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風雲之二:左右逢源 12碼
來源: http://xueqiu.com/1722423554/26399396
港股風雲之二:左右逢源上一講碼哥跟大家交流了一下碼哥眼中的香港市場,這一講碼哥又要倒一點幹貨了,跟大家聊聊在港股市場中的幾種盈利模式。既然把港股市場看成三大派別的市場,那麽在這個市場上你學會左右逢源那是必須的,這幾種盈利模式談的就是這個,你必須學會要和各種勢力的人打交道。說到這里,碼哥覺得不少人總是從自身出發談了很多各種各樣的理念,這個本沒有錯,但是了解你的對手,尊重當地的市場文化也是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切莫總把自己放在市場中心的地位。1、相互映射模式。隨著A股的日益開放,它跟美股跟港股的互動頻繁起來了,因此所謂的兩個市場之間的聯動效應也是很明顯的。比如當初A股的富瑞特裝跟港股的中集安瑞科之間的互動就很明顯,如果有心的朋友肯定坐等收錢。這個模式看似簡單,但實則是要把握好行業規律。再比如今年以來的光伏行業,國內和美股和港股的互動也是很明顯的,就算你沒買到順風光電,買到漲得少的保利協鑫畢竟也是賺錢的。在這個模式下,三大勢力中的外資大行是對此樂此不疲,去年到今年頁巖氣三雄的安東、華油和宏華都沒少他們的影子。當然,國內的資金更是有跨市場的優勢,以前這種相互映射至少要半年才會反映,現在是越來越快了。碼友不禁要問,最近可否有相互映射的品種?碼哥覺得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你只需要去看看國內現在在炒啥就可以了,炒軍工的話,就去香港市場找相應的標的;炒上海國企改革的話也一樣,當然這種映射的主題不能是一個短期的主題,短期的東西就沒那麽好體現了。2、趨勢性行業炒作的模式。自從碼哥踏足香港市場,碼哥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幾乎每年香港市場都有群炒某個行業主題的機會,今年最風光的除了跟國內一樣的TMT行業外,賭業股也是非常不錯的,這次炒作賭業股跟2005年不同,當年是很暴力,今年是細水長流。這種行業趨勢的炒作肯定少不了本地財團的影子。碼哥有這麽一個心得,即如果一個行業起來的話,本地財團一定會配合資金炒起,而實現的途徑很多時間就是靠借殼重組炒細價股,而這種配合流行時尚的細價股炒作又可以反過來證明這個行業確實火爆。這里的例子很多,僅舉當年蒙古能源的例子。07年初正是大宗商品最火爆的時候,本地某財團集合了國內資源大炒0276,這個當年的毫股如坐火箭一般,最高炒到將近20,其間不斷地增發集資,講了一個非常美好的蒙古能源的故事,再看看現在,終究塵歸塵土歸土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股價還是有暴利機會的,就看你如何判斷了。這是很極端的例子,除此之外,其實把握行業趨勢機會,我以為是很好的盈利模式,比如去年的油服行業,比如鐵路設備行業,比如光伏行業等。那明年的行業趨勢是什麽,碼哥根據現有的統計來看,覺得互聯網彩票行業隱約有戲。3、投資泛消費股的模式。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香港的投資者就是喜歡泛消費類股,他們會給予消費股更高的估值溢價,而對於工業類股,哪怕十倍PE股都嫌貴,這是市場結構所致,所以有時候碼友們去看港股千萬別覺得幾倍PE的就覺得有機會,一定要看清對象。消費股情結可以從很多例子體現,比如恒安國際,從上市至今,差不多100倍了,蒙牛那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暴跌沒多久後來又漲回去了也是一例;近的來說,合生元,美即控股,翠華一個個都龍精虎猛的,碼哥曾經因為成交量的原因而放棄的稻香控股都一直慢牛而上......所以說,消費股不敗應該是一種模式,只要你能忍。碼哥一個朋友手握中國玉米油三年了,今年終於眉開眼笑,只要你有耐心,這種模式也還是不錯的,當然前提是你要了解一點行業趨勢和公司經營,碼哥另一個朋友就是奇葩,一個博士蛙,一個福記,兩個都是消費股,兩個都太坑爹,對於這樣的消費股組合,碼哥只能怪他沒去買***了。當然世上沒有萬能的秘笈,這幾種模式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種思路而已,在現實當中這幾種模式也有一些失敗的案例,除了上述的那位朋友的案例以外,其實也有不少大佬們鎩羽的案例,這個留待以後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