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感謝溫哥華-地球最美麗的,最宜人居住的地方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24.html

巴黎:


最近身邊的年輕朋友多了打聽我有關移民溫高華的生活,可能香港現在越來越多事情發生,讓他們沒有安全感吧,筆者在這裏也把一些移民溫哥華的當地信息寫下,讓一些可能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其實囘顧這二十年,除了放棄了以前在港的一些生意機會,自己和家人在家庭生活上收獲是無比的,和太太從來沒有如此親蜜和信任,兒子和女兒每天都是快快樂樂的上學。

為了一對小朋友學校,我們搬到全溫哥華最低調和收入最高的傳統有錢人聚居地西溫哥華的British Property區,當時筆者預算有限,只能買一所近公路旁,二千八百尺的殘舊屋。(後來連同花在維修費用,已足可買更新和在山上)






我最喜歡的歌手張國榮也住過北岸的西溫哥華,曾是我的鄰居。














除了張國榮,Brian Adams也是住在西溫,有沒有聼過“Everything I do”;“Heaven"?  你或許不相信,我囘港前,只要1千1百萬港幣便能住在Brian 對面一間3千尺海景大屋。




這區因爲有山有海,是荷理活最常取景的地方,其中吸血新迷情Twillight便是在British Property區拍,這間屋也是在British Property區,漂亮嗎?我看過內部了,如果你也想買或看,我還是可以帶你去的:)
















(Twillight的屋)

這裡很多屋都可看到整個海景和北美最大最出名的史單利公園Stanley Park,而最美景的山上區是較易下雪。

Stanley Park每逢假日會有很多家庭踏單車和Picnic,圖中那條就是非常出名連接西溫和溫哥華市的Lion Gate Bridge,有很多很多電影都是在這裡取景,早幾日我看了一套電影Tron,最後在Lion Gate Bridge上的一幕,看得筆者非常思家。




(這是British Property 山上的景,那一個島就是Stanley Park,環島行一次大概3-4小時)

很多朋友最關心是子女的教育,筆者的子女入讀了全BC省最好的小學Chartwell Elementary School和中學Sentinel Secondary。它們都在British Property 旁的Chartwell區。其中Chartwell Elementary更是全省十分滿分小學。而Sentinel Secondary 也是9分幾的學校,它的畢業學生很多都能升上北美最頂尖的大學,最重要是,Chartwell 和Sentinuel 都是免費公立學校,連書簿都是免費的。天啊,香港小學生一個月的補習費,足夠他倆全年的費用。而省回的費用已經夠交每月的租金。

 其實我們帶去的錢是有限公司,這真幫了我們很多很多。



(Sentinuel Secondary School正門處,筆者常在那車的位置等女兒放學)

兒子今年會轉到UBC,UBC較香港大學還高分,女兒會去多倫多大學,多倫多大學是全加第一學府。全球排第20,可惜我沒有更多錢,因爲和女兒差不多成績的同學有的都去了更頂尖十大,如Harvard,New York Univeristy,Stanford University.....:( ,其實女兒自小並非讀書材料,自己已非常感恩她的小學和中學的校長的循循善誘,使女兒在快樂而不是洗腦下成才。

其中Chartwell的校長Mrs Anderson好到不得了,小女兒有一天戴著有“Fuck”的鴨嘴帽囘校,校長要求見我,會面時她沒有教訓女兒和這個新移民的我,而是親和地說有時要對身邊的人“尊重”,我和女兒是在校長“尊重“而非教訓下學到“尊重”他人。其它人或許不明白“蝗蟲“二字對別人會做成多大的傷害,而在溫哥華說這些是會犯“仇恨”罪的。還有是中學生一定要做義工,否則是不能畢業,有一次女兒聽到我說老師的人工較清潔工還低時非常激動地做了他們罷工時的義工。哈哈,學生幫老師罷工,老師在罷工時教了女兒一課公民教育。

以往自己像很多香港人一樣,是以總體經濟損失多小錢衡量事件對錯,這次後我改變了。

我和太太有幾年每天送完女兒上學,都到Lion Gate Bridge旁海邊的Amberside Park行一個小時看海和看狗,BC省出名多Blackberries,夏天園內有多野生的Blackberries,舉手便可拿來吃,而在香港是100元一小合。這裡有很多人放狗,自己最喜歡是Husky。




有時可愛的Husky還會遊去追海豹。

其實習近平不明白真正的American dream是Dream什麼,北美人是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家裏有一個火爐和狗狗,有個人的自由,聊聊天,不受別人的威逼,而不是有過多的錢,固American夢也應該是全球每個人的夢.  但現在的中國夢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徵問過百姓例如香港人呢,還是他自己個人權力的夢?


(西溫Ambleside Park)

有一次我在UBC附近的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踫到了。。。。wow  Jennifer Beals, 她仍然非常漂亮,但就沒有了“Flashdance”時那個Alex迷人的“美麗”,尤記得電影內的大Tshirt跌膊頭裝,那年一出,全球女孩的領口,馬上加大並跌了下來。


(UBC人類科學舘)



 


(Jennifer Beals Flashdance的一幕)


Vancouver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是全球第一所合法毒品註射屋,筆者也學到了道德的底綫應是專重生命,毒品註射屋合法是因爲當毒癮去到一個地步是不能戒,否則便會死亡,這是法庭接受合法其中一個醫學原因。

註射屋內也有義工幫助,以防過量註射,這是癮君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子女很小時筆者曾帶他們在那區附近,多次看看那些如走肉行屍的癮君子,並講解毒品的禍害,據專家說年輕人只要進註射屋內看過一次,以後也不敢試毒。



























(Incite毒品註射屋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85

作為赴美上市的P2P第一股,宜人貸的招股書藏了這些秘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18/152854.shtml

導讀 : 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正式向SEC遞交首次公開招股文件,公開募集最高1億美元,預計最快將於12月登陸紐交所上市。

i黑馬訊  崔婧 11月18日報道

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正式向SEC遞交首次公開招股文件,股票交易代碼“YRD”,向公眾公開募集最高1億美元,預計最快將於12月登陸紐交所上市。招股書顯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和複星資本將擔任承銷商。一旦申請通過,宜人貸將成中國P2P在海外上市的第一股。

招股說明書能讀出哪些內容?

在IPO之前,宜人貸流通股總數為1億股,持股方為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母公司CreditEase Holdings (Cayman) Limited。其中,宜人貸創始人及CEO唐寧擁有公司4343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3.4%。該公司的其他股東包括IDG、凱鵬華盈,以及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通過招股說明書,我們還可以了解以下內容:

1、營業收入增長驚人。根據招股說明書,2013年,宜人貸虧損834萬,2014年虧損450萬,到了2015年6月末,僅半年時間宜人貸總凈營收7900.7萬美元,凈利潤為1730.4萬美元,成功扭虧為盈,而且增長驚人。

招股書顯示,宜人貸的收入來自於其平臺收取的來自借款端的交易費及投資端的服務費。其中借款端的交易費占其中的大部分,至2015年6月,其借款端交易費為1.2361億美元,投資端的服務費為384.7萬美元。

2、投資者和借款人來源。宜人貸的借款人來自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其線上借款人主要通過大數據甄別,在線下,宜人貸主要通過其母公司宜信獲取線下借款人,宜信將合適的借款人推薦給宜人貸,宜人貸支付給宜信一定的推薦費。

就數量而言,線下與線下借款人的差別不大,但就金額來說,線下借款總金額是線上的兩到四倍。以下是招股說明書數據:

2014年全年,宜人貸平臺的借款者總數為39344人,線上渠道20422人,線下渠道18922人。投資者總數為34527人,線上渠道為25093人,線下渠道為9434人。2015年上半年,宜人貸平臺的借款者總數為62131人,線上渠道為30393人,線下渠道為31738人。投資者總數為59185人,線上渠道為50193人,線下渠道為8992人。

2014年全年,宜人貸完成的貸款達到3.59億美元,其中線上渠道為1.44億美元,線下渠道為2.15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宜人貸完成的貸款達到5.98億美元,其中線上渠道為1.92億美元,線下渠道為4.06億美元。

3、所有人P2P行業人最關心的不良貸款率情況。根據招股說明書,截至2015年6月末,宜人貸逾期60~89天的貸款占比0.40%、逾期30~59天的貸款占比0.70%、逾期15~29天的貸款占比0.90%。

近年來,中國P2P借貸行業不良貸款率快速攀升已是業內共識,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說過,國內P2P市場的壞賬率為15%~20%,宜人貸的較低。

4、收費標準:宜人貸使用了一套由宜信開發的信用評級系統,借款人按其信用分數分為A/B/C/D四個檔次,A檔風險最低,D檔最高,借款人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在10%-12.5%,但宜人貸所收取的交易費則根據檔次不同而有所差異,A/B/C/D四檔的交易費分別為5.6%、18.5%、26.4%、28.2%,借款人貸款的年利率分別為16.9%、27.4%、33.5%、39.5%。

2015年8月,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年利率超36%部分利息無效,宜人貸利率借款手續費的收法高過了36%。

拆分宜人貸備戰上市

眾所周知,宜人貸是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屬於普惠金融板塊,除此之外,宜信旗下還有財富管理的板塊。宜信公司創建於2006年,KPCB、IDG資本和摩根士丹利亞洲投資基金(MSPEA)都是宜信的投資方。

作為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一,宜信的版圖已經超越了一般的P2P借貸平臺,涵蓋數十家子公司,一年的交易規模超過500億量級。宜信一直在進行內部整合與梳理,線上、線下業務進行了分離和重組。

據媒體報道,宜信將集團的創新產品研發、P2P平臺運營、線上理財業務等都歸屬於一家新成立的普信恒業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信恒業“),而原有的線下業務,即潛在政策風險和輿論爭議較大的部分則留在了另一家公司。

宜人貸最初也是普信恒業內部獨立發展的網貸業務部門,2014年12月25日,宜人貸官網發布公告,宜人貸所屬新主體公司為恒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恒誠科技”)。

招股書中提到宜人貸的很大一部分客戶是由宜信推薦過去的,基本占宜人貸貸款比重的六成以上。其實也就是宜信把自己集團內比較優質的線上業務部分,包括從宜車貸、宜房貸等品牌拆分出來的一些線上資產和資源都拿給了宜人貸。

實際上,早在2014年第4季度,宜人貸就開始備戰上市,2015年春節後,第一次向納斯達克遞交材料,7月,第二次遞交申請。當時,正好遇上中概股回歸潮,人人網、盛大遊戲、陌陌等企業紛紛宣布要從美國退市,海外估值持續低迷。

但對宜人貸來說,在美國上市是最佳選擇,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原因一:P2P平臺在國內IPO的阻力來自上市的規定。公司開業時間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此外,獲得美元基金投資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會面臨程序複雜且耗時很久的VIE結構拆除。

原因二:P2P網貸行業中有不少公司處於灰色地帶,也給整個行業的上市進程帶來阻礙。

原因三:在風險較高且處在發展前期的P2P行業,上市對於品牌的背書是宜人貸看重的因素。一旦順利登陸美股,“海外第一P2P股”的頭銜將在用戶中帶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應。

原因四:在招股書中,宜人貸將自身定義為“中國市場領先的線上消費金融平臺”。此前,已有Lending Club和On Deck Capital兩家美國本土P2P網貸公司在去年成功上市。

但是,宜人貸和Lending Club等所處的市場環境並不相同。美國的信用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為本土P2P公司的獲客和風控提供有效的信用數據支持,Lending Club就是受益於美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三大信用管理局提供的信用服務。而在國內,信用體系還不完善,導致欺詐成本較低,在線上做風控較有難度。

IPO後影響幾何?

宜人貸在美IPO給P2P行業帶來幾點思考:

第一,這是一個重新梳理機制的機會。今年9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P2P等網絡借貸平臺被界定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直接借貸的“信息中介”機構,平臺方不得提供征信服務或非法集資。此外,所有互聯網金融類從業機構應選擇銀行類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方。

第二,為國內P2P平臺謀求上市開辟了新的路徑,一旦成功或能引發國內平臺向其模式努力。但其估值的高低和市值變化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一旦估值過低,可能打擊國內P2P平臺謀求海外上市的積極性。

第三,P2P網貸開始進入規範穩健期。第三季度網貸行業數據顯示,非理性畸高利息收益在回落,不規範的問題平臺正在收縮,整個行業風險意識提高。

第四,從行業發展來看,尋求自身補充資本、增加實力,增信背書的舉措實屬必要。宜人貸赴美上市,並擬公開募集1億美元就是最直接最實在的增信措施。

第五,中國企業在美國頻頻遇冷,今年大批中概股選擇退市回歸,LendingClub今年也沒能扛住股價腰斬的命運。宜人貸在美股的境遇也不會那麽樂觀。

第六,宜人貸為國內P2P平臺謀求上市開辟了新的路徑,一旦成功或能引發國內平臺向其模式努力。但其估值的高低和市值變化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如果估值過低,可能打擊國內P2P平臺謀求海外上市的積極性。

第七,無論P2P網貸平臺是否上市以及選擇哪一地點上市,網貸平臺本身的風控和運營能力才是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美國資本市場寬進嚴管的體制意味著上市以後的挑戰將會更大。

 附:宜人貸發展歷程

2006年5月,唐寧創立宜信公司。

2011年12月,方以涵加入宜信,並牽頭創立宜信互聯網部,進行宜人貸平臺的搭建研發。    2012年3月,宜人貸網站正式上線。

2013年9月,宜人貸推出能夠在手機上完成P2P借款全流程操作的宜人貸借款APP。

2013年9月,宜人貸推出智能理財服務“宜定盈”。

2014年9月,宜人貸推出針對IT互聯網從業人士的個性化借款咨詢服務“碼上貸”,引領P2P在垂直細分領域的創新。

2014年9月,宜人貸借款端累計交易促成金額超過10億元。

2014年10月,宜人貸推出基於大數據風控的極速模式借款服務,在手機上實現1分鐘授信,10分鐘快速批核。

2014年12月,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成立,宜信當選會長單位,積極推進網貸行業的自律和互律。

2015年5月,宜人貸平臺總體累計交易促成金額突破50億元。

2015年6月,宜信與廣發銀行達成P2P資金托管合作。

2015年7月,宜人貸推出兼具靈活性和理想收益的P2P理財服務“節節高”。

2015年7月,宜人貸累計註冊用戶超過500萬。

2015年9月,宜人貸累計註冊用戶超過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70

唐寧的宜人貸憑什麽成為P2P第一股?|封面重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9/153366.shtml

導讀 : 9年前,被稱為“尤努斯的中國門徒”的唐寧告別了有“中國IT業的黃埔軍校”之稱的亞信公司,不再參與早期投資,而是選擇了一個小額貸款的生意。9年後,宜人貸董事局主席、宜信創始人唐寧敲響了紐交所開市鐘。

i黑馬導讀: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10點,紐交所交易大廳屏幕上清晰地映射出宜人貸標誌性的藍色LOGO。晚11點剛過,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YRD”,發行價為每股10美元,開盤價每股10美元。宜人貸也就此成為國內首家獨立上市的P2P網貸公司。

9年前,被稱為“尤努斯的中國門徒”的唐寧告別了有“中國IT業的黃埔軍校”之稱的亞信公司,不再參與早期投資,而是選擇了一個小額貸款的生意。9年後,宜人貸董事局主席、宜信創始人唐寧敲響了紐交所開市鐘。唐寧的宜人貸緣何成為P2P第一股?

下面讓我們重讀《創業家》雜誌2012年11月刊的封面文章所寫的唐寧創業故事: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40歲的唐寧或許會成為金融領域的馬雲。他六年前創立的宜信,如今已擁有上萬名員工,其平臺放貸規模上百億。

投資機構對它青睞有加。2011年,凱鵬華盈聯手IDG和摩根士丹利向宜信註資數千萬美元,據稱此乃中國小額信貸行業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

唐寧所懷者甚大—宜信已經取得全國保險代理資格,正在申請基金代銷牌照。有人問他:“宜信未來是不是要成為一家銀行?”他的回答是:“有一種普遍的偏見,以為凡是沾錢的事都得讓銀行幹。宜信或者很多金融服務領域創業的人,他們的目標是不是要成為銀行?我覺得不一定。為什麽銀行就是終極?”

宜信成長為何如此迅速?“我不一定能完全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接受《創業家》采訪時,唐寧一再聲明。

他為什麽如此謹慎?或許,他怕“高利貸”,怕“非法集資”。宜信在做P2P(Peer-to-Peer)貸款,而它很快給這種新興的小額借貸方式賦予了中國特色,或者說,宜信特色。

在P2P貸款平臺上,出借人自行將錢出借給借款人,無需通過銀行,又稱“人人貸”。國外信用體系完善,P2P貸款公司多依賴互聯網平臺;中國信用體系缺失,宜信選擇在線下發力。

宜信沒有發放貸款的資質,但唐寧創造性地設計出債權轉讓模式。他個人先將錢借給借款人,然後從金額和時間上拆細債權,轉讓給出借人。或許,唐寧是中國放貸金額最多的個人。而宜信得以行小額貸款公司之實,同時不必受地域限制。

線下布點必然增加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在宜信平臺上,很多情況下借款人付出的實際年利息相當於30%以上,引來了一些爭議。而宜信巧妙地將部分利息轉化為各種服務收費。

由此,宜信與“高利貸”和“非法集資”劃清了界限。“起碼,宜信現在做的業務,在現有法律制度下是允許的。”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楊德林說。

唐寧曾在美國學習經濟學,在華爾街為投行工作。回到中國,他做的是國有銀行很少做的針對眾多小微企業及城市白領、學生、農民的信用貸款。面對巨大的金融需求,他必須委曲求全,他暫時繞開了禁區。吳英案硝煙未散,唐寧不能預知禁區的範圍是否會突然擴大。法律後果無法確知,如何措手足?如何不恐懼?

唐寧對宜信的風險控制技術很有信心。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你會把錢交給唐寧,做一次明明白白的投資,即使它失敗(唐寧聲稱至今還無此案例)?還是願意放進某些銀行,聽說它變成不良貸款,然後再用自己(納稅人)的錢為銀行沖洗壞賬?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等意見領袖已經在公開力挺P2P貸款等互聯網金融模式。支付寶、諾亞財富、快錢等公司最終被承認的事實可能也會對唐寧有所激勵。但面對媒體,宜信和唐寧仍然低調無比。

“中國做P2P貸款的公司為什麽都那麽低調?有的已經很成功。怕什麽呢?”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人海戰術

市場需求無限,供應稀缺,唐寧發動海量業務員填補金融空白。

“一人一天一千,今天你完成了嗎?”在長沙五一路新華大廈15樓“宜信普惠”上百平米的大開間里,一進門就可看見掛在窗戶上方的醒目橫幅。

一年多以前,34歲的長沙本地人周華(化名)來到這里。每天,開完半小時的早會,他便挎著包,和五六十個比他年輕的業務員一起,走向長沙城的大街小巷。

在宜信長沙分公司(包括株洲的業務分部)的業務地圖中,這個城市被劃成網格狀的區塊,每個業務員大致以某個街區為中心開展業務。周華選擇了自己所居住的某公園一帶作為起步區。和保險乃至傳銷之類的生意一樣,宜信基層業務員的生意也是從親戚朋友和其他熟人中開始挖掘。跑了一段時間,周華發現,還得做大量的陌生拜訪才能找到客戶。

宜信的行銷宣傳口號簡單明了:無抵押、無擔保、無前期費用;解決資金需求,最高30萬元。周華說,基本上有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講清楚,與做保險相比,也會讓客戶感覺更親近一些。“畢竟,做保險是從別人手上拿錢,而我們是借錢給別人。”

宜信長沙分公司的業務員底薪1000多元,“提成1-2%,如果一個月只做三萬,業務員只能拿到300塊,收入還是偏低。”周華說,“一人一天一千”的口號,只是對新入職業務員的提醒,不應該是一個業務員的實際業務量。

“我們的團隊里,”周華說,“有的人可能一個月只有一兩千,但拿到上萬的也有。平均下來,應該在四五千上下。”如此說來,宜信的長沙城市經理袁曉在網上貼出的信貸專員招聘廣告中,3000元-5000元的薪金並沒有誇大。

業務員純粹就是拉單,他們通過網上發帖,掃樓發傳單,拜訪陌生人以及熟人介紹等方式找到有貸款需求的客戶,然後上門搜集放貸所需的資料。他們不對客戶的質量負責。信貸員具體負責審核業務員搜集來的資料並分析客戶風險,決定是否放貸。宜信長沙分公司兩百多人的團隊中,信貸員有數十人。

在宜信的一年里,周華用前半年時間從業務員做到了管理十多個人的團隊經理。按宜信的組織架構,長沙分公司有五級人事。從基層業務員開始,接下來是團隊經理、部門經理、城市經理和區域經理。區域經理通常是一個省區或者跨省區的負責人。

現在已離開宜信的周華當年業務量從每月幾單到十幾單不等,而單筆貸款的金額,則從幾萬元到三十幾萬元都有,“小業主的貸款以二三十萬元居多,50萬以上是不能做的。”

周華從宜信辭職未久,成了這家飛速發展的公司的旁觀者。僅在湖南,從兩年前設立長沙分公司開始,其分公司相繼開進常德、衡陽、郴州和嶽陽等城市。宜信官網的聯系名址中,已經有全國72個城市的分公司,其中還不包括嶽陽分公司這樣的新成員。

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宜信帝國的員工約14000人,已經遠遠超過專門在小貸領域耕耘的包商銀行和泰隆銀行—他們的員工分別為6000多人和5000多人。

某位熟悉宜信的業內人士估計,宜信平臺上的放貸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也稱,宜信平臺上的放貸金額估計在20億美元至30億美元之間。

唐寧接受《創業家》采訪時亦表示,宜信服務幾十萬客戶,其中城市客戶通常每單為幾萬元。宜信2011年9月的聲明則說,其平臺上平均貸款額度為4萬元左右。如此推算,100億元以上的放貸規模自是水到渠成。至於贏利,有業內人士了解到的數據是2011年2.5億元。

為什麽宜信一路飛奔?據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楊德林分析,這是為了占領市場先機。而支撐的因素有兩點,一是宜信有了擴張的資本,而這類公司最大的兩筆支出是人員和房租;二是宜信的業務流程、管控辦法比較完善。北京的模式可以搬到其他城市,好比“弄清了一個細胞里的運作機制,弄清楚之後可以分裂細胞,分出去一個又一個”。

IDG合夥人李豐表示,宜信能夠快速擴張,渠道能力是核心,但大前提是2009年之後,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對小額的、面向個人的無抵押、無擔保金融貸款需求飛漲,而相應產品又很少,“宜信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

貸幫CEO尹飛特別研究過宜信的快速擴張。“投資驅動,”他說,“宜信在2009年之前只有一百來號人,貸款業務不超過兩千萬元,跟我們現在的規模差不多,但拿到第一筆投資就迅速擴張。”

楊德林也說,2009年他第一次與宜信談合作時,宜信大概有百多人或者兩三百人;到2010年上千人(宜信一份公開資料稱2000多人),2011年年底則達到12000人。

2010年,凱鵬華盈對宜信投入了“千萬美元級”的資金。一年後,凱鵬華盈又與IDG、摩根士丹利共同註資數千萬美元。宜信稱,來自投資機構的資金只用於公司的業務拓展、團隊提升等運營資金,而絕不參與信貸交易。

唐寧表示,宜信早已實現盈虧平衡。而據尹飛介紹,宜信放貸規模達到20億元時實現了盈虧平衡,而其他小貸公司放貸規模5億元即能打平,原因是宜信“加人太快了”。尹飛還說,這種選擇帶給宜信另一好處,人海戰術實際上變成了廣告。“這跟在央視、在地鐵上做廣告一樣的,宜信不能在地鐵里做廣告嘛。”

做金融要“弄臟手”

“當時我們問每一個人願不願意不用抵押就借錢給陌生人。每個人都覺得我瘋了。”

對於貸款和金融,唐寧並不陌生。1995年,他從北大數學系成功申請攻讀美國南方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兩年後,利用暑假跟“窮人銀行家”尤努斯學習做小額貸款。“早上起來開張了,問網點負責人,客戶呢?他說,沒有客戶。再問客戶什麽時候來啊?他說,客戶不來這兒,得去找客戶。怎麽找?他說,那個車是給你的(一輛28吋男車),你跟我一塊兒出去找客戶。”那段經歷讓唐寧對“弄臟手”—放下身段搞金融有了切身體會。

讀完碩士後,唐寧曾在華爾街DLJ投資銀行從事金融、電信、媒體及高科技類企業的上市、發債和並購業務,2000年回國,出任亞信科技戰略投資和兼並收購總監。

談及為何參與投資宜信時,IDG合夥人李豐說,中國市場上有巨大的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需求,他們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唐寧這位創始人的背景吸引了他們,“既有數學又有統計背景,還有金融行業背景,湊巧又懂新商業模式背後那些最關鍵的能力,這個不太容易。”

2003年,唐寧開始做早期投資,先後投了一批培訓學校,達內IT培訓機構、北京遊戲學院等。“當時市場化的學費要一兩萬元,有的學生付不起學費,希望能先就業後付款。”

唐寧一聽學員有“信用貸款”的需求,第一時間就幫著去跟銀行對接。“眾所周知的原因,誰會看到這樣的人群呢?這也是一個契機,那就自己做吧。”

“2006年4月,借鑒國外先進的信用理念和模式,唐寧在北京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從事P2P小額信用貸款服務企業—宜信公司”。宜信企業發展部高艷輝等人在2010年11月的《管理學家》中國MBA案例征集中如是稱。

唐寧則告訴《創業家》,他其實沒抄什麽美國、英國的P2P模式。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Zopa在英國創立;2006年2月,美國第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Prosper創立。“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有這樣的事,而且挺巧的。”他說。

如唐寧所講,宜信最初定位在有教育需求、卻沒有能力一次性繳納學費的人。一個個開發客戶是不現實的,唐寧與達內IT培訓機構的創始人韓少雲聊了一番後,兩人一拍即合,達內當年即打出“先就業,後付款”的口號。(參見2009年4月《創業家》報道“宜信:讓窮人的信用增值”)

“他通過這種方式把最早一撥客戶找到了。”楊德林說。唐寧的合作對象不限於韓少雲。例如,唐寧與其北大校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在“母校的一次活動中偶遇”,並成功地將P2P助學貸款業務推廣到新東方。

培訓學校的學員學費問題解決了,唐寧將業務逐漸擴展到小微企業主,兼職創業的工薪階層以及農村的貧困農戶。

和Zopa和Prosper等P2P網絡借貸平臺一樣,唐寧也打算開展出借人和借款人直接交易的業務,並從中收取服務費。但這項工作進展緩慢。

宜信企業發展部高艷輝等人披露,2007年10月,宜信P2P平臺正式上線;而差不多一年後,2008年7月,該平臺才實現用戶信息獲取、需求在線註冊;2008年12月,宜信才確定2009年逐步實現借款人和出借人在線自助及在線交易。

巧妙的債權轉讓

“唐寧直接向借款人放貸,再將手握的債權按時間、金額拆細,形成宜信寶等收益不同的產品,賣給想獲取固定理財收益的大眾理財人群。”

實際上,在宜信平臺上,出借人和借款人直接交易的僅是少數。多數情況下,宜信促成的是債權轉讓。

如果依賴網絡上的直接交易,效率和規模增長都是問題。在英國和美國,信用體系比較發達,個人信用信息很容易查詢,這為網絡P2P貸款提供了便利。英國的Zopa成立至今7年半,累計放貸額為2.4億英鎊(相當於24億人民幣);全球最大的網絡P2P平臺LendingClub成立,五年多來累計放貸額10億美元(相當於60多億人民幣)。當然,它們的爆發性增長程度仍然不及宜信。

而在信用體系不成熟的中國,線上直接交易風險明顯加大。五年多前成立、中國最早的網絡P2P公司拍拍貸,至今月交易量不過5000萬人民幣。唐寧說,信用體系的建立單靠網絡也是不夠的,“在中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現階段,它很難完全在虛擬世界里實現。”

唐寧還設計出了債權轉讓這一途徑。具體做法是,借款人與唐寧個人簽訂《借款協議》,唐寧將錢直接從個人賬戶劃給借款人,再將手握的債權按時間、金額拆細,形成宜信寶、月息通等收益不同的產品,賣給想獲取固定收益的大眾理財人群,或者說出借人。出借人同樣將錢直接打到唐寧的個人賬戶,出借人和借款人兩端市場的對接由此完成。

唐寧個人出面簽訂協議的原因很簡單:宜信並無放貸資質。中國現行法律體系里,一個法人機構如果以發放貸款作為主營業務,必須得到銀監會的批準;小額貸款公司可以放貸,但只允許股東以資本金放貸,且不能跨區域,民眾難以大範圍參與。而按照《合同法》以及最高法的司法解釋,自然人作為主體去放貸,民間借貸超過銀行同期利率四倍的部分才不受法律保護。

李豐說,宜信的理財客戶基本上是有些閑錢需要理財、但理財渠道和產品選擇余地不大的人群,“宜信的大部分產品,跟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一樣”。唐寧則稱之為大眾富裕階層,“投資金額從幾萬、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有保值增值訴求。”他表示,和美國不一樣,中國的理財市場缺乏小額(100元-30萬元)固定收益類(信用放貸)理財產品。

宜信專門為這一階層設計了產品,包括宜信寶(最低出借金額5萬元)、月息通(最低出借金額10萬元)、月益通(最低出借金額5萬元)、季度豐(最低出借金額30萬元)、月定投(最低出借金額2000元)、宜農貸(最低出借金額100元)等。

德弘資產合夥人陳宇評論稱,像宜信這樣把時間(比如1個月到一年不等)和金額(比如100元到30萬元)都拆得比較細的理財產品是很容易銷售的,“讓一個人拿出100萬元和讓10個人各拿出10萬元來理財,哪種更容易被接受?”

兩年前,北京市民吳超(化名)拿出5萬元,選擇了債權轉讓方式,投了宜信的一個產品——宜信寶。錢直接打到唐寧的個人賬戶上,他沒有見到《借款協議》,只是與宜信旗下的宜信匯才商務顧問(北京)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信用咨詢與管理服務協議》。

接下來,吳超每個月都會收到一份紙質的對賬單。在那張單子上,他能看到借款人的名字及身份,比如是農民、學生、白領還是小業主,“但這個人的詳細情況就不了解了”。

在一些投資者或者說理財客戶看來,宜信的年收益並不是那麽理想。來自香港的P2P投資者馬軍表示,他幾乎在所有“大一些”的P2P平臺上投過標,像北京有的平臺,能做到15%。但也有人認為宜信屬於比較穩妥的平臺之一。至今為止,吳超還沒有遇到壞賬,宜信當初承諾的年收益10%也實現了。

貸款費率的爭議

“這三項費用就是變相的高利貸,但是合法化了,變成咨詢費、審核費、服務費。”

在一宗借貸交易中,宜信通過宜信匯才商務顧問(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宜信財富公司向出借人收取服務費(比例不等)、債權轉讓服務費(1-2%)和風險保證金(2%)。此外,它也從借款人那里收取不菲的費用,兩頭通吃。

據寧波的生意人劉宇(化名)介紹,宜信的業務員不停和他聯系,最終說服他貸款。申請貸款時提交了公司租房合同、賬戶流水、營業執照,以及個人賬戶流水、房產證和身份證複印件。業務員特意到他的公司和家里拍了照片,看過上述證件的原件。

劉宇說,他希望看到合同電子版,但業務員要求他到宜信寧波分公司現場簽署協議。於是,他去簽下了宜信提供的《借款協議》,借款人是宜信CEO唐寧。他作為甲方還簽署了《信用咨詢與管理服務協議》,對方是宜信普惠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乙方)、宜信普誠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丙方)、宜信惠民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丁方)。

劉宇發給《創業家》的協議複印件比較模糊,只能依稀辨認出,他實際拿到手的錢為25萬,兩年期限,每月還款16723.33元。算下來,累計還款40.1356萬,年利率相當於30%出頭,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25%多)。

不過,協議巧妙地將借款金額標為354107.65元。這樣的話,按照累計還款40.1356萬計算,年利率僅為6.67%,與銀行差不多。而高出來那部分利率體現在費用當中——需支付乙方咨詢費61423.51元,丙方審核費5205.38元,丁方服務費37478.76元,合計10萬余元。劉宇抱怨:“這三項費用就是變相的高利貸,但是合法化了,變成咨詢費、審核費、服務費。如果我跟銀行借款有這種費用嗎?沒有,就是一項利息。”

另據《濟南時報》報道,市民李女士去年著急用錢,從宜信借到手2萬元,兩年期限,每月還款1299.33元,實際上相當於27.6%的年利率,而貸款憑證上寫的月利率是0.56%(相當於年利率6.72%)。而“李女士所能提供的借據、還款事項提醒函中均沒有任何關於服務費的標準、數額等內容。”

根據《創業家》的有限了解,以及其他媒體的報道,借款人對宜信公開而激烈的投訴似乎不是那麽多。畢竟,他們著急用錢,大銀行不搭理他們,這個時候宜信剛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在宜信長沙分公司的電梯里,《創業家》記者見到了來辦理貸款的婁底人老羅夫婦。行色匆匆的老羅就表示,宜信的費率“不高也不低”,“合起來到兩分二三”。他所說的費率,包括了利率和宜信一次性收取的各種費用。

寧波的劉宇和濟南的李女士願意對媒體傾訴,很大程度上或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提前還款,結果算下來相當於年利率40%以上。例如,劉宇在5個月後提前還款,加起來還了300471.02元。

對於貸款費率引起的爭議,唐寧並未回避。他告訴《創業家》記者:“我覺得整體上來講還是很透明、很直白的,沒有什麽所謂的小字印到背面、第三段話沒打上類似什麽的。而且這個行業之中也不是一家兩家機構,有很多很多選擇,彼此都可以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他還說,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利率市場化,而隨著信息獲取能力的加強、環境的改善,以及競爭格局的變化,“其實任何一個市場之中都會呈下降趨勢”。

中國最早的網絡P2P貸款平臺拍拍貸創始人張俊也表示,盡管30%的利率不低,但這件事情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地下的高利貸通常比這個利率高得多。

如何控制風險

“它並不是類似互聯網領域,不是說大學二年級的兩個同學在宿舍里面想解決什麽有趣的事兒就做起來了”。

與宜信相比,拍拍貸平臺上的貸款利率和費用加起來要低不少。拍拍貸平臺上的平均貸款年利率為18%,6個月以下貸款收2%服務費,7-12個月收4%服務費。而人人貸創始人李欣旺表示,算上服務費和管理費,其平臺的貸款年利率平均在12%-13%之間。

實際上,主要靠線下的宜信,成本比拍拍貸和人人貸都要高。李欣旺說,在線上獲取用戶的成本大概為千分之五,線下則需要百分之三、四,“這就決定了大家的定價不一樣,客戶群不一樣”。

宜信多花的成本,基本上用在了風險控制。楊德林說,P2P個人的小額貸款,很大的問題是管理信用的問題,得有一套辦法審核申請人的信用狀況。宜信前期主要用所謂的工廠模式,就是把整個審核流程分成一個一個階段,每個人負責一個階段的工作。“像工廠一樣,員工只需要把螺絲擰緊就是了。這個工作沒準一個高中生都能做,但我知道他們是大專以上的。”如今,唐寧又找到楊德林,研究如何變革整個審批模式。

宜信做的大多是無抵押信用貸款。“美國有征信局,從出生證明到離婚等均有記錄,但中國的信用資料被很多部門各管一攤。中美的信用市場反差太大了。”在唐寧看來,在中國,找到證明資信的要素本身也是一種創新,“比如是不是在學校里當過班幹部,或者是不是黨員、團員,這些都很有中國特色。”

宜信上萬人的線下隊伍,四處上門搜集各種信用資料。“幹臟活在中國是不可避免的,但挑戰是,你要能把你幹的臟活逐漸積累成系統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重複勞動。我今天幹了百分之百的臟活,明天我只需要幹60%的臟活,又能達到95%的效率,這就是個好的努力方向。”李豐表示。

唐寧說,信用技術體系不僅僅是IT平臺,“無論是國際上知名的機構還是地區性領先的機構,根據他們的經驗,這樣的體系沒有幾千萬、上億的資金投入是不可能建起來的”。他沒有透露其信用技術的細節,只是表示,“它並不是類似互聯網領域,不是說大學二年級的兩個同學在宿舍里面想解決什麽有趣的事兒就做起來了”。

外界很難揣測宜信的信用技術精密到了何種程度。位於北京SOHO現代城C座3層的宜信總部信審中心,是基層海量搜集的貸款申請所要經過的最後一道篩子。宜信的基層業務員和信貸員,恐怕也很難猜透那個信審機器的心思。

“長沙應該一年有上萬筆的貸款申請,但最後能通過的貸款申請不會超過三成。”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個叫周華的宜信前員工說,信審機器的效率很高,“如果資料齊全,一般三五天內貸款就能批下來。”

陳宇認為,宜信的風險主要在於其壞賬率,不可能低,更不可能低於1%。唐寧則告訴《創業家》,宜信的產品從百分之零點幾,到2%、3%這樣的水平都有,“不同的產品,面對不同的人群。”

宜信會不會擴張太快,1萬人以上的公司會不會很沈重?風險是難以避免的。不過,在很多場合,尹飛都堪稱唐寧的知音,“唐寧團隊的確有很高的管理技巧;但話又說回來,這也不算什麽秘密,順豐快遞全國是10萬人,5萬人以上的快遞公司,國內有很多家。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找快遞公司挖個人就行。”

由唐寧個人出面簽訂借款協議,也存在法律和商業風險。北大法學院張鑫在2012年6月出版的《金融法苑》撰文稱,作為已持續經營幾年的公司,將主營業務建立在與CEO個人合作的基礎上,對公司的持續發展、獨立性和公司治理都有很大影響。這種模式顯得比較異類,對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也有阻礙。《放貸人條例》出臺後,監管部門應該會對個人放貸行為予以規範。

宜信的未來

種種爭議恐怕很難阻止宜信這類互聯網金融新生力量的發展。宜信未來會變成一家銀行,還是一個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

如今的宜信,已成為P2P信貸(當然它早已不限於此)行業的魁首。凱鵬華盈、IDG和摩根士丹利註資的消息,被宜信制成海報,貼在總部和各分公司辦公室的墻上。在今年6月底的一次新員工座談會上,有新同事告訴唐寧:“和理財客戶接觸時,會跟他們聊三大投行對宜信的註資,讓他們產生信服感。”

這說明,宜信希望更多的潛在客戶知道它,提升公司的美譽度。但另一方面,宜信和唐寧又似乎不希望公眾和媒體過多關註公司的運營模式和運營細節。

“企業一方面需要被了解、被認知,另一方面也要註意自我保護。我如果不負責任地談很多的話,那對不起這麽多同事的創新,因為很多都是我們自己豎起來的門檻。”坐在《創業家》記者面前的唐寧,國字臉、語速平穩、邏輯清晰、滴水不漏。

當記者問到宜信怎麽讓出借人和借款人一一匹配時,唐寧突然坐直,表情有些緊張。

《創業家》:借款的人群跟出借的人群之間怎麽匹配?

唐寧:有(一個配)幾個的,有(一個配)幾十個的。我們配置之後,推薦給出借人,他們自己選擇。

《創業家》:不是別人把錢放過來,咱們再單獨找人去?

唐寧:那不是。

實際上,如前文所述,宜信多數情況下采取的是債權轉讓模式。他先利用自有資金出借給借款人,之後再將持有的債權拆細後轉讓。

員工比老板更小心。長沙小貸圈子對宜信人的一個普遍印象是,關於公司內部事務,他們口風甚緊,即便是從周華這樣已經離職的員工身上,我們得到的關於長沙宜信的經營數據及運作信息都是模糊的。

唐寧非常強調構建“中觀”。他提到的這個介於宏觀與微觀之間的名詞,反映出宜信的政治生態和商業生態。2011年,宜信聯合北大立法學研究中心、人人貸、貸幫等共同成立“小額信貸服務中介機構聯席會”,唐寧希望這個行業協會能起到自律、互律的作用,也希望通過協會與監管部門有更多溝通互動。

令唐寧津津樂道的是,原清華經管學院廖理教授幾年前就將宜信作為EMBA教學的案例,“那時宜信還小,我都不知道”。該案例後來被哈佛商學院報告引用。當年主講宜信案例的廖理教授,今年3月榮升清華與央行合辦的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該院院長是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據悉,宜信還贊助過中國MBA案例大賽,金額是50萬元。

《創業家》記者聽宜信內部人士講過這樣一個段子:自從宜信被寫成清華經管學院EMBA的金融創新案例之後,宜信的人再也不擔心“有人會搞我們了!”

宜信內刊顯示,截至今年6月,宜農貸平臺累計向全國各地貧困農戶提供小額貸款2000多萬元。與上百億總盤子相比,實在微不足道。但宜信在對外宣傳中,屢屢借此樹立公益形象。

唐寧的種種努力顯示出他如履薄冰。

2011年8月23日,銀監會發布了《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首次對於P2P貸款平臺的風險做出提示,媒體頓時對宜信是否涉嫌非法集資發出質疑。

尹飛聽到過這樣一個小道消息:央行打過一個報告到國務院,報告說社會上像宜信那樣能自己集資、自己放貸的公司,有些做得比小貸公司還大,存在著系統性風險。領導說,你們銀行不給(小微)放貸款,小貸公司也不給(小微)放貸款,社會上有些公司已經站出來了,你們還要把它卡掉,誰給小微企業放貸款呢?尹飛的“消息”真假難辨,但由此可以體會包括唐寧在內的民間金融業者的忐忑心態。

今年8月,中投公司副總謝平完成一項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報告,分析了宜信等P2P互聯網金融模式,認為P2P融資模式是現有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未來可能成為主要的金融模式,不能因為這項金融創新在發展初期遇到一些問題,“就將其扼殺在繈褓之中”。一個月後,天津達沃斯論壇,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也在演講中肯定P2P等互聯網借貸模式。

“我覺得現在來講,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主流吧。”唐寧說。

楊德林說,唐寧他們做了這種有些大銀行不願意做的事情,他是看到了趨勢,找到了模式、幫助社會解決了問題。而在李豐看來,在解決這個市場需求的所有人當中,你盡量用了你能找到的正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歪門邪道,“那麽所有的質疑都不足為慮,最終一定會有所謂的規範化的時候。”

李豐並沒有對宜信進行明確的定位,反而樂見其探索的過程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你現在能準確判斷支付寶是一家純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還是一家銀行,或者是一個金融集團?現在都還很難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787

P2P第一股落定宜人貸:P2P上市潮風往哪邊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8/153360.shtml

導讀 : 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成為國內首家獨立上市的P2P網貸公司。12月18日,宜人貸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YRD”,發行價和開盤價都為每股10美元。

i黑馬 崔婧  12月18日紐約報道

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10點,紐交所交易大廳屏幕上清晰地映射出宜人貸標誌性的藍色LOGO。晚11點剛過,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YRD”,發行價為每股10美元,開盤價每股10美元。宜人貸也就此成為國內首家獨立上市的P2P網貸公司。

9年前,被稱為“尤努斯的中國門徒”的唐寧告別了有“中國IT業的黃埔軍校”之稱的亞信公司,不再參與早期投資,而是選擇了一個小額貸款的生意。9年後,作為宜人貸董事局主席、宜信創始人唐寧來到紐約準備上市。“下飛機的第一感覺是空氣真好。心情比想象中還興奮。”他告訴i黑馬。

精心鋪設上市路

為了上市,宜人貸做了充足的準備。

宜人貸是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屬於互聯網金融板塊,除此之外,宜信旗下還有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的板塊。作為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一,宜信涵蓋數十家子公司,一年的交易規模超過500億量級。凱鵬華盈、IDG資本和摩根士丹利亞洲投資基金都是宜信的投資方。

凱鵬華盈管理合夥人周煒告訴i黑馬,“我們投資宜信,看中的就是它的風險管理。”

宜人貸成立於2012年5月,2014年12月25日,宜人貸將主體公司變更為恒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在P2P市場中,宜人貸的定位是小額個人信用借貸。其貸款規模是5萬-20萬元之間,收入來源於兩個方面:借款人的交易費、投資人的服務費。到2015年6月,平臺的交易額達到62億元。

根據互聯網上投資用戶的自身特點,宜人貸也推出了利用大數據風控的借款“極速模式”,與廣發銀行合作建立資金托管等創新模式,通過自身渠道尋找借款人。

在客戶方面,宜信也為其提供了巨大的支撐作用。招股書中提到宜人貸的很大一部分客戶是由宜信推薦過去的,基本占宜人貸貸款比重的六成以上。

也就是說,宜信把集團內比較優質的線上業務部分,包括從宜車貸、宜房貸等品牌拆分出來的一些線上資產和資源都拿給了宜人貸。“宜信工作人員看到有宜人貸明確客戶定位的群體會優先推薦過去,現在是這樣的合作模式。”唐寧如此說。

上市過程逆水行舟:P2P行業需要正能量

而來到美國,唐寧的興奮不是沒有原因的。盡管精心為宜人貸的上市鋪好了路,宜人貸的上市過程,仍然不是一帆風順,可以說“一波三折”,走到現在也不容易。

早在2014年第4季度,宜人貸就已經開始備戰上市,2015年春節後和7月,曾兩次向納斯達克遞交材料。但當時卻正好遇上了中概股回歸潮,人人網、盛大遊戲、陌陌等企業紛紛宣布要從美國退市,海外估值持續低迷。

一位投行人士告訴i黑馬,宜人貸上市過程拖了很久,會計事務所一直在溝通,但阻力很大,市場估值也一度從十幾億美金調到6億美金。

經過了重新考慮,4個月後,紐交所成為宜人貸的上市最終選擇。

2015年11月17日,宜人貸再次向美國證券交易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股票交易代碼“YRD”,並以每股0.0001美元的價格,向公眾公開募集最高1億美元,從數字來看,宜信並沒有對財務回報抱有多大的要求。唐寧告訴i黑馬:“我們沒有資本運作的訴求,宜人貸上市更重要的是戰略目的,讓大家能夠更好地關註和看待P2P這個行業。”

之後,宜人貸進行了路演。但就在路演這段時間,國內又相繼曝出互聯網金融公司e租寶、大大集團被查事件。P2P行業信任危機在進一步擴散。某P2P公司向i黑馬透露,e租寶、大大集團事件之後,證監會對P2P行業非常敏感,目前,並不是P2P公司上市的好時機。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負面消息並不能否定P2P行業。在拍拍貸CEO張俊看來,大多數非法集資的都不算是P2P公司。他認為,首先,P2P是peer-to-peer,債權交易是點對點發生,第二,共享經濟的屬性都是在線上交易完成,第三,P2P是信息中介,第四,普惠金融要小額分散,這些非法集資的公司哪一點看都不是P2P。

但除了這些之外,還不得不提到的是,今年中概股遭遇IPO低潮,在美上市企業一共14家,共籌資額6.66億美金,是2013年以來上市企業數量最少的一年,融資額是2011年以來最低的一年。

逆水行舟。但12月18日,宜人貸還是如期正式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和開盤價都是每股10美元。

宜人貸的上市,對於整個P2P行業來說也頗具意義。“這個行業需要正能量,宜人貸上市對行業是一個‘洗白’的過程。”融360 CEO葉大清認為,上市公司背後都有投資機構,即便出現風險,投資機構也會兜底,降低經營風險,可以扭轉老百姓對P2P的信任。宜人貸的上市,對這個行業中的其他公司而言,具有燈塔的示範效應。

上市之後,宜人貸需也要面對美國資本市場監管的調整。“寬進嚴管”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常態,而且還需要和當地本土平臺Lending Club等競爭,壓力也很巨大。

但是,盡管如此,除了宜人貸之外,上市也是眾多國內P2P平臺的夢想。宜人貸的海外上市,只是一個開始。

國內P2P公司上市潮中的“花樣”選擇

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成功上市案例,是國內P2P公司們“春心萌動”的原因之一。一年前的12月11日,同樣成立於2006年的Lending Club登陸紐交所,IPO價格為15美元,上市首日漲幅高達56%,收於23.43美元,成交量近4500萬股,市值高達85億美元。

這對國內同類公司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激勵。此後,國內P2P平臺都開始謀求上市。最近這一個月來,上市的消息更是不絕於耳。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三派,有的選擇在國內上市(借殼登陸新三板或A股),有的選擇在海外上市,有的公司的目標是香港。

在港股市場,目前活躍的公司有4家。2015年10月21日,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洋實業收購財加主體公司96%的股份,財加由此登陸香港主板。翼龍貸表示,其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因此是國內第一家母公司上市的P2P公司。

此外,金融工場在今年1月被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信貸全資收購。陸金所也籌備明年在港IPO,最高融資50億美元。

在國內,金蛋理財和PPmoney選擇了曲線掛牌新三板。新三板公司南京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金蛋理財的100%股權,PPmoney是通過參與新三板公司天銳科技的定增計劃,成為其大股東。

今年年初,紅嶺創投就被曝計劃借殼上市公司三元達登陸A股市場。91金融也選擇2016年在國內上市。91金融許澤瑋告訴i黑馬,通常情況企業會提前選擇好既定的上市路線,內資架構國內上市,外資架構國外上市,當然國內、國外可以互拆,但是都比較複雜。

而對於一直拿VIE架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上市則傾向海外市場。“人民幣進入到互聯網金融領域是從前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公司人人貸、拍拍貸、融360在這之前都已經拿過A輪的國外融資了。”周煒如此說。

葉大清就做了兩手準備,在D輪融資引入了國內投資人,“我們傾向於在國內上市”。

此前,一些限制條件也局限了互聯網公司在國內上市之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規性問題是其在國內上市過程中繞不開的坎。

拍拍貸CEO張俊也傾向美國市場。他對i黑馬直言,拍拍貸確實有上市的想法,但並沒有明確的計劃和時間表,但大概率會選擇在美國市場,因為美國市場對P2P行業比較了解。

在國外資本市場,無論是機構戰略投資者還是股民對創新模式的理解都比較靠前,對高增長又虧損的公司會有更好地判斷,而且在國外,只要公司業務不錯,就可以持續募資,獲得資金。周煒解釋:“國內的並購和增發,審批過程都要很長時間。不過國內估值更高。”

互聯網金融正在面臨一波上市潮。“目前互聯網金融公司籌備上市的至少有10家以上。”周煒說。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選擇在監管嚴格的公開市場上市,不僅是增加融資渠道,更是增加用戶信任度,讓優秀企業和不可判斷的企業有一個分界線。

上市就像是一個創新企業的“成人禮”,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市場很重要。“國內很多政策還在醞釀中,企業在不同的市場被監管,信息也可以倒流回來,可以提供經驗,幫助把中國監管政策盡快制定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791

宜人贷上市背后:依靠关联交易拔苗助长,风险敞口加大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601/t20160127_766037.htm

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些漂亮数据背后,隐含的是与其宣称口径不一致的商业模式及非常规增长背后的风险敞口。这种结果的产生,与宜人贷大股东给予的“支持”密切相关。现在的悬念是,这种用关联交易方式带来的“拔苗助长”,能否令宜人贷顺利实现软着陆。宜人贷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是不是对其“拔苗助长”的某种“用脚投票”?符胜斌/文

  宜人贷又一次向纽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是自2015年春节以及7月份,其先后两度向纳斯达克递交申请未果后,第三次发起上市冲击。俗话说,事不过三,宜人贷的这次冲击颇有志在必得之势。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美股市场中国互联网金融概念第一股。虽说上市首日即破发,但其创始人唐宁终究是如愿以偿。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宜人贷此次上市获得成功,离不开其“靓丽”财报的支撑。具体来讲,就是宜人贷盈利的“快速”增长。

  2013年,宜人贷亏损834万美元,2014年亏损450万美元,但在2015年上半年竟然实现盈利1730万美元。而到了2015年9月末,盈利数则进一步攀升至3078万美元,短短3个月时间的盈利几乎相当于整个上半年的水平。同期比较来看,宜人贷2014年9月末的盈利仅比当年6月末增加了100万美元左右,宜人贷盈利能力的飙升着实令人目瞪口呆。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宜人贷究竟是运用了怎样的经营管理方法让自己的盈利能力能得到如此高速的增长?在这种高增长模式下,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

  要解开这些疑惑,让我们首先从宜人贷的商业模式开始分析。

  是纯粹的P2P吗?

  宜人贷在其招股书中对自己商业模式的描述是“中国领先的在线消费者金融平台”,主要是通过“连接、匹配投资者和个人贷款者执行借贷交易”。打开宜人贷的网站,“宜信旗下P2P网贷平台”一行字跃入眼帘。显而易见,宜人贷将自己定位为P2P平台。

  从本质来看,P2P应是一个纯信息撮合匹配平台,典型者有美国的LENDING CLUB(以下简称LC)。LC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只是撮合借贷双方,本身并不承担风险,收入主要来自于中介服务费。贷款人最终是否能还款,与LC这个平台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不论贷款质量好坏,都不会影响服务费收入。从理论上讲,LC的业务规模可以无限扩张。但宜人贷的商业模式似乎与典型的P2P存在很大出入。

  在宜人贷的网站,可以下载《宜人贷借款及服务协议》和《宜人贷风险备用金服务协议》(以下分别简称《借款协议》和《风险备用金协议》)。在这两份协议中,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运作宜人贷的公司,以下简称“恒诚科技”)作为协议一方,要求借款人向其支付平台管理费,主要用于为其提供借款信息咨询、信用评估、出借人推荐等服务,费用直接从借款金额中扣除;要求出借人向其支付平台服务费,主要用于为出借人提供信息咨询、催收回款等服务,费用直接从出借人所获取利息收入中扣除。

  光从这点来看,宜人贷似乎只是撮合交易,但《风险备用金协议》则为这个结论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该协议中,恒诚科技承诺,将从自己收取的借贷双方服务费中按一定比例抽取资金存入专门账户,这笔钱主要用于补偿出借人可能存在的回款损失。当借款人不能及时归还欠款时,恒诚科技将从风险备用金中拿出资金垫付欠款,同时出借人将债权转让给恒诚科技,由恒诚科技进行追讨。这一制度设计,相当于恒诚科技向出借人给与了“刚性兑付”的承诺。

  前面提到,纯粹的P2P公司是不会介入借贷双方的交易,出借人是否能按时足额收回借款的风险由其自身承担,P2P公司不会承担任何贷款风险,也不会给出借人任何补偿。宜人贷则不同,其通过《风险备用金协议》深度介入借贷双方的交易,并将借款人的风险转嫁于自身。从这个意义上看,宜人贷本质上不是一家P2P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家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模式,从宜人贷对借款人的收费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佐证。

  宜人贷将借款人按信用等级分成了从A到D四个级别,A级客户信用级别最高,然后依次降低。对于不同的等级,宜人贷给予了不同的利率和收费水平(图1)。

  从图1可以总结出宜人贷业务的两大特点。

  一是不论信用等级如何,借款人向出借人所付出的借款利率水平相差不大,大体处于同一水平。这表明出借人面对的是无差别借款人,风险相同。

  二是借款人信用等级越低,所付出的借款成本越高。比如D级客户,所付出的借款成本相当于借款本金的四成,若其借款10万元,最终拿到手上的只有6万元。借款人在超出借款利率之外承担的费用,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而升高。

  这两大特点,结合前述对《借款协议》和《风险备用金协议》的分析,大致可以认为,出借人通过宜人贷产品获取的收益相对固定,如果扣除向宜人贷缴纳的服务费,收益水平应在10%左右。而借款行为产生的大部分风险,是由宜人贷承担,因此,宜人贷也相应收取了高昂的服务费。这笔费用表面上是服务费,实质是借款人为借款行为所付出的风险溢价。宜人贷也通过收取高额的咨询服务费,规避了年利率超36%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

  纵观图1,宜人贷借款人所付出的成本其实是比较高的。以信用等级最好的A级客户为例,其付出的成本为16.9%,远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这是否意味着宜人贷的客户,即使是A级客户,也难以凭借自身信用从银行融到资金呢?从事这些业务的宜人贷,自身的风控能力究竟怎样呢?是不是比专业机构还要“高明”?

  放大的经营风险

  金融机构最核心的能力之一是风险控制能力。宜人贷通过以大比例收取借款人服务费的形式介入借款交易,使得自己背负了巨大的借款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宜人贷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加以平衡呢?

  根据宜人贷披露的信息,截至2015年9月底,宜人贷的借款人总计有9.85万人,其中线上4.86万人,线下约5万人。这一水平较2014年的3.93万人,增长一倍有余。即使较2015年6月的6.21万人而言,短短3个月时间也增加了50%。在借款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宜人贷的借款规模也在飞速增长,从2013年不足3亿元,短短2年多时间就超过60亿元(表1)。

  由于风险备用金机制的存在,宜人贷借款规模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放大。宜人贷计提的风险备用金也从2015年6月末的4000万美元增加到9月末的6000万美元,以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敞口。

  在结构上,宜人贷面临的风险则更大。从历史情况来看,宜人贷的借款人结构越来越劣化,低信用级别客户越来越多。C级、D级客户从无到有,从2013年、2014年几乎为零,到2015年成为主流。截至2015年9月底,在总额为62.56亿元借款中,属于D级的就达49亿元,占比超过78%(图2)。

  不仅如此,宜人贷A级客户的借款额也显著下降。截至2015年9月末,宜人贷A级客户借款额为7.25亿元,而2014年末为19.17亿元,与A级客户显著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D级客户的暴增(表2)。

  宜人贷借款人结构及借款金额的变化,给宜人贷带来了毋庸置疑的风险敞口。截至2015年9月末,宜人贷的利润不过3000多万美元,大约折合人民币2亿元。如果D级客户的违约率超过4%,这部分利润就将被吞噬。

  从历史上看,宜人贷3个月内的逾期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13年、2014年均未超过1%。但情况从2015年起就发生了显著变化,2015年6月,3个月内的逾期内达到2%,到了9月份,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了1.4%,这一逾期率较2014年翻了一番(表3)。

  对于3个月以上借款的逾期率,宜人贷在招股书中声称,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数据有限,只能展示宜信的历史情况,并且提醒,这些数据有可能和宜人贷将来产生坏账的数据不同。考虑到宜信和宜人贷之间的关联关系,二者的风控能力大体相当的话,如果引用宜信的数据,结果对宜人贷更加不乐观。这是因为,宜信3个月以上借款逾期率逐步攀升,大致在6%-8%的水平,而D级客户的逾期率则更高,一些时间比较久的借款,逾期率在8%以上,甚至超过10%。

  也许是有鉴于宜信D级客户“可怕”的逾期水平,宜人贷自2015年开始就计提了大额的风险准备。2015年6月,宜人贷计提了大约4000万美元的风险准备金,9月则计提了6000万美元,3个月时间增长50%,且分别占同期总资产的24.7%和36.4%(表4)。

  宜人贷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如果以62.56亿元(折合9.84亿美元)借款计算覆盖率,也就是贷款拨备率为6.1%,高于2.5%的监管标准和一般商业银行标准,但从净资产与借款总额(类似资本充足率)比值来看,这一比值在6.7%左右,低于8%的银监会最低标准。

  还有一个细节,宜人贷净资产与借款总额的比值,在2015年6月份时大约是8.9%,而彼时宜人贷的借款总额为37.05亿元(折合5.98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宜人贷在快速扩张规模的同时,在放松风险控制?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宜人贷借款人所付出的借款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从16.9%到39.5%。在这样的借款成本下,不知借款人需要从事怎样的业务才能以所获得的收益来覆盖自己支付的成本?

  综上所述,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宜人贷的规模在2015年开始了迅猛的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低级别客户的大量涌入,由此放大了宜人贷的经营风险,经营安全边际和空间被大幅压缩。宜人贷虽然采取了收取高昂服务费、加大计提风险准备金等措施,但由于低级别客户规模的暴增,如果不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其运营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宜人贷要想实现持续运营,必须在借款人控制方面采取更符合实际的措施,要对借款人进行更为有效的甄别,而不仅仅是为了“冲击”账面业绩。

  如果说宜人贷借款端的增加令人感到“惊异”,宜人贷出借端的变化就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了。

  2015年6月,宜人贷的出借人尚只有5.92万人,但仅仅过了3个月,其出借人数一举增加到18.57万人,增长速度非常“夸张”,尤其是线上出借人的增长更为突出(表5)。

  此时,一个疑问就浮出水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宜人贷在短期内能获得如此之多出借人的“青睐”。毕竟,想借钱的人好找,愿意借出钱的人不好找。

  “高深莫测”的关联交易

  显然,宜人贷出借端规模的异常增长,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理解范畴。要解开这个谜团,从宜人贷的股东构成入手或能看出端倪。

  恒诚科技是唐宁持股40%的公司,另外2名自然人孔繁顺、田彦分别持股30%。孔繁顺是宜信创新产品中心总经理,而田彦与唐宁一起,共同控股了宜信系内的很多企业。一般是唐宁持有90%以上股权,田彦则持有剩余少量股权,比如宜信惠民投资公司、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

  公开资料显示,唐宁毕业于北大数学系,拥有美国南方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他从“小贷之父”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模式中获得启发,2006年创办宜信,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经过多年的深耕,唐宁已打造了一张覆盖投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第三方支付、征信评级等许多业务在内的业务网络,产业链涵盖到了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图3)。除此之外,唐宁甚至还涉足了出国咨询业务。

  在唐宁的商业王国中,宜信的业务无疑是核心之一。宜信模式的核心是债权转让,比如唐宁团队提前放款给需要借款的用户,再把所获得的债权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似固定收益的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也就是说,宜信先有债权,然后将债权打包,出售给那些有理财需要的投资人。简单而言,宜信就是一个资产证券化机构,居于借款人和最终投资人中间,将自身的债权通过证券化向市场进行风险分散和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宜信将债权的期限和金额进行分拆,这将使得债权无法一一对应,从而形成期限错配。在借款人按时还款,而投资者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尚未到期时,就会形成一个资金池,宜信获得利息收入;如果没有按时还款,或者宜信放贷形成的债权没有立刻找到投资人,就会形成一个资产池,要么宜信自己先期垫付,要么进一步细分债权或缩短期限,加快资产证券化速度。如果最终借款人没有偿还借款,就会形成坏账,这个损失就由宜信自己承担。

  从理论上讲,宜信的这种模式,只要投资人不挤兑,就可以循环下去。并且由于投资人和借款人不能直接对接,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宜信可以将债权证券化游戏一直玩下去,甚至可以无中生有,生造一笔虚拟债权进行证券化。但现实是骨感的,为了应对借款人风险,宜信也采取了与宜人贷相似的收费方式,即通过固定借款利率锁定投资人利益,同时向借款人收取高昂的服务收费来弥补自身风险溢价以及规避高利贷嫌疑带来的法律风险。这种巨大的利差收入都被宜信收取,这也使得宜信在不发生大额逾期的情况下,存在垫付资金的可能性。

  初步判断,在宜信开展的诸多贷款业务中,唐宁主要依靠宜信惠民投资、宜信卓越财富、宜信普诚信用、宜信普惠信息咨询以及天达信安担保等公司联动运作。宜信惠民投资主要负责借款人筛选,宜信卓越财富主要负责向投资人推荐产品,其他公司则主要通过向借款人提供各种服务来收取费用。

  具体到宜人贷,宜人贷与宜信在运作模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的不同是风险分散与化解的程度不一样,宜人贷省去了宜信证券化债权过程,而是让出借人和借款人直接面对面。但两种模式介入交易的深度以及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无本质的区别,都需要对投资人进行“刚性兑付”以维护信用,都需要面临借款人违约而自身背负损失等。

  唐宁运作宜人贷的主要平台是恒诚科技和宜人恒业科技,之所以有两家公司,主要是因为唐宁试图以VIE架构将宜人贷运作上市(图4)。

  从体量上看,宜人贷2014年净营收只有3000多万美元,相比宜信2014年全年300多亿的交易量微不足道。唐宁此次把宜人贷单独分拆出来上市,且融资规模仅有区区1亿美元,颇有点宜信系上市试点的味道。

  由于宜人贷和宜信的运作模式并无本质的区别,都属于借贷业务,这也给二者之间进行业务资源“交流”提供了可能,唐宁完全有可能将部分本属于宜信的借款人和投资人转移到宜人贷平台上。这是因为对投资人而言,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交易对象和交易身份,自己预计获得的收益不会有丝毫变化。

  宜信为宜人贷转移了多少客户资源,尚不能直接获得相关数据,但可以根据二者之间的关联交易金额来进行大致的判断。

  2013年,宜人贷与宜信的关联交易额大约为200万美元,主要是宜信为宜人贷提供的各种服务收费,比如推介投资者和借款人、系统支持服务、追收欠款服务等。这一成本大约相当于当年1100万美元营业成本的18.18%。但到了2015年9月,宜人贷与宜信的关联交易支出占其营业成本的比例已经超过50%。不仅关联交易越来越成为宜人贷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通过对关联服务具体构成的分析,还可以看出宜人贷越来越依赖于宜信的迹象(表6)。

  一是宜信向宜人贷推介投资者和借款人的费用快速增长,急剧攀升至占50%关联交易额,到2015年9月底,推介费用几乎相当于整个关联交易金额。这似乎在表明,宜人贷在出、借两端的客户资源开拓上越来越依靠宜信。

  二是追缴欠款服务收费也逐年攀升,从2003年不足万美元上升到30万美元。

  此外,宜信对宜人贷的系统支持服务收费,如担保等,也在上升。

  这些交易费用贯穿了贷前、贷中、贷后等交易的全环节,且比例奇高。留给人的疑问是,宜人贷究竟能否脱离宜信而获得独立的经营能力?

  这种依赖,反映在业绩上,则是宜人贷规模的快速增长。根据宜人贷招股书披露,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9月,宜信向宜人贷贡献的借款人占其借款人总数的比重分别是54.2%、48.1%和50.6%,贡献的借款额分别占借款总额的61.9%、59.8% 和 67.8%。按此比例计算,在宜人贷9.85万借款人中,约有5万人是宜信支持的;62.56亿元借款额中,约有42.4亿元是宜信支持的。这一数额,与宜人贷借款人及借款规模增长大致相当,或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宜人贷规模何以能够快速增长(表7)。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寻常的快速扩张,宜人贷的财报非常“靓丽”,历经数年亏损后,在2015年一举扭亏为盈,并且体现出“不俗”的增长态势(表8)。

  至此,宜人贷业绩增长之谜或许能得以部分解开。令人担忧的是,唐宁依托宜信对宜人贷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支持,向宜人贷注入大量低级客户的策略,即便短期使宜人贷实现了盈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策略是否能持续下去呢?

  另外,从商业模式来看,宜人贷更多地类似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而非其所称的P2P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LC上市后虽然股价一路下跌,但市值仍超过40亿美元,而小额贷款公司的估值则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导致的估值差异。并且对于纯粹的P2P平台而言,一旦建立起足够的规模优势,也很难被打倒或者超越。唐宁此次将宜人贷包装成为P2P公司上市,能维持一个满意的市值吗?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41

宜人貸上市一周年股價翻番 目標2020年交易規模破千億

“紐交所中國互聯網金融第一股”——宜人貸已經上市一周年。

2015年12月,宜人貸在紐交所上市,但上市後股價經歷大起大落。2015年12月18日當天開盤價10.07美元,但此後大幅下跌到隨後3.35美元,今年2月底又開始上漲,最高曾達到42美元。目前,其股價維持在22美元左右。

根據三季報披露數據,截至2016年9月底,宜人貸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137%、308%,預計2016年全年促成借款總額預計達到197.5億元-200億元。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僅為2億元,三年增長達到了100倍左右。

宜人貸在海外上市後,國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出現了諸多變化。今年8月,網貸監管規定正式出臺,兼監管部門的清理整頓也大規模展開,行業的野蠻生長得到遏制。在此情況下,宜人貸自身一方面面臨業務合規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應對網貸平臺蜂擁進入消費金融帶來的挑戰。

“監管規定的幾個主要內容非常核心,我們會努力百分之百符合監管。”宜人貸CEO方以涵表示。

宜人貸首席財務官叢郁稱,預計到2020年,該平臺年度交易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別。在資金方面,長期來看,宜人貸資金會有七成到八成來自於理財端的個人投資者,同時也會探索從信托、銀行、小貸、資產證券化等渠道去獲得資金,但會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此前,已有平臺進行嘗試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9月20日,我來貸與南粵銀行合作,共同推出移動端借貸產品,提供50萬元以下的純信用業務。今年5月,友金所與北京銀行合作,友金所負責批量化獲客,進行借前調查、借中審查、借後管理,友金所審核通過後,系統自動對接到北京銀行,銀行根據自身風控政策快速審批,發放貸款。

“機構的資金確實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但需要的能力更強,但涉及到體量、風控等因素的考量,並不好拿,而且真正拿到手的資金成本並不低。”方以涵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92

宜人貸2016年凈盈利11.16億元 同比增長3倍

3月16日,宜人貸發布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宜人貸2016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顯示,宜人貸2016年全年凈收入32.38億元,較2015年全年增長146%;凈利潤11.16億元,較2015年全年增長305%。

具體到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貸財務數據顯示,凈收入10.71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137%;凈利潤3.80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356%;調整後EBITDA(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為4.01億元,較上季度的2.21億人民幣增長82%,較2015年同期的1.26億元增長217%。

財務數據還表明,2016年全年宜人貸為321,019位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202.78億元,較2015年全年增長112%,其中57%的借款人和借款總額的38%通過線上渠道獲取,線上渠道促成金額的97.8%通過移動渠道促成;2016年全年,宜人貸為597,765位出借人完成250.38億人民幣(36.06億美元)的資金出借,出借行為100%通過線上平臺完成,其中83.0%通過移動渠道完成。

在逾期率方面,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逾期15-89天借款的總逾期率為1.7%,較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1.9%有所改善。

宜人貸稱,逾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促成借款總額的增長及對線下渠道促成借款更加有效的風險管理。

財務數據又顯示,宜人貸在逾期90天以上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計凈壞賬率分別為5.1%, 6.6%, 8.2% 和6.7%,截至2016年9月30日分別為4.6%, 5.3%, 6.7% 和5.2%。

宜人貸CFO叢郁表示,2017年,宜人貸將繼續擴大借貸業務規模,提高獲客效率、降低資金成本,並設定2020年1000億元借款金額的企業發展目標。

宜人貸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主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為城市白領人群提供用借款咨詢服務,並通過“宜人理財”在線平臺為投資者提供理財咨詢服務。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