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費應用》費率不會比較貴 關鍵九問報你知4G一開台 會有殺手級優惠方案 賴若函兩岸風雲


2013-11-11  TWM
 
 

 

進入4G時代,除了影音將全面取代圖文成為主流,生活各層面將迎來應用革新,有關手機資費是否調漲、手機吃到飽是否取消等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問題,讓《今周刊》搶先為您解答。

Q1.羊毛出在羊身上,4G標金創下新天價,未來4G資費恐怕會非常高?

答:威寶前副董曹萬鈞分析,業者會鼓勵既有消費者從3G升級到4G,也因此4G必須端出具有吸引力方案,才能拉動消費者往4G移動。在沒有殺手級應用服務出現之前,4G資費勢必受到3G的牽動。

另外,一開台就會搶先申辦4G的消費者,勢必是行動上網的重度客群。為了一舉囊括這些中高用量的優質客戶,可望第一家推出4G服務的中華電信,勢必會有優惠方案,「當初台灣大、遠傳還沒有開台時,中華電信就先降了一半費率。」曹萬鈞認為這個手法也應用在4G上。

Yahoo!奇摩知識家行動通訊知識長、長年研究電信資費的部落客小丰子也認為,4G資費不至於太高。目前全球4G都還在起步階段,至少五至十年才會逐漸取代上一代行動規格,就像iPhone出現才加速3G取代2G,4G若要快速取代3G,也須出現殺手級服務,才有把價格拉高的可能。

更何況,4G資費方案都還需要送進NCC審查,目前可望第一家送審的將是中華電,中華電定價後,4G資費的上限也會出現;換句話說,中華電的4G資費將會是其他家業者的定價天花板。

3G、4G速度比一比

線上觀賞高解析度影片 在網路上看Youtube 上傳一張2MB照片3G速度(10Mbps) 1~5分緩衝 低於20秒緩衝有時會LAG 低於25秒4G速度(100Mbps) 低於30秒緩衝 無緩衝不LAG 低於1秒

整理:楊政諭

Q2.4G還會有「吃到飽」的資費方案嗎?

答:日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曾公開表示,「吃到飽」的資費方案,讓一四%的重度使用者,霸占六七%的網路頻寬,造成網路塞車,其實並不公平。

因此,4G資費方案的訂定,走向分級付費,已是必然的趨勢。

一位宏達電高層便分析,台灣電信業者應會仿效國外分級付費的定價策略。例如日本電信業者軟體銀行(Softbank)推出每月五四六○日圓(約一六四二新台幣)的4G上網吃到飽,但限制高速傳輸量最多只有七GB,若當月傳輸量超出七GB,傳輸速度便會被限縮,僅剩一二八Kbps,如仍想用高速傳輸,就得多付錢。

目前國際上4G資費多以傳輸量做分級,但也有業者推出以速度做分級,譬如高速吃到飽方案、中速吃到飽方案等,總而言之,在「吃到飽」方案成業者普遍共識下,未來4G資費定價也將導向分級付費,用得多就付得多、用得少就付得少。

Q3.4G時代,講電話、傳簡訊都不用錢?

答:有可能。目前最先喊出4G服務將提供語音通話、簡訊都免費的,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其實這樣的優惠在國外相當常見。

根據雲端平台供應商Akamai統計,語音通話量,從二○○七年到一二年,約成長了一倍,但數據傳輸的使用量,卻在同期成長了近一六○○倍,凸顯出現代人對於數據傳輸的巨量需求。

對電信商而言,抓住使用行動網路上網的消費者,獲利潛力更多。因此,語音通話、傳簡訊反倒成為附加服務,利用講電話、傳簡訊不用錢的誘因,吸引消費者上門絕對是划得來的生意。

Q4.最快何時可以使用4G的服務?

答:預估明年第四季,中華電信用戶將可以享受4G的超高速飆網。

依照目前各家得標狀況看來,中華電信將是最快推出4G服務的電信商,由於中華電信超過一半基站為新型基地台,只要更換4G設備卡便可完成升級,因此,中華電信內部也計畫,最快明年第四季就可開台。

至於遠傳,除了新標到的七○○兆赫頻段外,在系統、技術最為成熟的一八○○兆赫頻段,也成功拿到既有的頻譜;也就是說,遠傳可以把既有的頻段「就地都更」,直接將2G設備升級為4G,預估將會緊追中華電信之後,成為第二家4G開台業者。

而台灣大,則因在4G釋照上,相對落於下風,開台速度相對其他兩大電信商可能慢一些。尤其台灣大在一八○○兆赫拿到的頻譜,目前由遠傳使用,使用年限到一七年六月,倘若台灣大無法與遠傳達成協議,在4G服務恐將落後其他電信商一大截。

4G費率 香港最便宜 —— 各國費率比較

電信商 月費

(元/新台幣) 通話費 /

簡訊費 數據

用量

上限 備註

香港電訊盈科 1100 免費 10G 額外數據用量收費150/200MB 或340/1GB或 720/10GB(只適用於10GB或以上計畫)日本 NTT DOCOMO 1800 免費 7G 韓國 SK電訊 2000 免費 8G 美國 T-Mobile 2000 免費 無限 熱點服務2.5GB為上限資料來源:各電信商 整理:楊政諭Q5.有人說,擁有七百萬用戶的台灣大哥大,由於所標頻段較差,可能會比中華電與遠傳還晚上路,台灣大用戶該如何因應?

答:的確,台灣大4G開台可能落後,想轉用4G的台灣大用戶需要密切注意後續情勢。

目前中華電信與遠傳,應可順利在明年下半年開始4G營運,台灣大因標到的兩個頻段C1與A4不佳,可能延遲開台,不過想即時同步上路,也不是沒有辦法。

以租房子比喻,C1這間房目前住著遠傳2G用戶,且租約簽到一七年才到期,須看台灣大與遠傳協商的結果,是否能成功交換房間(頻段),若解決,則可及早上路;而A4這間房,雖然目前沒有住人,但是在台灣目前沒有適用的手機型號,屆時台灣大用戶,可能要另換新機,才能從3G轉4G。台灣大表示,將在不損及2G用戶權益的前提下,與遠傳進行協商。

Q6我需要換新手機,才能使用4G的服務嗎?

答:目前台灣市面販售的智慧型手機,僅有一成機種可支援4G功能,且多為高階機種,像蘋果推出的iPhone 5S、5C、三星最新機種Note 3與S4、宏達電One max、諾基亞的Lumia系列手機、華碩PadFone系列等,都可支援4G上網功能。

但是,如果你的手機支援4G功能,也不代表一定就能使用4G的服務。原因在於:4G頻段共有三種,分成一八○○兆赫、九○○兆赫與七○○兆赫,要注意你選擇的服務商提供的究竟是何種頻段。以蘋果新推出的iPhone 5S為例,目前只與一八○○兆赫與九○○兆赫的頻段相符,換句話說,如果你的電信商只能提供七○○兆赫的頻段,如亞太電信,未來可能就無法與iPhone 5S相容,須審慎選用電信商。

不過消費者也無須過度擔心,業者分析,目前鴻海旗下的國碁,拿下七○○兆赫的頻段,鴻海有可能會去說服蘋果,在下一代iPhone設計增加七○○兆赫的頻段相容性,以讓iPhone適用於4G的所有頻譜。

Q7.未來一年手機合約將到期的人,是否要馬上續約?

答:想在第一時間享受4G服務的消費者,如果手邊電信合約即將到期,先別急著續約,建議等到明年底4G業者相繼開台後,再參酌本身需求,向上升級成4G。

屆時,業者勢必會推出各項綁約資費方案,支援4G的機種也會更多,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

Q8.4G與3G生活有什麼不同嗎?

答:對消費者來說,4G的最大意義就在於行動上網速度將比3G更快。

在上網速度大幅提升下,能夠提供的服務就增加許多,尤其在消費者最常使用的娛樂影音服務,將會有長足的改變。

以下載一部五○○MB的影片為例,過去用3G下載,最快也要約十六分鐘,但若用4G下載,只需六分鐘便可下載完畢。

如果消費者想用PPS、YouTube、土豆網等軟體收看線上串流影片,過去在3G時代,你可能得要等上一到五分鐘不等時間作為緩衝,準備爆米花再回到螢幕前,可能時間都還綽綽有餘。但4G的高速網路,讓你看線上串流影片時,不用再「等等等等」,幾乎點下連結那刻,影片就會開始播放。

4G網路速度變快後,影像通話也將成為新應用,目前台灣消費者普遍沒有影像通話的習慣,原因是台灣網路速度無法負擔,4G服務開台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影像通話。

Q9.除了速度快,4G還會有其他3G做不到的新服務體驗嗎?

答:傳輸速度快,勢必就有更多新的生活應用產生。

舉例來說,蘋果獨有的Siri功能,已發展出車用版本,只要輕按方向盤旁的一個鍵,就可與Siri進行對話,享受其智慧語音服務。傳輸速度越快,這項服務就更方便。

另外,網路金融服務如網購的便利性會大幅提升,皇后資訊莊店長形容,3G網路速度慢,用手機開網頁都需要等,對於需要層層關卡選擇與線上刷卡連線的網路購物,一點也不方便。但4G時代後,手機上網購物的速度,可能比家中的寬頻固網還快,大大提升消費者用手機購物的需求。

醫療方面,也預期會有極大突破,未來透過4G網路,遠端醫療照護不再是夢想,醫師可以透過網路幫病人看病,及時掌握病人的日常病情,慢性病者可以把血壓計、血糖計等檢測數據,經由4G網路上傳到雲端健康管理平台;甚至是意外事故發生後,救護車上的病人,可以透過視訊即時會診,加強醫療的效率。

就連交通設施,也都有機會進一步升級,像是交通號誌管控雲端化,警察在路口控制號誌的畫面,有可能成絕響。企業雲端應用也會越來越多元,正式將台灣帶往「海量資料(Big Data)」新時代。

4G新時代來臨

醫療 透過遠端醫療,病患可得到更即時完善的照護,例如慢性病者透過檢測工具(血壓計、血糖計)得到的數據,經4G網路上傳至雲端健康管理平台,讓醫護人員精確控管患者病情。

金融 未來,手機行動購物將更方便,可以透過健全的系統平台及高速網路,迅速完成交易,企業也能進一步對消費者進行分析,提供客製化的服務。

交通 從車輛油電查詢、雲端影音播放、行車紀錄上傳雲端、即時路況取得到視訊會議等功能;政府部門可透過雲端控制交通號誌,省去現有人力的手動控制;客運業者也可即時監控司機駕駛狀況,做有效率管理。

智慧家庭 遠端監控,每一個家庭都可使用App,讀取家中的安全資訊,即時偵測家電的開關次數、用電量等,還有門禁控制、漏水偵測、關閉水源等多種應用。

娛樂 有了4G高速網路加持,手機遊戲可以玩高解析度、大型的遊戲;觀看網路串流影片像PPS或YouTube都能擺脫等待的陰影;下載音樂和上傳照片,也將在幾秒內完成。

整理:楊政諭、賴若函、辛曉昀

撰文‧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420

港股風雲之一:江湖勢力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26290825
香港市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我想大家在剛玩港股的時候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進入香港市場可能是因為某個A股市場沒有的標的,或者是因為聽到了一些什麼消息而進行所謂的衝動投資,不管是哪種原因,碼哥認為先瞭解這個市場的歷史和一些特點是很有必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碼哥認為一個地區的文化背景決定著一個地區的市場特性。

香港市場的歷史其實很多電影裡面都有過普及,《大時代》、《竊聽風雲2》都有,其實在90年代之前就是本地幫和英國幫之間的天下,之後由於內地經濟的崛起,包括內地國企和紅籌企業到香港上市,因此中國經濟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力在與日俱增,但總體看是三分天下。就市場影響來看,香港本地的經濟和政策在整體市場的影響力上佔一小部分,目前外圍經濟,從美國到亞太佔大部分影響力,內地大陸的影響力佔第二大部分(當然有時候一些突發事件下,國內經濟可能會佔影響的主導),所以這個市場指數要考慮的因素會很多,波動也較大。除去1997年的記憶外,在2008年香港市場內外受擠,其跌幅也是較大的。這三大勢力構成了香港市場的江湖派別,香港市場的江湖跟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發哥、劉天王、伊面的電影一樣讓人覺得印象深刻且鮮明。

說到市場構成,其實碼哥特別不同意一個觀點,即認為香港市場比A股市場更「三公」。首先,港股市場的小散是最無助的,根本沒有A股那麼多豐富的資訊,不說別的,早年間看個行情都是要收費的,現在因為內地炒港股的多了,越來越多的免費即時行情出現了,原來還真是悲催,內地行情軟件中資訊豐富的F10那本地小散更是沒有,就連現在wind的港股資訊也是由收費的「經濟通」提供,要不交費還真無法閱讀了,在這種環境下其實小散判斷市場方面天然有弱勢。所以這麼多年,港劇中的小散形象沒有啥大變化過,買股票跟買馬買彩票屬於同一種類型,其思想的核心也在於運氣和賭,國內我們的監管當局還像模像樣的苦口婆心地讓券商進行投資者教育,而香港的監管當局似乎都只讓市場去教育投資者。

另一方面,大機構的優勢就很大了,他們有天然的資訊優勢,還有心理優勢。不說別的,那些外資大行的金字招牌雖說這些年折了不少面子,但是說到底還是被大眾所仰視,這就是心理優勢——誰讓拿著高薪,一直處於階層上端呢。這些年碼哥每次去香港經過中環看到那些雷曼的苦主們在抗議,還是心生同情,不為別的,就是覺得散戶們在外資大行面前太過渺小,他們掌握著市場的話語權。說回市場,這點更明顯,只要外資大行一個報告,對市場或者對個股的影響是很大的,而小散們只有跟隨。當年比亞迪要轉型搞汽車,外資大行一個報告就能把它給打沉,而當2008年傳來巴菲特入股的消息,外資大行也能把它捧上天,翻云覆雨,無出其右。

另一個影響力很大的勢力是本地財團,那些富豪們的舉動就是市場的風向標。話說當年「四叔」在2006年到2007年時不時出來號令市場,兼職股評,而2008年看錯大勢後就不再說話,當然這只是一供媒體娛樂的表面現象,最主要的是他們的頭馬公司在權重股中佔比都較大,所以其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這種影響力之下,本地財團除了跟外資大行相互配合外,自己也有不少自留地。他們閒暇時玩一下小票,玩一下併購就更能體現香港特色了,即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李二公子當年的電訊盈科、何三少的新濠國際等均是很好的案例,這裡個中故事,碼哥以後再表。總之,他們和外資大行基本牢牢控制著市場的話語權。

當然,現在國內第三勢力也在崛起。隨著央企不斷在香港上市以及內地炒港股人越來越多,過江龍資金也經常鬧一下香江,尤其是2007年,香港市場的爆棚不能不說沒有內地資金的功勞。內地正規軍在97之前曾上演紅籌股的狂潮,但之後97年大傷元氣,不過進入新世紀民間勢力進入市場,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激活了很多香港的小票。其實香港市場很多小票大行是不關注的,倒不是因為研究員沒精力,主要是很多買方是全球基金,亞太地區在其組合配置中比例不高,在這種限制下,要配置的話一般出於流動性和安全性考慮,一般就直接配置那些權重大票或者是市場公認的藍籌品種,讓他們費勁去配成長股,那其實吃力不討好(現在也有一部分外資基金開始轉向,但都是中小基金)。而內地資金則不然,出於對本地企業的瞭解和研究,再加上較為激進的投資理念——比較A股而言,的確很多香港小票是很便宜了,在第一第二勢力沒有關注的區域有了自己的勢力,這些年那些翻倍的小票比比皆是,碼哥在後面也會跟大家聊幾個經典案例。

總之,香港市場更像《古惑仔》裡面的江湖,有那麼一段時間,碼哥很愛看港報的市場雜談,瞭解市場八卦同時也在瞭解市場動向,下一講中,我會跟大家聊聊這幾股勢力的打法和特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28

港股風雲之二:左右逢源 12碼

來源: http://xueqiu.com/1722423554/26399396

港股風雲之二:左右逢源上一講碼哥跟大家交流了一下碼哥眼中的香港市場,這一講碼哥又要倒一點幹貨了,跟大家聊聊在港股市場中的幾種盈利模式。既然把港股市場看成三大派別的市場,那麽在這個市場上你學會左右逢源那是必須的,這幾種盈利模式談的就是這個,你必須學會要和各種勢力的人打交道。說到這里,碼哥覺得不少人總是從自身出發談了很多各種各樣的理念,這個本沒有錯,但是了解你的對手,尊重當地的市場文化也是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切莫總把自己放在市場中心的地位。1、相互映射模式。隨著A股的日益開放,它跟美股跟港股的互動頻繁起來了,因此所謂的兩個市場之間的聯動效應也是很明顯的。比如當初A股的富瑞特裝跟港股的中集安瑞科之間的互動就很明顯,如果有心的朋友肯定坐等收錢。這個模式看似簡單,但實則是要把握好行業規律。再比如今年以來的光伏行業,國內和美股和港股的互動也是很明顯的,就算你沒買到順風光電,買到漲得少的保利協鑫畢竟也是賺錢的。在這個模式下,三大勢力中的外資大行是對此樂此不疲,去年到今年頁巖氣三雄的安東、華油和宏華都沒少他們的影子。當然,國內的資金更是有跨市場的優勢,以前這種相互映射至少要半年才會反映,現在是越來越快了。碼友不禁要問,最近可否有相互映射的品種?碼哥覺得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你只需要去看看國內現在在炒啥就可以了,炒軍工的話,就去香港市場找相應的標的;炒上海國企改革的話也一樣,當然這種映射的主題不能是一個短期的主題,短期的東西就沒那麽好體現了。2、趨勢性行業炒作的模式。自從碼哥踏足香港市場,碼哥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幾乎每年香港市場都有群炒某個行業主題的機會,今年最風光的除了跟國內一樣的TMT行業外,賭業股也是非常不錯的,這次炒作賭業股跟2005年不同,當年是很暴力,今年是細水長流。這種行業趨勢的炒作肯定少不了本地財團的影子。碼哥有這麽一個心得,即如果一個行業起來的話,本地財團一定會配合資金炒起,而實現的途徑很多時間就是靠借殼重組炒細價股,而這種配合流行時尚的細價股炒作又可以反過來證明這個行業確實火爆。這里的例子很多,僅舉當年蒙古能源的例子。07年初正是大宗商品最火爆的時候,本地某財團集合了國內資源大炒0276,這個當年的毫股如坐火箭一般,最高炒到將近20,其間不斷地增發集資,講了一個非常美好的蒙古能源的故事,再看看現在,終究塵歸塵土歸土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股價還是有暴利機會的,就看你如何判斷了。這是很極端的例子,除此之外,其實把握行業趨勢機會,我以為是很好的盈利模式,比如去年的油服行業,比如鐵路設備行業,比如光伏行業等。那明年的行業趨勢是什麽,碼哥根據現有的統計來看,覺得互聯網彩票行業隱約有戲。3、投資泛消費股的模式。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香港的投資者就是喜歡泛消費類股,他們會給予消費股更高的估值溢價,而對於工業類股,哪怕十倍PE股都嫌貴,這是市場結構所致,所以有時候碼友們去看港股千萬別覺得幾倍PE的就覺得有機會,一定要看清對象。消費股情結可以從很多例子體現,比如恒安國際,從上市至今,差不多100倍了,蒙牛那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暴跌沒多久後來又漲回去了也是一例;近的來說,合生元,美即控股,翠華一個個都龍精虎猛的,碼哥曾經因為成交量的原因而放棄的稻香控股都一直慢牛而上......所以說,消費股不敗應該是一種模式,只要你能忍。碼哥一個朋友手握中國玉米油三年了,今年終於眉開眼笑,只要你有耐心,這種模式也還是不錯的,當然前提是你要了解一點行業趨勢和公司經營,碼哥另一個朋友就是奇葩,一個博士蛙,一個福記,兩個都是消費股,兩個都太坑爹,對於這樣的消費股組合,碼哥只能怪他沒去買***了。當然世上沒有萬能的秘笈,這幾種模式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種思路而已,在現實當中這幾種模式也有一些失敗的案例,除了上述的那位朋友的案例以外,其實也有不少大佬們鎩羽的案例,這個留待以後細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82

風雲人物:王維基無限復活

2013-12-26  NM
 
 

 

一九七九年,維港兩岸電視機播着《獅子山下》。十七歲的王維基,以高考1A2B3C成績準備由九龍城民生書院跳到中大。畢業前,同學製作紀念冊,如此描述王維基:「此人甚熱衷於工作,做事認真有衝勁,常常達無我,無人之境界,可惜怕孭鑊。是一個很好的雜務員,也是校中響噹噹的大人物,是現代的『趙高』。為人很有才幹,可惜付出能力之外,總希望能得回一些名與利。但不失為機智、聰明,現實世界中甚有前途。」旁邊配了一張王維基跟人拗手瓜的相。趙高是成語故事「指鹿為馬」的主角,王維基的老同學說,他細細個就跟趙高一樣,有將死拗翻生的求變本領。同學說他愛名利,王維基的確由細到大都諗住賺錢,搵銀之道就是一個「變」字。由中學搞補習社、大學走水貨書、廿七歲做IBM Top Sales年薪過百萬元、移民後又回流搞長途電話,三十五歲做上市公司主席、再由寬頻走入電視的花花世界,王維基從來都不滿足。九二年返香港,王維基到車公廟,求得八十七號上籤。解籤佬話過:「你要面對比你大千百倍的敵人,不過,十年後,對手將如強秦一樣,隨歷史消逝。」王維基記住這支籤,在人心惶惶的香港後過渡期,憑一招「睇餸食飯搵路行」將巨敵殺得片甲不留,而且,唔單止十年更一直行到二○一三年……然後他重重地跌了一跤,但他知道,只要「搵位走」就無有怕,這是他的強項,也是香港人由來已久搵啖飯食的特質。結果,新一年來臨前,王維基親自示範,如何將香港人見招拆招的本色,變成擊破梁振英的最佳武器。王維基體內有無限復活的基因,因為,他是香港人。五十二歲的王維基,由六十年代至今的歷史巨浪中不斷走位為求上位。由細到大,他都沒有爭取民主的宏大夢想,我們不會見他出席六四燭光晚會、也不知道他對普選的立場。他雖然做過浙江政協,但到今天仍然手握一本加拿大護照。所謂魔童,只是個識變通的地道香港仔。

七十年代他是王維

一九六一年王維基在贊育醫院出世,七十年代家住紅磡信用街首利大廈靚洋樓,是其母七○年以四萬七千元買入。王爸爸行船是上海人,王維基到今天仍不知道自己個名有何意思,但就遺傳了上海人的認叻特質。他小時在街坊名校民生讀幼稚園,六七暴動時九龍城區遍地「菠蘿」,王媽媽擔心便將兒子轉校到何文田培正中文小學。後來土製炸彈被掃走,王媽媽希望兒子讀好英文,於是在王維基升小六時又將他轉回民生。民生不是拔萃喇沙,校園無有錢公子哥兒,他們是穿人字拖,在滿布魚骨天線的舊樓天台,仰望過飛機翱翔、盼望天空海闊的基層小子。民生歷年出過的名校友包括:指揮女將葉詠詩、中電公關阿頭莊偉茵、明星就有彭羚、林志美、艾威等。七十年代民生的上課鐘響,王維基走入課室就多多嘢講,成日舉手又膽粗粗問教經濟及公共事務科的關永圻老師(邵善波中學同學、前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關Sir,你係咪追緊Miss X呀?」關Sir到今日仍記得呢個多口仔。口水仔畢業前,關Sir在他的紀念冊留言:「要問自己到底想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想想要為這個世界建造些什麼。」關Sir到今天仍記得:「我當年覺得佢有好多諗頭,係會抓緊機會的典型香港式叻仔,但我覺得佢無乜目標、無乜方向。」

王維基的班主任則贈他四個字:「戒驕、戒躁」,同班同學蕭潮順(黃霑生前拍檔、前無綫監製)聽到就笑。蕭仔記得,王維基細細個已經係校內風頭躉,唔係因為讀書特別醒或者溝女戰績彪炳,而係靠把口、寸寸貢一副招積相令同學記得,「大家都覺得佢醒目、有腦。同學個個叫佢王維——琴棋書畫都精的唐代詩人啊,作嘢得,橋又得。」蕭仔與王維都因為生得細粒被人叫孱仔(王維基身高五呎六),但佢兩個話之你點都要踢波,做唔成波牛都唔可以衰俾人睇。「某年,學校話唔准打橋牌,王維就大大聲問點解來挑戰老師。死纏爛打兩個月,他最終搞咗個橋牌會又做埋會長。佢乜都唔怕,講嘢又老積,同學都覺得佢成個師爺,似方唐鏡。」蕭仔說,王維在中學做過最出位的事,是十七歲暑假跟兩個同學,在旺角奶路臣街搞了一間有四百名學生的無牌補習社,叫「學聯教育中心」,個名無乜新意,但就賺了四萬元足夠當年買層樓。王維先問垃圾婆借架木頭車,再煮兩大桶漿糊,然後推車由紅磡家走到尖沙咀沿彌敦道貼街招,再洗樓到界限街以南的所有公屋派十萬張宣傳單。「王維仲搵埋學校的英文老師Miss Luk去自己檔補習社教,話反正Miss暑假無嘢做,你話佢去得幾盡。」王維細細個就識得搵錢,如同學所言「好名利」,「係呀,呢個王維,香港仔、醒目仔,最識走位。」「我哋民生出嚟嘅人無含住金鎖匙,都要靠自己雙手向上爬。王維,早就行先過我哋好多步。」

無嘢我係唔得

中學畢業後,王維上中大、蕭仔升浸會,兩人各有各忙無聯絡,至九十年代王維從加拿大回流,重返民生書院的校友聯誼,與蕭仔又再於球場碰頭。蕭仔與黃霑搞製作公司,自己拍過《江山如此多Fun》、張國榮《日落巴黎》特輯等,霑叔叫蕭仔諗諗搞上市,他就捉住當時已經做了上市公司主席的老同學問個究竟,點知王維成盆冷水將他照頭淋:「你唔使諗啦,唔掂呀你,你搞創作,人死咗就乜都無,唔同我,日日有人俾錢我賺。」王維無面俾將蕭仔由頭數到落腳,點知幾年後科網熱,王維就叫蕭仔幫他的城市電訊搞個iChannel,製作有如當今動新聞的Video Magazine,蕭仔找劉德華撐場,又搞噱頭造勢:「我搞鬥曱甴比賽、沙灘偷拍三點式女郎,王維話去馬啦。佢呢個人,唔悶得。」

「王維做寬頻之前已來問我,搞電視好定網絡好?我叫佢千祈唔好搞電視,燒銀紙呀。」王維唔死心,二○○九年出擊投電視牌照前,約了蕭仔在福臨門問意見,蕭仔有碗話碗說搞電視無前途,王維卻看到三色台獨大代表機會在眼前,他要像當日打低電話巨人一樣成功。他,要再變再贏。「當時王維同我講:『邵逸夫都係六十歲先搞無綫啦,而我依家只係五十歲,無嘢我係唔得。』」說罷,王維叫蕭仔看電影《魔球》(Moneyball),講述一隊沒錢沒資源的美國業餘棒球隊,如何靠畢彼特飾演的打不死教練,變成冠軍隊。「佢成世人唔怕輸,因為佢信,有困難,見招拆招就搞得掂。」正如古代詩人王維也是憑機智,被安祿山俘虜後扮啞作詩,才逃過「安史之亂」劫數。

王維基簡歷

年齡1961年12月13日出生,現年52歲家庭上海人;已婚,妻子唐靄玲,育有一子一女學歷1979年︰民生書院中學畢業1985年︰中文大學電子系乙等二級畢業2008年︰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物業王維基夫婦持有︰中半山嘉樂苑低層B室連2個車位 西半山輝煌豪園高層B室妻子唐靄玲持有︰馬鞍山聽濤雅苑1座中層E室總市值︰$1億2,690萬

八十年代踢走愛國戲

一九八○年,維港上空出現香港政局陰霾,王維基由九龍城跳入沙田中大升讀電子系,那是他的第三志願,首選次選是經濟和工商管理但都無佢份,唯有見路就行。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有強烈精英心態要講愛國講社會大事,唔愛國都要扮吓嘢睇愛國電影,偏偏王維基話之你扮都費事扮。他依然被同學叫做王維,百足咁多爪搞學生會負責「群育」聯誼,而當年他的莊員,包括陳健民(佔中三子之一)、何安達(曾蔭權年代的新聞統籌專員)。王維基開學生會時,就開宗明義講到明,他入學生會只求搞好同學福利,國家大事嘛,留番俾大家。「我當時都好奇怪,點解一個無乜政治意識,唔係好理香港前途的人會來搞學生會。」陳健民和何安達,當年分別出任學生會的外務及內務秘書,他們都忙着抗議示威,反對大學部署四年改三年,又開始討論香港去向。而王維基當年讀書以外只想做好一件事——搵錢。那些年,許鞍華《胡越的故事》、徐克《蝶變》揭開了港產片新一頁。陳健民記得,不是文藝青年的王維基也嗅到潮流氣息,跟同窗說:「依家無人睇愛國電影啦,咁老套。」然後二話不說找來一批新浪潮電影,在中大邵逸夫堂播放。當時陳健民和何安達都心想:「得唔得呀?有無人睇呀?」結果大排長龍,王維基替學生會賺了一大筆。陳健民憶述:「王維覺得,學生會唔可以脫離群眾,同學是他的市場。」他深信,市場變了,學生會也要變。中學搞補習社食過翻尋味,王維在大學繼續幫自己搵銀但要搞搞新意思,訂購平價台灣版教科書,再「走水貨」賣給同學來賺差價。而掛住賣書的王維可不是書蟲,他的畢業成績嘛——乙等二級。

不再返大陸

王維基雖然沒有像其他同學般,額頭綁紅巾上街,但原來他廿歲時對中國已有自己的睇法。一九八一年的《中大學生報》,王維基投稿「我懷疑我走錯了地方」,甫開首他便寫道:「四年前,從內地探親回來後,我就再沒有興趣,也沒有想過要再回去,探親也好、遊覽也好,無論如何,也不再去;原因或許是自己忍受不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或許是不願再看見他們這樣的生活。當時,感覺到的只是『討厭』。」王維基又在文中,敍述當年參加「省港大專生交流團」跟中山大學學生交流經歷:「偏偏你談鄧小平,他卻說四人幫如何罪孽深重,你談四個現代化,他卻說文化大革命的禍害。對於過去,他們會酌量談談,對於未來,他們卻沒膽子講了……「我真懷疑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馴服,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至未來的工作崗位,都由國家支配,他們的反應竟可以如此冷漠,如此平靜,默默地承認了這些『必然的規律』。」這篇稿,可能是王維基對中國最有睇法的公開文章。那是改革開放後三年,王維基沒有像其他同學般高舉愛國旗幟,卻直率地抒發了心底對大陸無改變、無進步的不滿。王維基一九八五年中大畢業,即獲電腦巨頭IBM聘用,入職月薪有七千五百元。三年後成為Top Sales年薪過百萬,當時他只有廿七歲。他在跨國公司飛黃騰達,天空的陰霾也漸漸變成黑雲,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跌倒後,開補習社搞電影會走水貨書永遠快人一步的王維基,也搶先向加拿大領事館遞上他的移民申請表,獲批後卻捨不得百萬薪水。

六四後即走

直至八九年六月,王維基這個傑出「Sell屎佬」獲IBM獎勵環遊世界,六四當日他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玩,知道北京開槍立即回港,得知大學同學、時任《亞洲週刊》記者張結鳳,六月三日晚在北京被塑膠子彈所傷而有感受。他說過:「剎那間,我感到開槍鎮壓之類的事,好像忽然與自己距離很近,我覺得很恐怖,於是賤價賣樓、辭職,六四事件後個多月,便離開了香港。」此後,王維基在商場長袖善舞,我們也沒有再聽到他對六四的立場。九七年六月四日,不單維園點起了燭光,原來也是王維基兒子出世的大日子,但他為了籌備公司上市,整日和律師會計師開會,無法親眼看到兒子出世,「世上任何東西都有代價。」中學同學預言王維基追逐名利果真應驗。為了自己盤生意,王維基甚至改變自己,由一個唔關心社會大事的人,變成自由黨黨員,九八年更出選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但當他知道要放棄加拿大國籍時,就寧要楓葉。社會巨浪湧起了是非黑白,我們看不到王維基有他的個人立場,皆因他願意隨時走位、隨時改變。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們聽到王維基搭上國企巨頭中國移動,他亦做過浙江省政協。曾幾何時,他是六四後走都走唔切的香港人,到今天那本楓葉護照仍在他身邊。

九十年代加國Hutchison

與其說王維基創意無限,說他鍾意玩嘢其實更加貼切。王維基跟喬布斯有十萬八千里距離,他甚至未曾創作過一項新產品,但他有個「特異功能」,就係香港仔最叻的食腦,更加玩到出神入化,就算翻兜大家都唔覺唔覺。王維基移民加國後,靈敏的生意嗅覺聞到當地開放電訊市場,加上移民潮下長途電話生意有得做,於是和表哥張子建開公司。翻查加拿大政府記錄,原來九一年九月,王維基在當地開的公司,名為Hutchison-Whampoa Telecommunication(Canada)Inc.。而神通廣大的李嘉誠和黃知道後出手興訟,結果王維基九二年被迫將公司改名City Telecom Inc.。城市電訊這個名,跟當年他的補習社學聯教育中心一樣,都唔見得好特別。開完公司,王維基就看到人心惶惶的香港其實充滿機會,九二年帶着城市電訊個名、帶住加拿大人長途電話回撥的橋回流,成功抗衡老大哥香港電訊殺出血路。回歸後,長途電話市場開放又遇上科網熱,王維基要再贏一仗,決定帶頭打廣告戰。但他是個生意佬唔識度橋,講創意得找個廣告人,結果找上阿西(馮偉賢)。

好cheap好賤

阿西記得,1666將王維基變成「魔童」後,王老闆下令要更加出位的新一輯宣傳——要Draw、易明、顛覆、破格、有幾盡就去到幾盡。阿西眼見同事的橋被王老闆彈到一文不值,抓爆頭之際,突然間讀音樂出身的他靈感到,無無聊聊想起《幪面超人》主題曲,自己填埋詞哼出:「CTI殺價,殺到英美澳加,美國Canada三毫八……」王老闆聽完之後話:「嘩,好cheap、好賤呀。」然後,王老闆哈哈哈,阿西就此搞出個街知巷聞的殺價超人。王維基要食住個勢,殺價超人之後是一系列報紙廣告,大玩食字估價遊戲,阿西諗到畫兩隻鹿一隻追過一隻叫人估,答案係每分鐘「六個六」。王老闆聽罷即刻按計數機:「得喎,我就改個價六個六來就你條橋。」王維基終於憑連串變完又變的出位宣傳成功,去得最盡是影住著短裙女人的「任你上」廣告。當他的生意要由長途電話變成寬頻,他又找來阿西搞搞新意思。這次,已打響名堂的王老闆講明唔再要cheap嘢,搞寬頻是另一個品牌要與別不同、要昇華至有深度有意思,總之無得食老本。阿西又抓爆頭。寬頻的寬,令他想到「人不可以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改變寬度」,諗吓諗吓個腦就出現一句:「生有限,活無限。」然後,他成輯個廣告就變成sell死人——戴安娜王妃、喬宏、德蘭修女、李小龍,再加埋黃家駒首「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其他客人好多顧忌未必接受到,王老闆係一個例外。佢會俾我哋去得好盡、好放、好癲。佢肯變,就係尊重創作。」王維基鍾意玩嘢,因為他知道,有嘢玩,才有機會。上週五,他拿着一個接收器,給大家介紹什麼是流動電視,網民高喊:「嘩,好型呀,佢成個Steve Jobs上身。」而其實那個接收器,淘寶大把。

現在Goodbye燒味飯

步入知命之年的王維基,仍然要變、變、變,唔可以悶、唔可以停,因此搞出香港電視、搞咗部街知巷聞的電視劇《警界線》。但其實王老闆除咗計數之外好多嘢都唔識,向來寸嘴牙擦的他,對住創作人卻要收起棚牙。《警界線》總導演蘇萬聰記得,兩年前收到王維基的挖角電話開出條件:「你嚟到,可以揀自己演員編劇班底、題材任你做。」蘇萬聰在無綫由低做起做足廿年,拍過《刑事偵緝檔案》、《歲月風雲》、《富貴門》等師奶最愛劇集。他每日大喊「開麥拉」的地方其實是間工廠,所謂拍戲,演員選角要視乎珍姐和樂小姐捧邊位阿哥阿姐、劇本又要有收視保證啱師奶口味、更加做到無停手日日開兩組「飛紙仔」趕工。創作?果真如夢一般觸不可及。見完王維基,蘇萬聰不禁問自己:「再喺舊世界做落去又點?」

王維基給他開更高人工(但不願透露王老闆有幾闊綽)更多自由,蘇萬聰決定搏一鋪。點知返新工無耐,王老闆劈頭就對住佢話:「你有廿年經驗又點?如果你唔變,就係負累和包袱。」蘇萬聰即感到陣陣由上而下的壓力。究竟要點變?王老闆開員工大會,叫大家學習美國電視劇拍攝手法,兼又再發揮他「食腦借橋」本色話要買美劇劇本,激起蘇萬聰和一班創作人群起反對,認為唔尊重本土創作,向來寸嘴的王維基,對住一班性格巨星都要舉手投降。但王老闆個性改不了,他要落場睇拍劇,有導演狠心對王老闆say no,蘇萬聰無所謂由他看,結果王維基在片場大叫:「我唔要見到穿崩唔連戲、我唔要劇情無真實感、我一定要你哋盡快拍完交貨。」蘇萬聰暗暗叫救命之際,王老闆又叫蘇萬聰給他看《警界線》的毛片(即未剪輯片段),蘇萬聰又由他看,點知王維基唔識睇睇唔明即發惡大罵他拍得差,蘇萬聰被谷得有氣無定抖。

著agnes b孭Haglofs

《警界線》剪輯好後,王維基再睇片,今次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大讚,然後對蘇萬聰話:「你估我真係信你?我信成績,套戲出街就知輸贏。嗱,你可以唔聽我講,當正自己係杜琪峯話乜都得,但輸咗就入你數。」「王維基成日要變,跟住佢,有好大自由度。」蘇萬聰最記得,有次王老闆話自己想學編劇,叫同事開會傾古仔時俾佢坐入去。「點知班編劇因為唔想大老闆在場有壓力,聯手反抗。然後,我見到佢一個人好謝咁坐喺度,仲問我:『點解佢哋唔肯俾我坐入去?』」「那一刻,我覺得,平日聲大大的王老闆,其實係個幾可愛的凡人。」「我聽聞佢以前管班Sales,又爆粗又飛快勞,剷人完全無面俾。有人話,佢而家謙厚咗好多。」「對住我哋,王維基成個人,都在變。」王維基依然係著西裝、戴Prada粗框黑眼鏡、有司機駕着凌志LS 600載他返工的王老闆,但對住班電視創作人,他現在會著agnes b T恤戴cap帽、又會孭Haglofs背囊,比三十五歲戴金絲眼鏡時更年輕自然。蘇萬聰說,他喜歡替王老闆打工的另一個原因,係唔使日日食燒味飯:「他下令公司的廚師,日日要煮三餸一湯給我們,又規定多菜少肉,外景隨傳隨到。」王維基連手下食乜都要變,魔童,就係咁。

「香港仔」之路

1979年17歲中學畢業,與2名同學在旺角奶路臣街開設補習社「學聯教育中心」,一個暑假賺$4萬

1980﹣85年大學時做「水貨書」生意,替同學訂較平的台灣版書賺取差額。做學生會時又引入新浪潮電影放映會,替學生會賺錢

1985﹣89年任職IBM電腦公司,3年後成為金牌銷售員,27歲年薪過百萬元

1989年六四後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在跳蚤市場賣女裝睡衣,但失敗結業

1990﹣92年創辦ADI System公司售賣個人電腦

1991年與表哥張子建創辦城市電訊,提供長途電話服務

1992年回流香港,成立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城電),經營廉價回撥長途電話業務

1993-98年自由黨創黨黨員,98年退黨。同年打算角逐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因加國國籍不能參選,目前仍持有加拿大護照

1997年城電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35歲的王維基(中)出任上市公司主席,得「魔童」稱號

1999年成立香港寬頻;城電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集資淨額約$4.12億,盈科數碼動力認購已擴大股本約8%股權

2008年出任亞洲電視行政總裁,揚言「亞視不做中央台」,但上任12天便被辭退,後來戲劇性地轉任亞視顧問

2008-13年浙江省政協委員

2009年城電向廣管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2011年8月城電租用將軍澳工業邨一幅地皮,預計斥資$6億興建樓面面積30萬平方呎的多媒體創作中心搞電視

2012年4月王維基持有的城電宣布,以$48.7億將香港寬頻及所有電訊業務售予美國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城電獲淨利潤$37億

2012年12月王維基率領188名藝員宣布將新電視台取名為「香港電視」,城電亦改名為「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港視)

2013年10月15日港視不獲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觸發大批市民連日在政總集會及上街抗議

2013年12月20日王維基絕地反擊,宣布斥資$1.57億收購國企龍頭中移動旗下子公司,發展流動電視和網絡電視,明年7月1日啟播。港視曾因不獲發牌而股價插水。復活後,香港電視在美國的股價由拒發牌翌日的US$4.98升至上週五US$6.62;在港股價由$2.03升至$2.32,港視現時市值$18億

後記魔童的秘密

王維基的故事,欠了一個重要人物——他的太太。九三年他回流創辦城市電訊時接受《翡翠周刊》訪問,提及其妻會陪他香港加拿大兩邊飛,體會到成功人士背後有個女人的重要。此後他的訪問都鮮有提及妻子。記者想知王維基的愛情故事,但魔童公關只回覆一句:「對不起,王先生不想談私人事。」記者唯有從公開資料入手。九○年,王維基從加拿大回港結婚,妻子原來叫唐靄玲,比他小五歲,結婚時是行政秘書。唐靄玲(Helen)現在是IT人,主理Domain Extremes Inc.(DNME)旗下網站「香江食評」。DNME ○六年在美國成立,業務是開發營運互聯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顧客集中在香港和大中華區,旗下兩個網站圍繞吃喝玩樂,其中唐靄玲的「香江食評」專點評香港特色餐廳。唐靄玲畢業於九龍塘德雅中學,曾是風紀隊長(Head Prefect),現為母校舊生會主席。她去年競選校董會的政綱,沒有提及丈夫是王維基,也沒有提到香港電視,只說自己有份創辦一間上市公司。記者曾經到唐靄玲的公司但找不到她,於是拿着她政綱上的照片向王維基公關求證。今次的答案係:「對,這是王太,但王生問,可唔可以唔出?」王生,《壹週刊》同你一樣都搏到盡,而記者其實仲有好多嘢想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60

對沖基金風雲錄 黑暗時代

http://xueqiu.com/9755618618/26819099
幾年前看過《對沖基金風雲錄》,最近看完風雲錄2,寫的同樣精彩,強烈推薦!
這是一個典型的屌絲逆襲女神,窮小子勇闖華爾街的故事。只用三年時間從一貧如洗到有3億美金身家,再回到只剩幾百萬美金,但生活已經回不到過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個故事對投資有什麼啟示呢?我體會如下:
1.沒有任何一種投資策略是永遠有效的。
書中採用的投資策略是買多績優股,拋空垃圾股,保持較低的淨倉位。並且是在股價發生拐點時才操作。看起來這種策略是絕對真理,實際上也有效了很長一段時間,使主人公大賺特賺,但正如阿斯內斯所說,沒有永遠有效的投資策略,一旦一個投資策略被太多人知道和應用,風險是策略自身。比如,由於某個採用同樣策略的基金要減倉,它必然要賣掉績優股,平倉垃圾股,就導致績優股下跌,垃圾股猛漲,導致其他同樣策略的基金二邊挨耳光,淨值大幅下跌,為了防止波動,其他基金也必須採用同樣的減倉策略,進一步導致績優股下跌,垃圾股猛漲,如此正循環,策略就完全失效。
2.永遠不要採用過高槓桿。
上述策略失效導致災難,很大程度是由於採用過高槓桿,海外對沖基金普遍採用5-8倍槓桿,一旦下跌,淨資產會大幅縮水,很快就會讓你的身家歸零。
3.不要把全副身家放在一個籃子裡。
不要因為一個投資策略有效,一個基金給你賺了很多錢,就把全副身家投他身上。也就是說資產配置是最重要的。始終保持一定的現金流,即使投資全部失敗也不至於破產。
雪友GT周,我是表好呸都是牛人,神人,一年賺好幾倍,我是相信他們的。但我更加相信他們的收益不可持續!他們的操作更適合小規模資金搏殺。對大資金操作肯定是災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77

澳門風雲第二季:掮客的黃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766

註:圖片為澳門賭場“威尼斯商人”內景提起賭城澳門,如果你想到的是黑幫火拼,那麽你已經out了,如今的賭場競爭已經不再用手槍了,現在賭場拼的是私人專機、豪車和信貸服務。這是一場令人難過的“戰爭”,因為對手是自己曾經的朋友。一直以來,有一群人活躍在客戶與賭場之間,也就是所謂的掮客,不要小看了這些掮客,他們並不受雇於任何一方,他們有自己的公司,這是一個行業。他們從大陸尋找客戶並一路護送到澳門參與賭博,還為客戶提供無息貸款。如今,賭場也開始向客戶提供貸款,他們想要將掮客擠出這個行業。去年澳門博彩業以452億美元的總收入而傲視全球賭博市場,這一數字幾乎是拉斯維加斯賭博業收入的七倍。而澳門賭場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於高端客戶,這些貴賓大多數是大陸人。來自大陸的客戶一般不會攜帶大量的現金,這是由於中國法律規定在穿越澳門和大陸的邊界時攜帶的現金不能超過20000人民幣(約合3300美元),銀行卡取現限額為每日最高10000元人民幣。這對於那些一擲千金的賭客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在澳門,只有那些拿著100萬美元進賭場的顧客才可以叫貴賓。掮客的一項主要服務就是向這些大陸來的貴賓提供貸款。據來自彭博的數據,掮客去年賺取了130億美元,約占賭場總收入的29%,政府還要征收39%的稅,這樣一來,留給賭場的利潤就相當小了。米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MGM China Holdings Ltd.)的行政總裁Grant Bowie 說,“沒有中介參與的直接貴賓能夠讓我們的利潤得到相當大的提升”。德意誌銀行分析師Karen Tang表示,賭場通常的做法是將貴賓廳租給掮客,而如果由賭場自己來提供全套的賭博服務,賭場的利潤能夠提高10%~15%,有些估計甚至認為利潤能夠提高50%。2000年,外國賭場運營商剛加入澳門賭場時,他們還不了解客戶的情況,只好“屈尊”與掮客合作。通過十多年的運營,他們已經對主要客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客戶有沒有離岸賬戶,在海外有多少資產,一但掌握了這些信息,踢開掮客的日子就不遠了。何鴻燊家族曾控制澳門博彩業長達40年之久,2000年開始,澳門引入了5家新的賭場運營商:金沙中國、米高梅中國、銀河娛樂、永利澳門和新濠博亞,自此,澳門博彩業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如今,澳門除了吸引富人的博彩業外,還有供中產階級消費的購物中心和精彩的表演。澳門目前有35家賭場,更多的賭場、購物中心和賓館還在建設之中。水療中心、音樂會、劇院、高級餐廳和家庭友好的娛樂也為澳門帶來了不少遊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93

7個讓我們相信$Novogen(NVGN)$ 股價將會暴漲的原因 風雲資本

http://xueqiu.com/4292930805/29508795
重點:

-Novogen將在今年下半年為兩種藥提交IND,並且它們有很大幾率通過

-癌症治療技術已經數十年沒有進步,Novogen的突破性技術可能會為根治癌症提供新的方向

-Novogen被很多大的機構投資者青睞,近期利好消息也不斷


如果說你閱讀本文需要15分鐘的話,在你閱讀的這段時間裡,全球將有8位女性被檢測出患有卵巢癌,7個人被測出患有腦癌,285人將死於癌症,486人將被檢測出患有足以威脅生命的癌症。癌症,現在已經成為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威脅,據統計,50%的男性和33%的女性將會在他們一生中患癌,而其中40%的人將在被確診為癌症後活不過5年。

卵巢癌是因癌症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美國大約有14000名女性死於卵巢癌。全球範圍內,每年新增卵巢癌患者數目高達270000,這僅僅是經過醫生診斷、有相關記錄得出的數據。卵巢癌的病死率一直位居婦科癌症之首,其主要原因是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的病症。等到病人有意識去做檢查時,疾病大多已經發展至後期甚至是晚期,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一旦癌症細胞從卵巢擴散至腹腔,醫生基本上不可能通過手術方式將其完全去除,因為癌症細胞可以躲藏在紛繁錯雜的腹腔器官周圍。接下來的發展將會是癌症細胞通過血液進一步擴散至其它器官,例如肝臟和肺臟。著名電影明星安吉麗娜茱莉的母親就死於卵巢癌。目前,對卵巢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儘可能多的癌變組織,當然這也同樣適用其它所有癌症。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卵巢癌的診斷往往是在其發病後期,這時外科手術已經無法完全切除癌變組織。因此,對於無法去除的癌症細胞醫生只能通過化療或放療的手段進行根除。令人失望的是,在過去的30年中,全球範圍內沒有任何一種特效藥能夠顯著改變卵巢癌的病死率。這樣的情況讓卵巢癌登上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由此可見卵巢癌藥物研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一種疾病,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也在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上。這種腫瘤通常是極其惡性的,原因在於大腦中豐富的血管為細胞的快速增殖提供了條件。這也使得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成為最為常見也最為具有侵略性的腦瘤。每年全球大約有240000人被診斷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由於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發生於大腦這個特殊的器官,通過外科手術對其進行治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使是在早期就被發現。這種病的症狀會令病人十分痛苦,包括癲癇、噁心、頭痛以及性格變化和神經功能缺損。據統計,目前這種疾病發病後5年的生存幾率為4.8%,屬於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的另外一個治療難點在於這種腫瘤內包含有多種細胞類型。其中一些細胞對治療的反應很快,並能夠被有效控制,而另一些細胞卻沒有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通常選擇多種療法並用的方式。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作為一種疾病雖然非常致命,但是其在美國影響的人數相對有限(少於200000人),因此被FDA歸類為「罕見疾病」的一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針對這種疾病藥物研發進展緩慢的原因,市場需求不夠大。Novogen作為一家研製癌症藥物的公司,目前正在針對5種癌症進行研發。而Novogen今年即將提交IND的兩個新藥: Trx-1以及Trilexium便是針對這兩種癌症的藥物。我們相信,Novogen是目前市場中少有的股價被大幅度低估的公司之一。我們認為今年將會是Novogen股價開始上漲的起點,下面我們會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家公司: Novogen處於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中

從Decision Resources的研究分析來看,癌症藥物的市場增長速度巨大,預期將在2015年時將會達到510億美元,而在2008年時,這個市場為250億美元。另外,分析指出,在2008年的時候,癌症藥物市場主要由Roche/Genentech, Novartis以及Bristol-MyersSquibb幾家領頭公司瓜分。但是近年來這個市場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更多的公司以及產品躋身搶佔一席之地。Clinical Pipeline的分析師指出,目前有142家公司正在研發癌症藥物。更詳細的來說,單單卵巢癌市場將在2022年達到16億美元。

Novogen被眾多機構性投資者青睞

散戶對NVGN存在的比較大的顧慮除了她較小的市值和不確定的前景外,非常重要的一點NVGN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實驗室,似乎沒有機構性買家為他護盤。在雅虎財經上顯示NVGN機構持有率不到2%。其實不然。首先,我們團隊相信公司本身是在意股價的,並不一味的只是研究藥品,因為公司歷史上都是通過股市融資的,並且數目相當龐大。另外,NVGN並不缺乏著名的機構性買家投資。在最新公佈的SEC文件13D中,公司就公佈了著名的Oppenheimer基金持有了6.11%的股份。另外著名的股東包括了Josiah T. Austin, El Coronado Holdings,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和AndrewHeaton博士。這些投資者這都是在醫藥領域資深的投資者。這對NVGN的散戶投資者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更有趣的是,NVGN還有大量在資產表之外的融資。最有名的可能是去年資深資金HudsonBay Capital Management全部在未來2年內給NVGN投資5百萬美金的可轉換債券,按照現在公司24.55M的市值算當Hudson Bay全部轉換成公司股票後,將持有20%左右的公司份額。
查看原图

上圖為三月底最新更新的Hudson Bay最大的6個投資品,可以看出第一,5M對Hudson來說已經並不是小數目隨便賭賭;第二,Hudson總體來說還是挑選以大市值低估值的企業。重金押寶NVGN實在是能看出基金對公司的信心。


除此以外,負責NVGN的Trx-1研發的Gil Mor教授也因為他在卵巢癌研究方面的貢獻,得到了美國聯邦政府5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贊助。這在大學的實驗室級別來說是天文級數字。要知道,美國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Institute)在2013年總共給出的研究資助預算是5billions,而這些將會用到十多種不同癌症的研究上,比如2012年,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全美最普遍的十種癌症中,甲狀腺癌的研發12年僅僅收到16.5Millions美金資助,而卵巢癌不在前十之列,Gil Mor教授的研究室卻得到了5millions的資助,我們可以得出結論,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肯定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查看原图
Novogen的新藥將十分有可能通過IND經過18年的研發,Novogen的苯並吡喃藥物技術已經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最新一代的苯並吡喃藥物被稱為「超級苯並吡喃」,它們同屬一個化合物家族,作用於細胞膜上不正常的質子移動。超級苯並吡喃的作用效果通常情況下達到上一代藥物的20到50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藥物對癌症幹細胞及癌症體細胞的殺傷具有同等效力,因此為癌症藥物研發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復發。一般情況下癌症細胞對初期治療非常敏感,經過一到兩輪的放療或化療之後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很多癌症在治療停止以後又不可避免的復發。醫學界對此的普遍解釋為放療和化療不能殺死癌症幹細胞,而癌症幹細胞是癌症復發的最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治療不但不能殺死癌症細胞,反而對具有抗藥性的癌症細胞起到了選擇的作用。因此復發的癌症通常更具有侵略性並對後續治療產生極強的抗性。這也使得醫學界認為治療癌症的關鍵在於殺死癌症幹細胞。

癌症治療的另外一個重大挑戰是病人基因型的多樣性。科學研究發現,同一種類的癌症很多時候是由不同的基因突變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用於治療某一種癌症的藥物對不同的病人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效果。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抗癌藥物都無法識別個體病人的基因型,導致無效治療甚至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研發出可以識別個體病人基因型,並對癌症細胞進行殺傷的藥物將會使癌症治療更加精準有效。這也是「個體醫療」概念的核心所在。

Novogen公司「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兩個新星藥物Trilexium和Trx-1為癌症治療重燃希望。科學家在前期實驗研究中發現,這兩種藥物能有效殺死各種級別的癌症細胞,包括癌症幹細胞和癌症體細胞。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類具有同時抗擊癌症幹細胞及體細胞效用的藥物。科學研究顯示,卵巢癌幹細胞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幹細胞對Trilexium和Trx-1的處理及其敏感,而它們對市場上現有的標準抗癌藥物如Paclitaxel和Carboplatin卻沒有反應。Novogen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最近的一次研究進展更新中提到,Trx-1在一個非常嚴格的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這個實驗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Mor教授設計,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從卵巢癌病人體內提取癌症細胞,然後將其注射進實驗動物的腹腔。經過簡單培養後,再用Trx-1和對照藥物治療實驗動物。結果顯示,Trx-1成功地抑制了癌症細胞的生長,而其它對照藥物沒有任何效果。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結果!因為很少有藥物在研發初期的實驗室測試中就能展現出比市場同類藥物高得多的效力。

除此之外,Trilexium和Trx-1還顯示出能夠識別個體疾病基因突變類型的能力。還原型輔酶(NADH)的一個突變體tNOX僅僅發現於癌症細胞中,而研究發現Trilexium和Trx-1可以有效的識別它。對這個突變體的作用會導致癌症細胞程序性死亡,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影響。這使得Novogen公司可以通過改變「超級苯並吡喃」家族藥物的結構從而識別更多的基因突變體,讓特定突變導致的癌症有特定的藥物進行治療。Novogen公司的這項技術也許會對個體癌症治療產生革命性影響。

Novogen公司對2014年設定的目標是向FDA提交Trilexium和Trx-1的IND(新藥研發)申請。這兩種藥物分別針對卵巢癌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公司的最新更新顯示Trx-7這種藥對黑素瘤和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因此Trx-7也可能被提交IND申請。我們對這幾種藥物通過FDA的IND申請非常樂觀。首先,這些藥物作為「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成員,和市場上現有抗癌藥物的作用機理不同,會給30年無進展的抗癌藥物市場帶來新的生氣。另外,這些化合物是目前僅有的對癌症幹細胞有殺傷效力的藥物,這有可能讓癌症治療發生根本上的改變。

現在買Novogen是最好的時機

          從上文可以瞭解,FDA十分有可能會批准Novogen的IND申請,並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作為藥物剛進入臨床階段的公司,股價的反應會十分的迅猛。從很多其他醫藥公司上我們可以證明這一點。

·              FDA 在2012年8月7日批准了TherapeuticsMD,INC(NYSE:TXMD)的IND申請,股價受此消息影響從2.21最高上漲至9.01,400%的漲幅。

·              FDA在2013年10月7日接受了LigandPharma (Nasdaq: LGND)對於2類糖尿病藥品的IND申請,股價從49.98上漲至最高80.42,64.2%的漲幅。

·              今年2月13日,FDA批准了Regado Biosciences, INC (Nasdaq: RGDO)的GEF2藥物IND申請,股價上漲140%。從5.88最高上漲至14.10。

因此臨近的IND批准很有可能會成為Novogen近期股價飆漲的催化劑。



Novogen很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合作的對象

Novogen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在這個領域的專注度使得近期兩個候選藥品Trilexium和Trx-1通過IND的概率十分高。公司目前運行十分輕鬆,擁有有足夠的能力去研發這些藥物,它在擁有5百萬美金左右充沛的現金流的同時沒有任何債務。然而,重視長期發展而沒那麼在意短期股價表現的Novogen因此的市值十分小,只有2千4百萬美金。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Novogen的藥品通過IND,Novogen在這種估值下,很有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者合作的對象。很多大公司會收購這些在有發展空間的醫藥公司(不論大小)用來豐富自己公司的產品線。Novogen同時也很可能會有很多潛在合作夥伴願意與其一起發展這個領域的產品。在過去,有很多如Novogen這種重點研發卵巢癌藥品的醫藥公司被以很高的溢價併購或者進行合作。

比如醫藥行業的巨頭輝瑞製藥一直在尋找卵巢癌製藥公司等能夠潛在併購的對象,當然收購對象的規模從小到大都有。比如最近,輝瑞製藥在試圖收購英國的製藥公司阿斯利康,一家側重於肺癌和卵巢癌製藥的公司。儘管輝瑞開出的106B 美金的收購(10%的溢價)要約目前還沒有被接受,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製藥巨頭對於卵巢癌製藥領域的關注,那麼如果Novogen的產品進入IND並且證明足夠優秀,Novogen的價格對於醫藥巨頭來說是九牛一毛。

阿斯利康是一家十分成熟的公司,因此收購他給出的溢價空間並不值得參考。一些中小板塊的公司經常能夠得到更高的溢價空間。正在研發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藥品的美國公司Astex Pharmaceuticals(Nasdaq:ASTX)被日本製藥公司Otsuka Holdings Co以9億美金,48%的溢價收購。很多大公司面臨著專利過期等情況,因此他們需要收購小的醫藥公司尋找新的利潤來源。再比如,為了增加產品線,另一家日本製藥公司Eisai以3億美金收購了製藥公司Morphotek,一家處於研究卵巢癌Phase 2階段的公司。這些研發卵巢癌,也就是Novogen目前在著力開發的領域的公司都被以相對較高的溢價收購,這不僅給股東帶來了很高的回報,並且給公司藥品帶來了持續開發的生命力。

當然,Novogen也很有可能會有商業合作夥伴幫助其藥品進入市場,這對於其股價會起到很重要的催化作用。比如默克公司以十億美金收購了Endocyte(Nasdaq: ECYT)公司治療晚期卵巢癌藥物的全球經營權,1.2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承諾在得到里程碑式成功後支付剩下的8.8億美元。該公司可以同時在美國推銷並且分享美國銷售的利潤提成。受到這個消息影響,公司股價從7.62美元最高漲到了28.17美元。但是,由於該藥最後trial沒有通過FDA,股價暴跌回到了7美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默克公司的合作資金大大超過了Endocyte當時的2億美金左右的市值,儘管當時公司還在藥物研發階段。因此,Novogen的藥物在通過IND後很有可能得到市場關注,並且合作夥伴可能給出很好的條件與其進行合作,這對於股價也會有十分高的促進作用。

以Novogen目前的情況和市值,公司的藥通過IND後,無論是被以高溢價被其他製藥公司收購,或者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概率是十分高的。那麼,無論是以高溢價被收購,或者是得到優秀的合作夥伴,對於股東來說,都會有很高的投資回報。

另外,Novogen對它推出的這些藥物都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現有的大多數治療卵巢癌和腦癌的藥物都已經失去專利保護。那麼,作為一種全新概念治療癌症的藥物,Novogen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投放,將會對現有癌症藥物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另外,腦癌(GBM)作為一種orphandisease, 針對其藥物的研發也受到FDA政策上的照顧。目前最吸引人的政策則是,一旦藥物被FDA批准,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將得到完全保護,這樣的無競爭狀態會持續7年之久。而且,支持藥物研發的企業也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稅收優惠(taxbreaks)。這對Novogen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Novogen擁有業內最優秀的團隊

CEO Dr. Graham Edmund Kelly是Novogen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現在的CEO,他本人在癌症領域做了超過30年的研究工作,經過他指導研究並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超過了30種,可以說是極具經驗。在Dr.Kelly領導下,Novogen的市值曾一度達到5億美金。2007年,Dr. Kelly帶領兩位高管離開了Novogen並創立了Triaxial Pharmaceutical,原因是為了更專心的抗癌並研究有突破性的技術。在2012年, Dr. Kelly帶著全新的技術回歸併擔任CEO一職,而Triaxial的技術平台也成為現今Novogen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他帶領下,相信Novogen會達到並超越原來市值的巔峰。值得一提的是,DrKelly本人患有前列腺癌,而Novogen主推的藥物之一就是治療前列腺癌的,DrKelly曾說: 我曾經進行過化療等治療手段,而現在我通過服用Novogen自己的藥物來治療我的疾病,我的病正在好轉("I had radiology and chemotherapyand then I took it upon myself to treat myself with some of my own drugs. I'min remission.")(加鏈接)可以看出Dr. Kelly對自己公司的藥物十足信任,而這一點是我們認為Novogen比其他公司更能成功的原因,Dr. Kelly對藥物成功的期待不僅僅因為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以及這將是一個有劃時代性的藥物,更有著他對患癌痛苦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Dr. Andrew Heaton (VP, Novogen 北美區CEO) 和 Dr. David Brown (CSO) 都是跟隨了Dr.Kelly超過20年,共同創立了兩個公司並在對藥物研發有著深厚經驗的癌症專家。

在Novogen的director中,Prof Peter Gunning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位。他目前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癌症研究部門的主管,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醫學院也位居全球前30。他在癌症中專攻兒童癌症這一方面,兒童癌症是Novogen主要研究的五個方向之一。他已經研究出一種可以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並且預計在18個月內會進行臨床試驗,這也將成為繼腦癌,卵巢癌進行臨床試驗之後的下一個NVGN股價的催化劑。目前,ProfPeter的治療方法通過試驗已經證明可以很有效的殺死目前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危險的一種兒童癌症—神經母細胞瘤。Prof Peter的豐富工作經驗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是在這個領域最為權威和有經驗的人選,他曾leadershiproles as Chair of the Division of Research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Westmead, Chair of the Westmead Research Hub Executive and Chair, Board ofBio-Link, a company established by the NSW Government to supportcommercialization of biomed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值得一提的是,Novogen是他唯一效力的盈利性藥物研究公司,可以看出他對Novogen以及藥物的信心十分大。

現在我們來看下Novogen在14年即將開始向FDA遞交IND以及人體試驗的兩種藥,Trx-1和Trilexium的研究實力以及負責人。上面我們也已經提及了IND通過的幾率非常巨大,這將是NVGN股價將在今年飛漲的兩大催化劑。

Trx-1的治療對象是卵巢癌患者,Novogen目前與耶魯大學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共同合作開發此藥物,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Gil Mor以及他的實驗室則成為了研發藥物的基地。GilMor教授是在研究卵巢癌方面的權威,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把卵巢癌癌症幹細胞隔離出來的人,他堅持希望找出殺死癌症幹細胞從而根治癌症的方法,他的研究成功使得這種設想變得可能。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Trilexium是Novogen今年准備提交IND的將會用於治療腦癌的一種新藥。而Novogen在13年12月20號向外宣佈,將會以類似與耶魯合作的形式與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合作來進行藥物的研究。Weill醫學院大腦與脊柱中心的主席,創始人以及教授—全球著名的神經病學專家Dr. Philip Stieg恰好是研究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GBM)的專家之一,Dr. Stieg曾連續13年被Castle Connolly評為全美最優秀的醫生之一,他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兩位專家Theodore H. Schwartz, M.D.以及Dr.Susan Pannullo也是專精於研究腦瘤並且在業內十分有名的醫生。他們的實驗室將會很好的幫助Novogen藥物進一步研發,以及進行臨床試驗。Weill醫學院的病人涵蓋所有人種,能夠最好的使得Novogen的藥物能夠得到全面測試。

我們相信,在與這兩家常青藤醫學院的精英合作之後,Novogen的藥物研發項目將會如虎添翼。如果有藥物能夠將這些癌症根治的話,我們相信藥物將會出自Novogen之手。

Novogen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NVGN有非常靚麗的資產負債表。這對投資者來說可謂一顆定心丸,因為太多的醫藥公司是在缺少運營現金這個問題上腰斬。根據CEOKelly博士最新在紐約的演講顯示,現在NVGN擁有五百萬美金(超過市值的1/5),同時沒有任何債務。再加上之前提過的隨時可以調用的HudsonBay在三年裡給NVGN直接準備的五百萬。根據最新的10k顯示,NVGN的capex是2013年250萬, 2012年540萬 以及2011年390萬澳元。考慮到公司穩定的收入和花銷。NVGN有足夠的空間去進一步開發研究。

首先,用行業的p/fcf估值,我們得出公司的終值大概在10億美元左右。折算到今天就是1.37億,或24.77每股,這也是我們給Novogen目前的目標價。

另外,我們來看一下對於Novogen的估值,因為NVGN是一家醫藥公司,常規的總收入增長以及經營收入增長模型不能試用。所以當我們嘗試預測公司的未來收入時,我們需要首先看看市場有多大。

根據粗略統計,每年大概有15萬女性被診斷出卵巢癌,而在這15萬人之中,大概有22000來自美國,7000到8000來自英國,以及60000來自中國。

當今和癌症有關藥物的價格大概在每年5萬到12萬美金之間,我們的模型假設公司年收入在7億5千萬美金,而這個數字是公司的終值。

另外計算自由現金流折算率的時候,我們用的是計算出來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作為前五年的折算率,從第六年開始到第十年折算率逐漸趨向一般的公司(無風險利率+4.5%)
查看原图
關於運營利潤率和再投資率,對應的我們用的是醫藥股行業的20%和1.13。在我們的假設下,自由現金流折算估值模型給出的公司的股權價值大概在15.92億美元。

另外因為從IND到FDA通過大概需要10年時間,所以我們的估值是10年以後的價值。那麼當把其股權價值折算到今天,NVGN在我們的模型下應該值106.87。

以上估值僅限於對於Trx-1,因為根據我們研究Trx-1更有可能通過FDA驗證。如果加上Trilexium 的市場價值,NVGN的估值會更高。

據上所述,在美國大概有20萬病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我們保守估計只有10%的病人有能力支付藥物費用,又因為治療癌症每年花費大概在7萬到15萬美元, Trilexium能給公司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假設這20億分佈在從今年開始10年以後的10年時間裡面,那就是2億美元一年。在折算之後,我們得出Trilexium會給公司整體增加434.8萬的價值,讓其股價到達114.73塊。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Novogen的價值被大幅度低估,在通過IND並且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在Kelly博士的領導下,Novogen將會再創輝煌,而接下來更多的新藥以及進入Phase1之後將會給出的臨床數據也會使得Novogen接下來的股價催化劑不斷。相信目前投資Novogen會是最好的時候,也有著最好的風險回報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63

《風雲人物》他,創立三家公司 都改變人類生活 全世界最聰明腦袋 教你四堂領導課


2014-06-16  TWM  
 

 

一場與天才面對面的七十分鐘,每個人限制發問一個問題,你會想問馬斯克什麼?

我們透過現場第一手觀察,告訴你為什麼他被喻為賈伯斯之後,新一代的創新天才,讓你知道,即使是創新天才如馬斯克,他一定會做的四項基本功是什麼。

撰文‧賴筱凡

「事實上,我的目標是希望大家愛Model S(特斯拉電動車)勝過他們的房子,我認為這是可能的,現在能給人們這樣快樂的產品,已經不多了,而我希望,特斯拉的產品能讓使用者快樂。」馬斯克如是說。

這應該是馬斯克今年股東會簡報內容裡,最令投資者動容的一句話了,沒有夾雜太多利益、獲利考量,馬斯克只是很單純地想讓世界變得更好,讓人們更快樂。這就是馬斯克,一位被喻為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之後,最受矚目的創新天才。

許多股東不計成本,千里迢迢地飛到美國舊金山參加特斯拉股東會。有爸爸帶著年僅十一歲的兒子來朝聖,也有中國投資人親赴現場,為的就是一睹馬斯克的風采。這個與馬斯克面對面的機會,時間僅僅七十分鐘,但已足以窺見馬斯克身為新一代創新天才的魅力。

第一課:別把賺錢當目標,去做夠酷的事他年僅四十三歲,就擁二五二○億元身價,並身兼兩家公司的執行長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一是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一是太空火箭公司SpaceX,第三則是太陽能公司SolarCity。

三家公司做的事都很瘋狂,都想改變人類生活:特斯拉要讓全世界開車都不用再加汽油;SpaceX要將人類送上火星;SolarCity要讓更多人使用乾淨的太陽能源。

南非出生的馬斯克,隨著離婚後的父親來到美國。在史丹佛大學念了兩天博士課程就休學,去追逐他的網路創業夢。

一九九九年三月,馬斯克與朋友共同創辦了網路金流公司X.com(後來改名為PayPal),後來這家公司被全球最大網路交易平台之一的eBay以十五億美元收購,其中一.六五億美元歸給馬斯克,當時,他年僅三十歲。

對於馬斯克來說,他致富得很早,但賺更多錢並不是他的人生目標,做一件夠酷夠瘋狂的事情才是。

「如果有一件是夠重要的,即使其他的人都反對你,你也應該去做。」這是二○一三年馬斯克被《時代》雜誌選為具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時,他親筆寫下這段話,概念很簡單,就是堅持你所相信的事。

近年來,特斯拉靠著兩款電動超跑,成了矽谷耀眼新星,然而,由於馬斯克的顛覆作法,省略汽車經銷商,讓消費者直接對特斯拉下單,惹毛了傳統汽車業裡的人。

從德州、亞利桑那州、維吉尼亞州到紐澤西州,汽車經銷商積極遊說州政府對特斯拉祭出禁賣令。為了這場與汽車經銷商的戰爭,馬斯克去年曾一度淚灑股東會現場。

「汽車經銷商們試著要特斯拉與他們妥協,將特斯拉的電動車交由他們來銷售,但這套模式真的對一家剛起步的汽車公司行得通嗎?如果過去九十年來,這套模式都不利於新車廠,那為什麼特斯拉要這麼做呢?」馬斯克與龐大的汽車舊體系對抗。

一年後證明,不與汽車經銷商妥協,特斯拉仍舊營運得很好,甚至有更多消費者願意買單,時至今日,馬斯克仍如此堅信著他的信仰,而且不因別人的不認同,就去改變。

第二課:哪裡挑戰最大,辦公桌就設哪馬斯克是十足工程師個性的人。他將辦公室直接設在生產線最前端,遇到問題隨時能解決。他曾說,特斯拉在產品升級還有很多問題,哪個環節挑戰最大,他就把辦公桌設在哪。

一名供應商觀察,「內部員工都知道,馬斯克其實給團隊的壓力很大,他是那種遇到問題就要de-bug(除錯)的人。」這些年,特斯拉在產品開發上遇到不少問題。尤其近兩年,他要將年產能從六千輛拉到二.二萬輛,這對馬斯克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今年,更要提升到三.五萬輛。

量產成了馬斯克當前最需解決的問題,可是,他沒有太多遲疑,就拿興建「超級電池廠」來說,即使特斯拉的態度很明確,但合作廠商松下電器還是有疑慮。

「我們每天都和松下開會,一開始松下也不確定,我們設定要讓電池成本縮減三○%的目標是否能達成,但我想,他們現在已被我們給說服了。」馬斯克在股東會上說。

第三課:保持戰鬥狀態,隨時準備走人馬斯克的薪水只有像徵性的一美元,但他擁有二七%的特斯拉股權,其中五三○萬股,是二○一二年特斯拉分紅配給他的。

這五三○萬股是以每股三十一.一七美元,讓馬斯克認購,對照今日特斯拉股價超過兩百美元,市值增加了五.六倍之多,這些分紅股票價值超過十億美元。

但是,這是一筆長達十年的交易,因為在這十年裡,馬斯克都不能執行這個選擇權,除非他達到董事會開出的目標:讓特斯拉的市值增加至四三二億美元,還有順利讓接下來的Model X與第三代車上市。

面對這麼龐大的分紅,馬斯克從未將它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只要他沒辦到董事會對他的要求,龐大分紅他就一點也拿不到,甚至對他來說,一家公司沒有永遠的執行長,而他也不會永遠都是特斯拉的執行長,這一點,打從他進特斯拉的第一天,將原本特斯拉的兩位創辦人踢出去,他就很明白地意識到這一點。

沒有了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會再創奇蹟嗎?「我想會的,當然要看是誰接手了。而且我也不可能永遠當這家公司的CEO,我希望未來我不當CEO以後,特斯拉仍能成長。」馬斯克這麼回答。

第四課:堅守承諾,股東才會相信你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有一項重要的領導特質,那就是堅守他所說的每一句承諾。曾有股東問他,「到底特斯拉的銷量要多大,公司才會賺錢?」當時馬斯克告訴他,大約八千輛左右,後來特斯拉確實賺錢了,就在去年第一季時,短暫獲利一千五百萬美元。

當然,後來狀況又不一樣,特斯拉在拓展市場,又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新車。因此,即使去年特斯拉在全球賣出二.二萬輛車,始終難脫離虧損狀況。

回到這七十分鐘的談話上,儘管公司不賺錢,現場卻沒有一位投資人悲觀以對,相反地,他們對特斯拉的前景很樂觀,「它不只會是下一個『蘋果』,甚至有機會超越『蘋果』,畢竟馬斯克有機會比賈伯斯更好。」說話的是從特斯拉掛牌第一天就投資的資深股東蓋格,他每年都來參加股東會,想聽馬斯克說什麼。

不同於其他公司老闆總在股東會上釋放利多風向球,馬斯克沒有給大家太多獲利的期待,但他要傳達的訊息很清楚:特斯拉的營運很健康,而且走在對的方向上。

去年馬斯克曾在股東會說,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計畫讓全美國的充電站據點又更多了,或許他會考慮,帶著五個兒子,一起開車從舊金山橫越美國到東岸,因為那是他年輕時,與哥哥一起開車回家的路。

今年他不等股東問,自己主動談起這項承諾,「很可惜,孩子們有一些上學的考量,所以沒能完成,但我還是和團隊一起完成這個開電動車橫越美國東、西岸的計畫。」講到這段時,馬斯克掩不住興奮,臉上掛滿笑意。這象徵特斯拉又邁前一步,開電動車不再需要擔心半途沒電。

短短七十分鐘報告,讓人看見馬斯克腦中勾勒的藍圖,我們也從中學到他企圖改變世界的四堂領導學。在已經沒有賈伯斯的時代,所幸,我們還有馬斯克這個全球最創新的腦袋,能為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馬斯克(Elon Musk)

出生:1971年

現職:特斯拉執行長

經歷:SpaceX執行長、PayPal創辦人、SolarCity董事長學歷: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史丹佛大學物理研究所肄業家庭:已婚,育有五子

馬斯克大事紀

1999年 第一次創業。成立網路金融服務公司X.com 2000年 X.com改名為PayPal 2002年 創立SpaceX(火箭公司);eBay購併PayPal,個人得1.65億美元2004年 入股特斯拉,並且擔任執行長與產品建構師2006年 投資SolarCity,並且擔任SolarCity董事長2012年 SpaceX成功地將太空飛船送向國際太空站,開啟太空私營化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3

竊聽風雲前傳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2.html
這天筆者路過新界東某燒烤場和檔主大飛成閒聊,原來這片慘淡經營的燒烤場在三十年前龍獅旗飄揚的美好時代已經被香港四大地產霸權之一落了釘。大飛成向筆者訴苦,話自已間別墅的車場泊了十部以百萬計名車,每次出車時都非常麻煩。作為所謂的三大環球金融中心,在香港真正識揾錢又叻的人奇實不是在中環行走的金融老千或Wolf of Wyndham Street,而是好像大飛成這些外表如『竊聽風雲3』中的陸金強在經濟實體中默默耕耘的「實幹」之徒。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共匪改革開放之初不少港英精英仍昧於事頭婆仍是日不落帝國的時代,大飛成已經經營中港左呔車貿易。當年大飛成和他的村民號稱成家班,同時兼任物流業務用大飛把左呔車運上中國。當年事頭婆的無敵皇家海軍多次利用海空軍配合地面跟蹤突撃隊追捕其黨羽。可是當年大飛成當年除了擁有以六部250匹馬力舷外發動機(Outboard Engine)推動的防彈大飛外,還有一隊架生比英軍情報單位更先進的反竊聽反跟蹤支援組。結果事頭婆的無敵皇家海軍舢舨根本砌不蠃這夥成家班。傳聞有次某英軍洋警官竟不自量力想閘大飛成的大飛,結果不但被活活剷死,而成家班恃其防彈快艇的馬力迅速逃進華界。當共匪開設不少中外合資的車廠後,大飛成亦轉型夥同香港四大地產霸權在自己的地頭發展地產業。最近還兼營放數活動,至今大飛成為方如玉帥級的金融雲端的尖子了。

「利益是檢定真理的惟一標準」一直以來筆者的信念。近日激進糞青和販民政棍反新界東北新發展的行為愈來愈暴力,除了佔據垃圾會外,更有兩名「品學兼優」的糞青被特衰政府的公安搜出有大量攻擊性武器。雖然販民的政府訴求和行徑非筆者的Cup of Tea。不過今次筆者卻非常高興見到特衰政府的在開拓新住宅供應上被拖後腿,皆因筆者資產比例重香港磚頭是組合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筆者拙文「未來十年私人樓房空置率會進一步下跌」曾質疑師奶未來十年內建屋47萬個目標的可信性。根據特衰政府「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經修訂的發展方案)」(North East New Territories New Development Areas,NENTNDA),原來早於三十年前龍獅旗飄揚的美好時代已經推出研究,並於回歸後的1998年已經上馬啟動公眾咨詢工作。NENTNDA主要方案是開發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成為新市鎮,其提供新單位分別約為35,400個和25,300個(共60,700個新單位),新容納人口分別約為101,600人和73,300人(共174,900人),而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0:40。
反新界東北的正義之仕愈能夠癱瘓特衰政府建屋計劃,其未來十年內建屋47萬個目標愈不能實現,筆者的磚頭更會水漲船高,活於劏房的草根上樓更是遙遙無期。反新界東北的正義之仕的論據大抵離不了官商勾結之類的偉論,但NENTNDA早於三十年前龍獅旗飄揚的美好時代已經公佈天下,不用『竊聽風雲3』中的電腦奇才阿祖的竊聽技術儍的都可以知。有時筆者真的懷疑,反新界東北的推手資金來源會否是香港四大地產霸權。「打著紅旗反紅旗」,拖延公營房屋落成最大的得益者是誰?!筆者沒有答案。
作為地產大好友,筆者衷心多些那兩名因公義犠牲自己被特衰政府以藏有大量攻擊性武器被拘捕「品學兼優」糞青。將來他們落泊街頭之際,筆者會和其他當日支持他們的政棍、學究之流給他們說幾句安慰的說話(亦僅此而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301

風雲之最優惠利率篇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3.html
在『竊聽風雲3』電腦奇才阿祖(吳彥祖飾)曾經在陸金強等人的手機植入竊聽程式暗中監視眾人的一舉一動。不過在一種應用數碼流動電話技術的TETRA通訊平台中,有一種監聽技術叫Ambience Listening。任何TETRA對講機只要尚有電源,不管開關與否皆可以監聽其背景聲音。因此理解上所有數碼流動電話制式如GSM、CDMA或TDMA的手機(如iPhone),均有可能被別人監聽。也許這是共匪要自行開發TD-CDMA制式的基本原因。
近日和廿四孝老爹(見2011年7月20日拙文「廿四孝老爹之煩惱」)茶敘,得知他利用自己的的士牌剛向銀行套了幾百萬港幣,正考慮高位追加一個的士牌。筆者亦乘機向這名既沒有名牌大學財經學位又患了大腦便秘症的特衰政府低級高薪公僕討教投資之道,他便侃侃而談上世紀龍獅旗飄揚那美好日子時代的士大王李超凡的香港傳奇。
李超凡出身寒微,年輕時除了在車行做營業員外,晚上便去開的士,曾每天工十八小時。幾經艱難終於上了第一架的士,之後「大龜生小龜,小龜變大龜」再一路借錢買的士、小巴、豪宅。據說在1997年金融風暴前超凡哥擁有四百部的士、二百部小巴、多間酒樓和豪宅。正當他貴為香港十大傑靑之際,金融風暴爆發的士牌價由三百五十萬元大跌到二百五十萬港元,超凡哥被孖展凶鈴追到氣咳!一代的士大王十大傑靑香港傳奇便給「建華八年」之亂一鋪打沉!
作為投資工具,的士和樓房的走勢「理論上」和經濟週期有關。但若果希望上會投資的士收租,則利率走勢和勞工市場現況對車租有一定影響。在失業率高企時,的士不愁沒有人租(但未必多人搭得起),在市旺時(如上世紀末九十年代)則有車也沒有會租,因此的士牌價走勢其實未必和樓市完全同步。另一方面,貸款利率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在上世紀末九十年代以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加三至四百點子計,的士牌貸款利率往往高達到十厘或以上。自2007年同業拆息(Hibor)貸款興起,不少的士牌大莊借機以低於一厘重整旗下的士貸款出租組合,這亦是的士牌貨源近年向大莊家歸邊的原因之一。
其實廿四孝老爹想爆多個牌,但他必須要是考慮利率上升的風險。雖然筆者一直相信美國乃至全球利率會長期保持在現有低水平,但任何涉及槓桿投資必須要把利率上升風險計算在內。由1971年至今的最優惠利率可見,其走勢大致和美息週期相同,但同時亦受個別外圍和政治因素影響(如中英前途談判和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峯期曾於1980年高見16.00%!之後在5.00%至10.00%反覆回落至近期長期呆滯的低位。以2004年至2008年那一浪可見,最優惠利率最高於2006年見8.00%,這應該和那時貸存比率(Loans-to-deposit Ratio)上升有關。之後香港貸款因南水北調而上升,卻同時受惠於美國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令貸息欲升乏力。任何涉及長期借貸投資者,必須要把最優惠利率由5.00%上升至8.00%或更高考慮在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