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產稅:誰說另一隻「靴子」要落地?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238

一則來自國土資源部官網上的小新聞,再度引爆了「房產稅」山雨欲來的話題。但事實上,無論是湖南湖北地稅部門在做的所謂房產稅試點準備工作,還是各種或明或暗的稅務部門的動作,現階段都未涉及向居民徵收房產稅。

徵收房產稅僅僅是整個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一個環節,如何迴避重複徵稅、如何壓縮土地出讓金讓地方政府擺脫土地財政,以及如何通過人大的立法程序,至今也沒人給出確切的答案。

房產稅要來了?

自從2011年兩城市進行試點之後,對於全面開徵房產稅的擔心在人們心中不斷發酵醞釀。只需幾句流言蜚語,這個恐慌感就可以被迅速調動起來。

2012年8月20日,國土資源部官網稱,湖南湖北正在制定房產稅試點的細則,包括向個人已購二套房徵稅。儘管這個消息只是其下屬《國土資源報》轉載其它媒體的三手新聞,還是被部委官網的特殊身份充分放大和激活了。是日夜,該消息自國土資源部官網上消失。

8月21日,湖南省地稅局直接否認接到過試點通知,湖北省地稅局新聞發言人徐正北倒是承認了正在制定細則,卻在第二天慘遭闢謠。8月24日,南方週末記者前往湖北地稅採訪,徐正北整日都未現身。

而國稅總局一位內部人士和湖南、湖北兩地的一些稅官均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兩湖確實在進行一些房產稅改革的準備工作,也不排除成為第二批試點的城 市,但試點的大方向是「房產稅和城鎮土地稅的合併」與「按照評估值計稅」,而且是向企業徵收,暫時不會效仿第一輪上海和重慶兩座城市的試點。

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慶開始房產稅試點,分別向居民的增量購房和存量高檔房徵稅。接近國稅總局的一位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說,「並非不想擴大上海重慶的模式,只是至今沒有地方政府主動承擔。」

一如既往,中央財稅部門至今未對傳聞做出任何回應和解釋。進入本週,央行網站上僅刊登了一篇調研報告《房產稅應取代限購政策》,又有消息稱住建部的《房地產業十二五規劃》初稿中對房產稅表示支持。傳聞依然是傳聞。

而據《經濟參考報》報導,8月29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表示,將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這樣的官話好像什麼都沒說。

名詞解釋

房產稅

作為一個稅種,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現行稅法中,它面向持有房產的企業和獲得了租 金收入的個人徵收,對個人非經營性物業免徵。2003年中央政府首提房地產稅改革,計劃向個人住房的保有環節徵稅,這類稅種在國際上統稱為物業稅,中央政 府也進行了多年的物業稅空轉試點。但在2011年上海重慶開始試點徵收相關稅種時,中央最終確定沿用了已有的「房產稅」這一稅種名稱。這一名稱目前在中國 也已成為「房屋保有環節稅收」的大眾提法。

房地產稅

作為一個稅種,現行稅法中並不存在。1984年將房地產稅分成了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兩湖」試點的核心是合併這兩個曾經分開的稅種。

作為一個通用名詞,指的是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地產稅綜合改革,包括:完善分稅制,將房地產稅作為地方稅,成為級次較低的地方政府的重要稅收來源;整 合簡化稅種,將房屋和土地合併徵稅,將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併為房地產稅,取消土地增值稅等等。在官方關於開徵房產持有環節稅收的表述中,房產稅和房 地產稅的表述均有出現。在專家看來,房地產稅改革包含了「地」,是更為合理合規的改革方向。

「兩湖」在做什麼 

國稅總局一名官員也在一個非公開的小型座談會上表示,「假如今年底或明年初兩湖試點,也是先工商業再居民,什麼時候過渡到居民,這個事情太敏感,我也說不準」。

關於這個敏感的話題,湖北鄂州地稅局的一名副局長在拒絕透露姓名的前提下,依然矢口否認了鄂州是房產稅改革的試點。

但當南方週末記者提及「房產稅和城鎮土地稅合併」之時,這位副局長承認,他們正在對現有徵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企業依照評估價值進行測算。

「我們收集了哪些企業有多少房子多少地,以前要交多少稅,如果合併後按照評估值計算要交多少,也研究了多高的稅率更合適。但目前也只是把數據報到省局,至於省局怎麼用,會不會讓我們試點,不知道。」他也確認了湖北省目前只有鄂州在進行這項測算。

湖南省湘潭市地稅局一名科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項工作湘潭也在做,只是因為省局沒有確定稅率,所以統計和錄入了企業的房子和土地的評估值,沒有進行具體計算。

兩湖關於房產稅的改革方向2011年年底已經定下。2011年12月的全國部分省市財產行為稅工作座談會上,國家稅務總局財產行為稅司司長陳傑公佈 了2012年要做的四項稅收政策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湖北、湖南開展房產稅、城鎮土地稅合併的改革試點,對企業和單位按評估值徵稅。

城鎮土地稅的稅率並不高,在大城市也不過是每平方米每年30元左右,對於企業來說九牛一毛,合併到房地產稅中的意義何在?房地產稅改革專家組顧問曲 衛東認為,這是房地產稅改革的原則性方向,因為相關稅費中有很多不合理不科學之處,需要簡化整合清理,這一次合併只是開始。曲衛東還提出過合併城市建設維 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稅的建議。

「房土合併徵稅,取消土地增值稅等」是早在2003年中央首提「房地產稅改革」時就設立的一個改革方向。只是在隨後的房地產市場暴漲之下,改革目標越來越遠,房地產整體稅負卻越來越高。

如此看來,如此鬧騰的兩湖新型房產稅試點似乎暫時與向居民徵稅關係不大。國稅總局一名官員也在一個非公開的小型座談會上表示,「假如今年底或明年初兩湖試點,也是先工商業再居民,什麼時候過渡到居民,這個事情太敏感,我也說不準」。

不過,包括鄂州和湘潭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都在進行的另一項工作「存量房交易評估系統」,顯然是在為個人存量房徵稅做準備。

就在上海重慶正式開始試點前兩個月(2010年11月),財政部國稅總局低調發文要求各地推進房地產評估技術。這項技術的核心是建立存量房評估體系,最直接的目的是堵住二手房交易的稅收漏洞。文件沒有諱言這同時也是「為房地產稅制改革提供思想、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

2012年5月至9月,全國三十多省市的七十餘名稅務官員還專門來北京上一個「房地產估價技術應用」方面的培訓班。這個由國稅總局委託人大公共管理 學院辦的培訓班也成為這輪房產稅傳言的註腳之一。項目負責人曲衛東指出,這就是一場普通的培訓班,外界不應賦予太多意義,但他也沒有否認這是在為房產稅改 革提供人才儲備。

財政部在文件中給出的時間點是2011年7月1日前各地完成試點,2012年7月1日全面推行。湖南湘潭和廣東廣州等多個城市都很好地執行了這個文件,湖北鄂州正在推進之中。

烏龍始末

「房產稅與房地產稅改革不完全是一回事,下一步也有可能包括上海重慶模式的房產稅試點擴大,但從中央層面來說,房地產稅改革才是長期的改革方向。」

「房產稅和城鎮土地稅合併」,兩湖正在準備,但畢竟沒有明確要試點;「存量房評估計稅工作」,兩湖在做,但全國各地也都在做。回過頭來看這一起疑似烏龍事件,湖南的直接否認和湖北的先承認再闢謠,其實都不算說錯。

湖北省地稅局新聞發言人徐正云說,房產稅改革徵收細則正在制定中,只是不確定怎麼征什麼時候征,這沒怎麼偏離事實;第二天,湖北否認了這個說法,說 正在進行的是二手房交易的市場價值評估,也可以理解為更嚴謹的表述。而湖南方面的「沒有接到通知、沒有具體部署」更加政治正確、事實無差。

過去半年中,兩湖有可能成為下一批房產稅改革試點區域的新聞並不少;國務院樓市督查組回京後,房產稅加速擴容的大道小道消息更多。但這一次驟然成為焦點新聞,除了部委官網轉載,更關鍵的還是那句「對個人已購二套房徵稅」。

追本溯源,這句話其實是一家房地產專業媒體的記者以群眾身份向國稅總局財產行為司諮詢而得來的,8月17日刊發,隨後被國土資源報發現並轉載於國土資源部官網之上。8月29日,南方週末記者再次致電國稅總局財產行為司,對方拒絕提供此類諮詢。

由於2011年年初開始的第一批上海重慶試點面向的是個人住房,試點一年半後,擴容聲音不絕於耳。公眾對於第二批試點的普遍想像仍然是面向個人住房,這也最關乎公眾的切身利益。

「這個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房產稅與房地產稅改革不完全是一回事,下一步也有可能包括上海重慶模式的房產稅試點擴大,但從中央層面來說,房地產稅改革才是長期的改革方向。」國稅總局有關人士在前述非公開的座談會上表示,他個人也認為現有的房產稅試點是不合規的。

不過,據一位接近國稅總局的專家透露,中央財稅部門並非不想進一步擴大對居民住房徵稅的試點,問題是今年至今還沒有一個地方政府願意主動承擔這個試點工作。「誰都不願意冒房價下跌進而財政收入減少的風險。」

近日再次爆出的地方稅務官員紛紛上京諮詢房產稅徵收辦法和試點影響一事,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進京官員均來自省級稅務系統,而非具體承擔試點工作的 地市。「即便不少地區的確面臨土地財政收入減少的問題,但試點房產稅帶來的稅收增加實在杯水車薪,還要冒著試點初期房地產投資進一步下降的風險。」接近國 稅總局的專家分析。

普征還有多遠

「成為一個主體稅收份額需要佔40%,連所得稅上升到一個主體還差很遠,財產稅更不用說了。怎麼可能用房產稅取代土地財政?」

身為一名房地產商,陽光100副總裁范小衝倒是一直以來都在支持開徵房產稅。「我們這個行業受夠了今天限購明天限價的行政調控手段,而合理合規的房地產稅收制度,才是更長效更市場化的調節機制。」

范小衝心中理想的房地產稅改革前景是:地方政府獲得了可持續的稅收來源,改變一次性賣地的政府行為,提供更好的公共配套服務;購房者交易環節的稅負少了,持有環節稅負多了,從而釋放出大量存量房,市場結構更加健康。

但現實卻很複雜。「賣地的規則玩了十幾年,忽然間改變規則,實施的難度和阻力都很大。」他說,只能先易後難,還要配套一系列的財稅制度改革,比如中央和地方的分稅關係,比如解決好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稅重複徵稅的問題。「有出讓金,就不應該再重複徵稅。」 

那些持激烈反對意見的人,也是認為這些問題難以解決。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明確表示,房產稅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短 期內並不現實。「成為一個主體稅收,份額需要佔40%,連所得稅上升到一個主體還差很遠,財產稅更不用說了。怎麼可能用房產稅取代土地財政?」

前述國稅總局內部人士的意見是,中央層面一旦開徵房地產稅的時候,會採取措施大大壓縮土地出讓金的比例和厚度,壓縮到比較低的比例,但不會取消。

但是,如何壓縮,能否壓縮,難以想像。迄今為止,中央財稅部門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改革解決方案,只是一再強調向個人住房徵稅的方向不變。全面普徵個人住房持有稅雖然仍然遙遠,但在漸行漸近。

「今年兩會後,越來越明確的方向是房地產稅改革,而非簡單粗暴的開徵房產稅,往這條路上走是正確的,但我們也呼籲中央財稅機關能主動向公眾解釋清楚 ——房產稅和房地產稅改革不是一回事,並盡快給出更加明確合理的改革解決方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2012年8月23日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 訪時這麼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02

歐盟光伏雙反一隻靴子落地

2013-06-10 NCW
 
 

 

中國需要抓住機會,爭取在8月前與歐盟就價格承諾等問題達成一致◎ 本刊記者 蒲俊 文pujun.blog.caixin.com 歐盟貿易委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6月4日宣佈歐盟向中國光伏企業採取臨時性反傾銷措施的決定,向中國大陸出口至歐盟成員國的硅片、電池和組件產品征稅。

一雙 “靴子”落下了一隻——臨時 性關稅。自6月6日起,歐盟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徵收 11.8% 的關稅;兩個月後,平均關稅稅率將可能調至47.6% (幅度在37.2% 至67.9%) 。在今年12月5日全面調查結束時,歐盟還需通過成員國投票作出終裁決定——是否施加期限最長為五年的長期性關稅。

11.8%這一數字低於業界普遍預期,因為德古赫特數周前曾建議直接開征47.6% 的稅率。但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中概股在微漲後仍集體下跌,多家公司股票跌幅超過5%。

德古赫特稱,分階段征稅安排是為了歐洲市場能進行調整並平穩過渡,同時給中方一個談判的機會,這被視作其在成員國反對之聲中作出的一點讓步。

此前初裁成員國投票時,包括德古赫特祖國比利時在內的18個成員國投了反對票,僅4國支持,另有5國棄權。

中國需要抓住機會,在8月前與歐盟就價格承諾等問題達成一致,方可避免被徵更高關稅。根據歐盟法律,初裁結果公佈後,正式的價格承諾談判才拉開帷幕。

各方反應

初裁結果公佈後,中國的光伏企業、歐洲上游廠商和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等,都紛紛表達了對初裁結果的不滿。

AFASE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盡管第一階段稅率較低,但任何水平的關稅都將破壞歐洲的光伏產業。AFASE 主席 Thorsten Preugschas,同時也是德國太陽能企業 Soventix 首席執行官,他說, “我們需要清楚一件事,目前市場狀況已沒有任何價格上漲的空間,11.8% 的稅率足以使大部分歐洲的光伏發電項目停止。 ”但德古赫特稱, “據我們估計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公平價格要比其銷售至歐洲市場的實際現價高出88%。 ”天合光能歐洲區總裁本·希爾(Ben Hill)反駁說,歐盟的上下游企業,並未享受到歐委會在其初步調查結果中所指的那種“舒適” 的利潤率。恰恰相反,歐洲光伏業的下游運營商的利潤率只有個位數。同時,由於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委會拿中國出口歐盟產品的售價,和印度產品在其本土市場的售價進行比較, “他們通過這種比較方式判斷我們在搞傾銷。我們將繼續挑戰這種判斷。 ”上游多晶硅生產商德國瓦克化學(Wacker Chemie)亦在初裁之前數次反對徵收反傾銷稅。德國、英國等多個歐盟成員國也明確表示反對。

中國政府方面,6月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希望歐方進一步拿出誠意,展現靈活性,通過磋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並希望歐方與中方盡早開始價格承諾談判,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

5月下旬,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網站刊文稱,由機電商會代表中國光伏產業,近期與歐盟執委會就中國光伏產品雙反案價格承諾展開的首輪談判已告破裂, “歐方完全沒有表現出通過協 商解決問題的誠意” 。隨後歐盟委員會貿易發言人對此否認稱,為技術問題做準備的會談與正式協商沒有關係,因為依據歐盟相關法律,只有初步調查結果公佈後才能展開正式談判。

中國政府即時啓動了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以反制光伏雙反。但光伏和葡萄酒的貿易額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 (200億歐元比20億歐元) 。

此次葡萄酒主要出口國法國,在光伏反傾銷征稅中投了支持票。

去年11月,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此為反制歐美雙反的另一張牌,但這張牌不能輕易出手,否則可能起到“激怒”對手的反作用。

6月5日,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只公佈了對這一調查信息表回收情況的統計。 “商務部這項調查本來可以在歐盟初裁前宣佈,但國內電池、組件企業做工作,希望商務部不要先亮出這張牌,擔心這會影響歐盟初裁結果。 ”一位行業分析師向財新記者分析。一家上市硅片企業負責人也認為,在8月價格談判未見分曉之前,商務部都不會打出多晶硅雙反牌。

回溯整個雙反過程,德古赫特的決定雖與多數成員國意見相悖,但在歐盟的框架下具有程序合法性。據知情的歐洲人士指出,德古赫特在2010年就任現職後,一直希望在貿易問題上有所作為,比如從歐盟的角度,阻止中國政府通過不正當的貸款和優惠措施,扭曲國際競爭。對於成員國的反對聲音,德古赫特認為是中國向一些歐盟成員國施壓的結果。

德古赫特稱,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傾銷,損害了歐洲太陽能電池板產業,至少危及2.5萬個現有工作崗位。而AFASE 則援引研究機構 Prognos 稱,20% 的關稅就將使歐洲在未來三年喪失17.55萬個工作崗位,但這一數據並未被歐盟委員會接受。

整個雙反過程充斥著各種差異巨大的陳述。行業咨詢機構NPD Solarbuzz 副總裁 Finlay Colville 此前曾撰文指出,所謂的獨立調查,也多受到對壘者的贊助或主導。 “回到本質問題,在大規模供過於求的市場,誰能定價?顯然是買方,組件市場在過去兩年都是這種情況。此外,分銷商和批發商都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在歐洲的下游渠道,備有大量庫存。季度末低價出售並不奇怪,這已不僅限于中國供應商。 ”

影響與應對

Solarbuzz 高級分析師廉銳分析,在開始徵收11.8% 反傾銷稅的兩個月間,中國向歐洲的出貨量不會很大,實際上從中國發往歐洲的組件運輸時間就需要一個多月。

在歐盟委員會初裁結果出台之前,中國企業已有所準備。比如,提前在歐洲建立庫存;在3月追溯徵收反傾銷稅登記後,就開始向歐洲市場發送第三地產的組件產品;或逐步退出歐洲市場。

目前,英利、天合等組件大廠歐洲出貨量占比仍較大。受到雙反不確定性影響,今年一季度歐洲出貨量頗為可觀,天合在德國和英國的銷售就接近銷售額的50%。

阿特斯陽光電力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從3月開始由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廠向歐洲發貨。

前述硅片企業負責人向財新記者分析了未來的兩種走向, “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仍比較大,主要是承諾價格下限和配額。第二種可能性是終裁決定征稅,但考慮到歐盟成員國的意見,可能會是一個較低的稅率。 ”在未來的價格談判方面,主要是機電商會出面,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亦會參與。

天合光能新聞發言人範睿峰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過渡期的關稅是在延續不確定性,企業仍需多手準備,特別注意在物流和客戶上的溝通,同時推進全球製造。 “現在在海外有一些代工合作,如果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出現需求旺盛且當地產業鏈比較完整,我們也會考慮在當地建廠。但這些決策都跟雙反最後的結果有關。 ”他強調,結果的不確定性分散了企業精力。

此前昱輝陽光和中電光伏曾正式宣佈對抗歐盟關稅的計劃。昱輝陽光採取外包路線,而中電光伏在土耳其合作生產電池和組件。

實際上,歐洲市場最讓人擔憂的是下游電站項目。在多國下調上網電價補貼(Feed-in Tariff)以及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組件成本增加將直接導致電站項目收益的下降。 “可能有一些項目就不會做了。 ”廉銳認為。不過,因為上半年已經完成了不少發貨,歐洲市場的全年銷售不會比預期大幅度縮水。

Solarbuzz 預計,2013年歐洲的需求將大幅下滑26%,跌至約12GW(10 億瓦特) 。2012年歐洲需求為16.48GW,約占全球需求的60%。而亞洲正在迅速成為最大的市場。在已經徵收雙反關稅 的美國,中國企業採用第三國製造電池、在境內完成封裝組件的方式,即可不需被徵雙反關稅,所以實際受到雙反關稅 的影響有限。但範睿峰認為,美國市場增速仍低於雙反前的預期。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擴展新興市場,實現區域上的多元化,都是現在光伏組件大廠們的選擇。

在一季度各家業績分析會上,日本市場都是關注重點。盡管日本市場進 入門檻較高,當地組件市場份額也比較大,有吸引力的上網電價補貼仍使市場出現快速增長,中國企業對日出貨量也顯著增加。在澳大利亞,中國企業亦占據大半市場份額。中國本土市場盡管在補貼政策上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沒人會質疑裝機量的增長。

除了中國的組件企業,發起此次雙反訴訟的SolarWorld,曾是德國最大的組件生產企業,目前在債務重組中苦苦掙扎,但最近一次重組會議因投資者到場人數不足未獲支持。

中國的中小廠商呢?“中小廠商確實比較困難,出路也少,他們不像大廠有全球布局。 ”廉銳認為, “但最大的衝擊仍來自融資難題。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35

另一隻靴子落地---UC估值曝光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315
其中1230萬股票對應0.5%個阿里,那麼UC最後這一輪的作價是多少呢?
如果阿里市值1200萬美金,UC=31.72億美金;
如果阿里市值1500萬美金,UC=36.15億美金;
如果阿里市值2000萬美金,UC=43.5億美金;

按照前幾天UC宣佈併入阿里時俞永福的「兩個91」的說法,對應阿里市值應該是1500-2000億美金左右。

之前阿里曾經分2次,共計花費6.86億美金獲得了UC66%的股份;

具體如下:

「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花費5.06億美元(約31.3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UC,從UC原有股東手中獲得股份,到2013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進一步增持UC,支付現金1.8億美元(約10.97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集團前後共需要向UC股東支付42.07億元人民幣,到2013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一共向UC支付33.58億元人民幣現金,後續還將支付剩餘部分。此次交易後阿里巴巴集團獲得UC總共66%的股份。」

所以作為關注科技行業的讀者,我們在13年3月看過了一大波關於未來阿里和UC的戰略協同意義的評論文章,13年12月又是一波,然後14年6月再來一大波。

如果讀者有心,你可以把這幾個時間節點上的文章都找出來看看,我保證90%的分析都是一樣的……

整個過程就像兩個年輕人說:

我們訂婚了---我們結婚了---我們領證了……

在這個過程中太多的人對入股、控股、合併完全沒有概念……佔股20%、佔股51%+和100%控股能一樣麼?

那麼最後的這34%股份的合併到底有啥意義?我的觀點是:

資本大於業務

如果有一天,在這一輪交易中阿里與UC股票換股、定價以及預估等要素被曝光,那麼這場交易絕對可以作為最為經典的資本運作案例被寫到各種金融類教材中……

對於拿著UC股票/期權的員工來說,這場交易除了那些看得到的現金,阿里的股票的兌換價格才是他們最應該關心的……

但無論這麼說,這場交易讓一些人「上岸」了,雖然價格被部分「鎖定」了,但至少短期內的風險要小很多。

這個問題再放大就是UC到底是IPO好還是被併入阿里體系內一起上市好……而且這個好還要分是對UC好,還是對UC的員工好,亦或是對UC的投資人好……

我還差點忘記了當初UC出資70%,阿里出資30%的神馬搜索;對於拿著神馬期權的員工來說,這場交易或許和他們的關係並不大……
無論怎麼樣,這場跨越了N年的交易總算到今天完全的塵埃落定了,恭喜UC,恭喜阿里……

希望UC和阿里在資本之外發揮出那些分析濕們分析了無數次的「戰略協同」,這也不枉費大家的一片苦心。

來源:移動觀察/莊明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72

香港政改靴子落地: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52

格隆汇 布丁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香港特区立法会18日否决了有关修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经过9小时辩论,70名议员中有41名议员发言,立法会于18日12时许完成辩论,约12时半开始表决议案,12时35分左右表决程序完成。此议案37人出席,28人反对,8人同意,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弃权,未获得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赞成,该议案被否决。

这意味着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将继续沿用1200名选委选举的形式,同时也意味着,政改五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人大831决定”被香港立法会否决。


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本来这种事不是我等投资人去关心的,但无奈的是这次投票已不单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深刻影响香港经济、民生的问题,由不得我们置身事外——香港股市最近一路走低,原因众多,但9成原因与此有关。


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靴子落地,也不过如此而已。就像希腊人隔三差五穷折腾一番,每次折腾都以为会把欧洲这艘刚艰难从泥沼爬出来不久的大船掀翻。但实际情况是:欧洲这艘大船一直在航行途中。

 

很 明显,议案被否这个结果是泛民派议员一直在争取的,但是不是他们真心想要的,则真的未必。很明显,政改方案被否,对泛民而言真不是什么好事:中央已经明确 警告过,这是香港获得民主的最后一次机会。指望中央政府在这个事情上做出更多的让步,实在是一厢情愿。方案不通过,极大可能不会再有新提议。香港民主进程 可能就此陷入原地踏步的停滞状态:既无最优方案,也无次优方案。

 

本届港府应该是再也不会提普选这事了。2047年前会不会提,以及未来会怎么走,天知道。泛民貌似获得了期望的结果,但会发现失去了再着力的抓手与方向——这就是泛民最大的尴尬是:香港民主制度赋予了泛民否决的权利,但在否决后,却并无能力拿出并落地新的方案。

 

某种程度上,泛民等于把自己关进了一个作茧自缚的笼子,未来能不能走得出来,似乎已不单是靠泛民自己能够解决的了。

 

这令我想起一句非常朴实,却又饱含深刻哲理的中国话: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华丽色彩,却被中国这个古老大国的历史一遍又一遍验证的8个字。可惜,议员们看重的始终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历史经常是个无关痛痒的名词。

 

政 改方案被否,于泛民,是得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价值的面子,于中央,虽不是期望的结果,但也明显没有坏到哪里去,实际是得到了里子: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 “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以及中央政府仍会牢牢掌控香港的政治和经济运行轨迹。对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政府,发展永远是核心关切课 题,但任何发展的选项,都必须符合执政阶层的底线。香港一直都是中国的一个试验窗,我唯一期待的是,经过这次事件后,中央政府能高屋建瓴弥合各方分歧,一 如既往支持香港这个桥头堡和试验田。而香港各方在拥有和珍惜否决权的:香港之所以成为香港,一是因为手中拥有拒绝的权利,二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两者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 次政改争拗最大的输家,某种程度上是整个香港社会和普通公民。紧张且旷日持久的民主进程争拗已经把香港整个社会拖入了混乱:隔三差五的上街游行、甚至占 中,甚至发展到制造爆炸物等极端行为……经济发展环境受重创,社会和族群撕裂,经济停滞不前,民主原地踏步。现在我们举目见到的,无论是虚拟网络,还是现 实生活,无论是商场街肆,还是家庭居屋,港陆摩擦,甚至家人反目都已不鲜见,这离一个曾经的和谐融洽、彬彬有礼的金融中心形象已经越来越远。

 

数据也显示,香港不仅往日荣光不再,反而是被整个世界越拉越远。1997年,香港GDP相当于新加坡的177%。从2010年起,新加坡超过香港。2013年,香港GDP仅相当于新加坡的92%。这种速度对比在内地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其GDP相当于内地加港澳的15.6%2013年,这一比率降至可怜的2.9%。香港GDP2010年被上海超越,2011年被北京超越。按未来几年香港GDP年增长率约2%而内地中心城市年增长率逾7%推算,2017年前后,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GDP也将超越香港。2022年前后,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GDP也将超越香港。

 

最关键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这种毁损希望的折腾,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在香港经济状况堪忧的大背景下(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015/2016财政年度预算案》中指出,2014年香港受全球经济表现未如理想所影响,全年商品出口实际增长为1%,服务输出实际增长为0.5%,以致全年GDP实际增长只有2.3%,连续第三年低于过去10年平均每年3.9%的增幅。),这对绝大多数香港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自身根本无法左右,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的折磨。

 

对 投票结果最满意的无疑是香港股市的投资者:满意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投资最惧怕的是不确定性。投票结果出来后,很多基金经理长舒了一口 气:靴子终于落地。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方案没过,但港股走势波澜不惊,只是在下午开盘时小幅下探就迅速拉回,最终恒指只是小幅收跌0.22%(见下图)。这在今天上证指数下跌超过3.67%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

是的,靴子真落地,也就那么回事了。方案没通过,至少泛民不再有理由上街了。经过去年的政治争拗和风波后,香港股市对“政改”话题的消化能力在显著增强,市场参与者对2017年政改各种可能性都普遍接受。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都看到了以下几点:

1、中国的战略转型、人民币国际化(很多人说中澳自贸协定签署是为了外贸,这是真不懂大局啊。不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谁会和这个只能帮助我们送铁矿石,但对我们的红酒、乳制品、农产品构成直接冲击的国家去自贸啊)、资本输出的国家大战略无可改变;


2、香港在这个大战略中的桥头堡、中转站的地位无可替代,也无可改变;


3、香港的估值全球最低,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4、政改靴子落地,中央可以不再耗费精力在这些事情上,而是可以全力以赴假道香港推进中国的转型之路;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细枝末节的纠结,不应模糊和遮盖战略大方向。厘清头绪,该是众望所归的港股开始踏上征程的时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2

政改及美联储会议点评:靴子落地 港股有望重回正轨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49

作者:张忆东,翁湉


短期不确定性因素靴子落地,港股有望重回正轨

——在上周周报中提到了港股市场近期波动性加大,且表现远远落后于A股,主要原因在于政改、MERS、希腊动荡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让港股投资者持谨慎观望态度。今日政改和加息结果出炉后,恒指缩量微跌0.2%


——香港政改靴子落地。


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未获立法会议员2/3多 数票而被否决。无论政改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以及中央政府在重大问题上的管治权和最终决定权。因此,中央政府仍会牢牢掌控香港的 政治和经济运行轨迹。此次香港出现大动荡的政治风险的可能性不大。此次方案落地可能让投资者将目光回归到香港市场的基本面以及香港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中的战略地位上来。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公布。

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加息时点仍将视经济数据而决定。随着市场对加息预期的消化越来越充分,美国加息的影响也被慢慢削弱。在加息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的情况下,首次加息的时点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的未来路径。此次传递出来的积极信号是美联储暗示加息幅度将更加温和,加息路径将更加“循序渐进”。更温和更缓慢的加息路径显然对美国乃至与美国“息息相关”的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有利。


——对于港股来说,短期最大的两个不确定性因素靴子落地风险释放,有助于夯实中期底部。


5月末迄今恒指受制于政改、美联储加息等风险变量,已从高点回落6.4%,股价已隐含了大部分悲观预期。从时间上看,大家对事件结果可能还有一个消化过程,不排除短期继续震荡或短暂的下探,但我们认为,若股指越往下走,安全边际越高,机会是跌出来的。


——重申在目前点位附近港股的配置价值。


1) 估值具有安全边际:恒指目前11倍市盈率,国指10X,相较沪深30022XMSCI新兴市场的14X都有一定程度的折价。双边挂牌的A股目前整体溢价率38%,平均溢价率更高达130%


2港币汇率的稳定和相对强势是追求总回报率的全球投资者的重要考虑因素。


3下半年催化剂不断,香港金融市场将继续得到一系列政策性支持,包括7/1内港基金互认启动,深港通即将成行,个人QDII2有望推出等更多政策红利。因此,短期的调整带来更佳吸纳机会,尤其在A股许多板块已经相对昂贵的情况下,可适当提前布局深港通开通及内地过剩资金南下掘金的机会。

(兴业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3

靴子落地 老狐狸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6/10/%E9%9D%B4%E5%AD%90%E8%90%BD%E5%9C%B0/

在之前的文章中,老狐貍說過因為周街股神,好股難尋故減少寫文,而老狐貍被公司公司委了一個大PROJECT要做,在開始之前的這兩個星期順手清一清假期,昨天 (9/6/2015)亦偷得浮生和狐貍太太到深圳走走,誰不知又一次不在公司的時候遇著跌市,幸而老狐貍其中一只持有的創業板股仔滙能集團(8105.HK)突然起動,大幅減輕了中船防務 (317.HK)和雅高控股(3313.HK)帶來的受傷,亦順手套利令自己的現金水平上升至30%。

昨晚回家一看,原來好多莊家股和股仔都跌得頗為厲害,跌市當然要搵跌市的理由,有D口痕友會話,昨天沽盤突然湧現,所以帶來了跌市,好似好有道理咁,咁不如話沽盤大過買盤,所以推冧個市啦。

老狐貍左思右想,不外乎都係幾個原因:

  1. A股未能入MSCI

今日大家都知A股暫時未納入MSCI,其實金融界一早已經預期呢個情況,所以呢個跌市的原因實在有點牽強,要做對沖的一早做了,還會等昨天才做嗎?

  1. 政改風險

相反,呢個風險老狐貍確實有點擔心,大家不要揣測老狐貍的政治取向,我的投資理念係「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更強」,我相信有錢就有選擇,作為一個投資者,幾時都會擔心D錢投資左係一個會有動盪的城市,如果我預期過同唔過都會有班人出來佔領,「妖」亂民生,影響股市,我都會減一減持啦,常理吧?

本來老狐貍都想增持多點現金,但由於估計個市無咁快會回,加上放假心重,所以慢左,呢次係完全抵死既。

  1. 收緊融資融券

相比以上兩點,我覺得近日國內銀河證券、廣發證券收緊兩融比較更大,可能有人話收大陸水關香港鬼事咩,但大陸投資者充斥香港股市,收緊兩融呢個意識形態更加令大陸投資者收一收手,大陸投資者最怕的人踩人就係咁樣引發的,所以你見跌得勁的都係細會莊家股,藍籌只係跌個幾百點,我D朋友已經WHATSPP我要生要死雲雲,更有朋友話要死都唔係咁易,因為係IFC排隊條人龍已經好長了。

  1. 韓國MERS

呢點或者會係黑天鵝,但相信短期內對股市的影響未必太大,但大家不要掉以輕心,慢慢留意住事情發展吧。

我知大家又會問咁應該點好,老狐貍覺得呢次跌市或者可以用第1,3點去解釋,但始終政改所帶來的風險仍未消除,即係話有人向你扔了一隻靴,當你未見第二隻靴出現時都要小心點啊,否則被扔中了一隻後再中第二隻都幾傷架,近期未有好目標時或者靠邊站都係一個好的策略呢!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老狐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39

靴子落地!跨境電商稅收改革新政4月實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5/154404.shtml

導讀 : 近日,沸沸揚揚兩年的跨境電商稅制改革終於要浮出了水面,有消息人士透露,新政將於2016年4月開始實施。

近日,沸沸揚揚兩年的跨境電商稅制改革終於要浮出了水面,有消息人士透露,新政將於2016年4月開始實施。此次跨境電商稅制新政落地的意義重大,這標誌著過去三年多的跨境電商試點工作的結束。從“稅”的最基本層面確定了跨境電商的模式和地位,代表了國家及政府對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積極態度。

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過去,跨境電商行業曾被一般貿易說成是一個基於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而跨境電商稅制新政的實施將引導行業‘由亂而治’,進入規範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這是行業步入成熟期的標誌,產業資本可以放心、大膽大規模進入,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絕對利好。”

那麽,此次新政對於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什麽方面呢?

跨境電商將向規模化邁進  沖擊一般貿易趨勢仍不可逆

首先,分析新政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按照行郵稅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稅額度,這讓行業目前主流通過保稅區清關的模式在稅收上的優勢不再具備。

過去,跨境電商試點的幾年,幾大試點的保稅區在政策執行層面雖各有不同,但共性都是通過行郵稅的方式對跨境電商進行征稅,這是當時稅制不完善下的臨時之舉。但是,經過幾年的試點,發現行郵稅50元以下的免稅額度導致這種清關模式下跨境電商的繳稅率過低,甚至出現鉆免稅額度的漏洞的現象。此次稅率的調整顯然是希望促進跨境行業的長期發展。

但長期而言,跨境電商沖擊一般貿易進口的趨勢將不可逆轉,新政只會加速行業的成熟。因為對跨境電商而言,真正的優勢並不在於稅收,而在於縮短了原有一般貿易進口的鏈條,加快了流通的效率,使得流通成本和時間都大大降低。

保稅備貨模式短期面臨沖擊行業迎來3-6個月的調整期

跨境電商行業目前比較主流方式為:保稅模式和直郵模式。

通常來說,自營類、垂直類或品類不夠全的跨境電商更多依賴於保稅備貨模式。此次行郵稅的調整,對於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短期內影響比較明顯。這種模式下,低客單價爆款規模化運作的模式會在短期面臨價格上漲壓力。而其用戶群又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客群。

從行業競爭的層面,完全依賴於保稅備貨模式的電商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考驗期,商品補貼、促銷模式及選品機制可能需要進行3-6個月的升級和叠代,進行供應鏈體系的重新梳理。無法及時作出調整的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過於依賴資本的也可能會被淘汰。

整體來說,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海外產品在價格差、品質和多樣性上的優勢還將長期存在。跨境電商在商品上的優勢(價格和品質)都是國內消費者繼續追逐的,因此整個市場不會受到影響,且將長期健康發展。

 行業監管成熟競爭門檻降低  長期利好中小電商

另一方面,政策的明朗化後帶來的就是監管體系的成熟,一定程度上說,行業的競爭和門檻沒有以前高,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充分競爭。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不再是少數大型電商平臺獨占的優勢,更多的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而保稅分銷等模式都有可能得以實現。

最大的懸念: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快郵件體系的監管如何加強? 

如果要說此次新政最大的懸念和拷問,那就是政府既然開始提高稅率,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已經有觀點認為此次新政可能有利於水貨渠道,但這種擔憂想必早在政府範圍內。

我們可以合理的猜想,各大走私及水貨口岸在短期內會有面臨政府高壓式的封堵,相信政府必將嚴厲打擊走私水貨通路。規範化口岸將有利於長期滿足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

洋碼頭CEO認為,“相對而言,新政對直郵體系的影響比較小,直郵模式這次會受益部分,諸多庫存深度淺、動銷率不確定的產品將更適用直郵體系,但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不管稅制如何調整,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短期很難打造。以後對各大電商平臺而言如何在供應鏈的組織上平衡各種備貨模式將是一大考驗,這可能將促進行業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74

UGG:這只“醜陋”的靴子如何風靡世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05/155030.shtml

導讀 : 一只“醜”靴子,是如何俘獲了全球各界名人的心,又怎能從上世紀20年代一只風靡至今,顛覆了時尚界“拒絕一成不變的”的時尚邏輯?

它很“醜”:沒型,沒棱,也沒有額外的修飾。至少,不能讓人聯想到優雅。

然而,它卻成功獲得了全球各界名人“被家人呵護般的”的情感依賴,從上世紀20年代一直風靡至今,成功顛覆了時尚界“拒絕一成不變”的時尚邏輯。

它,就是UGG。它如何風靡世界?它如何用一成不變打破了時尚圈的鐵律?請看i黑馬綜合編譯自《衛報》、《紐約時報》等的報道。

舒適,還是通用

UGG的南加利福尼亞總部,陳列著來自全球各地的名人快照集影,他們全都腳踏UGG靴。

從外觀和感覺看來,他們都傳遞出了“值得擁有”“休閑,這才是我”的信息。

640-17

美國電視主持人肯達爾·詹娜

這些照片大多拍攝於上世紀20年代中期,代表著UGG品牌的一個巔峰時代。這里面有“緋聞女孩”布萊克•萊弗利、莉頓•梅斯特等。

在最新掛上去的一組照片中,有動物保護主義者韋恩:雙腿交叉,腳穿UGG,盡顯休閑與放任風采。

這些都在證明,UGG,一直都是名人大咖在非正式場合穿戴的最愛。

舒適,這是UGG不可抗拒的一大魅力。

但事實上,UGG成功的真正秘密武器,是通用性。

UGG適用所有人(至少從銷售情況來看是這樣的)。

UGG隨時隨處可得。無論熱天還是冷天,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穿戴UGG。並且,在某些國家,UGG是再平常不過的消費;而在另外一些國家,UGG還是接地氣的象征。

是非榮辱

不過,UGG風行的同時,也一直遭遇非議。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UGG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視作是加利福尼亞怪人的選擇,好像某種程度上,只有科學怪獸才會穿戴它。

穿戴UGG,怪異的同時,還會遭到特別的嘲諷。

“不夠性感”,個性主義者宣稱,“除非你是傳說中的‘大腳女士’,迫於尋找‘大腳先生’的特別使命,需要UGG穿越南極洲。”

0

女歌手蕾哈娜

《時尚雜誌》的一位記者,套上UGG後也抱怨UGG肥大的外表,誇張地嘲諷道“UGG鞋盒讓家里連容納的空間都沒有”。

而且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倫敦東部的一家咖啡館甚至還在門店里特別標稱UGG為“煤渣靴”。

關於UGG的是是非非,爭議著實一直不斷。

但是就在1985~1986年間,這個品牌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當時,UGG在美國的銷量,從65萬飆升至140萬。並且,接下來幾年,UGG銷量也穩步提升,從160萬、200萬,一直升到1990年的220萬。

UGG創始人布朗•史密斯終於將這個幾近古董級別的品牌,提升到了時代廣場的名牌專櫃。

1994年,這個品牌迎來了發展的更大轉折。

這年,美國報紙《今日美國》發布了一張帕米勒•安德森的大照,作為海灣護衛隊的配套圖片。照片上,安德森一襲紅色泳衣,一雙高腰UGG靴,一手握著素稿,另一只手緊握救生筏。

今天看來,從那時候起,這張照片,已經為UGG預先勾勒了接下來10年的盛大年華圖景。

由UGG驅動的時尚風潮將占據主流。

這確實標誌著UGG一個重要轉折點的開始。

“一不小心,UGG已經進入了美國民族品牌之列。”史密斯說道。

在當年的10月份,《紐約時報》還針對照片上的那款靴子,特意發表了一則短文,稱之為“美國西海岸的流行靴”。該媒體還表示,對於其它鞋類品牌,在流行時尚界將成為明日黃花。

真實的情況是,UGG的文化統治才剛剛開始。

一直火到21世紀

進入21世紀的UGG,雇員成百上千,遍布於密集的、繁華的、現代的、褐色建築群中。

我們暫且回顧一下這個品牌的易主小插曲。

1995年,東家史密斯將UGG賣給了Deckers 集團,也就是後來大名於世的UGG Australia的新東家。2016年 Australia終於從這個品牌名稱中剝離,UGG更加聲名赫赫。

2000年,在著名的聖誕購物秀活動中,Deckers 將350雙UGG贈送給了工作室的名人客戶。免費贈送名人UGG靴,也是Deckers當時能夠承擔的營銷模式。

果然,名人效應,讓UGG從一種傳統的刻板風格中,尋得了突破。

然後,似乎一夜間,UGG隨處可見了。

不過,據介紹,UGG真正爆火是在2003年。當時,他們推出了經典UGG靴,有粉色的,有淺藍色的——是相近色系絲絨運動服的完美搭配。

如此完美搭配,突然間,讓一身休閑的女士們竟然顯得特別時尚。而銷量也打破了預期的2500萬,將近4000萬。

“正逢其時,”UGG設計師拉爾森說,“我們開始不斷接到名人的電話,如有人說:‘我想要一雙粉色的和淺藍色的!’並且,後來全球知名歌手薩拉,還要求訂制一雙特別的顏色——寶石紅。她穿著性感而時尚,而且正好穿著這件長款毛衣。她迫切需要一雙大頭靴。”

產品定位奏效了。

2004年,電影明星凱特•哈德森,在一場電影發布會上穿著UGG閃亮出場。制作商很喜歡她的這種搭配。而且,最終她還穿著一款UGG短靴該出現在這部電影的海報上。

在這前後,大至時尚雜誌,小到小報似乎都接受了這種“家常式”風格,紛紛刊登了穿著UGG的名人生活照,有與家人在一起時的,有在休閑時刻展露廚藝的,還有在電影中搭配穿的。

所有這些時刻,UGG都顯得那麽協調,展現了休閑時的放松與真誠。“就連最熱狂的時髦制造商也一度穿戴UGG。遛狗,倒垃圾,他們一直都穿著它。”拉爾森說。

在長度和顏色方面,拉爾森突破了經典靴的固有藩籬。造型設計,確是對材質的錦上添花。

沒有額外的縫線,額外的細節,包括其它一切額外的東西。但它確實就是這樣的風格,以確保羊皮材質的完美呈現。

人們談論UGG的款式,因為那種設計方式,才真正讓靴子成為腳的一部分,從而獲得了一種奢侈的體驗。

之後,接下來的7年,UGG開始走多元化發展路線:針織狀的,亮片形的,都在樣品款式清單中……

UGG顛覆時尚邏輯

如何保持UGG熱潮不褪,是擺在Deckers面前的一項任務。

於是,在2009年,Deckers開展了一項專門的市場調研,並了解到消費者對UGG品牌的情感依賴程度。

原來,情感,才是連接UGG與消費者的關鍵。

0-2

英國模特羅茜·漢丁頓-惠特莉

調研顯示,客戶經常談及他們的私人時間,安靜和獨處時刻,而他們之所以喜歡UGG,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時刻,UGG一直會與之相伴。

心懷“客戶情感”的UGG,也想讓全世界重新認識自己,想讓全世界知道,UGG不僅僅是一家制造靴子的企業,而更想成為一種蘊含生活方式的品牌,一個提供奢侈的舒適與溫暖的品牌。

“人們恰恰不滿足於那種觸覺感受。這不是簡單地制造一只舒服的靴子,而是為他們創造一種安全的感覺,”Deckers 高級調研員珍妮•弗萊明這樣分析道。

接下來的7年,UGG開始走多元化發展路線,如針織狀的,亮片形的,都在這款產品的款式清單中。

與此同時,時尚界也不掩對UGG的喜愛,並對UGG持更加開放的態度。

英國時尚雜誌《Vogue》宣稱“UGG時尚的回歸”,並表示這是“我們最真誠的時尚愉悅”。“如果說,你一直喜歡UGG、一直穿戴UGG,這意味著你對時尚本質的排斥。”

Deckers方面也表示,UGG傳承了時尚的正統規則。“UGG擁有突破的力量。這就是,打破類別偏見,打破品牌偏見,回歸舒適本位。”

但事實上,如果說,時尚邏輯的本質是拒絕一成不變,那麽,UGG一成不變的情感呵護,則打破了這個規則。

這意味著,UGG已經成功攪亂了時尚圈的固有邏輯,並還在繼續。

無論你承認與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418

周錚:指數維持震蕩 等待靴子落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462.html

周一滬指小幅高開。開盤後兩市震蕩下行,創業板迅速跌超1%。隨後逐漸企穩並維持震蕩,臨近午盤,券商、OLED等概念板塊拉升,助推兩市跌幅進一 步縮小。午後開盤,兩市延續窄幅震蕩,次新股等概念表現搶眼,稀土永磁等前期強勢概念今日午後再度表現,結構性行情凸顯,滬指最終在板塊輪動效應下翻紅。

截至收盤,滬指報點2888.81,漲3.70點,漲0.13%;深指報10221.85點,漲39.33點,漲0.39%;創業板報 2119.63點,跌3.26點,跌0.15%。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1637.34億元,深市成交3362.68億元,兩市共成交5000.02億元, 較上一交易日縮量近700億元。

周錚:如果從指數的角度上來說,我們覺得指數自身還是有這種擺脫窄幅區間的這種需求,或者它會先試圖向上,不行再試圖向下。如果有支撐,它可能再會選擇向上的這麽一個情況。我們前面也說了,如果指數要想有一個大的或者說要突破這個箱體的走勢,還是要靠場外的增量資金入場來支撐整個股市上行的這麽一個空間。在英國脫歐公投事件之前,我們覺得場外資金不太會貿然的大舉進場。在這個事件之前,市場依然是維持一個窄幅箱體振蕩的格局。

我們其實也註意到,未來一旦英國脫歐的這個靴子的落地,不管它是留還是脫,市場如果它脫的話,風險釋放完了以後,整體大的格局應該還是逐步向上的這種走勢,為什麽這麽說?其實大家可以看一下,盡管現在指數是維持一個窄幅的振蕩,但是市場的熱點和賺錢的效應其實是處在一種逐步擴散的這麽一個情況之下。因為從原來的,包括走勢最強的新能源汽車板塊,以及現在慢慢擴散到其它一些熱點的板塊,這種賺錢效應的擴散,其實它能夠慢慢慢慢吸引到場外的增量資金來進行逐步的入場。只是由於現在六月份不確定行事件比較多,所以你會看到整個市場的資金依然是維持存量博弈的情況。一旦靴子落地完了以後,可能到了第三季度,整個市場的方向,向上的概率就會比較大。向下目前還看不到有明顯的讓指數向下的風險的事件。

李婷:你傾向於這個方向已經開始向上運行了。

周錚:對。

李婷 :它不是說每天連漲大陽線,但是振蕩緩步上行一種格局了。所以只要等住了不確定性,在盤中釋放了之後,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A股該怎麽走還是怎麽走。

周錚:如果是不好的話,它肯定是往下的,這個往下是給你一次更好的入場的機會。如果它不往下,對於場外的資金來說,你入場的時機就不會非常好。相當於向下就是給你一個打折的機會嘛。

李婷 :短期的這種市場而言,在退歐公投這個事情確定性之前,我們這個市場依然是維持這種箱體振蕩的區間。

周錚:對,因為現在比較微妙的是不像美聯儲加息,不像MSCI,他們預期的概率相對來說比較確定,比方說美聯儲相對來說大概率不加息,MSCI大概率是不加入,但是英國公投這個事件是處在一個左右搖擺的情況。之前脫歐的民調支持率高,歐洲市場是連跌了五天,這個周末我們又看到支持留歐的概率開始微幅領先,其實這兩天出現了一個快速的反彈。這種搖擺對於海外市場,或者對於A股來說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個靴子還是要等它落地了才能選擇一個明確的方向。

李婷 :在你的這個等待靴子落地的含義是什麽?如果靴子落地了,最終也繼續留在這個歐洲市場,咱們這個A股在外面的觀望資金會慢慢進來,相對來說更好的行情,就是更活躍的一些結構性的行情可能又展開了。現在因為大家還在等這些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所以指數第一沒有下差的空間,2860是有支撐的,這個底部目前是有支撐的,但是個股的活躍度,比如像這種賺錢效率是50%,你認為也是可以維持的是嗎?

周錚:結構性的行情依然可以維持,但是至於賺錢效應是50%,還是30%、還是70%,我們覺得這個概率就不好說了,市場熱點的持續性,我們在盤面當中看的還是比較清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51

深港通靴子落地 象征意義重於實質

多日的猜測與期盼之後,深港通正式啟動的消息終於落地。8月16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宣布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

隨後,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與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隨即在北京共同簽署聯合公告,批準兩地建立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中國證監會晚間表示,正式實施尚需4個月左右準備時間,實施時間將另行公告。

與滬港通相比,深港通不再設總額度限制。同時,滬港通也隨之調整規則,取消總額度限制。“滬港通開通時,幾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經過近兩年試點,滬港通很多細節都得到了完善,深港通也就有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借鑒。”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稱,從戰略層面來看,由於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之後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深港通必然是“升級版”的市場聯通機制。

此外,由於港深兩地市場估值的差異,不少機構人士認為,資金大概率會流向估值偏低的港股市場。

升級擴容版的深港通

“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李克強在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晚間的《聯合公告》則宣布,原則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建立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深港通正式啟動實施準備工作。

在滬港通平穩運行近兩年之後,深港通吸收了前者的運行經驗。根據《聯合公告》,深港通的主要制度安排參照滬港通,遵循兩地市場現行的交易結算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

實際上,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交易以來,資本市場在國際化方面已經取得不少進展,“8·11”匯改、人民幣加入SDR、兩地基金互認,都對資本市場的雙向流通機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也意味著深港通將是“升級版”的互聯互通機制。這種“升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投資標的擴容。深股通的股票範圍是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根據方案,深股通開通初期,通過深股通買賣深交所創業板股票的投資者僅限於香港相關規則所界定的機構專業投資者,待解決相關監管事項後,其他投資者可以通過深股通買賣深交所創業板股票。深港通下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市值50億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以及港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其次是投資額度的擴容。其中,深港通不再設總額度限制,深港通每日額度與滬港通現行標準一致,即深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人民幣,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雙方可根據運營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同時,滬港通也做出擴容,取消投資總額度限制。雖然滬股通和滬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暫時不做調整,但《聯合公告》亦稱,允許雙方兼顧便利性和審慎性原則,根據市場環境和運營情況對投資標的範圍進行調整。

此外,未來在交易品種方面也會“升級”。一方面,為了便利和滿足兩地投資者管理對方股票市場價格風險的需要,兩地證監會將共同研究合作推出其他金融產品。另一方面,為進一步豐富交易品種,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便利和機會,兩地證監會已就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納入互聯互通的投資標的達成共識,待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相關條件具備後推出實施。

在方案公布後,預計還將需要4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這期間,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將制定發布或調整完善相關業務規則,推進技術系統開發及測試、業務資格申請、投資者教育等各項準備工作,並將公告進展情況。在相關交易結算規則和系統準備完成、獲得所有相關的監管批準、市場參與者充分調整其業務和技術系統、所有必需的跨境監管執法合作安排和投資者教育工作準備就緒後,方可正式啟動深港通。

資金或現南下潮

在正式開通之前,深港通的任何一步進展都牽動著市場情緒。但與滬港通開通時全民激昂不同的是,市場對於深港通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更利好A股市場長期發展這一觀點基本達成共識,並預期交易制度整體仍會延續滬港通成熟的運營機制。

在此之前,關於深港通開通的最大猜想聚焦於市場影響。一方面,市場擔心是否會重蹈滬港通“前熱後冷”的覆轍;另一方面,雙向資金流動的未來趨勢也備受關註。

對此,已有多家券商分析師測算,深港通開通對A股走勢的影響或極為有限,更多將有利於當前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深港通短期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對市場的推動作用也相對有限。”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稱。

然而,深港通對港股影響的預期明顯強於A股。安信國際研究部董事韓致立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滬港通2014年開通時,正值A股牛市行情啟動、人民幣貶值未成趨勢,資金南下意欲不強;但深港通當前面臨人民幣貶值、行情走勢不明確和A股估值遠高於港股的背景,資金北上意願較弱。“今年二季度以來南下資金明顯多於北上資金。深港通開通後,我對港股表現抱有期待。”

多位分析師此前也預計,資金南下潮在深港通開通後仍將延續。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峰近期就表示,如果深港通在三季度宣布,恒生國企指數年內的高點有可能會超過9900點,港股跑贏A股的趨勢仍將持續。申萬宏源策略團隊也預計,內地投資者為規避匯率風險,資金借道深港通南下的熱情未來可能相對更高。

若短期刺激A股的影響有限,那麽深港通的看點在哪里?在現行滬港通的運行制度上,市場對深港通制度創新的預期高漲;而關於互聯互通的總額度限制將取消的猜想,也在此次《聯合公告》中坐實。

與此同時,盡管市場對於深港通的預期較滬港通開通時趨於冷靜,但仍有掘金機會。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即稱,深港通開通前,大藍籌有階段性機會,外資亦偏好低估值股票。與之相呼應的是,滬港通中的北向交易8月15日創階段新高,滬股通當日凈買額達46.86億元,較前一日的3.84億元環比大漲11倍。另一方面,在多家券商針對深港通開通後的投資策略中,兩個市場的稀缺品種仍獲得強力推薦;如A股市場的白酒、中藥、大眾消費品龍頭等,以及港股市場的博彩、娛樂場所、交易所、殯葬、遊樂場等個股。

“看待深港通的著眼點,應該放在開放金融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來。”韓致立同時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6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