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二千珠貝沉睡大埔魚排下 復興我城珍珠養殖

1 : GS(14)@2017-10-09 03:25:09

目前珠貝狀況理想,甄華達認為香港水質適合養殖珍珠。



【專題籽:胚芽故事】哀香港失珠彩之時,更發現遺失了一海寶珠。一個晴朗早上,隨甄華達從大埔三門仔出發,駛船至一個叫老虎笏的內海。內灣小小,被鬱鬱葱葱的山嶺三面環抱。平靜海面築有平台及小房子,原來是一魚排。登上木道,蹲身一拉,從海裏拉出一網貝殼。握着坑坑窪窪的貝殼,小刀插進開合處,感應得肉體位置,由內至外輕輕一劃一撬,貝殼就打開了。褐黃肉體潺潺,輕輕一挑,一顆銀白的圓珠冒出來,是顆珍珠!此珠並非滄海唯一,在這個二千平方米魚排下,正培育着二千多個珍珠貝,其中百多個是甄華達的實驗品。



甄華達在金融界打滾多年,有股壇名嘴的美名。原來「銅」味軀殼內,住了個綠色靈魂。十來年前,甄華達已開始鑽研、投資有機食品,現在是長春社主席,更在香港大學生物科學院供讀博士課程,培育珍珠就是他埋頭兩年多的「功課」。這「功課」一開展,不得了,上溯歷史,下及展望,既具歷史厚度,又具產業願景。研究分三部份,一是香港採珠養珠業歷史,二是在香港復養珍珠的可行性,三是珍珠養殖作為商業活動在港的前景。


珠業時廢時興 最後一個珠農

據甄的研究,公元九百多年後漢時期,大埔一帶已有官府經營採珠活動,當時更有「媚珠池」之名。歷史一直發展,採珠活動時廢時興。五十年代,香港望族馮秉芬爵士在吉澳養殖珍珠,成果令人滿意。當時採用的是企鵝貝(Pteria Penguin),培育出的珍珠呈半粒狀,好處是孕育期短,數月已有珠上市。五十年代末,有見珍珠養殖有成果,港英政府於是立例,規定珠農得申請牌照,當時一共發出了六個牌照。於是老虎笏、鳳凰笏一帶出現珍珠養殖場,大埔不少漁民更替這些珍珠公司打工,「我在三門仔就遇過曾在養殖場打工的老人及其後代!」然而,這個行業無以為繼,其中原因包括六十年代興建船灣淡水湖,養殖場或遷或拆,還有颱風溫黛襲港,摧毀建設。及至七十年代,曾有教會及魚民復養珍珠,但因不懂加工、營銷,行業始終未能發展下去。這個行業一直沉睡至十來年前,葉定民因鍾愛大海和釣魚,在老虎笏買下魚排,意外發現海中長滿珍珠貝,於是萌起養殖的念頭。養殖場起初頗受歡迎,遊人絡繹不絕,但結業收場。究其原因,葉定民說:「我只懂養,不懂設計,又沒有人協助開發產品。」養殖場位置偏遠,交通支出高昂,再加上後來煤氣公司在附近鋪設天然氣管道,葉相信工程令水質變差,短時間內珍珠貝大量死亡。養殖業隨葉定民黯然退場又再次沉睡。甄華達就是再次揭開禾稈見珍珠者。兩年多前,為了研究,甄華達四處搜集歷史文獻之餘,也廣結善緣,接觸過養殖過珍珠的教會、主理過養珠政策的學者、當過珠農的三門仔村民等。這些人脈不但助他整理香港珍珠養殖業的歷史脈絡,更有助他試養珍珠。生產珍珠核的福井製核所第二代王俊傑,就給甄華達提供了珠核。珠核是培育珍珠的「種子」,由珍珠貝殼打磨而來。要培育珍珠,得先把珠核及一小塊珠蚌裙邊組織植進貝母的生殖巢,裙邊組織會分泌珍珠層於珠核上,累積形成珍珠。期間得不斷清理貝母外殼,防止附生物與貝母爭吃,及避免感染疾病。



定期清理珠貝殼外的附生物,確保珠貝有足夠營養生長,及避免染病菌。

這個魚排有兩種珠貝,分別是馬氏珍珠貝殼(左、體形較小),及企鵝貝。育珠前者需一年,後者需數月。

蹲身一拉,從海裏拉出一網珍珠貝殼。


24歲的周國兆(右),做了一年多義工。


「追尋資料過程像偵探故事」

目前甄華達在老虎笏試養珍珠,定期駛船前往魚排照料,清洗貝殼上的附生物。他養殖的珠貝叫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孕育期為一年,預期今年深秋就可採集。甄華達形容這次研究:「追尋資料過程就像偵探故事般精采!」讓這個「偵探」追查下去的動力是,他知道香港近年是重要珍珠貿易及分銷樞紐,惟獨缺生產一環,何不復興生產,補上缺塊?在前的是否珠玉,還待時間驗證。



一顆銀白的圓珠裹在褐黃肉體內。

昔日有大埔三門仔村民在珍珠養殖場打工。圖片翻拍自《三門仔新村遷村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甄華達


葉定民

採訪:周燕攝影:Rex Chapman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30/20168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