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聚豪揸足四年賺一成就走中環在線:林奮強賣樓唔認睇淡 李華華


2008-12-19  AppleDaily


 

地產大好友、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奮強,一向對樓市前景甚為樂觀,自從06年初轉做瑞銀基金經理,同樣活躍於地產市場,不過,今年就見佢陸續出貨。

通街平貨計劃換馬

佢 啱啱以1768萬元沽咗件大埔聚豪天下單號屋,件貨喺04年底用1600萬元買番嚟,一直收租,揸咗4年,今次賣出賬面只升咗一成,賺168萬;扣埋佣金 同釐印費等支出,淨袋80幾萬。同佢今年初賣出嘅另一件聚豪天下單號屋,同樣揸4年,但一鋪勁賺1017萬,升值近七成相比,相差好遠,唔夠一年賺少好多 喎,咁都肯賣,唔通睇淡後市?林奮強同華華講,佢喺地產市場向來有買有賣,今次出貨亦唔係睇淡後市,只係覺得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有唔少抵買嘅資產,好似 外國公司嘅債券、亞洲股票同埋香港物業,所以換吓貨。不過,唔係咁多港人具有世界投資眼光,投資者要因應自己承受風險能力出擊。

奧運站綁住八千萬

雖 然話o依家個市同年初有天淵之別,但佢認為香港樓宇供應始終少,息口又低,唔使太過悲觀喎。聽講,大好友今年初夥拍瑞銀同事王震宇,喺奧運站掃咗唔少貨, 主要係維港灣同帝柏海灣複式,用咗超過8000萬,好似話帝柏海灣嘅1座複式成功踢契,o依家總共揸住4件複式,部份放租。至於吸引唔少金融巨擘入市嘅九 龍站豪宅,聽聞大好友都有7至8件喺手。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55

租赁过渡三四年 杜双华团队或撤离日钢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5/20090915034207212.html


每经记者  张超  发自日照

        在按照重组协议租赁经营一手创办的日照钢铁后,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第一次做出了“撤出日照”的假设。

        “即使我们这个团队撤出日照了,也不能让接管的人说日钢给山钢留了个烂班子、贪队伍。”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日照钢铁集团 (以下简称日钢)9月7日召开的150多位厂部级以上职员参加的内部协调会的会议记录上,杜双华如此表述,这也迎合了外界对这位燕赵汉子将退出日钢的猜 测。

        “按照协议内容约定,签约后我们原管理团队将作为租赁方继续经营管理日钢资产,直到山钢日照新公司一期投产之后为止。”杜双华对山钢重组日钢过渡期进行部署,该会议的主旨就是传达9月6日山钢重组日钢的协议。

租赁期为谈判预留时间

        “山钢给了我们3、4年的租赁期,重组后盈亏自负。一方面是对我们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杜双华说。

        这个租赁期即是此前媒体报道的“过渡期”。山东省国资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省政府正在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规划,其中以日照精品钢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是“三带”中的“一带”,“精品钢基地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山钢日照精品钢项目建成投产大概需要三~五年(建设)周期。”日钢秘书处主任赵永钦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在这一时间内,日钢现有管理层仍旧负责企业的运转管理。“这个过程短则三年、长则四年。”杜双华也证实。

        记者在日照调查期间发现,虽然刚刚签约了没几天,精品钢基地也没有动工建设,但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立,并在日照市建设银 行济南路分行租赁了办公场所。“两个月前他们(山钢)就在这里了,铁矿石(办公室)也在这里。”银行一楼的保安告诉记者。昨天,山钢内部人士证实,该办公 室“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

        “山钢‘收编’日钢的决心由来已久,只不过涉及各项经营细节,才久拖未决。”有商务部研究员表示。

        “现在的(重组协议)只是达成了一个大的框架,具体的人、财、物还在进行进一步的谈判。”日钢集团方姓女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双方已经在日照成立了专门的谈判小组,谈判内容“包括资产、债务债权、人员安置、土地等30多项”。

        “(谈判)刚刚开始。”记者昨天致电该办公室时,相关人士拒绝透露谈判进程,并表示谈判结果须汇报山东省政府后才能对外发布。

        “谈判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赵永钦也表示,此前协议中规定180天内完成谈判,但鉴于30多个细节谈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80天只是基本设想,也可能延期。”

        “租赁期是给(具体细节)谈判预留的时间。”上述研究员表示,租赁期截至  “山钢日照新公司一期投产”是个含混的时间节点,协议的细节 谈判将成为租赁期长短的有效依据,但他认为谈判周期也很难缩短。“开源控股近30%的股权、两万多名员工去留等问题最为棘手。”

杜双华酝酿撤退?

        一向沉默寡言的杜双华9月7日首次露出了“撤出”的口风,虽然仅仅是一个假设,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假设是杜双华团队“留给未来的台阶”。

        “杜双华已经多次阻止山钢入主,甚至动用‘借壳上市’等招数,与山钢和政府交恶已经非常明显。”有社科院研究人士说,租赁期结束后,日钢 将成为山东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其人事任命须通过国资委和山钢审批。重组之后,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将发生相应调整,同时为保证下属企业“听话”,“ 山钢人”会大量进入新日钢,这也将挤压杜双华团队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虽然重组细节尚未确定,但山东省方面已经有了“去杜双华化”的框架,即推动日钢新公司整体上市,并通过二级市场全面回购杜双华等原股东所持33%的股权,以实现山钢完全控股日钢。

        昨天,日钢管理人士已向记者默认该框架确实存在,但他拒绝对杜双华关于“团队退出日钢”的假设作出评论。

        记者在日钢家属区随机采访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员工认同“团队退出日钢”的假设。

        在双方签署的协议里,明确要求杜双华租赁期内必须在任。那租赁期结束后呢?

        “需要听从省里的任命。”赵永钦答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4

苹果四年研发成本仅为微软七分之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5MMDAwMDE3OTM5Mg.html
5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在不断推出革命性的新产品,保持强劲增长步伐的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过 去四年里,苹果的研发支出仅达微软的七分之一,而在这一期间苹果相继推出了iPhone和iPad等“杀手级”优秀产品,使公司年营收从250亿美元大增 至430亿美元。苹果多年来一直主要依赖内生增长,而非通过并购扩大规模,过去25年来,苹果每年平均只收购了1家公司。而仅在过去四年 里,微软、谷歌和思科就分别收购了45家、40家和30家公司。图为2009年七大科技巨头研发成本支出比较而在研发成本利用效率方面,苹果的成就尤为惊人。在过去四年里, 苹果共投入46亿美元研发支出,而同期年营收从250亿美元增长至430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软在这四年里投入了310亿美元 研发支出,几乎达到苹果的7倍;思科和英特尔同期研发支出也达到苹果的4倍左右,分别投入了190亿美元和230亿美元。考虑到苹果在这一期间推出了 iPhone、iPad,这更显得难能可贵。事实上,有传言称苹果开发iPhone仅花费了1.5亿美元,且除收购触控技术公司 FingerWorks外,完全依赖自主研发。分析人士指出,创新已经成为苹果员工的“基因”,苹果在经历了90年代的困难期之后,学会了 如何通过创新求得生存。而微软和英特尔等巨头在各自领域取得近乎垄断的地位后,创新步伐有所减缓,不得不依赖耗资巨大的收购等方法来向新领域扩张。微软在 平板电脑项目Courier和互联网业务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都未取得良好效果。谷歌一直试图多元化收入来源,并为此进行了70次收购,但目前搜索业务收 入仍占总收入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8

張志強掌握四元素 四年賺二十倍的成功心法

2010-10-25  TWM




跟對師父三十歲呆薪族變投資達人當大多數的年輕人踏入社會後,立志要在三十歲以前存下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時,今年三十歲的張志強已經累積了數千萬元身價,理工科出身的他,在﹁投資師父﹂張献祥帶領下,短短近四年時間成功完成了夢想的第一步。

撰文‧林心怡

如何在短短四年內,將財富迅速累積二十倍,身價數千萬元?今年才三十歲、現任呂張投資團隊研究員的張志強,確實靠股票投資做到了!最難得的是,在歷經前波金融海嘯,讓獲利戰果一度歸零的慘痛教訓後,他依舊留在市場,把錢從股市賺回來,重拾千萬元身價,羨煞不少昔日同窗。

﹁志強之所以能夠比同儕更快累積到逾千萬元的財富,其實跟他興趣廣泛、努力學習與不吝請益前輩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說話的是呂張投資團隊的總經理張献祥,也是張志強口中影響他股市投資觀念最大、最重要的投資師父。

清 大動力機械系畢業,接著攻讀交大電機控制所的張志強,從大學時期就對股票投資有興趣,畢業後,帶著自己從小到大存下的七十萬元,花了半年的時間遊遍了歐、 美、日等十九個國家,大開自己的眼界;不同於大多數昔日理工科同學立志成為工程師,張志強選擇了呂張投資團隊成為他的第一份工作,﹁理由很簡單,就是我想 在股市賺大錢!﹂張志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出,一開始踏入這個行業的夢想。

理工科高材生踏入投資領域初嘗甜頭失去戒心 連吃兩次苦頭原來,出身小康家庭的張志強,父親是平凡的高中老師、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從小興趣廣泛的他,喜歡旅遊,對奢華的精品、汽車頗有研究,為了讓生 活更有品質,張志強口中﹁賺大錢﹂這個有點﹁銅臭味﹂的夢想,就在﹁師父﹂張献祥的帶領下開始慢慢實現。

細數張志強從二○○七年進呂張投資 團隊後,到○九年十二月底的這段日子,雖然台股整體大盤指數只漲了二%,但卻是張志強個人財富累積二十倍的關鍵時刻,○七年三月張志強進入呂張投資團隊 時,剛好正逢台股大多頭,大盤指數由三月的七九○一點一路漲到十月的九八五九點,搭配融資操作,一開始的確讓張志強嘗到獲利的甜頭。

初生之 犢不畏虎,尤其一下子成功,一度讓他對投資市場失去戒心,因此接下來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卻讓他提早嘗到投資失敗。﹁因為接下來的兩波大跌,我完全沒躲 過!﹂張志強苦笑著說,不論是從九八五九點至七三八四點跌幅高達二五%,以及從九三○九點至三九五五點的重挫五八%,全都無一倖免。

在金融海嘯中,張志強從頭到尾都維持高持股比重,當時他和大多數投資人一樣,認為持有的股票本益比都已低到六倍、七倍了,股價再跌也有限,結果手中持股還是一路往下掉,不但把之前獲利的五百多萬元全數吐回去,還遭遇剛買進的高價股陞泰因廠房失火,連跌四根停板的虧損窘境。

﹁ 環境、創意、努力、經驗﹂不逆勢而為、懂得等待的成功元素眼看著原本資產獲利如江河日下,一去不復返,張志強一度相當沮喪,他說當時呂總監(呂宗耀)卻依 舊要求團隊要打起精神,積極發掘下一個投資機會,張献祥也不斷地鼓勵他:「只有留在台股市場,熬過最艱困的環境,同時不斷修正自己的選股與操作邏輯,才有 機會逆轉勝,重新累積財富。﹂張志強說,當時張献祥最常跟他分享的觀念:﹁環境、創意、努力、經驗﹂是投資成功的四個重要元素,後三者是﹁必要﹂,但環境 才﹁最重要﹂,﹁他常勸我,不要逆勢而為,沒有環境,後三者做得再多,也是枉然,當環境不對時,當下一定要降低持股比重,做到小賠大賺,才能持盈保泰。﹂ 也正因張献祥的鼓勵與支持,讓投資台股資歷不算長的張志強,○八年遭遇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後,依舊對市場保有信心,不放棄對好公司的研究,使他得以在○九年的台股復甦期,再次累積到財富。

其實,不只是建立投資信心,張献祥還傳授張志強許多投資策略的邏輯,以及產業分析、拜訪公司的技巧。在選股方向上,首先就是要懂得﹁聚焦與持股重壓﹂,聚焦投資自己熟悉的產業或企業,並避開投資自己不懂的領域,當大盤主流產業在你不熟悉的類股時,要「懂得等待」。

在股市操作上,要持股重壓,持股在精不在多,分散投資並不能分散風險,主張持股不必超過三檔、股市投資無須短進短出,能賺五○%的標的,不要只賺七%就出場,要把目標火力集中在能賺三○%至一○○%的公司,才能真正累積到財富。

誠如張献祥的投資邏輯,張志強有逾九成財富是來自重壓個股,而重壓的理由,來自於﹁師父﹂傳授他股市投資的四部曲。

不聽單一公司說法

分析產業下功夫 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首先,他會先挑選產業趨勢向上的公司,除了拜訪公司,也會向產業上下游供應鏈與通路商探詢消息,分析產業狀況;其次,追蹤每月營收的成長性,選出最值得投資的公司;另外,為了做好風險控管,他還會進一步篩選財務體質佳的公司,例如負債比低於四○%、速動比高於一一○%,以及流動比高於一三○%的企業。

○ 九年讓張志強財富倍增的主要標的,就是來自於他在當年第一季末,抓對了被動元件族群景氣從底部向上的趨勢,進而重壓的結果。當時他的操作策略是,當布局的 一至二檔被動元件股票獲利了結後,再發掘另外更有潛力的標的操作,並搭配融資買賣、拉高投資槓桿,讓他在股市中重新反敗為勝,○九年底整體獲利高達數千萬 元。

﹁就如同献祥所說的,股價要能倍數獲利,必須要有強勁的基本面支撐才行,光看技術分析是看不出來的!﹂張志強分析,當初他會重壓被動元 件個股的裡由有二:首先,在金融海嘯後,日系被動元件大廠積極減產與大幅裁員,使得○九年第一季稼動率僅三○%,因此當○九年消費性電子如NB、LCD TV等急單效應發生時,日商產能難以供應需求,轉與台廠合作,使得台廠藉由幫日系品牌代工,打入以往大多只用日系被動元件的龐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其次,急單效應與消費性電子需求增溫,被動元件供不應求,造成海外通路商出現缺貨現象,在客戶轉單台廠,價格回穩下,○九年台灣被動元件廠商,不論在營收與毛利率,都同步上揚。

只 是,不同產業股價的評價方式也不盡相同。張志強指出,像是他近期看好的營建股大漢建設,就是以其持有的土地資產推估合理價,而非利用單純的本益比評估。他 指出,大漢建設除了有龍巖人本合併的獲利題材、明年EPS上看五元等利多,旗下土地資產市值粗估至少四百億元,若以股本三十億元來看,合理價位推估至少一 三○元。

最後還要評估企業經營者在經營公司的積極度。﹁例如,有時候公司財務數字表現亮眼,並不代表與公司股價漲幅成正相關。﹂張志強舉例,﹁比方說,我就曾投資過一家A公司,該公司不但每月營收與獲利數字都表現不錯,且每年的EPS平均都在十元左右,但最後還是虧損出場。﹂張志強分析,問題就出在該公司經營者,對其在市場的股價漠不關心。

撥出資金配置不動產

累積財富後 分散風險保有戰果﹁投資一家企業的管理階層,最好就是出資的老闆,尤其是要那種會積極創造公司獲利,無法容忍公司股價被低估的經營者。﹂張献祥補充說道。因此,現在張志強選股不但會關心企業經營數字表現,同時也會避開長期對市場價值漠不關心的公司

﹁ 當資產累積到一定財富後,一定要撥出部分資金買房子,最好不要貸款,因為擁有房地產,能讓你在遇到像金融海嘯這種較大的系統性風險時,保有戰果,並且成為 資金調度的最佳寶庫。﹂張献祥教他,累積了數千萬元的財富,就該配置不動產,分散股市投資風險。﹁另外,從献祥身上我還學會一招,那就是股市與房市通常會 是經濟的先行指標,他常利用周末看房子來觀察房市狀況,並進一步藉由房市了解目前整體經濟情形,增加股市股資勝算。﹂張志強笑著說。

此外,張志強認為網路的PTT(批踢踢實業坊)上很多的內容,甚至都比新聞來得早,這些第一手訊息都是從拜訪公司也得不到的,可以更周全的判斷一家公司

又 例如逛一圈光華商場,什麼產品最夯?哪個品牌賣最好?大概都可全部了解,這在分析當前產業狀況時,可幫助在投資上做出非常多的判斷。去年底,張志強想換日 系高價的NB(筆記型電腦),結果不但要先付訂金,還得再等一個月,這讓他對於當時NB相關零組件看法相當樂觀,並從NB上下游來找尋相關公司,事後證明,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NB表現比往年要好。

張献祥表示,﹁其實志強真的很認真,每天都在公司研究整理資料到晚上十一點才走,即使遇到股市重挫,仍不放棄研究發掘下一個好的投資標的,也常主動與我或同業請教及交換資訊,我們幾乎連持股標的都差不多。﹂兩人有默契的相視而笑,亦師亦友、互相打氣的好交情溢於言表。

投資師父:張献祥

出生於1970年,現為呂張投資研究團隊總經理,曾任大眾銀投顧總經理,2001年與前大眾銀投顧總監呂宗耀合作,專長以走在第一線拜訪上市櫃與興櫃公司,並從產業面與公司財務分析,發掘值得投資的「小而美」標的。

師父教我的絕招

聚焦重壓

挑對產業,聚焦重壓:選對趨勢向上,每月營收成長,篩選財務體質佳的公司,且企業經營者對公司經營必須積極,進而聚焦持股重壓,持股不超過3檔,聚焦能賺30%至100%的標的。

「環境、創意、努力、經驗」

是投資成功四要素:

後三者是「必要」,但環境才是「最重要」,不要逆勢而為,環境完全不對時,當下一定要降低持股比重,做到小賠大賺,才能持盈保泰。

張志強

出生:1980年

現職:呂張投資團隊研究員學歷:清大動力機械系、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

投資資歷:4年

私房股

雷科(6207)

大漢(5530)

光頡(3624興櫃)

經典投資戰役

2007年3月~2008年5月彩富 (漲幅60%)、慧友(漲幅40%)

昇達科(漲幅60%)

2009年

百一(漲幅150%)、金山電(漲幅100%)、美磊、奇力新、興勤、長華4檔(漲幅40%~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69

小五金廠 連十四年賺逾一個股本

2010-11-22 TCW




「我賣的不是產品,我是賣服務的!」很難想像,說這句話的竟然是一位傳統五金業的老闆。

他賣的是滑軌,一種能讓抽屜、櫃子等器具在軌道上移動的機械裝置;有需要移動的物品,就有可能用到它。

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滑軌,在一件家具或廚櫃上所占的成本,有時連一%都不到,振躍卻靠著只賣這一項產品,從成立第二年以來,連續十四年,每年EPS(每股稅 後盈餘)都超過十元,等於每年賺一個資本額以上,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高階辦公家具滑軌供應商,市占率超過三成。這些成績,使振躍近兩年來連續獲得十五個 獎。

頂碩士光環接家業 不甘做配銷,想變製造商

在振躍執行長陳萬來的眼中,滑軌,是這個世界的「靈魂配角」,「沒有人會注意到它,但沒有它就不行。」陳萬來腦袋裡的這個定位,讓他一路走來始終確信,這 個不起眼的小玩意是可長可久的事業。但,只是專注還不夠,用超越傳統工匠思維的角度,為這小五金的生意不斷加值,才是振躍勝出之處。

不同於許多傳產老闆多為黑手出身,現年四十五歲的陳萬來頂著電子研究所碩士學歷,原本在電子公司當研發部主管,民國八十五年,從事國內五金配銷的大姊陳碧蘭,希望他幫忙拓展海外市場,給他兩百萬元成立公司。

既然要創業,陳萬來就不甘只做配銷,他認為,若能把一項產品做到精,一定能為沉悶的五金生意開創新局。即使這輩子從沒操作過生產機台,但「轉型為製造商」的想法,已悄悄在陳萬來的心中萌芽。

找大陸廠合作衝產能 自掏腰包,提供機器技術

在多達一、兩萬種五金產品中,陳萬來之所以選擇滑軌,除了認定它是「靈魂配角」外,也是觀察國外趨勢的結論。他發覺,滑軌雖小,但歐美許多大廠並未棄守這個領域,「表示滑軌市場不像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是很有前景的。」

不過,當時國內已經有七家滑軌製造廠,「如果我只是去開第八家,沒有效益。」陳萬來說,台灣的工廠有技術,但缺乏整合力與行銷力,想要不一樣,就要有破壞式創新。他於是展開一趟縝密計畫,一方面布局低成本的產能,另方面快速建立客戶網絡。

在產能部分,他決定去大陸,當時大陸做的都是低檔的粉體烤漆滑軌,還沒人做精密鋼珠滑軌,他找上一家擁有一千五百人的大工廠,提供它生產設備、技術、材料,甚至訂單,對方只要幫他生產就好了。

「所有機器設備都由我出資購買,但歸為他的公司資產,他只要用我(賣掉產品後)替他賺來的錢還我,而且只還七成,他沒有理由不答應。」

與台灣業者搭配供貨 拚低價,打入宜家供應鏈

與此同時,陳萬來也先找台灣廠商搭配供貨,透過外貿協會接洽國外五金配銷商,以超低價搶客,「一個貨櫃一百萬元,我只賺一萬元,等於沒在賺。」陳萬來犧牲初期獲利,建立客戶關係,等到九個月後,大陸工廠投產,成本瞬間降低近四成。

因為價格優勢,振躍一量產就拿到丹麥第一大五金進口商Nissenpack的訂單,順勢打入宜家家居(IKEA)供應鏈,第二年賣到三十五個國家,第五年達到六十國。這時,嚴格說來還只是貿易商的振躍,認為轉型的時機到了。

民國八十九年,陳萬來和做滑軌的國際大廠直接接觸,他去拜訪歐洲最大滑軌製造廠之一的海蒂斯(Hettich)亞洲總部的總經理時,「對方翻了一下我的提案計畫,不到十秒鐘,就往門外丟!」

陳萬來知道對方只是要助長氣勢,其實振躍低三成的價差,有絕對優勢。三天後,他帶著相同的提案再度登門,這次對方坐下來談,三個月後,振躍成為海蒂斯在大陸第一家鋼珠滑軌代工廠。接著,其他大廠也紛紛轉單。

回台設廠轉型服務業 產品多樣少量,接受客製

然而,民國九十二年,振躍最大的大陸代工廠商以振躍的名義,私自接單,搶走近四十%的老客戶,這一擊讓陳萬來意識到,他必須再度轉型,跳到更高階的市場才行,毅然決定回台灣設廠;這一步,也完成了他自廠自產自銷的目標。

陳萬來評估,台灣有完整的供應鏈和配套廠商,人力素質也比較好,適合製造高檔產品。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動化設備和人力優勢,原本在大陸一條需要三十人的生 產線,可縮減成四到六人,「所以我可以把和大陸廠做的價差維持在三%以內,對老客戶來說,就像是從經濟艙升級為商務艙,卻只差三%的價錢。」

一般木製家具的滑軌必須承受兩萬次的拖拉,鐵製家具約五萬次,振躍做的高檔產品是十五萬次,用於辦公家具、影印機設備、高級廚具、電冰箱以及汽車置物櫃、 扶手。「滑軌什麼都用得上,只要研發出更高檔的,不愁沒有利潤與商機。」陳萬來在自己設廠的第一年,就接到美國第二大辦公家具廠海沃司(Haworth) 的訂單,更在今年打入日本前兩大影印機廠的供應鏈。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監張國棟表示,振躍回台設廠後,賣的是偏向多樣少量的高階產品,有高度的客製化能力,參與客戶研發和設計,並提供產業情報,「像是用服務業的態度在做製造業。」

在當貿易商時做製造業的事情,在製造業時又加入服務業的精神,就像走在設定好的滑順軌道上,振躍不斷進行輕巧、微妙卻又精準的「滑軌式」產業升級。現在被陳萬來定義為「製造服務業」的振躍已經有上興櫃掛牌計畫,期望把這傳奇繼續寫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6

賈伯斯 為何願花十四年上雲端?

2011-6-20  TCW




二○一一年六月六日,蘋果(Apple)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再次站上莫斯科尼會議中心(Moscone Center)的舞台,這次出手,他的企圖是:要把PC趕出資訊世界的核心!

為了這一天,賈伯斯已經等了十四年。

同樣是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在一九九七年那一次,賈伯斯也是一樣提出「雲端」,而當時只是一朵「小雲」;十四年前的賈伯斯當時預言,「未來我們不再把資料 存在個人電腦裡,」「讓硬體更輕、更小,甚至不要硬體。」那一個月,是他回到蘋果的第二年,蘋果股價每股只值四‧一美元,這就是華爾街對他夢想的評價。從 二○○○年開始,他兩次推出收費的雲端服務,卻都不成功。

用一套資料同步服務把所有軟硬體綁在一起

十四年後,同樣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賈伯斯端出了「iCloud」雲端服務,這個服務,將掀起資訊產業的另一波革命。而此時此刻,蘋果股價已經來到三百二十六美元,是十四年前的八十倍。

賈伯斯說:「十年前,我們最重要的觀點是,個人電腦才是個人數位生活的中心,」你的數位相機拍下的照片、錄影機錄的短片、iPod儲存的音樂,最後都要連上電腦,所有資料都要匯整在個人電腦裡,「但是,這幾年,這個模式已經逐漸崩潰了。」

「這是因為裝置已經改變了,」他解釋。現在消費者的隨身裝置裡,資料已經多到難以計算,有照片、影片、音樂、通訊錄、行事曆、文件、電子郵件,種類雜亂到 難以計算,一個人可能擁有iPad、iPhone、iPod,要讓這些裝置全都擁有相同的資料內容,「就讓我搞得快瘋了。」

「我們的答案是,讓個人電腦降下來,變成只是一種裝置,」賈伯斯說,未來個人電腦將和iPhone一樣,不過是你瀏覽資訊的裝置之一,「我們要把你的數位生活中心,放到雲端上,」賈伯斯說。

「iCloud」是什麼?賈伯斯要怎麼用雲端改寫遊戲規則?

「iCloud」是一種雲端運算服務,更精確的說,這是一種幫你同步資料的服務,你在iPhone上修改的行事曆,不用你動手,你的PC和iPad上,就會同步顯示同樣的資料,系統還會按照你的設定,自動幫你把資訊分送到不同地方。

聽起來,「iCloud」不過是智慧型的資料同步服務,不過,這個產品的深度遠不只如此。

策略一:免費轉換用戶升級,直接使用雲端

蔚思品牌管理公司執行長方碩蔚,他的公司曾開發在美國iTunes排行第一名的軟體,他觀察,蘋果正在建立新的雲端價值鏈。

「蘋果會變成雲端服務最大的軍火供應商,」方碩蔚說,蘋果已經架起一個平台,讓軟體開發商,變成拉客戶上雲端的主要動力。

他分析, iTunes用戶目前有一億六千萬戶,未來只要升級軟體,這些人都能免費使用iCloud雲端服務。而依照iPad2、iPhone5發表後,用戶即將突破兩億人,都將使iCloud直接有兩億用戶納入雲端的系統。

策略二:提供平台開發雲端App,成本接近零

蘋果也宣布,每個用戶都可以免費使用五GB的網路空間,同時開放新的程式開發平台,這一步,將讓蘋果的程式開發大軍轉型成雲端服務開發大軍。

方碩蔚觀察,以前網路儲存空間是雲端服務開發商最大的成本,有蘋果的免費空間,「現在我甚至可以做出免費的雲端服務程式,」他計畫在兩個月內,推出自己的雲端服務。

以前,你是因為App商店裡的小程式改用iPhone;以後,你可能會因為他們開發出的雲端服務,改用蘋果的iCloud,例如,像玩憤怒鳥這樣的小遊 戲,以後你在iPhone上突破了新的關卡,換到iPad上不用重新開始,iPad和雲端自動同步,你直接能從下一關開始玩。

這次,賈伯斯在簡報結束前賣了個關子,「還有一個小東西,」他說,這個服務,就是蘋果的「iTunes Match」服務。

策略三:建立通路記錄使用喜好,賺資訊財

十年前,蘋果用iTunes建立線上賣音樂的服務,現在他要說服你,把所有的音樂都交給他。這個服務會掃描你電腦裡的所有音樂,替你從蘋果雲端的資料庫裡 挑出同樣的音樂,不管這些音樂是合法跟蘋果購買的,還是非法盜版的,蘋果都會照單全收,讓你在不同的設備上,都能聽到同樣的音樂,但這個服務只能適用於蘋 果的裝置上。

為什麼要這樣做?《華爾街日報》解釋,這是唱片業想從盜版音樂賺錢的新點子,既然擋不住盜版,乾脆想辦法把這些盜版音樂變成生財工具,對蘋果來說,還能拉開和競爭對手Google、亞馬遜(Amazon)的距離,這是過去線上音樂Napster也做過的生意。

一位電視台董事觀察,掌握你使用音樂的習慣,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從平常選曲,你就知道他的興趣了,」他分析,瞭解消費者之後,「以後連搜尋都不用了,」 蘋果可以直接推薦你有興趣的東西,「像歌曲,一個人常聽的歌,很少超過一百條。」把最珍貴的使用者資訊都吸上雲端,蘋果要切入Google和雅虎 (Yahoo)的網路廣告市場,就多了一項利器。

「這是國際音樂、電信公司的大變革,」他觀察,音樂之後,電視、電影、電子書、雜誌,會不會都被蘋果吸進去?掌握使用者的資訊,蘋果將會變成超強的內容通路。事實上,這次蘋果公布的新服務之一,就是訂閱服務,《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都已在蘋果的「雲」裡面。

這三大策略包含了現有蘋果用戶直接轉換到雲端、App將成為雲端服務的「超級業務員」,合心齊力把蘋果客戶送上雲端,以及最後達到追蹤消費者習慣,成為蘋果下一階段的獲利來源。

衝擊各產業PC、電信商競爭力變弱

誰會受影響?

第一個受害的是其他的雲端服務開發商,像Google和亞馬遜都將面臨挑戰,蘋果的iTunes Match服務和雲端儲存空間,更是指著亞馬遜打,這三家公司在雲端市場的競爭,直接影響他們相關的硬體出貨量,這些設備背後的代工廠和零組件廠,都是台灣公司。

第二個受害的,是生產個人電腦的廠商,「以後硬體會變得更不重要,」一家高科技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觀察,雲端服務賣的是一個個的合約,只要找一台能連上網的電腦就能運作,不管這是一台iPad,還是一台功能強大的個人電腦。

有兩億用戶和程式開發大軍撐腰,未來Google要和蘋果競爭,恐怕更加困難,「微軟在企業用戶上還有很大的市占率,」他分析,要反攻,只能靠企業換機的需求。

電信公司也可能因為蘋果的新服務受害,方碩蔚觀察,蘋果這次發表的新服務中,包括一項叫iMessage的新服務,未來蘋果的使用者之間,只要透過網路, 不用再付電信公司錢,就可以用網路免費傳簡訊、傳照片,以後,電信公司要收到利潤豐厚的簡訊費用,恐怕不會再那麼容易。生產黑莓機著名的RIM,也因為蘋 果跨入RIM擅長的傳訊服務,而股價大跌。

非蘋果手機陣營也受到威脅,原本Android陣營好不容易也建立起一批軟體開發大軍,今年秋天蘋果雲端服務正式推出後,將再次拉開和競爭者的距離。蘋果的開發商、內容供應商,則將因此獲益。

十年前,蘋果看到個人電腦成為數位中心的趨勢,打造了iTunes,從PC平台上把用戶的資訊吸進來,因此谷底翻身,股價從四美元,漲上六月十四日的三百二十六美元。

這一次大會中,蘋果已經在討論「後PC時代」,個人電腦不過只是處理資訊的眾多選擇之一,有了雲端服務之後,個人電腦使用的比例將逐漸下降,未來將出現主要靠平板電腦、手機上網的「無PC族」。

賈伯斯今秋啟動雲端服務之後,台灣倚賴的個人電腦產業,衝擊也將開始。雲端、軟體和媒體,才是下一波競爭的新核心。

【延伸閱讀】亞馬遜、Google如臨大敵——iCloud推出後的受益、受害者受益者1.App開發商原因:蘋果提供免費資源,開發雲端平台2.內容供應商原因:增加新銷售管道和商業模式

受害者1.雲端服務供應商如亞馬遜、Google原因:蘋果提供免費服務,雲端服務競爭日益激烈2.電信公司原因:新雲端服務可能威脅簡訊等收入來源3.個人電腦廠商 原因:個人電腦重要性下降,更容易被平板電腦等產品取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8

Private bank夢想折戟 「女王銀行」RBS入華四年盛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5/4NMDcyXzM1NTI4Ng.html

蘇格蘭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RBS)總部設在愛丁堡,不僅是英國最大的銀行,在整個歐洲,也堪稱大鱷。她的歷史,足夠輝煌。

2000年,RBS耗資210億英鎊,將比自己資本規模大3倍的國民西敏寺銀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NatWest)納入麾下,這單收購也讓RBS獲得了NatWest旗下著名私人銀行Coutts及其海外分支。

Coutts創建於1692年,由於為英國皇室提供服務,又被稱為「女王銀行」,擁有超過300年的私人銀行運作經驗。

2003 年10月,RBS以2.28億英鎊的對價,通過子公司Coutts收購德國裕寶聯合銀行(Bayerische Hypo-und Vereinsbank AG)旗下私人銀行Bank von Ernst Cie AG(下稱Bank von Ernst)。Bank von Ernst於1869年成立,總部位於蘇黎世。

2008年1月,Coutts國際業務正式更名為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RBS Coutts)。現在,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RBS Coutts)凝聚了歐洲兩家最資深的私人銀行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和數個世紀的私人銀行運作經驗,其亞洲業務則在新加坡和香港紮根。

以 NatWest在中國的首筆業務來計算,RBS在中國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2004年1月,蘇格蘭皇家銀行上海代表處成功升級為分行,之後北京代表處 也於2007年8月升級為分行。截至 2010 年底,RBS在中國境內共設立5家分行10家支行,但其業務主要優勢主要集中於批發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

然而,「女王銀行」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卻一路坎坷。

小試牛刀

2007年3月,RBS與中行合作,在上海開設私人銀行。這在當時被看做是銀行業的一次新的變革和轉型,為私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模式。

RBS 派出旗下的私人銀行分支Coutts為中行提供技術指導。但根據協議,雙方只是進行低層次的契約型合作,RBS僅負責中行私人銀行的招聘培訓、薪酬等級確 定、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等各項事宜,中行的私人銀行也並未涉及RBS的後台產品設計的合作,儘管產品的規劃、設計才是私人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按 照最初的合作意向,RBS希望與中行成立專門的私人銀行合資公司,但因RBS收購荷蘭銀行而致使談判暫時擱置。2007年底,雙方的合作開始出現問題,在 私人理財業務方面,RBS與中行的合作模式僅限於RBS向中行派顧問進行指導,原先設想的私人銀行合資公司,一直沒有成行。

2009年1月,RBS開始拋售其所持有的108億股中行H股,2個月後,中行對外宣佈,雙方仍保持正常的銀行合作,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經結束。Coutts則繼續在香港提供離岸私人銀行服務。

荷銀,不能承受之重

2007年10月,RBS財團完成一項重要收購——以約710億歐元的對價買下荷蘭銀行(ABN AMRO,下稱荷銀)。RBS集團財報指,通過此項收購,RBS獲得370萬新的零售客戶。

收 購完成後,RBS接收了荷銀的亞洲業務,包括荷銀在中國的13家分支機構、員工以及客戶和市場。RBS中國承繼了原荷銀(中國)業務條線結構,分設環球銀 行與市場部、環球現金管理及貿易融資部、工商金融服務部、零售金融服務部四大業務部門。在零售銀行方面,荷銀持有衍生產品執照、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QFII),可投資國內股票市場、同時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系統中的做市商。

然而,幾個月後,整合中的RBS就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嚴重打擊。2008年度財報顯示,RBS集團當年稅前虧損高達407億美元。反思之後,2009年2月,RBS宣佈其戰略重整計劃,決定在中國逐步退出零售及中小企業金融業務。

2010 年12月,RBS與星展銀行簽署「零元受讓」協議,將RBS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的零售及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客戶群、業務組合和相關員工轉移至星展銀行 (中國),但不涉及RBS在這三地的分支行轉讓。這項協議為業務轉移協議,並非兼併收購,不涉及任何現金投資,也不存在任何代償性補充協議。根據協 議,RBS約25000戶客戶及價值約9億美元的存款和理財產品將由星展銀行(中國)接收。

2010年底,星展銀行(中國)正式啟動接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在華零售及中小企業業務。

如今,這家老牌英資銀行在中國內地,僅經營批發業務及投行業務——4年後,RBS私人銀行業務又重新回到了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

台灣流通業教父的三十四年職場心法 統一超商徐重仁:再困難,也不讓夢想熄火!

2011-9-12  TWM




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接受本刊專 訪,暢談他的職場心法。

自三十多年前,徐重仁在日本接觸到「7-ELEVEn」後,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甚至掀起了台灣產業革命旋風,博得 「台灣流通業教父」美名。

但光環背後,卻是他對夢想的堅持與執著。

撰文‧林讓均

一九七六年,一 位在東京早稻田大學念書的台灣留學生,每天都到住處附近新開的便利商店轉一圈,他東看西看,甚至一待幾個小時,店老闆打量著這位每天報到的年輕人,內心思 忖著「他到底要做什麼?」

談職涯

有些人為錢工作,我是為理想而工作年輕人無視老闆探詢的眼神,完全被明亮的店鋪及現代化氣氛 吸引,眼中散發出興奮的光芒。每回離去之前,他總不自覺仰望大大的「7-ELEVEn」招牌,這個年輕人心中暗自許諾:「將來一定要在台灣開出這樣的一家 店。」「要在台灣開7-ELEVEn」的種子在年輕人心田滋長,日後發展超乎他的想像。三十五年後,種子不僅早已長成大樹,還綠蔭成林,他也成為擁有四七 七八家分店,台灣最大連鎖便利商店的總經理。此外,更陸續引進星巴克、統一多拿滋、無印良品等三十九個品牌,形成勢力龐大的四十九家子公司通路集團。去年 統一超商集團合併營收約一七○億元,今年僅統一超商本身上半年EPS就達三.五一元,徹底顛覆台灣通路產業。

當年駐足日本7-ELEVEn 店前的二十八歲年輕人,就是今年六十三歲的台灣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談到年輕時的故事,他略微激動的語氣與神采,仍讓我們感受到當年他對夢想的憧憬。

徐 重仁逢甲大學企管系畢業後,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商學研究所,主攻「流通經濟」,一待五年。一九七七年回台後,他與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愿見面,當時習慣遞 菸請客人,「高老闆一見我,笑盈盈地拿菸請我,讓我嚇一跳,沒想到他這麼親切。」老實的徐重仁,也沒想到推辭,就在高清愿面前吞雲吐霧起來。

談 到這場人生中唯一一場面試,已經戒菸的徐重仁露出靦腆笑容,在約五分鐘的面試中,高清愿對他說:「你學這個流通經濟很難得,應該來統一,才有機會貢獻社 會!」徐重仁被高清愿的風範打動,當下就答應,連薪水都沒談。多年後,徐重仁的太太才告訴他,當時一個月九千元的薪水根本不夠用,她每個月都得向親友借三 千元應急。

「工作的意義有很多種,有些人為錢工作,有些人為理想而工作,我就是屬於後者!」雖然物質生活不充裕,徐重仁卻覺得愈來愈靠近夢 想,因為進入統一企業兩年後,七九年,統一取得「7-ELEVEn」授權,在新店開了第一家店。

當時,公司認為「統一」名氣大,反而沒人知 道「7-ELEVEn」,所以決定使用「統一超級商店」招牌,但當年在日本看見「7-ELEVEn」的悸動,讓徐重仁不斷爭取,最後決定同時打上。「統一 超級商店7-ELEVEn」順利開店,但徐重仁的挑戰才剛開始。

展店初期,徐重仁與同事常忙到睡在店裡,白天又騎著摩托車找店面,但拚命卻 改變不了虧錢的事實。連虧了兩年之後,原本為開超商而成立的「統一超商公司」,悄悄併入統一企業成了「超商部」,身為超商第一號員工的徐重仁,也被轉調 「統一麵包」。

談挫折

「登山哲學」大成就由小成功累積而成回顧三十四年職涯,徐重仁調到統一麵包的那段時間, 是他大挫敗的時期,當時他雖然離開一手創立的超商,卻每每在集團跨部門會議中聽到超商又如何虧錢後深感憂心,一心醞釀回鍋的念頭。

調職的那 一年半,並未擊倒徐重仁,他人不在超商部,卻心繫超商業務,他日夜思考,擬定改革方案,包括將店鋪從社區內移到大馬路,以及去蕪存菁的砍店策略等作法。

超 商成立五年後業績仍沒起色,統一集團最後決定忍痛退場。徐重仁得知後,焦急透過當時長官傳達想回超商部門。公司決定給這小夥子一次機會,讓他放手一搏。

當 時,旁人認為他是「跳火坑」,但只有徐重仁清楚,再困難,他也不能讓心中二十八歲的夢想熄滅!他總覺得「美國能、日本能,沒理由台灣不能!既然超商的商業 模式是對的,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徐重仁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讓第七年展到一百店的統一超商終於轉虧為盈。「當初,我們不斷摸索調整,直到引進思樂冰大 賣,幫我們黏住年輕族群,統一超商才站穩腳步。」這個影響統一超商命運的商品一度停賣,五年前在徐重仁建議下,再度重回統一超商賣場。

這段 職涯上的曲折,也讓徐重仁有了一套「登山哲學」。「如果你想登上喜馬拉雅山,但你在有這個能力之前,要先登玉山、累積實力!」徐重仁說,大成就是由小成功 累積而成的,而在這過程中,有時候會原地繞路,甚至是退步,但只要方向正確,總會到達目的地。

統一超商花了二十年,在九九年達成二千店規 模,之後迅速壯大到四七七八店。其間更陸續引入各種消費品牌,橫跨餐飲、流通、健康、資通訊等幾大領域,建立了員工人數多達二.六萬人的「統一超商流通次 集團」王國。

「這麼大的王國,應該很難管理,但統一超商流通次集團卻沒有太多內鬥,事業體之間也互相支援,形成一個利他型組織,這或許跟徐 總所提倡『把公司當家庭』的觀念有關!」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祕書長洪雅齡說。

徐重仁則表示:「高老闆有好幾百家公司,曾說過『多子多勞』,意 思是太多小孩很難管理。所以他認為道德比才能重要,只有把事情交給自己放心的人做,才能無後顧之憂!」高清愿用人哲學,也深深影響徐重仁,就是要「選才適 任」。

但有趣的是,徐重仁選派人才,憑的不是學、經歷,而是對這個人獨到的觀察與感覺。

「這就是『舉重理論』啊!一個人能夠 擔一百斤的時候,你就給他加到一百一十斤,慢慢加上去,他總有一天可以擔到一千斤的!」四年前,徐重仁告知統一速達宅急便總經理黃千里,希望他接任中國總 經理,黃千里以家庭因素推辭,徐重仁一年後重提,並且解釋為什麼非他不可,說服了黃千里。

談管理

就像放風箏, 要懂得收,更要懂得放統一超商次集團在中國的發展,在黃千里帶領下上軌道,例如二○○九年才進入的上海統一超商,今年將突破百店,而量販系統的統一優瑪特 也轉虧為盈,可見徐重仁識才之明。

「統一佳佳」總經理賴美絨是集團內年資二十年以上的女性主管。賴美絨記得,五年前被通知接任統一佳佳營運 長時,覺得自己不熟健身產業,心中百般不願意。但當徐重仁找她談這個人事案時,一句「交給你,我就放心了!」這八字箴言當場把賴美絨心中的那個「不」字, 掩蓋得銷聲匿跡。

「我們都信任徐總,總覺得他比我們自己都還要了解我們!」賴美絨說,徐重仁帶兵雖然要求嚴格,但卻從不疾言厲色,總是充分 尊重與授權。

這是徐重仁獨到的「收放哲學」。「管理」對他來說,就好像放風箏一樣,要懂得收,更要懂得放,而他手中的那條線,就是每位子公 司總經理要寫給他的「周報」。他會透過周報來盯數字、談策略,並視情況必要,向每位總經理面授經營之道。

徐重仁的長子徐安昇曾任PLAZA 營運長,一○年自己創業,成立手工麵店「麻膳堂」。徐重仁不干涉兒子的事業,只在開幕前去過一次,提醒兒子「記得放招牌」。徐安昇創業的成績不俗,麻膳堂 至今排隊人潮不斷。

話鋒一轉,徐重仁感性地說,這三十四年來他因忙於工作,「簡直就不知道兩個兒子是怎麼長大的!」但令他欣慰的是,他不只 圓了二十八歲的夢想,還培養出一支足以改變台灣人生活樣貌的黃金團隊。

「精采影音內容請上《今周刊》官網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徐重仁

出生:1948年

現 任:統一超商總經理、統一超商流通次集團多家關係企業董事長經歷: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理事長、統一麵包襄理、統一超商部課長學歷: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 所、逢甲企管系

徐重仁的智慧告白

——創業建議

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不要隨波逐流

找 到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培養出一個好的工作團隊

避免暴起暴落的悲劇,必須持續學習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不懈

—— 職場心法

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

秉持夢想初衷,才能愈挫愈勇低潮時不氣餒,冷靜想解方只要方向正確,就算繞路也 會到達目的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9

四年回顧:週期與非週期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sbx.html


07年至今已經過去四年,很多優質的消費醫藥股已經創出了新高,離08年最低點也有三四倍以上的漲幅。有色、煤炭、機械等少數週期性行業受益於大規 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通貨膨脹表現較好,除此之外航運、地產、銀行、證券、保險、電力、鋼鐵、石化、高速公路、港口等大部分週期性行業的股價離08年最低點 只有咫尺之遙,離07年高點更是遙不可及。

    未來中國將進入經濟轉型期,隨著人力及其他資源的成本提升,部分產業將出現國際轉移,GDP增速逐步放緩,同時經過近十年的非常規高速發展,基數已經十分龐大,將來週期性行業的業績彈性將大幅縮窄(具體請參考《從供給與需求看週期性行業的未來》)。 按照週期性行業合理PB為2-3計算,未來幾年週期性行業的潛在收益率未必會有想像中那麼高,也未必一定能跑贏消費醫藥優質企業。即使週期性行業能獲得小 幅度領先,加上之前的時間成本,其長期復合收益率依然會大大落後於優質的消費醫藥企業。這也算是所謂的成長股優於價值股的一個階段性的佐證(僅僅為了描述 的方便而做的區分,對成長股與價值股的具體含義請參考《價值與成長之爭》)。當然超長期週期性行業可能會有階段性跑贏非週期行業的時期,但整體而言未來週期性行業與優質醫藥消費股票的回報差向上空間小於向下空間。

 

 

離08年最低點

離07年最高點

上海家化

165%

48%

伊利股份

490%

20%

古越龍山

182%

-30%

片子癀

374%

42%

張裕A

181%

11%

東阿阿膠

260%

22%

老鳳祥

420%

21%

云南白藥

240%

87%

雙匯發展

214%

28%

茅台

171%

-3%

 

 

 

中國石油

6%

-79%

中國石化

16%

-75%

鞍鋼股份

12%

-84%

寶鋼股份

38%

-76%

萬科A

67%

-69%

保利地產

93%

-54%

中海發展

15%

-76%

中遠航運

10%

-68%

中信證券

27%

-68%

中國人壽

-2%

-79%

中國平安

101%

-73%

招商銀行

48%

-62%

民生銀行

83%

-49%

國電電力

5%

-55%

長江電力

-6%

-59%

贛粵高速

16%

-58%

鹽田港

80%

-69%

天津港

-17%

-79%

大秦鐵路                  9%           -73%

 

梁軍儒201109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4

從清算邊緣到讓鴻海投資四年賺四倍 正達鍾志明讓蘋果傾心的「透明」祕密

2011-9-29  TWM




一個五十六歲的玻璃廠老闆,能夠讓郭台銘投資他四年賺四倍;讓蘋果甘心掏錢參與他的技術前期開發;更讓Google陣營品牌廠為其技術而傾倒,他是正達國 際董事長——鍾志明。

撰文‧賴筱凡

藍色襯衫、簡單深色牛仔褲,捲起袖子、帶著些許不修邊幅,這個人談起玻璃技術卻如數家珍,更鮮為人知的是,他有本事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每股二十元成本入 股,投資四年,現今股價來到八○元之上,賺逾四倍,甚至多數面板廠對擴產踩煞車的時刻,他的擴產計畫卻如期進行,他是正達國際董事長鍾志明。

四川成都富士康廠區裡,正達的成都工廠正在積極趕工,縱使歐美經濟情勢拉警報,筆記型電腦大廠財報大地震,但都不影響到正達的擴產進度。明年二月,這裡將 成為正達供給蘋果iPad系列玻璃的另一個重要生產地,產能全部填滿的話,一個月就能產出六百萬片iPad用的九.七吋玻璃。

正達的玻璃技術與品質,讓鴻海成功綁住蘋果大客戶,更是少數蘋果願意掏錢投資參與前期研發的供應商,但誰能想像七年前,鍾志明一度走到清算公司資產的地 步?

業績成長 擴產進度不煞車八月盛暑,趁著周末有空,鍾志明與正達總經理江嘉斌難得來到苗栗山裡,偷閒,重新回到舊地這天格外有意義,一時興起,兩人還特地拍照留念, 因為努力七年,正達終於要在十月掛牌上市了!

他們誰也沒想到,七年前,他們兩人坐在此處,是為結清資遣費,打算把公司收掉。若不是遇上當年產能不足的勝華,把做不完的諾基亞「減薄」面板訂單委外,正 達早就關門。更不會有後來鴻海副總裁徐牧基找上門,希望正達幫忙生產iPhone觸控面板用的導電玻璃,進而成為關鍵供應商。

「本來以為會大虧的訂單,誰知做完還能大賺三○%。」鍾志明講完都忍不住大笑。談起當年,他一直都不是所謂的「績優生」,高中三年享受青春、大學跟著玩四 年,迄今母校邀他回去座談,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是前三名回去演講,我是後面數來三名。」但這並無損於他對創業的熱情。憑著一股「玻璃也可以不一樣」 的念頭,鍾志明選擇了一條異於他父親鍾榮華的路,那就是不賣建築玻璃,改做光學玻璃。

今年一月,是iPad 2籌備進入緊鑼密鼓之時,「客戶一口氣要十萬片(觸控玻璃),但我們只交得出一百片。」(因為iPad 2的玻璃強度要求比iPad強)正達不過是一家隱身苗栗銅鑼工業區的小小玻璃加工廠,當超級大客戶來敲門,且又是大股東鴻海的一級客人,鍾志明硬著頭皮也 要做出來。

挽起袖子,拉著行李箱,鍾志明長駐深圳龍華廠,一待就是半年,為的就是將良率衝到可以量產iPad 2用的觸控玻璃,「從零開始,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衝高良率。」當時iPad 2推出時程已經箭在弦上,鍾志明帶著他的研發團隊,在爐邊守到半夜一、二點,是常有之事。

正因鍾志明帶頭衝,又有厚實技術背景支撐,讓他在最短時間,把良率拉上六成,「看到良率有六○%,打平成本,員工已經很滿足,可是還不夠。」鍾志明很清 楚,其他同業良率多在六至七成,如果正達只能做到六成,並無法贏得蘋果信任,「所以,我對良率的要求,是做到九九%為止。」縱使良率要達九九%是不可能之 事,但鍾志明比誰都明白,想讓蘋果這個超級大客戶買單,沒有九成九的實力,怎能綁住它,甚至蘋果為了布局明年新產品,還掏錢投資參與正達新技術的前期開 發。

「對我來說,做對客戶、做對產品,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儘管歐美經濟成長疲軟,終端消費需求前景不明,可是鍾志明的擴產進度沒有半點減速,「大原則很簡 單,你不能等到經濟不好時再cost down(撙節成本),我們平常無時無刻都在cost down,同樣的,你也不能等到景氣回升再擴產。」因此,當所有觸控面板廠都在踩煞車,業績成長出現疲態時,正達八月營收卻仍在創新高,達七.四五億元, 上半年獲利賺進五.○一億元,「原本預估全年要賺五億元的目標,六個月就達陣。」正達財務長林文山說。

立體玻璃狂掃Google陣營然而,鍾志明並不以抓住蘋果一家大客戶為滿。據了解,多數觸控面板廠近來積極投入立體玻璃技術,上自全球最大玻璃廠康寧,下 至觸控龍頭宸鴻,就連正達的競爭強敵藍思科技、富士水晶,無不投注研發資源在立體玻璃技術上。

所謂「立體玻璃」,就是玻璃將擺脫我們現在所習慣的平面形態,玻璃可以有弧度、有曲線,甚至玻璃不只可用來做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觸控介面,更可以打破 傳統疆界,再往外延伸變機殼。

立體玻璃,就是正達的新祕密武器!

倘若你仔細端詳iPhone 4,便可發現,蘋果早就開啟用玻璃當機殼的先河,但不同之處在於,iPhone 4的玻璃機殼還停留在平面玻璃的階段,「原因很簡單,立體玻璃的良率還太低,就算蘋果想用,也沒辦法。」業界人士透露。

然而,科技進步是與時俱進的,一年前辦不到的事,現在正達辦到了,「我們每二十秒,就能生產一片立體玻璃。」拿著得意之作的立體玻璃,鍾志明興奮之情溢於 言表,「玻璃可以不只是觸控用,機殼也可以用。」對比其他同業用研磨方式做立體玻璃,耗時費工、良率不一,正達在立體玻璃技術上的躍進,成功懾服 Google,連帶Android陣營裡的品牌廠,相繼對立體玻璃技術表達關愛之情。

「如果正達可以用這項技術打入Google陣營,不僅能分散客戶,更奠定正達在玻璃加工業的領先地位。」業內人士分析。

這也難怪,當多數觸控面板廠放慢擴產腳步,唯獨正達持續衝衝衝。讓郭台銘為鴻海業績頭疼之際,還能開玩笑點名,要其他人多與「小鍾」(指鍾志明)學學。原 因無他,就是看上鴻海投資正達四年,股價翻四倍,不只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賺進二.五九元,還讓大客戶訂單狂敲。

能有今日成績,鍾志明不敢自滿,「等哪天良率能做到九九% ,才能真的鬆口氣。」

正達

成立:1996年

董事長:鍾志明

總經理:江嘉斌

資本額:23億元

主要業務:生產導電玻璃,減薄、強化等玻璃加工

近三年營收表現:

2009年EPS -1.17元2010年EPS 3.04元2011年上半年EPS 2.5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