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興回應禁運事件: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月20日,中興通訊發布關於美國商務部激活拒絕令的聲明。

以下為聲明原文:

2016年4月以來,中興通訊吸取過去在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教訓,高度重視出口管制合規工作,把合規視為公司戰略的基石和經營的前提及底線。

中興通訊成立了總裁直接領導的合規管理委員會;組建了覆蓋全球的資深出口管制合規專家團隊;引入多家國際一流的顧問單位提供專業指導,構建和優化中興通訊出口管制合規管理架構、制度和流程;引入和實施SAP貿易合規管控工具(GTS);組織覆蓋超過6.5萬名員工的合規培訓;全面配合美方指派的獨立合規監察官對中興通訊執行與美國政府達成的相關協議及出口管制合規建設進行實時、透明的監管,提供超過13.2萬頁文件。僅2017年中興通訊就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用於出口管制合規項目,並計劃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

然而,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以中興通訊對涉及歷史出口管制違規行為的某些員工未及時扣減獎金和發出懲戒信,並在2016年11月30日和2017年7月20日提交給美國政府的兩份函件中對此做了虛假陳述為由,做出了激活對中興通訊和中興康訊公司拒絕令的決定。

BIS無視中興通訊過去兩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艱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長足進步;無視上述兩份函件中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及時主動通報;無視公司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並快速糾正問題,並聘請權威美國律所獨立調查。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BIS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我們不能接受!

拒絕令不僅會嚴重危及中興通訊的生存,也會傷害包括大量美國企業在內的中興通訊所有合作夥伴的利益。

中興通訊不會放棄通過溝通對話解決問題的努力,也有決心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全體員工和股東的合法權益,履行對全球客戶、消費者用戶、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責任!

作為在中國成長起來的全球化企業,中興通訊將凝聚全體員工,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92

中興通訊:公司現金充足,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堅守商業信用

中興通訊5月9日晚間發布重大事項進展公告稱,受拒絕令影響,本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

公告稱,目前,本公司現金充足,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堅守商業信用。本公司及相關方積極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推動美國政府調整或取消拒絕令,推動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

公司表示,將根據上述事項的重要進展情況及時進行信息披露。敬請廣大投資者關註本公司的後續公告,註意投資風險。

此前,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決定延期召開本公司2017年度股東大會,並預計將於2018年6月30日之前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

對於延期的原因,中興通訊表示,於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激活拒絕令的影響,經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 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本公司2017年度股東大會將延期召開,股權登記日不變,並授權公司董事長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按照法律法規及《中興通訊股份有 限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確定2017年度股東大會具體召開時間並發出相關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57

證監會:堅決打擊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網絡“黑嘴”

5月21日,證監會黨委在北京召開2018年系統新聞輿論工作會議。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總結證監會系統新聞輿論宣傳工作,對下一步重點任務進行部署。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認為,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證監會黨委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將新聞輿論工作作為黨委的一項重要工作狠抓落實,多次專題研究並提出明確要求。系統各級黨委不斷提高對新聞輿論工作的認識,積極認真履行職責,加大主動宣傳力度,加強與新聞媒體和專家學者的溝通聯系,新聞輿論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會議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新聞輿論和網信工作的一系列精辟論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意識形態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資本市場新聞輿論工作。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努力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專業性、協同性。要保持“本領恐慌”意識,改變過去不願說、不敢說、不會說、也說不好的狀況,主動學、認真做,努力成為新聞輿論工作的行家里手。特別是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學網、懂網、用網,與時俱進地加強網上輿論工作。要落實黨委書記負責制,系統各級黨委要將新聞輿論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完善新聞輿論工作機制,加強考核問責,不斷增強新聞輿論工作的整體力量。

會議明確了幾項工作重點。一是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穩定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黨委中心工作,主動加強資本市場宣傳,及時通報資本市場重要工作進展,宣傳解釋法規制度政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二是改善新聞發布形式,提升新聞發布效率,增強互動溝通。針對投資者關註的熱點、痛點問題加大解疑釋惑力度,積極主動回應市場關切。三是加強與新聞媒體和專家學者溝通交流,充分發揮媒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監督作用。四是完善資本市場新聞輿論相關制度,加強證券期貨市場信息傳播行為管理,堅決打擊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網絡“黑嘴”,努力營造清朗的資本市場網絡空間。

會上,8家單位(部門)就做好資本市場新聞輿論宣傳工作交流了經驗。

證監會黨委成員,中央紀委駐證監會紀檢組,證監會機關各部門、系統各單位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參加了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95

人人造槍沒那麽容易,美國3D打印槍支合法化被緊急叫停

原本從8月1日開始,普通美國人就可以在家經由3D打印制造出槍支,且是執法部門無法追蹤的槍支。但美國聯邦法官拉斯尼克(Robert Lasnik)在前一日發布臨時限制令,阻止在網上下載3D打印槍支圖紙。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同3D打印槍械組織“分布式防禦系統”(Defense Distributed)達成和解,允許該組織的創辦人威爾遜(Cody Wilson)在互聯網上公開3D打印槍械圖紙,並可以由公眾自由下載。

然而,不少安全專家擔心,3D打印制造出的塑料槍可能出現在公共場所,帶來安全隱患。目前,美國多個州已集體起訴聯邦政府,以阻止3D打印制槍圖紙出現在互聯網上。

多州緊急叫停

2013年,槍支愛好者威爾遜在網上公布了世界上第一支由3D打印技術制造的塑膠手槍圖紙,這支由威爾遜在家里使用3D打印機,用16個ABS塑料部件組裝成功的手槍被命名為“解放者”(Liberator),在裝上標準彈夾後,“解放者”完成了連發10次的射擊。當時“解放者”獲得“鬼影手槍”的綽號,因為它同美國的其他普通槍支不同,沒有序列號,執法部門無法追蹤。

之後,威爾遜將“解放者”的圖紙放到網上,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下載,幾天內,“解放者”圖紙就獲得超過10萬次的下載。但一周後,美國國務院以他們違反國際武器出口管制條例為由要求把這份圖紙立即從網上移除。雖然威爾遜當時刪除了下載網頁,但卻在2015年提出控告美國聯邦政府,提出他發布3D打印槍械圖紙的行為應該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二修正案的保護。

今年初,美國司法部與威爾遜和解,允許他在互聯網上公布3D打印槍械設計圖紙,之後“分布式防禦系統”的網頁重新開放,並在首頁寫道“可下載槍械的時代正在開始”。

然而,就在威爾遜的這份圖紙即將開放下載的一天前,來自華盛頓,紐約和馬薩諸塞州等美國8個州的檢察長向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州西區聯邦地區法庭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對特朗普政府和“分布式防禦系統”達成的協議頒布緊急禁令。

此外,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和弗吉尼亞州等20個州的檢察長在7月31日致信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要求後者立即阻止3D打印槍支技術出現在網上。

最終,“分布式防禦系統”同意暫停公布圖紙,在9月公開聽證會的結果公布之前,他們不會在網上公布這項打印技術。

巨大隱患

3D打印槍支的主要爭議在於,雖然在美國多地都可以合法持槍,但3D手槍存在隱秘和不可追蹤的巨大隱患。

因為,美國公民購買普通槍支時必須經過登記,且購槍者要經過一定的安全背景審查,普通槍支內還必須帶有金屬原件,以便金屬探測器可以識別,但任何人都能在家制造的3D打印塑料手槍則讓這些追蹤方法全部失效。

此外,普通槍支全部都會帶有編號,槍支本身通常很難被輕易損壞,在涉及槍擊案等犯罪案件中,執法部門通常會從留在槍支上的信息去追查槍手,然而,軟塑膠制成的3D手槍則非常容易銷毀,相當於作案後一把火就能燒化掉全部證據。

不過,從一臺3D打印機中打印出一支手槍不像從打印文件那麽簡單,賓夕法尼亞州哈利斯伯格科技大學教授珀瑪(Charles Palmer)表示,打印槍支的3D打印機造價不菲,還要加上原材料的費用,買一把槍很可能比這些成本加一起要便宜。

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用於打印3D槍支的專用打印機價格在5千美元~60萬美元之間,3D打印槍支的殺傷力還和使用的塑料材質質量有關。珀瑪還稱,在購買了全部原材料,並將所有模型都打印出來之後,最終造成一支有火力效能的槍支還需要組裝這些模型和零件的工程師技能。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盛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26

特朗普濫用“232調查”對土耳其提高關稅合法嗎?

對美出口鋼鐵量才排第六、且是其北約盟友的土耳其,能對美國產生國家安全威脅嗎?

不過這正是特朗普政府對土耳其鋼鋁產品加征關稅、提高一倍至20%和50%的理由,而這種用”232調查”結果追加征收關稅,形如制裁的方式,已經引起了美政界和法律界的廣泛憂慮,其中主要問題在於:特朗普使用該“232調查”追加關稅是否合法?

在“232調查”中代理了中方相關事務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磊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32調查實際上就是予美國總統在“認定危害國家安全”方面的權力,此後他可以采取任何措施,包括第一次采取措施和後續再跟進采取措施,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即只要美國總統認為這是是合適的,就可以去做,法律對此沒有任何限制。

特朗普濫用“232調查”又一例證

針對自己的加稅行為,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考慮到土耳其貨幣里拉,使美元迅速貶值,“我剛授權對從土耳其進口的鋼鋁產品關稅提高一倍。目前,對鋁和鋼產品的關稅分別為20%和50%。”

考慮到“232調查”實際上是針對國家安全的法條,美國商務部和白宮及時為特朗普的口無遮攔“打補丁”,表示這一加征關稅實際上是為了應對目前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受到的威脅。

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指出,““自從3月份實施232條款以來,外國對美國出口已經下降,國內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但沒有達到足以消除國家安全威脅的水平,因此對於來自於土耳其的鋼材進口關稅加倍,將進一步減少對國家安全的損害,此條也符合232條條款定義。”

此行為一出,各界嘩然:按照美國商務部在其“232調查”中給出的數據,土耳其僅為對美鋼鐵出口排名第六的國家,前五位為加拿大、巴西、韓國、墨西哥、俄羅斯。同時,名次之間的出口量差距並不小:按照2017年的出口量計算,排名第一的加拿大對美出口總量是土耳其對美出口總量的2.5倍

2017世界各國對美鋼鐵出口排名,單位:噸(來源:美國商務部)

這令人感到懷疑,即這樣的出口體量究竟能在何種程度上對美國安全造成損害?更何況,究竟如何判斷外國出口對美產生國家安全威脅本身就不明確。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美方對於國內自有產能到一定程度能保障國家安全有一個百分比定義,但是這個百分比定義是否真的合理存疑。

美JBK律所國際貿易律師雅各布森(Doug Jacobso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使用232條款作為針對特定國家的攻擊性機制,肯定違背了法律的精神,該法令不應當被用作武器迫使另一個國家改變其行動,不應使用這些法條作為談判策略的工具,換而言之,如果想進行這種行為,應當使用制裁的方式。

雅各布森並提出,如果特朗普此次使用這種方式,那麽在未來若同其他國家果發生貿易爭端,美方也會對其他國家采取同樣的行動嗎?

孫磊認為,這是是可以的。

不僅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此次打擊土耳其,為他“敵友不分”的行為創下了先例。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特朗普讓美國的盟國看到,“就算是盟國,在經濟利益上美國也絲毫不讓。”

國會謀求制衡特朗普

然為確保特朗普不一再濫用“232調查”,美國內目前已經有所行動。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指出,目前美方有相關方已經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IT)起訴了“232調查”,認為《1962年貿易擴張法》中設定的232國家安全審查,權利過大,缺乏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制衡的行政權力,不符合美國三權分立原則,即“這個立法本身都存在問題”。

2018年6月27日,美國國際鋼鐵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eel) 等三名原告,就現行《1962年貿易擴張法》項下的232國家安全調查規則,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出違憲訴訟。

其訴求主張為,《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節,即美國法典第19章第1862節,違反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一款規定,授予總統立法性權限:《1962年貿易擴張法》授予美國總統232國家安全審查權規定缺乏立法、司法制衡規則;美國國會違反“清晰原則”,將本屬自身的立法權限授予作為行政機關首長的美國總統。起訴方並要求法院裁定原告免予執行鋼鐵232調查項下現行措施。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議員也在積極推動立法。在美國國會內部主管貿易實務的財經委員會主席哈奇(Orrin Hatch)近日針對特朗普對土耳其加征關稅的行為指出,如果美國繼續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國會一定會改革目前對總統的貿易授權。

“我自己對總統就是這麽說的”。哈奇表示,如果美國政府持續這樣加征關稅,特別是還這樣針對美國的盟友,我們所有的國會財經委員會成員都會積極推動立法,實現對總統貿易授權的改變。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美國國會議員已提出了10項議案來限制美國總統在貿易方面的權利。

其中美國參議院在7月11日批準了一項非約束力議案,支持國會在涉及國家安全的關稅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雖然外界認為這是一項象征性決議,然而這仍反映出美國國會在限制總統濫用關稅政策方面,已開始達成共識。

而在各項議案中,國會兩黨數名參議員在8月1日聯合提出的將“232調查”權力主體由美國商務部變更至國防部的議案尤受兩黨大佬的青睞。

具體而言,這項議案由美國國會共和黨參議員波特曼(Portman)以及美國國會民主黨聯邦參議員瓊斯等人聯合提出,提議對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進行修改。

此外,美國國會參議員寇爾克(Bob Corker)提出的一項議案也得到了廣泛的關註,該議案針對“232調查”,指出除要求任何關稅都需要國會聯合決議的批準之外,還要求總統向國會提交一份報告,描述擬議的行動並具體說明采取行動的理由,以便國會進行審查。同時,該議案是具有追溯力的,這意味著若通過,國會可以結束鋼鋁關稅。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吳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21

生態環境部:反對不分違法合法的“一刀切” 警惕抹黑環保

借環保名義、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關停”“全面斷電停產”的做法,不僅引起相關企業的報怨和反感,也引起生態環境部的堅決反對。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8月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無論企業是否符合環保要求便一律關停的做法不被允許。

劉友賓說,在環境執法過程中,生態環境部一直強調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法辦事。堅持分類整改,對於具有合法手續且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不得采取集中停產整治措施;對於具有合法手續,但沒有達到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應根據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對於沒有合法手續,且達不到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依法依規查處。

劉友賓說,即便是對汙染較重的企業,環保部門也會提出整改意見,給出整改時限,只有對那些確實治理無望,甚至拒不整改的企業,才會依法堅決予以關停。

針對去年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個別地方出現的“一刀切”有關情況,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專門研究制定《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對被督察省(區、市)提出明確要求,堅決杜絕平時不作為、臨時亂作為的情況發生。

劉友賓說,今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也特別強調,要堅持分類施策、實施差別化管理,嚴禁“一刀切”行為。

劉友賓介紹,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視頻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再次強調,“一刀切”行為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表現形式,既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也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必須堅決反對,嚴格禁止。

李幹傑表示,“要加強對生態環保‘一刀切’問題的查處力度,對不作為、亂作為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問責。”

“我們一直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不分違法合法的‘一刀切’行為。任何一起這種行為,其影響都是極其惡劣的,都是不能容忍的。”劉友賓說,對個別地方出現的問題,生態環境部堅決進行糾正。

他同時表示,要警惕另一種情況,一些地方和單位動輒拿環保說事,實際上其違法違規行為和環保“風馬牛不相及”,是給環保抹黑。

劉友賓舉例說,生態環境部通報的陜西彬州市以治汙降霾為名,設立車輛沖洗站,假沖洗,真收費,就是典型案例。也有一些違法企業故意混淆視聽,把正常環境執法說成是“一刀切”。如最近媒體報道的西安某地有人蓄意將查封散亂汙企業設備的封條揭下來張貼到自家竈臺上,造謠生事,混淆視聽。

“對此,我們將排除幹擾、保持定力,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辦事,履職盡責,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和守法企業的權益。​​​”劉友賓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65

iPhone4越獄:破解合法化下的集體狂歡

1 : GS(14)@2010-08-08 12:21:56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4529.html

太平洋數碼城經營iPhone 4的小華昨天一早看到了一條令他興奮的消息,iPhone 4在推出一個多月後,終於可以被破解了。

破解組織iPhone Dev Team成員Comex在他的Twitter上發佈了一鍵“越獄”軟體JailbreakMe 2.0。整個“越獄”過程相當簡單,耗時2分鐘左右。破解工具的公佈,結束了iPhone 4發售以來一直不能被“越獄”的歷史。

所謂“越獄”就是使用者利用特殊軟體,解除蘋果對於iPhone下載非蘋果平臺提供的外部軟體的限制,可自由安裝協力廠商軟體、非App Store的軟體等,這些外部軟體大多為盜版軟體,也有部分自製軟體。所謂“解鎖”,則是破解蘋果對iPhone 4運營商綁定的限制,讓手機可以在全球使用,而不是被局限在某一國家。iPhone 4的解鎖版價格一度十分昂貴,最高曾過萬元,而有鎖版則在5000元左右。

“iPhone 4能‘越獄’會讓其銷量進一步增加。”小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因為用戶會由此安裝大量遊戲軟體等,雖然iPhone 4現在還不能解鎖,但等待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iPhone在全球更多地區的上市,使其市場覆蓋面進一步增強。比如7月30日蘋果iPhone 4首度在中國香港地區推出後,16G版本裸機售價為 4988港元,約合人民幣4354元;32GB版本售價為5888元。按照蘋果公司的推出計畫,iPhone 4 7月30日全球新增了17個上市地區。

巧合的是,此次iPhone 4的破解消息正好在美國版權法於7月26日作出修改後出來。據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的修正版規定,蘋果iPhone一類手機用戶進行“越獄”破解下載未經蘋果批准的軟體的行為,將被視為合法,只要這些軟體是通過合法手段獲得的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該法案規定用戶可以破解手機,但使用盜版軟體仍不被允許。這相當於破解“大門”就此敞開。而至於盜版軟體,業界估計沒多少用戶能抵擋“免費的誘惑”。

蘋果堅決反對這一法案被如此修改,該公司稱,如果允許iPhone被破解,就可能使手機喪失保密功能,遭受病毒感染,硬體受損。

不高興這項法案被修改的,可能還有iPhone在美國的獨家合作運營商AT&T。因為版權法修改後,還允許手機用戶通過“解鎖”,自由更換電信服務商。

而要求修改版權法的電子尖端基金會(EFF)相關人士則認為,對手機作出的那些限制,主要目的是將使用者捆綁在現存網路上,而不是保護版權。

根據美國政府1998年頒佈的《數字千年版權法》:如果企業使用技術手段保護自己作品不被非授權使用,那麼用戶破解這些手段為非法。也就是說,iPhone用戶不可以自由下載非App Store裡的應用軟體以及自由選擇為其提供服務的電信運營商。但是,這一切現在不復存在,修改後的法律,使用戶在進行解鎖和“越獄”時不用再擔心由任何公司控告引發的法律責任。

目前,蘋果拒絕為被破解的iPhone提供服務,使用者拿著已解鎖或“越獄”的iPhone不能獲得相關保修服務。

事實上,iPhone被破解可以幫助蘋果實現利潤的更大增長。因為自2008年7月10日推出以來,App Store已經給相關軟體的開發者帶來了10億美元收入。根據蘋果與開發者之間三七分成的比例,App Store到目前為止總營收約為14億美元。

根據投行 Piper Jaffray的資料,自App Store推出以來,為蘋果公司毛利的貢獻為1.89億美元,占1%。但App Store推動硬體的銷售,蘋果在昂貴的硬體上獲取了大筆利潤,iPhone目前已成為蘋果的最大單一營收源,用戶顯然更喜歡購買可以被破解的手機,而 iPhone被破解後,贏得更多用戶的選擇是合理的,客觀上這也將促進蘋果硬體的銷售。
2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8 12:26: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29

壹仔:日本合法老千賣八億西貢樓花

1 : GS(14)@2010-10-08 09:08:24


西貢海下灣一幅廿萬呎的地皮,年初被日本人購入,打算興建五十幢花園別墅,每幢售價超過一千五百萬港元。

傳媒早前踢爆有日本「富豪」買下具保育價值的西貢海下灣地皮,計劃興建五十幢別墅,總值八億,雖然城規會已下令該地暫時不可作任何發展,但本刊發現,該日本富豪卻在東京舉行推介會,向日本人推售樓花。
日本「富豪」名叫町田真一,原來早已臭名昭彰,曾在日本推售北京及桂林的地產項目,有日本人組成苦主大聯盟,指控曾被誘騙投資,結果貨不對辦,損失共逾五億日圓(約四千六百九十四萬港元)。大聯盟更指出,今次推售香港樓花,與過去的手法同出一轍,隨時爛尾收場!

日本「富豪」購入的海下灣地皮,合共約二十萬平方呎,位置毗鄰海岸公園,將會在二○一五年前,興建五十幢別墅,每幢別墅售價大約超過一千五百多萬元,若全部別墅售出,涉及金額達八億元;不過,記者上週到訪海下灣,村民坦言不知道有關地皮已落入日本人手中。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有關地段包括農地及丁屋地,年初由一間名為「亞洲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購入,涉及金額約五千二百萬元。記者翻查資料,佔八成股權大股東是日本人町田真一。
町田真一身份神秘,在港有七間公司,包括○二年成立的「亞洲金融」及在港從事物業買賣的愛比仕香港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全部都以尖沙咀金馬倫道三十三號廿一樓為登記地址。記者上週到訪,發現雖然該處門外掛上公司招牌,但全層樓宇卻為空置。
香港公司不見營運,但町田旗下位於日本築地、今年才成立的 JHC Capital Group公司,近日卻忙得不可開交。該公司趁着日元高企,力誘日本人到香港投資,不但在網頁中陳列本港稅率低、自由度高等優勢,更大力推介在海下灣發展的豪宅,又每週辦三場推介講座,每場只限六人參加,職員屆時更單對單推銷。
不過,記者致電查詢,日本職員先表明樓花只限日本人購買,而所辦的講座,亦只限退休人士參加,但沒道明原因。西貢別墅只賣予日本人,就算港人想入市亦被拒諸門外,十分奇怪。
雖然日本那邊賣樓花如火如荼,但香港這邊,地政總署表明海下灣地皮至今仍然未有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亦未有申請建屋,究竟別墅如何可以在二○一五年落成,確實成疑。


收購海下地皮的幕後主腦町田真一,在日本先後擁有超過十間公司。


在本港擁有七間公司的町田真一,報稱的辦公室地址雖掛有招牌,但卻無人辦公。


海下別墅的發展計劃書中,別墅樓高三層,設計時尚。

町田真一港日王國
香港
亞洲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
愛比仕香港有限公司**
愛比仕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Asia Projec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Fortune Investment Asia Limited
桂林幸運酒店公寓有限公司
JHC Capital H.K. Company Limited
日本
JHC Capital Group#
株式會社惠成國際開發實業##
株式會社 Fortune Pacific Holdings^
株式會社 FP Holding Japan
株式會社 FP Primary Care
株式會社 FP Primary Care Management
株式會社 FP Medical Partner
株式會社 FP Financial Partner
株式會社 Fortune Pacific Create
株式會社 FP Credit
株式會社 Fortune Asset
株式會社太平洋幸運
太平洋幸運 Building
太平洋幸福酒店
*買入西貢海下灣地皮
**在香港從事物業買賣
#在日本預售樓花
##在日本推售桂林哥爾夫球會籍
^曾被日本「消委會」批評經營手法
資料來源︰公司註冊處、日本苦主大聯盟(上列部分公司已結業)

苦主大聯盟
町田真一做生意的手法神秘,不過,原來他亦曾以同樣手法在日本推銷桂林及北京的地產項目。本刊追查發現,原來日本有一個名為「聲討町田真一苦主大聯盟」的組織,組織的發起人、六十四歲的大竹稔在東京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早在十五年前,他透過町田真一名下的株式會社惠成國際開發實業,投資桂林哥爾夫球俱樂部,更前後投資了合共二百一十五萬港元,購買俱樂部的會籍及附屬別墅土地的使用權。
本以為桂林的投資項目可以有高額回報,但到了幾年前,他親自前往該哥爾夫球俱樂部視察,才發現不但哥爾夫球場草地保養極差,絕大部分設施仍處於半完工狀態,而且他手上的會籍更無法賣出。他再三追問下,才發現惠成國際原來已經倒閉,哥爾夫球場爛尾,投資化為烏有。


日元高企,不少日本人跑到香港投資物業,不但豪宅有市場,甚至連西貢鄉郊地亦被日本人投資發展。


町田真一轄下的公司網頁,力陳本港稅率低兼自由度大,大力推銷香港地產市場。


「聲討町田真一苦主大聯盟」發起人大竹稔指,早年曾被騙超過二百多萬港元,更向記者出示部分單據。



共騙六千八百萬
他更指,現時已經在網上聯絡了五十多名在日本的苦主,共損失六千八百多萬港元,當中除了包括購買了哥爾夫球會籍,原來亦有透過町田真一的公司,投資了北京酒店及房地產項目。大聯盟正透過刑事控告,迫使町田真一轄下的全部公司清盤,然後再取回賠償。
大竹稔在接受訪問時,一聽到記者稱町田真一在日本預售香港的別墅樓花時,便咬牙切齒數臭町田真一,更質疑這是一個騙局︰「手法都是一樣,先在當地成立子公司,然後在日本成立代理公司,在日本成功籌措資金後,向投資者聲稱資金已經送到當地項目負責公司,然後又再以各種藉口表示該項目無法完成,最後就關閉其子公司,把資金騙到手。」本刊上週致電日本 JHC Capital Group,希望找町田真一訪問,但職員一口拒絕,更明言町田真一絕不會接受任何訪問。
與此同時,城規會上星期更突然公布了「海下發展審批地區草圖」,將海下納入管制範圍,暫定為「非指定用途」地帶,三年內會進行分析及研究,訂定適當的土地用途,而在此期間,任何發展均須先取得城規會批准,換言之,要在海下灣建別墅,將再加添一重阻礙。町田真一矢言在二○一五年落成的樓花,極可能變為空談。

日本「消委會」點名譴責


早在二○○七年,日本東京的「生活文化運動局」(類似本港的消委會)曾點名批評町田旗下的 Fortune Pacific Holdings的經營手法不老實。
據「生活文化運動局」報告指,該局由二○○二至二○○七年間,合共收到二百二十七名長者投訴,全部都投訴被 Fortune Pacific Holdings公司誘騙購買醫療會籍,每名投訴人涉及金額平均約卅四萬元(三百六十二萬日圓)。
「生活文化運動局」指該公司向長者訛稱可以提供免費驗血作招徠,然後誘騙長者到該公司聽講座及進行推銷,當中更包括誘騙投資中國地產項目。

日本「消委會」曾批評町田真一轄下的公司,由 2002年開始,共 227人向東京本局投訴購買該醫療會籍受害者平均為 67歲,涉及金額平均約 318萬日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44

合法新毒品花墟有售

1 : GS(14)@2010-10-08 12:12:32

2010-10-07 NM   

旺角花墟隨處有售的無刺仙人掌,竟然是新興毒品!本刊發現,仙人掌品種叫烏羽玉,含迷幻藥成分,咬一口,藥力約等於一粒半忽得,效力長達十小時,近來已有人買來服食,或當迷幻派對的飲品。

原來當警方打擊K仔、搖頭丸時,吸毒潮流已悄悄轉向一些容易合法買到的新毒品。除了仙人掌,一款杜蟲藥亦因有迷幻作用,醫管局半年內收到至少五個有濫藥習慣的年輕人,因服用這杜蟲藥的原料後,不適送院。

「好多人同網站都有介紹,呢盆仙人掌可以當迷幻藥,食咗就知有迷幻效果!」記者在花墟花店甫拿起仙人掌烏羽玉(Lophophora Williamsii),店員便煞有介事地介紹。烏羽玉屬沒有刺的新品種仙人掌,如嬰孩拳頭般大,在太子道花墟幾間花店都有出售,價錢不便宜,一盤要一百至一百八十元。

記者走訪附近多間花店,幾乎所有店員都知烏羽玉「大名」,花店店主吳先生說,他們從日本入口種籽,在港種植售賣,買的人多為觀賞,但亦有人買來服食,他知道曾有花鋪把仙人掌切粒出售,「切粒種唔到,肯定買嚟食。」不過,他說買賣烏羽玉不違法,政府從沒來干涉。

烏羽玉原產地墨西哥,不少美洲土著早知道這種仙人掌有迷幻效應,喜歡祭祀時咀嚼食用,達到亢奮效果。烏羽玉在港仍算新品,暫時多數人買來只自用,切片細嚼,亦有在零星迷幻派對中,搾汁飲用;但歐美濫藥者早識烏羽玉「滋味」,蔚然成風。有網民甚至在YouTube和blog大談服食烏羽玉後,會感到雙眼發熱,不斷產生幻覺、猶如在夢境般,甚至見到不同顏色。

咬一口粒半忽得

究竟烏羽玉迷幻效力有多強?本刊委託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化驗花墟購來的烏羽玉。結果發現,每克烏羽玉竟含卅五毫克的mescaline(三甲氧苯乙胺,一種迷幻藥的主要成分)。咬一小口烏羽玉(大約六克),效力等同服了一粒半俗稱忽得(methaqualone)的迷幻藥。

「呢個分量真係唔少嘢,市民同埋政府監管機構應該打開眼、關注一下!」負責化驗的科大中藥研發中心主任詹華強教授看到化驗結果,也覺震驚。有醫學研究亦指,咬一口,迷幻效力可長達十小時。

本刊翻查資料,原來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等國早聞烏羽玉威力,已將這小小盆栽列為毒品,嚴禁進口;不過,本港竟同世界緝毒潮流脫節,海關的「危險藥物及毒品」名單卻無烏羽玉,難怪這種外國禁絕的新毒品,在港可合法進出口及公然售賣。記者向另一植物把關部門、漁護處,申請大量進口盆栽烏羽玉,處方輕易發出許可證入口,記者查問這是否毒品,處方只支吾以對:「批得就應該係(合法)嘅……」

杜蟲藥五人中招

海關如無掩雞籠,新毒品可輕易入港,縱使暫未有人因服食烏羽玉出現健康問題,但有另一種合法新毒品近月敲起警號。醫管局半年來收到至少五宗新毒品個案,其中一人上周才入院,追查之下,發現新毒品竟是意想不到的杜蟲藥!

全港醫院收到的中毒個案,無論大小,都向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呈報,中心的顧問醫生謝萬里醫生說,五宗個案均為廿至卅歲男子,起初中心也不知這五人吸了什麼毒 ︰「佢哋入院時都能夠控制自己,但話有頭暈、心跳、想嘔,全身異常發熱等徵狀;服食後四小時以上依然感到好high及發熱,好驚自己會死,所以先嚟求醫。有人仲話因為太熱,曾自己洗胃,用花灑係咁沖水入口,但仍無法減輕亢奮狀態。」

謝醫生說,化驗五人頭髮後,發現他們體內有化合物「TFMPP」(1-3-Trifluoromethylphenyl piperazine)。這化合物早年曾用於人類杜蟲藥,只是後來醫學界發現副作用會令人產生幻覺,亦會導致頭痛、心跳,重則癲癇、抽筋等,甚至死亡;五、六十年代已經被淘汰,惟目前仍常用於魚類和馬匹的杜蟲藥。

人贓並獲無法檢控

據了解,五名求診病人背景不同,都沒接觸過杜蟲藥,如何接觸到新毒品?原來他們有一共同點,就是都有濫藥習慣,而且他們均表示從尖沙咀一帶的私竇,試食新藥,怎料一服就出事。當局就相信,杜蟲藥已成本地毒品拆家的新寵。海關去年在兩次掃毒行動中,檢獲共二千一百粒可疑藥丸,經化驗後證實是杜蟲藥 TFMPP,可是由於政府未有將TFMPP列入「危險藥物及毒品」名單,結果無法檢控。

原來杜蟲藥像烏羽玉一樣,在外國是出名的新毒品,不少毒販、濫藥者常瀏覽的網站,早列明它們的食用方法、效力和購買方法,難怪香港拆家跟風跟得這麼快。英、丹麥、澳洲等國知TFMPP風氣不可長,已禁止出售。可是在港購買TFMPP容易兼合法,記者在網上搜尋TFMPP,就發現不少內地化工原料商,都可代訂入口。

本刊直接致電一間位於青島的化工公司,負責人史先生坦言知道TFMPP具興奮作用,還教記者以速遞方式購入︰「我們有些客人是買來作這個用途(毒品),日本、美國、歐洲的也有。買十千克,每千克九百元。」「過海關有沒有麻煩?」史先生再教路:「如果你怕報關麻煩,我可以給你一個毫不敏感的化學品名稱,再快遞給你。當然我不能百分百保證(可以順利入口本港)。」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坦言,由於本港並沒有規管化學原料的入口,所以就算TFMPP以化學原料名義入口,亦不會犯法,政府應該密切關注,以堵塞漏洞。他又說,許多製毒的原料,可合法輸港,但若直至當局發現有人用那原料製毒,才將原料等同毒品,放入監管名單,將造成另一禁毒漏洞。

新興毒品合法襲港

新興毒品日新月異,但本港卻後知後覺,本刊向保安局禁毒處查詢,竟發現多款新興毒品仍然未受法例監管。

立法禁毒慢三拍

港府為何不緊貼外國毒品名單?政府要將新興毒品列入禁毒名單,原來要經過繁複的立法程序,通常會先經禁毒常務委員會向保安局建議,然後經保安局一輪資料搜集後,再提交立法會。禁毒常務委員會戒毒治療及康復小組主席張健良指,就算當年迷姦水在本港盛行而需要緊急立法,有關程序亦需時一年。

不過他透露,本刊所發現的烏羽玉及杜蟲藥,甚至早前在本港發現的K2,都已經載入了禁毒常務委員會密切監察名單,將會隨時緊急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51

違規龕場稱不違法 「放心買位」 記者放蛇查詢 覆稱無封場即合法

1 : GS(14)@2010-12-18 16:13:08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1-854057?category=m



官方指明不合規格的私營骨灰龕場名單前日雖曝光,但本報昨日「放蛇」致電有關龕場,仍有負責人堅稱本身並非不合規格,又指「若然違法,(政府)應已封場」,叫市民繼續放心買位。有立法會議員促政府盡快立法監管。
議員促政府立法 盡快規管
港府前日公布全港有52間不合規龕場,當中包括沙田淨土園、沙田道榮園、仁孝宗祠、普眾善舍及孝思園,該6龕場由心福有限公司負責銷售。記者昨以客戶身份查詢,公司職員承認上述龕場被表列為不合規格龕場,但職員解釋「現時並非違法、犯法」,甚至指政府公布消息不盡不實,全港有數百間龕場只公布百多間消息,又指他們並非違法,否則「應已封場」,反質疑政府「現在未有法律根據,究竟政府葫蘆賣甚麼藥?」
同被列入表二不合規的蓬瀛仙館,職員昨回應指「不可以說我們不合規格,政府現在為私營龕場提供發牌制度,雖然列入表二,但不可以說成不合法!」職員重申仙館已服務社會多年,一直與政府磋商發牌事件,且是「政府認可慈善機構」,會與政府協調。
同樣被列為不合規骨灰龕的西方寺,被問及是否合乎規格,職員表示「暫時未講」,又指政府公布列表與他們無關,目前正邀請測量師視察情況。而大圍古巖淨苑亦表示,市民暫毋須搬走龕位,亦可繼續買賣,笑言即使要搬到別處,亦帶給先人「預留位置」。
海會靈塔新龕位 無放骨灰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政府公布表列骨灰龕的做法「半桶水」,不但消費者不知所措,連經營者亦可以利用不明朗機會繼續經營。另外,骨灰龕消費者權益關注組昨要求當局釐清假如購買不同土地用途的龕位,市民應如何處理。對於私營龕場繼續出售龕位,並否認不合規,發展局回應指,日前已公布列表,有詳細資料供市民參考,而有關經營者對政府的回應亦已列出,擁有高透明度。
另外,被指違規的寶蓮寺海會靈塔,住持智慧大師昨表示,海會靈塔本獲政府短期合約批准作骨灰龕,外圍新建圍牆才是被指佔用的龕位,不過由於一直未獲批,因此未有安放先人骨灰。
撰文:杜潔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