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一個事實:獨角獸們「被瘦身」了。

▲ 號稱「印度亞馬遜」的 Flipkart

一個事實:獨角獸們「被瘦身」了。

繼 2015 年末 Fidelity(富達基金)下調了包括 Snapchat 和 Zenefits 在內的一批獨角獸的估值後,投行巨頭 Morgan Stanley 也無聲無息伸出了薅獨角獸毛的大手。

據報道, Morgan Stanley Institutional Fund Trust (摩根士丹利機構基金信托)最近提交給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去年第 4 季度,該機構已經將其所持有的印度最大電商 Flipkart 之股份估值減記 27%;同時被薅毛的還有大數據分析領域的老大 Palantir——所以你還真以為幫美國政府抓了本拉登就估值無憂了?

面對著一只只多少有些苗條的獨角獸,人們難免擔憂:這些機構如此下調獨角獸的估值是什麽鬼?難道獨角獸們真的要完?

▲ Fidelity

如你所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二級市場投資者開始意圖在一級市場分一杯羹,如 Fidelity , Morgan Stanley 及高盛管理的一些共同基金,都是奔向一級市場的先鋒部隊。這一方面由於二級市場的疲軟,另一方面由於如今新上市的科技公司的獲利空間越來越集中於一級市場,因此二級市場的獲利空間不斷被後期進入的 PE 所蠶食。

根據 SEC 的規定,共同基金必須定期計算自己的基金單位凈值(NAV),NAV的計算必須反映出投資組合中所有資產的價格變動。而這些共同基金的資產組合投資了一些列的獨角獸公司,所以才有所謂上調下調這一說——沒錯,除了那些被瘦身的獨角獸,你還能看到許多被增肥的獨角獸們,它們的估值被上調了。

▲ Palantir 曾幫美國政府搞定了一些麻煩

而必須說明的是,給這些機構調整估值的部門並非這些基金的 GP(基金管理人)或者決定投資該項目的委員會,而是內部的特定部門,與二級市場公募基金的評級機構類似。

所以你不難發現,對於同一家公司,不同的機構的看法經常會不一致——有的下調,有的卻上調。甚至我們從 Fidelity 的報告看到,同一家機構不同一期基金對公司估值的調整幅度也不盡相同。

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目前已有 49 家獨角獸公司被共同基金投資過,投資的階段普遍集中在 D 輪以後,投資時間也大部分在 2014 年以後。投資的機構來路一個比一個硬,比如 BlackRock,,Fidelity,T. Rowe Price,Morgan Stanley,Hartford,Vanguard,Principal,Tiger Global 和 Goldman Sachs 等,簡直炫。

你要知道,共同基金們並不會對外公布詳細的調整計算方法及依據,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共同基金對相關公司的調整與二級市場的機構評級十分相似,采用的方法如:與公開市場可比公司對比,與私有市場可比公司,根據公司的財務和運營狀況調整以及現在立刻套現手中股份能拿到手的錢等等。

那麽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便可以分析,這些獨角獸們被瘦身的原因其實也不外乎以下幾種:

1、公司經營出現新的危機,競爭力下降。Zenefits 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業績下滑,業務拓展受限,同時公司還被爆出管理混亂的醜聞,大幅裁員後連創始人及 CEO 都離職,外憂內患一起爆發,所以估值也自然血崩式下調。

2、公司所在行業競爭加劇,龍頭地位不保,如 Flipkart。Flipkart 在印度本土市場本來就面臨 Snapdeal 的激烈競爭,自從亞馬遜大舉進入印度市場後,Flipkart 的競爭壓力變得更加巨大,有一些數據甚至已經被亞馬遜超越,所以自然而然受到了下調。

▲ Zenefits 最近過得不太如意

3、二級市場可比公司股價下跌。雖然大部分獨角獸公司都很難在二級市場上找到可比公司,但有些公司除外,如 Palantir,Cloudera,Domo,Dropbox 等,這幾個公司都屬於大數據和雲計算領域,在二級市場上有不少大數據概念股,這些股票如 Box,Hortonworks,Splunk 等。自從 2015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股市震蕩下行,導致這些公司的估值也被下調。

4、退出時間變得不可預期,如 Palantir。Palantir 成立的時間已經十多年了,但公司管理層卻仍未公布上市的時間表,加上公開市場的行情下滑,近期上市的可能性變得更低,加上一些賺的盆滿缽滿早期投資者在次級市場折扣出售,使得共同基金持有的份額即時變現價值降低,所以估值被下調。

但是,雖然獨角獸們在評級下胖瘦飄忽不定,但實際上這些評級其實並不具備很大的參考價值。共同基金們每個季度都會對估值作調整,而調整的依據則是根據目前市面上的有限信息,而並不是著眼於公司未來的真正價值,要知道評級本身終究是短期行為。

我們不妨把這些估值的撥動看作傳統投資觀念與創新投資觀念碰撞的延續,要知道自從 Uber 的估值屢創新高起,兩種觀念就不斷在延續,傳統投資人認為現在創業公司估值虛高,財務數據並不足於支撐;但創新投資者則認為傳統投資者思想老舊,目光短淺,死扣數據。

的確,並不是所有的獨角獸都值得投資。那些公司業績下滑嚴重,公司商業模式被證明不可持續,擴張乏力,公司創始人離開的公司顯然是一個個投資陣地上的雷;而至於如何去掃雷,這些就需要投資者自身眼光夠準,功夫夠硬了。

所以莫擔心,真正好的獨角獸不會瘦死,人家那叫做苗條。