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已在研究制定Reg-tech總體方案,劉士余出席專家咨詢會聽取意見
當Fin-tech(金融科技)與Tech-fin(科技金融)蓬勃發展, 並經歷一輪泡沫之後逐漸回歸時,Reg-tech(科技監管)再次被提到日程之上。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證監會信息中心已經制定了一套“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下一步將根據專家建議,對方案主體架構再作修改,並將盡快提交咨詢委員會審議。
5月23日,證監會科技監管專家咨詢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副主席趙爭平及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委員會由兩院院士、高校學者、企業界專家等組成,總計16位專家成員。
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中國人民大學理工學科建設處處長、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杜小勇,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天工智能計算研究所常務副院長馬少平,南京大學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所長周誌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軟件研究院知識工程研究室副教授唐傑等8位科技領域的學者專家。
5位金融領域的專家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以及京東金融科技控股首席執行官陳生強、螞蟻金服集團全球技術合作與發展部總經理李津,以及國信證券副總裁、首席工程師廖亞濱。
其余3位分別是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余凱、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以及烏鎮智庫首席科學家陳利人。
證監會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資本市場與現代科技將從兩個方面提高融合,一方面,資本市場要支持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使高科技企業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強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要利用科技變革的力量完善自身的發展,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運行質量和效能,大力加強對新技術的應用,借助科技的手段提高監管能力。
下一步,還將實施資本市場大數據戰略,推動構建人力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監管新模式。在電子化、網絡化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科技化、智能化監管問題。
具體而言,要圍繞證監會各項監管職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行政審批、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上市公司監管等工作環節加快行動、有所突破,同時,要提升金融風險的甄別能力,實現穿透式監管、全面性監管。
劉士余簽發主席令修改退市制度,危害“公眾健康安全”可觸發強退
7月27日下午,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簽發第146號主席令稱,《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的決定》(下稱《修改決定》)已經2017年8月2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5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7月27日起施行。
此次修改明確,除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證券交易所也將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對有關重大違法公司,特別是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堅決依法實施強制退市。”證監會晚間表示,這次對退市制度的修改完善,對於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塑造理性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的良好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證監會及時將“公共安全”、“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違法納入強制退市觸發條件,有市場人士解讀認為,這是針對近期上市公司涉“疫苗事件”所做出的及時回應,並對證監會的快速反應表示肯定。
據新華社27日消息,長春長生公司違法違規生產狂犬病疫苗案件調查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公安機關已對公司違法違規生產狂犬病疫苗案件開展立案偵查。截至25日,公安機關依法對長春長生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6名涉嫌犯罪人員刑事拘留,凍結涉案的企業賬戶、個人賬戶。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進行中。
ST長生(002680.SZ)已於7月23日被證監會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正式立案調查,如今退市規則修改,對“重大違法”的範圍作出明確,本就退市風險高企的ST長生,退市警報再次升級。
第一財經記者從了解政策出臺過程人士處了解到,證監會出臺一項政策往往都需要深入研究論證,很難在短時間迅速完成,不過此次修改將“公眾健康安全”等觸發因素納入,確實也是考慮了近期出現的一系列突發事件。
記者註意到,《修改決定》雖是27日發布實施,但是早在去年8月就通過了證監會主席辦公會。據前述人士介紹,2014年《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下稱《退市意見》)發布之後,有一個遺留問題,即對“重大違法”的有關具體規定,包括什麽是重大違法、誰來判定重大違法,以及判定重大違法的依據,都沒有明確。本輪修改,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細化規定。
證監會晚間表示,修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除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主要情形外,還強化了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明確證券交易所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行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實施規則。
此外,還通過規則,落實了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強調其應當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退市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退市改變了公司股票交易轉讓的方式,但公司本身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證監會同時強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相關責任主體,都應當本著對職工負責、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切實履行公司退市後正常生產經營的各項職責。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劉士余:中港姊妹花 大家一起賺
1 :
GS(14)@2016-03-09 17:05:59【明報專訊】才履新兩星期的新任中證監主席劉士余,是兩會期間中外媒體的追訪焦點官員,雖然兩會開幕以來,劉士余已不止一次被記者追訪,但他對於市場關心的註冊制、深港通、滬港通擴容等熱門問題統統避而不談,就算昨日他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會議,首度亮相港媒鏡頭前,也只流露其談笑風生、平易近人風格,其他敏感話題均「大耍太極」。
敏感話題「耍太極」
劉士余亦是三屆中證監主席當中,首位出席港區人大會議的證監第一把手。昨日會議前,被問到已拖拉一年的深港通何時可推,他笑言這問題「有點刁」,又稱「今日是兩地股市交易日」,主席說這些話題不方便,叫大家看政府工作報告找答案。
劉士余亦沒正面回應如何恢復市場信心,也是叫大家看工作報告,但對中港股市前景,他寄語希望「滬深股市發財,還有香港,都是姊妹花,大家一起賺」。
雖然劉士余沒切實回答記者提問,不過全程態度從容,拍照時還開玩笑說,自從2011年在香港拍過一輯滿意的照片後,這幾年的照片都「不堪入目」;又歡迎記者在非交易日到他辦公室談。不過,本周六中證監將舉行記者會,估計屆時劉士余將難以再「耍太極」。
港區人大代表團團長譚惠珠會後表示,前日收到通知劉士余會出席,但事先已表明只聽取意見,故劉士余會上並無發言。另一港區代表黃友嘉則稱,劉偶爾對代表發言有回應,例如醫療、航空租賃等議題。瑞信(香港)證券研究董事總經理陳李稱,深港通與A股納入MSCI指數可能比預期時間早,這些事件或被視為刺激資本流入的潛在舉措。
郭樹清:關心菜價多於股價
至於劉士余的「前前任」、現為山東省長的郭樹清,前日回應怎看A股和劉士余時表示,不會評價後任,自己亦已不關心股市,更關心「蘿蔔白菜價格」。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兩會直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9/news/ea_eab1.htm
劉士余:深港通今年「肯定通」
1 :
GS(14)@2016-03-14 01:12:46【明報專訊】中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昨日聯合召開記者會,新任中證監主席劉士余首次正式公開會見傳媒,對市場關注問題逐一解答,當被香港記者在會後追問深港通今年能否開通時,他更斬釘截鐵地表示:「肯定通」。
稱註冊制必須搞 但不能單兵突進
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適時啟動深港通,對此市場有不同解讀,亦有認為在A股震盪下,深港通或延遲。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則認為,不宜因股市波動決定推出時間,應視乎制度是否足夠保障投資者,希望今年可以開通。
談及另一個焦點「註冊制改革」,劉士余亦表示「必須搞」,但不能單兵突進,要有配套,如法律制度等,又指配套改革也需要相當長的過程。至於前任中證監主席肖鋼力推的熔斷機制引起A股崩瀉,劉士余認為,熔斷機制本意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結果和初衷背馳,因為沒有考慮到中國股市的構成以中小散戶為主。他的態度相當明確,稱未來幾年不具備再推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因中小投資者佔大多數的結構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至於股災時入市打救的中證金和「國家隊」何時退市,劉士余坦言未及研究,但強調退市是為時尚早。
再推熔斷 未來幾年不具條件
另外,中銀監主席尚福林在會上表示,為防範信用風險,準備對殭屍企業和產能過剩企業實行實名制管理,由銀行成立債權委員會,集體決定對這些企業增加貸款還是減少貸款。
他又稱,某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展望,是對中國銀行業情?的誤判,雖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但就全球而言仍處於較低水平,資產利潤率與資本利潤率均優於發達國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3/news/ea_eaa3.htm
劉士余狠批內地股市野蠻收購
1 :
GS(14)@2016-12-06 03:52:28【本報訊】中證監主席劉士余日前於公開場合中,罕有地狠批近期於內地股市經常出現的「野蠻收購」等舉牌行為,直言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指最近市場發生不正常現象,「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槓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後變成行業的強盜」。劉士余提到「你有錢,舉牌、要約收購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為對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戰有積極作用,但如果變野蠻人,以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槓桿收購,就是「挑戰國家金融法律的底線,也是挑戰職業操守的底線,是人性和商業道德的倒退及淪喪,不是金融創新」。新華社昨日則以「劉士余脫稿痛批『野蠻收購』」為題發文,指劉一直行事低調鮮有表態,雖然未點明「你」是誰,但引述分析指,業內人士都知劉士余所指的就是險資。文章更點名指七大保險公司舉牌最活躍,包括恒大(3333)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陽光保險系、國華人壽及華夏人壽系。新華社指,證監會對資金來源並無監管權。而近兩年險資舉牌A股上市公司似乎「根本停不下」,壓著舉牌線增持、減持更是層出不窮,又舉例指恒大增持萬科(2202)、陽光增持伊利、安邦增持中國建築等,險資介入必然伴隨股價的劇烈波動,甚至對公司治理等構成影響,令股權分散的公司人人自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5/19855501
曾淵滄專欄:劉士余打殘舉牌股
1 :
GS(14)@2016-12-07 07:37:59深港通正式開通,觀望氣氛很重,這是正常的,全日北上資金27億元人民幣,南下8.5億元,港股總成交688億元,觀望氣氛濃的結果是港交所(388)大跌,跌破200元大關,許多打算短炒獲利的人都止蝕離場。我對深港通還是有信心的,該耐心地等待成交回升。昨日A股因中證監主席劉士余猛烈批評有些人以來歷不明的資金作槓桿式收購,而導致大量「舉牌股」狂跌,最終滬深指跌1.69%,深成指跌1.18%,也多少影響了深港通開通第一天的氣氛。去年,當滬綜指升上5200點時,就是中國證監會出來打壓高槓桿炒股而使到股市泡沫爆破,因此,劉士余的批評不可輕視,萬科(2202)就是其中一隻有H股的「舉牌股」。意大利公投從開始談論至正式公投期間,市場出現大量警告言論,又是黑天鵝滿天飛的例子。現在公投結果公佈了,總理辭職了,但以昨日香港時間6點40分的歐洲股市來看,是上升的,又是一隻假黑天鵝。昨日港股下跌,與這隻假黑天鵝出現也有一定關係,假黑天鵝已經成了近半年來全球金融圈子最盛行的事,過去我已經寫過一篇文章指摘假黑天鵝滿天飛的事,更可憐的是一大批專業分析員也人云亦云,跟隨着大談黑天鵝。日本眾議院通過開賭場的法案,兩隻在香港上市的彈珠股Niraku(1245)和Dynam Japan(6889)股價狂升,Niraku升了102.86%,Dynam Japan升了37%,這是假設這兩家公司會取得賭牌,若真能取得賭牌,如此升幅不算多。但是,若不能取得賭牌,彈珠生意會因為賭場正式出現而式微。曾淵滄財經評論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6/19856034
李曉佳﹕劉士余的悲哀
1 :
GS(14)@2016-12-08 08:00:52【明報專訊】今年2月才走馬上任的中證監主席劉士余,過去外界對其評價是擁有儒家氣度,善於平衡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EQ高,但這位謙謙君子上周六一反常態,脫稿痛批保險資金「野蠻舉牌」,表面上是對近年來險資入市造成例如萬科股權爭奪、南玻A高層出走,以及恒大人壽快沽快買等股市亂象的不滿,但更深一層,其實是這位善於平衡協調的人,對中國金融監管制度根本上缺陷下的無奈哀嗚。
猶記得今年3月兩會,一行三會超級記者會上,中保監主席項俊波曾經說過「險資舉牌愈多,劉主席應該高興」,但顯而易見劉主席現在並不高興。雖然過去兩日中保監針對前海人壽及恒大人壽這兩間常常舉牌的險資進行了監管,貌似配合劉士余說話而行動,但其實在險資「野蠻舉牌」這指控上,中證監與中保監有著微妙的不同態度。
憂炒槓桿無王管 殃及小股民
就在劉士余表態之後,中證監旗下《中國證券報》以頭版文章重申,「野蠻舉牌」資金來路不當,舉牌概念股過份炒作,有損市場穩定,文章從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去重申監管的重要性;同日,中保監旗下《中國保險報》卻強調,險資投資期長、策略穩健,為穩定資本市場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法律沒有禁止險資舉牌,險資投資股票比例也未超過限制的30%上限,險資舉牌亦符合國際市場慣例,屬合規合法。
事實上,無論險資舉牌是惡意收購還是善意收購,內地法律均沒明文禁止,但中證監顧慮原因,是擔心險資拿市民的錢做槓桿,一旦爆煲再掀股災,百姓與股民同遭殃;惟中保監角度是保險產品有沒違規,如沒違規,險資便合法,便可作投資用途。
金融活動增多 暴露灰色地帶
之所以導致兩大監管部門各有想法,正正是中國資本市場日趨成熟下,跨行業金融愈多,愈暴露監管灰色地帶。其實《中國證券報》的文章已點出「野蠻舉牌」真正暴露的背後問題,就是應該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形成統一監管去彌補漏洞,以適應金融行業的混業趨勢,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一行三會監管制度力不從心
早在去年股災時金融分業監管的漏洞已受到關注,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也顯得極為重要。及後寶能系舉牌萬科動用了300多億元人民幣,當時甚至驚動到中證監會同中銀監及中保監去核實研判,但銀、證、保只能在各自可監管範圍下進行檢視,最後得出了一個未發現有嚴重不法行為的結果。事件再突顯,現時「一行三會」監管體制面對信息不互通不協調,一旦涉及橫跨「一行三會」的局面,監管便力不從心。
劉士余的喊話,正正反映出就算他協調能力再好,權限之下也無法扭轉弊端。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樓梯響了近一年,至今連初步框架輪廓都未有,也難怪他要急了。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38&issue=20161208
劉士余﹕今年逮大鱷捉黑哨 3年內解決IPO堰塞湖問題
1 :
GS(14)@2017-02-11 18:18:52【明報專訊】每次演講都「擲地有聲」的中證監主席劉士余,昨日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就IPO輪候時間長、資本大鱷搞亂市場、券商分析信口雌黃,以及註冊制、中概股回歸推高殼價等問題表態,揚言今年要逮大鱷捉黑哨,以及用兩至三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對於股市亂象,劉士余在演講中強調,資本市場不允許任何人呼風喚雨,興風作浪,「賭場也沒這麼幹的」。他又以去年審結的內地「私募一哥」徐翔因操縱證券市場罪入獄為例,指不能縱容這些「資本大鱷」對散戶扒皮吸血,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同日下午中證監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鄧舸進一步闡釋,今年要繼續嚴厲打擊犯罪活動,打擊嚴重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
除將矛頭直指「資本大鱷」,劉士余亦批評部分股市分析師「語不驚人死不休」,稱他們預測股指竟可以預測到什麼2673點的個位數,「你按50點預測還算是靠點譜,怎麼可能預測到個位數?」,直言全世界也沒見像內地這樣的經濟學家胡說八道。劉士余質疑,信口雌黃可能是因為點擊率決定這些人在公司是不是經濟學家,但因此「好政策也被黑哨吹歪」,他揚言,黑哨幾年沒打又出來,對這種分析師,中證監將來就得有一些措施。
分析:清瘀血後推註冊制
至於外界關心註冊制何時落實,劉士余仍未有透露,但重申註冊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面對目前A股IPO排期需時問題,他稱會用兩三年時間解決。IPO緩慢引發的買殼現象,劉士余亦認為,只要IPO數量提升,殼價自然下來,就不會出現炒殼。中證監其後亦表示,將在考慮市場承受力同時,讓IPO和再融資回到正常狀態,抓住時機推進IPO常態化。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劉士余言論顯示註冊制仍未有時間表,但也表明註冊制的重點非何時啟動,而是一整套相應制度安排設立、能否對絕對權力給予足夠制衡的問題,否則這種改革又可能成為少數人謀取暴利的工具,劉士余繼「野蠻人」之後再點名「資本大鱷」及「黑哨」,顯見其繼續先清理瘀血才會推出註冊制的立場。
稱「野蠻人」險資僅少數
去年底劉士余亦曾在演講中斥責「野蠻人」粗暴收購上市公司,劍指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險資,更觸發之後中保監的整頓險資行動。昨日劉士余表示,當日是倡議大家不要去做野蠻人,並沒點名,沒想到很快被解讀成險資。他又解釋,就算有險資是野蠻人,也是極少數,只是「小妖精」,像人保、中壽這種大險企都是好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50&issue=20170211
中證監劉士余:不許大鱷呼風喚雨
1 :
GS(14)@2017-02-11 18:56:38■中證監主席劉士余
【本報訊】中證監昨日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今次是劉士余2016年3月擔任中證監主席以來,首次主持會議,言論備受關注。昨日他發表長篇講話,再度語出驚人,表示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所以「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捉回來」。早前內地私募基金一哥徐翔已被判刑,「明天系」金主肖建華則由香港被帶回內地,劉士余言論意味類似行動還會持續。另外,在去年底的基金業協會大會上,劉士余炮轟有資產管理人士為「野蠻人、土豪、妖精、害人精」,其後內地出台一輪打險資措施。劉士余在昨日會上表示,大的險資人保國壽都是好的,但也有極少數險資是小妖精。劉士余昨日對券商批評亦毫不留情,指有分析師預測指數跌至個位數,稱「個別券商經濟學家胡說八道,黑哨幾年沒打,又出來了,這種分析師我們將來就得有一些措施」。
誓解決IPO排長龍問題
內地市場最為關注新股註冊制會否繼續推行,劉士余在會上表示,註冊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沒回應是否擱置。他稱指數穩定和融資力度不能對立,沒有IPO數量的提升,資本市場一些醜惡現象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數量上來了,就不會炒殼。他表示,將用2至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問題(即申請上市公司過多並大排長龍)。全國證券工作會議為期兩日,預料在今日會議結束後,中證監才會出正式會議公告,列明今年工作計劃,其中市場關注焦點包括與港交所(388)合作的「債券通」是否開閘、如何處理救市國家隊資產、會否解禁期指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1/19924824
劉士余:適時撤股指期貨臨時限制
1 :
GS(14)@2017-02-12 13:45:52【本報訊】內地《期貨日報》報道,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於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應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會適時退出股指期貨臨時性限制措施。劉士余昨日出席工作會議時提出,會繼續積極準備原油期貨上市,發展國債期貨市場;另外,亦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作進一步研究,豐富國債期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改善國債收益率曲線。去年12月中,劉士余出席活動時曾表示,應從國家戰略層面加快發展期貨市場,提升市場運行品質和防範風險能力,並加強對外開放。他亦指,要發揮期貨市場定價和風險管理功能,以鐵礦石、原油為試點,引進更多合格境外投資者,並以白糖、豆粕等產品作期權交易試點。據報道指,行業內外對監管部門鬆綁股指期貨早已有共識,專家普遍建議將對股指期貨的監管,由臨時性限制循序漸進的恢復常態,逐步放寬交易、保證金比率、手續費等限制條件。《期貨日報》引述分析指,退出股指期貨臨時性限制措施,有助促進機構投資者豐富產品線,部分已撤離的對沖基金亦有機會回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2/1992583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