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武器 - 逆向思維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5.html
思考行為包含三大元素:信息,思考方法以及思考框架。
例如,思考蘋果為何從樹上往地面掉落的問題,這句話本身就是信息,當一個物理學者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會運用物理學知識,如萬有引力定理,萬有引力定理就是所謂的思考框架,很顯然,如果一個植物學者來思考這個問題,他的思考框架可能是植物學裡的某些專門知識理論。最後輪到思考方法登場,思考方法很簡單,只有兩種: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對於物理學者來說,正向思維是思考蘋果為什麼往下掉,逆向思維是蘋果假設蘋果往上飛成立,那麼結果是否與現有理論相矛盾,最終得出正確結論。
從以上論述看出,一個人如果掌握越多思考框架,即這個人掌握越多不同學科知識,那麼這個人就能從越多的角度來思考一個既定的問題,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更快速的看清問題的本質,然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這裡主要是要說說思考方法,思考方法,儘管只有兩種,但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習慣於使用一種,即正向思維。其實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補而非並列,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逆向思維比正向思維更有效率地利用思考者本身已經擁有的知識來解答問題,當面對棘手的問題時,逆向思維更能派上用場。以下是一個例子。
有一次我在加油站留意到一張禁止使用手機的圖示,平時也有看到,但那一次突然在想:如果使用手機會如何呢?會不會引起爆炸呢?由於我的大腦裡沒有關於這一類學科的知識,因此正向思維不可能獲得答案。我使用逆向思維:如果發生爆炸,結果會怎麼樣呢?我的大腦裡有一些不起眼的常識,例如我知道很多加油站的旁邊有不少住宅或者人口稠密的寫字樓,我知道加油站裡有很多汽油,我可以想像如果發生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我可以肯定會造成很大生命財產損失,我也知道加油站有買保險,我還知道保險公司精明得很,不會接危險性太大的保險項目。不到3秒,我就可以確定正常情況下使用手機不會引起爆炸,因為如果後果這麼嚴重,加油站絕對不會僅貼個小小告示就算數。我不用去查有關資料來確認我的答案,我有100%的信心我的判斷沒有錯。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力量。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在飛機上使用電子產品會不會令飛機失事呢?讀者應該知道怎麼去想了吧?
在投資分析過程中,逆向思維簡直就是最強大的秘密武器。思考投資相關問題時,很多時候會遇到知識的缺口,這種時候不得不使用逆向思維來解決問題。事實上,按照個人經驗,投資者最好只使用逆向思維,而不使用正向思維,因為我說過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正向思維,所以任何正向思維在投資分析中完全喪失其競爭優勢,也就是說,即使用正向思維能找到答案,該答案也不會對投資者帶來任何好處。
進取和保守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86.html
這幾天又有新合夥人加入,交流了一些投資方面的看法,中間被問到一個挺常見的問題:年輕人應採取較進取的投資策略,老年人則應採取較保守的投資策略,怎麼看?
這句話經常聽人說起,例如當選擇基金時,理財顧問經常把這句話(或這個標準)掛嘴邊,初聽好像挺有道理,可是稍微想想就會覺得不對勁 - 邏輯上說不過去。
如果你清楚這兩種策略孰優孰劣,那麼你肯定選優的那種,不管你是十八歲還是八十歲。如果你不清楚孰優孰劣,那麼你無從選擇,想破了頭也起不了作用。
既然如此,為什麼這說法仍然被許多人欣然接受?答案是:心理作用。當人們不得不對陌生的選項做出選擇時,精神上處於緊張狀態,智商瞬間下降,感覺頭腦一片空白,這時候無論誰給你一根稻草,你都本能地想要抓住,更何況給你稻草的那位是形象專業的理財顧問。一旦抓住了稻草,另一種心理作用開始起作用,暫時稱之為“我做的是正確的”,這種本能常常促使人們為自己辯護。它本身並無對錯,僅僅是一種本能的心理作用,它的正面作用是幫助人們快速忘卻痛苦迎接未來,負面作用則是妨礙人們從過去的行為中吸取經驗教訓。正是這兩種心理作用使得那句明顯邏輯錯誤的話長期被接受。
投資的其中一個難點是投資者必須時常清醒地質疑各種信息、想法、說法和概念。之所以在“質疑”前面加了“清醒地”作為形容詞,是因為要和“神經質或習慣性地質疑”區分開來。所有的質疑應該以事實和邏輯為基礎,因為只有這樣的質疑才有意義。
回到問題上,如果進取代表不穩定,保守代表穩定,那我選擇後者。穩定和不穩定的概念出現在許多不同學科里,無論是在哪個領域,最終都是穩定的事物佔了絕對的上風。儘管浩瀚的宇宙中偶有超新星爆發(不穩定的事物),可是長期佔據宇宙的卻是那些穩定的物質。穩定的事物並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舉動來獲得額外的生存空間,只是不穩定的事物經常把自己消滅而讓出空間而已。
最好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無論是投資還是生活中的其它方面,我們都希望做到最好,因此我們考慮問題時都朝著“如何做到最好”這個方向去考慮。我不能說這是錯的,但我認為它的次序放錯了,在考慮“如何做到最好”之前,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做到我所能做到的最好”。如果能夠經常考慮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會被外界的各種信息幹擾,也不會被一時的情緒波動左右行動。
除了對自己是這樣,對別人也應該是這樣。例如,我們對貪汙腐敗的官員深惡痛絕,我們想到的是“他們沒有把事情做好(或做對)”,我們鮮少考慮到“他們是不是已經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 官員首先是個人,而每個人總有其能力極限。當環境有利於貪汙行為時,定力95分的官員拒絕了95次貪汙的機會,到第96次的時候,已經超過了其定力極限,再也把持不住。東窗事發之後,大眾會想“也許他們已經盡力了”嗎?我打賭大多數人不會這麼想。另一個定力只有40分的官員,拒絕了40次貪汙的機會,在第41次機會到來之前,大面積的肅貪行動開始了,這官員躲過了一劫。大眾會怎麼看他?肯定覺得是位清官吧。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時,我們就明白應該被深惡痛絕的不是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員,而是有利於貪汙行為的環境因素。把氣撒在犯罪的人身上毫無意義,正視罪惡本身和正視允許罪惡滋生的環境才能解決問題。
有許多淺顯的道理同時適用於投資行為和日常生活之中。通過學習、觀察和思考來掌握它們並善加運用,這樣有利於避免人雲亦雲和給自己創造優勢。這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投資、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所在的社會的一種負責態度。
複雜和簡單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30.html
因為這個世界很複雜,所以投資世界很複雜。世界為什麼複雜?因為我們的認知存在大量缺陷,而且我們生活在其中(當局者迷)。顯然我們無法在有生之年修復認知中的缺陷,也無法不生活在其中,因此我們不得不選擇最簡單的事情來做 - 無論是生活還是投資 - 如果我們很想獲得成功的話。
這裡的關鍵詞既不是“複雜”也不是“簡單”,而是“選擇”。“選擇簡單的事情來做”和“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出色的投資者能夠分辨它們的不同之處並始終選擇前者,其他人則不能。大多數人積極提高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信息量,並希望有朝一日能找到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的方法。當然作為投資者來說,我十分樂於看到這個局面。在比賽跑步時,又有誰不樂於看到其他選手朝相反方向發力狂奔呢?
幾種常見的核心競爭力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6.html
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那些幾乎不可能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的因素。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是好企業,雖然好企業和好投資是兩碼事。儘管如此,認識幾種較為常見的核心競爭力還是有好處的。它們是:
1. 時間帶來的低成本
2. 好名聲(或高知名度)帶來的低成本(或高收益)
3. 獨占資源帶來的低成本
4. 優越企業文化帶來的低成本(或低風險、或高效益)
理論上第4點可以被模仿,然而由於自尊心和不喜歡持續學習的普遍存在,使得第4點難以被模仿。事實上,只要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第4點帶來的優勢,企業將很可能因此而獲得前3種核心競爭力之中的某一種或幾種(視具體行業而定),一旦發生這種情形,企業就變得更加難以被超越。
作為投資者,只有一種核心競爭力,那就是先於其他投資者找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然這需要某些特定的知識,也需要一點運氣。
這些只是我自己的總結,並非從教科書裡習得,如有雷同,實屬巧合。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尋找與之相匹配的企業來研究對照,我就不列舉實例了,因為只有靠自己尋找才能學到東西。
一個我喜歡問的問題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2.html
朋友要去拜訪上市公司,臨走前問我如果是我會問公司管理者什麼問題。我說我一般會正兒八經地問許多常規問題,然後假裝很認真地把答案記在筆記本上。問完常規問題之後,我就會合上筆記本,用輕鬆的語調來聊天,天南地北地聊。目的自然是要對方放下戒心(如有),因為只要對方有戒心,你就永遠聽不到真正的答案。有一個問題我喜歡在融洽的閒聊氣氛之中問對方:你認為世界上聰明的人多還是誠實的人多?
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聰明的人多,遺憾的是這不是我要的答案。在我看來,誠實的人比聰明的人要多得多。誠實的人未必是聰明人(例如天生不會撒謊的人或者膽小而不敢撒謊的人),而真正聰明的人則肯定是誠實的人。因為聰明人清楚誠實最終能帶來莫大好處,他們不必為了高尚而誠實,他們僅僅是為了獲得好處而誠實。
當拜訪上市公司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公司管理層是否足夠聰明,你不會想要長期把錢投資在傻瓜身上。至於業務前景、行業前景、甚至公司明年或下一季度的業績如何,這些都是次要的,難道你仍然認為一個(或一群)傻瓜經營的企業會有光明前景?如果你明白什麼才是最聰明的,你就能在最普通的閒聊中得知對方是否足夠聰明。因此,了解聰明的定義很重要。
值此新春之際,預祝大家新年進步、更誠實、更聰明。
浩澤淨水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6.html
偶然看到又有一家公司被沽空機構盯上,搞笑的是高盛在前一天還出報告把它列入確信買入名單,把目標價調高至6元。不知道高盛是不是在小學招的人,僱傭童工可是非法的。
即使浩澤淨水沒有造假,以現在的估值($2.63)來看也是高得離譜,實在不知道6元是怎麼算出來的。淨水市場很大,基本摸不著天花板,利潤率也不低,要在這樣的市場長期享有一席之地者,不是技術過人就是資金很多,不知道浩澤淨水兩樣中佔了哪樣。不說國外一眾巨頭,就拿國內的格力和美的來說,浩澤淨水有可能鬥得贏麼?如果鬥得贏,這樣的估值不貴,甚至應該說非常便宜,如果鬥不贏,現在估值的十分之一都嫌貴。
再看看浩澤淨水的幾個大股東,基本都是些風投或者所謂的PE投資者,這些人的唯一任務就是盡最大努力提高招股價,試問即使不造假,它有多大投資價值呢?
出遊前小結及幾點想法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99.html
1. 經過最近一個多月對我管理的合夥人組合調整,近三個月表現如下
成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為我原本只期望能追上指數,沒想到能跑贏指數12.3%(同期指數漲幅為27.2%)。我想這主要歸功於我大幅提高組合中指數ETF的比例,從原來的10%提高至目前的50%。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認為在牛市中要超過指數的難度很大,若組合內不配指數ETF,則難度更大。以後有機會還會繼續提高指數ETF的佔比,預計最終達到組合的80%。
2. 投資者最應該關心和研究的是偏見和風險。偏見包括自己的偏見和別人的偏見,我感覺要看到別人的偏見比看到自己的偏見要容易,偏見本身加劇了信息應用的不對稱,是影響投資成績的主要內在因素。風險則已經說過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風險的其中一個源頭也來自於偏見。
3. 今年(2015年)如果發生重大黑天鵝事件我也不感到意外,這裡主要指系統性風險。
4. 明天開始一個多月的旅遊,旅遊時就不寫新東西了,當然各位可隨時留言,但要一個月才能獲得答複。
祝週末愉快。
與剛來港開戶炒H股的朋友的對話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3/h.html
朋友:今年剛開了港股賬戶,開始炒H股。
我:為什麼?
朋友:H股便宜啊,做差不多生意的,估值比A股差了許多。
我:你如何看待在公共場合隨地吐口香糖?
朋友:沒事啊,沒人理你。
我:在香港被抓到要罰款的,在星加坡被抓到還可能要鞭刑伺候哦。
朋友:我們還是繼續之前的話題吧。
我:好......你說未來會不會有一天無論哪裡的人都變得有公德心,不再隨地吐口香糖?
朋友:有這個可能。
我:你覺得那是多久之後的事呢?
朋友:不知道,很難說。我們還是繼續之前的話題吧。
我:嗯,可是我一直都沒有離開原來的話題呀。
轉摘一篇文章(簡體)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31.html
今天一朋友給我看一篇挺有趣的文章,我想既然以後大家也有機會去內地買股票,就把它放上來算是分享吧。
看完文章之後,我用自己的交易體系(或投資清單)一比對,發現對文章裡提及的手段完全免疫。廢話不多說,正文如下:
【股市操盤真相揭秘】一位良心發現的交易員自白:我們是怎麽玩弄散戶的
2015-03-30大眾財經
傻瓜理財官網 【大眾財經】采編
導 讀
我曾經在一家知名的公司做投資,從研究員做起,後來被抽調去做投資。上個月,我離開了這家公司,總結自己3年的投資經歷,越發感覺到自己原來的研究一文不值,也體會到中國股市中散戶是多麽可憐和悲哀。下面是我自己工作中接觸到的一些經歷,別在心里一直沒有說過,如今終於想把它說出來,告訴普通的投資者。如果你想在股市中賺錢,也許對你能有所幫助。
機構為了賺散戶錢,不斷的在研究散戶心理和行為學,我們散戶不妨反過來,把自己當成機構投資者,也來研究一下機構的心理和行為學,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陷阱、欺詐、騙術和謠言四起的市場里立於不敗之地。
一、選票
如果我們想做一支股票,公司會組織研究人員和投資經理,探討出一支大小合適,前景無需多麽優秀,但幾年之內絕對不會倒閉的那一種。另外,公司的背景和市值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
二、拜票
再選出股票後,公司會安排公關人員(一般都是一個資深研究員和一個超級美女)去拜會該公司領導,告訴他我想投資他那支股票,請他們配合。行內成為“拜票”。那麽要求上市公司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們吸籌時,在公報時盡量將業績放平,或者適當隱藏利潤,這一點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對報表進行適當調整就行了,例如,將某些損益一個季度提完,使其報表看上去虧損;或者將後面數年的費用半年攤完,這都使得當期報表非常難看。
三、砸盤
拜票成功之後(成功的幾率幾乎是90%,因為這些高管也想掙錢啊,你懂得……),就要開始進一些籌碼,這些籌碼主要用來砸盤的。
怎麽收集這些砸盤的籌碼?我不會每天慢慢去收集,因為這樣會使股票天天上漲,反而難以收到足夠的籌碼,還容易被散戶搶,並使技術指標形成向上趨勢,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我會在某一天用大漲的辦法來收集,當連跌數天後,散戶都悲觀失望,猛然一個大漲,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會拋出;而短線獲利的,可能就交槍了,其實,在這個價位我只是要砸盤的籌碼,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漲的辦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
第二天來個低開。為什麽要低開而不高開,因為我昨天收集的籌碼並不準備獲利,而且要讓昨天追風進去的短線籌碼幫我砸盤,如果高開,很容易讓短線籌碼獲利,他們就會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資金來跟我搶籌,所以一定要低開,消耗這些短線資金。在這個下跌途中,我將逐步用單托底,因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倉。經過幾天的連續下跌,有些割肉的籌碼就會回補自己的倉位,這時候我不能讓他們回補,我必須迅速的吃上去讓他們追風,當形成追風盤時,我將在底部的部分籌碼高拋,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騰出資金,然後再迅速的砸下去。
同樣的,我會邊托邊砸,這樣一來我就會得到更多價格更低的籌碼。
當跌到很低位時,基本上就沒人和我搶籌碼了,因為在這個下跌途中,我通過不斷的高拋低吸,不斷的大幅度振蕩,將大部分抄底的,搶反彈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將他們虧損怠盡,使其不敢在來涉足這個股票,這時候我的目的就達到了。而公司的配合在這時就非常關鍵,長時間的業績沒有任何起色,使大部分散戶因懷疑其會不會ST,到恐懼驚慌,高位籌碼就會不斷的掉落,我就可以在底部橫盤當中不斷的高拋低吸來收集籌碼,這個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關鍵看頂部籌碼掉落程度而定,如果高位籌碼長時間的不松動,那我就不會去拉這只股票。
四、散布消息
當籌碼收集足夠多時,公司的業績也會轉好了,因為在我收集籌碼當中,公司將後面幾年能想的出來的損益,或者費用都在那一年半載中攤完了,後面的報表當然好看。這時候我拉起來毫不費力,也無需多大成本。當這個市場里其他人看到這個股原來這麽優秀,必然跟風者眾,我就在這這當中逐步減倉。
會通過東財股吧、新浪微博、傻瓜理財直播等互動交流社區去發布一些關於上市公司的消息,當然,因為我們是跟上市公司溝通好的,自然我們能拿到第一手的消息,引發投資者關註。
公司能如此配合,那他能得到什麽好處?其實很簡單,我將股票拉到高位,他們也能賣個好價錢;在低位時,他們同樣可以購入自己的股票,還能掙得名聲,這樣一來收益會相當可觀,何樂而不為?
這當然要和大盤走勢相同,在這中間,散戶該知道怎麽辦了吧。
五、監管
當然,如果我做莊,還必需考慮很多問題:
第一是證監會的監控,他們捏死個把蒼蠅還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讓他們抓住把柄,這時候就要考慮多戶頭,或者拉幾個私募大戶集體作戰。
第二要考慮產業資本的問題,如果我們拉的時候,他們看到利潤可觀,結果大量拋出籌碼,那我們就慘了,必然會虧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們溝通好,而且還要了解他們手上的流通盤是多少,拋售意向如何,這就是大小非問題。
第三個要考慮的是老莊,如果這個股沒有被老莊放棄,那我是盡量不會去碰的,因為一但被老莊反做,那你死得就慘了。
第四個就是大盤狀況,跟風的多不多,社會上的存量資金足不足,如果大部分散戶或者大戶都剛被大宰一刀,這時候就不適宜做股票,你拉人家賣,結果把自己套在里面,那現在最適宜的就是砸股票。一般人都有個心態,20元買的股,跌到15元不賣,跌到10元不賣,跌到5元仍然沒多少會人賣,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會割肉的,特別是長時間的向下或者橫盤。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砸盤就要開始。砸多少為適宜?根據大盤狀況,每天操盤必需跟著大盤走,當大盤大跌時,你必需深砸下去,這時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籌碼將關鍵點位砸開即可,會有止損盤幫你接著砸下去。但是尾盤必需進一些籌碼,防止第二天大盤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籌碼就好靈活掌握,也就是說,要在操盤時盯著指標股。
為什麽要盯著指標股去做?關鍵就在於成本,隨著大盤波動,你的成本最低,指標股跌時,你也跌,所用砸盤籌碼量最少,因為沒有多少人敢買,可以深砸。當大盤漲時你去拉,同樣無須買多少,只要將關鍵點位的籌碼買掉即可,有人會將股價推上去,到一定高點,你還可以將低位進的籌碼出掉一些,這樣可以騰出一點資金做一點差價。
所以,我們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漲一起漲,要跌大家都去跌。
六、針對不同投資者的策略
在股市中的人分好幾種,趨勢投資者,套牢後不理不睬者,技術派,基本面派,長線客,短線炒家等等。
我要在這個股票里做莊,這些人我都要面對,盡量的讓他們在我控制的這個股票里少賺或者割肉而去,這時候我就要用很多辦法來對付,因為他們賺多了,意味著我就賺少了,他們不割肉,我就賺不到錢。
對趨勢投資者,我沒什麽好辦法,只能將他們看做鎖倉的一員。
技術派一般短線較多,喜歡做波段,這里面高手很多,這些也是我們要重點提防的,有時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我們整個計劃的夭折。因為一些高手有不少死忠跟著,容易形成較大的資金買盤或者賣盤。有時候,我們也會跟一些民間高手進行溝通,希望他們能配合我們的布局,當然,我們會讓他們在這其中也能有所獲利。
我一般最喜歡套牢後不理不睬的,這些人把錢交給我後幫我鎖定了大部分籌碼,使我在底位有充足的資金縱橫馳騁。
基本面派也是我喜歡的第二位,因為當我將股價拉高後他們基本就接手了,企業的基本面在我拉高股價後變得非常亮麗,他們就會來接盤;等他們接完後公司基本面就發生改變,他們在低位就將籌碼再還給我。
回過頭來看,呵呵,真搞笑,K線走的還真符合某些技術指標特點。偶然乎,必然乎。
這里解釋一下我為什麽要猛殺遊資。
其實這關乎自己的短期收益,因為短線客和遊資的錢最好賺,他們持籌碼的時間短,可以使我非常短的時間里獲利。
例如套牢盤,你只能一次性的賺他一下,他然後就不動了,你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中間有時候長達幾年,在這幾年里我可是要吃要喝的;基本面派也使我獲利不多,因為他們的利潤我還要和公司均分。
但短線客和遊資就不同了,我在一個波段中就可以獲利豐厚。
那怎麽做呢?
第一是是逐步拉升,這時候技術指標就開始走好,技術派的人一看技術指標,一般都容易被誘惑進來,這中間我就邊拉邊賣,需要控制的就是在頂背離之前將籌碼交他們手中,使他們看上去技術指標仍然沒有到頂,股價還可以漲得更高,這時候第二天來個沖高回落,然後第三天猛然下跌,他們基本上就開始交槍了,不用我來,股價就下去了,這中間自然我設定好價位來撿果實,對遊資更是這樣,上半段我來拉,遊資一看股價看漲,立即蜂擁而來,那下半段我就將部分籌碼交給他們,第二天我來個低開低走,遊資一看勢頭不對立即出逃,這時候我就要看出逃數量,並計算自己的成果,如果出逃數量足夠多,那我下午就拉起,因為大部分短線客都走了,我就不需要支付多少利潤出去,很容易將股價拉起來,而我在這兩天來回的差價最少是賺交易額的3%左右。但如果發現沒有走多少時,那我就繼續向下做。
這就是我們操作一只股票的整個過程,這個時間少則一年的時間,多則2-3年。現在回頭來看,那些什麽明星基金經理、交易員,都是包裝出來的;分析師發布的報告,也都是為了應付差事,拿一份工資。真正的操盤手是根本不看這些的。
現在你明白為什麽你一賣就漲,一買就跌啊?因為你跟大部分人的行為是一致的。
這正是機構能 獲利的根本原因!
一個良心發現的交易員的自白
2015年3月27日夜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