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做汽車零件 讓美國龍頭入股25%

2013-04-08   TCW
 
 

 

一個三十七歲年輕人,頂著英國MBA(企管碩士)學歷,卻提著行李箱到美國,可以闖出什麼樣的天下?許欽堯創辦的橙的電子(簡稱橙的),隱身在台中潭子鄉間,它所生產的車用無線胎壓監測系統(TPMS),竟可領先光寶、台達電與車王電等大廠,成了唯一一家成功切進美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供應鏈,並獲美國該領域通路龍頭、紐約上市公司SMP入股二五%的台灣企業。

胎壓監測系統,是用分別鎖在四個鋼圈上的感測器,隨時以無線電波傳出數據,將監測胎壓傳送至儀表板等裝置,提醒駕駛人注意胎壓資訊以防爆胎的車用電子產品。目前蘋果(Apple)、台灣國際航電(Garmin)都跟橙的合作,只要透過iPhone或GPS導航機,就能在車內接收回傳的胎壓資訊。

大鯨魚也來搶餅吃!不硬碰硬,學帝寶直攻售後服務

要讓輪胎說話看似簡單,背後可有大學問。豐田(Toyota)關係企業車美仕商品部經理胡振德分析,正因感測器裝在鋼圈上,不只潮濕且高溫、高壓,要讓發射器正常運作,得耐得住攝氏一百二十五度至零下四十度的高、低溫環境,又得突破無線感測晶片穿越板金阻隔訊號與金屬干擾失真問題,及長達五年不換電池的高標準,「橙的夠專業、通路經營快,這才熬出頭。」

「要做,就要做最難的,」橙的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欽堯最早和兩個友人集資八百萬元創業,他們出身自中華汽車和車王電的團隊,得以洞悉市場、鎖定商機,克服技術門檻,其後再靠行銷奇招小兵立功,終於在大廠夾縫中勝出。

他的創業,是一連串水到渠成。當時負責海外業務的許欽堯看到報價表,發現台灣車廠國產化近五十年,竟還有進口零件,且多集中在引擎室,「如果我做引擎室以外的地方,會做,不代表明天我有飯吃,因為大陸可能比我便宜,逐水草而居這種生活,不是我要過的;」恰巧,二○○五年美國汽車法規安全考量下,強制新車配備胎壓監測系統,「亂世出英雄,」汽車零件二十年來沒變過,突然一個法案下來,從零到無限大,大家又站在相同起跑點,他認為時機成熟了。

「競爭對手很大、很可怕,可是我們在想的是它的弱點在哪裡,只要找出它的弱點,就可以擊倒它,」他盤算著,就算其他汽車電子大廠能做引擎室零件,也未必有無線技術與電源管理能耐,所以創業之初,他便鎖定這三項核心能耐。

選在台中潭子,他就是要善用台灣的產業優勢,團隊本業是生產汽車電子相關領域,他鎖定自己的專長,研發與行銷,生產只占一小部分。例如取得關鍵的特殊半導體晶片,以及表面黏著(SMT)和塑膠射出件,都可以委託台灣專業代工廠,只要兩天就能完成,不用自己養一條生產線,卻半年沒事情做。

這位行銷高手一等技術障礙突破,便開始在行銷策略大展身手,首先是通路定位。「競爭廠商比我們大太多倍了,要贏絕對不可能走一樣的路。」他口中的競爭廠商,指的是目前經全世界車廠認證、又有輪胎公司當靠山的五家胎壓監測系統合格代工廠。他想,自己不可能直接攻車廠,因為對手規模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這是自找死路,他於是效法車燈大廠帝寶專攻全世界汽車售後服務市場的策略。

D咖想搏出A咖名氣!學大廠租場地發表,花招贏得注意

無名小卒為了搏出頭,便極盡行銷花招之能事。

有次許欽堯要去拉斯維加斯參加全球最大汽車零件展,卻連機票錢都要省,只好聯繫客戶請對方買一百組,他用行李箱裝五十組過去,但要付現,藉此賺回機票錢。

五年前,他再去該展叩關,一開始沒攤位到處問,又看到展覽研討會場合有人演講,「哪天我們可以上去講,我也變名牌,可是你在那邊等,永遠不會有人找你當名牌。」他竟突發奇想,向主辦單位要求租下研討會場地,舉行自家產品說明會,最後好不容易租到一個數十年來沒人租過,也不知租金怎麼算的場地;就算是時段較差的中午十二點到一點,他仍連租三天。「租了以後,我真的亂搞,自己印傳單:TPMS未來發展趨勢新產品發表會,」真正來聽的沒幾個,大部分是腳痠進來休息、吃東西,沒想到效果隔年顯現。

原來,造訪國際大展的法人很多,有法人要辦新年度研討會時,發現自己去年竟漏邀在隔壁研討會場地發表的橙的電子,就這樣誤打誤撞向他發出正式邀請函,「從那年以後,每一年變成好像我們應該要上去,變其中一個名牌,」回憶當時,現年四十四歲的許欽堯還是難掩笑意。

看不清美國客戶樣貌!巧立學術獎金,讓學生幫忙調查

他為了做輪胎通路生意,必須先了解業界生態,但偏偏美國前一百大輪胎通路公司中,只有一家上市,資料難尋,於是想到贊助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MBA一萬美元個案研究獎金,請學生幫忙調查業界生態,「我們用Google座標,把輪胎通路地址定位全部點出來,圖畫出來,你就可以感受到競合關係。」他發現,所有業者都討厭全美都有據點的前兩大,因為它們都會開在自家附近搶生意,反觀其他前十大都有各自的勢力範圍,互相並不衝突。

有了兵力圖等競爭資訊輔助,當他去跟以美西為據點的第三大通路談時,就說自己大老遠從台灣來,拜託對方隨便買個樣品,讓他至少有個開始;等第三大埋單,他再到底特律找第七大通路,說賣胎壓監測系統新產品,有機會讓它變第六大,正對對方準備交棒給下一代的胃口,不等對方猶豫,再訴諸第三大也有買的策略,「他電話拿起來打去問,問一問真的有買,好險沒漏氣。」一皮天下無難事,就這樣又做成一樁樁生意。問他會不會有些賴皮,許欽堯卻很認真回答說:「只有想一些沒想過,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情才有機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葉雲龍肯定其營運模式,先選定利基市場後,再結合通路概念,不斷精進行銷模式,是業界技術與營運模式創新的典範。

許欽堯的行銷巧勁,建立在產品力,與布局美國售後服務市場的先行優勢之上,這讓橙的去年再獲美國最大汽車零件通路SMP青睞入股,請其代工胎壓監測系統,出貨到包括家樂福在內的一般零售通路。

儘管近四年公司的出口金額約成長四倍,許欽堯仍不以此自滿,他的目標很大,打算趁去年和蘋果合作提升的知名度,轉戰價格更高的原廠替代零件市場。「哪怕只吃你一○%我也是多賺,」甚至還學習櫻花終身送油網服務,準備主打終身保固,趁戰國時代盡速搶攻市占,「沒有人做過,表示我有機會,」他的語氣流露出信心。

只不過他要挑戰原廠,胎壓監測系統商機又將隨歐洲、日、韓與台灣等國家強制立法引爆,勢必吸引更多各路人馬競逐,許欽堯得再讓團隊發揮實力與創意,才有機會持續在夾縫中鑽出活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86

田北辰要港鐵多賺1.5億元?(2013/4/25) 林本利

2013-04-05  NM
 
 

 

政府與港鐵達成新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消息公佈後,惹來各方面指摘,認為新方案對港鐵有利,對乘客幫助不大。前九鐵主席、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加幅降至2.2%才合理,並認為行政會議應有權審批港鐵票價調整。

筆者十分欣賞和尊敬田北辰,一位來自商界的立法會直選議員,願意放下身段,接觸基層,參與直選。這相對於那些只顧繼續在功能組別尸位素餐,大吃政治免費午餐的商界代表,當然更受人敬重。筆者亦一直相信大部分的港人不是仇商,亦不民粹,只希望社會能夠均衡發展,政府施政不會偏袒大財團,能夠照顧有真正需要的弱勢社群。企業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會顧及社會責任,讓整個社會達到可持續發展。田北辰來自商界,兼且曾經出任九鐵主席,理應對香港鐵路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盈利狀況瞭如指掌。去年港鐵的基本業務利潤共97億元,當中只有20多億元來自本地客運業務,其餘是來自車站商務、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物業發展和內地及海外業務。政府若不是讓港鐵以10多億元賤價,租用九鐵600多億元資產,港鐵本地客運業務根本就沒有利潤可言。港鐵前身是地鐵。2000年地鐵上市,吸引大批市民認購,至今仍有20多萬名小股東持有股權。2007年,政府推動地鐵與九鐵合併成港鐵,獲立法會和地鐵小股東通過。政府要求港鐵放棄票價自主權,接受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藉此約束港鐵票價加幅,平衡小股東和乘客的利益。

按照原先的票價程式,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和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各佔一半,再扣除生產力因素。生產力因素最初是0%,2013年起上調至0.1%。去年政府與港鐵檢討票價程式,在四方面回應市民訴求,包括將生產力因素調升至0.6%,加價時考慮市民負擔能力,推出利潤分享計劃和服務表現欠佳罰款。當然,新方案仍有一些值得爭議的地方,例如生產力因素調升幅度是否足夠?利潤分享比率是否太低?罰則和罰款是否太輕?以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增幅為港鐵加價「封頂」,是否合理?例如當家庭收入跌幅大於程式計算出來的跌幅時,為何不是以收入跌幅來計算港鐵的票價調低幅度,以免增加市民的負擔。即使方案有不足之處,我們亦不應全盤否定新方案,甚至要求立法會和行政會議有權審批加價幅度。以政治手段取代票價調整程式,可能影響港鐵的未來發展,對小股東不公,亦不一定對乘客有利。事實上,自2008年引入票價程式後,港鐵的整體加價幅度低於同期物價升幅,亦低於家庭收入升幅,這還未計算去年港鐵將所有加價所得回饋市民。真正的輸家,是運輸業員工,同期工資升幅低於通脹和家庭收入升幅。按照新程式,港鐵今年的加幅將由原來程式的3.2%調底至2.7%,加上利潤分享和其他優惠,實際加幅跌至1.1%。田北辰堅持採用原來程式計算出來的3.2%加幅,再由行會打個七折,即加價2.2%,變相令港鐵多加1.1%,額外多賺1.5億元。相信選民不會認同田氏的方案。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06

2013-4-25 工作記錄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kvno.html

上午做了一個中小市值後,開始找永輝關閉的那幾家店,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覺得永輝選址還是有些大意的,不過這麼多門店也不能保證每家都成功,更何況有些是政府拆遷等外部因素導致。不過還是要提高警惕的。

由於幾家門店的關閉都是租約到期,加上面積小,盈利能力不足,就直接關閉。下午就把招股說明書中2010年6月之前的門店情況整理出來,之前沒有整理租約這一塊,弄了一下午才統計出來,感到情況非常嚴重。2013-2016年是重簽的高峰期,我假設30%的租金上漲估計都還算很低的了。

剛瀏覽了三江的一季報,現在開店也挺艱難,關店了,收入又上不去,利潤嗖嗖的掉。真是騎虎難下。

晚上開品牌會,發現coach這樣一個平民化的奢侈品——奢侈品的入門級,收入和利潤好得很,抓住了目前中國中產階級這個巨大的消費群,不像很多國際奢侈品,都是虧損的。這些巨奢侈品牌都在虧損,卻進駐在最好的商場,為何?不知是不是在歐美市場虧,在中國是賺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28

2012-5-25 工作記錄 Raphael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lj00.html

幾天做完了西山煤電,晚上開了個小會 討論了下中煤的情況。

中午去看了領秀城和華潤:

領秀城:

戶型差,但是適合外地新來人口,配套太全了,幼兒園到初中都不用操心了,商業馬上也弄好了。

之前說的底商也要開賣了。

華潤:

總體說還是不錯的,戶型好。貌似隧道也基本確定了。價位是不便宜。。

之前說的二環南路擴8車道果然是胡扯,這次銷售人員自己就推翻了。車位1:0.8,沒法想像在那種地方沒車怎麼辦。。新簽的經五路小學,整個幼兒園小學中學都在北區,南區是商業,遊樂場和回遷村民,看來南區不是啥居住的好地方。華潤這個地塊北部靠山的別墅區三面環山,做北朝南,挺爽的貌似。別墅區也馬上要開盤了,華潤這速度還真是驚人啊。還有可能是由於拆遷不好拆,南區再從裡面的遊樂場建起,之後的五彩城看著不大靠譜,銷售人員說跟恆隆一個量級,我只能呵呵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94

上周更新 (19 May - 25 May)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5/19-may-25-may.html
組合單位值: 92.16
組合週回報: +0%

上週組合加入信星集團(1170), 加注大快活(52); 沽清置富(778), 聯想(992). 目前現金水平約18% (前週12%).

上星期一指數急升過400點, 其後連跌4日, 已經跌穿月頭起步位. 港股今轉調整主要由日股帶動, 日股單計今年曾經一度升近5成, 累積升幅如此大, 就算高位急跌過千點, 都可能只係短期調整, 不必過份恐慌. 不過日元, 債息同告回升, 早前受惠放水概念而升得甚勁既本地REITS應該會進入回氣期, 暫時不宜沾手.

聯想星期四公佈去年業績, 全年收入33.8億, 季度收入7.8億. Q4乃傳統淡季, 但銷售環比下跌16%, 則比去年差. Q4毛利率擴至12.3% (Q3: 11.77%/Q2: 12.11%), 比想像中理想, 帶動全年核心盈利升23%至5.7億, 比個人預期稍好. 現價$7.38往績P/E 約17.4倍, 個人預期2014年純利約5.9-6.4億左右, 即預期P/E 最低15.5倍, 估值中等.

聯想業績算不錯, 個人電腦市場我從來都認為不用擔心; 不過要市場給予聯想一個偏高估值, 則一定要視乎公司手機業務能否保持強勁增長. 內地智能手機繼續普及相信毫無懸念, 聯想手機銷售增長理想, 但若然要繼續提升市佔率, 面對強勁對手, 難免會有割價壓力; 如果因此主題而給予聯想過高估值其實並不合理. 所以若然純粹搏內地手機概念, 其實倒不如買手機零件製造商會更好.

組合買入信星, 純粹係因為公司客戶之一SKECHERS第一季銷售增長理想, 搏今年要回補庫存, 信星應該可以受惠. 注碼不敢落得大, 因為只知SKECHERS係信星其中一個大客, 但實際佔公司生意額多少則無從稽考; 而且信星零售業務仍處放血階段, 對業績影響甚大. 今次買信星投機味較重, 而且起碼要等到11月公司公佈半年業績先可以知道賽果. 半年流流長可以慢慢買, 第一注就唔駛太搏.

今星期指數雖然下跌, 但熱炒股份為數不少, 反映資金仍然留戀股市, 暫時不用睇得太淡. 相信機會處處, 自己提升現金水平後, 目前已鎖定好目標準備隨時再衝入場. MSCI今個星期五收市前要完成換馬, 預期當日永亨(302)會面對強勁沽壓, 但就算股價是否大跌, 都應該先買第1注; 恆指新貴銀娛近期隨指數回落, 但如果跌得過份, 愈接近換馬日, 值搏率其實又有所提升; 三隻本地餐飲股大家樂, 大快活及稻香上星期已經開始不斷破頂, 求大注搏大贏, 三者乃近期上佳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78

中俄簽25年石油供應協議 總量3.65億噸涉2700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947

據新華社報導:

俄羅斯石油公司21日證實,該公司當日在此間舉行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石油供應協議。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稱,據該協議,俄擬於25年內對華供應石油約3.65億噸,交易額預計2700億美元。

21日謝欽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共同簽署了該協議。俄方稱,協議是在2013年3月俄中政府間協議的框架下籤訂的,這是兩家公司及俄中兩國能源和經濟領域合作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謝欽表示,這是一項長期、規模性的交易,將對鞏固俄石油和中石油兩家公司的長遠關係產生顯著影響,這項協議將有助於為俄石油未來在勘探和開採領域的項目吸引後續資金,推動必要的石油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並利於在未來遠期內俄石油公司有序分配石油資源,保障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石油。

俄石油方面還證實,除供油協議外,俄石油與中石油天津煉油廠聯合項目及石油開採領域的合作發展亦在實施之中。

另悉,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此前在聖彼得堡會見了俄總統能源發展戰略和生態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兼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32

2013-6-25 工作記錄 Raphael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m5s6.html

今天開始弄中石化的剩餘部分,重新過了下部分東西。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的配售價格不僅僅是低而已(1.47-1.77港元),而且數量遠遠地超過了A股發行的數量,A股發行數量僅28億股,融資118億人民幣,而H股發行多大167億股,但是融資額只有272億,何等荒唐的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85

2013-06-25 工作記錄 Jacki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m5s8.html

中石油裡面的單位不是很統一,為了各種單位的換算找了很長時間,後來才發現在vincent今天發的資料裡面有...下面我簡單翻譯了一下放上來。

2013-06-25 <wbr>工作记录 <wbr>Jackie

2013-06-25 <wbr>工作记录 <wbr>Jackie

2013-06-25 <wbr>工作记录 <wbr>Jacki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86

為什麼巴菲特改變投資習慣花了25年?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56867.html
菲特的投資策略簡單易懂易行,為什麼卻很少人真正做到?原因是習慣的力量。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知識、不是思維,而是習慣。儘管我們的腦子很明白,但我們操作時會不由自主地繼續用多年習慣的方式去做投資。

這很像減肥,儘管你下定決心要減肥,也非常清楚如何減肥,但是你的心管不住你的身,嘴上還在說我要減肥,但手中的筷子已經伸向紅燒肉。

積習難改,正如巴菲特所說:「習慣的鎖鏈總是輕得難以察覺,等到後來察覺時卻已經重得難以掙斷。」別說是我們這些凡人,即使是巴菲特本人,非常聰明、非常堅韌、非常理性,改掉自己只買便宜貨的投資習慣,轉變為只買超級明星公司,就花了20多年。巴菲特的經驗表明,改變老習慣,形成新習慣,有三大困難:

第一,認識到必須改變老習慣就非常困難。

巴菲特嘲笑自己花了20年才認識改變投資習慣是多麼重要:「你必須要注意的是,你們的董事長我一直是一個能夠快速學習的傢伙,只用了20年時間,就認識到買入好公司是多麼的重要。在這20年間,我到處尋找『便宜貨』——很不走運的是我確實找到了一些便宜貨。為此我受到的懲罰是受到一場教育,對於非全線的農場設備製造商、三流的百貨商店,以及新英格蘭地區的紡織廠的經濟狀況有了更好的理解。」

巴菲特(1989年)反思自己的錯誤是非常遲鈍,以至於用了25年才明白接受新習慣只買好公司的道理:

「(過去25年)我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買下伯克希爾公司的控制權。雖然我很清楚這家公司的紡織業務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但是它的股票價格看起來實在太便宜了,讓我無法抵擋買入的誘惑。我在早些年間買入這類便宜貨股票相當賺錢,但是到1965年我收購伯克希爾時,我逐漸意識到這種投資策略並不是那麼理想……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遠遠勝過用非同一般的好價格買下一家一般的公司。芒格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卻是一個遲鈍的學生。但是現在我也明白了,我們買入公司或者股票時,我們尋找的是一流的公司,而且還要有一流的管理。」

第二,改變習慣過程更是極其困難。

聽起來改變習慣很簡單,減過肥、戒過煙,你就會明白,改掉多年的老習慣是多麼困難,尤其是改變過去曾經讓你非常成功的老習慣。正如芒格所說:「巴菲特的投資思維確實有些輕微的阻塞,因為他在導師格雷厄姆的投資模式下做了很多年投資,而且賺了很多錢。想要從這種非常成功的投資模式轉換到新的投資模式,實在是非常困難。」

巴菲特在1967年10月9日致合夥人的信中講了一個積習難改的故事:

伯納德·羅素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兩個來自於立陶宛的女孩住在他的莊園裡。羅素先生家裡每天一日三餐,餐桌上的食物非常豐富,兩個女孩吃都吃不完。可是,每天晚上,關燈睡覺之後,兩個女孩就會悄悄溜出房間,從鄰居家偷些蔬菜,藏在她們的房間裡。羅素爵士對兩個女孩解釋說,在她們國家立陶宛處於戰爭期間時,這種偷菜的行為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是,到了英國鄉村再這麼做,就不太合適了。兩個女孩點頭表示同意,卻繼續天天晚上出去偷菜。最終他只能滿足於得出這樣的觀點:這兩個立陶宛女孩的行為,儘管在自己鄰居的眼裡看來非常奇怪不可理解,但是其實和老洛克菲勒的行為沒什麼兩樣。」

千萬不要以為,習慣可以一夜之間徹底改變,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慢慢來。巴菲特把自己的轉變歸功於芒格的影響:「如同格雷厄姆教導我挑選廉價股,芒格不斷告誡我不要只買進便宜貨,這是他對我最大的影響,讓我擺脫了格雷厄姆觀點的侷限,這就是芒格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視野。」巴菲特表示自己很多看法是慢慢地轉向了芒格的觀點:「我不斷進化,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

第三,成功改變習慣後有時也難免舊病復發。

即使是巴菲特花了25年基本改掉了偏愛便宜貨的舊習慣,後來養成新習慣只買好公司做了很多年,但是2012年82歲的巴菲特發現自己還是很難完全改掉老習慣,偶爾還是會犯下同樣的錯誤:「50多年前,芒格就告訴我,以一個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公司,遠遠好過於以一個非同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一般的公司。儘管他的這個觀點背後的邏輯很有說服力,我有時還會回到我尋找便宜貨的老習慣,這種收購企業尋找便宜貨的結果介於低得可以忍受和糟糕得無法忍受之間。幸運的是,我犯下錯誤往往是在收購小企業的時候。我們收購大企業的結果往往都相當不錯,少數幾筆大型收購的結果可以說非常不錯。」

改變多年的投資習慣非常困難,但非常值得。正是這個改變,讓巴菲特的投資成就遠遠超過格雷厄姆,也遠遠超過格雷厄姆其他所有學生。巴菲特說:「如果我只學習格雷厄姆,就不會這麼富有。」錯誤的壞習慣必須改,要麼習慣幹掉你,要麼你幹掉習慣,最終決定你命運的內在因素只有一個:習慣。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人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374

2013-07-25 工作記錄 Jacki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mt40.html

今天是在整理中石油,雖然是把數據都扒拉出來了,整合得有邏輯可言,還真是有難度...基本上對最重要的勘探與生產分部算是看得比較清楚了,天然氣與管道分部也可以。就是煉油、化工、銷售這幾塊,可謂是重重迷陣啊。

勘探與生產分部的原油大部分賣給了煉油廠,天然氣大部分賣給了天然氣與管道分部;煉油廠煉的成品油,像汽油、柴油、煤油是賣給了銷售分部,像石腦油之類的就是賣給了煉油與化工板塊內部的化工子板塊;而化工廠生產的化工產品有一部分是作為下游化工產品消耗了,衍生化工產品基本上是賣給了煉油與化工板塊內部的化工銷售子板塊;而天然氣與管道分部,主要負責銷售天然氣、一部分原油的過境費和成品油到達終端加油站的過境費。

這麼劃分無非就是一個目的,勘探與生產、銷售、天然氣與管道分部都是賺錢的;而煉油與化工分部是虧錢的,這樣劃分就很難搞明白其中的收入和成本了。

天然氣與管道分部的收入一部分是勘探與生產、銷售分部的成本;銷售分部的收入一部分是煉油與化工板塊的成本;煉油與化工板塊的收入一部分是勘探與生產分部的成本。

再加上中石油僅僅給出了原油、天然氣和主要成品油的銷售價格,但是這些都是對外銷售的價格...只能通過對外銷售金額反推銷售量;再由總銷量反推內部銷售量;但是不幸的是,這裡只有總產量,而沒有總銷量數據...

明天還得梳理一下邏輯,再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拆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