒絕向證券行借出認購瑞安房地產的孖展。證券界大都表示,瑞安的定價不算吸引,再加上社保基金事件,相信下週三上市時,形勢將頗為慘淡。 大陸地產股大鑊,部分還正出售項目應急,讓其他發展商執了便宜貨。例如內地地產商順馳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今年七月便以個人及順馳旗下公司六成股權作擔保,向香港上市公司路勁基建借二點七億元短期貸款,以應燃眉之急。其後路勁又以期權方式,以九億元收購順馳A、B五成多股權等。 順馳A、B已有逾四百五十萬平方米可供發展土地,路勁擺明執了便宜貨。「現時有不少上海地皮出讓,每幅都講緊二、三十億,啲大陸公司要填氹,急住要放。」一專門在香港、上海做跑腿的地皮經紀說。 另一在內地發展房產的上市公司國新控股,亦不斷套現。其執行董事張揚出身上海,據知其哥哥張琛曾在上海市財政局任職。最近國新便宣布終止上海閘北區一項物業收購項目,拿回六千九百萬元,並出售持有北京物業的國新中國全部權益,套得一億五千萬。 而 以往由江澤民撐腰的前特首董建華,其家族控制的東方海外過去在上海發展房地產,圈地時都十分順利。例如○一年時,東方海外就投得蘆灣區近錦江飯店的地皮, 面積達三萬七千平方米,而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亦由原本三千八百萬人民幣降至九百五十多萬。不過隨着江系勢力旁落加上董建華亦不在位,估計東方海外在上海的房 地產生意亦可能受影響。 |
|
||||||
淺水灣道的豪宅,一向是本地富豪 聚居之地,賭王何鴻燊、新世界主席鄭裕彤、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發達之後都在該區買地建大宅自住至今。上週,由胡潤編製的中國富豪排名榜又出爐,原來國內冒 起不少富豪,都靜靜地到香港搜羅大屋,他們同樣鍾情淺水灣道及南區的獨立超豪洋房,實行與香港富豪為鄰。 前體操王子李寧,在國內銷售運動服裝,公司上市短 短兩年,他就由跑馬地準備搬到香島道居住;中國富豪榜排名第二位,擁二百億身家的國美電器老細黃光裕亦進駐淺水灣;不過有「湖北首富」之稱的梁亮勝最具派 頭,在淺水灣道買地自建巨宅,大屋在淺水灣道之巔,能俯瞰中信泰富榮智健大宅,他向地產代理聲稱這間屋「十億都唔賣」。 十年前,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在紅籌股熱潮中成為大陸新貴,他選擇在淺水灣道向嘉里主席郭鶴年買地,興建一幢歐洲式堡壘自住,大屋成為該區焦點豪宅。不過在他的大宅後山,近年出現了一幢較他的大屋更具氣派的超級巨宅 —— 淺水灣道八十九號。 這 間剛入伙不久的大宅,外牆髹上米黃色,配上藍色三角形屋頂,屋頂有多個天窗讓陽光直透大屋內。門口四條圓柱,屬於歐洲古典偏向羅馬風格的建築,但奇怪大屋 竟有一八卦形偏廳,行內建築師稱這種做法甚為少見,「加天窗都可以話屋主鍾意天然光,但個八卦形偏廳同本身間屋的建築風格完全唔襯,因為歐洲建築係無八卦 形。」 打開大屋圖則,該室內面積二萬四千呎的豪宅設施齊全,底層除了有健身室、桌球室、影音室等,還有八米乘十九米的室內泳池及按摩浴池。 上一層則為機房層,升降機槽等全都設在那兒,連大宅工人也富貴過人,可豪住海景房,並設獨立洗衣房。至於地下,單是飯廳已有二千呎,另外八卦形中式偏廳也 有三百四十呎,而主人房則在最高層,寧向山也不向海,反而將兩個客房設在東南位望海景。 大宅藏風水玄機 堪輿學家曾廣仰到上址 打開羅庚說:「大門開在東南方即巽位,個八卦形偏廳是要擋着後山的一道頑石(後山配水庫附近的大石)。」八卦偏廳下面種有八棵羅漢松:寓意是「發」。主人 房寧向山不望海,曾廣仰說:「業主做生意同水有關,所以靠近山邊綠色植物。」可見大宅業主篤信風水命理。 這間佔地三萬呎、共四層的超級巨宅,原屬「褲王」旭日企業大股東楊釗持有,二千年以二億八千萬元高價賣出。兩間大屋其後被買家拆卸重建,兩年前建成,建築費估計最少二億元。買家背景非常神秘,以海外公司購入該物業。屋內的樹上,都安裝了閉路電視。記者在門前站了不到一分鐘,便有兩名操半鹹淡廣東話的男女出來盤問。 港人成湖北首富 原 來,這間屋的業主名叫梁亮勝,八二年從鄉下梅州到港,與親戚三家人住在三百呎的單位,兩公婆還瞓在梳化上。今天他在國內經營洗頭水及衞生巾個人護理用品, 相等於大陸「寶潔」。○四年度的銷售額是廿五億人民幣,單是交稅便要一億五千萬人民幣。剛出爐的胡潤百富榜,他以十五億五千萬人民幣的身家,位列湖北區首 富。 上月,他的長女梁爽結婚,還邀請鄉親父老,在深水灣俱樂部擺酒。「梁亮勝招呼不少國內親友參加婚禮,更招呼我們去太平山頂玩和安排住酒 店。他的淺水灣大屋每個角落都有無敵海景,不過他很少在屋內住,平時只得工人打理大宅,這麼漂亮的大屋只給工人住真的很浪費!」梁的一名親友說。 梁 亮勝的絲寶集團,總部在湖北首府武漢市,絲寶最出名的舒蕾、風影等洗頭水,更以香港明星梁洛施和吳彥祖做代言人,是國內的名牌產品,地位和知名度拍得住代 理Rejoice、Head & Shoulders等個人衞生用品的外資寶潔(P&G)。在武漢市內的超級市場,絲寶的產品專櫃和貨架上寶潔的產品並列,一樽二百毫升的風影洗頭 水,賣十八元人民幣,跟「來路貨」Head & Shoulders不相伯仲。 集團又在武漢投資生產藥物、興建豪宅別墅、開設美容院和酒店,在湖北仙桃市,還興建一整條絲寶步行街,在北京更投資開拍大陸電視和電影,瓣數非常多。 祖宗屬印尼華僑 五十五歲的梁亮勝原名梁亮盛,五十年代出生於梅州松口鎮,是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憲梓和裕華國貨董事長余國春的同鄉。現在他的鄉下松口鎮,還保留着梁亮勝出生和小時候居住,建於明清年間,叫「進士第」的客家圍龍屋。 「梁亮勝一房是梁氏當中最有錢的,他幾年前才捐錢回來修葺祖屋,大家都很尊敬他,現時還為他保留着他出生的那個小房子。」圍龍屋內一名梁老伯說。客家人迷信風水,圍龍屋前必有池塘,用以招財。早年梁亮勝見「進士第」前的池塘被垃圾填滿,遂出錢找人清理。 梁 亮勝的祖父母是印尼華僑,早年在松口開設「群益行」賣雜貨,家境富有,其父梁發清及母親楊秀蘭亦在店內打理家族生意。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群益行」被收歸 國有,梁的父母便變成國企商店的售貨員。梁亮勝父親早於他六歲時便去世,母親要獨力帶大兩子兩女,間中得到印尼親友的資助。梁對母親特別孝順,在梅州興建 兩萬呎的歐式巨宅給她居住。 妹夫攜手打天下 七○年左右,粱亮勝初中畢業後,便去了梅州的礦場當礦工。「他業餘還自學攝影,在鎮上開了家照相館替人影相,後來更在文化局當攝影師。」梁的堂弟梁敦盛說。 七十年代末,梁亮勝的妹夫李貴輝由梅州移民香港,八二年再申請梁亮勝和他太太古爾夫到香港。李貴輝的父母是印尼華僑,據說在印尼擁有咖啡園、林場等生意,因有家人打本,而在香港、梅州等地開設李氏機構,經營檀香扇、傢俬和裝飾工程等生意。 據梁亮勝的家鄉父老說,梁初到香港便一直為妹夫打工。他自稱八五年在廣交會做了幾筆大型檀香木生意,賺得第一桶金。 同年,他便以五十萬買入屈臣道維多利中心一單位,到八六年再以七十八萬買入太古城一單位。「後來佢同妹夫一起去武漢搞裝飾工程生意,武漢商場等建築物的工程都是他們做的。八十年代尾佢哋見人們生活水平愈來愈好,就睇中咗化妝品生意,仲一起搞麗花絲寶這個牌子的護膚品,公司由他妹夫做投資者,梁亮勝是總經理。」梁的一名親友說。 初時麗花絲寶的廠房設於廣州,九○年初更進駐武漢,生意愈搞愈大。而梁亮勝亦愈住愈豪,九一至九九年間,共斥資三千八百萬買入黃泥涌峽道蔚豪苑、太古城、維港灣共七個單位。現在他在香港遠東金融中心的辦公室,則於二千年以三千六百多萬買入。 然而,後來李、梁二人因意見不合而反目,「分家之後,梁亮勝自己搞絲寶集團。」梁的親友說。 梁亮勝的妻子古爾夫,現時是絲寶的副董事長,她是梁亮勝在家鄉青梅竹馬的中學同窗。而梁的弟弟榮盛亦在公司做高級管理層。 梁亮勝絲寶集團主席 公司業務:洗浴用品,女士衛生用品,化妝品等 身家:約 16億人民幣 物業:淺水灣道 89-91號 買入價:$2.8億(01年)(地皮買入價) 周澤榮 在梁亮勝大屋下的淺水灣道八十三號的大屋,同樣由國內富豪買起,牆身全鋪上咖啡色的雲石,樓高三層,亦是依歐洲古典建築風格,屋頂呈三角形設計,在窗框上加有羅馬式窗台,門口處裝有升降機,連屋內的花園及泳池,整間屋的總面積達一萬四千呎。 此間屋原本屬於泰國商人,後因周轉不靈遭銀行收回,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於九六年以銀主盤方式購入地盤,遂按上手業主的設計興建大宅。 在今年胡潤百富榜,周澤榮排名三十四位,亦是廣東十大富豪之一,估計身家約五十億人民幣,主要發展廣州房地產。規矩建築師有限公司謝先生說九八年為周澤榮興建這大屋時,覺得他很隨和,「周生喺設計上都好放心交俾我哋負責,每次同佢傾細節,佢都好爽快。」 他在廣州同樣異常低調,即使廣州人也未必認識他,但當地的同行卻說他在當地有一定勢力,「佢同啲官好熟,佢個高爾夫鄉村俱樂部開幕,市政協、副市長等都去,開車即使反方向行都可以。」 但 一提起他發展的豪宅匯景新城,在廣州即無人不識。投資該處一單位的香港人黃先生今年把物業轉手賺了六十萬,「呢幾年廣州嘅樓價漲咗唔少,呢個盤之前一平方 米八千元,已升到一萬三千元,依家佢哋又推盤,我都心思思想買多間。」除了住宅外,周澤榮亦發展商廈,廣州的國際商貿中心和富星商業大廈皆是他旗下的物 業。 政府撐腰大搞地產 五十二歲的周澤榮,祖籍潮陽。十七歲時跟隨親人來港,八○年代初移居澳洲悉尼,在當地從事礦物、水果及冷凍食物貿易,同時在當地買賣房地產。 八 八年回廣州發展,妻兒則留在當地居住,翌年他便能買地興建了一酒店——廣東外商活動中心。「當時掃黃掃得好厲害,淨係呢間酒店無俾人掃過,聽講係有軍方有 關人士撐腰,所以啲生意人去玩一定嚟呢度。不過,佢返嚟一年就可以買地起酒店,話無關係都唔信。」在當地經營連鎖酒樓的陳先生道。 九○年周澤榮又斥資買地,花了十億起了廣州國際貿易中心,其後他不斷發展房地產項目,如匯橋新城、匯景新城等。此外,他亦積極發展其他業務,如智能系統、水療按摩、餐飲業等,即使教育範疇,他同樣參與投資。 雖然周澤榮在廣州極為低調,但他銜頭不小,既是北京及清華大學顧問教授,也是廣東國際華商會及僑商會會長,亦有參與僑務辦工作。這些所謂民間團體,其實屬市政府管轄,辦公室亦設在市政府大樓。 周 澤榮經常與中國、澳洲的政治領袖會面和合照,因他的政治捐款十分慷慨。今年九月,澳洲外交部唐納會見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他是唯一商人陪同出席。他在澳 洲又以《澳洲新快報》名義,與《大公報》合辦《澳洲大公報》,連內地最敏感的傳媒業也可以涉足,可見他在廣州地位舉足輕重。 周澤榮僑鑫集團董事長 公司業務:房地產,餐飲,報紙等 身家:50億人民幣 物業:淺水灣道 83號 買入價:$1.09億(7/96年)(地皮買入價) 李寧 由運動員成功轉營從商的李寧,是八四年在洛杉磯奧運會金牌得主,八九年退出體壇後,在健力寶集團協助下,創立李寧體育用品公司,○四年六月在香港上市。 其公司今年食住北京奧運熱,表現氣勢如虹,股價由年初四、五元水平直颷上九元,成為一眾師奶熱炒愛股,以李寧這位前體操王子持有的三成六股權計,身家已達三十四億。 所 以他亦由跑馬地樂活道租住分層單位,升級住上香島道,今年三月斥資一億五,購入六千零七十九呎香島道三十三號獨立別墅,物業由新世界發展,現已陸續入伙。 他的五號屋正進行裝修,屋內放滿裝修工具,一片凌亂。從大屋的大門直入,走過前偏廳,便是平台花園,可眺望深水灣海景,估計李寧購入這單位多保留自住。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主席 公司業務:製造,分銷相關運動服裝 身家:$34億 物業:香島道33號5號屋 買入價:$1.5億(3/06年) 梁國興 與李寧為鄰的,還有銀基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國興,旗下公司為國產名酒五糧液及著名香煙品牌紅塔山的主要代理商,在國內及本港煙酒界甚有名氣。 去年八月,梁國興豪擲一億六千八百萬,買入香島道三十三號八號屋,面積較李寧的五號屋稍大,有六千三百多呎,附設車房,位置較高,花園平台享有全海景,同樣仍在裝修中,相信梁氏準備細屋搬大屋。 梁 國興本身居住於壽山村道六號榛園二座,亦為三層高的別墅,面積近三千呎,外牆鋪滿灰色磚石,無甚特色,看上去頗為殘舊。這所大屋於九九年以二千四百多萬購 入,○一年二月,曾被蛇匪入屋打劫,妻子羅俐遭捆綁,最後匪徒劫走共值三十五萬的現金及首飾逃去,事件個多小時後始由菲傭揭發報警。不過,梁國興似乎未驚 過,事後不但沒有遷出,而且繼續大晒富貴。上星期六,現址地下車房內,分別停放了一部黃色法拉利跑車及一部灰色保時捷四驅車,均掛有中港車牌,盡顯豪氣。 梁國興銀基集團主席 公司業務:代理五糧液系列及紅塔山香煙 身家:不詳 物業:香島道33號8號屋 買入價:$1.68億(8/05年) 黃光裕 兩 度蟬聯胡潤《百富榜》第一位的國美電器主席黃光裕,今年雖被玖龍紙業一姐張茵爬頭,但仍以二百億元人民幣身家,排名第二。去年十一月,他以妻子杜鵑名義, 用五千五百萬購入淺水灣道五十六號,一低密度分層單位自住。該屋苑以單幢分層形式發售,一幢四層獨立單位,外觀新淨,現時黃光裕已搬入居住。 相比其他國產富豪的超級大屋,作風高調的黃光裕,反而選擇淺水灣五十六號的分層單位,有點令人跌眼鏡。汕頭貧農出身的黃光裕,被行家形容為夠膽又拼搏,短短十幾年,已將自己打造成為中國首富,十分傳奇。 國美○二年借殼上市後,挾着中國最大的電器零售商之名,拿正牌抽水,先後六次配股,累積汲資六十億,令黃光裕身家暴漲。其出身中銀貸款部的妻子杜鵑,亦涉獵香港地產市場,如貝沙灣等,但未算活躍。 黃光裕國美電器主席 公司業務:電器零售 身家:200億人民幣(胡潤百富榜) 物業:淺水灣道56號12號屋 買入價:$5,500萬(11/05年)物業以黃光裕妻子杜鵑名義購入 韓國龍 貝 沙灣只有十八間獨立屋,正陸續入伙,其中八號A的住客,正是與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以及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楊孫西等並稱福建「四大家族」的香港冠城集團主 席韓國龍。主要從事北京房地產開發的冠城,旗下除了在上海證券市場掛牌的冠城大通,○四年三月,韓國龍再以近二億二千萬,買入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光大科技四成股權,改名為中國海澱集團。 韓國龍對貝沙灣情有獨鍾,去年四月,先以近一億一千多萬元,買入八號A屋,大半年後,再以九千八百多萬,買入九號屋,一口氣擲逾兩億元購入孖號屋,十分豪氣。從高空俯瞰,該單位花園最大,正正是整個屋苑最外圍。 上 星期六,記者去到八號A屋,車房內停放着兩部車,一為寶馬房車,另一部用帆布蓋着。當時只有韓國龍的妻兒在家,屋內花園仍有數名工人正在趕工,似是修建池 塘。屋內裝修簡樸,有如普通村屋,韓國龍妻子一身便服,除了左手的大粒鑽戒,看上去與一般師奶無異。其兒子表示,父親身在意大利,未定何時回程返港。而他 的另一間九號屋,現正進行裝修。 韓國龍中國海澱主席 公司業務:物業發展,製造及分銷鐘錶產品 身家:$1.49億(按上市公司持股量計算) 物業:貝沙灣洋房8A號屋、貝沙灣洋房9號屋 買入價:$1.11億(4/05年)、$9,842萬(12/05) 大陸新貴買大屋 |
|
||||||
自從去年中海域爆煲,賬目中有八億四千多萬不翼而飛後,多名公司董事紛紛「跳車」,主席葉劍波亦避走內地,半年來都不肯回港。 事件最近又有新發展,雖然香港高院委任臨時清盤人德勤接管海域資產,但屬於上市公司、位於佛山南海的海域鋁業和弘力鋁業廠房,卻在本週一被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安排強制性拍賣。 現時本港不少中資股,其資產大多位於內地,海域事件正好暴露出中港法制不同,一旦有中資公司出事,香港監管機構根本是鞭長莫及,無能力保護上市公司在國內的資產。香港小股東的利益,根本毫無保障。 上月十日,佛山的《佛山日報》刊登了一則廣告,一間位於佛山南海的鋁材廠會於本週一在佛山市順德拍賣行進行拍賣。這間鋁材廠,就是屬於香港上市的海域集團所有。然而,拍賣一事在香港卻不為人知。 記者接通在海域爆煲後,已遠走高飛的海域主席葉劍波的大陸手機,傳來的鈴聲是英文歌《I Believe I Can Fly》。「我依家唔得閒,呢度好嘈,我……唔 ……無可奉告。」他支吾一番,便立即掛線,電話中的背景嘈雜而帶音樂聲,似是身處娛樂場所。 原 來今次是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委託佛山市順德拍賣行,拍賣海域位於南海里水的廠房。這間是海域在當地的舊廠,已有十二年歷史,海域集團旗下海域鋁業及弘力 鋁業,均在此營業。「這間廠是在最高峰期停產,誰買下了就可以馬上恢復生產。十多日前,法院和拍賣行便帶了約十名有興趣的買家來參觀。」廠內一名保安說。 拍賣難產捲土重來 由於佛山海域欠下佛山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及深圳發展銀行等,合共二億元人民幣債項,銀行告上佛山法院,法院遂查封廠房,並委託拍賣行拍賣廠房還債。 據知情者指,法院為該廠評估的市值約八、九千萬元,其中地皮方面因估值只有二千萬,當地債權人認為太低而表示不滿。「其實間廠單係鋁材、地皮同機器,已值過億,再加埋其他嘢,一定唔止八千萬,將佢拆骨賣都有賺。」葉劍波佛山的友人說。 到本週一早上的拍賣時間,約七、八名銀行代表紛紛到場。然而拍賣行總經理袁焯輝卻表示,因為投標人士須先繳付四千萬保證金,但無人向法院交保證金,最後拍賣告吹。「可能因為依家年尾,好多公司都等錢用,立時要交四千萬保證金,又要喺一星期內交埋尾數,唔係人人都籌到。」袁焯輝說。雖然今次拍賣難產,但還會捲土重來。「何時再次拍賣,要等法院另行通知,估計法院下次會將定價下調。」 大權仍掌握 這間本屬香港上市公司全資擁有的廠房,竟落入順德市拍賣行手中,直頭當臨時清盤人德勤無到。「海域係本地註冊嘅企業,有獨立法人,同香港無關。買家經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買嘅資產,一定合法o架,而且今次賣嘅係海域嘅資產,唔係佢間公司名。如果想連公司名都買埋,可以再同法人傾。」代表債權人的南海交通銀行代表律師盧先生說。 據當地工商局登記資料顯示,佛山海域鋁業的法人代表是葉劍波,註冊資本一千二百萬美元,換句話說,海域在佛山廠房的命運,就是由葉劍波話事。 市傳葉劍波與當地法院人士相熟,如售價低於八千萬便會買回,希望東山再起。而他亦早有部署,海域出事後,雖然其妹葉蘊鋒曾被商業罪案調查科拘捕,後來獲保釋,但葉劍波、葉蘊鋒以及海域執行董事李利祥,至今仍不肯應德勤要求,辭去旗下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皆因一旦辭職,國內的資產便會被德勤接管,賴死在國內,葉劍波則仍有話事權。 清盤人有心無力 對於如何保護上市公司的大陸資產,海域臨時清盤人,德勤的黎嘉恩以書信回覆本刊說:「臨時清盤人並沒有實質的中國法律效力,一如控制在香港的公司般,控制海域在中國大陸的公司。」同時,有關廠房的法定代表人至今未能配合臨時清盤人的要求,辭去職務及協助更改法定代表人,都對清盤工作帶來困難。 不過,他指現正繼續與投資者洽商重組海域的方案,並重申即使海域其中一家在內地的附屬公司拍賣資產,亦不會妨礙上市公司重組的工作。 而海域副主席許浩明,亦得悉海域廠房被拍賣。當被問及有關方面是否未能保護上市公司的資產時,他沒有正面回答,只說要按照香港的法律程序辦事,而自己正積極與臨時清盤人合作,「大家一條心」處理海域清盤的工作。 去年海域出事後,德勤雖曾派人到南海和三水的廠房清點財產,兩個月前德勤亦接管了持有佛山弘力九成權益、海域旗下的子公司天隆實業,及持有三水海域的海域建業。但內地法院和大陸的債權人一於少理,拍賣行動陸續有來,實行與香港清盤人爭「家產」:「海域建業持有三水海域的廠,估計亦將會被拍賣,只是時間的問題。」盧律師說。 部署東山再起 近月,有傳葉劍波頻頻現身佛山,皆因他在佛山三水,有一間私人公司名叫弘力南方鍍鋅板(三水)有限公司,○三年時他以一億六在拍賣場上買入,現時該廠以他的妹妹葉蘊鋒名義持有九成權益。然而四個月前,這間公司已開始賣盤,惟現時仍無人問津。 要 東山再起,便要打好人脈關係。據悉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高官,跟葉劍波關係友好,更稱他為「波哥」。而廣西平果亞洲鋁業的老闆劉孟軍,據傳是挽救海域白武 士之一,他與葉相識十多年,曾為葉劍波策劃三水海域新廠的籌建事宜,近年又曾得葉借二千噸鋁材應急。近月有消息指,他旗下位於南海大瀝的一間鋁材廠——紹 祥鋁材的廠房內,重新裝修過其中兩層辦公室,以供葉劍波使用。記者致電劉的太太,她說:「我同佢(葉劍波)好耐冇聯絡啦,不過佢係間唔中有出入我哋間廠 嘅。」 監管機構無能為力 然而,事件卻反映出本港對中資上市公司的監管有漏洞。現時不少香港中資上市公司的資產集中在內地,但中港兩地法制卻有斷層,內地不承認本港法院的頒令和香港清盤人的地位,以致清盤人難以接管問題公司在大陸的資產,香港清盤人亦被「廢武功」。 香港會計師公會破產管理會計師委員會副主席江智蛟表示,香港的清盤人要得到內地法院承認,需要額外向當地法院申請,固然要再花上時間。即使得到了承認,要凍結內地的資產亦有困難,例如法院會要求清盤人先支付相當數額的按金,金額有時相當於凍結資產的總值。 江智蛟更表示,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利用上述「機會」,將公司在內地的資產拍賣,最終以低價取回上市公司的資產。他本人以往在履行清盤人的工作時,就曾遇到這些問題,但無奈沒有方法阻止。 一名資深會計界人士亦指出,既然香港的清盤人是「無牙又無力」,於是就要等內地的債權人把子公司的資產拍賣後,尚有餘款的話,才會撥還給上市公司。他說:「咁咪叫做一國兩制囉,亦正正是反映投資這類公司的政策風險,連清盤人都管不到,小股東要有心理準備『渣都無』。」 |
|
||||||
內地A股瘋漲,雞犬皆升,造就出 一班奇人異士,由清潔工到民間操盤手,滿街都是股神。今期最紅的,是有「楊百萬」稱號的上海股民楊懷定。事源五月二十日,楊懷定在中央電視台「新聞會客 廳」訪問中,揚言股市將見頂,已放出手上股票。十天後,大陸爆發一場小股災。一語成讖,引起轟動。 五十七歲的楊懷定,八八年開始買股票,被前總理朱鎔基封號為楊百萬,經歷股市多番起落,楊懷定的存活秘訣,便是「聽黨的話」。現時他已成為中央政府在股市的實戰代言人。 上 週四,身穿鮮色黃上衣、淺藍色牛仔褲,挺着大肚腩的楊懷定,在自己開辦的「軟件教室」內,接受中央電視台一台節目——「東方時空」的訪問。「我不知道!絕 對不是哪個高官向我透露的。」當問到是否一早收到內幕消息,知道中央會透過增加股票印花稅以打壓過熱的股市,楊懷定馬上瞪大雙眼,一字一句地強調:「政府 已發出兩次嚴重警告,溫家寶也出來說話了,股市肯定要見頂的。」 這已是他一個月內,第二次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期間還有共產黨機關報—— 《人民日報》。「不是我特別厲害,政府要找個典範,就塑造了我出來。」八八年,他成為最早在中國股市賺到百萬財富的人,朱鎔基擔任上海市市長時,在一份文 件上為他起了個外號叫「楊百萬」,令他名聲鵲起。今天,楊懷定被政府捧為股市專家,只因他懂得跟隨中央政府,共同進退。 五月開始,中央連番警告股市凶險,由總理溫家寶,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以至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均高呼A股有泡沫,但數以億計的股民仍視而不見,蜂擁入市。只有楊懷定奉行原則,聽話賣光手上股票,碰巧被媒體報導出來,一下子變成股市「神算子」。 狠批當紅股神 楊懷定走到街上或銀行,碰到市民都嚷着要「發財貼士」,但他的名氣,從來不是靠股票的回報,而是懂得避開大跌市,那些熱門、高風險的「ST」(即是財政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股份和權證,他從不沾手,只買業績優良的股票。「基金覺得好,重倉買入的,我就跟,如銀行、港口、電力及機器裝備股,這些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由 ○五年六月到現在,上證指數暴升三倍,楊懷定沽清這段時期買入的股票,淨賺二百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回報率約為一倍半。不但跑輸大市,更遑論與那些回報 率以數十倍計的「股神」相比。對此,楊懷定一臉不肖地說:「呵呵,這個股市是沒有股神的,他們只是瞎貓碰上死老鼠,是偶遇、奇遇……」他明寸近年被捧為大 陸巴菲特的林園。 過去一年林園搶去楊懷定不少風頭。林園自稱由八千元起家,至今已有二十億元身家,過去一年四出接受訪問唱好股市。中央打壓 股市措施出台後,楊懷定終於一吐烏氣:「他還不夠格,只是個吹牛人……我知道他有說謊的地方,我有真憑實據,這是人品問題,會說謊就能在其他地方做假…… 他那些炒股理念都是胡扯,沒拿出證據,公開的交易單都是用別人的名字。」 仍在北京四出講股的林園,得悉楊懷定這樣批評他,就不是味兒,在電話向本刊說:「我唔識佢,從未見過佢,我只管自己的事!」 林園透過媒體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從而招攬投資者,讓他代為「揸盤」,從中賺取「管理費」,而楊懷定的賺錢模式就是要利用名氣,協助推銷他的一套炒股軟件,二人可謂各取所需。軟件售價四千元,成本低、零風險,是他視為人生最後一次賺大錢的心血之作。 開班授課接聽熱線 楊懷定的軟件公司位 於上海閘北區,由他與兒子楊珏琦攜手經營,寫字樓由住宅單位改裝而成。四百平方呎的大廳,放上將近二十部電腦,兩個睡房就是楊懷定與兒子的辦公室。現時, 有十五個學生跟隨楊懷定,學習用他的軟件來炒股,學費約二萬元一年,有學生已交了兩年學費。「光是外面坐着的,就有三十萬了,我還要愁吃愁穿嗎?呵 呵……」楊懷定一臉得意地咧嘴笑說。 其實,○三年成立軟件公司,目的是培育自己的獨生子,由他灌輸炒股方法,兒子負責編寫軟件程式,並且開班授徒,課程為期三個月,學費五千元,現時學費收入已有五十萬,全撥入軟件公司,連帶其他收入,公司成立至今,盈利約一百萬元。 九十年代已成名的楊懷定,經常全國跑公開講課,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亦有證券公司,投資機構等。一般兩小時的講座,楊懷定收費五千元。為了進一步讓股民認識,他開了一部電話,接受公眾向他查詢股票問題,每日接獲逾一百個電話,至下午三時才關機。 走遍大江南北 為保持「人氣」,他經常在媒體出現,上週四接受完「東方時空」訪問翌日,楊懷定又乘夜機趕往江西省南昌市,本月還會到大連、濟南等地講股,為新書做宣傳。過關時,關員核對完他的證件後,馬上擰頭向同僚報料:「這就是楊百萬,你們知道嗎?炒股那個……」 上週六下午,楊懷定在南昌藝術劇院開講座,教授炒股技巧。只要購買新書,再加兩元,就可進場。兩點鐘開場,一千五百個坐位的劇院已將近滿座。甫坐下,楊懷定扯着喉嚨喊:「全國的股評家都不能跟我比!我有廿多年的實戰經驗。」 「股 市上做莊的都是國有資產……國有股減持,政府說利好,我說是利空!黨和國家不要的,我們要來幹什麼?對祖國有信心有什麼用,老百姓錢都不見了,對吧?」台 下氣氛高漲,頻頻稱是。接着楊懷定開始推銷自己編寫的炒股軟件。「股票要賺錢,就要撈底逃頂,怎麼找底和頂呢?你們看,上面都有標示…殺進,拋出,再殺 回,多容易啊……」 一條龍服務 散場後,股民議論紛紛,有的嘆為觀止地說:「精采啊,讓我們這種不懂股票的人開了眼界。」有的竊竊私語地說「他其實是在推銷那套軟件,做生意……」願意花四千元購買整套軟件嗎?大家都耍手兼擰頭。 對 此,楊懷定卻毫不擔心。「他們用了半年後,我出第二本書,再送半年,用上癮了,就會跑來買。只要有一萬人買,就有四百萬了,呵呵。」現時他已售出近五百套 軟件,買家可成為楊百萬旗下的會員,每日就會收到由他推介的股票及有關股市政策的重要新聞;另外他亦招攬到十個VIP會員,每人年費五千元,就可以透過手 機短訊,收到楊百萬每日推介的股票。軟件生意的成敗,取決於楊懷定能否繼續做「股市不倒翁」,辦法來自他對中國政府的了解。 要聽黨的話 「在內地炒股,要察言觀色,順勢而行。中國股市是在政策支持下產生的,計劃經濟下,發展不能脫離政策調控。」楊懷定摸着頭髮,慢吞吞地說。「不用什麼內幕消息,報紙上都有。」 ○五年中,楊懷定開始在媒體上,高調宣佈「賣樓入市」,之後 A股果然發力暴漲,與這次預期大市見頂一樣,時間上配合得天衣無縫。 「當時除了股改,中央匯金公司還 借錢給申銀萬國等證券商,接着推出開放基金等,一切消息都利好。」這時,楊懷定突然指着網站上,讀出《人民日報》一句標題。「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 性。看懂嗎?這兩天股市又漲回來了,政府在提示,如果先前政策無效,就要用更「有效」的方法。我從不猜政府會怎麼做,他總歸是有辦法的,民不與官鬥。」而 本週一,中國銀監會嚴懲違規資金入市炒股,他指也是一個警號。 每天,楊懷定都花兩小時,上網收集消息,如東方財富、中國財經信息網,以及中國證監會,並且和政府打好交道,保持溝通。「上海很多領導我都認識,六月底,上海市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開會,也邀請我去發言。」楊懷定一臉得意地出示大會的邀請函。 楊懷定透露現時身家不少於一千萬元;這個「楊千萬」生活頗為樸素,而他出入不常以私家車代步,反而只乘公共巴士,就算是吃,也只是十分隨便,沒有暴發戶的氣焰,最豪氣的只是以冬蟲草來沖茶,這與他出身貧困有關。 他 在上海閘北貧民區長大,六六年初中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冶金廠工作,後來更當上倉庫主任。八八年,廠裡失竊價值一萬元的銅,楊懷定成為嫌疑犯,被帶到拘留所 審問,後來小偷抓到了,楊懷定卻不甘受辱,堅決辭職,那時離開國營單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事關這樣會令家人喪失醫療及勞保等福利。 炒國庫券起家 而當時他的太太與一些鄉鎮企業做銅絲買賣生意,算是個小老闆,她的積蓄亦成為楊懷定的第一筆投放在股市的資金。 辭 職後,他把自己的原名楊懷新改作楊懷定,並重過新生活。當時,他看到一篇新聞,知道上海開放國庫券市場,便把兩萬元儲蓄買入國庫券,當天價格漲了四元,楊 懷定欣喜若狂,馬上把國庫券拋回給銀行,一轉手賺了八百元。後來,內地再有六個城市開放國庫券買賣,楊懷定先找到安徽省合肥市。「我發現那裡的國庫券要比 上海便宜兩、三塊,便向親戚籌借了九萬元,再上自己積蓄,共十四萬,跑到合肥買國庫券,回來再賣給上海銀行,賺了一千多元。」這樣,就靠倒賣國庫券,楊懷 定在八八年底,身家已達百萬元,晉身為楊百萬。 而近日他正觀望政府會否加息,認為A股中期仍會調整,只宜短炒,他於本週一以一百萬元認購中國遠洋A股,每股八個四毫八,預料上市時三日內可升一倍。中國遠洋下週二掛牌,且看楊百萬的眼光。 國產「股神」比併 林園 外號:中國巴菲特 年齡:44歲 履歷:89年畢業於深圳大學電子工程系 講股收費:沒有 炒股語錄: 「我就是股市的標準,我說漲的股票都會漲。」 「老祖宗留下來的都是賺錢的機器,如茅台、五糧液,傻的也會管到這些公司。」 楊懷定 外號:楊百萬、中國股市不倒翁 年齡:57歲 履歷:初中畢業,曾在上海國營冶金廠打工 講股收費:演講兩小時收5,000 國內傳媒訪問:每次收1,000 外國傳媒訪問:每次收2,000 炒股語錄: 「要在股市存活,就要聽黨的話,民不與官鬥。」 「股市不是比併這一波誰賺得多,而是看誰活得最久。」 |
||||||
|
||||||
○六年與張玉珊分手後,五十七歲向華勝極速另結新歡,與來自北京的「端木櫻子」在灣仔私人會所夜蒲,戀情曝光。 前女友由電視台姐仔變成身家近億的上市公司主席,向華勝新歡背景更上一層樓,在內地經營製造提煉煙草工具生意的端木櫻子,去年公司營業額便接近二億人民幣。與向華勝拍拖兩年多的她,正計劃十一月結婚,屆時將飛去法國舉行盛大婚禮。照顧周到 向華勝與張玉珊的忘年戀結束後,女方一直不乏裙下之臣,去年更與家族擁有百億身家的富豪劉紀明傳出婚訊。 前度女友情路依然兜兜轉轉,向華勝反而修成正果,決定與現年三十五歲,從事製造提煉煙草器具及香煙廣告代理的女強人端木櫻子拉埋天窗。 上 週四(七月二日)下午二時,記者發現向華勝單獨離開月租十萬的豪峰軒單位,由司機駕駛寶馬房車載到海港城ilcolpo剪頭髮。向華勝下車後,司機再折返 豪峰軒,接載一身便裝打扮,皮膚白皙的端木櫻子上車,並向中環方向駛去。下午四點,剪完頭髮的向華勝,讓出司機服侍女友,自己則搭的士到佐敦見朋友。 掃名牌貨 在北京居住的端木櫻子,由於經常來港公幹,就算男友不在身邊,獨自shopping都不成問題,尤其喜歡到海港城及中環一帶名店,動輒花十萬八萬掃名牌,十分豪爽。 端木櫻子與男友同樣是佛教徒,據知,早年阿富汗一間佛寺因戰事受到破壞,端木櫻子受朋友所託,參與重建佛寺計劃。由於她人脈廣闊,於是擔任重建計劃召集人,並成功集資三億,興建一座由翡翠做成的全新大佛像,供奉在新寺內,足證她的辦事能力有多高。 「櫻 子好本事,成日北京、上海、香港三個地方周圍飛傾生意,佢有間工廠喺雲南,專係製造提煉煙草工具,舊年生意額有成一億八千萬,雖然佢係老闆,平日俾人感覺 好有威嚴,但對住男友,就好似小鳥依人咁溫柔,佢哋拍拖兩年幾,仲係好sweet,成日拖住手,向生嘅朋友都好鍾意佢,所以當佢哋話去法國結婚,大家都好 開心,仲約埋一齊飛過去參加婚禮。」向華勝友人說。 組夫妻檔 雖然好事近,但向華勝重返影壇大計,依然進展得如火如荼。曾經在影圈叱咤風雲的他,九三年因市道不景氣而轉戰商界。由於未來老婆鍾意睇電影,向華勝決定重操故業,去年初開始搵老拍檔李力持幫手部署大計,兩公婆拍住上搞電影。 「向生暫定計劃開十部戲,第一部應該有葛優、黃曉明、黃秋生同李冰冰,八月份左右開拍,係講追女仔嘅故事,到時會去歐洲取景,佢哋十一月喺法國舉行婚禮,到時隊crew應該都喺法國,相信婚禮應該會有好多圈中人出席。」向華勝友人說。 記者致電張玉珊,身在外地公幹的她,透過助手回應有關前度男友結婚一事:「Shirley話聽過朋友講佢就快結婚,Shirley都戥佢哋開心,話衷心祝福佢哋。」 三段情 早年活躍影圈的向華勝,年輕時曾與無綫訓練班藝員張美玲結婚,其後與他傳過緋聞的女星不多,較為人熟識的有張敏和張玉珊,無獨有偶,三人都是姓張。 張美玲 向華勝第一任太太張美玲,是八十年代無綫藝員訓練班成員,曾為「藝進同學會」擔任義工工作,有指兩人婚後數年,因性格不合而仳離。 張敏 身為電影公司老闆的向華勝,跟女星張敏過從甚密,更因利乘便投資開戲捧女友,幾乎部部戲都由張敏做女主角。後來張敏淡出影壇,轉戰商界,○四年有指張敏投資失利,損手五千多萬。 張玉珊 九八年張玉珊在契爺黃毓民介紹下認識向華勝,男方隨即展開追求。九九年初張玉珊因感冒菌入腸,向華勝親自送她入院。之後便展開相距廿年的忘年戀。○○年兩人遷入九龍塘共築愛巢,當時張玉珊棄演從商,投資豐胸丸成功賺第一桶金,之後創辦「修身堂」,生意愈做愈大,○三年更將公司上市,成為商界女強人。女方事業有成,卻感情失意,○四年跟向華勝感情轉淡並遷離愛巢,○六年才承認分手消息。 捧紅周星馳 五十七歲的向華勝,原籍廣東陸豐,其父向前是國民黨少將,為幫會新義安創辦人,有十三名兒子,其中排行第十的向華強和孻仔向華勝,是香港著名電影製片人。 八十年代,向氏兩兄弟成立永盛電影公司(中國星前身),投資過不少賣座電影包括《賭神》、《賭聖》系列,並成功將周星馳打造成喜劇之王。 其後香港電影市道不景氣,九三年向華勝淡出影圈,專注炒股,並進軍澳門賭業。九九年底他曾東山再起,注資兩億重投影圈,可惜影圈發展成績大不如前。 |
|
||||||
新加坡華僑銀行 舊年初買咗ING亞洲私人銀行,同本身嘅私人銀行業務整合,成為新加坡銀行。話明係私人銀行,即係只做有一球美金(780萬港元)以上嘅富貴客生意。當今 世上,有最多呢類富豪嘅國家,中國數一數二,內地人閒閒哋來港一轉都買一百幾十萬嘢,難怪佢哋咁積極搵內地客。 北京最多有錢佬 新 加坡銀行財富規劃、信託與保險董事總經理李文修話,內地人相當重視財富管理嘅保密性,越來越接受以信託形式,將資產留畀下一代,信託多數設喺海外,仲有條 款限制,唔畀子女亂使錢。佢話,早幾年好多溫州富豪投資杜拜地產,搞到財富縮水,所以o依家大陸最多富豪嘅地方唔係溫州,而係北京。不過,啲富豪非常低 調,身家過億但單睇外表好難睇得出,而且有文化教養,唔係財大氣粗。 |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5/3MMDAwMDI0MDI3Mg.html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6/wMMDAwMDI0MjcwMQ.html
面對傳統PC向移動互聯網的轉變,台灣IT行業的人才資源也面臨一次由「硬」到「軟」的轉型。
不僅在島內爭奪升溫,大量的台灣硬件廠商還把目光瞄向了內地——這裡聚集著大量的軟件研發工程師,尤其是正當潮流的android系統平台,相比台灣,大陸研發人才儲備更為豐富。
這與過去台灣僅把大陸當作代工基地和銷售市場的時代,相去甚遠。
「由 於近年內地山寨產業的發展,事實上在基於android平台的研發上,內地研發人員走在了台灣公司的前面。」深圳一家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台灣硬 件廠商傾注太多精力在wintel架構(指windows系統和intel架構),在基於ARM和android架構上的資源投入嚴重不足——儘管台灣有 宏達電,但不過鳳毛麟角。
台灣硬件廠商們難以迴避的現實是,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ARM加android的架構無疑更具優勢——更快的運算速度和更低的功耗,但這需要極強的軟硬件整合能力。
而這恰恰是台灣傳統硬件廠商的軟肋。
由「硬」到「軟」轉型
中層軟硬整合正是台灣硬件廠商的軟肋
今年上半年,台灣的IT製造企業集體「加碼」軟件研發。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在今年一季度法人會上表示,軟件將是公司今年重點發展項目:「規模要從當前的100人,擴充到600人。」
宏碁和宏達電也紛紛表示,今年年底要招募超過1000名軟件工程師。
「台灣IT業過去的優勢在硬件代工,軟件研發實力稍顯薄弱。」半導體行業分析人士王豔輝認為,面對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大趨勢,台灣IT企業需要加強軟件研發領域的投入,尤其是基於android平台的應用開發。
在過去PC時代,軟件設計部分基於微軟和英特爾架構,相對成熟。而在功能性手機產品上,聯發科的turn key模式,讓下游集成商在軟件研發上不需要耗費太大的精力,即可「一站式」解決。
相比之下,android系統平台分為上層應用程式端、中層軟硬整合平台和下層硬件驅動。其中,中層軟硬整合正是台灣硬件廠商的軟肋。
「讓公司從硬件製造轉向軟件和服務時,對於傳統的代工廠商,是個不小的挑戰。」在王豔輝看來,相比之下,大陸IT業界在軟件研發上,尤其是基於ARM和android架構的研發上,近年積累迅速。
在此背景下,台灣傳統硬件製造商針對軟件研發人才的「爭奪戰」,悄然打響。本報記者瞭解到,6月初,仁寶在崑山基地、富士康在深圳基地,近期都展開大規模軟件研發人員的招聘工作。
來大陸挖人
台灣硬件廠商還通過獵頭公司四處挖角
「剛和BENQ(明基)朋友聊天,台灣大廠確實在到處挖軟件人才,非常缺。」6月3日下午,身在台北電腦展的深圳創智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平給記者發來短信。
據本報記者瞭解,除了常規招聘外,台灣硬件廠商還通過獵頭公司四處挖角,其中大陸山寨廠商的android研發工程師,也成為台灣硬件廠商覬覦的對象。
「事實上,深圳的山寨廠商,是國內最早從事android研發的一個群體。」一位深圳原山寨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初,受山寨機市場利潤持續下滑的影響,部分山寨機廠商開始基於android的研發,以期望儘早搶佔市場,拉低價格。
一個可供參考的事實是,早在2009年7月,深圳手機設計公司創揚通信就號稱推出了首款基於android平台的手機。(見本報2009年7月24日報導《深圳草莽競跑Android:阻擊Gphone入華》)
「由於android系統的不穩定性,加之成本過高。事實上,絕大部分山寨廠商推出的android手機,都沒有成功。」上述山寨廠商人士認為,但這次經歷為android的研發積累了經驗。
不止於此,相比較台灣硬件廠商在wintel架構傾入太多資源,而在arm和android架構面臨「船大難掉頭」的困境,大陸電子企業則顯得「輕裝上陣」。
例如,福州瑞芯微電子是大陸最早由MP3轉型android平台研發的芯片設計公司,今年1月,瑞芯微電子推
出首個基於android系統的智能設備提供全套解決方案RK29XX,其涵蓋了包括智能手機、MID、平板電腦、電子書、網絡電視、MP4等多種電子設備。
在此背景下,仁寶、聯發科、Mstar紛紛在內地興建研發機構,招募大量的本地化軟件研發人才,其中android工程師成為「搶手貨」。
緊俏的android工程師
android開發工程師呈現緊缺態勢,多方爭奪之下,其工資薪酬水漲船高
「直到今天,android研發工程師仍很搶手。」徐建平在電話中感慨。
創智成一度是深圳當地最大的主板生產商,在曇花一現的上網本時代,創智成一度佔據深圳上網本市場出貨量的50%以上。其後,其快速轉入android系統平板電腦的研發,是深圳當地最早一批進入android平台研發的廠商之一。
「公司有上百人的研發團隊,但android研發人才仍舊緊俏。」徐建平告訴本報記者。
據徐分析,目前android研發工程師呈現稀缺局面,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是android系統上市時間不長,相關技術人才儲備尚處在積累階段;其二,是android系統自身的不穩定性,這提高了相關的技術人員的研發難度。
事實上,內地的android研發相比較台灣,仍走在前列。「內地android平台開發商很多是由MP3、手機平台轉型而來的,他們在移動便攜式電子設備上較有優勢。」徐建平分析,在開發過程中,這些平台商更擅長處理低功耗和便攜方面的平衡。
相比之下,台灣大量的硬件企業,以傳統PC代工起家,在基於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研發方面能力不足。
「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台灣硬件廠商,在深圳招募android工程師。」徐建平告訴記者,android開發工程師呈現緊缺態勢,多方爭奪之下,其工資薪酬水漲船高。
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一個資深android工程師年薪可以拿到50萬左右,而一個入行兩年的android工程師,月薪可接近2萬
|
||||||
內地紅酒熱燒至法國波爾多。早 前,在香港上市的國企中國糧油(606),斥資逾億元人民幣,收購波爾多雷沃堡酒莊(Chateau de Viaud)。由於內地近年熱炒波爾多名莊酒,「拉菲」(Lafite)﹑「武當」(Mouton)等身價暴漲,動輒過萬元。名酒效應下,內地企業及富豪 爭相踩入波爾多掃酒莊。過去三個月,最少已有四﹑五個酒莊落入中國人手中。其中,風頭最盛的是內地TESIRO通靈珠寶老闆沈東軍,宣稱以高於中糧的收購 價買入樂朗酒莊(Chateau Laulan Ducos),更得到比利時國王及影星章子怡助勢響「朵」,引來法新社等外國媒體爭相報導。本刊親往波爾多,專訪沈東軍,揭開「中國模式」入侵波爾多背後 的如意算盤。 五月份的波爾多,時晴時雨。「今年熱得早,是個好兆頭。」坐在司機座位旁的沈東軍說,車子正趕往他位於左岸的酒莊拍照,路上經過一片接一片的葡萄園。天氣 熱,上個月仍光禿禿的葡萄樹,已長滿綠葉。今年頭五個月,沈東軍幾乎有三個月在波爾多度過,訪問是透過微博約的。沈東軍是微博迷,有時一天發十幾二十條新 訊息,開戶半年,已有超過一百萬粉絲。 「你要有心理準備,我們的酒莊一點也不漂亮。」沈東軍不下一次「提醒」記者。樂朗位於梅鐸區北部,離市中心兩個多小時車程,舉目一望,一棟普通的平房,旁 邊是用作釀酒及儲酒的倉庫,確實沒驚喜,但在目前內地資金收購的五個酒莊中,知名度卻最高。這幾天,沈東軍忙於接受法國媒體採訪,包括雜誌《Paris Match》。「以前來買的中國人或企業都寂寂無聞,我買了後,在波爾多最大最漂亮的劇院搞簽約酒會,讓它成為新聞點,法新社也主動來採訪我。」根據沈東 軍的計算,有「名氣」才能賣酒。「過幾天我會去比利時,送酒給國王,二十號左右章子怡會來酒莊參觀。現在我已經成為中國人來拯救波爾多葡萄酒的代表,呵 呵。」沈東軍一臉得意道。 紅酒聖地靠中國打救 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位處於約北緯45度,擁有溫和海洋性氣候,及多元土壤,為葡萄提供絕佳環境。當地葡萄園總面積約11萬公頃,酒莊超過一萬間,其中以 左岸五大一級名莊,如Lafite及Latour等最為人熟悉,右岸則有Ausone、Cheval Blanc等。波爾多年產8.5億瓶葡萄酒,出口佔四成。近年歐洲經濟疲弱,對葡萄酒需求逐減,反而中國市場增長急速。2009年,中國進口1,370萬 升紅酒,去年再翻倍達3,000萬升,成為波爾多紅酒第一大進口國。 「封盤」加價獨銷內地 今年二月底正式簽約收購,「我們的收購只用了十個月,中糧談了三年。」沈東軍不願透露確實的收購價,只強調酒莊在○八年被評上「中產階級酒莊」(Crus Bourgeois, 又稱貴族酒莊),「他(中糧的酒莊)什麼都不是。」沈東軍調侃道。「中國人不懂紅酒﹑愚昧,一定要找有等級的酒。」另外就是改個好名。「酒瓶上都是法語, 中國人連英文都不會,賣幾千元跟幾十元的,根本感覺不出來。拉菲﹑拉圖之所以賣得好,因為改了好名字。」沈東軍的酒莊叫「樂朗」,「一聽就記得,與法語讀 音相近,快樂﹑開朗,喝酒是件開心的事,又符合中國人喜歡吉祥的名字。中糧那個叫什麼?我看了幾次也沒記住,這就已經失敗啦。」沈東軍把酒莊十幾萬瓶存貨 也買了,合約一簽就「封盤」不賣。「以後只賣往內地,預期八﹑九月推售,定位是高端酒,價格跟三﹑四級的列級酒莊差不多,每瓶零售價在一千元人民幣以 上。」沈東軍表示,已有四十多家加盟商及經銷商在洽談中。「另外就是主攻政府及企業的招待用酒,我們自己不開專門店。」一千元的定價,不少波爾多人聽了都 嚇一跳。樂朗的紅酒分為普通和Prestige兩個級別,根據紅酒網站Wine-Searcher的資料,該酒莊06年Prestige級的紅酒,售價只 是十一元多美金(約九十港元)。「以前賣多少錢不重要。很多波爾多的酒賣得都不貴,但並不代表不是好酒,只是品牌的價值沒被發掘出來,沒有推廣。我調動了 國王﹑調動了章子怡,就是要提高品牌價值,這也是中國人聰明的地方。」沈東軍強調,酒莊剛聘請了曾為Lafite及Latour等名莊釀酒的釀酒師,還打 算把酒莊年產量由十五萬瓶減少至十萬瓶,提高質量。 買一個故事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買酒莊?把它的酒包下來也行啊,其實我是買品牌,買一個故事。」沈東軍指,傳統把法國酒拿到中國賣,酒沒增值,酒商只是賺差價。經 過名人效應及宣傳等「增值」後,樂朗產的酒不但身價三級跳,還將成為一個品牌。「我會在市場收購其他便宜的酒,打上樂朗的品牌,賣一﹑二百或三﹑四百,應 付市場不同的口味及需要。我做了十幾年品牌(珠寶),這是我專長。」事實上,波爾多對區內酒莊所產的酒有嚴格規定,如果酒莊賣的不是用自己種的葡萄所釀製 的酒,酒瓶的標籤就不可以加「Chateau」的字眼,否則就是刑事罪。「樂朗是品牌,不是樂朗莊園產的酒,會寫明是來自哪個酒莊。」沈東軍解釋。「增 值」另一方法是改包裝。這天,沈東軍在波爾多河邊一間餐廳吃飯,看中一款酒瓶。「上寬下窄,一眼就能記得,多氣派。包裝紙上還有手寫的編號,這個我們也能 做。把這瓶帶回去,明天馬上去問,○九年份的趕不及,一○年份的酒一要用這種瓶。」沈東軍兩眼發光地拿着酒瓶向員工下令。「酒對中國人來說,代表面子,是 身份的象徵,商機就在這裡。」沈東軍看了四十多間酒莊,才選中樂朗。「酒莊的歷史﹑等級和酒的品質最重要,首選梅鐸區,左岸的酒耐放,酒的香味重,層次 多,勁度也比較強。」自稱喝了十年紅酒的沈東軍指,中國人喜歡果味較重的,不要酸﹑澀。「右岸的酒容易上口,但中菜口味重,像糖醋﹑辣椒等,配右岸的酒, 沒什麼味道。」 值兩百元港紙! 紅酒專家劉致新每年都到波爾多試新酒,今年也不例外,亦關注最近內地人買酒莊的新聞。「《蘋果日報》寫Laulan(樂朗)同三大一級酒莊為鄰,係 Lafite隔籬!我打去報社投訴,Laulan係Medoc,Lafite係Old Medoc,相距四十公里,揸車要半小時,如果咁講,我公司(係鰂魚涌)都係長江中心隔籬。」劉致新甫坐下即連珠發炮道,並即場開了一支樂朗08 Prestige紅酒品評。「個酒莊係Medoc最北,再上啲就種唔到葡萄。佢(沈東軍)買得啱,Laulan喺佢嗰條村幾出名,酒做得唔錯,酒質粗獷、 硬淨啲,顏色算深,啱內地人口味,佢哋鍾意full body、硬淨嘅酒,唔鍾意輕柔,覺得酒『薄』係壞酒。呢隻酒值二百蚊港紙左右啦。」劉致新評道,聽到沈東軍標價一千元人民幣時,劉即時笑說:「一千蚊唔 貴,內地假酒都賣二千元啦,你幫佢計下,一年產十五萬支酒,賣到一億五千萬,哇,唔使一年就回本,出年可以買多個(酒莊),呵呵。」 珠寶大王冀將酒莊上市 樂朗的葡萄園佔地二十二公頃,以往年收入約四千四百多萬港元,盈利約三百三十多萬。「原來的莊主因為交通意外去世,兩個兒子中有個不想做酒莊,才決定要 賣。剛接觸時,他們很冷淡,覺得中國人是怪物,幾個年輕人來看一看,就說要買酒莊,怕我們不懂酒或沒錢買。」直到今年一月,沈東軍帶莊主太太Mrs. Ducos去德國柏林電影節走「紅地氈」,態度才一百八十度改變。「通靈(沈的珠寶公司)是贊助商之一,她看到電影節的主席及比利時的市長都來見我,相信 我們是有實力的公司。」四十一歲的沈東軍,南京人,是國內珠寶品牌TESIRO通靈的老闆,擁有兩百多間專賣店,公司每年銷售額達十五億人民幣。旅行社打 工出身的沈東軍,曾在南京航空(現已併入東方航空)當機票銷售部主管。結婚後,妻子家族做翡翠生意,沈東軍也改行賣珠寶,九七年創立通靈翠鑽,主打鑽石及 翡翠。○五年,公司被比利時的鑽石供應商歐洲之星(Eurostar)看中,以一億美元,收購八成五股份,公司改名TESIRO通靈。同年聖誕節,比利時 老闆送了一輛價值三百多萬人民幣的法拉利予沈東軍,作為聖誕禮物。「因為我幫他賣了很多鑽石。我和拍檔後來把大部分股份買回來了,各佔三成五,比利時公司 佔三成。」沈東軍得意道。樂朗酒莊的擁有權,沈東軍私人佔四成五,其餘股東身份保密。「我們打算投資兩個億,蓋個氣派的莊園,改酒瓶及做品牌,我想兩﹑三 年內,做到一個億人民幣營業額。」沈東軍雄心壯志道。「下一個目標是在內地上市,市盈率可以超過四十倍,已有兩﹑三家內地風險投資公司跟我們洽談入股。」 中國模式惹爭議 內地人在波爾多掃酒莊,已成為當地熱話。繼沈東軍後,市場又爆出再有兩個酒莊,落入中國人手中,令總數增至七個。法國人對這班銀彈充足的買家,又愛又恨。 「過去數年經濟低迷,不少波爾多酒莊經營困難,有買家出高價固然是好事。」為權威葡萄酒雜誌《Wine Spectator》撰稿的記者Suzanne指,她丈夫家族亦經營酒莊。「但是,我們都怕中國人把重視產量多於質量的中國生意模式,帶到波爾多。」 Suzanne聽聞,中糧旗下酒莊打算買葡萄回來釀酒。「波爾多酒莊不會這麼做,雖然法例允許酒莊買葡萄,萬一葡萄失收仍有一定產量,但這種酒標籤不可以 打Chateau字眼,讓顧客以為是酒莊的產酒。」Suzanne指,中糧或樂朗,同時銷售自己酒莊的酒及買回來的酒,很容易令買家混淆。另外,內地買家 的誠信也備受質疑。九八年,青島龍海集團以約二百萬歐元,買下第一個波爾多酒莊Latour-Laguens。根據這宗交易的中介人Daniel Carmagnat表示,對方睇中酒莊擁有「迪士尼式」的城堡,亦喜歡酒莊名稱,令人聯想起一級酒莊Latour。「當時買家說會裝修酒莊,除了釀酒,還 會發展旅遊,但最後什麼也沒做。」今年一月,大連地產商買下Chateau de la Salle,前酒莊莊主最近向媒體投訴,指對方沒有兌現投資承諾,將酒莊置之不理,準備控告對方。 香港公司分杯羮 雖然爭端不斷,但法國人仍難抵銀彈誘惑。香港的美富酒業亦利用當地的網絡,代理酒莊買賣。「內地人通常會定一個預算,及指定要邊個地區,Medoc、 Pessac Leognan等產區比較受歡迎,出價就介乎二千至六千萬港元不等。」美富酒業董事黃佩珊透露,目前約有四至五家企業或上市公司在洽商中,本身都不是經營 有關酒的業務。另外,酒莊買賣中介公司AIM Vineyards總事總經理Joel Palous表示,公司正幫七個中國買家物色波爾多酒莊,當中有企業﹑財團,亦有私人投資者,出價由一千萬歐元至一億歐元不等,其中三至四宗買賣,已進入 最後洽談階段。「過去一年,波爾多酒莊價格已升值超過一成,以Lafite所在的左岸Pauillac為例,平均每公頃要一百至四百萬歐元。中國人買家給 的價格高於市價兩成,沒理由拒絕。」 港莊主:賺錢唔好做酒莊 香港人顧海澄,九六年以一千萬法郎(約千四萬港元),買下波爾多右岸的酒莊Chateau La Bourguette。酒莊擁有十九公頃葡萄園,年產量約十三萬瓶,分為兩級,品質較好的酒,約有兩、三萬瓶,零售價為三百多元,其餘的每瓶零售價為二百 多元。「七成嘅酒賣到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嘅Petrus以及馬會,都有用我哋嘅酒。」銷量雖有保證,但顧海澄坦言,酒莊仍年蝕數百萬港元。買下酒莊後,顧 海澄一年有四、五個月留在波爾多,全情投入翻新及添置設備,種植新葡萄品種,甚至將酒莊及其他一級酒莊的泥土拿去化驗,研究土壤的酸鹼度,重新施肥。過去 十多年,投資逾億,但回本無期。「想靠酒莊盈利來回本,根本無可能,唯一只可賺資產升值。五、六年前,有內地人話用五千萬買我嘅酒莊,但我買酒莊,好像你 去買遊艇或者會籍,俾到好多歡樂及享受我,唔係為咗錢。」顧海澄表示,最近亦聽聞有香港上市公司打算在波爾多掃酒莊。「最近有個酒莊賣盤,法國人不嬲傾緊 六千萬歐元,有個中國人一來就話一億歐元,仲帶埋支票簿來。佢哋有啲係代表政府機構嘅,買貴啲仲好,買平貨先俾人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