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香港手信】檸檬王子堅守父業 盼小販業復活
1 :
GS(14)@2016-10-21 05:28:10不時有朋友問,到底香港有甚麼手信?我每次都答:「買iPhone!」香港真的沒有手信嗎?其實香港有不少老字號,擁有近半世歷史、位於上環永吉街檸檬王是其中之一。「檸檬王子」唐崇超原本任職地鐵維修技工,當年因地鐵公司裁員,一次機會為爸爸「檸檬大王」唐培看舖,最後繼承父業。記者:吉吉 攝影:馮峰唐生憶述當年甘草檸檬的誕生:「以前我爸爸周圍走,有一次去到柴灣就見到一個賣涼果,他見食飯時很多的姐姐,姐姐就比較喜歡一些咸咸濕濕的東西,而爸爸對甘草有少少認識,說如果將甘草磨成粉加入檸檬會不會好一點,入口有甘味涼意又清熱,所以發明了甘草檸檬的名稱。以前就是我爸爸的流動牌照,一架車子賣因為他年紀大,他就沒有出來看舖,我是沒有牌照,變成我無牌販,食環署話牌照不是你的,是你爸爸的,一定要爸爸在才可以。」唐生曾經兩次被檢控,更被充公了舖頭,令他足足九個月不敢開舖,但為了守護爸爸的品牌,唐生試過以誠意懇求有關當局發牌,可惜最後都有心無力,直到一次的機會遇到食家蔡瀾先生,因為蔡瀾當年經常到永吉街光顧,唐生寫了封信給蔡瀾,蔡瀾表示可以代寫封信給食環署署長:「他義不容辭地即時叫秘書來拿資料,署長看完後,沒多久後就通知我,發牌照給我們,所以永吉街檸檬王可以一路延續下去。」有時候味道是不單只是填飽肚子而已,其實更是一份回憶。例如家傳戶曉的蕃茄炒蛋,永遠都是媽媽煮的最好吃,原因是小時候的回憶,唐生就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充滿回憶的故事:「有一日我開門,有位伯伯撐着拐杖過來,他說由紐約回來,因為移了民很多年,所以不認得永吉街,回來想看看檸檬伯伯還在不在,他買了六包檸檬,他說將去機場,臨上機前都特意來買幾包檸檬。」能夠由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販變成很多外國人慕名而來,成為可以代表到香港其中一份手信,全因為背後一份不屈不撓的香港精神。唐生表示這也算是一份光榮,但亦慨嘆香港小販的沒落,表示希望政府可以關注,並建議政府改建一條像台灣士林夜市般的街,加入香港特色,一來可以成為特色香港景點,二來可以令其他小販謀生,增加就業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1/19807103
傳中資行托價 人幣止跌 堅守6.87關口 學者:明年最多貶3%
1 :
GS(14)@2016-11-18 15:52:59【明報專訊】美元有所回落,昨日人民幣在岸價(CNY)趁勢止跌,離岸價(CNH)更有所回升。市場人士指特朗普效應第一波似乎完結,有外資行反手沽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但亦有傳中資行出手托市。分析指,人民幣跌勢有望暫時喘定。有學者護航稱,明年人幣貶值幅度最多3%,且中國已經有匯率儲備方案。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昨日人民幣中間價開價再跌100點,連跌10日,開價6.8692,再創8年新低。不過盤中,美匯指數回落,晚間9時曾報99.99,較前一日收盤價跌0.41%,之後又再回升。在岸人民幣官方收市價報6.8700,按日持平。離岸價方面,截至夜晚9時,報6.8881,比前一日夜間收市價6.8896回升了15點。
上商料外資行反手沽美元
對於人幣終於止跌,市場意見紛紜,有指美元結束升勢,觸發了獲利盤離場;亦有市場人士指,有中資行出手托市。上商財資市場部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昨日最特別的現象是,外資行不再是單邊買入美元,拋出人民幣;有外資行反向操作,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主要是市場相信美元階段性的升勢完結。
另外,昨日1個月人民幣期權的成交也顯著增加,反映市場相信在美國加息前後市場會有大波動。他相信短期內人民幣可能重返6.83或者6.85水平。他留意到,昨日中資行在CNY和CNH兩邊都有出手干預,承托市價。另有中資行交易員稱,有中資大行掛出買盤,穩守6.87關口。
王良享:6.88是中央心理關口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相信,6.88是內地監管層的心理防守價位,出手十分正常。不過,恒生銀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表示,人民幣企穩,主要是市場整體已消化第一波特朗普效應,所以美元略轉薄弱;另外,聯儲局主席耶倫昨晚講話,投資者部署出售美元,買入其他貨幣,人民幣企穩只是跟隨了大趨勢。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預測,明年將成為世界經濟的轉折年,即從過去連續4年增速全面下降的局面,基本上形成穩定並略有回升的增速。明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最多3%。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39&issue=20161118
【洛杉磯直擊】擁萬張珍藏黑膠唱片收藏家開舖堅守舊物
1 :
GS(14)@2016-12-18 11:04:18你還記得上一次走進唱片舖買CD是甚麼時候嗎?在甚麼都電子化的時代,下載電影、音樂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走進實體唱片舖慢慢行一圈,再決定「買音樂」,似乎已經離我們十分遙遠。雖然很多的唱片舖不敵科技浪潮,在這幾年紛紛倒閉,但有些人對音樂以及藝術該如何呈現仍有極度堅持。在美國洛杉磯荷里活開設唱片舖「The Record Parlour」的休默斯(Mr. Chadwick B Heumus)與霍尼茲利加(Chris Honestschlaeger),就是最好的例子。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店名「The Record Parlour」大大印在卡片上方,底則下寫着「20世紀娛樂大百貨」(An Emporium of20th-Century Entertainment)。乍看之下似乎讓人有點一頭霧水,但是一走進店裏你立刻就會明白這樣的稱號從何而來。超過1.5萬張的黑膠唱片作為主力商品,還有卡式帶、點唱機、音響器材、甚至是復古電視遊戲機,無一不讓來到這裏的顧客眼花繚亂。
Chadwick和Chris在三年前開設了「The Record Parlour」,帶點藝術家氣息的他們,隨性的要記者稱呼他們名字就好。看到記者因為店裏大量的唱片感到興奮,Chadwick神秘的說,千萬可別以為店裏就只有這樣了,「其實我們另一頭還有個『密室』呢!跟我來,讓我帶你去看」。打開門,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另一頭的「密室」。大大的空間裏,放眼所及皆是夢幻逸品,不愧敢自稱為「20世紀娛樂百貨」!他表示,「許多名人都在我們這裏辦過活動,像是『Focus...』(製作人)獲格林美獎的慶功宴,就是在這裏舉辦。另外,Dr. Dre也在這裏辦過私人活動」。他強調,這些珍貴的收藏品,都讓整個空間的氣氛很不一樣,充滿一種時代的文化氣息。
Chadwick說,店內最特別的蒐藏品就是一台1971年生產的商用電子遊戲機。他非常自豪地表示,這台機器不但保養得很好,功能也都維持正常,「曾有人出價1萬元美元(約7.8萬港元)要向我購買這部遊戲機,但我還是不願意割愛,因為我認為這部機的價值絕對不止如此」。接着他也帶記者看了幾部復古的點唱機,每部外型都別致而有所差異。Chadwick認為這些點唱機除了播放音樂,背後也有其代表的時代意義以及藝術價值。雖然「The Record Parlour」內的珍藏種類繁多,但一說到最愛,Chadwick強調「當然是黑膠碟」。他表示自己蒐藏黑膠唱片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幾乎是用一生的時間在搜集。講到最得意的收藏品,他很得意地指着牆上一張名為《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的唱片說,「這真的是稀世珍品,非常少見……封面是由安迪華荷(Andy Warhol)所設計,而封面的香蕉皮就是一張貼紙,可以撕下來的,然後會看到香蕉。可惜的是,我們購入時蕉皮已經不見了,但是這張唱片仍然很有價值,非常少見」。即使店裏賣的是「上世紀的娛樂」,但是顧客其實不止「阿叔阿嬸」。Chadwick說,「我們店裏有各式各樣的顧客,各種族群、年齡、性別的客人都有」。30歲的Marshall就是「The Record Parlour」的忠實顧客,他表示:「這裏的唱片都很有品質,沒有刮痕。我這次來為太太挑唱片作禮物,品質都很好。說真的,音樂還是類比式的最好,比電子化音樂好多了……除非你有荷里活等級的錄音和播放設備,不然類比式的音質真的是無與倫比」。而26歲的Perkins住在附近,也很常來店裏尋寶,他說,「這裏的員工非常喜歡幫助顧客,他們對音樂非常了解,也有很淵博的知識。而且這裏的氣氛和裝修,彷彿都在歡迎顧客來,我真的很喜歡」。其實Perkins所說的,正符合了這家店開設的動機與初衷。Chadwick說,「我們不希望大家單純的認為『The Record Parlour』只是一間商店;我們希望的是能夠提供一個自在的環境,讓喜愛老唱片的人都可以很投入、很享受來討論與學習。這裏不但讓你可以找到喜歡的唱片,也是一個社交的場所,一個讓你尋找文化的地方」。Chadwick也向大家強調,「這裏是個沒有壓力的空間,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350
【飲食籽】保育南生圍原生魚塘 原居民堅守漁耕細作
1 :
GS(14)@2017-05-01 14:24:41「有記」魚塘的塘水呈碧綠色、並不時有雀鳥、蜻蜓、蝴蝶到訪。
【飲食籽:追源尋味】對於南生圍內的士多、農場,南生圍「熟客」應該不覺陌生。豆腐花、茶粿、大菜糕等,平平無奇的小食,似乎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都零舍好吃。南生圍被錦田河及山貝河包圍,雖然昔日魚塘很多都被荒廢,不過今時今日,依然有原居民堅守魚塘作業,深耕細作。
不少單車客對「有記士多魚塘」都非常熟悉。這裏除了是他們的補給站,亦是觀賞魚塘風貌的最佳位置。士多平日由有叔、有嬸打理。小小士多位於自家魚塘的岸邊,主要由木條支撐,似大澳的水上棚屋。到訪當日剛好是公眾假期,士多座無虛席。我與他們的女婿陳銳強(Anthony)談起這裏的由來。對於南生圍非常熟悉的Anthony,小時候在這裏長大,縱使之後搬到市區升學,但多年後認識了有叔的女兒,最後結成夫婦,重返舊地。現時,他閒時會義務帶人遊南生圍,認識當中的生態及價值。
魚塘清塘周期簡介。
鏟塘後經曬乾的塘泥,含豐富礦物質,可用以栽種。
香港觀鳥會所設的展板,介紹不同鳥類。
豆腐花餵魚 定期清塘
「這裏是原生魚塘,過往幾代人在這裏居住。」他指所謂原生魚塘,即塘水大多呈碧綠色,並不時有雀鳥、蜻蜓、蝴蝶到訪;若非原生,即後期於塘水中添加化學成份,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景,而且一般都較少昆蟲。我看見魚塘上有白色的漂浮物,一問之下原來是豆腐花,用作滋養微生物,提供魚的食糧。提及魚塘,就不得不提清塘,此舉實質是保養魚塘,讓它可持續運作,「去年12月時曾清塘,首先要抽水,讓河床有機會赤裸裸地暴曬。」作用是殺菌,之後就會鏟塘,「即是以鏟泥機鏟平塘底,再放石灰進去平衡酸鹼。」最後,就可注水及落魚苗,重新開始新的養魚周期。清塘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三個月。「有一樣不能避免的事,就是清塘時很多雀鳥乘機吃魚。」這些損失無可避免,「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每兩年清一次,有利整個生態、環境的延續。」他續補充,「雀鳥於魚塘上排糞之後,魚都會吃牠們的糞便作為食物,另外,鏟塘時鏟起的塘泥,含豐富礦物質,我們會用在後花園栽種蔬菜。」有時有些家長看到小朋友玩得滿身泥濘,立即緊張兮兮,「他們觸摸過東西都會立即洗手消毒,其實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所以每逢假期,他與太太都帶小朋友回來,讓他們從中體驗及學習。這裏除了魚塘,亦有香港觀鳥會所設的展板,介紹不同鳥類。
白色的漂浮物是豆腐花,用作滋養微生物,提供魚的食糧。
陳銳強對南生圍非常熟悉。
有記士多魚塘元朗南生圍608號
記者:湯珮然攝影:張志孟編輯:蕭家慧美術:楊永昌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1/20004893
鄧麗欣堅守排球夢「直到打唔到」
1 :
GS(14)@2017-05-21 13:16:15■兩年前Stephy成立Loey排球隊,目標希望升到甲一球隊。攝影:馮峰
鄧麗欣(Stephy)中一開始打排球,當年更加是香港青年軍,直至19歲入娛樂圈而無奈放棄排球,幸好有教練陪她搵番團火。Stephy日前接受《蘋果動新聞》專訪時說:「教練問我有冇興趣打番波,如果組球隊嘅話,佢就義務教我。」
■球場上Stephy(右)跟隊友默契十足,大家互相鼓勵。
■Stephy希望以行動證明自己搞球隊絕非是玩玩吓。
■Stephy將加盟張晉和朱茵經理人公司成為二人師妹。資料圖片
聽過閒言閒語
Stephy兩年前成立Loey排球隊,但期間也聽過不少閒言閒語,Stephy說:「頭一年輸得好慘,之後就聽到好多人講Stephy搞隊波都係玩㗎啫,都唔係認真打㗎喇。」她表示排球隊一年起碼要花十幾萬,有時都幾氣餒,為此她要以行動證明Loey並非玩玩吓,以打入甲一為目標。她揚言會一直打排球,直到打不到為止。對於有網民狠批Loey冇品輸波賴地硬,身為隊長的Stephy雖然覺得是刻意攻擊,但表示若事件令對方不高興,願意代隊員和教練道歉。
成為張晉師妹
此外,有報道指今年初已約滿太陽娛樂的Stephy將加盟凱藝國際娛樂,成為張晉與朱茵師妹,凱藝發言人昨表示:「Stephy加入咗我哋公司,佢唔單止喺電影方面發展,當然仲會全方位發展,所以同張晉或其他藝人一定有合作機會!」採訪:植詠珊、唐琛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21/20027801
宣萱 堅守原則的女子
1 :
GS(14)@2017-05-29 08:07:31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4%E5%A5%B3%E5%AD%90
2017/05/26
宣萱
終於,香港又回到三個免費電視台同時段劇集對壘的時代,收視如何,還看日後的公布。但這個星期,觀眾必定齊齊伏在電視機前,追看《不懂撒嬌的女人》的結局篇,看看Mall姐、Gordon等人在愛情和事業的結局,是悲還是喜?宣萱相隔五年重回TVB演出這劇集,向來要求高的她肯定地表示︰「這次經驗很開心,整個團隊很專業,正正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呢!」
能吸引好戲之人宣萱和林文龍回到TVB合作,這部劇絕不簡單。原來過去五年,TVB常詢問萱宣想拍甚麼劇集。「離開了一段時間,回來的話,希望拍一些較有代表性、觀眾會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我一直想拍女人戲,這次聽了故事和角色,編劇寫女人戲向來有一手,監製和團隊又很認真,加上聽到對手是林文龍,我便參演這個劇集。」
實力對手,實境演出
1999年,宣萱跟林文龍曾合作劇集《洗冤錄》,但這次在《不懂撒嬌的女人》才第一次有對手戲。「我知道跟文龍拍檔一定很開心,他有齊基本演員道德。演員之間的溝通很重要,尤其是自己主要的對手,他是很着重溝通的演員,也有寫劇本的天份,當我們有了溝通後,我對他很信任。」
更難得是,觀眾對劇中其他演員同樣讚賞有加,宣萱也欣賞他們做得好。「可能實境拍攝對事情很有幫助。辦公室的主景,公司真的租了地方,然後全新裝修,每人有自己的座位。我們每天早上七時回到辦公室,化粧梳頭,然後開始拍攝。我布置好自己的房間,抽屜裏全是餅乾和零食,拍了一個多月,大家的投入度更加好呢!」
學演戲更要學做人
觀眾對劇中由宣萱演繹的Mall姐先害怕後同情,宣萱認為Mall姐只是一個有要求的人。「Mall姐出發點是好的,她有些原則是對的。我也一樣,做事很認真,大家工作如果夢遊、沒有唸熟對白、遲到,我就開始Mall姐上身,只不過未去到她那麼極端!感情方面,Mall姐其實心裏有期望,但因為被人傷害得太深,當她不想面對某些東西時,會用一些理由去說服自己。某程度上,她所說的是對的︰男人是會騙你的,工作不會;但我不會像她看得那麼灰。這個男人不適合你,始終會有另一個適合你,只不過在甚麼時候出現而已。」
宣萱自93年開始拍劇,不經不覺已經24年,演戲早已是她喜愛的工作。但原來跟Mall姐一樣,宣萱這些年來學得最多是做人。「因為天生性格率直,我出於好心說一件事,原來有些人是不喜歡聽的。我喜歡聽真話,覺得別人會欣賞你,但原來會得罪很多人。經一事、長一智,便學習怎樣做人,但格很難一下子改變。」宣萱明白了這行的遊戲規則,會嘗試調整自己性格,但有些內心的堅持和原則,她是不會輕易妥協的。
宣萱服裝︰Marella
場地︰觀塘帝盛酒店
江嘉敏服裝︰rococo_fashion_hk
撰文︰張靛瞳
攝影︰梁細權
編輯:黃寶恩
設計:梁政敏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