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一體化推進 高校人工智能聚焦金融風控等領域
人工智能(AI)近年十分熱門。具備人才、技術優勢的高校與市場和實踐優勢的企業合作也頻現。根據教育部數據,截至今年6月,中國已有71所高校設置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其中不少與企業存在合作關系。
今年年初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亦旨在依托高校優勢打造人工智能產學研一體化。8月24日,研究院與新顏科技共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後者主要從事金融風控服務,實驗室定位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研究機構。
今年9月份上海將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人工智能更多的是賦能,而對於金融、財稅、中低檔制造業等領域,一定程度的變革性影響正在發生。
楊小康稱,人工智能其實已有60年的歷史,近年突然廣受關註的原因主要是落地了。
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的體量達到了26.7萬億,同比增長17.2%,占國內GDP的比重由30%上升到32%,可見人工智能舞臺越來越大。當前,上海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其中圍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不斷推動科技與產業的融合,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楊小康介紹,上海交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要依托學校在數據、算法和算力三方面的優勢。通過與企業合作,可以做產業對接,亦能夠促進學術研究。他以此次和新顏科技合作為例,後者主要從事金融風控業務,研發的深度過程學習模型,可以在一些實際的產品中發揮作用,同時通過實踐讓研究更加完善,共同促進金融行業的安全、健康和便捷。
除了金融領域外,高校人工智能研究也能在其他行業發揮作用。楊小康稱,目前研究院與不少行業都有產學研一體化合作,他以醫療行業為例,上海交大有口碑很好的醫學院,也有多家知名的附屬醫院,目前已在智能醫療研究領域開啟探索。同時,他希望能夠有更好更多與產業對接的機會。
除了賦能之外,人工智能在一些行業也會帶來變革,其中之一就是金融領域,改變已經發生。比如,華爾街頂級投行高盛曾經有500個交易員,現在只剩下2個,因為很多都通過算法做交易了。
此外,諸如財稅、中低端制造業等領域,人工智能取代人力也正在發生。楊小康認為,在一些工作條件比較惡劣、強度較高的行業,盡早運用人工智能非常必要;再加上當前中國人口結構開始改變,勞動力紅利已經過去,在老齡化日益嚴重,或者說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需要這種變革。
此次上海交大與新顏科技成立的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主要聚焦在金融風控。此前,一般理解風控為金融業務的一個環節,隨著金融業務規模擴張,開始出現了獨立的公司在提供第三方風控服務。
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風口,吸引各路社會資本紛紛湧入。近期公布的多家上市銀行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消費金融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然而,消費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風控技術是最重要的門檻之一,此時,人工智能等技術也不斷運用,目的在於讓消費金融業務的風控更加高效化、智能化。
至於人工智能如何在風控業務中發揮作用,新顏科技CEO黃向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AI的運用包括采用大數據方式可以驗證借款人身份、分析提交的信息來識別欺詐、分析客戶線上申請行為來識別欺詐、利用移動設備數據識別欺詐、參考社會關系來評估信用情況等。但是純粹的數據不能證明其有效性,這是大數據風控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人工智能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自動化、產品個性化、降低欺詐、智能客服、質量管理、貸後管理等多個方面。黃向前稱,新顏科技通過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在智能風控領域建立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體系。未來,新顏科技將繼續秉承“開放、創新、共贏”的三個核心價值觀,為金融行業帶來更多優質的風控產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誌
【iPhone7實試】新Home鍵實測 與屏幕連成一體
1 :
GS(14)@2016-09-10 13:55:33來自泰國的靚女Chatpawee十分喜歡Jet Black新顏色,認為是iPhone從未有過的質感,也讓她想起初代的iPhone。
iPhone7其實還有不少外表難看出的改變,好像Home鍵便是其中之一。新的Home設有新的Taptic Engine,可感應更精細的壓力,更可隨使用習慣自訂功能。記者現場實試就發現新機Home鍵的按感也和舊機大不同,舊機按下時只有Home鍵會動,而iPhone7按下時,則有一種整個屏幕下方也被按下的感覺,Home鍵跟屏幕好像連成一體,另外Home鍵的深度亦比較淺。
還有一個看不到的不同,當然就是其IP67防水功能,應是可在一米水深放30分鐘,不過現場就未有提供防水試玩,而現場工作人員亦有提醒iPhone7主要是應付生活防水,不建議大家在水中操作和拍攝。說了那麼久你們怎樣評價這新機呢?而現場記者就對iPhone7有不錯評價。記者、攝影:韓繼聰
記者現場實試就發現新機Home鍵的按感也和舊機大不同,Home鍵跟屏幕好像連成一體,另外Home鍵的深度亦比較淺。
iPhone7的Home鍵設有新的Taptic Engine,可感應更精細的壓力,更可隨使用習慣自訂功能。
IP67防水功能,應是可在一米水深放30分鐘,不過現場就未有提供防水試玩,而現場工作人員亦有提醒iPhone7主要是應付生活防水,不建議大家在水中操作和拍攝。
來自意大利的Bruno Ruffilli同樣大愛Jet Black,但就對iPhone7的銷量有點保留,他認為新機在功能上不算有明顯大進步,未必能吸引所有舊用家轉用新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0/19766066
港產太陽能單車上路 全球首創一體化設計 真正零污染
1 :
GS(14)@2016-12-16 08:11:35【明報專訊】太陽能發電的好處是不用燃料、沒有污染;但香港寸金尺土,一直以來在應用太陽能方面,相當有限,研發相關技術更是罕見。然而,由「本地老外」成立的香港公司Motorwave,近月卻成功研發出「太陽能單車」,比電動汽車和電動單車更加環保。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馮凱鍵
Motorwave Group創辦人兼總裁Lucien Gambarota表示,若只比較能源效益,電動單車(E-Bike)遠勝電動汽車,因為一部電動單車約重20多公斤,但已經能載一兩個人,其載重至少是自重的好幾倍;但一部電動汽車即使坐滿4至5個人,其載重也只是自重的一小部分。
至於太陽能單車(Solar E-Bike),是靠太陽光照射來充電,可以稱為真正零污染的交通工具,比電動單車靠連接電網充電更加環保。以往外國都有其他公司推出過聲稱是太陽能單車的產品,但Gambarota表示,那些單車和太陽能光伏板是完全分離,用戶每次充電時,都需要將電池從單車拆下來,然後連接到太陽能光伏板;當充滿電之後,又要再將電池安裝回單車。
1個月研發成功
Gambarota表示,太陽能單車的構思是來自他的一名美國朋友。對方提出了一些設計意念,包括將太陽能光伏板安裝在車輪上,以及如何令電極不會隨車輪轉動的方法。但因為對方不是工程師,無法真正將之實現出來,於是就問他能否製作。結果,Gambarota只用了1個月,就成功製作第一款太陽能單車的原型;再用1個月,又完成第二款太陽能單車的原型。
Motorwave Group近月推出的太陽能單車,採用一體化設計,直接將4塊太陽能光伏板安裝在兩個車輪的兩旁,用戶毋須另外找地方放置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用戶只需要將單車停泊在日照之下,就能夠為電池充電。當用戶在日間駕駛太陽能單車時,其太陽能光伏板亦可以同時為電池充電。
此外,第二個型號單車的車架上安裝了一部Android智能手機,用戶可以查閱電子地圖,或使用GPS功能。若配合該公司的手機App,用戶還可以用另一部Android手機,來接收單車上Android手機發出的位置信息;萬一用戶忘記了單車停泊位置,或單車被偷走時,這個功能就有助尋回單車。
時速限25公里 定位「助力車」
Gambarota表示,兩部原型車可以純粹靠電池驅動;但真正付運的產品會設下某些限制,以符合太陽能和電池只是「輔助」的概念,例如用戶要先踩動腳踏,電池才會驅動馬達,以免顧客將之當成摩托車。至於「輔助」的比例,則由50%至99%不等,視乎用戶調節馬達的快慢。此外,付運的產品的最高速度,亦會限制在時速25公里,以符合美國和歐盟法例。
Gambarota表示,該公司的太陽能單車除了在香港設計和研發之外,還在本地組裝。但是由於港府對於這類交通工具的立場較保守,既不准許它們駛出馬路,亦不允許它們在單車路上行駛,實際上只有私家路等少數地方才能夠使用,因此他估計,太陽能單車的銷量主要會來自外國。
獲6海外訂單 4部已出貨
截至訪問當日,Motorwave Group已接到6部太陽能單車的訂單,其中4部已經交貨,分別運給美國夏威夷、日本東京、中國上海及廣州的客戶。該公司工場內,還有兩部單車已經包裝好,準備出貨運到波蘭和美國佛羅里達州。Gambarota表示,若以海運,每部單車運費約1200元,空運每部運費約9000元;首批客戶都很心急收貨,全部寧願支付較昂貴的空運。
Motorwave Group現正計劃拍攝一些短片上載至YouTube,以作宣傳;並考慮與單車分銷商商討合作,希望能夠打開B2B市場。另一方面,該公司亦會考慮進行眾籌,以推出更多型號的太陽能單車。
Gambarota表示,目前公司只有他和兩名兒子是固定員工,其他職位都是看訂單情况來聘請臨時工。他估計,只要有5人全職工作,每日就可以生產1部太陽能單車,即月產約30部。若需要更高的產量,會考慮外判給內地工廠生產;所以只要有訂單,產能料不成問題。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08&issue=20161216
確立歐盟條約25周年馬城省長盼重塑一體夢
1 :
GS(14)@2017-02-06 07:27:571992年2月7日簽署的《馬城條約》,確立現時的歐盟和歐洲單一貨幣,明日正是條約簽署25周年。在條約簽署地荷蘭南部馬斯垂克,省長憶述當年的親歐洲氣氛濃厚,慨嘆如今歐洲極右、疑歐勢力當道,希望重塑當年的歐洲一體夢。馬斯垂克所在的林堡省,不少民眾都支持歐洲一體化。省長博文斯(Theo Bovens)指,在條約簽署時,整個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你可以隨處感受到歐洲的氣氛」。每個商店街都以一個國家為主題,店家以貨品和旗幟裝飾店面。
稱歐盟需改革
四分一世紀過去,歐洲正面對前所未有危機,如希臘債務問題、難民潮、英國脫歐等,就連歐盟老大哥之一法國的疑歐勢力也日漸上漲,歐洲一體夢正面臨崩解。博文斯認同歐盟確實需要改革:「我們需要的不是削弱歐洲,而是另一個歐洲。」他批評部份人只關心自己。馬斯垂克大學歐洲事務專家范霍納克認為,各國領袖應該合作肩負更多責任,可惜現實上難以保證他們做到,即使是在1992年親歐氣氛濃厚之際,這個問題早已存在,需要迎來改變。她又形容,歐洲一體夢要麼重新燃起,要麼消亡,「關鍵從來在成員國身上,而非歐盟本身」。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6/19919521
民粹 難民 衝擊一體化27國領袖赴意 奠基60年 歐盟發團結宣言
1 :
GS(14)@2017-03-25 10:33:53歐盟領袖雲集意大利,今日開特別峯會慶祝為歐盟奠基的《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不過27成員國領袖齊集,獨欠準備下周三正式啟動脫歐程序的英國首相文翠珊,加上近年歐債和難民危機與民粹主義冒起等衝擊,令歐盟要面臨生存危機。於1957年3月25日,《羅馬條約》成立了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令3月25日被視作歐盟生日。27國領袖今將在當年簽署條約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開特別峯會,發表「羅馬宣言」,宣告「歐洲是我們的共同未來」,並為歐盟未來10年發展定出路向。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時只有6個成員國,在冷戰結束後歐盟急速擴張,現已增至28個成員國,集合成為有5億人的世界最大經濟體,並推行取消邊境檢查的神根區和共同貨幣歐元等重大一體化措施。不過,10年前金融海嘯後的歐債危機,引起的磨擦至今未消,近年難民危機衝擊神根的無邊界夢,民粹主義在種種不滿下滋生,指向歐盟集權,造就英國脫歐。
希臘波蘭或拒簽署
據路透社所得最新草案,各國領袖在「羅馬宣言」希望未來十年深化「安全、繁榮、具競爭力、可持續和對社會負責任,有意志和能力在世界扮演關鍵角色和形塑全球化」的歐盟,但也惹來波蘭和希臘威脅拒絕簽署的暗湧。波蘭針對的是宣言有關「多速歐洲」的字眼,德國和法國希望讓部份成員國在防務和經濟等方面先加強合作和整合,波蘭等東歐國因怕被丟低淪為二等成員國,大力反對。希臘則為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就債務救助談判陷僵局,要求宣言明確保障勞工權利,一度要脅拒簽。27國領袖在峯會前夕將先覲見教宗方濟各,教宗一向大力支持歐盟,但他之前表明希望一直集中搞貿易自由化和貨幣聯盟的歐盟,多着眼處理社會不公義並以同情心處理難民危機,未知他的指導能否消解歐盟的內部分歧。卡內基歐洲研究中心訪問學人萊納就不看好,認為歐洲一體化勢倒退,令歐盟比現在鬆散,就像「神聖羅馬帝國政治上已死卻仍苟延殘喘數百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不擔心會有其他國家繼英國之後脫歐,指各成員國都了解到加強合作是唯一前路。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5/19969281
穆迪:倘中港體制漸近 評級勢一體化
1 :
GS(14)@2017-05-26 23:53:34【本報訊】繼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後,穆迪前晚深夜再將香港本外幣長債評級,由Aa1降至Aa2,但仍較內地評級(A1)高兩級,評級展望由「負面」轉「穩定」,反映本港在經濟、金融及政治方面與中國高度關連性。分析認為,一國兩制逐漸「走樣」及本港法治體制能否維持獨立性,均成為影響本港主權評級、未來會否與中國趨向一體化的關鍵之一。
市場憂標普降評級
與本港主權評級掛鈎的港鐵(066)、九鐵及按證公司,債務評級亦降至Aa2,展望轉為「穩定」。市場擔心目前給予本港最高評級(AAA)的標普,會否亦睇淡中港而作出降級行動。財政司長陳茂波回應稱不認同穆迪因內地主權評級調整,機械式將本港評級相應下調。金管局發言人亦指,穆迪調低本港評級,但市場氣氛未受影響,政府債券收益率及港元滙率都維持穩定,中港兩地經濟聯繫是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的助力。穆迪報告指本港踏入一國兩制50年不變較後階段,若兩地體制主要特徵,包括公共政策演變與執行漸趨一致,中港評級會走向一體化,意味香港評級未來將降至與內地一樣。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過去兩三年香港發生咁多嘢,外邊睇一國兩制可能已經唔同咗。」內地政治環境、本港社會氣氛、市民不滿中港經濟掛鈎以至未來23條若立法等變化,均對香港政治穩定帶來不明朗因素,可能影響評級。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報告帶出兩方面訊息,香港發展與內地愈趨一致,以及外界對一國兩制與本港法治的擔心,倘政府就23條立法,對評級「一定有影響」。不過,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信貸評級包含政經因素,「全世界都一樣」,報告主要反映穆迪本身評分哲學,標普不一定跟隨。渣打大中華區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嚴守敬指評級下調對港企發債或機場三跑融資,不構成太大影響。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6/20034138
廖偉強:中港一體化 商機無限
1 :
GS(14)@2018-01-15 01:49:57【明報專訊】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經過20年時間,部分香港人仍然惦念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殖民地時代,就是這種仍然放不下的心態,造成很多爭拗的事件及局面。
近年中國政府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很多東南亞的國家將會受惠於一帶一路的發展,無論在經濟或人才的對流方面將會有無限發展。經濟好,房屋的需求自然提升,無論在質量或數量方面都會大大提高,在互動及增加機會的情况下,未來將會帶動這些新興國家邁向繁榮,房地產的價格自然睇高一線。
一帶一路發展 利房屋需求
如無意外,今年香港將會有港珠澳大橋及高鐵兩項大型的基建落成啟用,再加上去年中國政府大力推行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未來對這三大區域的發展,無論是經濟及人才的對流將會更加一體化。
從正面的角度看,港人的發展機會將會有所提升,無論就業或做生意都有更多機會。相反,從負面的角度看,中國這些年的高速發展,無論資金、科技或人才,都很容易將香港比下去。中港一體化一直都存在,筆者生於上世紀60年代,相信當其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從內地移居香港,他們的拼搏,創造了香港獅子山下的精神,一點一滴建樹,造就了今天的香港。
今天的一帶一路、高鐵、港珠澳大橋及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將會為香港創造無限商機,問題在於心態及拚勁,當年筆者的父母在經濟低迷的環境下,三餐亦難以溫飽,唯有早出晚歸,日以繼夜地辛勞工作,一樣可以安然度日,何况今天是食腦的大時代,只要是懷有正面積極的心態,面前的商機肯定是無限的!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02&issue=2018010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