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邱騰華零監管大陸海關扣押數碼港運泥船

2011-6-16  NM




香港至今最大的防洪工程還未完 工,已成為中港笑柄。本刊收到消息,上月底有八艘由香港出發的運沙船,被廣州海關扣押,指船隻偷運毒泥入境傾倒。本刊調查後,發現這批毒泥,全來自這個在 數碼港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雨水排放工程。這個耗資卅億元的大工程,因為承建商欲慳成本,於是偷偷運往不合資格地點傾倒。最令人髮指是環境局長邱騰華縱使一早 收到舉報,仍不作仔細調查,任由毒泥兩年來非法傾倒。

耗資卅億元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正日以繼夜在港島數碼港地盤趕工,然而工人近日議論紛紛的,是工程可能因官非而無法收科。一名地盤員工上週向本刊記 者透露:「五月底有批運沙船在內地被扣留,搞到突然間無船運走啲泥,堆積喺地盤度,大家都停晒手唔使做。本來係三艘大船,依家得番一艘,運載量無之前咁 多。你問我啲船點解被扣留,我都唔知!」這個渠務署歷來最大型的防洪工程,○七年展開,主體興建一條全長十一公里、由大坑延至數碼港的六米直徑雨水道,然 後連接卅四個入水口,預計明年完工後,可收集港島三成雨水,集中排至數碼港出口。由於工程龐大,鑽挖出來的廢料估計有二百五十萬噸,足夠在維多利亞公園鋪 上五米高的泥層。目前這批泥沙集中在數碼港卸落運沙船,再送到別處傾倒。

毒泥運費比較

廣州海關網頁上月底披露,扣查了來自香港的躉船,上面運載二千六百噸建築廢料。

海關扣八船

但這樣的重量級工程,兩年來卻一直非法傾倒泥頭。廣州海關於上月二十三日在廣州南沙查獲一批走私建築廢料,當中包括渣土、棄料、淤泥等建築廢料約二千六百 噸。經調查後,發現這批廢料來自香港,中間人收到泥頭後,再轉賣給當地工程判頭作堆填。大陸海關上月在番禺及南沙,分別扣查了六艘及兩艘運沙船。本報記者 於是月初到南沙蘆灣村對出的海邊,找到被扣查的兩艘運沙船,船名分別是「粵廣州貨0508」及「番運機168」。「粵」停靠在近岸位置,船上仍有小量泥 石,泥石早前已卸在岸邊。「番」則在岸邊以外約二百米的海上停泊,船上還堆滿一個個小山丘泥石。一名在蘆灣村泥石場工作的工人,負責將船上卸下的泥石剷成 山丘;這幾天他無工開,就是因為由香港來的運沙船已整個星期沒來。「停晒啦,無做運香港嗰啲泥,惟有等運其他地方海沙囉。」他解釋內地對泥石需求甚殷: 「呢度好多香港的船運廢料過嚟,依家南沙、中山好多開發區呀,地盤呀,都會用呢啲廢料嚟平整土地,或者用嚟填海。香港啲船運過嚟都好幾年啦!」爆料人士續 稱,數碼港運來的泥頭,最終運到中山火炬開發區臨海工業園。記者到該處視察,佔地四十平方公里,即相當於整個九龍半島大的臨海工業園,一車車泥頭正在運送 到地盤,用作平整土地。

唯一合法地點台山

原來香港的三個堆填區將於二○一四年陸續爆滿,根本沒空位容納大量建築泥頭、廢料,加上數碼港工程於鑽挖加入膨脹劑,掘出來的泥頭含大量化學物,不適宜填 海,更遑論近年本港填海工程早已買少見少。不能填海,堆填區容不下,數碼港的二百五十萬噸毒泥唯一出路,是按○五年中港簽署的《香港廢棄物跨區傾倒管理實 施方案》,只可送到台山廣海灣傾倒,香港由○六年至去年,已累積運送了約三千萬噸建築廢料到台山。然而台山路遠,運費連行政費每噸泥要收至少四十元,於是 不法承建商,就想盡方法傾倒泥頭。業內人士告訴本刊,小量傾倒,可在郊野公園或偏僻山邊搞妥,大量的,有工程判頭就試過找平底躉船偷偷載泥頭到中、港水域 交界,如桂山島一帶,打開船底,不消一分鐘,泥頭入海,無影無踪。可是近年兩地政府管得緊,有承辦商悄悄聯絡南沙、中山等近香港的地盤,私運毒泥到那裡傾 倒。業內人士又指,運往南沙的毒泥每噸運費約要十八元,比去台山便宜廿二元,若以數碼港毒泥總量二百五十萬噸計算,共省五千五百萬元,佔整個工程造價近百 分之二。「泥石出口有嚴格管制,唔可以隨便運出境,根據香港及內地協議應該要運去台山,但台山遠,運到中山南沙一帶,可以慳番好多運輸成本。」一名不願公 開名字的工程顧問表示。

點會拉人?

有人兩年前向政府舉報,數碼港工程承辦商寶嘉——西松聯營將毒泥偷運到南沙、中山傾倒。爆料人李先生對本刊說,負責監督工程是渠務署,渠務署接報後大為震 驚,馬上煞停運泥躉船,要承辦商一週內交代。由於法例列明建築廢料由環保署監管,環保署就接手調查,怎料一週後的調查結果卻嚇了一跳。「環保署官員居然話 運泥船有內地批文,佢哋又已向內地部門調查過,證實批文真實,所以毒泥係合法運去南沙、中山。」李先生說:「如果批文合法,依家又點會俾海關拉人、封 艇?」不僅香港政府查核馬虎,地盤承辦商僱用的環境顧問公司一樣離奇地向毒泥「開綠燈」。根據香港法例,地盤承辦商要聘請環境顧問公司,監督工程環保工 作,並須向政府及公眾公布有關地盤的《每月環境審核報告》。數碼港工程的環保顧問是環保界老行尊漢臻顧問有限公司,記者翻查漢臻去年十一月公開的《環境審 核報告》,發現裡面講明地盤泥頭是運往中山,而不是《香港廢棄物跨區傾倒管理實施方案》的唯一傾倒地台山;這一點連環保界老行尊漢臻也搞錯,實在匪夷所 思。記者向工程承辦商寶嘉——西松聯營和環保顧問漢臻,查詢數碼港運沙船被內地海關扣押一事,他們一概不願置評。至於環保署更卸膊,一句不答,只交由渠務 署作答。本刊把廣州海關拉人封船的照片和報導交給政府看,要求解釋,渠務署仍不承認,只說每艘船均有蓋印簽收的記錄,如碎石是運離香港,承建商亦呈交「出 口報關表」副本以作參考;但當記者要求處方提供報關表等批文,處方則拒絕回應。

老行尊前高官

漢臻顧問有限公司由陳漢輝及蔡惠芬創辦,二人現時為公司主要股東。漢臻曾為多個大型工程擔當顧問,包括港澳碼頭直升機坪的噪音評估、沙田新市鎮道路的環評 等。負責簽署《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的環境審核報告的人士正是蔡惠芬。陳漢輝在業內的來頭不小,他在八二至八七年任職環保署,後來離開政府搞私人公 司。他亦是香港能源學會榮譽顧問,及曾任工程師學會環境界別代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6

緬甸直擊 升價十倍 大陸人瘋狂搶石

2011-7-21  NM




繼紅酒、古董及鑽石等奢侈品被國 內人囤積後,緬甸的翡翠玉石,亦同樣被同胞炒起,自○八年起,平均價格已急升十倍。今年初,北京更以一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賣出一隻綠翡翠玉鐲,即使普通質 素的玉鐲,也動輒數十萬元,堪稱瘋狂的石頭。玉器首飾大賣,原材料價格自然急升,本月初舉行的緬甸玉石拍賣會,吸引一萬名買家湧到當地,當中九成屬國內同 胞。本刊在緬甸直擊,發現成交價平均高出底價十倍,估計總成交逾二百億港元,再創歷史新高,背後原來靠山西煤老闆及溫州商人大舉掃貨外,還有不少初哥將全 副身家押注買石,希望一朝富貴。相反,以往在玉器市場叱咤風雲的香港買家,自嘆不及國內人瘋狂,去到緬甸也買不到玉石,惟有靠以往儲下的存貨,迎接玉器新 時代。第一日:初哥老手齊團購

七月初,緬甸首都內比都(Naypyidaw)正值雨季,天氣時晴時雨,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自從去年有人在拍賣會場中暑身亡,各人明顯有備而來,帶備帽 子或雨傘外,不約而同手執電筒,匆匆忙忙在石頭堆中穿梭,用電筒近距離照射,窺看玉石質素。今次拍賣,共有逾二萬二千份玉石,打破歷來紀錄,主辦單位實施 逐日入標,價高者得;首批三千二百份玉石,須在第二天展期完結前入標,翌日立即宣布結果。由於貨品太多,買家大呻眼花繚亂,一名操普通話的中年邊看邊大呼 離譜:「兩日看三千多份石頭,平均每份只有半分鐘時間,莫非是希望我們胡亂入標賺更多?」此話一出,立即惹來附近的同胞連聲附和。場內大部分買家都滾水淥 腳查看玉石,但亦有不少後生仔游手好閒,廿來歲的揭陽人蔡先生,正當朋友們忙於商討入標價格,他卻坐在一旁發呆,閒時以數碼相機拍下玉石紋理。他向記者表 示是玉石初哥,第一次來到緬甸,「家鄉有很多人買賣玉器,賺很多很多,我也想試試。」他遂拿着畢生積蓄二十多萬元人民幣,膽粗粗跟同鄉來搏一搏,希望買些 平貨回鄉做玉器, 「以往很多同鄉來買貨,就算是普通玉也賣得很好,村內不少人已蓋大屋, 我希望今次能賺好幾倍。」

由於資金有限,加上每名進場買家,事先須繳付一萬歐羅作按金,因此蔡先生等人非常慳儉,十多人「屈蛇」租住有廚房的雙人房,晚上趕到超市買菜煮飯,「這裡 根本不夠酒店供應,房租全被炒起,質素低劣的酒店也要每晚三百美元。」內比都是緬甸的新開發城市,○五年政府決定從仰光遷都於此,但酒店不多,展期內全部 爆滿;為了掠水,酒店規定客人須連續訂十晚房間,像記者僅住了四晚,仍要付足十晚房租。

溫州商人幕後買家

新手專吼平價玉石,希望小試牛刀一注獨贏,相反有些資深買家,卻被迫退居幕後,轉型替國內富豪做買手。在昆明開玉器店的郭先生,聯同一群行家前來,經常蹲 在玉石前細聲傾談合作細節,「我們背後有不同老闆,並非每份玉石都符合各人的要求,因此要認真了解。」記者問其老闆身份,起初他支吾以對,後來才肯說是溫 州商人,「他身家有數十個億,知道這兩年翡翠價格狂升,也趁熱鬧希望買些玉石囤積。」郭先生指老闆不懂玉器,希望請人幫忙代購,而他看見玉石價格屢創新 高,擔心摸頂入市,亦不敢自掏腰包買石。在友人介紹下,他決定替這名溫州老闆出擊,對方出資一千萬元人民幣任他掃貨,條件是他先收十萬元工資,買了玉石之 後,可讓他優先找買家出貨,賺到的可抽佣半成。惟郭先生認為一千萬元難以買到上等玉石,決定夥拍幾名行家搞團購。

第二日:入標大打出手

第二日早上,各路買家對玉石的價格開始心中有數,遂排隊買飛,趕在下午五時前入標。由於輪候買飛的人數眾多,不時有人乘勢插隊,造成你推我摃,最終爆發小 型打鬥。有經驗的香港買手認為造成如斯混亂,全因主辦當局貪得無厭,「之前幾屆,標書還是免費,跟着便開始收每張一百元緬幣(約等於港幣一元),今次更在 全無通知底下,加價至每張五百緬幣。」他強調不要小看每張收取五元港幣,以二萬二千多份玉石計算,根據過往經驗,平均每份可收到三百份標書,假設有七成半 玉石成功售出,已賣了五百萬張標書,收款達二千五百萬港元。就記者所見,很多買家採取大包圍政策,同時間入標多份玉石,平均買下數百張標書,其中一位更一 口氣買了一千五百張。

礦主搵買家

另一邊廂,緬甸華僑李國強亦趁機搵生意。他是玉石礦主,今次共有四份玉石拍賣,惟他未有理會自己的貨,「這麼多人專程來買石,我的貨又質素不差,肯定較底 價超出十倍以上賣出。」胸有成竹的他,決定待在每份底價達二十萬歐羅的高級玉石房內,尋找有意投資其礦洞的國內大豪客,「看得這些昂貴玉石的人,口袋裡必 然有錢。買貴石只要有錢便成,但買礦洞並非人人可以,一定要跟緬甸人合作才拿到批文。」

李國強坦言拉攏中國人合作,並非嫌錢腥,「以往沒機器年代,只靠人手挖洞,但隨着愈挖愈深,不能單靠人手,很多礦主已買了挖泥機,在逾百米的地底挖洞開 墾,但機器不便宜,而且耗油量大,希望找些拍檔分擔。」他還乘勢補充,指現時大部分礦場轉用先進機器大幅開採後,近幾年的開採量急增,已超過以往一百多年 的總和,導致玉石蘊藏量劇減,因此奇貨可居,「玉石是一次性資源,挖光便沒有,而且挖礦的成本急增,原材料不漲才怪。」當他知悉記者是從香港而來,更問能 否介紹一些有錢人給他。

第三日:買家焗追價

到了第三日,終於公布首批二千多份玉石的中標結果,會場內有巨型熒幕顯示每份玉石的售價及買家姓名,記者發現,九成中標者屬內地人士。其中一位譯音為李壽 丹的買家,單單首天便斥資一百萬歐羅,買入三十份玉石;在某幾份玉石輸了給李壽丹的廣東平州商人劉先生表示,這批玉石質素普通,但勝在量大,估計對方獲利 不菲,「有幾份石,我的出價其實僅輸些少。」投到三份玉石的他,笑笑口指今次緬甸之旅收穫不俗。有人歡喜有人愁,來自湖南的張先生,首兩日合共入標一百份 玉石,最終全部名落孫山,令他甚為苦惱,皆因他發現自己入標的價錢,跟中標價相距甚遠,惟有焗着追價,「瘋了!真的瘋了!今次漲價很多,不能再以原有策略 定價,不加價肯定空手而回。」

事實上,單看首日的售價,平均較底價高出十倍,某些質素較佳的石頭更離譜,例如一份底價僅四萬八千歐羅的,最終竟以二百五十五萬歐羅賣出,在場不少賣家看 見也嘩然,雖然仍未有大會公布的數據,但據逗留了十日的香港玉器商會會長陳國民表示,以這種升幅計算,今屆拍賣會,大有機會打破上次總成交逾十七點五億歐 羅的紀錄,「總共賣出八成,有好多都以幾百萬歐羅成交。」

專家:垃圾照升

前香港大學地質系教授歐陽秋眉表示,玉石近年炒得瘋狂,全因大陸人囤積所致。外號Jade Lady的她,是玉石界的權威,九○年開始替蘇富比拍賣會做玉石鑑定,數年前又替中國保利集團藏有的逾二百件玉器進行估值,她指以往最珍貴的玉器擺設,大 多落入香港人手上,其中何鴻燊及中港照相主席孫大倫的父親孫建業,是香港著名的玉器收藏家,「葡京酒店放了不少大型擺件,給公眾欣賞。」時移世易,內地人 近年急速富起來,勇於買各式奢侈品,歐陽秋眉更指就算以往不值錢的玉石品種,亦一併被國內人炒上,「以前只有綠色的玉石才屬珍貴,其他顏色的品種,甚至沒 顏色的冰種及墨翠,掉咗都冇人要,但依家統統炒到飛起。」

她指內地買家財大氣粗,不少更是山西煤老闆等神秘富豪,實際不懂欣賞玉石,笑言有可能是買來送禮。為了顯示氣派,更曾專程請她飛往北京,在長安大街的私人 會所向朋友們講解玉石知識,「短短講了十分鐘,酬金便幾萬元。」雖然她長遠看好玉價,但認為自○八年起,玉石平均價已急升逾十倍,升幅確實過急,擔心有少 許泡沫成分。「近年緬甸玉石拍賣價升得厲害,其實背後存在人為因素,我知有小部分成交最終沒落實,例如某些人早已買入大批紅玉,便會到緬甸護盤,乘機大幅 推高類似品種的售價,但投到了卻不付款成交,情願賠了一萬歐羅的訂金,達到自己盤貨水漲船高的效果。」

香港老行尊:從未試過咁好景

身為香港玉器商會會長的陳國民,今次聯同兒子出征緬甸十日,最終僅投得兩份玉石歸來,他稱今次升幅太大,失了預算,但又覺得非常高興,「我仲有幾十噸貨, 夠我做好耐,就算買唔到都要去緬甸了解行情,依家見賣價咁貴,返到香港整盤貨都要立即加價。」從事玉器行業接近四十年的他,以往為了與緬甸礦主打交道,每 年有逾半時間留在泰國北部及中緬邊境,練得一口流利的泰國話及雲南話。他早年參與賭石遊戲,賺個盆滿鉢滿,「所有玉石開採出來,都被一層皮包着,好難知道 內裡質素好壞,賭贏可以一夜發達,但切開後亦可以一文不值。九一年我賭輸一鋪,損失幾百萬元,才結束賭石生涯。」同年他開始長駐香港,創立兆麟翡翠珠寶, 專門做批發生意,不少大型零售珠寶商也找他供貨。「民哥(陳國民)的生意,喺廣東道行家嚟講規模算好大。」從事玉石生意廿年的珠寶街顧問莫秀珍說。

首批玉器商進軍內地

除了批發,陳國民為了扶持兒子,早年已開拓國內零售網絡,現時在內地有八間分店,是香港首批進軍內地的玉器商,「以前香港玉商主要靠台灣人幫襯,但自從台 灣經濟不景,生意幾乎冇晒,但國內經濟剛剛起飛,應該俾後生仔闖闖。」沙士那年,人心惶惶,很多玉石買家甚至沒心情到緬甸買石,他認為是絕好時機,遂向兒 子摸底,「後生仔大多嫌呢行老土又悶,做了幾年便想離開,我索性問清楚,佢答應係終生職業,我就夠膽大舉掃貨。」結果那年的拍賣,真的水盡鵝飛,令他能僅 以底價,買入多份玉石,總共用了二千萬元,「嗰年真係贏大錢,夠料我們開多幾間分店做貨。」

改陋習有難度

雖然他是代表業界的商會會長,但自言是非一般「玉石佬」,改革業界時常碰釘,例如他知道普羅大眾不喜歡玉器海鮮價,擔心做了羊牯買貴了,遂建議會員改為明 碼實價,但卻遭到大舉反對,最終沒有落實,他唯有在自己店內實行。「普遍玉石佬成日想賺盡啲,資訊不要太公開,但其實長遠害苦自己,令到年輕一代唔敢買 玉。」他指就算玉石升勢如此厲害,但因為現今的資訊仍然不透明,還未值得視作投資工具,「買金買銀甚至買鑽石都知現價值幾多,玉器依然要估估吓,用嚟投資 風險好大。當然,如果你鍾意件玉器在先,咁又唔同講法。」

後記

今次到緬甸採訪玉石拍賣,事前跟不少香港玉石界老行尊說起,紛紛提醒記者到達當地,不要談及昂山素姬,就算緬甸人也很忌諱,背後僅稱她為「The Lady」。因為要辦理入場採訪證件,記者早已跟緬甸領事館接觸,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出發前兩天,爆出在新片《The Lady》飾演昂山素姬的楊紫瓊,被緬甸政府永久禁止入境,我開始眼眉跳,事關去年底,本刊成功闖關前往當地,成為首間專訪昂山素姬的中文媒體。翌日,記 者真的收到領事館職員的電話,請我上去一趟傾談,他們反覆問我到緬甸的原因後,再三提醒不要沾手政治話題。輕輕幾句,沒直接提及The Lady,意思又呼之欲出。

判斷玉石ABC

玉石素來有價有市,不少商人乘勢將質素參差的玉石進行加工處理,希望魚目混珠。研究玉石長達三十五年的歐陽秋眉表示,只有天然玉石才有真正價值,為令大眾 容易辨別,早年已開創ABC玉石的分類,備受各界認同。A玉:無經過化學處理的天然玉石。B玉:將玉石浸強酸,溶走內裡雜質,再注入樹脂令質地變得通透, 惟日子一久,B貨會產生裂紋。C玉:加入染色劑改變玉石顏色,但慢慢亦會褪色。B+C玉:化學處理或注入樹脂後,再經染色處理。歐陽教授表示,就算是玉石 商人,也無法百分百靠肉眼判斷玉石真假,因此建議買玉石,最好買有證書的。香港現時有多間經政府認可的鑑定所(以HOKLAS作識別),專門以科學儀器來 證明玉石是否A玉。若持有玉器,又想趁現時價格爆升時賣出,香港玉器商會會長陳國民指最好先拿到認可鑑定所評估,費用約二百元,再拿到廣東道一帶的玉器店 鋪放售,「就算件玉是A貨,價錢仍可以相差好遠。到玉器鋪看看類似貨色,比較顏色及通透程度了解行情,簡單而言愈通透愈冇雜色愈值錢,但行多幾間店鋪問價 就最穩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4

Groupon未掛牌 中國團購網先泡沫 大陸五千家團購網九九%將出局

2011-9-5 TWM




全世界都吹起一波團購熱,唯獨中 國吹得特別大!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大陸五千家團購網站全都虧損,甚至開始走上裁員之路,前景不明、融資受限,一場團購網的泡沫災難才要開始。

撰 文‧楊方儒

當全球最大團購網Groupon風光募資七.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二一七.五億元)時,你能想像中國現在有超過五千家團購網站,每 分每秒殺得血肉橫飛嗎?

在大陸,高朋、拉手網、窩窩網、美團網、滿座網、開心團購、團寶網、糯米網、飯團網、淘寶聚,喊得出名字的團購網一 大堆,且個個大有來頭,幕後不乏騰訊、阿里巴巴、Groupon等中外大股東支持,更別說是大陸各省、市、縣的小型團購網站,多得不可勝數。

然 而,在這些團購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之際,新一波的網路泡沫才正要開始。

如果連全球龍頭Groupon都賺不了錢,「九九%都會死掉!只有 四、五家能夠達到規模。」這是前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的大預言,因為他很清楚,能夠主宰團購網站市場的,將是極少 數中的極少數。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五千家團購網站裡,沒有一家是賺錢的,個個都在燒錢,尤其燒的速度驚人。

美國Groupon也在虧錢

中 國團購網難脫虧損窘境

李開復的預言,不是毫無根據,因為光是美國最大團購網站Groupon,去年虧損高達四.一三億美元,相當於高雄捷運 連虧六十個月,而且連續兩季都虧損,分別達一.一四億美元與一.○三億美元。如果Groupon不趕緊上市募資,恐怕很難善終。

美國強龍都 在虧錢,中國這些地頭蛇自然也難走出虧損窘境。目前中國團購網站毛利率多半在六%上下,若加計其他成本,肯定只能在損益平衡線浮沉。

一路洗 牌下去,多如牛毛的小團購網站肯定出局,剩下的十幾家大型團購網站,則將面臨一決勝負,以及相互購併出場的情節。這情景,幾乎與二○○○年的網路泡沫股災 如出一轍。

事實上,成立團購網站,門檻極低。只要找得到商家願意低價出貨,每個人都能趁下班時間主持一個微型團購網站。但作為中間人的團購 網站,在消費者貨比三家、斤斤計較前提下,很難有暴利,加上要給Google、百度等搜尋網站的高額廣告費用,連生存都有困難。

大陸團購龍 頭之一的高朋,就是很好的例子。搭上團購熱, Groupon、騰訊合資成立的高朋,可說是這一波熱潮中,手上子彈最充足的玩家。所以,從三月成軍以來,高朋在大陸超過一三○個城市建立分站,總員工數 近四千人。

高朋儼然是大陸版的Groupon,但既然連Groupon都賺不了錢,更何況是複製版的高朋。於是,高朋要裁員的消息開始傳了 出來,「他們要裁掉二五%的員工。」高朋內部人士透露。

即使高朋官方用「自然的淘汰機制」來解釋,但人力資源合理化這藉口,對一個新生半年 的網站來說,確實太過無厘頭。

一位被裁撤的高朋前員工忿忿不平說,高朋上半年熱絡招人,恨不得把所有面試的人都招進來,但才隔幾個月,就把 員工視如敝屣,「一是根本沒有完整的人力規畫,二是高層對業績太過樂觀!」「他們都在花別人的錢!」一位創投業者直言不諱,中國熱錢多多,只要說得出故 事,什麼樣的網站都騙得到錢。

獲利模式不成熟

品質又連連出問題

而高朋不是唯一進 行裁員的團購網站,在融資困難、前景不明下,其他團購網站也都考慮裁員,有的甚至要裁掉一半人力。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品質連出問題。

使用過團購網買東西的消費者都有經驗,看上的無非是大家一起買能有更多折扣。然而,當折扣要到了,寄來的產品卻不如預 期,消費者的失望就會源源不絕地湧來。

乍看之下,團購網站最大的受益者,是參加團購的消費者,但與團購網站簽約的商家良莠不齊,這使得團購 美意大打折扣。往往到一家餐廳,端出的團購大餐,有時是賣不出去的菜色,根本不是餐廳的主打招牌。最近台灣Groupon被踢爆團購櫻桃質量造假,就引發 不小的消費者糾紛。

「品質真的是最大問題!」京東商城創辦人兼執行長劉強東觀察說。消費者不滿意,商家被抱怨,團購網站也賺不到錢,這簡直 是「三輸」!像是高朋上線之初,為了打響知名度,舉辦大規模的抽獎活動,但沒想到獎品卻作假,在微博上被網友踢爆。身為大陸團購龍頭,高朋不只犯不該犯的 錯,很多基本功課也不懂。

最近有四川網友在高朋網站上,團購買一件衣服,竟然花了二十一天才郵寄送到。問題就出在,團購網站沒有自建倉儲與 物流系統,消費者下單之後,是由各商家去執行後端配送。

在難以親赴第一線監督前提下,團購網站只能乖乖被罵。因為消費者與商家,兩邊都是客 戶,團購網站只是搭起一座橋,很難去管走上橋的人,帶著什麼樣的貨色,或者自己是什麼貨色。

以高朋來說,理想狀態是消費者下單後一到三天發 貨,二到六天就可收到貨,但這仍然不及格。「超過九五%的客戶抱怨,來自末端配送!」劉強東說,為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京東砸大錢自建五千人的物流大 隊,團購網站是不可能做到這點。

Groupon與騰訊當初連手,就是希望「高朋」能滿座,然而高朋不但沒滿座,還惹出無數消費糾紛,簡直把 大股東Groupon與騰訊的招牌砸在地上踩。

屋漏偏逢連夜雨,團購網站獲利模式尚未成熟,中國團購網站又面臨另一大挑戰,那就是垂直網站 的圍剿。例如賣機票的「去哪兒網」、賣汽車的「汽車之家」、美食搜尋網站「大眾點評網」,這些網站對於自身所處的產業認識很深,也累積多年口碑,於是,他 們看上這塊肥肉,跳下來做團購,專業度明顯比團購網站的說服力還高。

Groupon還沒掛牌,大陸團購網可能會先倒滿地,一場由 Groupon引爆的團購網站熱潮,還能維持多久,市場等著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8

「力」用大陸人才 該用胡蘿蔔或鞭子?

2011-9-5  TWM




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 湯):兩岸同文同種,台商似乎有管理上的優勢,但事實上,因為六十年的分離,兩邊文化不太一樣,價值觀也不同。過去二、三十年,台商在管理在地人才時遇到 很多困難;即使是現在,台商與其他外商相比,在地人才用的比例還是比較少。

但無法融合在地人才團隊, 大概無法在這樣的大市場擁有競爭力。台玻在大陸十八年,布局已達華南、華中、華北等五大經濟圈,走的又是內銷市場,這表示在地程度很深了。本期要請教你的 就是管理兩岸人才上的異同,還有如何解決管理大陸在地人才上的兩難。

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以下簡稱林):管理經驗當然還是台幹比較豐富,但現在,我們是能用大陸幹部盡量用。台玻集團目前經理級、課長以上的幹部大概有一千多 人,三分之二是大陸人,像是青島壓花與浮法(兩個廠)只有一個副總經理是台幹,其他都是大陸人。

兩岸文化差異,如何取得員工信任感?

湯:你怎麼做到?一般台商與大陸員工之間的信任感不容易建立,用採購為例,應酬與「回饋」在大陸是很正常的,但台灣企業一定不容許。

林:靠企業文化。要讓大陸員工了解,不是晚上出去喝酒才能做生意。剛開始我們要帶台玻企業文化進每個廠,還是要靠台幹。第一個廠最難,後來你越成熟,十 七、十八個廠了,人可以從別的廠調。大陸員工就能告訴新進的(員工)台玻是怎麼樣的企業。

接下來要靠制度。採購與人事要透明、上網。每個廠都知道每個採購案花多少錢,所以每個廠都知道別廠的採購價格在哪裡,也知道這個廠賺多少,照績效分獎金。 如果有送禮,我統一讓他們送到辦公室,年終分給員工抽獎。有貪的,知道就開除,還上網公布。

你看現在有很多的路段上有二十四小時錄影,(還用牌子寫著)「此處有攝影機」,但到底有沒有機器你不知道,但你說這在錄影,人家就不敢偷雞摸狗;每個(行 政)環節, 公文上還有層層勾稽。因為大陸員工的心態與台灣是不一樣的,大陸員工的人文素養,跟台灣還差了兩代左右。企業文化要先建起來。 湯:透明化、制度化,以公司文化潛移默化,這聽來是理所當然,尤其台玻是上市公司?

林:沒有。很多上市公司也不願讓大陸員工知道(企業賺多少),但我們認為應讓他們知道,台玻不是來吃我、 壓榨我的。

對手高薪挖角,如何找人並留住人才?

有的(台商)公司要弄兩本帳,像我們只有一本,當然省事很多。台商不是每家都模範生,很多做三角貿易, 盈餘從香港出去。還有,大陸員工薪水雖然較便宜,但我寧可用人少,把(員工)薪水拉高。 就是說,我在大陸用員工的人數標準和台灣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人工便宜就多用,這樣(人少管理)問題也比較簡單。

湯:我的理解是,台玻在總部有一套嚴謹的管理制度,就像台塑靠制度管理人的行為,在制度中推動企業信仰的誠信價值。但這套在大陸有效嗎?他們會不會因高薪 就跳槽?

林:我們員工薪水不是最高, 但我們照顧他們生活。假使你能做到對方出的薪水沒有高二○%,絕對拉不動你的員工,就是說,如果我給的(月薪)是(人民幣)三千元,對方沒有三千六(百 元)是拉不動的。如果能做到,就算成功了。

其實,我們也有幹部從別的大陸企業來,我問他為什麼來找我?他就說,他願意到較乾淨的環境。大陸十幾億人口,這樣的人有○.一%就夠了。

湯:你怎麼找人?找合格的,再教成合乎企業文化的?或找價值觀近的,進來再教?

林:我想是後者。

湯:舉例,一個人的忠誠是五分,能力是十分,另一個忠誠十分,能力五分,加起來都十五分,你升級時會用哪個?

林:用能力高的那個。忠誠度是這樣,只要他不是去拿回扣,是乾淨的,但唯錢是問,只要能力夠,那就升給他。

湯:但對手如果用兩倍薪水挖角呢?就是說,他永遠不滿足,錢再多他都覺得不夠?

林:那我也沒辦法,只能說台玻的廟不夠大!如果這個人可以創造價值,他的報酬絕不是用薪水算!其實,良駒也得遇到伯樂,如果這個馬駕馭不了,就讓他去找更 會騎的人。

台幹陸幹分歧,如何融合出一個團隊?

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台幹與在地幹部之間的融合。我們常聽到台幹被排斥,兩岸員工可以成為真正的團隊嗎?

林:大陸人自己猜忌也很重!業務管業務,財務管財務, 還有各個省自己,但我會去想辦法把他們弄成一個團隊。

我常跑去工廠沒(事前)通知的。比如我明天去漳州,第一件事就是把幹部找來吃飯,早上六點半七點,一起吃早飯開會。有去和沒去,即使只待一天,也是差很多 的。如果他們排斥台幹, 我也會知道。

有員工就告訴我,他在別的集團,連副總級的都不容易,一個月都見不到一次。 湯:聽起來,台玻的管理風格一方面是說績效衡量、數字管理,是很嚴格的;可是另一方面,你做大老闆又走到第一線每個廠去跟員工碰面,關心這、關心那,這在 管理上是講威權式嚴格管理?還是……?

林:帶有感情式的嚴格管理(笑)。吃飯的意義,(留才)是工作環境、工作效率與工作待遇相互加乘的,假使我給你待遇很好,但講話要你罰站,你也不幹對不 對?但如果我不用給你這麼多錢,但我鼓勵你,說不定錢少點你也願意幹呀?

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經營者本身很重要。我每天早上四點回e-mail(電子郵件),我的幹部,都可以給我mail,哪怕是個經理,都不可能把事情給 block(封鎖)掉,但我不鼓勵底下通通都給我,只是怕萬一有事發生。就是你管理一定要即時。

管理精華

台商在管理大陸員工時,遇到很多問題,有的是真的文化差異,然而,更多是管理迷思。台玻的例子告訴我們,第一、利用資本密集代替勞工,可以減少員工的問 題;第二、要找符合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人才;第三、管理要有制度,獎賞要透明,以績效導向.要管理好在地員工,讓他們覺得與台籍幹部有一樣公平的待遇;第 四、老闆可以扮演融合不同地域團隊的角色,如果加上企業文化做為彼此合作共同語言, 組成真正的工作團隊才有可能。

【延伸閱讀】台玻集團在地人才管理學

5個經濟圈 台玻1993年進入大陸市場迄今18年,涉足5個經濟圈,已有25個廠與分公司;相較競爭對手常因省的地域管轄不易做全國擴張,台玻反而在中國地理上具競 爭優勢。

用人成本占營收比3-4%台玻兩岸用人成本占營收比都維持在3%至4%,不同於許多台商布局大陸,是為了便宜人力、減少機械設備固定投資,台玻相信,人用 得精簡,管理更有效率。

員工獎金占薪資比20% 台玻員工薪資與獎金可提升到和對手相比的水平,獎金占薪資比約20%,可有效穩定人力。

陸籍中層幹部占2/3台玻大陸中層以上幹部三分之二是大陸籍,但由於台玻將技術與營運中心留在台灣,所以第一線的副總職級,仍以台籍幹部為主,但陸籍幹部 未來會逐步進入高層管理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93

大陸偏鄉混混 翻身國際青年名導


2011-10-17  TCW




一個偏鄉街頭混混,卻翻身最受國 際歡迎的中國導演?

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正是集眾多鎂光燈於一身的亮點人物:包括○六年以《三峽好人》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七年以《無用》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紀錄片, 以及在電影發源地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世界報》,獲得○七年度最佳影片,他的作品至今摘下超過五十項全球藝壇獎項。最新獎項是去年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 佳紀錄片獎與加拿大蒙特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

就連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曾盛讚他是「當今世界四十歲以下的最佳導演」,世界經濟論壇甚至賦予他「全球青年領袖」稱號。

「他是中國『一個人的公共電視台』,」政大廣電系副教授陳儒修這樣詮釋他;新浪網創辦人、CNEX執行長蔣顯斌十月底,也讓兩岸三地最具規模的非官方紀錄 片製作、發行和策展平台CNEX以他為焦點影人,為這位華人紀錄片王在台辦展,回顧他的作品。

賈樟柯的創作能量一夕爆發,和他成長時代背景有關。

他,歷經文革和貧窮因一場學運轉而投身創作

一九七○年,出生山西汾陽的他,對文化大革命與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前後的威權和貧窮,都有最初的記憶。「我的成長伴隨一個災難的結束,跟一個改革的開 始,」賈樟柯說,隨他一年年長大,他像是個時代見證人,見證變化中的中國。

他青少年時混過幫派,一九八○年代接觸港台流行樂與西方哲學思潮,思想漸獲啟蒙。

賈樟柯解釋,過去受教育,每個人是國家機器的螺絲釘,須服從集體、不能談個人。「唱歌都是『我們』: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聽到鄧麗君時,突然出現月亮代 表『我』的心!」

一九八九年發生天安門學運,這場暴力的學運對一些人是傷痛,對更多人則是淡忘,卻讓賈樟柯變得非常不暴力,成了他遠離懵懂少年的人生轉捩點。他發現,在街 頭打架對抗不了國家機器的巨大暴力,只有透過創作說心裡話宣洩。

「普通中國人那種心聲是講不出來的,我覺得我自己應該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把我看到的事實、看到的生活講出來。」賈樟柯說。

沒想到,一九九三年,考進北京電影學院的他,原先對現實種種有要說的欲望,卻被電影圈同化。當時他一提筆,彷彿只有超乎常態的生活才能寫進劇本,卻忘了親 身經歷的現實才是創作最重要的養分。

他,受台灣導演啟發鏡頭對準中國底層小人物

直到看到侯孝賢、楊德昌等台灣新電影導演作品,給他極大啟示。侯孝賢訪談中多次提到作家沈從文,賈樟柯就把自己關在自習室,每天幾支菸、幾杯茶看沈從文作 品,終於領悟個體經驗的可貴,彌合了文革後文化的斷裂,「侯孝賢讓我了解到,對導演來說,看世界的態度就是看電影的方法。」

一九九五年,從他學生時期拍想返鄉過年的北京農民工短片《小山回家》,及一九九七年拍他山西老家縣城扒手的《小武》開始,賈樟柯就把鏡頭對準中國底層小人 物。不論是劇情或紀錄片,他都讓國際看到中國社會變遷下,當代庶民面貌。這樣的題材除頻頻獲獎,更有國際影評盛讚他的電影是「一部將要消失的世界拍攝的中 國傳奇編年史。」

儘管影片在國際獲獎,成了外國認識中國的窗口,他卻因《小武》沒拍出縣城文化之美,反而把老家拍得男盜女娼被指責是罪人,中國因此禁止他在國內拍片,直到 ○四年,中國電影逐漸步入產業化才解禁。

他,拍片敢對抗體制讓紀錄片還原出歷史真相

拍片遭禁時,他仍以拍廣告為名續拍片。敢對抗體制,來自呈現真實中國的行動力,「真實中國人的生活與處境在銀幕上得不到體現,拍真實中國出來,會覺得有一 種反叛性。」

這樣的反叛性,也展現在他二○一○年把上海世博官方紀錄片《海上傳奇》拍成還原歷史真相的影片,今年再把酒商的廣告邀約拍成紀錄片《語路》。

他不諱言,長期來,中國官方教育對歷史有很多遮蔽,很多歷史真相老百姓不了解,「拍紀錄片(指《海上傳奇》),會對我們重新認識中國的近現代史,有很好的 啟示作用。」

最早發想來自富士康連環跳樓自殺事件的《語路》,則是賈樟柯看到年輕農民工的焦慮與苦悶所衍生的創作。「我在北京讀書時,路邊很多帳篷,裡面住很多農民 工,」賈樟柯說他能感同身受,因那就是他老家那些哥兒們、朋友那個狀態。

他把各領域傑出人物的奮鬥故事送給全中國年輕人,「談談他們最黑暗的時刻,如何走出艱難歲月的智慧和勇氣。」

下一步,對拍中國變革「上癮」的賈樟柯,發現中國轉型現代國家的變革起源在晚清,因此打算回溯到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籌拍一部破人民幣億元資金的武俠片《在 清朝》。

從幫派踏進電影世界,從山西偏鄉走上世界舞台,賈樟柯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再把真實中國的社會底層,拍成具有時代意義的平民史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7

前十大的建商都想出清存貨轉行 溫州倒債風後 大陸房市泡沫風暴再起

2011-10-31  TWM




房價因政府調控下跌不休,對買房或買不起房的中國人來說,大家都很鬱卒,「空頭大師」謝國忠甚至喊出,中國房價將腰斬。繼溫州民企倒債風後,大陸房市恐掀 起另一場風暴。

撰文‧楊方儒

今年大陸十一國慶,地產商個個愁眉苦臉,歡欣不起來,「誓死與開發商血戰到底!不退差價誓不罷休!」這是江蘇太倉街頭隨風飄動的白布條,字句透露買主憤怒 的心聲。更諷刺的是,景瑞地產在當地打出折扣戰,從每平方公尺八五○○人民幣(以下皆同),砍到六八○○元,結果上門丟雞蛋的老買家,比上門的新買家多得 多。

房價迅速暴跌 社會失序房市景氣急凍,價格下跌,展示接待中心比門可羅雀更糟,被高利貸統治的浙江溫州,買主直接在展示接待中心暴動。而這早已不是新聞,連記者都沒興趣 採訪。

事實上,這一年多來,中國政府賣力打房,讓中國的地產商,從天堂跌到地獄,因為他們的客人,都變成了所謂的「奧客」。

奧客不分男女老少,衝進一間間裝潢精美的售屋中心,見人就打、見物就砸,建商找來公安也沒用,因為他們連老共都敢踹。這些暴民,原本都是溫良公民,一夕失 控的主因很簡單:房價下跌!

為了實地探查中國房價下跌造成的亂象,《今周刊》採訪團隊從北京熱鬧的CBD(北京商務中心區)出發,往東一路堵車,三十分鐘後終於到了通州。通州好比台 北的林口,一直喊著要成為北京的新市鎮,但發展始終不如人意,雖然房價只要市中心的四分之一,但如今搬進來的人都非常不爽,因為他們的資產正大幅貶值。

近五年來,通州的房價一路被炒高,最高峰每平方公尺兩萬元均價,相當台北林口合宜住宅(每坪十五萬新台幣)的兩倍。但我們到了展示中心一問,現在均價只要 一萬四千元,等於足足跌了三成,不少預售屋甚至跌了五成。

「等車的人不高興,上了車的人更不高興!」去年剛搬進通州的出版社編輯商勇說,買不起房的人總是覺得房價下跌不夠,已經買了房的人,每天住在賠錢的房子 裡,心裡也總是鬱悶。

「房子還沒蓋好,我就平白賠了四十萬元,好幾年才存得下來!」二十八歲的CBD外商上班族梁曉翠,去年才在通州買了一四○萬元的一房一廳,明年才要交屋, 但是現在預售價格只剩下一百萬元。

北京房價像溜滑梯快速下滑,讓進場買屋的人嚥不下這口氣。梁曉翠除了在網路上串聯買主,一起要向建商討錢外,自己也發揮纏功,有空就賴在展示中心當「釘子 戶」,只要有人進門看屋,她比業務員還快上前接待,直說這是黑心社區,大聲高喊「絕對不要買」。

梁曉翠還算溫和,在通州的京貿國際推案,因為有買主鬧得凶、公安也幫不上忙,地產商竟然找來黑道圍事,一不小心就打傷買家。

其實,大陸的房地產業者魚龍混雜,素質真的不高。北京規模最大的房屋仲介「鏈家地產」,為了爭奪房屋買賣代理權,竟然拿棍子把另一家宇源地產的員工打傷。 公安調查後才赫然發現,鏈家的仲介辦公室裡頭,放了好多棍棒,店長平常都訓示說:「如果有別的仲介來搶房源,抓住了就打!」失序的交易空間裡,當地產商耍 流氓時,買家自然也是會用拳頭回應。

管得越多越難管 調控失衡中國政府想要維穩(維持穩定),但總是碰上民眾想要維權(維護權益)。聚眾鬧事、上街頭抗議,早就已經在各省遍地開花,只是報紙上看不到而已。

中國各地都鬧烘烘的,這顆「非典型」的房市炸彈,確實隨時都會引爆,但其實引信,是中國政府自己點燃的。

事實上,調控房市就跟教訓小孩的道理一樣,管得越多,越難管。因為限價會造成各種惡果,中國政府習慣性管制各行各業產品價格,過去管制油價的時候,各種扭 曲的新聞不斷在媒體上出現,甚至油荒、電荒,還有各式各樣的荒也隨之出現。

中國政府管制房價一年多來,一再召集各大企業「指導」價格!但上有政策不漲價,下頭有對策,最後吃虧的還是一般消費者。以北京來說,外地戶口需要有五年以 上繳稅紀錄才能買房,全北京有資格買房者剩二十萬人,而有購買能力者更剩下不到一萬人。雖然仲介鼓吹找人頭代買,但在有限的購買人口下,北京房市如一灘死 水。

事實上,中國政府為了調控房價,使盡各種「奧步」,也開始自食惡果,到最後這雙看不見的手,可能還是不得不放開。舉例來說,銀行緊縮銀根,利率一再上調, 但企業、民眾都還是有借錢需求,只能轉向高利貸,這就造成了溫州版次貸風暴。

因為緊縮銀根、限制購買,無論哪一點都無法從根本上面解決房價。追根究柢原因是政府售地價格過高、一般人收入過低,自然造成惡性循環。尤其中國股市低迷四 年,房市則高漲四年,熱錢都流向房地產了。但中國政府也嚴格管制大盤指數,這一波資金陸續回流股市,也沒有看到有大行情誕生。

「中國房價下跌五成很正常!」經濟學家、「空頭大師」謝國忠說,近年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全球房地產市場都在暴跌,唯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在漲。

的確,目前中國未售出的住房總計面積高達一六○億平方公尺,地產業者土地庫存三十億平方公尺,政府還握有四十億平方公尺的土地儲備。雖然中國人民城市化比 率只有四成出頭,但根據這些數據,就算今後城市人口總數到十億人,也能夠滿足需求。

謝國忠分析說,中國貨幣政策肯定持續收緊,大量開發商將面臨倒閉潮,房價肯定持續下跌,「我一直向朋友建議,如果手上有空房的,那麼趕快把房子賣掉,如果 賣不掉,一定要選擇折價拋售。」大洗牌時期來臨 進退失據謝國忠喊出「房價腰斬」的驚悚論調,確實透露出地產商壓力很大,但誰會先收手不玩?

「頂多以後就不再做房地產了!」全中國前十大地產商、浙江房地產龍頭、綠城董事長宋衛平,不負責任的一句話,最近就招致各界批評。

宋衛平說,如果真的一直賣不掉房子,他考慮直接把價格降到底,所有房子都賣完後,就不做買賣。宋衛平先前為了打響綠城品牌,甚至還買了一支足球隊冠名,但 現在卻有了退出市場的念頭。

宋衛平的想法不是特例,因為過去幾年賣房子是暴利,使得全中國目前已有兩萬家房地產業者。這數目可說是世界第一,但扛不住政府調控壓力,選擇退出房市的地 產商肯定將不是少數。

關鍵在於,很多房地產業者預期政策很快就會放鬆,土地價格就會跟著上漲,因此用三○%至四○%的利率去借高利貸。這樣對賭下來,只會踏上死路。

在內蒙的鄂爾多斯,到處都是剛蓋好的大樓以及滿街的銷售廣告,但實際銷售卻早已進入冬天,乏人問津。最好的例子是,總計砸下六十億元建起的康巴什新區,到 處都是新大樓,「點燈率」卻極低,夜晚街上毫無人煙,被當地人戲稱為「鬼城」!

因擁有煤礦而暴富的鄂爾多斯,房價在六年內已漲了六倍;每人平均擁有房數也達到了二.七間房。但地產商還是無止境地繼續推案,可說是房地產泡沫的最佳代 表。「為了賣房,叫我下跪都可以!」很多鄂爾多斯房仲業務員在網路上哭喊業績壓力沉重,老闆要他們使盡各種不入流的方法找客戶。

所以我們看到,大批地產商最近為了促銷使盡手段,有的是送LV、PRADA包,也有的半夜一直傳簡訊給潛在客戶。鄂爾多斯出生、如今在北京定居的商勇,在 中國十一國慶長假期間,就收到一八七條賣房簡訊,他甚至在半夜一兩點,還連續收到同一個推案的三條簡訊,他大罵:「你讓我睡不好覺,誰要去買你的房?」這 的確看得出,中國房地產仍在草莽階段,又何時才能踏上正軌?

「這將是一個淘汰與再生的大洗牌時期!」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嚴肅地下了結論。他比喻,過去賣房子就像賣股票,隨便蓋隨便賣。但經過洗牌後,屆時中國才會誕 生真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會像賣汽車一樣,真正比的是誰做得好。」但在這之前,中國房市恐要經歷一段難熬的陣痛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6

美國百勝「硬食」大陸小肥羊

2011-11-10  NM

最近康師傅收購美國百事可樂的中國業務,內地反應正面,相反由外國公司收購國內品牌,卻困難重重。今年四月,持有內地近四千間必勝客及肯德基、原是 百事旗下的美國百勝餐飲集團,擬將內地火鍋品牌、在港上市的小肥羊(968)收購並私有化。上月底被商務部延期九十天審批,至本週一才獲通過,股價迅即彈 升一成半。 不過「買得到,亦未必好」。本刊發現小肥羊原本的管理層,對旗下加盟店管理鬆散,加盟商可自行調製小肥羊最受歡迎的藥材湯底;加盟商有否購入品牌在蒙古包 頭生產的羊肉,亦「無王管」,兼夾廚房衞生條件差,食物安全成疑。小肥羊創辦人張鋼早年狂開加盟店,搵基金注資力谷上市,現賣股予百勝金蟬脫殼;加盟店的 爛攤子,就要由百勝收拾了。


在眾多香港人聚居的東莞常平鎮,有一間小肥羊加盟店位於中元街聯邦大廈,這店門面陳 舊,甫進店已聞到一陣陣肉類發出的騷味。記者在店內進食,坐下不到兩分鐘,已有數隻蒼蠅伏在桌上「等開飯」,其後更越來越多,在食物和餐椅間飛來飛去,十 分擾人。由於午市只有約五枱客人,冷氣局部開放,空氣較侷促,到了下午一時,清潔阿姐開始抹地,但記者赫見放有湯料用作加湯的水煲,竟跟一桶洗潔精水及無 蓋垃圾桶緊貼放在地上,衞生情況令人嘩然。 據加盟商陳耀華介紹,店鋪面積近一萬呎,最多可同時容納三百名食客。他加盟年資近八年,提起總公司,更直豎拇指大讚其給予的自由度,「大家同一個老豆老 母,冇理由你想著靚啲都唔批准,賺到錢就得啦,唔一定要按公司規矩去做,要自己靈活變通!」

投訴接受 態度照舊
這種自由度,簡單來說,就是加盟商可以自己話事,想點就點。無論食材及售價,都由加盟商自己話 事;雖然加盟商使用的羊肉及副產品,以及炒料和專用調味料等,都規定由公司入貨,唯總公司沒有限定每月入貨量,亦從來沒有派人來巡視監管。若加盟商在店鋪 附近街市購入廉價羊肉、牛肉,亦無人知。小肥羊總公司還會為加盟商提供業務指導,包括員工培訓,但是否參與,又是自行決定。陳耀華說:「我通常自己培訓, 邊做邊學,好簡單啫!」 在店中吃火鍋的食客汪先生,就認為這家加盟店的湯底味道非常不自然,「這湯太濃了,我是中廚,一試就知,騙不到我,待會一定口乾。」就此,老闆陳先生就解 釋:「我自己熬牛骨湯底的,最近好多客人投訴湯底味道淡,我咪加鹹囉。」總公司要加盟店認真對待食客投訴,必須事事用簿記低,陳先生為表自己管理認真,打 開該簿讓記者細看,揭出這店每月都有客人投訴,包括紅薯粉有沙、鍋內有鐵絲、頭髮、烏蠅及蟲等。他逐一反駁:「客人投訴未必有理據,通常會換鍋或者道歉。 鐵絲係因為洗碗問題,午市時間冷氣開唔晒,間唔中有飛蟲唔出奇。」 他越說越興奮,隨即帶記者到廚房參觀,內裡尚算乾淨。員工正在洗地,客人落單隨即放下地拖到冰櫃前,拿出羊肉在機內刨,並用人手整理,過程中沒有洗手和戴 手套。其後該員工以花灑噴水洗地,但凍豆腐和其他食材,一直攤放在地上,遂被洗地水直接沖射,反映衞生情況及員工質素實在有待改善。

零經驗照加盟
大 部分食客都只是慕「小肥羊」之名而來,根本不知道分店良莠不齊;這類加盟店,小肥羊全國有二百七十七間,佔小肥羊分店總數六成,大多在東莞、汕尾等二線城 市。至於總公司直營的一百九十二間鋪,則在香港、深圳等一線地方,不過這些直營店水準亦參差。香港店經常被投訴污糟及食物水準差。根據小肥羊官網的加盟標 準,開店加盟費連保證金的費用一年約四十萬元,並沒有要求加盟商有做飲食的經驗,難怪加盟商陳先生對於以前職業避而不談,「總之識飲識食做老闆,唔飲唔食 就做契弟!」加盟門檻低,只要俾足加盟費保證金,申請呈交的區域和店鋪面積符合要求,就可加盟,預計開一間小肥羊店的投資額連加盟費約要七、八十萬元。

創辦人套現
小 肥羊是深入民心的火鍋品牌,其藥材湯底和來自內蒙古包頭的羊肉最為出名,公司去年純利達二億人民幣(下同)。創辦人張鋼來自內蒙古包頭,做過鋼鐵工人、服 裝及手機等生意,其後於九九年才跟拍檔陳洪凱創辦小肥羊,多年來積極搞加盟,○六年獲商標局批註冊商標時,加盟店已遍地開花達七百多間,小肥羊亦於○八年 來港上市。上市時張鋼等管理層持有近六成股份,○九年開始分階段出售股份予美國百勝集團,至現時管理層只剩下近三成股權,套現超過四億港元,張鋼個人持股 只有百分之二,本週二收市價$6.37計算,約值一億三千萬港元。而百勝則有兩成七股權,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並開始派人入董事局。 現時美國百勝餐飲集團(Yum!),在內地擁有三千二百間肯德基、五百間必勝客和二十間東方既白快餐等,去年中國百勝的營業額為三百三十六億元,成為該集 團全球業務中增長最快的市場。今年五月,百勝宣布斥資近四十五億港元,收購小肥羊百分之九十三股權,並提出私有化。今年七月尾已獲商務部通過初步審查,本 以為勝券在握,唯百勝在上月底收到商務部通知,審查期將延長六十天,於十二月二十四日前結束,本週一才獲批通過。 內地自○八年八月一日開始推行《反壟斷法》,當一間公司以合併等方法來取得另一公司控制權,而這兩公司銷售額在全球合計超過一百億,同時各自在內地營業額 超過四億元,都要受到商務部審查制約。推行後,唯一被禁止的案件正是同年八月,可口可樂提出收購滙源果汁,最後商務部表示因可口可樂收購滙源後,消費者或 要捱貴價和會擠壓內地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結果被禁止收購。

散戶唔好入
滙源股價在公布併購復牌後由$4.14狂 升至$10.94,失敗後現時股價已跌至$2.93。外間一直猜測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滙源,是要保護民族企業。有分析員指出,小肥羊也是中國人自創的 民族品牌,在內地飲食行業知名度大,故此商務部審批會比較慎重,擔心百勝會壟斷快餐市場。 事實上,百勝吞羊亦旨在發展內地快餐業,上月底小肥羊在深圳開設首間「美美羊涮涮鍋」,就已有百勝影子,該店特色是一人一鍋和提供多款調味料,並供應多款 套餐。百勝擅長管理快餐,故美美羊相信是小肥羊未來重點主打項目。 小肥羊是散戶愛股,招股價$3.8,今年五月傳出擬被百勝收購的消息,股價由停牌前$4.93炒上最高位$6.38。其後回落, 本週二商務部放行的消息一出,小肥羊又狂升一成半至$6.3,距私有化價錢$6.5相距不遠。一直有留意小肥羊的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現價已 經太高,值博率低,「無貨唔使入,你贏都係贏毫幾子,有貨喺手就俾少少時間,坐到尾等收購。」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1

大陸勢力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18.html

幾個月前我到多倫多走左一轉。果邊既朋友同我講:「CK,家陣多倫多d樓好貴呀,貴到我地想買都買唔到呀。」

我冇去多倫多好幾年,我印象中,加拿大既樓係又大又好環境。殊不知今次去到既感覺,居然覺得果邊既樓房設計徹底地「香港化」,屋內既空間變得越黎越少,屋與屋之間既距離變得異常狹窄,屋內既間隔亦變得騎呢,但呎價卻以火箭速度向上升。

「加拿大黎架喎!」我怪叫:「乜咁多地方都搞成咁?」

二十年前左右,同樣響多倫多,我記得當時既本地人曾經抱怨,話太多香港移民湧入,令到當地既環境同經濟出現改變。樓房被香港移民炒貴曬,令到當地人既生活成本暴漲。

二十年之後,香港既移民同留學生,有唔少都選擇左回流。今日既唐人街其實唔多聽到廣東話,但普通話既聲音,就隨處都聽到。香港移民陸續離開,換入左更富有,為數更多既大陸移民。

當年一次香港人既移民潮,有本事將當地樓市一下子炒高。二十年後,呢一批大陸移民,比當年移民既香港中產家庭有錢不知幾多倍,當地既樓房,升勢自然比二十年前更加厲害。

國內人埋藏住太多購買力,只要一旦釋放出黎,其實去到邊度都一樣,會成為超級炸彈。

我響大陸有生意,亦認識唔少大陸朋友。奇就奇在,當大陸人響國內既時候,儘管佢地有部份既生活習慣我確實不能認同,但我覺得佢地普遍其實蠻有善既。只係當 大陸人離開左自己國土,響人地既地方上,就總係變成剌蝟一樣生人勿近,咀臉都變得囂張討厭。到底係民族既自悲感積壓得太耐,抑或係會到海港城既國內人,都 屬於國內某一個特定階層既人?

世界大同,係人都識講。「中港融合」四個字,呢幾年出自政府口中,聽過唔知幾多次。然而有時融合唔到,夾硬去做,到頭黎只係打崩頭。我查實搞唔清楚,「中 港融合」係咪等於叫香港大陸化。好多人有意無意都想咁做,但香港仲有些少剩如價值既地方,就係佢同大陸仲係存在些少分別。再繼續將香港大陸化,將香港既城 市結構繼續改變去迎會大陸,咁香港仲有乜野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0

工廈賣水貨 強攻大陸客

2012-2-2  NM




我叫Joey,中文名洪翠玲。三 年前,我只是一個在太子聯合廣場開設「OP beauty」,賣水貨韓國護膚品的小老闆。當時每兩個月便要飛到韓國的零售店入貨,一個人拖着一個大喼,舟車勞頓,但每月只有三萬元營業額。加上從零售 店入貨,毛利只有三成,扣除租金,連自己人工都付不起,更莫說盈利。

我不想再墨守成規,希望可以有發圍。於是在韓國入貨時,順便在當地的專櫃「打躉」,花了一年半時間「飲茶灌水式」搭路,終於給我在當地遇上了生產護膚品的 廠家,讓我以批發價入貨。另一方面,我向在聯合賣衫的行家打聽下,知道近年人民幣升值,專營批發的荔枝角香港工業中心(香工)來了一大班來香港攞貨的大陸 水貨客,花錢入貨毫不手軟,故在大半年前,我決定兼做批發賺「人仔」。過去一個月,做了近八十萬元生意,淨賺十六萬元!大家近來說內地人是蝗蟲,但沒有他 們,我才頭痛。

香工最熱鬧就是星期一,一批批大陸客,晨早六、七時由深圳、廣州、無錫、西安甚至哈爾濱,拖着一個、兩個空的喼,搭火車、飛機來港「直踩」香工。來到已是 中午時分,為慳時間,他們會買飯盒蹲在大堂口食。食飽飯,他們開始逐間店掃貨。我在開鋪初期常在香工門口派傳單,即使我的店在五樓,也有不少大陸客順便 來幫襯。以前做零售,護膚品一支一支賣,一個月才有三萬元營業額。現在做大陸客生意,他們一次買三萬元貨,試過有客人一次過買二十萬元「人仔」的貨,以現 金找數。為方便他們掃貨,我索性在內地開了個銀行戶口,讓他們可直接入錢,免去兌換港紙的手續費。

從前香港人在內地入貨拿回來賣。但風水輪流轉,人民幣升值,加上內地人富起來,喜歡用「來路」貨,故不少大陸客來港入貨,回內地轉售。我有一個內地熟客, 學人「秘撈」做生意,獨沽一味向我買韓國BB霜放在淘寶網轉售,月賺五千元,好過他一個月人工。

冒險偷運水貨

他們買完貨後,會用衫把貨包好,拖到上水找運水貨的阿姐偷運過關。如此偷偷摸摸,因為根據內地法例,每件進口的產品,要徵收稅項之餘,又要申請證書,註明 生產地、存貨量。被海關發現走水貨,整批貨沒收,還要罰款。但錢作怪,他們不得不冒險。為了服侍這班貴賓,我聘請了一個內地新移民,以QQ跟他們溝通,他 與客人混熟了,客人可以電郵或電話先訂貨,讓我準備好,才來取貨。大陸人英文差,每次有新產品,我會把韓英對照的使用說明書,翻譯成中文版本送給他們,更 提議他們貼在貨架上。遇上內地客新店開張,我會抽空往內地,跟貨擺位。大陸客貪小便宜,因此每次幫襯,我便會送二十多袋試用裝給他們。我還接受客人買貨上 架後,一個月內賣不出,可以原貨退還。陳先生是我的熟客仔,他在廣州和廈門開門市賣化妝品,每兩個星期來入貨,每次花三、四萬元人民幣。他為免麻煩,有時 拿多幾個空喼,放在我的店,當他沒帶喼,我會免費提供紙箱,借架「車仔」給他拉返大陸。這些小恩小惠,對內地人來說,不過是理所當然,他們最終還是以價格 決定入貨。陳先生跟記者說,他發現我店售賣的貨品比其他店平二成。當然啦,為了降低入貨價,我花了不少心機。

五大暢銷貨

^(每月計)包括太子、香工及銅鑼灣分店

好心有好報

以前我在聯合廣場開店,跟一般水貨店一樣,都是親自飛到韓國,在零售店入貨,賺差價及水腳,但這樣毛利最多三成,難以降低價格與行家競爭。我知道向廠家直 接買貨,入貨價較平才是出路。於是往當地入貨時,我額外花時間在專櫃「打躉」了解行情。我不懂韓語,韓國人不諳英語,最初有識韓文的朋友陪同,但「長貧難 顧」,其後我一個人走到東大門、南大門、新川等旅遊區的百貨公司護膚品專櫃,找個身上掛了能說國語牌仔的銷售員,還要專揀女性,因為韓國男人看不起女人。 我帶齊筆記簿、錄音機,記低每種護膚品的成分及用途。去得專櫃多,我發現有一班行政人員,明明在護膚品牌The Saem的專櫃見過,其後在Innisfree專櫃又遇到。我問一個與我投契,來自台灣的女銷售員,她說:「那是工廠的阿頭,韓國很多護膚品牌子,其實來 自同一間廠。」我立刻遞上名片,着她若知道下次「廠佬」出巡,麻煩通知我,我想直接向他們入貨。誰知這個台灣女子幾個月後,寄電郵向我說家中有事,問我借 三萬元港幣。我當然十分掙扎,她信得過嗎?但她連身份證副本都寄給我,我當賭一鋪,便匯錢給她。好心有好報,她不但還錢給我,從此更成了我的「二五仔」, 告訴我工廠的聯絡資料。

硬食「豬頭骨」

透過「二五仔」打聽,終於聯絡上廠家,但初時都是一些中小型工廠。雖則這班廠家會說英語,但相約他們傾生意時,我仍然膽戰心驚,他們很強硬,我一講價他們 便「發」,故最初我不敢講價,更要硬食「豬頭骨」。記得當初向他們買Etude House三千支BB霜,他們要求我兼買「責貨」的爽膚水套裝,共三萬元港幣,他們才把每支BB霜的價格減一美元,即足足便宜七、八元港幣。除了 Etude House,我還會向他們買入一些連卡佛等專櫃少有的新進牌子如innisfree、韓國人氣樂隊組合CNBLUE代言的Holika Holika等,原因是來貨價平,每件貨十多元,但我可以賣逾百元,毛利八成。不過,內地人始終喜歡大牌子,於是又入了些雪花秀,不過成本高,毛利只有三 成,因此我只花了十萬元入貨。 現時每隔三個月,我便會飛去韓國與廠家打交道,每次買成萬元一個的LV、PRADA手袋去「拉關係」。但韓國大男人主義,收到手袋仍不滿地說:「呢個我都 有啦。」我惟有跟他們道歉,皮笑肉不笑地說:「下次送新款的。」有時與廠商進餐,辣到我嘴唇如「孖膶腸」,仍死頂要話「唔辣」,其實都是希望下次來新貨 時,他們多給我幾元折扣。現時能夠直接向廠家入貨,比韓國的零售店入貨,每支成本平十多元。如一支雪花秀妝底霜,我賣三百七十元,比香港的專櫃平近四成, 比莎莎及卓悅平一成。我知道做批發賺得多,但入貨量大,故所需資金亦多。例如內地熱賣的Etude House BB霜,廠家要求每次最少要入三千支,一批貨最少逾十萬港元。為了多個途徑去貨,四個月前,我在銅鑼灣地帶開分店。幸好,去年初一個台灣客開護膚品店,竟 向我買入十八萬元貨,我要求他先落訂六成,然後再向家人借了逾四十萬元,才夠錢讓我走向批發之路。現時每月淨賺十六萬元,但我不會亂花錢,因為做批發,要 有足夠的彈藥,我每月會買入最少二十萬至五十萬元存貨,使有足夠的貨賣予突然「殺到」的大陸客。

韓國人嗌難賺

水貨韓國護膚品成行成市,同樣位於太子聯合廣場地下,亦有一家「韓潮館」,老闆是韓國人金先生。開業三年,「韓潮館」每月有十五萬元營業額,未扣除老闆人 工,盈利只有二萬元。金先生是一位操不純正廣東話的韓國人,曾到澳洲留學的他,除了懂韓文外,亦能說流利英語。他透過在韓國化妝品公司打工的朋友,以折扣 一成至兩成半取貨,再以貨品正價高約一成出售,毛利約三成半。他們認為香港人直接接觸廠家買貨是無可能:「韓國人英文好差,佢哋連email都要用韓文 打。」不過,他根本未試過亦未有打算向廠商直接入貨,他說:「我覺得未係時候,我諗嗰啲拎一次貨起碼都要幾萬蚊,我哋呢啲細鋪仲未做得到。」事實上,除了 在facebook開設專頁及在U Magazine上寫韓國旅遊文章外,他們在價錢競爭上,只以減價迎戰,相比Joey較為被動,金太Adie說:「愈來愈多人賣韓國化妝品,旺角都多咗好 幾間,以前價錢仲可以提高啲,而家賣得好平。」曾有客人表示其他店鋪賣得較平,令他們試過要減價一成半吸客。「唯有睇吓邊度可以降低成本,例如只用船運, 又會夾埋其他鋪頭一齊入貨,大量入就會平啲。」甚至為了一個小偷,而用膠紙封了部分貨架,令客人不能拿貨物上手看,「之前試過俾人偷走咗支雪花秀,唯有咁 做。」Adie說。

營業資料(12/2011)(香工)

營業總額:$780,000租金:$10,000人工#:$20,000入貨:$580,000雜費:$8,000盈利:$162,000#兩名全職員 工,未包老闆人工

開業資料(6/2011)(香工)

租金*:$30,000入貨:$200,000裝修:$20,000雜費:$2,000總投資:$252,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7

大陸科水$20億 陳方安生細佬搞私院

2012-2-2 NM




骨科名醫、陳方安生胞弟方津生, 在本港醫學界一直聲譽甚高,他做過香港醫學會會長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二年擔任聖保祿醫院院長,接替因中風退下來的叔父方心讓醫生,但做了六年就離 開,專注中環私人骨科中心的業務。

但野心勃勃的方津生,一直希望大搞私家醫院服務,近年不斷拉攏各方人馬,運用與大陸醫學界及政界的關係,引入財團投資香港興建私家醫院,更得到由方心讓創 辦的香港復康會支持,將該會位於藍田的戴麟趾夫人復康中心改建為全科私家醫院,涉及的資金高達二十億元,屆時方津生將出任醫院院長。

計劃興建的私家醫院位於藍田復康徑七號,距離藍田港鐵站只有十分鐘路程,現址為只得兩層高的戴麟趾夫人復康中心,已有五十多年歷史,土地由香港復康會持 有,現改名為香港復康會藍田綜合中心,平日常見有復康巴士接載老人家出入。

地政署收到申請

戴麟趾復康中心本來自九一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接收管理,但十年前轉由復康會以自負盈虧方式經營,醫管局前專業事務及人力資源總監、骨科醫生高永文說:「以前 好多政府醫院嘅復康病人都去戴麟趾,瑪嘉烈醫院都send病人去嘅,但近年復康病人愈來愈多,中心容量唔大,得一百張床,咁細點夠全香港復康病人用!幾年 前復康會同醫管局協議,將中心斬纜獨立經營,醫管局就用聯網分區醫院照顧番復康病人,大家各行各路。呢度交通方便,用來改為私家醫院好理想。」地政總署向 本刊表示,九龍東地政署剛於一月十三日收到復康會申請,提出將該地改為醫院用途,現正等待復康會提交詳細土地更改內容作進一步處理。香港復康會會長李文彬 接受訪問時就說,政府原則上已同意發展私院的計劃,「而家好多私家醫院都爆滿,病人好難先搵到床位,我哋睇到呢個需要,想為香港好,決定嘗試將復康中心變 做醫院,香港土地資源咁寶貴,如果唔好好利用,係唔盡責。」會計師出身的李文彬又說:「我哋知道呢個係挑戰高難度,因為建醫院好貴,相信呢間要十幾二十 億。我哋復康會算財政穩健,但唔係好多錢(一一年捐款九千三百多萬元,盈餘五百四十多萬元)而家問銀行借錢你估咁易呀,唔係借一二千蚊,係講緊十到二十 億,呢個係好大風險,方津生負責financing同請醫生,佢做咗醫療幾十年,我絕對冇懷疑佢嘅能力。」據悉醫院會提供全科服務,由於中心面積有限,只 能提供約二百至三百張床位,以骨科為主打,令方津生可以大展拳腳。

星級陣容班底

事實上,方津生在整個改建計劃上擔任關鍵角色,他為此成立了「港上醫務發展有限公司」(Hong Kong Shanghai Medical Development Limited),他是公司大股東,佔約五成股份,第二大股東為霍英東兒子霍文遜,持有一成股權;另外,於海外註冊、背景神秘的「尚啟有限公 司」(Shang Qi Co Ltd)則持有百分之五股權,其餘股份則分散由高永文、蘇澤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國棟、呼吸系統專科醫生陳真光及前港大心臟科教授劉柱柏等人持有。而前 房協主席及市區重建督導委員會成員李頌熹則擔任公司首任董事。「李頌熹熟悉土地程序,幫助復康會改變土地用途,過城規呢一關;蘇澤光做財務管理顧問,霍醫 生的仁德醫務中心有好多外科名醫,可以替醫院組成一個強大醫療團隊。」消息人士說。高永文向本刊坦言,他和方津生及潘德鄰一直都想在國內發展醫療業務, 「我○五年離開醫管局時已有此概念,以前喺醫管局做,每個月都有同內地醫療管理團交流,講醫院發展,方醫生同潘醫生喺呢方面志同道合,三個人經常飛去北 京、天津、上海同珠三角等地方搵發展機會,所以間公司名有上海含意。我哋可以提供醫療及技術管理,大陸嗰邊可提供土地及資金,但睇嚇睇嚇發現原來唔係咁簡 單,有時市領導有變化,傾嘅嘢又要從頭來過,或者有時又會有土地產權不清,土地偏遠等問題。但醫療產業係一個大商機,佢唔單只係一種福利,亦係一個商品, 香港政府都話要發展。」眼見在國內發展未有眉目,方津生等人便將視線轉移回香港,四處覓地,並打香港復康會主意。方津生曾任復康會主席,現為該會董事,其 叔父方心讓更是復康會創辦人,曾任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一年獲授大紫荊勛章,後來因兩度中風於○九年逝世。方津生運用其在香港復康會的影響力,說服 董事局將中心改建為醫院。根據衞生署《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申請者須符合人手、房舍及設備等的要求,才會獲批簽發私家醫院牌照,因此方津生除 了拉攏醫生及管理人才外,已積極購買儀器及找設計師設計新院大樓,而政府近年鼓勵發展醫療產業,加上有「星級陣容」,獲批機會甚高。

拉攏胡錦濤骨醫

之後就是解決資金問題。方津生近年經常上京,與大陸人馬搭上關係。消息人士指出,方津生已成功拉攏北京財團投資,而他與北京解放軍301醫院骨科主任王岩 更是關係密切。王岩是解放軍軍醫,軍銜至少將;他是江澤民、胡錦濤的骨醫,近年兩次被胡錦濤授予一等功,表揚其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災抗震功績。去年中華 醫學會在北京舉辦第六屆國際學術大會,王岩是大會主席,方津生亦獲邀以香港骨科醫學院代表身份出席。而身為人大代表的方津生,亦是今屆和上屆的特首選舉委 員會醫學界代表,屬建制派人物,和其胞姐陳方安生作風可謂截然不同。

方津生和國內關係密切,其在中環美國銀行中心十一樓的骨科中心,經常有來自大陸的病人,護士表示,方醫生每次診金至少一千元,但依然爆滿,新症要等兩至三 星期。上週五早上,記者就看到一名拿著北京市海淀醫院X光片的男士來見方津生,睇症後隨即在診所做物理治療,四星期再來覆診。北京市海淀醫院前身是中共中 央華北局黨校衞生科,是北京大型綜合醫院之一。

該中環骨科中心於○四年開業,是方津生透過公司購入,當時方正出任聖保祿醫院院長,一身兼兩職,後來因為想全心投入於骨科診所業務,於是卸下院長管理職 務,並部署建院計劃,消息人士說:「其實香港復康會喺薄扶林仲有個麥理浩復康中心,塊地大過藍田好多,但而家仲係由醫管局管理,仲未甩得,佢哋下一步就係 想要埋呢塊地再起私家醫院,到時真係愈做愈大啦。但始終資金來自大陸,透明度係一個問題,而且週一嶽又話喺三月公開拍賣土地起私院,到時又會有人嘈話點解 政府唔拎復康會塊地公開拍賣,係咪明益方津生先!」

記者上週五找方津生追問發展大計,他竟走後門離開,之後直往機場離港,本週日才回港,他透過秘書表示一切找李文彬回應。記者問李文彬若資金來自大陸是否可 靠時,李即時拉高聲線說:「你擔心咩?你驚洗黑錢呀?我哋仲緊張呀,聲譽對我哋好重要,資金而家仲未傾好,大陸同香港財團都會搵,你估搵財團投資實賺o 架?但我哋嘅宗旨係賺到錢唔會入任何人嘅袋,會全部落番醫院營運裡面,呢個係大原則,我做會長一日,都不容許呢啲事情發生。」

港中未有著落

這邊廂政府開綠燈批地予復康會起私院,但那邊廂被業主聖公會逼遷而走投無路的港中醫院,則依然為「冇地」而煩惱,港中執行董事、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 霖希望政府重新考慮借出贊育醫院,給港中一條生路,「政府親疏有別囉!我哋港中有五十幾年歷史,擁有一個運作多年嘅管治文化,雖然聲譽唔及養和,但都無發 生過咩醫療事故,而贊育未來都未有任何發展計劃,點解唔借俾我哋繼續生存呢?起醫院唔係拉雜成軍,呢度搵個工程師,嗰度請個建築師就得,最重要係有經驗同 良好管治體系,確保病人的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