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歸來仍是少年,不負偉大時代
塵埃落定,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文中無罪。一場持續長達12年的案件得以昭雪。
不悲不喜,寵辱不驚。此刻張文中早已心如止水。近日,張文中挑了一條紫紅色的花紋領帶,穿上西裝接受央視采訪。在采訪中他說道:“今天的這個案子早已不是我個人的事了,而是糾正民營企業涉產權案的第一個案子,也絕不是最後一個案子,應該是推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新起點,也為民營企業發展註入新的動力。”
12年,一個人和一個企業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這期間錯過了什麽也許很難再彌補。不過張文中相信,只要心中有春天,人生就充滿陽光。

物美由盛轉衰
張文中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後來又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並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系統工程學博士後研究。算得上是那一代中國企業家中擁有最高學歷的人之一。
南開大學畢業後,和80年代很多知識分子滿懷一腔愛國熱情類似,張文中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開始職業生涯,為改革開放獻計獻策,他和92派代表人物陳東升、中國期貨業教父田源以及馬洪、吳敬璉等人成了同事。
1992年底,鄧小平南巡的一番講話鼓舞了張文中。1993年,張文中回國創業,追隨他創業的還有吳堅忠,吳當時在美國密歇根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兩人回國創辦計算機公司,開發POS機信息系統。
很快,他發現信息技術一定要和實體經濟結合才能發揮價值,於是張文中決定自己開超市。1994年,他創辦的物美集團成立。張文中選擇了一條低成本擴張道路:通過租賃、合作、托管等多種方式進行擴張,物美以現金入股,合作方將商業網點折合成資金入股,經營權歸屬物美,雙方按股分紅。依靠這一形式,物美迅速將一批舊式副食店和菜市場改造為超市、便利店。
成功把握商機的物美發展很快。
2003年,物美超市成為內地第一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民營零售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民營流通企業之一,引領零售產業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趕上了大賣場在中國發展黃金時代的物美,在當時不斷通過資本優勢擴大布局。2004年至2007年期間,物美通過托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或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天津大榮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並收購了美廉美超市和寧夏新華百貨。
截至2006年9月30日,物美已發展到567間店鋪,凈資產約18.5億元。作為北京最大的連鎖超市,物美占有約1/3的市場份額。2006年,在商務部公布的上半年中國商業零售30強中,物美排名第7。當年胡潤富豪榜上,張文中排名第152名,身家約20億元人民幣。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11月,張文中被逮捕審查,從物美集團離職,這令物美此前的擴張步伐戛然而止,直接導致公司業績遭到重創。
張文中入獄後,物美集團所屬的上市板塊物美商業開始了10個月的停牌期。在此期間,物美先後取消了與花旗集團簽訂的即將實施8600萬美元新股配售協議、收購江蘇時代超市50%股權等多項既定計劃,謀劃中的天津家世界一攬子並購計劃也無疾而終。
作為聯合創始人的吳堅忠堅持帶領物美平穩發展了七年,但在國內傳統零售業整體面臨轉型的大背景下,物美的業績每況愈下。財務報告顯示,2012年~2014年物美商業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02億元、4.59億元、3.95億元,2015年上半年為2.47億元。最終,物美商業於2015年10月20日宣布私有化退市。
多年後,吳堅忠回憶這一段艱難的經歷時仍然唏噓不已。他說道:“2006年無論是對物美而言,還是對我個人而言,都是最為困難的。”據了解,當時物美采購部供應商電話幾乎成了投訴熱線,吳堅忠不得不以極其強硬的態度守衛公司:可以提前結款,但一旦結算,永遠不要再與物美做生意。
歸來仍是少年
從2015年出獄,到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張文中無罪,其間張文中獲得了中國企業家們的全力支持。宣判結果出來後,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創始成員們第一時間給張文中發去賀詞:“蒙冤終昭雪,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對於這些一起戰鬥過,給予彼此力量的人,張文中是感激的。他引用孟子的話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在今年2月舉行的亞布力論壇上,張文中用一封《致40年的信》暖透全場。他還發表了題為《丹心鑒歲月,情義滿人間》的演講,用自身經歷反思改革開放40年的滄桑,臺下包括陳東升、田源等知名企業家在聽完演講後集體起立為他鼓掌。
“人生是一場奮鬥,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企業家存在的價值就是奮鬥。”張文中稱,沒有比失去自由更痛苦的。在最悲慘、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候,張文中是靠讀書度過的。他說道:“用心、用腦讀書,是人走出苦海、脫離困境活下去的最重要的途徑。書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書是我最願意收到的禮物。”
張文中特別感謝亞信董事長田溯寧。他回憶道:“有一次田溯寧去看我,送了我30本書,我至今收藏著。讀書更是我堅守信念、抗擊孤獨、磨煉意誌、增強智慧、追求卓越的生活方式。關押期間,我一共讀了幾百本書,許多是英文原著,英文水平比原來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張文中不僅愛讀書,也善於在讀書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他在監獄和看守所也不忘搞科研,取得了四項專利,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兩項。除了獨善其身,張文中還在監獄里推動年輕人自學,參加成人高考,引起監獄的重視並付諸實施。一些年輕人在監獄里參加考試,並取得了單門課程的結業證書。
張文中提到一個特別令他感動的細節。2010年,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理事長陳東升給他看了一幅亞布力創始理事的群英圖,其中保留了當時還被關押的張文中,這也是支撐起張文中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作為企業家,企業是永遠的牽掛。即使有高墻鐵窗的阻擋,企業家的靈魂必須與企業同在。”張文中表示,“我時刻清醒,自己不能倒下,自己的精神與信念是支撐企業存在的根基。”
他引用100年前近代大實業家張謇的話:“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朽。”張文中的前半生,是在奮鬥中度過的。
今年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丁立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企業家仍在堅守主業。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模式和競爭力,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堅持匠人精神,把這個產業一直做下去。”
在張文中看來,亞布力是企業家的精神樂園,匯聚著改革開放孕育出來的企業家群體。陳東升在今年亞布力改革開放40年的主題論壇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改革開放就是時代的巨浪,把所有人都裹挾進來。如今的創業浪潮,和過去的革命洪流是一樣的,勢不可擋。”
走出新零售的“第三條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張文中相信,人生本來就是一趟充滿挑戰機遇和艱難困苦的旅程。
《財富》雜誌曾在張文中入獄前給予物美堪比“中國沃爾瑪”的評價。當時文章稱:“如果你想看一下零售業的未來,那麽你可以省下遠道造訪沃爾瑪的時間,只需給自己買一張去北京的機票,看看物美。”
失去了中國零售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張文中多少有些遺憾。張文中曾這樣說:“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最大的痛苦是失去你辛辛苦苦帶領大家創辦的事業,你和這個事業被割斷。我從2006年被帶走,這十年是中國互聯網大數據蓬勃興起的十年。我們失去很多機會。”
蒙冤數載終昭雪,出獄後的張文中立即又投身到用技術推動中國零售業發展的事業之中。此時的張文中意識到環境變了,技術革命正風起雲湧,必須用新的改革創新辦法審視一切。
2014年,物美完成了對全球家裝企業百安居中國業務的收購。2015年,張文中出獄,他和年輕的創業者以及IDG資本一起成立了分布式生鮮O2O電商“多點”(Dmall),合作夥伴遍及國內外,“多點”與物美承載著他關於全渠道零售的新想法。
“我們以技術變革為導向、商業本質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創新。2014 年我們收購了百安居中國,通過建立全渠道O2O新商業模式扭虧為盈,形成了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店鋪體系。”張文中說道。
今年3月,張文中親自任職“多點”董事長,“多點”獲得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投資,並在深圳設立總部。張文中表示:“‘多點’要全面打通會員、商品、供應鏈、營銷等上下遊產業鏈,推動全渠道業務整合,賦能傳統零售企業實現數據、場景、交易、體驗閉環。”
《2018年第一季度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多點”在今年3月的市場滲透率達0.86%,甚至超出盒馬、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App。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物美這幾年的發展主要專註於區域市場,特別是在北京和杭州,進行精耕細作,這些區域市場還是有不錯的競爭優勢的,包括收購百安居和樂天的門店,也是從商業用地以及區域擴張的角度考慮。它不像永輝這樣進行全國擴張,而是通過‘多點’進行O2O融合,走出了第三條路。”
虞堅表示,“多點”也在逐漸尋求走出物美系,為第三方零售商賦能。兩年前,“多點”就已經和物美、中百集團、步步高、人人樂、百佳華等十幾家國內領先的零售企業展開全面合作。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2017年實現GMV103億,註冊會員數達到4000萬,較2016年增長3.6倍。
據第三方大數據平臺易觀千帆發布的《3月生鮮電商APP TOP15榜單》,“多點”以693.35萬的活躍用戶規模穩居榜首,每日優鮮以196.06萬活躍用戶規模位居第二,京東到家超過盒馬,以178.82萬活躍用戶位居第三。
張文中後來居上,帶領物美進行線上線下整合的戰略已見成效。一位中國在美上市的零售電商領域企業創始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張文中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經過這十年的沈澱,他應該更有機會。況且他也不是站在原先傳統物美的做法,他有很多新的想法,一定會改變策略的。”
不過物美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的挑戰,尤其是騰訊和阿里系在零售業進行激進布局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在物美的主戰場北京和杭州,物美也面臨阿里新零售和京東無人零售的挑戰。
“盒馬大潤發模式以及京東到家7-Fresh模式都會對現有的傳統零售模式帶來沖擊。”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像物美這樣的區域零售商如果不冒進,還是有很多機會。尤其是它所專註的區域有門店規模和供應鏈的優勢,零售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虞堅認為,“多點”和盒馬的區別在於,物美系更多服務普通消費者,因此在體驗上不能像盒馬那樣走高端食品生鮮的道路。不過與盒馬一樣,“多點”已經提高了消費者店內的體驗,並通過30分鐘內配送將商品送到門。
在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統計的中國前十大主要渠道零售商的市場份額排名中,物美排在第九位,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中,市場份額為1.9%。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高鑫零售、大潤發和華潤萬家。這些零售商都已經獲騰訊和阿里投資。
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中國前十大零售商只有為數不多的沒有站隊騰訊阿里。物美在競爭中應該還是希望借助‘多點’走自我發展的道路。從這點來講,雖然不容易,但是我覺得張文中的勇氣可嘉。”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到低谷時候的反彈。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昂著頭回來的張文中,正是這樣一位在人生谷底仍然心懷光明的企業家。正如他所說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個人渺小,惟知躍進,惟知雄飛,不負偉大時代。”
銀隆終止上市“深度改造” ,仍是格力智能裝備試驗場
作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應該感謝格力電器的中小股東,兩年前他們反對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在兩者之間建立了“防火墻”。如今,銀隆新能源業績未如理想,終止了上市計劃。不過,這位“鐵娘子”利用銀隆作為格力智能裝備業務“試驗場”的計劃沒變。
6月7日,一位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銀隆正在“深度改造”。“銀隆正在發生的變化及陣痛是為了走上格力這樣可持續發展道路要付出的代價。從企業發展使命、經營理念、模式選擇,到質量控制、技術創新、制度文化、供應鏈掌控等都須重塑,才能獲得未來。”
銀隆上市擱淺、高管層頻換
據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官網5月30日掛出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隆)的上市前輔導已經“終止”。銀隆上市計劃備案日期為2017年5月17日,而“輔導終止”的時間為2018年1月17日。
僅僅9個月,銀隆就從滿懷希望準備IPO到上市輔導終止,與其經營業績不理想有關。其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銀隆2017年營業收入為87.52億元,凈利潤為2.68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為315.12億元,負債總額為237.67億元。2017年銀隆的凈利潤相比2016年下降了67.94%。
從汽車銷量看,銀隆2017年電動客車訂單為6000余輛,這與當初3萬輛的計劃相差甚遠。實際上,銀隆2017年僅銷售了3355輛純電動客車,銷量與2016年的6200輛相比,幾近腰斬。
銀隆旗下的河北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今年5月被媒體曝光存在電動汽車電池產能過剩、部分員工離職等情形。第一財經當時了解到,銀隆創始人魏銀倉在公司留下了一些黑洞,目前銀隆正處於“內部整頓”狀態,圍繞產品質量、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等提高管理水平。
自去年年底以來,銀隆的高管層也頻繁變動。去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與魏銀倉搭檔多年的銀隆總裁孫國華兼任公司董事長;今年3月,孫國華卸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由銀隆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任董事長,曾在格力任職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任銀隆總裁。在今年4月26日格力電器的關聯交易預計公告里,銀隆的法定代表人還是盧春泉;但是,6月7日“天眼查”的網站上顯示,銀隆的法定代表人已變為賴信華。
賴信華此前為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而包括賴信華在內的多位有格力電器背景的人士進入銀隆高管層,負責銀隆從采購、財務、品質到生產技術等核心業務。這意味著,雖然銀隆沒被收入格力電器旗下,但是“格力化”還在推進。
“銀隆正在深度改造,敬請關註。”上述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說。
格力借“試驗場”強攻裝備業
對銀隆的變局,外界多稱董明珠的“造車夢”遇挫。但從4月26日格力電器的關聯交易預計公告看,董明珠把銀隆作為格力電器智能裝備業務“試驗場”的計劃沒變,格力今年將繼續借銀隆來強攻高端裝備領域。
據公告,2017年,格力電器與銀隆的關聯交易曾計劃達到200億元,實際上只發生了19.4億元,其中格力電器向銀隆銷售智能裝備18.9億元、銷售大巴空調964萬元;而銀隆向格力電器銷售的新能源車及儲能設備只有4039萬元,也就是說格力向銀隆賣裝備占了雙方關聯交易額的大部分。
2018年,雙方預計關聯交易額達為15億元,其中預計格力電器向銀隆銷售智能裝備、大巴空調13億元,銀隆向格力電器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設備2億元。
格力電器表示,公司目前產業鏈已延伸至汽車空調、電機電控等領域,銀隆如按市場價格向格力采購智能裝備、模具鑄造、汽車空調、電機電控等產品,格力最終可借助與銀隆的合作,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制造裝備領域,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
董明珠自媒體並沒有停止繼續為銀隆“賣廣告”——6天前,其發文透露,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前,銀隆新能源純電動仿古鐺鐺車開動,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媒體開啟了北京中軸線觀光之旅。
不過,董明珠自媒體今年以來“賣廣告”最多的是格力的智能裝備。繼宣傳格力的工業機器人之後,擅長營銷的“董小姐”6月7日又在自媒體上透露,“近日,格力自主研發的首臺光纖激光切割機正式下線交付客戶,並成功完成調試”。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董明珠自媒體這幾天文章的結尾,都顯示了格力電器定位的新表述——“格力電器已從專業化空調企業向多元化智能人居產品和高端裝備企業轉型”。
之前,格力電器在年報中的定位是“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新的表述更突出智能人居產品和高端裝備。上述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人士說,格力的定位沒變,只是表達方式有了變化,未來發展戰略是“雙智”化,即“智能家居+智能裝備”,主攻產品是高端家電和高端裝備。
智能化、節能化、精工化、集成化、多元化是格力智能家電的開發方向,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換代的需求為導向;智能裝備發展方向是精密模具、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目的是自主掌控核心智造技術。這位人士說,總之,家電向智能家電升級,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
董明珠曾說自己從來沒錯過。財經作家吳曉波最近曾問董明珠“真正做錯了怎麽辦?”董明珠當時回答說,她做了風險防控,比如一項決策,預備50億投進去,沒有就沒有了,不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這就是風險防控。她舉例說,像格力手機,格力自己生產,規模小,能銷售掉就可以了。
從這個角度看,董明珠去年改為自己個人入股銀隆,雖然銀隆現在終止了上市計劃,但是只要銀隆在一定規模實現良性發展,為格力電器智能裝備業務的發展鋪好路,也許就發揮了它在“董小姐”棋盤中的作用了。
NetApp之父 情感管理學 數據儲存一哥 裁員仍是好僱主
1 :
GS(14)@2010-10-17 18:34:142010-10-15 HT
由方便的Gmail、好玩的 iTune Store、高端的電子醫療數據,到3D電影《阿凡達》,都亟需優質數據儲存。這個幕後英雄,正是數據儲存一哥NetApp。這家92年在矽谷車房以 100萬美元起家的公司,今日年收入已逾34億美元。其中一位NetApp之父是個「香港仔」,名叫James Lau(劉冠新)。
過去7年,NetApp連年入選《Fortune》「美國100最佳僱主」,近3年更打入首15位,海嘯裁員依然不減其僱主吸引力,何解?
業務方面,NetApp已躋身業界一哥,90年代初在矽谷車房起家(見另文),親眼目擊科網熱、科網爆破、08海嘯,曾經兩次被迫裁員。劉冠新說:「01年我們要在2,800個員工中,裁減200人,雖說10%不到,但前後討論了3、4個月,決定過程充滿掙扎。08海嘯,更大件事!整個市下滑,我們瞻前顧後,敲定要削減5、6%人手,這決定非常痛苦!」
奇怪的是,就在09年,海嘯裁員後1年,NetApp成為《財富》「美國100 最佳僱主」冠軍,比起過往數年排名都要高。
裁員風暴 離職者心感公平
看似不合邏輯的事,內裏必有原因。劉冠新說:「好多 20-30年年資的經理,加盟NetApp後,碰上大裁員,都說從未見過一間公司,會投資那麼多時間和資源去裁員。」
有些大企瘦身,5 萬人手減5千,分期3個月執行,只求逃過傳媒監察,結果士氣低落,人人自危。更甚者,有大企HR在員工舉家外遊時,第一時間致電通知:「Johnson,下周五就是你的last day了。」
至於NetApp,「C級人馬事前討論了3、4個月,反覆討論經濟差成點?要減幾多人?」因為 NetApp由一家10人公司,長大300倍,全靠人的努力。高層小心翼翼,既不想離去者傷心,亦不願留下者困擾,最後鐵定派信、一對一輔導、團隊支援被裁員工轉職等程序,統統在1日之內搞定,決不拖延到明天。
結果,接信者都說明白公司決定,心感公平。一場裁員風暴,無人含恨離去。
讓員工覺得你最好
劉冠新認為「重視人才」只是基本常識。請教他有何HR秘笈,他引述了兩件事:
NetApp由創立早期到現在,車馬費都是自主申報,不用逐次滙報批核。「因為我們相信,員工會為公司作出最佳決定。」想當年人手緊絀,工程師輪流孭個pager,24小時覆客。劉冠新憶述:「有次洛杉磯有個客壞了硬件,接報者馬上到生產商處取新系統,然後直接驅車落LA,睡在停車場,等客返工時馬上替他維修。好多公司都會問:咁點得!」今日NetApp年入數十個億,但信任政策依然,「颶風Katrina一役,我們也是放手讓當地員工做決定。」
另一次,NetApp在芝加哥舉行年度銷售會議,會後大家步行返酒店,劉冠新與環球銷售人員邊走邊談天,「他們都好震驚,說在職場轉戰多年,只知高層演說後必在後門離去,怎麼可能跟我們一起走路,還有講有笑!」
但NetApp的高層偏偏就是路過接待處都要Say Hi的人。難怪劉冠新說最大衝擊的一次是:有天開總裁級會議,赫然發現過半數陌生臉孔,不再叫得出所有人的名字。
很多NetApp人轉工,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後又回巢,「我們就像舊生會般親密。」
----------------------------------
港人矽谷起家
想當年,劉冠新跟拍檔David Hitz等像微軟、Yahoo一樣,在矽谷起家。「創業頭1、2年,是有天使基金幫忙,由26個人科款支持。」
車房創業失敗率幾高?「假設創投基金投資10間公司,可能只得1間好成功,2、3間僅拿回成本。所謂成功,是指投資1元,4-5年後上市取回5-6元。要像NetApp這樣成功,十年一遇,機會率僅1%甚至乎0.1%。」92年創業,95年上市,NetApp年收入瘋長至10億美元,科網爆破始滑落。09收入達34億美元。 NetApp三劍俠的創業目標是:5年後營收達0.5-1億美元,然後上市。今日已超額完成。
「我們有少少好運,90年代預期:數據大量數碼化,儲存空間需要勁升。結果一如所料,1. 互聯網普及;2. 數碼消費品如相機、攝錄機像素不斷增加;3. 診斷儀器如MRI(磁共振造影儀)愈趨精密。儲存需要有增無減,令我們的客路源源不絕。」
----------------------------------
《阿凡達》幕後英雄
NetApp是數碼儲存英雄,它成功將《阿凡達》電影製作者Weta Digital的數據管理開支大削95%,儲存方案性價比提高4成。
它的威水史包括:8年前,推出全球首個統一化儲存系統,將NAS、 SAN融合。今年第3季與Cisco、VMware強強聯手,成立動態數據中心。其FCoE儲存方案,是未來趨勢的推手,其光纖通道網絡可助統一數據中心。
2 :
abbychau(1)@2010-10-17 18:47:58此公司的遠見令我折服
3 :
GS(14)@2010-10-18 21:40:182樓提及
此公司的遠見令我折服
為何令你折服
煙草業仍是全球頭號盈利行業
1 :
GS(14)@2011-12-20 23:01:04http://news.imeigu.com/a/1324298460517.html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2月19日晚間消息,SocGen數據顯示,雖然遭到多方面的圍剿,但煙草業仍然是全球頭號盈利行業。
另外製藥業也躋身全球唯一盈利行業,同比增長3.9%,但遠遠不及煙草業21.8%的同比增速。過去五年煙草業的總營收增長全球最為強勁,以十年為單位則僅次於採礦業,而且煙草業的業績波動很小。(楚墨/編譯)
2 :
honey(6546)@2011-12-21 00:55:43多年來盤滿缽滿
3 :
龍生(798)@2011-12-21 01:27:59我仲以為係石油tim....
4 :
GS(14)@2011-12-21 23:24:44煙會上癮嘛
5 :
龍生(798)@2011-12-21 23:37:52石油無得唔用tim 啦.....
所以呢的都唔知有幾成真....
6 :
calvinx(8907)@2011-12-22 09:58:09龍生如果你煙既釋義變做.....有牌毒品.
咁又.......得左, 明白晒.
7 :
GS(14)@2011-12-22 21:12:225樓提及
石油無得唔用tim 啦.....
所以呢的都唔知有幾成真....
都有替代品的...
8 :
龍生(798)@2011-12-23 00:50:21好難取代嘛....
美國復甦仍是明年焦點-東方日報20131111 王雅媛
1 :
GS(14)@2013-11-11 22:12:30http://blog.163.com/wang_ya_yuan ... 412013101113024700/
上星期五晚,美國勞工部公佈,10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0.4萬人,相當於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一倍。從多方面的數據來看,美國復甦應該是一個確定性高的趨勢,至於快慢則取決於政府對於退市的控制力度。今年年初資本市場已開始炒美國復甦概念的股票,說到復甦,大家很自然想到自金融海嘯以來,價格就跌了很多的美國房地產。因此,今年港股中,跟美國房地產有關的股票,如創科實業(669),及敏華控股(1999)等等,其股價都大幅跑贏指數。
當房屋漲了價,自然感覺身家豐厚了,安全感增多,這將有助消費。這邏輯聽上去熟口熟面,因為這就是過去十年中國人在經歷的改變。筆者認為這一套行為邏輯在所有人類上都是說得通的,只不過是對於每個國家的影響力有所不同而已。例如,美國人跟中國人比較,相信房價上漲對於重視房地產的後者的消費力影響是較深的。
先假設房價上漲對於美國人的消費仍是有幫助的,再加上經濟好轉帶來的工資上漲,那麼下一波受惠美國經濟復甦的應該是消費品行業。於這方面,美國跟中國的情況有點不同,美國已過了剛富起來的階段很久了,她們現在只是經濟復甦,因此即使她們可能會多買了些奢侈品,但都不會像中國人般瘋狂。她們應該是偏向於消費在一些娛樂,或能提高生活質素及提升生活效率及安全性的產品上,例如增加外游次數,購買能為生活上帶來更多方便的電子消費品及購買性能更良好的汽車等等。
港股上直接給美國出口消費品的公司並不多,但是給美國消費市場提供中間產品的公司是存在的,例如出口汽車零部件的公司等等。這種公司看上去有點間接,但是一般來說能做美國生意的中國公司,其質素有一定的保證,只要估值足夠低,持有的投資者不妨給點耐性去等待。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全國民眾追悼「心仍是碎」日核災5年 17萬人顛沛流離
1 :
GS(14)@2016-03-13 02:39:25【宮城縣】■南三陸町居民在災後僅剩支架的防災中心建築前默哀。 美聯社
五年前日本東北部海域9級地震引發海嘯及福島核事故,今天日本旅遊業蓬勃發展,天災人禍恍惚已成過去,但其實仍有17萬多災民要離家避難、5萬多人要住臨時板房。日本政府昨天舉行311大地震五周年悼念活動,日皇明仁希望跟國民心連心,讓災民重過正常生活。
昨日下午2時46分,即五年前同一日地震一刻,在東京國立劇場出席追悼儀式的明仁、首相安倍晉三等政府代表,以及生還災民等1,200人,起立默哀一分鐘。會場正中央樹立「東日本大地震犧牲者靈位」,還首次擺放來自重災區福島縣的油菜花,象徵未來與希望。
【福島縣】■浪江町一對夫婦以鮮花悼念在海嘯中離世的女兒。 美聯社
【宮城縣】■石卷市警方仍在災區搜索失蹤者骸骨。 路透社
■日皇明仁偕妻在東京國立劇場出席追悼儀式。美聯社
重建費預算將減
「猶如黑色高牆的波浪高速湧向仙台平原的電視畫面,至今無法遺忘。」明仁續道:「五年來大家一直同心協力克服多個難關,為復興而不斷努力……願繼續跟國民心連心貼近,讓活在困難的人盡快重拾正常生活,不遺下任何一人。」安倍致辭時亦承諾「將吸取大地震教訓,做好防災避難對策,並繼續加強對災區支援,早日振興災區」。但實情是,目前全國各地仍有逾17萬人因海嘯與核事故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重災區岩手、宮城與福島三縣有5.7萬多人住在臨時房屋,而下月展開的財政年度用於重建的預算將會減少。
「掙扎如何重過新生」
東京以外的地區,民眾亦自發進行默哀和追悼活動。「災民的心仍是碎的」,昔日在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捕魚的佐藤先生指,「不知如何是好,連試都不去嘗試走出災害陰霾的人,正在增加。」同市的義工消防員、在海嘯中痛失51名同袍的熊谷先生,慨嘆「基建正在恢復,人心卻非然。我原本以為時間可以療傷,但死者容貌至今仍歷歷在目,太多遺憾,不能言喻」。退休市政府職員山下先生說:「現實是我們仍感受到那傷疤,大家仍掙扎着如何重過新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黎克特制9級強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洩漏事故。據官方統計截至前天,共造成15,894人死亡、2,561人失蹤,至少3,407人因震後生活困苦或壓力過大而死。日本放送協會/共同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496
標普踩多腳 降中港展望負面 陳家強:中國仍是全球增長動力
1 :
GS(14)@2016-04-01 14:16:26【明報專訊】再有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港展望至「負面」。繼穆迪後,標普昨日公布,將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展望評級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主要由於憂慮中國信貸增長過快,香港則因應中國被下調展望評級而須跟隨調整。署理財政司長陳家強回應表示,不認同標普對香港的評級,因為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動力,香港亦會繼續受惠。
明報記者 陳子凌、廖毅然
標普在報告中稱,中國經濟改革較預期慢,另外,若中國要堅持未來5年的GDP增長達到6.5%,信貸增長將要長期超過其名義GDP增幅,長遠對經濟構成威脅,故下調中國展望評級至負面。標普亦稱中國財金部委與國務院之間的協調欠妥善,令「政出突然」,又缺乏良好機制與市場溝通,導致市場波動。標普基於中港的經濟金融有高度聯繫,因此對香港信用評級展望作出相應調整,降至負面。不過標普表示,香港財政健全,財政儲備龐大,亦有穩固的對外地位,以及具信譽的貨幣政策,預計今年香港人均GDP仍有4.45萬美元(約34.71萬港元)左右水平。
標普:為保高增長 中國必過度放貸
陳家強昨晚回應表示,標普維持香港「AAA」長期信貸評級和「A-1+」短期信貸評級不變,肯定香港的穩健信用狀?和良好經濟基礎。不過,他不認同以中國經濟憂慮及中港密切聯繫為由,降低香港展望評級,並重申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內地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動力,香港亦將會受惠。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及本港經濟學者關焯照亦表示,不用對標普降級過度緊張。麥萃才認為展望評級下降不會對現時的信貸或息口構成即時影響,發債成本不會有變化,?且香港是「AAA」最高信貸級別,就算日後被降級「只不過第一變第二,還高於很多國家」,再者港府有充足財政儲備,還債能力足夠;本港企業亦可用銀行貸款或供股等多種方式融資,實際影響有限。
關焯照:惠譽遲早也降評級
關焯照也認為,評級機構之間的參考標準接近,既然穆迪之前已有行動,標普跟隨亦不奇怪,「相信惠譽遲早也會將香港降級」。他又表示,穆迪早前下降香港展望評級後,隨即也將匯控(0005)、恒生(0011)及大新(2356)3間港銀的評級展望和下調東亞(0023)的多項評級,故很大機會標普下一步亦會調整香港銀行的展望評級。
標普現給港最高評級
要留意現時標普給予香港的評級是其最高的評級,而穆迪給予香港的Aa1是其第二高的評級。至於中國,標普及穆迪都是給予第四高的評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1/news/ea_eaa1.htm
應正亮:天下大亂仍是梁振英?
1 :
GS(14)@2016-09-09 04:39:27【明報專訊】12年前,立法會選舉同樣出現戲劇性結果;商界「壞孩子」田北俊挾着反23條的人氣,首次參加直選便報捷,由不知道茶餐廳凍飲要加兩蚊,到愛上茶記食物,人生從此不一樣(生活依然有錢有自由);社運界街頭戰士長毛在2003年七一遊行後乘勢高票入局,穿T恤牛仔褲進入議事堂,以斷句宣讀誓詞效忠「中華人民」;富貴田少與草根長毛同時在議會出現,對當時的董班子帶來不同的煩惱,在那個政圈2.0的年代,是一種顛覆。而當時立法會選舉一謝幕,「估特首」遊戲便開始,政圈流傳了一句順口溜:「天下大亂梁振英,太平盛世唐英年」,結果在選舉後半年,董伯伯突然腳痛下台,由煲呔曾頂上,及至2012年,「天下大亂梁振英」預言真的應驗了。
而今天,立法會選舉後,也開始了「估領袖」。踏入政圈4.0年代,長毛也只能險勝,相對提倡自決的新一代本土派,當年的街頭戰士也顯得過時,面對一批更年輕、更激進、更沒有包袱的新面孔,行政立法關係只會變得更棘手,天下,恐怕在未來半年會更亂;未知梁特自己是否也堅信「天下大亂梁振英」這定律,不斷炮製港獨議題,催谷反政府情緒,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姿態,就是為了連任。然而,梁特似乎忘記了,「天下大亂梁振英」定律背後,是假設了梁振英是一位強人,不像董伯伯這「老好人」般軟弱,能夠解決問題和在亂局中保持香港穩定發展;而經過4年多的時間,無論中央還是香港市民,都親眼看到梁特除了成功製亂和撕裂社會之外,其他一事無成,常把好事變壞事。
是次立法會選舉結果,直接影響「跑馬仔」行情;因此中環和西環出盡洪荒之力,甚至不惜「使橫手」,摧毀選舉管理委員會的公信力,也要維持建制派主導立法會的基本盤。只要看看西環控制的左報企圖把選舉定性為「守得住」、「建制派逆境取勝」,就知道這是力保梁特連任的手段;梁特日前被問及立法會選舉結果是否反映港人不想他連任,他厚着面皮說:「有些好明顯反對我連任的都無當選,都落選,所以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評估。」對不起,幾乎沒有候選人表態撐梁特連任,除了新界東的陳玉娥,只有她在選舉期間表明「堅決支持梁振英連任」、「梁振英是完美的」,但她只有486票,如以梁特的神邏輯推斷,全港只有486人支持他連任。
中央不能讓香港白白地亂下去
中聯辦今次為選舉所費的資源是前所未有的龐大,老人院睡夢中的公公婆婆,在催票期間,也突然被推去票站;只要到新界西走一圈,就會發現接載鄉民出城投票的車,由旅遊巴改為多部名貴房車或七人車,意即催票成本增加了;配票精確度其實比以往更高,如不是泛民突採取棄選策略,西環原來目標在超級區選取3席可能不難,後來改為穩保琼子和小鼎;在投票日當晚約10時,西環已肯定周浩鼎能入局,但也不敢過票給王國興,以免陰溝翻船。試想想,泛民涂謹申僅以1萬多票險勝王國興,如果沒有棄選策略,涂謹申得票再被瓜分,鄺俊宇再吸多一點票,民建聯只要給王國興過戶數千票,建制派便有機會在超選取3席。
如今,西環用了這麼大的力量,也只能維持基本局面,沒有突破式進帳,在功能組別更輸掉原建制派寶座;而泛民得票的光譜卻反映,愈來愈多選民支持更激進的本土派人士,尤其是年輕一代,與政府的鴻溝愈來愈大,民心背向愈趨嚴重,如此下去,5年後的香港會變成怎樣?對北京來說,這是絕對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梁特但求連任而許下什麼漂亮的承諾,說什麼有信心提升自己民望至合理水平,中央也總不能讓香港白白地亂下去。
[應正亮 廿四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61&issue=20160908
也說亮話: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1 :
GS(14)@2018-02-28 07:41:24去年北京一名中二女學生,寫了一份功課《願你》,給未來的自己,希望自己「平安無事地度過青春期,但別平安無事地度過青春」,文章被上傳至網上,引起網民不少討論。女生接着給與自己一番期盼,愛情、性格發展、情緒、好奇心、自信等等,然後說:「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當大部份成年人關心「恭喜發財」、「步步高陞」、「學業進步」的時候,這位年輕人知道人生不只是外在的認同,成長是學會一份和自己和平共處的自在、自信、自得。筆者雖然年近半百,人生頗有起伏,還是為文章深深感動,希望女學生將來如文章一樣實際經歷、享受人生。記得在這位少女的年齡,筆者有一次頗堪回味的經歷。其時八十年代中,台灣僑胞第一次可以經過香港辦簽證回大陸探親,筆者來自福建,海峽兩岸都有親戚,富有創業心態的父親於是在家裏兼職辦起「民宿」,一條龍服務,接送、簽證、住宿、火車票全包。有一回,父親忙不過來,無法送一位70多歲的台灣老兵去廣州坐火車回湖南,不知道是筆者奮勇請纓還是父親沙場點兵,反正最後由我負責帶老伯伯乘直通車往廣州,在廣州火車站幫老兵買好去湖南的來回票,有需要的話在廣州住一夜,送他上車然後自己回香港。這件事今天講出來,筆者妻子、孩子、朋友覺得匪夷所思,怎麼可能讓13,14歲的中學生負上這種責任?當時我們一家人卻覺得周末有空幫個忙自然不過。就這樣,13、14歲的我帶着台灣老兵去廣州,開始一切還是蠻順利的,我們在頗為兵荒馬亂的廣州車站買好第二天一大早的車票,在附近找到一家小旅館住下,然後再找到一家小菜館吃晚飯。沒想到老兵回鄉太興奮,堅持要喝酒,還要向我表演當兵時學到的功夫,結果在回旅館幾十米的路上,無影腿不復當年勇,馬步不穩,摔斷腳骨、動彈不得。當年沒有滴滴打車,筆者為此「香港仔大鬧公安局」,才找到車送他去醫院;再找木頭車抬伯伯在醫院一邊照X光,另一邊看大夫,中間來回奔跑繳各種名目的費用。回想當年那個少年,遇到想像不了的困難,沒有退縮,只是兵來將擋,盡力解決問題。今天人長大了,但願還可以保留這份淡然,走出半生,歸來仍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之犢,毋忘初心。「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與本欄讀者共勉之。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6/2031524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